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吴思敏

更新时间:2023-09-22 17:49: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并占据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系统里,信息技术也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开发,然而教师以及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未得到均衡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管起到了辅助作用,却并未得到全面施展,然而恰当的运用,往往能够促使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学生的信息素养更不容小视,因为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大与小取决于学生的信息素养,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农村,虽然多媒体和网络设备已经普及,但农村教师,中小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知识匮乏,获取信息以及运用信息方面存在困难。就此,从农村教育方面,谈谈我对教学中培养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农村 中小学生

一、何谓信息素养?

百度百科里对信息素养的解释是“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

1

息。

这是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所阐述的,就中国的教育体制来说,虽然一直在应试教育转换为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但中小学生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仅停留在多媒体应用上,而教师相对也只体现在多媒体教学设备技术上。与信息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城乡教育差距也非常之大。素质教育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包括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的能力。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目前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所以,信息素养本质上是人们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涉及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同时也包括个人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等要求。

二、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距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大。所以,对比而言,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建设上。相对城市里的教育而言,农村教育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不齐全”。学生知识面狭隘,,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自然而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弱,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不足。更谈不上运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学习当中的实际问题了。

2

首先,信息技术师资匮乏,技术能力水平欠缺。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很少有专职的信息课程教师任教。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自学成才”型的,没有系统的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只是略知一二。本身知识缺乏,上信息课时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支撑,传授出来的知识不能深入学生的思维。也起不到学习效果。

其次,信息技术课不被重视。信息技术课一直作为副科对待,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的足够重视,学校应试教育观念深根蒂固。主宰课堂的一直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在有些学校,甚至信息技术课经常被这些主课挤占,尤其是到考试复习阶段,更为严重。另一方面,上信息技术课,也没有对应的电脑室信息室可以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也就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电脑等多媒体现代化的运用了解非常之少。普通的电脑操作只会开关机。所以就谈不上对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甚至利用信息的自主性学习了。总而言之,农村信息技术科完全不能满足信息课程的要求。

再次,农村缺乏多种多样的信息知识来源。城市里,各种杂志,报纸期刊读物应有尽有,信息更新进程非常快,城区学生从小就接触到这些,自然而然,见多识广。读取信息,运用信息自知自觉、应用自如。而农村,对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等信息源各类接触本来就少,使用也只是简单的浏览,无法提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也就更谈不上对信息的应用和掌握了。

3

最后,缺乏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虽然农村里面获取信息知识的来源有限,除了课堂学习之外,仍有很多中途径。比如与村里人的日常交流。农村生活相对城市来讲,自由并且散漫,倘若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观念,就很容易产生偏差。而学生的是非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无法合情,合法、合理的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利用价值。不知道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界限十分模糊,没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三、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1、 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是个体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信息教育,并开设多种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问题解决技能,促进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由此看来,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

2、 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是适应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指出,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使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国家教育部2000年11月《关

4

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说明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普及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基础教育课程。《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3、 信息素养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学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符合21世纪学习需要,将对学生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协作学习是21世纪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比如,当个人在某方面有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和别人讨论,体现了网络交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势。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高,那他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或其他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既然我们找出了困扰农村中小学师生信息素质不高的原因,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提升师生们的信息素养,更好地让学生在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y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