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史》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1 23: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绪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什么是语言和什么是语言学等基本理论,要求学生了解其基本观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语言学的特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课堂导入:
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情况:本课程是语言本科专业必修课,是“语言学概论”的后续课程,在“语言学概论”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介绍西方语言学的主要流派、理论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号系统。 1.系统性 2.任意性 3.口语性 4.符号性 5.交际性
(二)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是对语言的科学的研究。 1.客观性 2.系统性 3.清晰性 三、本章总结:
本章是全书的绪论篇,主要介绍什么是语言和语言学。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他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当今的语言
1
学是人文科学中先进的学科。语言学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其科学性、精密性、前沿性等方面。学好语言学是中文系学生基本素养的体现。 四、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区别? 2.语言学的性质有哪些?
3.怎样理解“语言学家之间的分歧,与其说是谁是谁非的问题,不如说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语言、分析语言”? 五、参考书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
2.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许德宝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林玉山:《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4.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宁春岩译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 5.岑运强等编:《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箫国政主编:《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传统语法阶段的主要语言学派,要求学生了解其基本观点及各学派对语言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世纪语法、18世纪的语言学、潘尼尼的语法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复习巩固:
教师提问:语言学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客观性、系统性、清晰性。 二、课堂导入:
2
语言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大约两千五百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语言问题的研究。中国、印度和古希腊,是语言学的三个摇篮,18世纪以后,俄国和苏联的语言学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在世界语言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纵观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史,可将其大致分为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等阶段。
西方语言学流派图示
一、 传统语言学:①古印度:经验研究 如:巴尼尼《梵语语法》 ②古希腊:哲学研究 如:A:哲学家的词与物的关系
B:斯多噶学派从理论角度的研
究
C:亚历山大学派从语言角度的研究 ③古罗马:瓦罗拉的《拉丁语研究》
④古阿拉伯:区分字母和语音,提出词根概念 ⑤古中国: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
⑥中世纪欧洲:语言研究停滞不前,研究的是字母而非语音 ⑦法国唯理语法学派(17C):用逻辑的方法研究语法 ⑧德国洪堡特(18-19C):《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
神发展的影响》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①早期(19C以前):琼斯认为梵语与欧洲古代语言同源 ②发展时期(19C):A:葆朴认为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
日耳曼语同源
B:格里木定律认为日耳曼语与拉丁语、
希腊语、梵语有对应关系
③青年语法学派(德国)时期(1870-):语因变化的原则是由语言变化中生理因素(发音方法)引起
三、现代语言学:①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索绪尔的语言学说
②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A:布拉格学派:区分语音学和
音位学,注重语音研究
B:哥本哈根学派:继承索绪尔 C: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区
分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
法兰西学派 功能语言学派
法国结构主义:从属关系语法 伦敦学派:弗斯的语言行为 转换成城语法:乔姆斯基 格语法:菲尔墨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3
三、新课内容:
第一节 古希腊语法
(一)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辩论
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有些词直接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在分析单词与意义的关系时,把词分为主词和述词两大类(大致相当于名词和动词)。苏格拉底认为,一个句子有两部分名词部分和动词部分。
(二)斯多噶派的语言观
斯多噶学派(The Stoic School)清楚区分对语言的逻辑研究和语法研究,他们的语法术语越来越精确。如进一步把词分为冠词、名词、动词和连词。
后来又把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他们还对动词的时态和名词的格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认为名词有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呼格之分。
第二节 古罗马语法
(一)瓦罗的《论拉丁语》
古罗马著名的语言学家瓦罗(M. T. Varro,公元前116-前27),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是《论拉丁语》,这是第一部系统的拉丁语语法专著。
全书共25卷,分三大部分:词源学、形态学和句法学。 1.词源学:区分派生构词法和屈折构词法。
2.形态学:考察拉丁语的性、数、格和时态体系,把有屈折变化词分成四类: (1)有格的变化的名词、形容词; (2)有时态变化的动词;
(3)既有格又有时态变化的分词; (4)既无格又无时态变化的副词。 (二)普利森的《语法惯例》
古罗马后期著名的语言学家是普利森(Priscian,公元6世纪),他的巨著《语法惯例》(Institutiones Grammaticae)共18卷,汇集了古希腊罗马语法研究的成果,描写细致而且通俗易懂,成为中世纪拉丁语法的经典著作而被广泛采用,为拉丁语的教学和广泛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古罗马人主要是套用希腊语法的体系来描写拉丁语法,建立了拉丁语法体系,编写出一些非常系统而且实用的语法教材,广泛传播了在希腊语法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语法体系。
后来,其他语言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古爱尔兰语等,几乎所有欧洲语言
4
也都采用了这个体系。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1898年)也是套用拉丁语法的体系的。
第三节 中世纪语法
(一)思辨语法
中世纪欧洲的语言研究主要分为两类:教学语法和经院哲学语法。其中教学语法适合初学者的需要。这一时期研究成就体现经院哲学语法——思辨语法上。
1.波依修斯:第一次提出语言的普遍现象问题 2.彼得·海利亚斯:“语法逻辑化” 3.希思帕尼斯:《逻辑纲要》 (二)摩迪斯泰学派
1.存在方式(本体论):实体与属性 2.理解方式(心理学):主动与被动 3.表达方式(语义学):词类与句法
第四节 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的语言学
(一)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的研究
1.希伯来语研究:《圣经》中的《旧约全书》;德国古典学家罗赫林《论希伯来语的基本原则》。
2.阿拉伯语研究:主要围绕伊斯兰教的圣书《可兰经》
3.其他研究:但丁《论俗语》;15世纪开始出现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语法著作,16世纪初期出现了法语、波兰语、斯拉夫语等民族语言的语法著作。到16世纪末,欧洲几乎所有的民族语言都出现了自己的语法著作。
(二)十八世纪后期的语言研究 1.法国康迪雅克《论人类认识的起源》 2.法国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3.德国哲学家海德《论语言的起源》
4.英国哈利斯《对语言和普遍语法的哲学探讨》 5.英国伯尼特《论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经验语法和唯理语法探索语言的共同原则、语言和思维社会的关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都为后来的语言学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第五节 古代印度的语言学
5
(一)古印度的语音学和音位学
1.语法分析:他们把词分解成词根、后缀和词尾,并把词根分成原始词根和派生词根。分析了动词的人称、态、式等形态变化,名词的八种格的形态变化,从第一格到第八格,分别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主格、宾格、工具格、与格、离格、属格、方位格和呼格。潘尼尼把词分为名词、动词、介词和小品词四类,另外还分出代词和副词,分别附属于名词和动词。
2.语音分析:古印度语言学家细致地描写了梵语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根据语音的生理和物理属性对语音进行分类,区分出元音和辅音、清辅音和浊辅音、塞音和擦音、鼻音和半元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长音和短音等,还对音位变体和连读音变、音节和超音段特征(韵律)等进行了描述。
(二)潘尼尼的语法论
公元前4世纪,潘尼尼(Panini)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语法学著作《八章书》,又称《潘尼尼语法》或《梵语语法》。他的主要贡献表现在:
1.全面叙述了梵语的构词规则 2.第一次注意到词类的语素变体 3.首先创用“零位”描写手段
这部书汇集了当时学者研究梵语的成果,建立了古典梵语的规范。全书分为八个主要部分,由3996条简练的诗句组成,对梵语语法规则做了准确、细致的分析描述,表现出古代印度语言研很高的水平。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 古希腊语法
一、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辩论 二、斯多噶派的语言观 第二节 古罗马语法 一、瓦罗的《论拉丁语》 二、普利森的《语法惯例》 第三节 中世纪语法 一、思辨语法 二、摩迪斯泰学派
第四节 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的语言学 一、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的研究
6
二、十八世纪后期的语言研究 第五节 古代印度的语言学 一、古印度的语音学和音位学 二、潘尼尼的语法论 五、本章总结:
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经验语法和唯理语法对语言问题的探讨虽然是初步的,理论与推测还不完备,但是这些探讨为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空前发展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六、课堂讨论:
古希腊、古罗马、古代印度语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七、课后思考:
1. 如何认识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之间关于语言的辩论? 2. 如何理解摩迪斯泰学派的语言观点?
3.如何界定潘尼尼语法在语言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八、参考文献:
1.Dwight Bolinger, ASPECTS OF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3年
2.Wilhelm Von Humboldt,姚小平译,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商务印书馆,1999年
3.Roman Jakobson, 雅柯布森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Florian Coulmas,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年
5.Lyle Campbell,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第三章 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十九世纪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要求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并能区分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不同。 【教学重点和难点】
7
格里姆定律;洪堡特的语言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早期历史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又称比较语法,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从而构拟这些语言的共同母语(即共同始祖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8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有三个主要原因:
1.语言材料的积累 2.科学方法的引入 3.梵语的发现。
早期历史语言学的历史贡献:
1.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
2.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谱系,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本质的新理论;
3.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
4.为后来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但丁《论俗语》
1.主要观点:不同的方言来自一种共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又来自一种共同的祖语。
2.欧洲语系分类:日尔曼语系、拉丁语系、希腊语系。
3.评价:早期的学者没有进行广泛的语言调查,也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没有对不同的语言进行系统地比较,一般仅凭个别词语相似来猜测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往往根据《圣经》通天塔的故事,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祖语是希伯来语。
(二)莱布尼茨的语言观
8
1.莱布尼茨介绍:莱布尼茨(G. W. Leibniz,1646-1716),他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而且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文学、史学、法学和语言学等十几个学科都很有建树,被世人誉为“万能大师”的通才。
2.语言调查实践:莱布尼茨最早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语言调查。他利用他在世界上的崇高学术声望和广泛联系,采用通信及其他方法调查世界各地语言,得到各地学者、传教士、旅行家、外交官甚至皇帝的支持,收集了大量语言材料。《略论根据语言证据确定的种族起源》(1710)把欧洲语言分为闪语组和雅弗语组,后者又分为斯基泰语组和克尔特语组。
3.历史影响:
(1)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亲自主持了一项大规模的世界语言调查,并编辑出版了《全球语言比较词汇》(1786-1791),包括280种语言。
(2)1800年,西班牙传教士海尔伐斯出版了《各民族语言目录》,包括300多种语言标本。
(3)斯加里谢的《欧洲语言论集》(1610)把欧洲语言分为11种基础语。 (4)德国学者阿迪隆和伐特尔用近500种语言和方言记录圣经主祷文,编辑成对照词。
4.评价:这些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语言材料,孕育着历史比较的思想,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三)威廉·琼斯的梵语研究
英国学者威廉·琼斯(Franz Bopp,1791-1867)最早开始深入研究梵语,并认定印度的梵语与欧洲的希腊语、拉丁语有共同的历史来源。1786年,他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他的论文《三周年的演说》,宣布了他的这一发现。
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的“母亲”、“二”、“三”对应图示
9
琼斯的论文引起了欧洲学者的极大兴趣,很多学者开始学习和研究梵语,并与欧洲语言进行比较。琼斯因此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
梵语研究的意义:
1.梵语与欧洲语言的比较,成了比较语言学的第一个阶段。
2.欧洲人接触梵语之后,立刻发现了梵语语言学的伟大成就,这对欧洲语言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二节 格里姆定律和维尔纳定律
(一)丹麦学者拉斯克的语言研究
1.拉斯克简介:拉斯克((R. Rask,1787-1832),丹麦学者,最先对亲属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2.研究论文:在1814年写出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一书(1818年出版),这部书的初稿是拉斯克提交给丹麦科学院组织的一项论文竞赛的参赛论文。这篇后来获奖的论文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定了理论方法的基础。
3.研究结论:一般词汇的对应不能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因为这种对应可能只是语言之间的词语借用。而语法对应是亲属关系的可靠标志,因为语言之间极少甚至从未发生语法形态变化的借用。此外,语言中最原始、最不可少的基本词语的对应,也是亲属关系的可靠标志。
拉斯克对冰岛语和希腊语、拉丁语进行详细比较,论证了它们在语音、形态和基本词汇上的对应关系。他把古冰岛语归入日尔曼语系,认为古冰岛语和波斯语、印度语有一个较远共同来源,他第一个发现日尔曼语中的“辅音大演变”,即希腊语的p、t、k对应于日尔曼语的f、p、h,希腊语的b、d、g对应于日尔曼语的p、t、k,希腊语的ph、th、ch对应于日尔曼语的b、d、g。他的语音转换规则是语言研究中发现的第一条规则,有极重的科学价值。
? p→f 希腊语patér (父亲) 古北欧语fa ir (父亲) ? t→p 希腊语treìs (三) 古北欧语prir (三) ? k→h 拉丁语cornú (号角) 古北欧语horn (号角) ?
拉斯克还从理论上论证了语音对应规则对确立语言亲属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古北欧语与希腊语、拉丁语的一些语音对应规则。这些都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
10
他使人们在研究方法上跟过去五十年有了根本的区别,从而使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总体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
希腊语 phérō(我负担) ei-mi(我走) dídō-mi(我给) 梵语 bhárā-mi é-mi dádād-mi
表示第一人称的词尾,梵语都是mi,希腊语有的是mi,有的是o,显得不规则。薛勒指出,实际上原始印欧语本来就有两种词尾mi和o,其他许多印欧语也是如此。而梵语的bhárā-mi反而是受é-mi、dádād-mi等词的影响,错误类推造成。
(二)新语法学派的贡献
1.新语法学派的学者研究发现,语音演变的不规则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外在的因素包括隐蔽规律的作用、借词的联想、书面形式对词的语音形式的影响等等;内在因素主要是类推作用的影响。
2.新语法学派的这些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把历史
比较语言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本章总结: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历史比较法:在有亲缘关系的语言中进行互相比较,向上追溯语言的历史。第二,内部拟测法:利用语言系统内部的某些不规则现象进行历史的研究。这为我们今后的汉语研究在词形对比、词族比较方面很有借鉴作用。 四、课堂思考题:
1.威廉·琼斯的梵语研究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2.格里姆定律和维尔纳定律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哪些地方? 3.历史语言学对对比语言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五、参考书目:
1.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岑运强等编:《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箫国政主编:《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六、布置作业:
小论文:历史比较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有哪些理论启示?
16
第四章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贡献,要求学生掌握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和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复习巩固:
教师提问:历史语言学流派的发展过程。 二、教学内容:
西方现代语言学一般是指从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末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之前的大约半个世纪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西方语言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个时期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第一节 索绪尔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一、德克海姆社会学思想的影响 1.代表著作:《社会学研究方法原则》
2.研究内容:“社会事实”、“外部制约”、“集体心智”等 3.对索绪尔的影响: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1.研究内容:“集体心理”、“下意识”、“创造性的内疚感”等 2.对索绪尔的影响:任何行为无不受到语言规则的限制。 三、惠特尼语言研究的影响
1.主要观点: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是一种制度,语言的任意性、惯例性、可变性、不变性等。
17
2.对索绪尔的影响:惠特尼的这些思想并没有系统化,只有一些零星的论述,没有深入展开研究和论述,没有形成系统的语言理论。
第二节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
一、索绪尔对比较语言学的研究
1.区分两种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正视法”“回顾法” 2.纠正施莱歇关于语言演变的理论 3.研究类推作为一种语法现象 二、索绪尔对语言学的贡献 1.观察方法 2.分析方法 3.研究结论
第三节 语言的特征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言语: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说出的话语;包括说话者的意志组合(即心理)和语音表达,是次要的;
语言: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是纯心理的东西,是在言语活动范围内人们的心理印象,是不依赖于个人的,是主要的。
↗语言(langue) (社会的主要的) 言语活动
(langage) ↘言语(parole) (个人的从属的)
二、符号施指的线性关系
句段关系: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一方面,在说话的时候,各个词(或称各个要素)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这些个要素可能只有一个词,可能是一串词组成的句子。总之,这些各要素之间结成的关系。
联想关系:在说话的时候,话语之外总是有一些东西出现在说话者的记忆里,这些在记忆里被唤起的东西,与说出的每个词(或称每个要素)有一些共同点相联系着,这种联系称为联想关系。如名词的词形变化:复数、格,动词的词形变化:进行体、完成体、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等都属于联想关系。
18
句段关系 我们 大家 他 爱 讲 学 祖国 卫生 英语 我们爱祖国 大家讲卫生 他学英语 联想关系
第四节 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的双重性
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就是研究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阶段的情况,即语言状态(language state),而不考虑这种状态是怎样演化来的,又称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
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又称演化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istics)。
二、对两种语言区分的接受
索绪尔认为重点是进行共时性研究,就是说,要根据语言当时的适当性来研究。但也不要轻视或忽略历时性研究。总之,他提出,应当把语言作为一种完整的形式,作为统一的整体或系统来研究。索绪尔强调语言的共时性,就是强调语言当前的结构的属性,即语言系统的完整性。
第五节 符号学
一、索绪尔符号学的体系
1.“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2.语言符号所包含的两项要素都是心理的,由联想的纽带连接在我们的脑子里;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3.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二、索绪尔符号学的影响
语言是由符号这种元素构成的系统。由于一种语言系统中的语言符号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语言符号的价值和作用取决于该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取决于该符号与其它相关符号的关系。因此,语言是关系而不是实体,即语言符号的实体形式并不重要,符号之间的关系才是至关重要的。
19
第六节 索绪尔的影响
1.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开辟了现代语言学这一历史新阶段,对当代语言学也有深远影响;如乔姆斯基等。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更是直接由结构主义的重要分支——伦敦学派发展而来的。甚至后来出现的一些综合性语言学科,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也都深受索绪尔的影响。
2.对其他学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社会科学学科如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都有结构主义理论流派。
3.理论中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往往强调对立而忽视联系,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如关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关于语言的符号性,关于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的论述。这些问题也成为后来许多语言学家争论的焦点。 三、板书设计:
第四章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一、索绪尔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二、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 三、语言的特征
四、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五、符号学 六、索绪尔的影响
四、本章总结:
在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无疑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为语言学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索绪尔的成功在于他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从客观实际出发,不保守,不满足前人的已有的定论,对看似是定论的结论敢于怀疑。同时,他还有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不仅敢于“否定”已有结论,还进行大胆的设想。索绪尔在今天的中国还有一种意义,那就是他的严谨的学风,他的非功利主义学者风范,对于我们的学风建设是很有启发的。 五、课后思考:
1.索绪尔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理解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辩证关系? 六、参考书目:
1.许国璋:《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国外语言学》1983年。
20
原则部分:①X阶标理论 ②语迹理论 ③管辖理论 ④约束理论 ⑤控制理论 ⑥题元理论 ⑦格理论
规则部分首先在词库中选择词项,运用基础规则生成D-结构(即深层结构),再运用转换规则(α移位)生成S-结构(即浅层结构),再经过删除规则等处理,生成表层结构的音系式和逻辑式,分别对句子的作出语音解释和语义解释。 X阶标理论属于基础规则部分的理论,是对短语结构规则的修改。X阶标理论将句子和各种类型的短语结构进行统一处理,用X代表各种语言单位,包括词、短语和句子,将句子或短语分析为一个中心成分(head)带一个限定成分(specifier)或补充成分(complement)。用阶标(在X上加横线或数字)表示结构层次。如: X2→X1+Spec X1→X+Comp
其中限定成分包括限定性修饰语(如冠词、指示代词等)和句子的主语,补充成分包括动词的宾语、表语和描述性修饰语。 X2
Spec X1
this Comp X tall girl
X2
Spec X1
John X Comp
Likes him
语迹理论属于转换规则部分的理论,专门处理移位转换。语迹理论假设在深层结构中,某些位置上本来就有供移位转换的空位(e),某个成分只能移动到空位上,
46
同时在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位(语迹t),新的空位(语迹t)又可以供别的成分移位。如:a. John killed Tom. b. Tom was killed by John. 深层结构是: John + (be) + killed + Tom + (by +(e)) 经过两次移位转换,生成浅层结构: → (t) + be + killed + Tom + by + John → Tom + be + killed + (t) + by + John
管辖与约束理论(简称“管约论”)主要处理词语之间的语义照应关系,以乔姆斯基1981年出版的《管辖与约束讲义》为代表。所谓管辖,就是成分之间的支配关系。管辖理论要说明短语中的各个成分是否在同一个管辖区域之内,以及在管辖区域内,什么是主管成分,什么是受管成分,主管成分与受管成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结构关系。例如下面三个英语句子: (1)John likes him. (2)John says Bill likes him. (3)John likes himself.
(1)的树形图为: S
NP VP
John V NP
Likes him
(2)的树形图为: S
NP VP
John V S1
47
Says NP VP
Bill V NP
Likes him
(3)的树形图为: S
NP VP
John V NP
Likes himself
在(1)树形图中,John与him在同一管辖区域S内,John是主管成分,John统领him。
(2)树形图中,Bill与him在同一管辖区域S1内,Bill是主管成分,him是受管成分,Bill统领him,但him与John不在同一管辖区域内,因为这时,him与John之间隔了一个层次S1,John处于管辖区域S1之外,超出了S1的最大投射范围。
(3)树形图中,John与himself在同一管辖区域S内,John是主管成分,himself是受管成分,John统领himself。
约束理论是研究语义解释中照应关系的理论。所谓约束,就是语义解释的照应关系。它要说明,在管辖区域内的成分,在什么情况下是自由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受约束的。乔姆斯基提出了三条约束原则(binding principle): 约束原则A:照应词在管辖区域内受约束(bound)。 约束原则B:代名词在管辖区域内是自由的(free)。 约束原则C:指称词总是自由的。
这里,照应词是指反身代词himself这样的词,代名词是指像him、her这样的代词,指称词是指像John、Bill这样的名词。
根据约束原则C,(1)、(2)、(3)中的John、Bill都是指称词,它们总是自由的,
48
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别的词的约束,但它们可以约束别的词。
根据约束原则B,(1)中的代名词him在管辖区域S内是自由的,它不受同一管辖区域内主管成分John的约束,因此,(1)中的John与him不会指同一个人。
同样地,根据约束原则B,(2)中的代名词him在管辖区域S1内也是自由的,它不受同一管辖区域S1内主管成分Bill的约束,因此,him与Bill不会指同一个人;但是,约束原则B并不限制him与管辖区域S1之外的John指同一个人。所以,(2)中的him不可以指Bill,但可以指John,也可以指任何别的人。
根据约束原则C,(3)中的照应词himself在管辖区域S内受到统领它的主管成分John的约束,因此,himself与John指同一个人。
控制理论用来说明空代词(PRO)的所指问题。如: A. John promised Bill (PRO) to leave.(约翰答应比尔离开。) B. John persuaded Bill (PRO) to leave.(约翰劝比尔离开。)
A中leave的逻辑主语是John,B中leave的逻辑主语是Bill。控制理论要在promise这类“控制动词”的词项特征中说明:其后的PRO受主语控制;在persuade这类“控制动词”的词项特征中说明:其后的PRO受宾语控制。
题元理论用来说明语义格关系。 格理论用来说明句法格关系。 三、生成语义学 1.生成语义学:
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雷科夫、麦考莱、罗斯等人。这些人都是乔姆斯基的学生,他们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总体上赞成,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分歧。特别是对待语义问题的看法,有较大分歧。
2.理论核心:乔姆斯基的理论是以语法为核心,他认为深层结构是语法结构,同时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语义,表层结构只对句子作出语义解释。他认为语法具有生成性,语义不具有生成性,只有解释性。生成语义学则认为,语法和语义是不可分离的,深层结构就是语义结构,语义才是语法的核心。语义具有生成性。(参见伍谦光《语义学导论》43-47页。)
3.生成语义学与解释语义学之间的争论:其激烈程度不亚于转换成成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争论。具体来说,生成语义学在一系列问题上不同于解释语
49
义学。(参见殷钟崃、周光亚主编《英语语法理论及流派》,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54-375页。)
(1)关于深层结构的语序。解释语义学认为深层结构的语序是SVO(主动宾),而生成语义学则认为深层结构(他们称为底层结构:remote structure)的语序是VSO(动主宾)。他们认为动词在句子中有中心地位。这种解释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律,还有动物语言、聋哑人的自然手势语等作为旁证。
(2)深层结构的成分不是词项,而是语义特征。解释语义学认为深层结构的成分是词项,词项包括词类特征、语义特征和辨义成分。在由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时,可以改变一个词的语法形态(如主动态和被动态),但不能换成另外一个词。因此下面的句子深层结构都不同。
a.John gave a book to Mary.(约翰给了玛丽一本书。)
b.Mary received a book from John.(玛丽从约翰那儿得到一本书。) c.Paul sliced the salami with a knife.(保罗用小刀切沙拉米萨拉米香肠。) d.Paul used a knife to slice the salami.(同上) e.Bill sold a car to Henry.(比利卖了一辆小汽车给亨利。) f.Henry bought a car from Bill.(亨利从比利那儿买了一辆小汽车。)
每一个懂英语的人都知道上面三组句子都是同义句。解释语义学只能说明由相同单词组成主动句与被动句有相同的深层结构,但不能说明上述由不同单词构成的同义句具有相同的深层结构。生成语义学认为,意义相同的句子,尽管包含不同的单词,应该有相同的深层结构。
因此这个深层结构应该是语义的,比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更深、更抽象,不包含具体单词,而只包含词的语义要素。这种深层结构(他们称为底层结构:remote structure)具有生成性,由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生成几个、十几个甚至无数个意义相同的句子。
(3)深层结构中的谓词。生成语义学把形容词、助动词、介词、否定成分都归入动词范畴,统称为谓词。这样处理一方面便于说明上述各种由不同单词构成的同义句具有相同的深层结构,便于说明转换规则,同时也使深层结构中的语法类别大大简化,转换规则大大简化。
(4)名词短语来自底层结构中的关系从句。如:
50
总和,这个单位出现的这些位置是同其他单位的出现有关系的。”根据这样的定义可以把分布相同的语言单位归为一类,把分布不同的语言单位归为不同的类。 替换、对比和分布是后布龙菲尔德学派创造的形式化描写原则和方法,用于切分语言单位,确定语言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
直接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是布龙菲尔德在分析复合形式时提出的,用于分析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如Poor John ran away,这个形式含有5个语素:poor,John,ran,a-和way。Poor John ran away的直接成分是Poor John 和ran away这两个形式;而这两个形式又各是一个复合形式;ran away的直接成分是语素ran 和复合形式away,后者的直接成分是语素-a和way;poor John的直接成分是语素poor和John。
可见,句子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序列,而是有不同的结构层次的。一个复合形式是由若干直接成分构成的,一般复合形式的直接成分都是两个,并列结构的直接成分可以多于两个。这种直接成分分析法,也称为层次分析法或二分法。
3.学术贡献: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和其他重要论著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出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4.美国描写语言学对中国语言研究的影响
结构主义尤其是美国描写语言学对中国语言研究产生了很多影响,这里主要探讨美国描写语言学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
(1)就词法来看,汉语语法研究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中借鉴了语素分析法以及以功能为标准的词类归并原则。从《马氏文通》诞生到五十年代制订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国的汉语语法分析一般只限于词、词组、句子三级语法单位。随着描写主义的语素归纳法的传入,汉语语法学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2)就句法学来看,美国描写语言学突出短语结构在句法学中地位的思想对汉语句法成分的划定和句法分析手段的更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提出了句法结构的概念,他试图通过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的形类来说明句法结构的类型,提出了离心结构和向心结构的概念,采用形式化的手段描写句法结构,将复杂的句法问题纳入短语的分析当中。
(3)《语言论》的直接成分概念的提出,为描写语言学的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影响了汉语语法分析方法由中心词分析法向层次分析
36
法的转变。《语言论》的直接成分概念的提出,为描写语言学的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影响了汉语语法分析方法由中心词分析法向层次分析法的转变。 三、板书设计: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要点
? 一、美国结构主义产生的背景 ? 二、主要人物和代表作
? 三、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四、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步骤 ? 五、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中国语言研究的影响 ? 六、基本评价 四、本章总结: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当代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在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之前,世界语言学的中心一直在欧洲,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之后,世界语言学的中心转移到美国,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虽然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学界的统治地位,被50年代后期兴起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所取代,但是直到现在,美国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方法仍然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如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等,至今仍然是语言分析的基本方法。 五、参考书目:
1.褚孝泉:《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维》,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2.朱春丽 魏纪东:《论沃尔夫语言观的理论基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3.姚小平:《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的遗产:.读<论语言、思维和现实>》,《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4.王跃平 张莉莉:《“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发展轨迹》,《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5.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高一虹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H. A. 康德拉绍夫:《语言学说史》,杨余森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 7.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项龙 王星译,国际文艺出版公司,1989年。
37
8.沃尔夫:《论概念之间的联系·论语言、思维与现实》,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9.沃尔夫:《原始社群思维的语言学考察·论语言、思维与现实》,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沃尔夫:《语言与逻辑·论语言、思维与现实》,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沃尔夫:《对心理学的一点看法·论语言、思维与现实》,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蔡永良:《重温“语言相对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3.邓宝石 杨波:《国外语言相对论研究刍议》,《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第七章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要求学生掌握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对语言学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成音位学、生成语义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课堂导入:
乔姆斯基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莱昂斯(J. Lyons)所说:“乔姆斯基的地位不仅在当今语言学界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恐怕在整个语言学历史上也前无古人”。“不论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语法理论。任何不想落后于语言学发展形势的语言学家,都不敢忽视乔姆斯基的理论建树。目前,每个语言学‘流派’都要对照乔姆斯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来阐述自己的立场。” 二、教学内容:
38
第一节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诺阿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他的父亲威廉·乔姆斯基(William Chomsky)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希伯莱文献学家,来自一个后来被纳粹灭绝了的乌克兰小镇。他的母亲是白俄罗斯人,但生长在美国。他们住在费城的一个犹太人聚居区。他的父亲用希伯莱文化教导他,八九岁的时候,乔姆斯基每个星期五晚上都读希伯莱文学,后来他还教过希伯莱语课程。由于受到父亲的熏陶,乔姆斯基从小就对语言学很感兴趣。而后来对乔姆斯基学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教授泽里格?哈里斯(Zellig Harris)。乔姆斯基本人曾说,正是对哈里斯政治观点的同情,促使他在大学本科攻读语言学。所以可以说,是政治把他引向语言学研究的。
1945年,乔姆斯基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语言学和哲学、数学。乔姆斯基的父亲把他介绍给该校的著名语言学家泽里格·哈里斯,后来他成为乔姆斯基的硕士和博士导师。哈里斯是美国描写主义学派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乔姆斯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哈里斯的影响下,乔姆斯基开始致力于语言研究,用形式化的方法描写语言结构,试图建立一种形式语言理论。1949年他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51年完成了硕士论文《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哈佛大学青年学者奖学金,在哈佛大学做了四年研究。在此期间,做了他博士论文的大部分工作,1955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转换分析》。当年他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出900多打字页的《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书稿,但当时未能出版,10年后才出版。1957年,他将这部书稿的主要内容缩写为一本小册子,以《句法结构》书名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从1955年秋开始,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曾任该校语言学与哲学系主任,并任该校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在那里培养了一大批语言学家,其中不少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
代表著作有: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 (1955/1975) Syntactic Structures (1957)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1965) Cartesian Linguistics (1966)
39
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 (1968) Language and Mind (1968/1972/2006)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1975)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 (1980)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1981) Knowledge of Language (1986) Barriers (1986)
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 (1988) Language and Thought (1993) The Minimalist Program (1995) 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2000) On Nature and Language (2002) 一、“语言习得机制”
1.主要观点: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又称语言获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他指出,儿童生来就有基本的语法关系和语法范畴的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普遍性的(普遍语法)。乔姆斯基的天赋假说是建立在他自己的观察之上,即一些重要的事实不能用别的方式进行解释:
(1)儿童学习母语非常快而且毫不费力; (2)儿童学习母语的环境差异悬殊;
(3)儿童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了语言的全部语法,不但能造出并理解自己听到过的句子,而且能造出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句子。
2.“语言习得机制”的三个成分: (1)进行假设的机制 (2)语言普遍性 (3)评价程序 二、“普遍语法理论”
1.“普遍语法理论”: Chomsky提出,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 即“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单的说,就是普
40
遍语法就是构成语言学习者初始状态的一组特征、条件和其它东西,所以是语言知识发展的基础。
2.理论特点:从人类语言官能和人类生物学角度寻找语言的基础,制定适合人类所有语言的语法,即普遍语法。因此可以说普遍语法是以儿童母语习得为载体研究不同语言背景条件下具有共性的习得模式。
普遍语法是由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参数构成的。原则是带有普遍性的,是与生俱来的,是不需要学习的。但每个语言的具体参数是不同的。需要学习者通过语言习得来获得,或者说,需要通过选择来设定参数。
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就有一定的语言知识,这是婴儿出生后所处的“最初语言状态”。人类要学习的只是各种语言参数的不同值和具体语言的外围部分,以及具体语言的词汇。当然,婴儿最初的语言并不会直接反映出其头脑中固有的语言原则,这是因为婴儿刚开始讲话时,由于受某些生理等方面的限制,一句话只有一个词或几个词。婴儿学习语言的一个任务是为其头脑中固有的语言参数定值(parameter setting ) 。婴儿头脑中的“最初语言状态”适用于人类任何语言,不论将一个婴儿放在哪种语言环境中,他都能够掌握那种语言。
第二节 第一语言模式时期
1. 代表著作:《句法结构》
1957年《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不仅使乔姆斯基一举成名,而且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兴起,标志着语言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代语言学时期,也被视为“乔姆斯基革命”的开端。
《句法结构》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思想,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兴起,奠定了乔姆斯基在当代语言学中的划时代地位,在语言学领域乃至整个人文科学领域都造成了重大影响。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不仅对语言学和哲学、心理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计算机科学、逻辑学、通讯学、翻译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提出的语言哲学思想,使他成为当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2.主要特点:
(1)将句子分为核心句和非核心句两类。核心句是简单句、主动句、陈述句和肯定句,不符合上述四条中任何一条的都是非核心句,包括复杂句、被动句、非陈述句、否定句。
(2)提出了生成法和转换法。(见前。)运用生成法和强制性转换可以生成
41
核心句,在核心句基础上执行可选性转换可以生成非核心句。
(3)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认为合乎语法的句子不一定都有意义。如: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无色的绿色的思想愤怒地睡觉。)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但乔姆斯基却认为是合乎英语语法的。
3.研究内容: 三套语法: (1)有限语法状态 (2)短语结构语法 (3)转换语法
4.评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以及语素音位规则。古典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主张语法自主,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在这一点上与此前流行的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是一致的。
第三节 标准理论时期
一、初期理论存在的问题:
1.转换规则的力量过大,句子可以随意转换而没有限制。乔姆斯基接受了他人的意见,认为转换不许改变原意。句子有深层结构和浅层结构之分,前者决定句子的意义,后者决定声音。
2.乔姆斯基的规则既可以生成正确的句子,也可以生成错误的句子。比如用S→NP+VP, VP→V+NP两条规则,我们可以得出John drinks wine.和Wine drinks John,这说明动词和名词之间有一定的选择限制。
3.主被动转换规则使用有限制。比如John married Mary 和Mary was married by john 的意思完全不同,前句中约翰是玛丽的新郎,后一句中他们根本就不太可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二、“标准理论”:
(1)提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取代核心句和非核心句的区分。深层结构中还引入了从句成分(S?),如:VP→V+ S?。例如“我希望他来。”深层结构就是N+V+ S?(N+V)。
(2)增加了语义部分,开始考虑语义搭配问题。基础部分除了一般短语结构之外,还增加了词汇部分的内容,包括次范畴规则和选择限制。防止生成无意义的句子。
(3)句子的语义由深层结构决定,语音由表层结构决定,转换不能改变句
42
子的意义。深层结构中就包括了否定、疑问、被动等抽象语义成分,转换时就可以不改变句子的意义。
(4)句法具有生成性,语义和语音不具有生成性,只具有解释性。所谓解释,是指给抽象的句法、语义范畴赋值,得出具体的词语及其语音形式。此期的语言理论模式可简要图示如下:
基础部分 深层结构 语义解释 语法 转换部分 表层结构 语音解释
语法包括基础部分和转换部分,基础部分包括一套重写规则和词库,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对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对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三、“标准理论”在古典理论上的重大改进 1.转换只能改变句子的形式而不允许改变意义;
2.为了从规则中剔除生成类似Wine drinks John 的句子,标准理论有了选 择性的限制来确保有生命的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前,无生命的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后;
3.转换中的限制是为了不生成不合语法的句子;
4.在改写规则里,符号S被至于箭头的右边,意味着句子之间可以嵌入; 5.规则得到正确排序,并且规则的运用也有一定的次序。 四、“标准理论”存在的许多问题: 1.转换规则仍然权力太大;
2.他原以为句子的意义取决于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无关,转换过程中句义保持不变,后来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3.英语中有句谚语说规则就意味着例外,而他对这种例外情况注意得不够,扩充式标准理论为克服这些缺点进行了努力。
第四节 生成音位学
一、哈利《英语语音模式》 1.“生成音位学”:
乔姆斯基和哈利合作发表《英语语音模式》,进一步发展了区别特征的理论,
43
创立了“生成音位学”,成为近20年来对音位学研究影响最大的学派。
2.“生成音位学”的特点:
(1)它认为语言的发音、词的重音、句子重音都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测的。
(2)生成音位学的规则尽量少借助于读者的智力,做到形式化。 (3)生成音位学的规则不是凭借词等定出来的,而是分析词与句的内在结构得出来的。
二、乔姆斯基的重音规则 1.乔姆斯基的重音规则
乔姆斯基等人主要从语音的生理特性出发,把区别特征扩充为30多对,区别特征的偶值性更加突出,每对特征都可以用“±”号来表示,例如“+高/-高”,“+舌顶/-舌顶”,“ +圆唇/-圆唇”,“+鼻音/-鼻音”,“+浊音/-浊音”等。
从区别特征理论看,传统语音学中元音和辅音的分别并不十分重要,30年代以后盛行的音位概念也可以摒弃不用,因为这些都可以用区别特征来表述。
例如,普通话/P/和/m/是两个音位,它们的区别实际上只在“±鼻音”和“±浊音”这两对区别特征上,其他特征是这两个音位共同具备的,并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生成音位学是乔姆斯基创立的生成语法的一部分,除发展了区别特征理论外,还着重解释语音转换的规则,规则的书写形式是:
A →B/X—Y
A和B都代表区别特征,→表示“变为”,X—Y表示转换的条件 ,前面用斜线和A→B隔开。这个形式可以读成“区别特征A处在X和Y之间时变为区别特征B”,也就是说XAY→XBY。生成音位学认为,一切语音规则都可以用这样的形式写出来。
2. 对生成音位学的评论:
生成音位学是音位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目前,对区别特征的模式还远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区别特征是否都是偶值的,也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区别特征的数值选择特点符合电子计算机的二进制编码的要求,便于把语音研究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已被应用到与语音信息有关的各学科的程序设计中去。
第五节 关于语义问题的争论
一、乔姆斯基《句法理论若干问题》
44
1.关于语义问题:
标准理论解决了初期理论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语义问题。围绕着语义问题,生成语言学内部产生了分歧,分化为解释语义学派(以乔姆斯基为代表)和生成语义学派(以麦考莱、雷科夫、罗斯等为代表),两个分支学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论战。(详见后。)乔姆斯基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对标准理论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提出了扩充式标准理论,后来又对扩充式标准理论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补充。
2.扩充式标准理论以乔姆斯基于1972年发表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1975年发表的《对语言的思考》、1977年发表的《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1981年出版的《管辖与约束讲义》等为代表。
3.语义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1)提出了解释力更强,而且更简明的X阶标理论,取代以前的短语结构规则。
(2)提出了语迹理论,增加了介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的“浅层结构”,并对移位转换提出了很多限制规则。所谓浅层结构是深层结构中某些成分经过移位后,在原来的位置留下一个空位“语迹”(trace)。
(3)简化了转换规则,将早期的五种转换规则简化为移位和删除两种,并且分别放在浅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部分处理。
(4)将语义解释放在表层结构部分处理,用逻辑式解释句子的语义。 (5)提出了“管辖约束理论”和控制理论,处理代词和“空代词”(PRO)的语义所指问题。
这一时期的语言理论模式可简要表示如下:(以《管辖与约束讲义》中的体系为代表。)
规则部分:
音系式 基础规则 转换规则
词库 D-结构 S-结构
逻辑式
45
2.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李卫华:《试析索绪尔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0年。
4.林玉山:《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张绍杰译,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6.胡壮麟:《语言学教程》(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7.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8.腾慧群:《索绪尔学说在中国》,《中华读书报》2002年。
9.刘富华 孙维张:《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0.王希杰:《索绪尔研究的重大成果》,《中华读书报》2004年。
第五章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的语言学理论,要求学生了解其基本观点,以及两个学派语言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音位对立、历时音位学、区别性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课堂导入:
由于索绪尔英年早逝,他还没来得及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细致的、深入的研究。但是他的理论通过他的学生得以广泛传播,特别是《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出版后,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许多国家的许多语言学家都按照他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开展语言研究,继承和发展了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并形成了一些结构主义的分支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伦敦学派、法国学派等。我们的课程重点介绍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 二、教学内容:
21
第一节 结构——功能语言观
一、布拉格学派对语言的基本理论
1.理论内容:索绪尔强调语言是关系而不是实体,语言成分的价值,取决于它在语言系统中的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布拉格学派则进一步认为,语言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功能。(音位之所以不同于音素,根本在于音位有区别意义的功能。)所以也把他们称为功能学派。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2.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布勒在《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第一卷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重申他在20年代初曾提到的语言三功能说:描述(Darstellung,针对所说的事物和对象而言)、表达(Ausdruck,从说话者角度出发)、召唤(Apell,针对交谈的另一方而言)。
雅可布逊后来根据信息论的模式把三功能说发展成“六功能说”:
所指(referential)或指示(denotative)、表情(emotive)、意动(conative)、沟通(phatic)、后语言(metalinguistic)、诗歌(poetic)。
3.主要贡献:布拉格学派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结构系统的思想,并发展出功能学说。
二、布拉格学派对日常话语的分析
马泰休斯提出“句子的实际切分”(句子功能展示成分)的学说,提出要区别句子形式切分与实际切分。形式切分的基本成分是语法主语和语法谓语,反应句子的表层语法结构。实际切分的基本成分是表述出发点(即表述基础和主位)和表述核心(即述位),反应句子的信息结构。马德修斯还提出了一种过渡成分。过渡成分实际上处于述位的外围,如句子的时态成分等。在语言交际中通常是把已知信息作为表述出发点的,而把传递的新知信息作为表述的核心。因此,在连贯性话语中,各语句结构通常按照“前一句的表述核心即为后一句的表述出发点”这样的结构排列。这种学说后来成为语用学和功能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主题(话题、主位)——述题(述位)。
第二节 音位对立
1.库尔德内的音位理论:从意义着眼划分语言单位。
2.特鲁别茨科伊《音位学原理》:音位、语音功能、音位特点、音位对立的分类:
22
(1)双边对立:两个音位共有的语音特征只属于这两个音位。 (2)多边对立:两个音位共有的语音特征其他音位也共有。 (3)均衡对立:同一项语音特征可以区分两个及以上的音位。
(4)孤立对立:两个音位的对立关系是特殊的,是其他音位对立中找不到。 (5)否定对立:两个音位的对立是一个具有某种语音特征而另一个不具有。 (6)分级对立:两个音位的对立是具有不同程度的语音特征。
(7)等价对立:两个音位的对立可以在逻辑上是等价的,既不分级也不否定对立。
(8)抵销对立:两个音位在某些位置上是对立的,在其他位置失去对立。 (9)永恒对立:两个音位的对立可以出现在一切可能的位置而不抵销对立。
第三节 历时音位学
一、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对比
1.“布拉格音位学派”:捷克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是马德修斯,主要代表人物是特鲁别茨科伊和雅可布逊。特鲁别茨科伊的《音位学原理》一书,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作,雅可布逊则提出了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理论。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就在于音位学,所以又被称为“布拉格音位学派”。
2.特鲁别次科依的《音位学原理》(1939):在此书中音位体系被定义为能用以区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音位对立体的综合。提出了语音的辨义功能,给音位下了比较确切的定义,并全面地研究了音位之间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揭示了音位的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辨证规律,解决了划分音位的方法和研究音位组合的方法。
3.研究贡献:通过研究最小语音对立体,总结了12对语音区别特征,提出了对分法理论和区别特征学说,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音位概念、音位内容、音位对立、音位分类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音位理论,使结构主义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和发展。
《音位学原理》把最小对立体归纳为12对区别特征: 基本的声源特征
(1)元音性和非元音性(Vocalic-non.vocalic)如a-p (2)辅音性和非辅音性(consonantal-non.consonantal)如p-a 次要的辅音声源特征
(3)暂音和久音(interrupted-continuant)如p-f,b-v
23
(4)急刹和非急刹(checked-non.checked)如p?-p (5)粗糙和柔润(strident-mellow)如s-0 (6)带音和不带音(voiced-voiceless)如v-f,b-p 共振特征
(7)集聚和分散(conpact-diffuse)如e-i (8)含糊性和清越性(grave-acute)如m-n (9)降音性和平音性(flat-plain)如u-i (10)升音性和平音性(sharp-plain)如dj-d (11)紧张性和松弛性(tense-lax)如k-g (12)鼻音和口音(nassal-oral)如m-p,n-t,g-k 二、马丁内的经济原则
1.代表著作:《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 2.主要观点:经济原则是语言演变的基本规律。
3.空位理论:在相关的系统中,音位系列和音位序列的交叉点上,可能有一个音位实际上又没有,这就出现一个空格,这个空格叫空位。
第四节 区别性特征
一、雅克布逊的声学频谱
1.“双分法”:每一个音位特征只有两个值,一正一负。[+特征][-特征] 2.音响特征与声调特征: 二、雅克布逊的“区别性特征”
1.主要观点:雅克布逊曾写道:“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语言中发现的内在区别性特征有12组对立,这些对立连同它们的韵律特征构成词汇和词形的基础,每组语言都从这12组中选用自己的区别性特征。”
2.特征分类:
音响特征:元音性/非元音性,辅音性/非辅音性
聚集性/分散性,紧张性/松弛性
浊音性/清音性,鼻音性/口音性 非延续性/延续性,刺耳性/圆润性 急煞性/非急煞性
声调特征:低沉性/尖峭性,抑扬性/非抑扬性 扬升性/非扬升性
24
第五节 句子功能展示成分
1. 研究内容:
20世纪30年代,马泰休斯修正了传统语法中的主语和谓语的概念看,以“主位”和“述位”来代替。
例如,张三(主位)打了李四(述位)。
因为我们已经在讨论张三,想说他做了什么,或者说听话人已经知道张三打人的事实,我们告诉被打的是谁。如果听话人已知李四被打,那么我们就要把“张三”放在述位,把“打了李四”放在主位,必须说“李四给张三打了”。 2.主要贡献:马泰休斯提出了句子功能展示成分这一术语,意思是用信息论的原理来分析话语或文具,测量一句话的各个部分对全句意义的贡献。
第六节 哥本哈根学派的基本理论
一、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绪论》 1.关于语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叶尔姆斯列夫认为,语符学是把语言看作一种纯符号系统,并专门研究它们的关系和模式。“我认为,并将永远认为,只有以这种结构分析的方法,把语言看作是相互关系的模式来进行研究才是科学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在传统语言学和纯粹结构分析方法的语言研究之间划一条明显的界限,我为后一种研究方法提出一个术语——语符学。”他认为演绎法是最合理的分析方法,而归纳法则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中世纪的唯实论的泥坑。
2.关于形式与实体
叶尔姆斯列夫强调形式与实体的绝对对立以及形式的绝对独立性。他所谓的形式是指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语言理论要求分析语句,这种分析使我们能揭示出隐藏在直接可以为感观接受的“实体”之后的语言体系,实体并不是语言形式存在的必要前提,但是语言形式却是实体存在的必要前提。实体的描写取决于语言形式的描写。这种形式之外的东西是非语言的东西,即所谓实体。语言不是由实体构成的,而是由关系构成的。
3.关于关系和功能
叶尔姆斯列夫认为语言符号系统中存在三种主要关系:
(1)决定关系(determination),即单边的关系,亦即限定与被限定的关系(a以b为前提,但b不以a为前提);
(2)依存关系(interdependence),即双边的关系,a和b互为前提;
25
正在阅读: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史》教案 - 图文10-11
六年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0-30
中小乳制品企业销售业务代表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 图文05-19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学大纲11-08
教学反思评比 通知11-06
2012年数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08-11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中考英语二模试卷与 解析04-27
沪教版三上《三角形》教案05-19
宋朝文学家苏洵传08-06
酒店客房工作计划书10-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语言学
- 教案
- 西方
- 图文
- 刘润清
- 史》
- 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工艺设计
- 外科护士实习报告总结
- 综掘机司机复习题
- “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学习培训心得1 - 图文
- 2018抗菌药合理应用考试试题
- 最新2011年7月版江苏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数据库实验六
-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学生工作总结
- 冷链市场现状、国内外差异与未来趋势的分析与判断 - 图文
- 三年级期末复习
- 小学316自查报告
-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武汉人民政府143号令
- 2014年教师暑期培训方案
- TPE - 图文
- 2016.10.认知心理学与生活(专)第一次作业
- 产品入库检验管理制度
- 国际易货贸易该如何操做
- 操作规程
- 某高层建筑监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