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司法逻辑学试题B

更新时间:2023-11-11 20: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用司法逻辑学》试题(B)

(适用于法学院法学专业2001级专科生)

说明:1.本试卷为独立开卷试题。考试期间,考生

可以查阅有关材料和教材。

2.考生不得相互借阅资料,不得商议、提示。

否则,监考教师可判为作弊。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填入表格中)

1.“配偶、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这个判断的类型是

A.性质判断 B.关系判断 C.选言判断 D.联言判断

2.“甲或乙是本案作案人。”这一判断为假的情况是

A.甲是本案作案人 ,乙也是 B.甲是本案作案人,

而乙不是

C.甲不是本案作案人,而乙是 D.甲和乙都不是本

案作案人

3.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表达形式

D. 思维的内容

4.“直系血亲就是非旁系血亲,而旁系血亲就是非直系血亲。”此定义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用比喻代定义

D.循环定义

5.以PAM和SO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A.SIP B.SOP C.SAP

D.SEP

6.“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某人没有犯罪,所以某人没有贪污腐化。”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7.“法律分为国内法、国际法、经济法等。”这个划分犯的逻辑错误是

A.多出子项 B.子项不全 C.根据混淆

D.子项未尽

8.“败诉”这一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 B.单独概念 C.实体概念

D.普遍概念

9.根据判断间的对当关系,从“有的伪造的遗嘱有效”为假,可推出“所有伪造的遗嘱有效”为

A.假 B.真 C.可真可假

D.既真又假

10.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S真包含P C.交叉关系

D.S真包含于P

11.把推理划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的根据是

A.结论是否真实 B.前提和结论是否都真实 C.前提和

结论是否等值 D.前提是否蕴涵结论

12.由“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推出“未成年人都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其间

A.只需用换质法 B.只需用换位法 C.先换质再换位,再连

续换质位D.先换位再换质,再连续换位质

13.“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这两个概念间是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矛盾关系

D.反对关系

14.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同中求异 B.异中求同 C.既求同又求异

D.从余果求余因

15.类比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主要区别在于

A.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 B.结论的可靠性

程度不同

C.结论的性质不同 D.思维进程不

16.律师为被告辩护说:被告在犯罪前曾荣立三等功,按刑法第68条规定,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希望法庭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律师的辩护

A.违反不矛盾律 B.违反排中律 C.违反同一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17.判断间的蕴涵关系,就其对称性和传递性看是

A.对称但非传递 B.对称但反传递 C.反对称但传递

D.非对称但传递

18.“如果非p,则非q;如果非r,则非s ;非p或非r;所以非q或非s”这是二难推理的

A.简单构成式 B.简单破坏式 C.复杂构成式

D.复杂破坏式

19.已知“必然P”为真,则“必然非P”取值为

A.真 B.假 C.可真可假

D.既真又假

20.用“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反驳“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方法使用的是

A.直接反驳论题 B.间接反驳论题 C.直接反驳论据

D.间接反驳论据

二、图表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民事责任 B.民事侵权责任 C.违约责任

D.法律责任

2.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之构成三段论有效式。

( ) O ( ) ( )( )( ) S ( ) P

3.写出下面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并用真值表加以验证。

“并非只有陈××是男人,陈××才会犯强奸罪。” 4.写出下列A、B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并用真值表判断它们是否等值。

A.只要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属实,被举报人就有贪污行为。 B.只有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失实,被举报人才没有贪污行为。 三、证明题(共12分,每小题6分)

1.用三段论规则证明:“结论是否定判断的有效三段论,大前提不能是I判断。”

2.用反证法证明:“并非流行的都是好的。” 四、回答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已知“这个法院的法官都是政法大学毕业的”为假,请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指出同素材的其他三种性质判断的真假情况。

2.下列概念由前者到后者是否属于概念的限制?为什么? 贪污犯→可耻的贪污犯→终将受到法律制裁的可耻的贪污犯

3.根据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对“此案是贪污罪”与“此案不是贪污罪”都否定,是否违反逻辑规律?若不违反,说明理由;若违反,违反了哪条规律?

4.“两学弈者同拜一个名师,时间、环境、智力都相同,唯有专心致志的情况不同:一个专心致志,学有成;另一个不专心致志,学无成。由此得出结论:不专心致志是学无成的原因。”

上述因果联系的判明是用了求异法(差异法)吗?为什么? 五、判断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4分。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并分析)

1.若死者是煤气中毒死亡,则尸斑呈鲜红色;某死者尸斑呈鲜红色,所以,死者是煤气中毒死亡。

2.只有是违法行为,才是犯罪行为;王某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所以,王某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3.作案人穿40号鞋,你穿40号鞋,所以,你是作案人。 4.本案的错误或者是由于认定事实失误,或者是由于适用法律不当。既然本案的错误是由于认定事实失误,所以,本案的错误不是由于适用法律不当。

5.精神上有缺陷的人不能作证人。所以,有些不能作证人的是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六、综合题(共16分,每小题8分)

1.在侦破“6〃13”案件时,某刑警队长拟在队员A、B、C、D、E五人中挑选两名担任主攻任务人选时,配备要考虑以下因素:①若B不去,那么A也不去;②只有C去,才B去;③如果D去,那么E也去;④或A去,或D去;⑤因某种原因,C不能去。

问:挑选的是哪两个人担任主攻任务?写出推导过程。

2.在讨论某案量刑时,甲说:“对被告既不能从重处罚,也不能从轻处罚。”乙说:“对被告既要从重处罚,又要从轻处罚。”丙说:“被告是个不务正业的青年。”

问:甲、乙、丙的话是否合乎逻辑规律?为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xk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