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正确 2
更新时间:2024-05-05 21: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汽车理论第五版课后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 一轿车(每个)前轮的侧偏刚度为-50176N/rad、外倾刚度为-7665N/rad。若轿车向左转弯,将使前轮均产生正的外倾角,其大小为4度。设侧偏刚度与外倾刚度均不受左、右轮负载转移的影响,试求由外倾角引起的前轮侧偏角。
解:有外倾角时候的地面侧向反作用力为
FY?k??k??(其中k为侧偏刚度,kr为外倾刚度,γ为外倾角)
于是,有外倾角引起的前轮侧偏角的大小为:
?1?
k??k
代入数据,解得?1?=0.611 rad,另外由分析知正的外倾角应该产生负的侧偏角,所以由外倾角引起的前轮
侧偏角为-0.611rad。
5.2 6450N轻型客车在试验中发现过多转向和中性转向现象,工程师们在悬架上加装横向稳定杆以提高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结果汽车的转向特性变为不足转向。试分析其理论依据(要求有必要的公式和曲线)。
答:由课本P138-140的分析知,汽车稳态行驶时,车厢侧倾角决定于侧倾力矩M?r和悬架总的角刚度
?K?r,
即?r?M?r。
r?K?前、后悬架作用于车厢的恢复力矩增加:
T?r1?K?r1?r,T?r2?K?r2?r
其中K?r1,K?r2分别为前、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悬架总的角刚度
?K?r为前、后悬架及横向稳定杆的侧倾角
刚度之和。
由以上的分析易知,当增加横向稳定杆后汽车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增大,后悬架侧倾角刚度不变,所以前悬架作用于车厢的恢复力矩增加(总侧倾力矩不变),由此汽车前轴左、右车轮载荷变化量就较大。由课本图5-46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左右车轮轮胎的侧偏刚度在非线性区,则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
5.3汽车的稳态响应有哪几种类型?表征稳态响应的具体参数有哪些?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汽车的稳态响应有三种类型,即中性转向、不足转向和过多转向。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有稳定性因数,前、后轮的侧偏角角绝对值之差(?1??2),转向半径的比R/R0,静态储备系数S.M.等。
它们之间的彼此关系为:
K?1(?1??2)(?1为侧向加速度的绝对值); ayR?1?Ku2; R0S.M.=k2a?(k1,k2分别为汽车前、后轮的侧偏刚度,a为汽车质心到前轴的距离,L为前、后轴之间的距
k1?k2L第 1 页 共 12 页
离)。
5.4举出三种表示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方法,并说明汽车重心前后位置和内、外轮负荷转移如何影响稳态转向特性?
答:表示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参数有稳定性因数,前、后轮的侧偏角绝对值之差(?1??2),转向半径的比R/R0,静态储备系数S.M.等。
①讨论汽车重心位置对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由式(5-17)
S.M.=k2a'?aa??(a'为中性转向点至前轴的距离) Lk1?k2L当中性转向点与质心位置重合时,S.M.=0,汽车为中性转向特性;
当质心在中性转向点之前时,a'?a,S.M.为正值,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当质心在中性转向点之后时,a'?a,S.M.为负值,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 ②汽车内、外轮负荷转移对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
在侧向力作用下,若汽车前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若后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减小不足转向量。
5.5汽车转弯时车轮行驶阻力是否与直线行驶时一样?
答:不一样。汽车转弯时由于侧倾力矩的作用,左、右车轮的垂直载荷不再相等,所受阻力亦不相等。另外,车轮还将受到地面侧向反作用力。
5.6主销内倾角和后倾角功能有何不同?
答:主销内倾角的作用,是使车轮在方向盘收到微小干扰时,前轮会在回正力矩作用下自动回正。另外,主销内倾还可减少前轮传至转向机构上的冲击,并使转向轻便。
主销后倾的作用是当汽车直线行驶偶然受外力作用而稍有偏转时,主销后倾将产生车轮转向反方向的力矩使车轮自动回正,可保证汽车支线行驶的稳定性。
汽车转向轮的回正力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主销内倾角,依靠前轴轴荷,和车速无关;一个是主销后倾角,依靠侧倾力,和车速有关;速度越高,回正力矩就越大。
5.7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车装在前悬架,有的装在后悬架,有的前后都装?答:横向稳定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汽车的侧倾刚度,避免汽车在转向时产生过多的侧倾。另外,横向稳定杆还有改变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作用,其机理在题5.2中有述。横向稳定安装的位置也是由于前、后侧倾刚度的要求,以及如何调节稳态转向特性的因素决定的。
5.8某种汽车的质心位置、轴距和前后轮胎的型号已定。按照二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模型,其稳态转向特性为过多转向,试找出五种改善其特性的方法。
答:①增加主销内倾角;②增大主销后倾角;③在汽车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④使汽车前束具有在压缩行程减小,复原行程增大的特性;⑤使后悬架的侧倾转向具有趋于不足转向的特性。
5.9汽车空载和满载是否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性?
答:不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因为汽车空载和满载时汽车的总质量、质心位置会发生变化,这些将会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因数、轮胎侧偏刚度、汽车侧倾刚度等操纵稳定性参数。
5.10试用有关公式说明汽车质心位置对主要描述和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响应指标的影响。 答:以静态储备系数为例说明汽车质心位置对稳态响应指标的影响:
S.M.=k2k2a'?aa??(a'?L,为中性转向点至前轴的距离) Lk1?k2Lk1?k2当中性转向点与质心位置重合时,S.M.=0,汽车为中性转向特性;
当质心在中性转向点之前时,a'?a,S.M.为正值,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当质心在中性转向点之后时,a'?a,S.M.为负值,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 5.11二自由度轿车模型的有关参数如下: 总质量 m=1818.2kg 绕Oz轴转动惯量 Iz?3885kg?m
第 2 页 共 12 页
2轴距 L=3.048m 质心至前轴距离 a=1.463m 质心至后轴距离 b=1.585m
前轮总侧偏刚度 k1=-62618N/rad 后轮总侧偏刚度 k2=-110185N/rad 转向系总传动比 i=20 试求:
1) 稳定性因数K、特征车速uch。 2)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
??r???ua、车速u=22.35m/s时的转向灵敏度r。
?sw??s3)
静态储备系数S.M.,侧向加速度为0.4g时的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1??2与转弯半径的比值
R/R0(R0=15m)。
4)
车速u=30.56m/s时,瞬态响应的横摆角速度波动的固有(圆)频率?0、阻尼比?、反应时间?与峰值
反应时间?
注意:2)所求的转向灵敏度解:
1)稳定性因数
?r中的?sw是指转向盘转角,除以转向系传动比才是车轮转角。 ?swK?m?ab?1818.2?1.4631.585?22??????0.0024s/m ??2?2L?k2k1?3.048?110185?62618???特征车速uch?1/K? 20.6m/s?74.18km/h 2)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
?r???ua如下图所示: ??s?r?3.3690/20=0.168 ?sw车速u=22.35m/s时的转向灵敏度
第 3 页 共 12 页
3) 态储备系数S.M.?a?-ak2a???0.1576, Lk1?k2Lay?0.4g时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
?1??2?K?ayL?0.0024?0.4g?3.048?0.0281rad?1.6
R0?L,??LL,R??17.4113,R/R0?1.16 R????1??2?时,瞬态响应的横摆角速度波动的固有(圆)频率
??4) 速u=30.56m/s
?0?Luk1k21?Ku2?5.58rad/s,f0?0.8874Hz, mIZ??阻尼比???ma2k1?b2k2?IZ?k1?k2?2LmIZ212??kk?1?Ku??0.5892,
??1??2arctan???mua???0?Lk2?反应时间???01??2???????0.1811s
?1??2?arctan??????????0.3899s 峰值反应时间???01??25.12稳态响应中横摆角速度增益达到最大值时的车速称为特征车速uch。证明:特征车速uch?1/K,且在特征车速时的横摆角速度增益,为具有相等轴距L中性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的一半。
答:特征车速指汽车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达到最大值时的车速,汽车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为:
?ru/L111)s???? 21?1?KuL(?Ku)2L1Ku2LKuu当
?1u?Ku,即u?1/K时等号成立,所以特征车速uch?1/K。此时的横摆角速度增益r)s?,具有u?2L相等轴距L中性转向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增益为u/L,前者是二者的一半。
5.13测定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常用两种方法,一为固定方向盘转角法,并以R/R0-ay曲线来表示汽车的转向特性;另一为固定圆周法。试验时在场地上画一圆,驾驶员以低速沿圆周行使,记录转向盘转角?sw0,然后驾驶员控制转向盘使汽车始终在圆周上以低速连续加速行使。随着车速的提高,提高转向盘转角?sw(一般)将随之加大。记录下?sw角,并以
?sw???ay曲线来评价汽车的转向特性。试证:sw?1?Ku2,说明如何根据sw?u2曲线来判断汽车的转?sw0?sw0?sw0向特性。
第 4 页 共 12 页
证明:设转向器的总传动比为i,设低速运动时的前轮转角为?0,则
?sw0??0/i?L,(其中R为圆周半径)。 iR连续急速行使时,由式(5-11):???r1(?Ku)2u/L,又?r?u/R,得
?sw??/i?所以
L(1?Ku2)。 iR?sw?1?Ku2,证毕。 ?sw0?sw???1,sw?u2是一条直线;不足转向时,K>0,sw?1, ?sw将随车速得增加而逐渐?sw0?sw0?sw0中性转向时,K=0,
增大;K<0,
?sw?1,?sw将随车速得增加而逐渐减小。 ?sw05.14习题图4是滑柱连杆式独立悬架(常称为Mc Pherson strut suspension)示意图。试证: 1)R.C.为侧倾中心。
2)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为K?r?2ks(mp2),式中,ks为一个弹簧的(线)刚度。 n
分析:计算悬架侧倾角刚度时,要利用虚位移原理进行推导。推导时注意,本题和书中的单横臂独立悬架是有
区别的,主要是本题有一个角?。
证明:
1)先对左侧悬架分析。当车轮上下跳动时,CB杆绕B点转动,故AC杆的瞬心必在CB所在的直线上;由于AC杆导向机构的约束,A点的运动方向平行与AC杆自身,故AC杆的瞬心必在过A点,垂直AC的直线上。由此可得到左侧车轮的瞬心O’点,侧倾中心就在DO’与汽车中心线的交点上,如图中所示。 2) a.求悬架的线刚度Kl
设车厢不动,汽车处于静止受力状态,作用在轮胎上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为Fz',再在轮胎上加一微元力?Fz',△ss为弹簧的虚位移,△st为车轮的虚位移,弹簧力相应增加?Q,则?Q?ks?ss。 设O’D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因为O’为左侧车轮的运动瞬心,由图可知
?sscos??st?。 mn根据力矩平衡:?Fz'ncos???Qm?ks?ssm。
第 5 页 共 12 页
单侧悬架的线刚度为Kl??Fz'm2?ks()。 ?stncos?由式(5-42)整个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为:
K?r?1mpKl(2pcos?)2?2ks()2。 2n5.17 习题图5为三种前独立悬架对车轮相对车身垂直上下位移时前束变化的影响。试问图中哪一条曲线具有侧倾
过多转向效果?
答:曲线1对应的前独立悬架,转弯时车厢侧倾,内侧前轮处于反弹行程,前束增加,车轮向汽车纵向中心线转动,外侧前轮处于压缩行程,前束减小,车轮向外转动。采用这种悬架导致汽车的侧倾转向增加了不足转向量,具有侧倾不足转向效果。
曲线2对应的前独立悬架,曲线较其他两种更贴近纵坐标轴,说明这种悬架的侧倾转向量很小,几乎等于零。 曲线3对应的前独立悬架,转弯时车厢侧倾,内侧前轮处于反弹行程,前束减小,车轮向汽车纵向中心线相反方向转动,外侧前轮处于压缩行程,前束增大,车轮向内转动。采用这种悬架导致汽车的侧倾转向增加了过多转向量,具有侧倾过多转向效果。
5.18转向盘力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试分析之。
答: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况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力特性,与下列因素有关:转向器传动比及其变化规律、转向器效率、动力转向器的转向盘操作力特性、转向杆系传动比、转向杆系效率、由悬架导向杆系决定的主销位置、轮胎上的载荷、轮胎气压、轮胎力学特性、地面附着条件、转向盘转动惯量、转向柱摩擦阻力以及汽车整体动力学特性等。
5.19地面作用于轮胎的切向反作用力是如何控制转向特性的? 答:参考课本第六节。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6.1设通过座椅支承面传至人体垂直加速度的谱密度为一白噪声,Ga(f)?0.1m2?s?3。求在0.5~80Hz频率范围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和加权振级Law,并由表6-2查出相应人的主观感受。
解
80aw?[?w(f)G(f)df]0.50.52f2?0.1?(?0.5df??df?160.5222412.5?412.520.5?2df??df)?1.434(m?s)2f12.5?8380 Law?20lg(1.434)?123(dB),查?610表得,人的主观感受为很不舒服。
6.2设车速u=20m/s,路面不平度系数Gq(n0)?2.56?10m,参考空间频率n0?0.1m?1。画出路面垂直位移,
第 6 页 共 12 页
速度和加速度Gq(f),Gq?(f),Gq??(f)的谱图。画图时要求用双对数坐标,选好坐标刻度值,并注明单位。
解:由公式
Gq(f)?1?Gq(n0)n02u?2.56?10?8?20?0.01/f2?5.14?10?9/f2(m2s)2f 得到谱图如下:
Gq(f)?(2?)2Gq(n0)n02u?4??2?0.5120?10?8?2.02?10?7(m2/s)Gq(f)?(2?)4f2Gq(n0)n02u?16??4?0.5120?10?8?f2?7.98?10?6f2(m2/s3)
6.3设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0?2Hz。它行驶在波长??5m的水泥接缝路上,求引起车身部分共振时的车速ua(km/h)。该汽车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ft?10Hz,在砂石路上常用车速为30km/h。问由于车轮部分共振时,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板路的波长???
解:引起车身部分共振时的车速:
uz?f0??2?5?10(m/s)?36(km/h)
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路板的波长为:
ua30?103????0.833(m)
ft3600?106.4设车身单质量系统的幅频z/q用双对数坐标表路上输入谱与题6.2相同。求车身加速度的谱密度G??(f),z0.1~10Hz频率范围车身加速度的均方根值??z?。
第 7 页 共 12 页
示时如习题图6所示。画出其谱图,并计算
解:
zGz(?)?H(j?)z~qGq(?)??2Gq(?)q22zz?Gz(f)?(2?f)?20.2129?10?8?7.98?10?6qq222f2
而zz1?1,(f?0.1~1);?,(f?1~10)qqf?f?0.1~1时,Gz(f)?7.98?10?6f2;f?1~10时,Gz(f)?7.98?10?6得到车身加速度密度谱图如下:
6.5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参数:f0?1.5Hz,??0.25,??9,??10。
“人体-座椅”系统参数:fs?3Hz,?s?0.25。车速u?20m/s,路面不平度系数Gq?n0??2.56?10m,
?83参考空间频率n0=0.1m-1。
计算时频率步长?f?0.2Hz,计算频率点数N?180。
1) 计算并画出幅频特性z1/q、z2/z1、q/z2和均方根值谱G?z?1?f?、G?z?2?f?、Ga?f?谱图。进一步计算?q??、???1、???2、?a、aw、Law值 zz2) 改变“人体-座椅”系统参数:fs?1.5~6Hz,?s?0.125~0.5。分析aw、Law值随fs、?s的变化。 3) 分别改变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参数:f0?0.25~3Hz,??0.125~0.5,??4.5~18,??5~20。绘制???2、?fd、?Fd/G三个响应量均方根值随以上四个系统参数变化的曲线。 z解:
第 8 页 共 12 页
1) 幅频特性z1/q、z2/z1、q/z2和均方根值谱G?z?1?f?、G?z?2?f?、Ga?f?的谱图如下所示
其中计算公式如下:
????1???/?0????1??z1/q??????G?z?1?f??H?j?G?z?2?f??H?jGa?f??G?p??其中Gq???f??4
由计算公式 ???q????Gq???f?df??0f12??12f212??z????G?z??f?df????H?f??z?~qG???f?df???q1f??01????01??12??z????G?z??f?df????H?f??z?~qG???f?df???q22f12f??02????02??12 可得
?a???p????G?p??f?df????H?f??p?~qG???f?df???q2f12f??0????0??2212?22?364?f?12.536?12.5?22????0.1df?aw??W?f?Ga?f?df???0.5?0.1df?????0.1df??1?0.1df?????02412.5?f??0?4????????Law?20lg?aw/a0?,a0?10?6m?s?212第 9 页 共 12 页
2222?q?0.3523m/s,??0.2391m/s,??0.0168m/s,??0.0161m/s,及0~36Hz频率范围加权加速度均方根??????zza12值与加权振级为aw?0.01m/s2,Law?80.03dB,由表6-2查得车上乘客没有不舒适的感觉。
2) 改变“人体-座椅”系统参数:fs?1.5~6Hz,?s?0.125~0.5。分析aw、Law值随fs、?s的变化。
aw、Law值随fs、?s的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如图可以看出随fs、?s的变化,aw、Law值改变量不大;其中aw、Law随fs增大而有所增大, 而aw、Law随?s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其中在?s=0.2左右右最小值。
3) 分析
双质量系统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0、阻尼比ζ、刚度比γ和质量比μ四个参数的变化对振动响应
??2、fd和zFd/G均方
根值的影响。
在分析4个系统参数中某一参数的影响时,其余3个参数保持不变。系统参数取值如下表所示:
系统参数 基准值 +6dB f0/Hz 1.5 3 ζ 0.25 0.5 0.125 γ 9 18 4.5 μ 10 20 5 -6dB 0.25 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0的影响 第 10 页 共 12 页
正在阅读:
汽车理论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正确 205-05
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提升企业凝聚力06-05
心累了心情日记10-29
中国式改良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06-11
ERP系列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10-19
自然辩证法03-15
诊断学复习题集(带答案)12-08
大学生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1-27
我的周末生活作文(优秀3篇)03-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课后
- 习题
- 正确
- 答案
- 理论
-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