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南大学土地资源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更新时间:2023-04-08 21: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13 页

目录

2018年西南大学土地资源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2)

2018年西南大学土地资源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6)

2018年西南大学土地资源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10)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13 页 2018年西南大学土地资源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8复试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8复试常考题型及难度全真模拟预测。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简答题

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土地资源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对土地和土地资源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和剖析;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的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土地资源各个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综合质量和利用的影响规律,即研究各自然要素与土地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研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土地资源学的重要内容。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空间变异性很大。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规律性和区域特殊性。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方法过程。

(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计算土地自然生产力和土地经济生产力两种土地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上生产的食物可能养活的人口数量一一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定量研究,以便合理的协调人地关系,为土地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甚至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主要应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和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两个方面。

(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土地资源保护应该包括对土地资源数量上的减少控制和质量上的退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是为了确立并巩固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以及监督土地利用而由国家制定的包括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措施的实施等的方法论上。

2. 土地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有:

(1)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13 页 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调节土地用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使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协调起来,达到高效而持久的利用。

(2)为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

对土地经营者当前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土地利用和经营的经济效果如何。

(3)为土地交易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权的出租、转让、有偿使用等土地交易活动日渐频繁。土地交易一般要求对土地进行估价,而土地评价形成的土地分等定级结果是土地估价的基础资料乃至主要依据。

(4)为土地税收服务

(5)为土地管理服务

科学地管理土地,可以使土地资源达到最好的配置,使其开发、利用、保护做到合理、高效、持久,这一切必须依据土地评价的结果。

3. 我国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主要体现在:

①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②牧草地退化;

③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④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⑤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2)非农建设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点、工矿和交通用地等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的总量大幅度下降。中国耕地减少,必将加重本已紧张的人地、人粮矛盾,直接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用地规模过大,建设外延扩展,热衷于城镇升格,用地盲目增加,土地利用率低。

耕地数量减少引起的质量损失十分惊人,一是高质量耕地尤其是水田占用多,开发补充少;二是南方耕地净减严重,粮食生产能力损失较大;三是建设占用大多是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的质量高、长期投入积累多的良田,而开发复垦增加的耕地,质量较低。

(3)土地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地。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加剧了对农地的污染,造成大气、土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对农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 4. 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两类。

(1)自然因素

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及生物多样性等条件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13 页 ①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个方面。光照条件主要通过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影响农业及非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土地利用及其生产潜力关系较为密切的热量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降水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它不仅决定了地表水的丰缺状况,而且影响着地下水的成分、数量和分布等。

②地形地貌中的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地质条件中的土壤资源是由岩石、矿物的风化物经成土过程发育而成,岩石、矿物及其风化物的性状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从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其生产力。

③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④土地资源中水休的类型、数量及质量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

⑤区域生物物种或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区域植被类型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②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

③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

二、论述题

5. 试述世界耕地、草地、林地的概况及变化趋势。

【答案】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全球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0.2%,永久性草场占26.0%,森林和林地及其他土地共占63.8%。世界耕地、草地、林地的概况及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1)耕地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1998年,全球共有耕地面积13.65亿hm 2,占土地面积的10.2%,世界人均耕地0.23hm 2。耕地在全球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和中美洲。从耕地在国家内的分布来看,全世界耕地面积最大国家为美国,其次为印度、俄罗斯和中国。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灌溉面积不断增加。

(2)草地

世界草地的总面积估计有67亿hm 2,占陆地面积的1/2,它是由永久牧场、疏林地等组成。据统计1998年全球永久草场34亿hm 2,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草场面积较多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中国、美国。世界上人均永久草场占有量最大的是大洋洲,其次是北美洲和中美洲,欧洲最少。草场占有量最大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日本人均草场最低。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13 页 (3)森林

全球1995年森林覆盖面积估计34.54亿hm 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6.6%。从地理区,域上看,美洲14.1亿hm 2,占40.6%,非洲5.2亿hm 2,占15.1%,欧洲1.46亿hm 2,占4.2%,前苏联8.16亿hm 2,占23.6%,亚洲和大洋洲5.65亿hm 2,占16.4%。就国家而言,世界61%以上的森林资源分布在下列7个国家: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扎伊尔。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为26.6%。按照国别来说,全球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圭亚那和苏里南,其次为法属圭亚那。世界上人均占有森林0.61hm 2,以美洲最多,亚洲最少。

6.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原则?

【答案】在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时,除了要充分考虑区域开发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认真贯彻执行如下基本原则:

(1)农用土地资源优先开发原则

农用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于土地资源质量的好坏。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如城镇、工业、交通等用地主要利用土地的负载与空间功能,生产的产品质量、数量与土地的肥力无关。我国耕地在逐年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为保证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所以土地资源应优先用于农用土地开发。

(2)土地资源开发的生态平衡原则

土地资源具有固定性和有限性等特点,以固定性的土地资源为基础载体的生态系统,其组分也是以土地资源为依托,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实际也是对生态系统的部分组分的开发利用,因此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农业生产中的土地资源开发尤为如此。开发合理,符合生态平衡发展规律的要求,将可以不断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在变化过程中加速能量流、物质流的转化与循环,促进农业发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导致生态的失衡

(3)实行综合性土地资源开发原则

在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时,首先要做好土地资源开发规划,依据区域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经济状况,对自然条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集中力量进行综合性开发;对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多灾、低产地区则要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和进行保护性开发。

在制定土地资源开发规划时,要对土地资源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从质的方面确定保护性开发,确定土地资源对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或工业生产、城镇建设的适宜性、限制性和可更新性;从量的方面确定各种类型土地规模及其数量,并预测开发后的生态变化趋势,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和统一规划,以保证最大限度发挥土地开发的宏观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xo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