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09-29 10: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发表日期:2005年10月21日 作者:朱伟奇

《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世界古代史 (中世纪部分)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程 总 学 时: 54 学 分: 适用对象: 历史专业本专科 先修课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世界中世纪史(公元 5世纪-16世纪)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中世纪是封建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思想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现代社会与中世纪有着密切的历史继承关系:当今世界的政治地理基本上是在中世纪形成的;现代社会的政权机构、经济组织、司法体系等可以在中世纪找到渊源。学习和研究中世纪历史有助于理解当前的社会,尤其是对于一个遗留有大量封建因素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世界通史的构成部分之一。 时间上,自公元5世纪延续至16世纪;空间上,涵括欧亚大陆的主要地区。本课程通过对中世纪各地区历史的叙述,勾勒历史延续发展的大致轮廓,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观察文明演变的轨迹。我们将分析和讨论那些重大或者并不重大的事件、人物,制度与精神,提出或解释历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因此,这里既有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也有观念理论的讨论分析。在阅读和讨论中,希望大家对中古史能够产生某些兴趣,关注某些问题,了解某些学术态势,并进而有某些研究的思考。通过本课程教学,加深学生对世界中世纪历史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尤其是加强对历史事实细节的了解。通过本课程教学,指导学生阅读原始资料,为学生提供初步接触英文原始资料的机会,并初步掌握阅读英文原始资料的能力。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阐述历史、对历史现象加以解释的能力,从而提高史学研究能力,为深入研究世界历史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世纪史学著述的特点,了解中世纪史学著述流派。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导,辅助以课堂讨论,交叉进行;课上做课堂笔记,课外阅读原始文献和相关研究著作,并撰写读书报告。 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授课 (四)实践环节

提出本课程所学需要的实践环节,如实验、上机、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确定其名称、主要内容与要求和学时分配。其格式为:

1.名称(如:实验、上机、课程设计等)(5号宋体) 2.主要内容与要求(5号宋体) 3.学时分配(5号宋体)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为以后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奠定了基础,如,《西方史学史》、《西方文化史》、《世界宗教史》等。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马克垚 朱寰 《世界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003。

马克垚(主编) 《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沃伦·霍莱斯特 《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1988。 伯恩斯等 《世界文明史》(1、2卷),商务印书馆,1995。

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81 《中世纪欧洲史料选》(英文),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2004 《圣经》 《古兰经》

《大唐西域记校注 》(唐)玄奘、 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中华书局,2000 《罗斯法典》译注 王 钺译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 《往年纪事译注》, 王 钺译注,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薄伽梵歌》, 张保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室利·阿罗频多 《薄伽梵歌论 》,商务印书馆,2003

王孝廉编译《日本书纪》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88 塔西佗 《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97 比德 《英吉利教会史》, 商务印书馆,1991 格雷戈里 《法兰克人史》, 商务印书馆, 1991 艾因哈德 《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96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4 基佐 《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9

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 雅克·勒高夫《圣路易》,商务印书馆,2002 沃尔夫 《欧洲的觉醒》,商务印书馆,1990

波斯坦(主编)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1卷,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约翰·赫伊津哈 《中世纪的衰落》,中国美术出版社,1997 沃尔克 《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马丁·布伯 《论犹太教》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勒华拉杜里 《蒙塔尤》,商务印书馆,1997 马克·布洛赫 《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94

克里斯蒂娜·皮桑 《妇女城》,学林出版社,2002

爱德华·伯曼 《宗教裁判所--异端之锤》,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古列维奇 《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汉斯-维尔纳·格茨 《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

苏拉密斯·萨哈 《第四等级--中世纪欧洲妇女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1979 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商务,2002 哈伊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三联书店,1992 林赛 《宗教改革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2 茨威格 《异端的权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 《印卡王室述评》,商务印书馆,1993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三联书店, 1992

伯尔曼 《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泰格、利维 《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学林出版社 1996

伊兹科维兹 《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和精神》,学林出版社,1996 克柳切夫斯基 《俄国史教程》,商务印书馆,1992 加文·汉布里 《中亚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94。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6 希提 《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95

艾哈迈德·艾敏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90 马宗达 《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 巴沙姆 《印度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97

诺思、托马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

马克垚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 马克垚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彭小瑜 《教会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孟广林 《英国封建王权论稿》,人民出版社,2002 吴廷璆 《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徐家玲 《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陈志强 《拜占庭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

哈全安 《古典伊斯兰世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王家瑛 《伊斯兰宗教哲学史》,民族出版社,2003

许序雅 《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黄春高 《西欧封建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赵立行 《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欧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刘城 《中世纪英国教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王国斌 《转变的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二、教学内容纲要

导言:世界中古史的一些问题 一、 世纪 二、封建主义 三、封建化

四、封建社会的历史起源 五、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六、封建社会的地租形态 七、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 八、中世纪的开端与结束 九、所谓历史的中心

第一章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古代世界交往的方式与作用。

2.认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生产方式的不同和文明差异。 二、教学内容

1.亚洲民族大迁徙

2.欧洲民族大迁徙

第一节 亚欧大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 要点:

⒈△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形成的原因、生产方式不同。 ⒉○两大世界文明的特征的不同、交往方式的不同与影响。 一、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出现 二、 两个世界的相互交往和渗透 第二节 亚洲民族迁徙及其后果 要点:

⒈△匈奴的迁徙。

⒉○亚洲游牧民族分布状况。 一、 亚洲东部游牧民族的分布 二、 亚洲东部民族的迁徙

第三节 欧洲民族迁徙及其后果 要点:

⒈△民族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⒉○欧洲游牧民族分布状况与迁徙线路。 一、 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 二、日耳曼人迁徙的基本进程 三、日耳曼人迁徙的历史后果 思考题:

1、 日耳曼人迁徙的社会背景、基本内容与历史遗产。 2、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两大世界交往的方式与影响。 参考文献:

《日耳曼尼亚志》,塔西陀著,商务印书馆。 《高卢战记》,恺撒著,商务印书馆。 第二章 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 一、 教学基本要求

1、唐代中国文明的影响

2、中华文明圈与东亚周边国家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介绍朝鲜、日本、越南的封建社会 2、佛教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 第一节 大唐帝国 要点:

⒈△大唐帝国的繁荣的原因与影响 ⒉○大唐帝国在世界的影响 一、 政治制度 三、 社会经济 三、思想文化 第二节 朝 鲜 要点:

⒈△朝鲜王朝的更替

⒉○朝鲜与中国文明的关系 一、 新罗王朝 二、高丽王朝 第三节 日 本 要点:

⒈△唐帝国政治制度对日本的影响 ⒉○幕府制度 一、 大化改革 二、幕府制度

第四节 越 南 要点:

⒈△越南封建国家发展 ⒉○中越关系

一、 越南封建国家发展 二、中越关系

第四节 佛教在东亚的传播 要点:

⒈△佛教在东亚的传播 ⒉○佛教特点

一、 佛教在中国传播

二、佛教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

思考题:

1、 比较新罗时期、高丽时期与李朝时期的统治政策,分析朝鲜封建社会的演进趋势。 2、 比较丁田制、田柴科与科田法,分析朝鲜封建土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轨迹。 3、 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 4、 奈良时期与平安时期日本封建土地制度的变化。

5、 比较部民制、班田制与庄园制,说明日本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进趋势。 6、 比较贵族制、天皇制与幕府政治,说明日本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 7、越南封建国家发展与中越关系的变化。 文献参考:

《简明日本古代史》,王金林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本历史》,井上清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鲜通史》,朝鲜科学院,三联书店。 《越南史略》,明峥著,三联书店。

第三章 中世纪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 教学基本要求

1、印度封建国家发展特点 2、种姓制度和印度教的产生 二、教学内容

1、印度封建国家发展

2、种姓制度发展与佛教在东南亚传播

二、 教学内容 1、蒙古帝国

2、东西交通与文化传播

第一节 蒙古帝国的兴起及其对外征服 要点:

⒈△成吉思汗

⒉○蒙古与宋、辽、金的关系 一、蒙古帝国兴起 二、对外征服

第二节 蒙古帝国的分裂 要点:

⒈△元朝建立 ⒉○帝国分裂原因 一、元朝建立 二、四大汗国

第三节 蒙古帝国时期东西交通与文化交流 要点:

⒈△文化交流

⒉○蒙古帝国的宗教

思考题:

1、 简述蒙古帝国的建立与分裂。

2、 简述蒙古帝国时期东西交通与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草原帝国》勒内·格鲁赛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世界征服者史》,志费尼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八章 新兴伊斯兰教诸国 一、 教学基本要求 1、伊斯兰化 2、阿拉伯化 二、 教学内容

1、伊斯兰教在印度与埃及的发展 2、奥斯曼帝国崛起

第一节 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 要点:

⒈△伊斯兰与印度教的冲突与融合

⒉○巴克提教派运动 一、中古前期的南亚 二、德里苏丹国的建立

三、德里苏丹国的王朝更替与统治范围 四、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制度

第五节 北非的伊斯兰教诸国 要点:

⒈△该时期埃及历史演变 ⒉○该时期埃及文化特色 一、法蒂玛埃及 二、阿尤布埃及 三、马木路克埃及

四、马格里布的新兴国家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中亚诸民族的历史) 要点:

⒈△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⒉○帝国建立的原因与方式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早期历史 二、奥斯曼土耳其人国家的建立 三、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 思考题:

1、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制度。

2、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社会矛盾。 3、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 第九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一、 教学基本要求 1、议会制度 2、手工业行会 二、 教学内容 1、王权加强 2、十字军东征

第一节 西欧城市的兴起 要点:

⒈△西欧城市的兴起

⒉○西欧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异同 一、 城市兴起

二、手工业行会制度 第二节 十字军的东征 要点:

⒈△西欧封建主义的扩张。 ⒉○原因分析和影响

一、 历史渊源与社会背景 二、基本进程 三、历史影响

第三节 英王权的加强 要点:

⒈△王权的加强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⒉○议会君主制 一、早期历史 二、 王权的强化 三、 议会君主制

四、 瓦特·泰勒起义与中古后期的英国

第四节 法国王权的加强 要点:

⒈△王权的加强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⒉○英法议会君主制异同 一、早期历史 二、王权的强化 三、议会君主制

四、巴黎起义与扎克雷起义

第五节 英法百年战争和英法农民起义 要点:

⒈△英法百年战争性质 ⒉○英法世袭的关系 一、战争起因 二、战争进程 三、战争影响

第六节 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 要点:

⒈△德意志与意大利历史的特点 ⒉○德国皇权特点 一、 德 国 1封建化进程的缓慢 2、政治进程: 3、对外扩张: 4、教俗之争: 二、意 大 利 1、 政治形势 2、使徒兄弟派 3、城市共和国

第七节 西班牙国家的形成 要点:

⒈△西班牙的历史

⒉○基督教教会与收复失地以及对西班牙历史的影响 1、西哥特时代 2、穆斯林的统治 3、收复失地运动 思考题:

1、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和途径。 2、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特征。

3、 行会的起源、构成、性质和历史地位。

4、 十字军东征的社会背景、基本过程和历史影响。

5、 比较英国与法国的议会君主制,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6、 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进程和结局。 7、德国皇权特点。 参考文献:

《十字军东征》,扎波罗夫,三联书店。

《英国史》,蒋孟引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马克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明不列颠经济史》,克拉潘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国通史》,张芝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国史》,洛赫著,三联书店。

第十章 西欧新时代的来临 一、 教学基本要求

1、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影响

2、宗教改革在西欧历史上的作用 二、 教学内容 1、地理大发现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一节 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萌生 要点:

⒈△手工行会与手工工场的比较。 ⒉○资本主义 一、技术的进步 二、分工的扩大 三、手工工场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要点:

⒈△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⒉○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动问题与评价问题 一、社会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历史影响 四、早期殖民掠夺

第二节 文艺复兴 要点:

⒈△人文主义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性质。 ⒉○对人文主义的历史评价问题 一、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文化 二、时代特征与人文主义思想 三、主要成就

第三节 宗教改革 要点:

⒈△宗教改革与转型时期的伦理 ⒉○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的历史地位 一、历史背景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三、加尔文教 四、耶稣会

思考题:

1、15-16世纪西欧历史的时代特征。

2、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一般特征的比较。

3、 比较手工行会与手工工场,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 同处。 4、 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与历史影响。

5、 比较十字军东征与新航路开辟,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6、 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7、 早期殖民掠夺的内容与特点。

8、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的主要表现。 9、 人文主义的社会性质与时代特征。 10、 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11、比较德国的宗教改革与英法两国的宗教改革,说明其相同处与不同处。 12、分析马丁·路德改革的宗教纲领与政治纲领。

13、比较马丁·路德的宗教政治思想与闵采尔的宗教政治思想,说明两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三、 参考文献: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布克哈特著,商务印书馆。 《意大利文艺复兴》,朱龙华著,商务印书馆。

《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布罗代尔著,三联书店。 《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戚美尔曼著,商务印书馆。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地理大发现》张箭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y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