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七上4.5《角的运算》word教案

更新时间:2024-07-01 07: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5角的运算(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图形,了解可以用一个角表示两个角的和或差,会用等式表示角的和、差关系。会进行角的和、差运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学会角的计算。 2.进一步熟悉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体验用角表示物体所在位置的方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2.通过角的计算,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观念。 教学重点:

1.进行角度和、差运算。 2.用角表示方向。 教学难点:

进行角的度、分、秒的换算。 教材分析:

本节是借助实际情景,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感知角,介绍它的表示方法。因此一定要从实际生活情境、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出发,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进行。使学生掌握有关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观察和分析等能力,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为进一步学习图形与空间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量角器、石英钟,印有“中国地图”的简图。课件、实物投影展台。 教材分析:

角是一种重要的图形,学好角的有关概念及运算,十分关键,因此本节的重点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有关概念,会计算角的和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重视方位角的有关知识的学习,通过活动理解借助角表示方向的意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活动1 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印有中国地图的简图。 (1) 请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每个城市。 (2) 请用字母分别表示以北京为中心的每两个城市之间的夹角。 (3) 请用量角器测量出上述夹角的度数并与同伴交流量法与读法。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巧设联系生活(1)学生动手实际的情景问操,测量。 题,引入课题,(2)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交流。 热情。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发现数学,建立模型,引发思考 激 情 引 入 活动2 问题:(1)图中有几个角? 你能说出这几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吗? 讲 授 新 课 A 让学生回 O 忆学过的描述 师生共同。 如图,这里有三个角:∠AOC,∠COB,∠AOB,它方法,探讨解决问题们有如下关系: 的办法. ∠AOB=∠COA+∠COB, B C [∠AOC=∠AOB-∠COB, ∠COB=∠AOB-∠AOC, 这就是用两个角的和或差表示第三个角。 讲 解 例 题 例1 如图,已知∠1=103°24′28″, 出示教科∠2=30°54″,求∠1+∠2 和∠1-∠2的度数。 书130页例2, 由学生独立完 成.

解:(见教P128) 教师一定要给出规范的解题格式。 强化运算步骤,讲清楚,讲透彻。 活动3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 述类似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图,射线OA表示一艘轮船的航线,经测量,射线OA和表示正北方向的射线的夹角为60°,我们把这艘轮船航行的方向描述为:北偏东60°。 北(T) A C 说明:用量角器让学生阐述各种B 画射线要注意解决方法的思维 两点:一是先从过程,旨在使学东 西 O 正南或正北方生在数学活动中 向作角的始边,获得经验的同 二要分清东南时,体验从复杂 南 西北,理解偏的情境中分离并 东、偏西的意抽象出数学模如图,图中的O点为测点,东、南、西、北是四义。 型,并主动从数个方向,且南北线与东西线互相垂直。 学角度运用所学规定:以正北与正南方向作为角的始边,开始旋 知识寻求解决问转,角的范围始0°~90°,OA是北偏东42°, 题的策略. OC北偏西45°依次类推,南偏东××度, 南偏西××度。 方位的表示通常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者“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来表示.“北偏东45度”、“北偏西45度"、“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分别称为“东北方向”、“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例2 如上图,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港口O出发,当分别行驶到A,B,C处时,经测量得, 甲船位于港口的北偏东43°45′方向, 乙船位于港口的北偏东76°35′方向, 出示教科 通过本例练习,让学生在巩固已 合 作 探 究 讲

解 例 题 丙船位于港口的北偏西43°45′方向, (1) 求∠BOC的度数。 (2) 求∠AOB的度数。 北(T) A C B 东 西 O 南 解:(略) 书130页例2,学知识的同时,由学生独立完加深对方位角的成. 理解。 巩 固 练 习 活动4 小明坐在学校的凉亭(A)中,绘制了学校的一张简图,体育馆在凉亭的正北方向。 测得: ∠DAE=109°35′, ∠EAF=61°35′ 引导学生讨论 本节课所学知求实验楼在凉亭的北偏西多少度的方向识以及需要注上? 意的问题 体育馆 实 验楼 ()图书馆(E) 凉亭 (A) 校门(C) 教学楼

] 课 外 作 业 [ 1.必做题 P130 习题 1、2、3。 2.选做题 P135 复习题1、3、6、7 3.备选题: (1)电视塔在学校的东北方向,那么,学校在电 视塔的 方向. (2)已知点O在点A的南偏东65°方向,那么, 点A应在点O的( ) A.南偏东65°方向;B.北偏东65°方向; C.北偏西65°方向;D.北偏西25°方向. (3)图中A,B,C三点分别代表邮局、商店和学说明:用量角器 校.邮局和商店分别在学校的北偏西方向,邮局画射线要注意 又在商店的北偏东方向.那么,图中A点应该两点:一是先从 是 ,B点应该是 ,C点应该是 正南或正北方启发学生动脑思 向作角的始边,考,归纳,总结二要分清东南所学知识,从而西北,理解偏培养学生简明的东、偏西的意语言概括能力和义。 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校、公园和商店在平面图上的标点分别是A、B、C三点.若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42°,商店在学校的北偏东50°,请画出图形,并求∠BAC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获得合理解答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使学生在自己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本课以数学活动为主线的设计,旨在使学生既要掌握方位角的知识,更要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数学活动经历与体验.同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能力.教学中,要利用图片可以活动的特点,通过不断地改变可疑船只的位置,既可让学生描述不同方向的物体的方位,又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广阔空间,让他们能够快乐、轻松地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4.5角的运算(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与补角.懂得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教学难点:余角与补角的性质的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是借助实际情景,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感知余角、补角等概念,因此一定要从实际生活情境、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出发,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进行。使学生掌握有关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观察和分析等能力,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为进一步学习图形与空间知识打好基础。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尺、角的纸片数张课件、实物投影展台。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使学生抽象概念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形象有大致的了解。能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自 1、 用量角器理出图中的两个角的度数,并求同学计算 出这两个角的和。 提 出 问 题 2、 说出一副三角尺中各个角的度数。 学生动手测量三角尺各角度数,然然导入新课。 后交流。 1、余角与补角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学在一副三角尺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介绍余角与补角习兴趣。列举现实中度,而其他两个角的和是90度。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我们就说这的概念。 的点,增强学生对点 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例如,∠1与∠2互为余角,∠1是加深对互余、互补的感性认识。从生活∠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的余角. 中感受点。 概念的印象。 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 (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

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2、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让学生带着问题师生互动、学生的探 问题1:如果∠1与∠2互余,∠3与∠开展讨论,分组讨究 4互余,并且∠1=∠3,那么∠2与∠4相等论,采用“中心发思维得到自然发新 吗?为什么? 言人”制,综述表展,掌握了重点,问题2,如果∠1与∠2互补,∠3与∠知 4互补,并且∠1=∠3,那么∠2与∠4相等达小组同学的观化解了难点,还能 点。 吗?为什么? 培养学生的数学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出各自的理由,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语言表达能力。 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1 比一比,看谁填得快。 抓住学生的好胜通过活动体 心理,激发学习兴验改善学生的认 趣。 知结构,完成从同 解 化到顺应的过渡,决 做到举一反三,触问 类旁通。 题 例2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 此题旨在说明,利 倍,求这个角。 用互余、互补关系 求未知角的度数,例 (板书解题过程) (1) 利用互余、互补关系求未知 也可用方程求解题 角的度数, 在讲例题过程中,(板书解题过 (2)也可用方程求解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讲 集体并给予鼓励。 程) 例3 已知∠α=63.18°, ∠β是∠α的余 解 角。 (1) 求∠β的度数。 (2) 求∠β的余角的度数。 解:(1)∠β=90°-63.18°=26°42′ (2)∠β的补角=180°-26°42′ =153°18′

让大部分学生都练习:课本第132页练习 反复练习 能基本达到目标,(教师要适时点拨,肯定学习成果.) 巩 获得成就感。 固 提 高 在长方形的台球桌面上,选择适当的角要鼓励学生大胆设置富有挑战性度击打白球,可以使白球经过两次反弹后将创新,多角度地认的问题,激发学生黑球直接撞入袋中.此时∠1=∠2,∠3=∠4,并且∠2+∠3=90,∠4+∠5=90.如果黑球识问题、解决问与洞口的连线和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90,000积极思考.同时能题,体会数学的奥增强趣味性,更大0∠5=40,那么∠1应等于多少度才能保证黑妙与价值,提高创限度地发挥学生球准确入袋?请说明理由。 造性地学数学、主的想像力。 动性地用数学的意识。 总 结 归 纳 这节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 这节课,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发现生活中?? 这节课,我想我将?? 学生自己总结,可在班上或同桌之间交流。 学生口答,及时巩固表示方教师给予肯定。 法。 布1、 必做题:教科书第132页习题 第1、2、3、4题。 置 2、选做题:第136页 复习题 第9、10、13题。 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概括明晰”的教学思路,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每个学生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在横向交流中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各有所获,共同发展。在教学中,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采用直观导人的方法,借助直观形象,让学生能够理解概念并初步学会应用。并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数学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围绕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设置有现实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既能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又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zc.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