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层宾馆设计正文参考

更新时间:2024-05-27 00: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1.1、工程设计概况

本建筑为宾馆楼,总建筑面积约823.44㎡,共9层,建筑高度33.9m。首层为设备房、店铺和办公用房,第2层为活动室,3~9层为客房。根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该工程属二类高层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象二级单位。 1.2、设计依据

(1)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之某宾馆电气及消防报警系统设计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修订版)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5)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1.3、室内供电系统方案的确定

(1)本工程的一级负荷有消防水泵、排烟风机、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和消防控制室,一级负荷的用电独立供给。考虑技术、经济、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因素,配电房的电力配送采用以下方法:

电柜 1号柜 2号柜 3号柜 4号柜 5号柜 6号柜 用途 消防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动力用电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照明、消防控制室等用电 1、2、3楼的照明用电 4、5、6楼的照明用电 7、8、9楼的照明用电 备用 (2)本工程的配电采用树干与放射相结合的配电方式,主要配电干线由配电房吊顶电缆线槽引致电气竖井,每层的电气竖井内都设有该层的总配电箱,每层的店铺、客房的用电由层总配电箱沿吊顶线槽配送。

(3)店铺、客房都装设独立的分配电箱。 1.4、消防系统方案的确定

(1)本工程在首层设置消防控制室,对全楼的消防进行探测监视和控制。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器、CRT图形显示设备、紧急广播设备、消

- 1 -

防电话主机、USP不间断电源等组成。

(2)系统采用JB-QG-GST500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集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于一体,通过在每层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口)及消火栓按钮达到火灾报警的目的,然后通过设置在每层的消防广播扬声器通报火灾情况,并通过疏散指示灯和应急照明灯指示人员疏散,同时通过联动控制设备关断非消防电源、使电梯迫降,并且根据火情启动有关的排烟设备和灭火设备,达到灭火的目的。

(3)本设计的设备主要有: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带电话插口)、警铃等;警报装置主要有:楼层显示盘、声光报警器、消防广播,警铃;排烟装置主要有:排烟风机;灭火装置主要是: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止火灾蔓延装置:防火卷帘。

(4)本设计不考虑正压送风系统,留给中央空调协调送风。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

2.1室内供电系统计算

2.1.1、消防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的电气确定 2.1.1.1、负荷估算:

消防泵的总功率: 4×7.5kw+4×4kw=46kw 防火卷帘的总功率:16×0.75kw=12kw 排烟风机的总功率:1×3kw=3kw 总功率:46kw+12kw+3kw=61kw 1楼配电箱电流计算:I=

6100038015000380A=160.53A

2楼配电箱电流计算:I=2.1.1.2、干线电缆选择

A=39.47A

从节能角度,为了减少电能传输时引起的线路上电能损耗,要求减少导体的电流阻抗则使用铜比铝好。故本设计中所有导线电缆全部选用铜芯线。同时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内钢带铠装电力电缆:其制造工艺简单,没有敷设高差的限制。重量较轻,弯曲性能好,具有内铠装结构,使铠装不易腐蚀。能耐油和酸碱性的腐蚀,而且还

- 2 -

具有不延燃的特性,可适用于有火灾发生的环境。同时,该电缆还具有不吸水的特性,适用用于潮湿、积水或水中敷设。

电流通过导线时,要产生电能损耗,使导线发热,若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温度过高时,可使绝缘损坏,甚至引起火灾。当裸导线的温度过高时,会使其接头处的氧化加剧,增大接触电阻,使之进一步氧化,如此恶性循环,甚至可发展到断线。因此规定了不同材料和绝缘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在这个允许载流量范围内运行,导线的升温不会超过允许值。选择导线截面使通过相线的电流Ic应不超过导线正常运行时的允许载流量Ial。本设计中,配电房到1楼消防动力配电箱回路选用 VV29-95×3+1×35型电缆,除此之外的消防动力回路的电缆选用VV29-10×3+1×6型号。

2.1.2、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照明、消防控制室的电气确定 2.1.2.1、设计要求

①、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同时使用时,应有单独的控制开关,且控制

开关面板宜与一般照明开关面板相区别或选用带指示灯型。

②、应急照明不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同时使用时,当正常照明因故停电,应急

照明电源宜自动投入。

③、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应设指示灯。

④、疏散应急照明宜设在墙面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

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拐角处距地面1.00m以下的墙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⑤、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

少于20min。

2.1.2.2、本工程的应急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布置

本宾馆楼的下列部位设置应急照明:①、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活动室。②、配电房、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③、楼内的疏散走道和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此外,应急照明必须选用能瞬时启动的光源,并有单独的控制开关。 2.1.2.3、负荷估算

应急照明的总功率:(12×7+17+12)×20W=2260W 疏散指示照明的总功率:(6×7+3)×15W=675W 安全出口指示照明的总功率:(4×7+5+5)×15W=570W 消防控制室用电总功率:1000W

总功率:2260W+675W+570W+1000W=4505W

- 3 -

总电流计算:I=

4505220A=20.48A

1000220 消防控制室用电支线电流计算:I=2.1.2.4、干线电缆的选择

A=4.55A

在本设计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照明、消防控制室的电气系统的干线用VV29-4×2型号缘聚氯乙烯护套内钢带铠装电力电缆 2.1.2.5、支线电线的选择

1、绝缘导线的选择应用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①、导线的绝缘等级符合所在电路的电压等级要求。 ②、选择的导线型号满足敷设环境的要求。

③、导线的载流量要满足要求,运行中导线的发热在允许范围内。 ④、因导线长度造成的电压降符合规定。 ⑤、导线的机械强度满足要求。

⑥、在能满足各项电气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最经济的方案。实际工程应用

中就是根据上述几项基本原则,按相关规程进行设计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查阅导线的有关参数表,从而选择符合要求的绝缘电线。

2、中性线截面的选择:

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中性线,要考虑不平衡电流和零序电流以及谐波电流的影响。 ①、一般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中性线截面应不小于相线截面的一半。

②、有三相四线制引出的两相三线制和单相线路,因中性线电流和相线电流相等,

故中性线截面和相线截面相同。

③、如果三相四线制线路的三次谐波电流相当突出,该谐波电流回流过中性线,

此时中性线截面应不小于相线截面。遵循以上原则,本设计中各中性线截面是相线截面的一半。

3、保护线截面的选择:

保护线截面要满足短路热稳定的要求,按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规定 ① 当相线截面小于16mm2时,保护线截面应不小于相线截面。

② 当相线截面不大于35mm2且大于16mm2时,保护线截面应不小于相线截面。 ③当相线截面大于35mm时,保护线截面应不小于相线截面的一半。

4、本设计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照明的电气系统的支线,用2.5 mm2 的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消防控制室用电系统支线选用4 mm2

- 4 -

2

的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2.1.3、照明系统方案的确定 2.1.3.1、一般规定

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要使照明设计与环境空间相协调,就要正确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种类、使照明在改善空间立体感、形成环境气氛等方面发挥极的作用。

照明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具体场合的要求,正确地选择光源和灯具,确定合理的照明形式和布灯方案,在节约能源和建筑资金的条件下,来获得一个良好的住宿工作环境。

在本工程的照明设计中,由于本工程为宾馆楼,主要为客房、活动室,因此,在一般照明设计中,只要达到适当的照度要求即可。 2.1.3.2、照明光源选择的一般原则

①、室内照明光源的确定,应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光源的光效、显色

性、寿命、起动点燃和再启燃时间等光电特性指标,以及环境条件对光源光电参数的影响。

②、室内照明应优先采用高光效光源和高效灯具。在有连续调光、防止电磁波干扰、

频繁开闭或室内装修设计需要的场所,可选用荧光灯。

③、在选择光源色温时,应随照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照度低于100lx时宜采用色温

低于3300K的光源。

④、室内一般照明宜采用同一种类型的光源。当有装饰性或功能性要求时,亦可采

用不同种类的光源。 2.1.3.3、照明灯具选择的一般原则

①、在选择灯具时,应根据环境条件和使用特点,合理地选定灯具的光强分布、

效率、遮光角、类型、造型尺度以及灯的表观颜色等。 ②、对于功能性照明,宜采用直接照明和选用敞开式灯具。

③、在高空间安装的灯具,如楼梯大吊灯、室内花园高挂灯、多功能厅组合灯以

及景观照明和障碍标志灯等不便检修和维护的场所,宜采取延长光源寿命的措施。

④、公共建筑中的门厅、大楼梯厅等处,可采用较高亮度的灯具。

- 5 -

2.1.3.4、本设计的光源与灯具的选择

根据照明光源及灯具的选择原则,本建筑主要照度标准及光源、灯型选择如下:(走廊、厕所为0米工作面照度,其它为0.75米工作面照度) ①、办公室、活动室、店铺:100lx 双管荧光灯 ②、消防控制: 100lx 双管荧光灯 ③、配电室: 75lx 双管荧光灯 ④、走廊、门厅:50lx 荧光灯 ⑤、卫生间:30lx 荧光灯 ⑥、客房:50lx 荧光灯 2.1.3.5、照度计算

选择照度是照明设计的重要问题,照度太低会损害工作人员的视力,不合理的高照度则会浪费电力。选择照度必须与所进行的视觉工作相适应。在满足标准照度的条件下,为节约电力,应恰当地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方式,当一种光源不能满足显色性要求时,可采用两种以上光源混合照明的方式,这样既提高了光效,又改善了显色性。

另外,充分利用自然光,正确选择自然采光,也能改善工作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有利于健康。充分利用室内受光面的反射性,也能有效地提高光的利用率,如白色墙面的反射系数可达70-80%,同样能起到节电的作用。

常用的照度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单位容量法和逐点法等3种。任何一种照度计算方法,都只能做到基本准确,工程上计算结果有+20%至-10%的误差是允许的。因此在本高层教学楼的照明设计中采用了单位容量法计算。

单位容量法,是从利用系数法演变过来的一种计算照度的简化方法。单位面积安装功率表是考虑了灯具的形式和布置,光源效率,要求的最低照度,计算高度以及各种反射和减光因素后,编制成的单位面积所常需灯泡或灯管的功率的关系表。这是一种常用的简便方法。

它适用于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时的近似计算和一般的照明计算,这对于估算照明负载或进行简单的照明计算是非常适用的。

1、计算步骤

一般知道了房间的被照面积后,就可以利用编制好的《单位面积安装功率表》来确定灯泡或灯管的功率,其步骤为:

⑴选择照明光源和灯具;

⑵根据要求的照度,查表求得单位面积的安装功率;

⑶按公式计算灯具数量,据此布置一般的照明灯具,确定布灯方案。 2、计算公式

- 6 -

?P?P0S (1-1)

N??P/Pt (1-2)

式中 ΣP—总安装容量(不包括镇流器的功率损耗),W; S—房间面积(一般指建筑面积),m2;

P0—满足某最低照度时的单位面积安装功率(查表得到), W/ m2; Pt—一套灯具的安装容量(不包括镇流器的功率损耗),W; N—在规定照度下所需灯具数,套。

若房间的照度标准为推荐的平均照度时,则应将平均照度换算成最低照度后,再进行查表和计算。若平均照度值查表得单位面积安装功率,则ΣP应由式3-3确定,即

?P?P0S/Z (1-3) 式中P0为用平均照度值查单位面积安装功率表所得功率。

表1-1带反射罩荧光灯单位面积安装功率(W/㎡)

荧光灯照度(lx) 30 3.2 2.7 2.4 2.1 1.9 1.8 4.5 3.8 3.2 2.7 2.4 2.1 1.9 50 5.2 4.5 3.9 3.4 3.2 3.0 7.5 6.2 5.3 4.5 3.9 3.4 3.2 75 7.8 6.7 5.8 5.1 4.7 4.5 11.3 9.3 8.0 6.8 5.8 5.1 4.8 100 11.4 8.9 7.7 6.8 6.3 5.9 15.0 12.4 10.6 9.0 7.7 6.8 6.3 150 15.6 13.4 11.6 10.2 9.4 8.9 23 19 15.9 13.6 11.6 10.2 9.5 200 21.0 18.0 15.4 13.6 12.5 11.0 30.0 25.0 21.2 18.1 15.4 13.5 12.6 计算高度(m) 房间面积(m) 10~15 15~25 25~50 2~3 50~150 150~300 300以上 10~15 15~20 20~30 3~4 30~50 50~120 120~300 300以上 2

2.1.3.6、一般照明设计要求

①、室内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应不低于0.7。

②、灯具安装的均匀度不应大于灯具样本给出的均匀度。

- 7 -

③、上人吊顶内维修灯具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应加一根接地线(PE),

将灯具外壳接地。

④、在有固定座位或地面有斜坡或层高在10m以上的厅、堂、体育馆、舞台等应

考虑灯具的检修措施。

2.1.3.7、 灯具布置

①、照明灯具布置方式分均匀布置和选择布置两种。灯具的布置就是确定灯在房间

内的空间位置。它对照明质量有及其重要影响。灯具的布置合理与否还影响照明装置的安装功率和照明设施的耗费,以及照明装置维护检修的方便与安全。 ②、在本设计中,灯具的布置均采用均匀布置。

③、客房的灯具布置:客房的照明选用荧光灯,每间客房的面积约为8×4.5=36

㎡,层高3.6m,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的规定,取用照度为50 lx,查表1-1得P0=4.5 W/㎡,因此客房的照明安装功率为:

?P?P0S=4.5×36W=162W

客房内入口处安装一盏20W筒灯,房内安装双管荧光灯(2×36W)床头灯(25W)

和地灯(20W),则应装双管荧光灯的灯数为:

N??P/Pt=(162-20×2-25×2)/(2×36)W=1盏

④、活动室1的灯具布置:活动室的照明选用双管荧光灯(2×36W),面积约为385.2

㎡,层高3.9 m,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的规定,取用照度为100 lx,查表1-1得P0=6.3 W/㎡,因此活动室的照明安装功率为:

?P?P0S=6.3×385.2W=2426.76W

则应装双管荧光灯的灯数为:

N??P/Pt=2426.76/(2×36)W=33.71≈34盏

同理得楼内其它地方安装灯具数为:表1-2所示

表1-2安装照明灯具的数量

位置 客房 活动室1 活动室2 店铺 大堂 灯具的类型及数量 筒灯1盏(20W),双管荧光灯1盏(2×36W),地灯1盏(20W),床头灯2盏(25W) 双管荧光灯34盏(2×36W) 双管荧光灯21盏(2×36W) 双管荧光灯4盏(2×36W),筒灯1盏(20W) 吊灯1盏(3×60W),筒灯4盏(20W),壁灯2盏(30W) ⑤具体布置见设计图——照明平面图。

- 8 -

2.2、消防系统的计算

2.2.1、消防系统的组成

所谓消防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感应机构,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另一部分为执行机构,即灭火及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探测器、水动报警按扭、报警器和警报器等构成,以完成检测火情并及时报警之用。

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分为液体灭火和气体灭火两种,常用的为液体灭火方式。如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无论哪种灭火方式,其作用都是:当接到火警信号后应执行灭火任务。

联动系统有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消防专用通讯系统及防排烟设施等,均是为火灾下人员较好的疏散、减少伤亡所设。

综上所述,消防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自动捕捉火灾探测区域内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或热气,从而发出生光报警并控制自动灭火系统,同时联动其它设备的输出接点,控制事故照明及疏散标记、事故广播及通讯、消防给水和防排烟设施,以实现监测、报警和灭火的自动化。 2.2.2、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

灭火联动现场警铃现场正常情况整定值控制器烟雾温度 火灾探测器 火警按钮 火警电话 报警显示器 报警声光

图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原理框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安装在保护区的探测器不断的向所监视的现场发出巡测信号,监视现场的烟雾浓度、温度等,并不断反馈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的信号与内存的正常整定值比较、判断确定火灾。当火灾发生时,发出声光报警,显示烟雾浓度,显示火灾区域或楼层房号的地址编码,并打印报警时间、地址等。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警铃报警,在火灾发生楼层的上下相邻层

- 9 -

或火灾区域的相邻区域也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显示火灾区域。各应急疏散指示灯亮,指明疏散方向。

2.2.3、消防器件的介绍及用途 2.2.3.1、探测器

一般说来,物质燃烧前往往是先产生烟雾,接着周围温度渐渐升高,同时产生一些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而物质由开始燃烧到火势渐大酿成火灾总是有个过程的。探测器的功能就是“捕捉”、“观查”物质刚刚开始燃烧时产生的“信号”。它把捕捉到的火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立即提供给报警控制器。由于场所的不同,燃烧物的不同,燃烧时产生的信号也不同。同样,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②感烟式火灾探测器 ③光电式火灾探测器 ④可燃气体探测器 ⑤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探测器种类的选择应根据探测区域内的环境条件、火灾特点、房间高度、安装场所的气流状况等,选用其所适宜类型的探测器或几种探测器的组合。 2.2.3.2、根据火灾特点、环境条件及安装场所确定探测器的类型

感烟探测器做为前期、早期报警是非常有效的。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

对于有强烈的火焰辐射而仅有少量烟和热产生的火灾,应选用光电探测器,但不宜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的场所及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遮挡以及受电焊、X射线等影响的场所中使用。

感温型探测器做为火灾形成早期(早期、中期)报警非常有效。因其工作稳定,不受非火灾烟雾气尘等干扰。凡无法应用感烟探测器、允许产生一定的物质损失、非爆炸性的场合都可采用感温型探测器。特别适用于经常存在大量粉尘、烟雾、水蒸气的场所及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5%的房间,但不宜用于有可能产生阴燃火的场所。 2.2.3.3、根据房间高度选择探测器

对不同高度的房间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如下表2-1所示:

- 10 -

表 2-1

房间高度感烟探测器 (m) 12

手动报警按钮,亦称手动报警开关。 2.2.3.5、手动报警按钮的作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各种类型的火灾探测器是自动触发装置,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触发装置。它具有在应急情况下人工手动通报火警或确认火灾的功能。

当人们发现火灾后,可通过装于走廊、楼梯口等处的手动报警开关进行人工报警。手动报警按钮的紧急程度比探测器报警紧急,一般不需要确认。所以,手动按钮要求更可靠、更确切,处理火灾要求更快。 2.2.3.6、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

从安装的数量上看,规范要求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即设置在建筑物的大厅、过厅、只要公共活动场所出入口,餐厅、多功能厅等处的只要出入口,值班人员工作场所,主要通道门厅等经常有人通过的地方,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明显和便于

- 11 -

操作的部位。 2.2.3.7、消火栓按钮

消火栓报警开关安装于消火栓内的。当发生火灾使用消火栓灭火时,手动操作消火栓报警开关,可以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启动有关消防设备。其线制为:报警功能二总线,由二进制拨码开关设置地址码,直接启泵功能四线制,包括启泵和点亮启泵指示灯各二根线。 2.2.3.8、短路隔离器

短路隔离器,亦称总线隔离器。 2.2.3.9、短路隔离器的作用

短路隔离器用在传输总线上,对各分支线作短路时的隔离作用。她能自动使短路部分两端呈高阻态或开路状态,使之不损坏控制器,也不影响总线上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当这部分短路故障消除时,能自动恢复这部分回路的正常工作,这种装置叫短路隔离器。

2.2.3.10、短路隔离器的适用场所

①一条总线的各防火分区; ②一条总线的不同楼层; ③总线的其它分支处;

④下接部件(手段开关、模块)接地址号个数小于等于30个; ⑤下接探测器个数小于等于40个; ⑥下接中继器不超过一个。 2.2.3.11、区域显示器

区域显示器显示来自报警器的火警及故障信息,适用于各防火监视分区或楼层。 2.2.3.12、区域显示器的功能及特点

①具有声报警功能。当火警或故障送入时,将发出两种不同的声报警(火警为变调音响,故障为长音响)。

②具有控制输出功能。具备一对无源触电,其在火警信号存在时吸合,可用来控制一些警报器类的设备。

- 12 -

③具有计时钟功能。在正常监视状态下,显示当前时间。 ④采用壁式结构,体积小,安装方便。

2.2.4、由防火分区划分报警区域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条规定,由于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而该宾馆楼的层面积约为823.44㎡,所以将该宾馆楼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4.1.1条规定可将该宾馆楼的每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2.2.5、火灾探测区域的划分

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称为探测区域。探测区域可以是一只探测器所保护的区域,也可以是几只探测器共同保护的区域,但一个探测区域在控制器上只能占有一个报警部位号。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4.2条规定,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建筑物闷顶、夹层等均单独划分探测区域。

结合以上规定和实际情况,将该宾馆楼的每个房间﹑店铺、活动室、楼梯间及办公室,每条走道均设为一个探测区域。

2.2.6、探测器的布置 2.2.6.1、探测器布置原则

首先,在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应至少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不是同一探测区域,不宜将探测器并联使用。其次,当某探测区域较大时,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应根据探测器不同种类、房间高度以及被保护面积的大小而定。另外要注意,若房间顶棚有0.6m以上梁隔开的,每个隔开部分应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然后再确定探测器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N≧

SK?A (2—1)

- 13 -

式中:N——1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的数量(个),取整数;

S——1个探测区域内的地面面积(㎡); A——每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K——安全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取0.8~0.9,

二级保护对象取0.9~1。

对于探测器来说,其保护面积及保护半径的大小除了与探测器的类型有关外,也受探测区域内的房间高度、屋顶坡度的影响。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保护半径与其他参量的相互关系如下表2-2:

表2-2

火灾探测 器的种类 地面面积 S(m) 2 房间高度 h(m)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房顶坡度? ?≤15゜ A(m2) R(m) 6.7 6.7 5.8 4.4 3.6 15゜<?≤30゜ A(m2) 80 100 80 30 30 R(m) 7.2 8.0 7.2 4.9 4.9 ?>30゜ A(m2) R(m) 80 120 100 30 40 8.0 9.9 9.0 5.5 6.3 感烟 探测器 感温 探测器 S≤80 S>80 h≤12 6<h≤12 h≤6 80 80 60 30 20 S≤30 S>30 h≤8 h≤8 注: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 a、b——探测器的安装间距(m);

D1~D11(含D9')——在不同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下确定探测器安装间距

a、b的极限曲线;

Y、Z——极限曲线的端点(在Y和Z两点的曲线范围内,保护面积可得到充

分利用)。

火灾探测器的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被保护区域都要处于探测器的保护范围之

- 14 -

2

中,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是以它的保护半径R为半径的内接正四边形面积表示的,而它的保护区域又是一个保护半径为R的一个圆,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又以a、b水平距离表示。A、R、a、b之间近似符合如下关系: A=a·b

R=

(a/2)2?(b/2)

2 D=2R

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相应的保护半径R,可以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大于a、b值。a、b也不能超出由极限曲线D1—D2(含D9)所规定的范围,如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图

- 15 -

极限曲线D1~D4和D6适于感温探测器,它们分别对应于根据房间高度选用探测器表中的3中保护面积A(20㎡、30㎡和40㎡)及其5种保护半径R(3.6m、4.4m、4.9m、6.3m)。极限曲线D5和D7~D11适于感烟探测器,它们分别对应于根据房间高度选用探测器表中的4种保护面积(60㎡、80㎡、100㎡和120㎡)及其6种保护半径R(5.8m、6.7m、7.2m、8.0m、9.0m、9.9m)。 2.2.6.2、探测器布置的计算

该宾馆楼的底层高度均为4.8 m,二楼高度为3.9m,其余各层高度为3.6 m,小于6m,房顶坡度均为0。

①客房:面积为36㎡,选用感烟探测器,则A=80㎡,R=6.7 m,因属二级保护对象故K取1,所以客房中探测器的数量为:

N=

361?80=0.45 取1个

因为客房只安装一个探测器,所以安装在房间中间即可。

②店铺:面积为58.05㎡,选用感烟探测器,则A=80㎡,R=6.7 m,因属二级保护对象故K取1,所以客房中探测器的数量为:

N=

58.051?80=0.73 取1个

因为店铺只安装一个探测器,所以安装在房间中间即可。

③活动室1:面积为385.2㎡,选用感烟探测器,则A=60㎡,R=5.8m,因属二级保护对象故K取1,所以客房中探测器的数量为:

N=

385.21?60=6.42 取8个

8个探测器的布置:D=2R=2?5.8=11.6 m,由图A曲线中D5上查得的Y、Z线段上选取探测器安装间距a、b的数值,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a=11 m,b=4 m,其布置见消防平面图。

④活动室2:面积为253.75㎡,选用感烟探测器,则A=60㎡,R=5.8m,因属二级保护对象故K取1,所以客房中探测器的数量为:

N=

253.751?60=4.23 取5个

5个探测器的布置:D=2R=2?5.8=11.6 m,由图A曲线中D5上查得的Y、Z线段

- 16 -

上选取探测器安装间距a、b的数值,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a=8m,b=7.5m,其布置见消防平面图。

⑤大堂:面积为137.28㎡,层高8.7m,选用感烟探测器,则A=80㎡,R=6.7m,因属二级保护对象故K取1,所以客房中探测器的数量为:

N=

137.281?80=1.72 取2个

因为只有两个探测器,所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安装,但探测器的保护半径要包括大堂的每一角落,其布置见消防平面图。

⑥该宾馆楼的其它地方的探测器布置如下表2-3所示:

表2-3 安装探测器的数量

位置 客房 活动室1 活动室2 店铺 大堂 3-9层通道 办公室 消防控制室 泵房 卫生间 探测器的类型及数量 感烟探测器1个 感烟探测器8个 感烟探测器5个 感烟探测器1个 感烟探测器2个 感烟探测器6个 感烟探测器1个 感烟探测器1个 感温探测器1个 感温探测器2个 ⑦具体布置见设计图——消防平面图。

2.2.7、探测器的连线方式

本设计采用总线制。总线制采用地址编码技术,整个系统只用2~4根导线构成总线回路,所有的探测器相互并联。此种系统布线极其简单,施工量明显减少,现已被广泛采用。目前,二总线制应用最多,新型智能火灾报警系统也建立在二总线的运行机制上。所以本系统采用的是二总线制,环型接线,如下图2-2:(G线为公共地线,P线则完成供电、选址、自检、获取信息等)。这种接法要求输出的两根总线返回控制器另两个输出端子,构成环形。此种接线方式的优点在于当探测器发生诸如短路、断路等故障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 17 -

2控制器PG

n12n(a)

(b)图2-2 环形接线(二总线制)

2.2.8、 手动报警按钮的布置

本系统中选用FMB11Z-2手动报警按钮,其为二总线制,由二进制拨码开关设置地址码,带电话插孔。

在该宾馆楼中对手动报警按钮的具体布置如下:

首层:在货梯和简易货梯前的通道各设置1个,大堂设置1个,共3个; 二层:在两个活动室各设置1个,共2个; 三-九层:在走道两端各设置1个,共2个; 总计:3+2+2?7=19个 2.2.9、消火栓按钮

线制为:报警功能二总线,由二进制拨码开关设置地址码,直接启泵功能四线制,包括启泵和点亮启泵指示灯各二根线。 在该宾馆楼中对消火栓按钮的具体布置如下:

首层:在货梯和简易货梯前的通道各设置1个,大堂设置1个,共3个; 二层:在两个活动室各设置1个,共2个; 三-九层:在走道两端各设置1个,共2个; 总计:3+2+2?7=19个 2.2.10、火灾事故广播

火灾发生后,为了便于组织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通知有关救灾的事项,对本宾馆楼设置火灾事故广播(火灾紧急广播)系统。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5.4.2.1条规定,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 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

当发生火灾时,为了便于疏散和减少不必要的混乱,火灾事故广播发出警报不能采用整个大楼火灾事故广播系统全部启动的方式,仅向着火的楼层及其有关的楼

- 18 -

层进行广播。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3.1.6条规定作如下设置: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底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及底层。

每层的火灾事故广播扬声器的具体布置如下: 首层:货梯间前的通道设置1个,共1个;

二层:两个活动室各设置1个,共2个; 三-九层:走道设置2个,共2个; 总计:1+2+2×7=17个 总功率为:17×3=51W 其扩音机的须大于:51W 2.2.11、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消防控制室设置对内联系、对外报警的电话是我国目前阶段的主要的消防通信手段。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5.6条规定,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也就是说不能利用一般电话线路代替消防专用电话线路,应独立布线。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与电话分机或塞孔之间呼叫方式是直通的,中间没有交换或转接程序。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5.6.3.2条规定,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该宾馆楼消防系统中的设置是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台“119”专用电话分机,每个手动报警按钮都自带电话插口。

2.2.12、防火卷帘、排烟风机、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照明系统 这些系统已经在电气设计中设计,防火卷帘的控制箱具体布置见电气平面图,其他的具体布置见消防平面图。 2.2.13、系统供电和接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当直流电源采用消防系统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能保证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荷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 19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CRT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火灾广播等的交流电源,采用UPS装置供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大于4Ω。同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专用接地干线,并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积小于25mm2,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积大于4mm2。

第三部分 设备清单

1、本设计中所用的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如下表3-1所示:

表3-1 设备清单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名称 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 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疏散指示灯 安全出口指示灯 筒灯 双管荧光灯 地灯 床头灯 吊灯 壁灯 应急灯(带蓄电池) 防水防尘灯 吸顶灯 规格、型号 VV29-95×3+1×35 VV29-10×3+1×6 2.5 mm2 4 mm2 6 mm2 15W 15W 20W 2×36W 20W 25W 3×60W 30W 20W 12 W 20 W 单位 m m m m m 盏 盏 盏 盏 盏 盏 盏 盏 盏 盏 盏 数量 按需 按需 按需 按需 按需 45 38 335 204 105 210 1 2 113 123 31

- 20 -

续表3-1

序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名称 闭密防水带开关插座 单相双联二,三极插座 单联(二,三)联单控开关 三联双控开关 四联单控开关 照明配电箱 动力配电箱 卷帘门控制箱 应急电源配电箱 智能感烟探测器 智能感温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孔) 消防栓按钮 消防警铃 输入输出模块 消防广播 火灾报警控制器 CRT图形显示设备 消防电话主机 紧急广播设备 USP不间断电源 防火卷帘 规格、型号 220V 15A A86Z223 10A T31(T32/T33)/1/2A T31(T32/T33)/1/2A T31(T32/T33)/1/2A 非标加工 非标加工 非标加工 非标加工 AFN6001 AFN6002 AFN-MB3 AFN-MB7 AFN-FS02 AFN-M1220/1 3 W JB-QG-GST500 GSTCRT2001 ZA5711 ZA2721 DC24V 0.75kw 单位 个 个 个 个 个 套 套 套 套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13 447 157 105 13 9 9 16 9 187 5 19 19 17 17 17 1 1 1 1 1 16

毕业设计小结:??.

- 21 -

续表3-1

序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名称 闭密防水带开关插座 单相双联二,三极插座 单联(二,三)联单控开关 三联双控开关 四联单控开关 照明配电箱 动力配电箱 卷帘门控制箱 应急电源配电箱 智能感烟探测器 智能感温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孔) 消防栓按钮 消防警铃 输入输出模块 消防广播 火灾报警控制器 CRT图形显示设备 消防电话主机 紧急广播设备 USP不间断电源 防火卷帘 规格、型号 220V 15A A86Z223 10A T31(T32/T33)/1/2A T31(T32/T33)/1/2A T31(T32/T33)/1/2A 非标加工 非标加工 非标加工 非标加工 AFN6001 AFN6002 AFN-MB3 AFN-MB7 AFN-FS02 AFN-M1220/1 3 W JB-QG-GST500 GSTCRT2001 ZA5711 ZA2721 DC24V 0.75kw 单位 个 个 个 个 个 套 套 套 套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13 447 157 105 13 9 9 16 9 187 5 19 19 17 17 17 1 1 1 1 1 16

毕业设计小结:??.

- 2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xp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