2015年10大经济预言(房贷、期货、CPI、GDP)最全预测

更新时间:2023-05-04 02:1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中国十大经济预言

中国经济主要是由中国政治左右的,谈经济首先要对中国政治有一个大的宏观了解。

总结中国近现代史,蒋介石是搞独裁的,失败。太祖也是想搞独资公司的,失败。太祖失败后中国是开股份制公司的,开了三十多年,公司员工受剥削压迫越来越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靠增发货币、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2012年末新管理层(红二代)接班,政治上树反腐大旗,意图挽救失去的民心;经济上试图控制住货币发行,意图抑制房价、物价以凝聚人心,这就是当前大的政治宏观背景。

中国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权贵经济,形成了以红色家族为主体的庞大既得利益集团,没有政治制度的改革,任何经济上单方面的改革落入历史的“黄宗羲定律”。

了解了宏观大势,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在2013、2014两年持续低迷。随着政治反腐的明朗化及刁组长政治地位的稳固,2015年对中国经济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试图拨开云雾,带你洞悉未来。

2015年中国经济预言:

1、2015年GDP拟定增长目标7%。

2、出台《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3、制造业PMI在2015年跌破50成为常态。

4、2015年有1-2次降准或降息。

5、股市上证指数在2015年3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可能3400点或以上),然后下跌调整,调整后是大概率继续上涨。

6、2015年三季度GDP增长率跌破7%,极可能在2015四季度推出强刺激经济政策。

7、广义货币M2增速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全年M2增幅13%以上。

8、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四季度突破6.3,开始进入贬值通道。

9、2015年房价延续趋势下跌。

10、商品期货在2015年成为投资热点,大部分品种都将见底,然后开始进

入波澜壮阔的牛市上涨行情。

后面对十大经济预言做逐一详细说明。

一、2015年GDP拟定增长目标7%。

GDP中文翻译是国内生产总值,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在中国每一季度公布一次。

一般常用支出法核算GDP,GDP=消费+ 投资+ 净出口余额(出口-进口),这就是常说的拉动GDP增长的三大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

中国政治体制决定了一旦GDP增长低于7.5%,失业问题就会凸显出来,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所以胡温十年,考核各级政府的首要政绩就是拉动GDP增长。

胡温时代的十年(2002-2012),GDP增长基本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但主要是以增发货币,以高投资形式拉动GDP增长。GDP高增长的同时,造成的恶果不言自明:广义货币增幅超过GDP增幅,国内人民币大贬值,通胀厉害;环境污染;各级官员利用政府投资机会,权力寻租,贪腐严重;房价暴涨,严重脱离老百姓的消费实力......。

新管理层在2012年底上台后,政治上打击贪腐,一定程度抑制过度投资,有意识控制GDP增长,表现自然是GDP增长率一路下滑,连创新低。

最新2014年第三季度GDP增速是7.3%,创了金融危机2009年一季度(6.6)以来的新低。2014年GDP增长预计在7.4%左右。

我们看看拉动GDP增长的三架马车。

第一架马车:投资。2014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9%,远远低于2002年到2012年常态增速25%,2013及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骤然下降到16%规模,显示18大上台的新管理层多少要挤掉胡温经济泡沫的意思。进一步仔细考察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的话,可以发现,近两年国家和民间投资的增速并不低,都达到了20%,唯有外商投资的规模出现了下降,降幅10%,由此拉低了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外资撤离中国的意愿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政府若不

加大经济刺激(投资),GDP增长的首要动力将熄火。

第二架马车:净出口。2014前三季度净出口额为2316亿美元,全年应该稍微超过去年全年的2597亿美元。这也是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主要支撑。美元指数上涨趋势中,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对非美货币更是大升值。这重创出口创汇企业,国外销售价格提不上去,人民币升值吞噬大部分利润;同时创汇变成外汇储备,国内央行依此投放人民币基础货币,加剧国内,使得国内成本上升。内外交困之下,出口企业举步维艰,很多中、小、微出口企业亏损,大多靠出口退税艰难度日。统计局数据中还要考虑到出口骗退税的虚假出口,所以在2015年净出口很难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火车头。慢慢熄火。

经济的第三架马车,消费。这个问题就没什么好说的。消费占GDP的比值一直处于坚定的下降通道中,从03年的57%,逐步下降到目前40%以下水平。不是中国人不消费,中国的财富分配体制就是掠夺老百姓的余量,以充权贵的仓廪。越是普通的劳动者,税负就越重,受剥削越深,典型的劫贫济富。住房、读书、医疗三座大山牢牢压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老百姓那有能力提高消费?早熄火。

过去十几年,中国实行的是凯恩斯国家资本主义,主要靠政府投资强拉GDP 增长,钱从哪里来呢?印钞来。具体变现方式就是疯狂的房地产。新管理层上台,自然和上届有所不同,奉行一定程度的经济紧缩,尽可能挤挤上一届的经济泡沫,所以出现今天GDP增长连续下滑的局面。

考虑政策有延续性,已经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即将出台《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等,明显看出高层在继续努力尝试紧缩去杠杆化,加之高层不断表态GDP不是唯一政绩考量指标,预计后面会牺牲GDP增长(允许失业增多,同时测试社会接受的底线)直到紧缩经济政策失败为止。

每年三月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会定调全年GDP增长目标。到三月为止,应该大趋势不会有大的变化,由此结论2015年三月GDP目标会调整到7%。

二、出台《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2014年11月27号一个重磅新闻炸弹就是人民银行召开系统内的全国存款保险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省级分行领导到京参会,研究部署于明年1月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随后12月初推出《制度》征求意见稿,2015年出台《银行存款保险制

度》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财政部/税务局要增加燃油消费税,一纸通知就搞定了,为什么偏偏《银行保险制度》要装模做样征求意见呢?最终版本和现在意见稿应该是基本一致的,最可能解释的原因就是造势。

按理说,商业银行独立经营,破产也是正常的事。但在中国,老百姓一直以为银行=政府=党,国家背书保证自己的存款是绝对安全的,若突然那天一纸通知说你存钱的银行破产了,存的钱取不出来了,估计老百姓是要上街“散步”的。所以必须要造势,让人人尤其是老百姓知道银行存款有可能取不回来的风险。

出台这个制度也可以看出管理层费了不少心思的,首先是数据调查,全国50万存款以下央行买单,全赔,数据表明这就占了储户的99.5%,也就是说条例目的不是针对没钱的底层老百姓,主要是剪中国“中产阶级”的羊毛。

出台这个制度的也可以看作是政治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之一。超过50万存款,说明你相对有钱,直接把你这部分“咔嚓”掉。有点“打土豪,分田地”的意思。

当然,出台这个制度主要有两个大的宏观背景:一是当前管理层全力在尝试控制住货币发行量,挤挤上届留下的巨大经济泡沫,经济上尝试去杠杆化;另一个背景是全国大大小小有几千家银行(含信用社),很多银行都是地方政府融资的工具及提款机,完全不是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在经营,简单说就是乱搞。贷款过程中夹杂严重贪腐,收不回来的坏账居多,账目一塌糊涂,一直以来都是央行背书买单,地方吃中央的“豆腐”,中央也十分不爽。所以制度出台以后,一定有商业银行破产,首当其冲是小地方本地商业银行,大的商业银行也不一定100%保险。

若银行破产,受益者也不是老百姓,是那些有上亿贷款的地方政府或他们主导成立的融资平台或奸商,简单说就是有大量贷款的人,他们顷刻之间负债清零,而以前贷款取得的巨额财富已经被转移或挥霍了。实质买单的就是全体国民,只不过存款多点的买单力度更大。

制度出台对经济的影响几何呢?

首先50万以上的储户是中国最聪明的一群人(事实上一般而言穷人都比较蠢),他们为了“资金安全”,必然会开始转移存款到四大国有大银行或购买

外汇避险。

存款到四大国有银行,那么地方商业银行、信用社这些小银行的资金就会进一步吃紧,为了生存,这些小银行必然升高存款利率以吸储。所以明年利率出现奇怪现象,明面上央行可能连续降息,暗面实际操作上地方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是上升的。宏观经济紧缩对应是失业增多,人们收入减少,可能造成按揭房贷或消费贷款断供,这进一步打击地方商业银行,进一步打击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制度推出也表明高层现在铁心要切割三四线房地产,切割部分地方商业银行。

若购买外汇则会冲击人民币汇率,现在美元指数已经冲高过了90,美国经济向好,美国在2014年结束量化宽松,2105年美元即将进入加息周期,在中国的美元资产处在回流趋势,中国若反其道而行之,降息并量化宽松,极可能增加资金外逃步伐,造成人民币汇率对外大贬值,结合对内的人民币大贬值,必将引来经济的腥风血雨。

所以中央对出台《制度》是相当谨慎的,有想法但犹豫。

综上分析,2015年会出台《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但执行会很纠结。《制度》挽救不了中国经济,极可能会是一个怪胎产物,基本是“且行且观察”,走一步看一步。

三、制造业PMI在2015年跌破50成为常态。

PMI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

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我们重点关注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指标。

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

制造业PMI指数计算出来后,可以与上月数据进行比较。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与上月相比指数下降,说明制造业形势在恶化。

中国官方统计局每月公布PMI数据,11月PMI数据是50.3,12月数据49.6,跌破50显示中国制造业处在萎缩中,连续创新低表明制造业实体企业面临形势在恶化趋势中。

差不多时间汇丰中国PMI指数也会公布,汇丰数据要准确一些,原因你懂

的,一般汇丰数据要比统计局数据低1-2个百分点。

90-1拖拉机事件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制裁,90-92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也是通胀最厉害的几年,92年板凳被逼到深圳喊话深化改革。突破口选在招商引资上,优惠的土地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廉价劳动力+巨大的中国市场,第一批进来的是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企业,大赚特赚,随后欧美企业纷纷入场,把中国变成廉价的世界制造工厂。以苏州为例,世界500强有130家左右在苏州有制造工厂。

所以1992-2012的20年时间是中国制造业繁荣的二十年,PMI指数经常性在60附近。

当然繁荣的背后问题积累很多。

首先是资源贱卖,出口世界的商品,换回来的却实绿油油的“白条”,美名其曰“美元外汇储备”或“美债”,从经济学角度讲,这种不平衡的进出口是不健康的,结果反而被黑木崖组织作为成绩经常性吹嘘。

其次是环境污染,20年间高污染行业云集中国,只要能赚钱,哪管什么环境!恶果在今天已经被凸显出来,后面还会影响子孙后代。

第三是内外交困,对内外汇储备从1992年的190亿美元涨到现在的近4万亿美元,庞大的外汇占款造成央行20多万亿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20年间人民币对内大贬值,有人测算1992年1万元相当于2012年21万元,国内通胀造成出口制造型企业对内成本不断上涨,同时人民币汇率对外反而大幅升值,十年间累计升值约30%,这大大削弱了出口的竞争优势。

“繁荣”背后其它诸多问题不做一一论述,很多很多......。

在2012年新管理层上台,经济上紧缩为主,政治上......此处略去若干字。

2014年中央经济会议对2015年经济定调,强调新常态。新常态就是接受经济低增长率,2015年的思路基本就属于“且行且观察”,考虑政策是延续性,一段时间内紧缩还会被延续,在这个大背景下,制造业实体行业不死不活的局面还将延续。

综上分析,制造业PMI在2015年跌破50成为常态。萎靡的PMI数据可能倒逼下一轮大规模印钞刺激计划的出台。

四、2015年有1-2次降准或降息。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产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银行可供贷款资金减少,降低流动性;下调则可供贷款资金增加,增加流动性。

2008年实施4万亿经济强刺激后,造成大通胀,2010年以来,央行几乎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高到21.5%。2011年底以后为应付经济通缩,又几次下调准备金率到现在的20%。

欧美也有存款准备金率,但一般小于10%,给于银行更大资金运作空间。对比而言中国的银行是一个商业怪胎,其身上一直带有深深的政治烙印,央行行长一般是中央委员,各大商业银行行长一般是中央候补委员就可见一斑。没有哪个地方商业银行行长敢牛逼说不听地方党政领导招呼的,所以其贷款发放多受政治所左右,这也是中国银行坏账黑洞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情形是银行坏账已经造成了,收不回来,准备金又被央行握牢,流动性不足,所以银行很不爽。一方面消极应对部分贷款政策,比如还清首套房贷款后二套房贷优惠银行就执行不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给央行施压或哭穷,目的只有一个,要央行放水补充流动性。

利率: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本金÷时间×100%

相比欧美,中国是高储蓄国家,这也是没有办法,欧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不用太担心失业、生病、小孩读书,而在中国,啥都要钱,你不存点,难听点说,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另外中国理财途径不多,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市或股市,不要看过去十几年房市涨了10倍,其实相比广义货币M2的上涨,只能说,投资房市基本保值了。股市就不要说了,被TG当绞肉机,割去一批又一批散户的钱财,显示十足的流氓性。

所以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央行绞尽脑汁想把这部分存量资金逼出来,手段之一就是降息。

调整利率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CPI,利率高于CPI,理论上说明储蓄是升值的,有降息空间。

从官方公布的CPI经济指标看,2014年全年CPI指数极可能低于存款利率2.75,这为下一步调低利率提供理论支持。

变相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实一直在进行中,2013年以来,央行一直通过逆回购,SLF,MSLF等多种手段给银行注入流动性,最近更是一纸文件,金融机构同行业间存款不收存款准备金,一下提供银行约2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相当于整体降低150个基点的存准金率。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伯南克力挽狂澜,用的就是降息及量化宽松,量化宽松的美元大都进入中国,热钱炒楼及借助人民币升值赚了不少,美国国内还没有通胀。

现在美国经济向好,结束QE,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数走强,兔子国逆势降息,华尔街学生小川想学老师的招数,但中美两国的基础条件就不同,宽松美元,世界吸收(中国为主);宽松人民币则没有去处,只有国内消化。

所以在政治要求通缩的大背景下,宽松暂时被搁置,刺激经济选在降息上面,2014年11月底央行突然降息,降息的主要目的是把储蓄存量资金逼出来,以刺激经济,同时国家队大肆拉抬股市,但效果一般,不见大量民间资金入市全面抬高股市,后市如何拭目以待。

综上分析,可见降息是逼储蓄存量资金出笼,利空银行;降准是央行存量资金放水给银行,利多银行。经济学上都是驱使更多资金进入市场以刺激经济,调整的理论根据来自CPI数据。

从2014年全年低CPI来看,结合目前萎靡的经济,再次降准降息刺激经济是不可避免的手段。

由此结论:2015年有1-2次降准或降息。

五、股市上证指数在2015年3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可能3400点或以上),然后下跌调整,调整后是大概率继续上涨。

股市是什么?为什么要投资股市?首先我们要了解货币的通货膨胀。

国家拥有货币发行权,国家发行的货币“一不小心”印多了对社会又会

产生什么后果呢?

显然钞票印多了,其后果很简单,那就是涨价,也就是经济上的所谓的“通货膨胀”。因为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的商品的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说短时间内社会的财富是有限的,货币印多了产生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涨价,这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通货膨胀。

事实上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这也是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说的原话。现在100元和20年前100元的消费力相比,发毛多少相信很多读者是感同身受的。

因此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不降低,要享受到同样的物质生活,或者说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努力地去赚取更多的货币,即赚取更多的金钱。因为你有了足够的金钱才能在这个社会交换到也就是买到你想要的物质,满足你的需求,否则,钱不够多的话,那你只能望着好的商品或服务叹气了!

谁都不想贫穷,谁都想过更好的生活,谁都不想手中的金钱可以换到的商品越来越少。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谁都想拥有更多的金钱去享受更美好的商品或服务,而要交换到更多更好的商品或服务,只有赚取更多的金钱.那么社会上获取货币的方式有哪些呢?

投资就是赚取货币的方式之一,通货膨胀对普通老百姓来讲是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印刷钞票会极大地威胁到老百姓银行存款的价值。因此把钱存在银行是最不划算的投资方案,把钱投资房产,股市,收藏,或做生意等,让资产保值增值才是战胜通货膨胀,让钱值钱的出路。

中国普通老百姓可以选择的投资途径比较窄,目前最主要的还是房产和股市。2014年房产开始进入趋势下跌,不建议投资买房,同时2014年大盘指数飙升,投资股市撩人心动。我们重点说说股市投资。

首先我们可以定义股市是一种投资工具。投资股市的目的是让自己资产保值增值,战胜通货膨胀。但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进入中国股市必须要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结合技术分析,追随趋势才能通过股市赚钱,让资产保值增值。

中国股票至今有超过20年历史了,对其20年走势研究后我们基本得到三个点金术。

点金术1:60日均线判断大势,在散户不能做空的条件下,建议散户只

有在60日均线上才介入买多,60日线之下不参与买股票,把握阶段性行情才能盈利。

点金术2:中国股市的历次牛熊市其实都是控制在国家政府手中的,也就是说国家全控股市。虽然说股市本身有其相应的市场规律在发生作用,比如说,当股票跌得不能再跌,跌破公司当垃圾卖的价值时,会有市场力量来催生某轮行情。但要是这轮行情得不到国家的认可,国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舆论比如说在人民日报发表强硬观点以及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股票等影响股市资金供求的市场化手段来决定股市的命运。所以不研究中国的政治,是做不好中国的股市的。

点金术3:每个旧历年基本都有一波上涨行情,到次年的两会期间一般就嘎然而止,调整展开。政治原因讲,中国人过年讲究喜气,若过年股市都不涨点,伟光正的党面子挂不住,涨涨更和谐。资金面看,一般过年前资金相对宽裕,散户拿到年终奖也要往里面冲,机构自然顺势做多,所以几乎过年期间股市都会上涨,俗称“过年行情”。到了三月,两会一开,希望落空,调整完全正常。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两年股市上证大盘走势分析。2012年新管理上台后,经济适度紧缩为主,资金面总体偏紧,2013年6月出现钱荒,对应股市在2013年6月上证指数创最低到1849点,随后一直在底部振荡,2014年1月再次出现钱荒,2014年过年行情出现罕见下跌。2014年4月开始房市熄火,房价的价格拐点出现,此时管理层意识到若股市同步低迷,后果很严重,于是政治托市开始,2014年7月股市开始缓慢上涨,9月占中事发,政治上更要求股市上涨,配合是央行降息手段,于是比较特殊的“牛市”横空出世,表现就是国家队主力拉大盘权重股,大盘指数在2014年四季度暴涨36%。

2014年末上证指数收在3234,年涨幅52.87%,而同期创业板指数涨幅只有12.83%,中小盘涨幅只有9.67%,而且这些涨幅基本都是7月以前取得的,也就是说在10-12月上证大盘飙升的几个月,大部分中小盘及创业板个股是不涨反跌的。换种说法就是资金并没有全面进入股市。

2014年在刁组长领导下,经济没有起色,继续低迷。唯一亮点是股市大盘上涨,管理层期望更多资金入市,一方面是建立股市储水池稳住货币,另一方面期待把储蓄资金驱赶出来,多少进入实体企业以刺激经济发展。但到现在看,

不能说成功。预计后市国家队继续拉抬股市大盘的同时,有利好政策进一步鼓励资金入市。

技术面看,现在大盘稳稳站在60日之上,下面挑战高点是3478。这也是过年行情的阶段性目标,预计这一轮阶段高点看到3400或以上是大概率事件,当然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到了阶段性高点后,一般是3月两会期间开始股市调整,下面在2500-2800附近偶很强支撑,回调之后就看大的货币政策了,若大放水强刺激如期而至,股市会继续上攻,若大放水强刺激没有如期来临,股市会在2500-3400的区间振荡蓄势,蓄势后上冲的概率更大(大放水始终会来,只取决于时间而已)。

综上结论:股市上证指数在2015年3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可能3400点或以上),然后下跌调整,调整后是大概率继续上涨。

六、2015年三季度GDP增长率跌破7%,极可能在2015四季度推出强刺激经济政策。

2015年1月会公布2014年GDP增长率,预计全年增速在7.4%左右。

2012年新管理层上台后,有意识控制拉动GDP增长的马车头--政府投资。在现行体制不变情况下,净出口萎靡,消费萎靡,控制政府投资后,自然是GDP增长率掉头向下,连创新低是必然的。

中国经济的下行速度还在加快。数据上很明显,特别是代表实物交易的一些硬数据持续疲软(挖掘机、重卡、铁路货运、黑色金属价格);信用萎缩明显,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去年同期减少1.27万亿元人民币;价格下行压力大,大宗商品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长时间通缩,2014年下半年呈加剧下跌趋势,反映了企业去库存化过程的绵绵无期。

2014年房价开始出现拐点,地产是长周期行业;地方债务危机虽然没有爆发,但地方债基本是坏账,事实是利息都支付困难,地方债务主要是在2008年之后快速膨胀,现在中央大力控制举新债,但旧债怎么办还是悬在头上的剑。中国经济目前可能处于地产价格顶部和债务顶部的双顶叠加。

2014年底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会议,正式把“新常态”写进公报。“新常态”的核心有两个:一是接受经济逐步下行的事实;二是准备一整套货币金融财政机制对经济和市场风险进行兜底,守住市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从而

为改革赢得时间。

当下经济情况十分纠结。简单讲,以前是拼命印钞不让它下来,造成巨大的经济泡沫;现在是知道了继续老路是一定会摔下来,可能“亡党亡国”,但不走老路可能就要摔下来,可能硬着陆摔坏。那么,有没有缓冲垫呢?

从深改组确立的几项深化改革的工作看,未来国企部门和地方政府被预算掐得死死,没有空间;银行的扩张欲望早就收敛了,非标增量几乎处在停滞状态,批发业务呈收缩态势,资源开始向零售(风险资本回报率高)倾斜,新一轮信贷扩张和地产复苏概率不大,信贷和货币量将延续减速趋势。这个从6月到现在M2的走势看得十分明显。

管理层是希望时间换空间,容忍地产一定程度价格下滑,降低地方债坏账核销的门槛(银行保险制度允许部分银行破产就是核销掉大部分地方债务),同时依靠逆回购,SLF,MSLF,降准等手段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尽量缓冲不让经济硬着陆摔坏了。

想法很好,但执行中会出现那些负效应呢?

首先是各级官员基本“怠工”,不搞项目,搞不到钱,官员执政毫无积极性,加上反腐败抓得紧,现行体制下没有谁傻到拼命干活做“劳模”的。

其次GDP增幅降低,消费及净出口基本熄火,政府投资降低后,失业问题会凸显出来,这是威胁稳定的致命武器,杀伤力巨大,而且在中国基本没有失业保障,失业人数增多后,为了吃饭啥都可能做出来,这点是黑木崖组织最头疼的大问题,以前提的是GDP保8,就是保住就业的底线,现在调低GDP,就是不断测试这个底线在哪里,现在7。3%增幅已经看到失业问题严重了,若低于7%,失业问题必然变成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第三是房地产价格下行,引发地方财政收入锐减,地方新债又受到控制,地方上必然要加大苛捐杂税,民生物品如盐、水、电、气、等价格逆势上涨,税、费不减反增,老百姓尤其是底层屁民不堪重负,这点也是黑木崖组织忌讳的大事:赤脚的不怕穿鞋的。黑木崖组织自己就是无产阶级流氓进化过来的,最怕的也是无产阶级流氓了。

第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养老金要发,军队涨薪要兑现,基层公务员涨薪要兑现......,这些都要钱,钱从那里来?

所以管理层定下2015年GDP增长降低的基调,但能接受的底线在哪里?恐怕也是且行且观察。

考虑到政策的延续性,2015年上半年经济还会以紧缩为主,对应经济形势进一步变糟,“滞涨”之下整个社会怨气加大,社会矛盾突出,管理层压力变大,要求宽松的呼声会此起彼伏。颇为关键的是大部分“御用专家学者”也不能从紧缩滞涨中得到好处,可能也会诱导管理层搞宽松刺激。在多重因素下,极可能2015年四季度时候推出强刺激经济政策。

综上分析,2015年三季度GDP增长率大概率跌破7%,极可能在2015四季度推出强刺激经济政策。

七、广义货币M2增速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全年M2增幅13%以上。

我们先看几个经常听到的货币名词解释。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

M2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一般讲,M2增幅指标高表明或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利率或应该调高,该指标低表明或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利率或应该调低。

1990年M2为1.5万亿;至2000年,M2增长7.8倍,累计增加12万亿人民币到13.5万亿;

2000年M2为13.5万亿;至2012年,M2增长6.2倍,累计增加83.9万亿人民币到97.4万亿;

截至2014年12月,最新M2约120万亿,是1990年M21.5万亿的80倍,历史上没有那个经济大国有如此快速的M2增长率。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过去二十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是印钱增发M2拉动的。

过去二十年M2增幅基本在20%或以上是常态,尤其是2000-2012年,印钞速度是无可比拟的,造成的结果是以房价为主的商品价格暴涨,人民币购买力对内大贬值。对比M2,其实房价只能说勉强跟随了M2的增长,也就是说买房保值了而已,相对而言,工资水平远远落后M2增幅,2000年沿海大学生就

业起薪约2000,现在行情高不了多少,可见近十年来TG通过M2对平民剥削之深。

M2的增幅可以作为实际CPI增幅的一个参考。所以你看官方统计的CPI 意义不大,M2增幅大体知道实际物价的总体涨幅,我带领客户投资跑赢CPI就是跑赢M2的增幅,不是指的统计局给出的那点点CPI涨幅。

为什么中国的M2增幅要两位数这么高呢?因为中国的印钞是不受约束的。要维系GDP的高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投资的钱从哪里来呢?主要就是印出来。

M2虚高的危害很多,主要造成虚高的资产价格泡沫,人民币对内贬值,物价飞涨,其中外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不公,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从最近6个月M2的走势看,绝对数值基本没有增加,也就是管理层有意识控制印钞,控制M2的增速。但问题是现行体制下,控制M2就会造成紧缩,造成经济滞涨,后果很严重。

两年政治上的高调反腐,赢得了老百姓的部分掌声,但实话说经济上两年没有任何亮点,现在各行各业已经相当萧条,预计明年两会就有很多地方官员向中央发飙:要不要投资拉动GDP?失业问题怎么办?没钱怎么维持稳定?钱从哪里来?......。讨价还价之后是两者相互妥协,GDP增幅调低到7%是可以的,但M2增幅一定会在两位数以上。

M2未来走势研判看,现在还会继续延续紧控M2,所以M2绝对数值增长不会太快,等到明年哪个时候扛不住的时候,M2数值就会快速往上窜了。

综上所述,预测2015年广义货币M2增速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全年M2增幅13%以上。

八、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四季度突破6.3,开始进入贬值通道。

人民币汇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报价。

计划经济年代,一般人是接触不到外币的。国家外汇局宣布的人民币兑换美元比率跟老百姓没啥关系。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民币兑换美元一样是被严格管控的,存在官方牌价和黑市价,美元黑市价格远远高于官方牌价,直到1994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一次性调整,官方牌价从5.7一下贬值到8.6,和黑市

价格接近,即使这样,黑市价格仍然稍稍高于官方牌价,而且居民兑换美元是受限制的。

人民币升值是从2004年开始的,启动价大约8.3,十年年间大趋势是升值,至今人民币累计升值近30%,现在外汇牌价1美元兑换6.21元人民币。

为什么人民币在过去十年间是升值的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为世界制造“大工厂”,出口廉价商品供应全世界。美国为首的国家一直压迫人民币升值,因为升值过后,出口商品的利润就会大幅下挫,竞争力相应减弱。举个例子,中国出口一条牛仔裤到美国,售价10美元,国外美元售价一般是不变的(或者更低),卖掉后回国要被强制结汇(厂家也必须换成人民币以支付国内生产成本),按照8.3汇率,也就是销售收入83元,现在升值到6.2,那你销售收入就减少到62元了,国内成本还在上升(因为你强制结汇后,央行根据外汇占款在国内凭空多印刷了62元人民币,自己持有那10美元,叫外汇储备)。所以人民币升值是不利于中国出口企业的。

第二个原因是外商投资及热钱+中国十年高涨的资产泡沫。举个例子,一个美国人10年前带10万美元来中国上海,换成83万人民币,在徐家汇买套房子83万,然后啥都不干,10年后房子变现830万(可能更高),按照6.2折算,换回美元是134万,十年间暴利十几倍。2008年金融风暴后,美国连搞几轮量化宽松,而物价稳定,原因是大部分多印的美元都流到中国来了。

以上两个例子大家几乎都能切身体会的。也就是说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畸形发展的十年,国内资产价格(以房产为龙头)的上涨完全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变态增长,造成的苦果已经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1)国内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产价格虚高,完全脱离平民实际可以接受的消费价格。

2)外汇储备高达4万亿美元,以此投放的基础货币超过30万亿人民币,国内人民币大贬值,人民忍受恶性的通货膨胀。

3)中国出口被连续打击后,奄奄一息,出口企业生存困难,很难继续拉动GDP上涨。

4)中国被变成世界工厂,但提供的基本都是低附加值产品,附带环境高污染。

新管理上台后,意识到靠增发货币维持的泡沫经济不可持续,于是有意识控制人民币汇率升值,2014年人民币停止升值步伐,全年微跌2.44%。

为什么预计人民币兑换美元长期看会贬值呢?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币超发了,M2从1990的1.5万亿增长到今天的120万亿,远远超过美元同期M2增长率。巨大的人民币发行量形成堰塞湖,随时有人民币汇率暴跌的风险。加之现在美国经济回暖,美元资产回流,热钱获利后,撤资明显,这都加重了未来人民币贬值预期。

很多人看衰人民币,尤其是在天涯上,喊了好几年了,但实际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又如此坚挺呢?因为在中国,至今汇率依然是受到操控的,TG不然人民币汇率大贬值主要是信心问题,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一旦人民币汇率大贬值,类似卢布走势,那是可能W党W国的大事,这个风险是担不起的,所以TG要严防死守人民币汇率。

至于能不能守住?守到什么时候,这个比较难预测。个人估计起码能守到下次大放水来临之前。大放水之后,可能6.3的战略位置就可能保不住了。时间可能在明年四季度。

综上分析,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四季度突破6.3,开始进入贬值通道。

九、2015年房价延续趋势下跌。

房价(房地产价格)是指建筑物连同其占用土地在特定时间段内房产的市场价值,即房价: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是房地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房价的价格定位由多种因素构成。

吃穿用住,房子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必需品一直存在,千百年来仁人志士追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但近十几年以房子为工具对老百姓的盘剥可能创下中国历史之最。

为什么选中房子呢,奥秘其实在土地上面。我有朋友在成都盖房子的,一般砖混结构成本600元一个平方,高层线性结构估计也就1000元左右,看看帝都五环附近房价60000一个平米,暴利600倍,你说剥削如何?

毛时代不存在商品房说法,改革后很长时间也是单位福利分房,江朱上台后,实行分税制,力推商品房。分税制后,大头被中央拿走,地方财政困难,妥协后双方一致发现房地产这个香饽饽,于是好戏上演,政治体制不变的大背景

下,从2000年开始,房价走上了上涨的不归路。

以上海“乡下”闵行区为例,2000年普通住宅房价约2000元每平米,今天涨到2万多,涨幅十几倍,放大到全国大中小城市,基本上都是十倍左右涨幅,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叫做“房产吃人运动”不为过。

还是举例说明,上海闵行一个普通劳动者一年收入6万,扣除必要开支,一年攒3万算很好了,买套100平米普通商品房就是200万多万,加上杂七杂八税费等算250万,贷款70%算150万,30年期限,利息要还差不多100万,就是350万总价,117年才能还清(以上是概算,不必钻牛角尖)。那谁能活到117年呢,活到117岁你能工作赚钱117年吗?

所以一套住房把几代人积蓄一卷而空,关键是把这个买房的年轻人束缚住了,他今后的标志就是“房奴”,透支买房后,一辈子为房子而奔波,谈什么自由民主呢?谈什么创新活力呢?

高房价的罪恶罄竹难书,权贵和奸商苟合后的罪恶罄竹难书......,此处略去若干字。

但凡事有个头,我们回到房子的基本面。

1,有数据资料表明2013年城市存量房产已超9000万套,按照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5032元的均价计算,价值超过104万亿元人民币。

2,截至12月最新广义货币是120万亿,考虑2014价格高过2010年,2014存量房超过9000万套,那就是全部M2买存量房都不够。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3,已售住房中据估计有6000万套空置,这是投资炒作的房子,按照50万一套计算也有30万亿要接盘!那来这么多钱接盘?

4,后面不可能不盖房,房地产是龙头企业,上下游关联百家行业,不说每年新盖上千万套,算每年再新盖500万套吧,一套算住三个人,也需要新增人口1500万。

5,前面我们计算了闲置+存量房是1.5亿套,能住4.5亿人,有那么多农村人口进城买吗?他们能消费得起吗?

6,放开单独生二胎后,“奴隶”生育的积极性很差,据统计每年新增人口不过1000万,连新增的500万套也消化不了。

结果就是存量越来越多,你说房子价格怎么继续上涨呢?

加之政治上红二代早就看不惯新权贵大捞特捞,有意识压制房价,所以从2014年4月开始,房价出现阶段性拐点,迎来趋势下跌。

但房价暴跌的后果是严重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房价下跌若超过30%,就会有买房子断供贷款,后果是银行纷纷倒闭,国家金融崩溃,经济急剧衰退。

2,房地产管理上百个行业,一但房地产价格暴跌,房地产投资都会撤出,百业萧条,国民经济急剧转为通缩,经济硬着陆。

3,房产捆绑很多信托、债券投资品种,房产本身也是一种投资产品,一旦暴跌崩盘,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引发社会大动荡,最近频频引发的购房者砸盘就是此类。

4,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之房地产,一旦房地产熄火,养大量的公务员钱哪里来?大伤脑筋的大事。

......

所以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房子也带特色,不会按照经济规律来走,主要受政治面左右。

综上分析,2015年房价延续趋势下跌。这里趋势下跌指的是相对价格,绝对价格下跌的幅度会相当有限,若大通胀来临,不排除绝对价格会上涨,原因你懂的。

十、商品期货在2015年成为投资热点,大部分品种都将见底,然后开始进入波澜壮阔的牛市上涨行情。

我们通常说的大宗商品市场指的就是期货市场。期货(Futures)与现货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橡胶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可以理解为期货为投资/投机的一种金融工具。

为什么我迟迟不下笔写第十篇呢?因为期货是高风险投资/投机,据估算,90%的散户在期货投资中是亏损的,也就是说,没有金刚钻,不要揽瓷器活,一般期货交易者需要3-5年磨炼才能初窥门道,期货交易是对人性的挑战,不建议非专业人士冒然进入期货交易。

期货是零和游戏,本质上和赌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赚钱,必有别人亏钱,市场本身是不产生价值的。当然和中国股市比,期货有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期货交易规则的T+0。理论上一天之内可以无限制的交易,随时可以进入的。

2)股市融资融券门槛比较高,一般散户只能做多,但期货多空随便你做。也就是下跌你做空也赚钱的。

3)期货是保证金制度,一般杠杆是10倍,风险大于股票,同样机会大于股票,也就是说涨1%,你本金就赚10%了,涨10%你资金就可以翻一番了(还不算中间你可以复利操作进一步扩大利润)。

期货市场交易你既要熟知中国及世界的宏观经济面,也要对技术分析了如指掌,要求极高。以橡胶为例子,2008年金融危机很多后知后觉者在四季度才知道次贷危机,实际上橡胶在2008年7月初就开始暴跌,从28000附近暴跌到12月的8700,若你持有一手空单不动(无需复利操作),保证金是28000,就赚约19万了;同样,四万亿经济刺激决策是2009年一季度才出台的,橡胶提前反应,从2008年12月的8700开始上涨,一直涨到2011年2月的43500,若是19万盈利资金反手,可以买多20手,持有不复利操作就赚20*(43500-8700)*10=696万;之后中国经济过热,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橡胶一直趋势下跌到2014年12月低点11600,同理696万利润反手卖空,可以持仓150手,就赚150*(43500-11600)*10=4785万。本金2.8万,七年时间赚超过4785万,完成屌丝的完美逆袭。

当然以上只是理论分析,实际资本市场你很难买在最低,卖在最高。但首要是趋势的力量,你分析对了大的趋势,随便取一段利润,救远远跑赢CPI了。

其次是轻仓,就是仓位不能太重,比如大趋势橡胶从43500跌到11600,但中间经常性有超过10%的反弹,若你仓位重了,没有资金补充,震仓就把你洗出来了。

第三是止损,买多卖空你判断后,市场不一定跟随你思路走,而你思路必须跟着市场走,对了拿稳或获利减持,错了就要止损出来。原则上手中不持有亏损的寸头。

现在期货市场所有保证金加起来不超过3000亿,放大十倍也才2.3万亿规模,和股票市场总市值30万亿相比,和广义货币120万亿相比,期货市场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未来趋势是经济萧条,萧条之后很多个体者会考虑进入期货交易,资金进入后只要网路开通就可以自由交易了,便利;另外越来越多公司也开始用期货工具做套利保值;交易所及期货公司是坐地收钱,相继推更多品种及夜盘交易,也是鼓励更多人资金入市的节奏。所以说商品期货会成为2015年投资/投机的热点之一。

从大宗商品价格看,油脂类豆油、菜油,化工品TA、橡胶等都基本到了2008年的低点位置,螺纹钢更是低于2008年时候价格,唯一高位盘整抗跌的铜,一直磨叽抗跌,市场都在观望铜的最后一跌。

铜的最后一跌可能就是整个商品见底的时候,由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由于经济刺激的预期,大宗商品进入长周期的上涨从宏观基本面及技术面看基本成熟了。

综上所述,预计商品期货在2015年成为投资热点,大部分品种都将见底,然后开始进入波澜壮阔的牛市上涨行情。

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及未来走向趋势

以下为转文,不代表个人观点。

基本可以把当前中国社会的人群划分为9个阶层(级),1—3级是统治阶层,是改革开发以来形成的最大既得利益获得者;4-6级属于中产阶级;7-9级是中国社会的底层,9级是这个社会最悲惨的阶层。

1级:以传统红色家族、在任中央委员、退休长老级别为代表,他们对全国局势有掌控能力,能决定或深刻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

2级: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份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他们能参加高层决策会议,能影响国家政策。

3级: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体制内他们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体制外以马云、马化腾等为顶峰,他们是行业精英或依托外方成为

全国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

1—3级是构成中国的上层社会,现在阶级固化情况下,一般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入这个阶层(古代通过科举读书有可能,现在和读书没有什么关系)。

4级: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普通人通过奋斗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范冰冰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峰。本级和上层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5级:小企业主、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线明星、小有名气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等。5级有自己的事业,比较有职业满足感,自我优越感比较强。

6级: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教、普通自由职业者、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名牌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多在这个层次。6级到5级、4级有上升空间。

4-6级是中国的中层社会,分别是高中低端中产阶级,普通人通过最大努力大多最后定格在第5级。

7级: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著、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7级勉强在城市能立足,可以奔小康人群。

8级: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8级基本就是温饱,能自食其力。

9级:以大城市底层40-50年纪的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基本不能自食其力,温饱不能解决的穷人。

7-9级是中国社会的底层,是草根阶层。

中国是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就是上层人数远远小于中层人数,中层人数远远小于底层人数,金字塔结构看似稳固,但阶级固化后,下层人数众多,怨气最重,中间各阶层流动不畅,而且发展趋势是中层往下层流动,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

结构上讲,最佳稳定社会结构应该是纺锤型,就是底层少中层多(上层哪儿都少),比如美国。

要全面解读中国社会个阶层就还得把这个模型变成立体结构——简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zee.html

推荐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