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运用-精选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10 06: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曾仕强中道管理m理论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运用
《庄子·秋水篇》一则寓言 管理有两个不同层次 管理哲学即管理之道 M理论代表管理哲学 主要依据是大学之道 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
第一讲 中道管理的思想体系
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很关心,中国的管理学有没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答案是肯定的。但要透彻地了解和学习这一思想体系,首先就要清楚中国和西方对体系的概念完全不一样。不言而喻,中华民族最早理解了整体概念,而这是西方到现在都无法把握的。西方重视科学,但“科”就有分的意思,表示分门别类、专科,所以科学不能代表整体的学问。现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管理者用西方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东西,不但管理得杂乱无章,并且还很危险。
科学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给人类带来很多的威胁。科学研究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人类,但不幸的是,人类往往沦为科学的奴隶:人类发明钞票,是为了方便使用,但人类却变成了钞票的奴隶;人类发明电脑,是为了帮助工作,但现在小孩都变成了电脑的奴隶;人类开发管理学,是为了帮助人们把事情做好,但是现在却要受到管理学的约束。科学家最终往往会走到相信神明的路上,这就是因为科学家在研究中会感觉到有一只隐隐约约的、看不见的手在指引和支配着一切,他们意识到科学是一条渐进线,只能到达真理的边缘,却无法掌握真理。科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科学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最起码科学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21世纪伊始,科学家就觉悟到科学应该受到相当的限制,科学的盲目发展会导致世界的毁灭,人类的灭亡。
在任何经营管理中,也同样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法精确描述,于是,有人将之称为哲学。但科学家并不认同哲学,他们认为科学才是实际的,而哲学是虚幻的。事实上,科学总是偏执一端,在管理中只讲科学容易将管理者引入歧途。这并非是反对科学,而是要阐释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有其不足,并非万能。
【案例】
现代管理学起源于美国,相信科学的美国人发展出了一套管理科学,但20世纪70年代,美国式管理遭遇到了巨大冲击,而此时相信哲学的日式管理方式逐渐崭露头角。日式管理与美式管理往往大相径庭,日本人习惯于终身雇佣,美国人则喜欢随时跳槽;日本人是工作本位,美国人则将工作和休息截然分开;日本重人而不重专业,美国人则重专业而不重人。德国人的管理思想则又与这二者不同,是技术本位。
所以,哲学也不能代表全部的学问,真正整全的,可以统合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的学问只有一个字—道,这是中国独有的学问。道有几个特色,其中之一是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凡是能够说清楚的道,都不是常道。
【案例】
英国某大学在授予数学博士学位时,一名英国学生先进行口试。口试委员问他:“一加一到底等不等于二?”这名学生一听,心想这么简单的问题,一定有蹊跷,于是花了20分钟的时间,写了满黑板,证明一加一不等于二。结果口试委员告诉他,一加一就等于二,英国学生的学位就泡汤了。英国学生后面进来的是一名中国学生,口试委员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中国学生想了想,回答道:“一加一通常等于二,但有时候会不等于二。我可以根据委员的需要证明一加一等于二,或是一加一不等于二。”众皆绝倒,中国学生也顺利地拿到了学位。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无法说清楚的东西,而能够讲得很清楚的东西,反而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例如每天对股市的盘点可以说得很清楚,但这意义并不大;每天开始时无法说清哪几支股票会上涨,这却是真正有用的信息。凡是不清楚的资讯才是最有用的,清清楚楚的资讯最大的用处只是存档。
因此,越是基层的人员,做事越要具体明白,需要规则和程序,需要“术”。但越往高
层,越不需要很具体的东西,而要务虚,需要“道”,不是全盘采用科学或哲学进行管理的偏道,而是中道。中国式管理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得道高人,不偏重于某一个专业或方向,而是整全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道包括了一切,可大可小,无极无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系统就叫做太极。得道之人应是广博的通才,可以豁然开朗——这才是真正的博士,而现在的博士只能成为某方面的专才。道,没有极端,也就没有中间,中道并不是骑墙的中间道路;中,表示整全,但因为不可能同时掌握整全,所以中就变成合理,可以是大也可以是小,视情况而定。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说“讲道理”,这里的“道”是虚的,“理”是实的,即使懂得了道,也必须落实在理上,所以真正的道,就是以虚控实、刚柔并济。硬碰硬会造成两败俱伤,柔跟柔则会一事无成。
【案例】
企业的底层需要“术”进行具体操作,而高层则需要“道”进行规划和思考。企业老总的电脑往往只是一个装饰品。有一次,老福特在公司产品部巡视,发现有一个员工在办公室里抽雪茄,把脚翘在桌子上,认为他上班不工作,打算把他开掉。人事部的人立刻表示了反对,他们告诉老福特,这是公司的设计师,公司未来的车型都在他的脑子里,绝不能开除。对于基层员工而言,工作应该是紧张有序地生产产品,是有形的活动,而对这名设计师来说,工作则是大脑活跃的思维,是无形的活动。
由此可见,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真正有用的东西往往无形,而那些有形的、看似有用的东西则是雕虫小技。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可以从技术做起,但一定要慢慢远离技术,从实提升到虚,实现管理的价值。
中道管理,没有边际也没有中间点,而是要寻找一个合理点—中道就是合理点。中庸之道是合理化主义,而不是中间点,不是骑墙派,不是不敢走极端。时代循环往复,历史可能有惊人的相似,但历史不可能完全原样的重演,时空一改变,合理点就会随之改变。所以,成见太深的人很难当好管理者。好的管理者要随时依据情况找到新的合理点。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的这种变通之法,认为这是没有章法,制度不严谨。他们不了解,这种变是顺应时势,而在变中也有不变—合理点不会改变。这种有变、有不变是与西方思维完全相反的,西方人要么就是变,要么就是不变。变与不变之间体现了道,要把握这种道,就需要悟。
因此,要把握中道管理之法,就不能从一个点去看它,而要从点到线,然后到面,然后到整体,这就是M理论。有了体系以后,还要运用,只进入观念,而没有实际行动,就是虚的东西。用虚的哲学和理论指导实际行动,这就是虚以控实。所以,在管理中,虚与实要兼顾,不能只偏向一端,否则也不是中道—凡是有所偏的,都不叫中道。
【案例】
西方的哲学家,喜欢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研究学术,也往往创造出了严谨的哲学体系。而中国的哲学家,自古以来都倡导“入世”的精神,都会走出去。虽然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哲学体系不严谨,但正是这种学以致用的精神,才使中国的哲学世俗化,融入日常生活,具有开放性。
中道的依据是《大学》之道,《大学》堪称世界上最好的管理哲学。日本人正是凭借一本《大学》创造了经济奇迹。《大学》讲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而这正是管理的真谛,将做人与做事割裂开来,偏向一端,就偏离了中道,无法做好管理。
【案例】
西方管理思想将做人与做事分开,做人叫人际关系,做事叫绩效管理。事实上,如果一家公司是人际关系导向,或是绩效管理导向,这家公司往往难以成功。只有将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管理。
“道”是一个整体,是整全的,但“道”不是单一。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合起来是太极,分开来是阴阳。总经理掌管的是企业的整体,他必须以整全的思想进行管理,要全面掌握、全面照顾,而不能有所偏好,如果总经理要偏向财务,那就只能做财务经理。一家企业要成功,需要几百条理由,而一家企业要失败,只要老总不能全盘掌握一个理由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理由。
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成为得道高人,亦即充满灵气的人。得道,就意味着走上中道管理之路。中道管理是一个庞大的、无法说清的体系。道随时在变,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随道而变,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但是,在顺应时代进行万变的同时,企业管理者还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失去良心。在顺应市场时,还要创造市场;强调客户至上时,还要教育客户。被市场和客户牵着鼻子走的人,最终会变成没良心的人。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诚实,不要欺骗。不欺骗别人,也不被自己的某一感官欺骗,这就要求管理者不盲从。中道要求管理者在遇到问题时要仔细斟酌,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无论别人的看法与自己一致与否,都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不断地比较,可以更加接近真理。
【案例】
眼见为真,耳听为虚都是骗人的说法,因为眼睛和耳朵所能了解的都太有限。如果偏信于某一方面,就会被这一方面的假象迷惑。长期以来,科学界迷信数据和咨询,于是韩国某科学家就伪造了一大堆数据和咨询,蒙骗了很多人,这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西方文化归根结底强调的就是竞争,所以今天讲管理就是讲竞争。在竞争的社会里,同业之间的竞争是相互欺骗,同业之间的联合则是共同欺骗大众,这样的文化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香港某署长会议上的骚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竞争会造成冲突,最终走向分裂,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与西方文化相反,中华文化强调的则是和谐与融合,希望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将西方的东西当作树,取其实用的内容;但要以中道之学作为指导,这也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道学包括了哲学、科学,也包括了文学和其他可以叫出名的学问。因此,中道管理的课程也只能是把它有秩序地尽量讲清楚。中道管理之学只能讲到差不多,点到为止,而不能清清楚楚。中道之路就是中国人自己的路,沿着自己的路往下走,才不会成为别人的奴隶。中国的管理者要知道,继而行道,直至悟道。
【案例】
德国总理科尔来中国访问时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想不到中国发展得这么快,这是出乎全世界的预料之外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智慧,中国人就是依靠智慧发展起来的。第二句是:可惜你们都在学美国。的确,20世纪不学美国就落伍了,无法发展。但是21世纪还在学美国,则是不明智的,因为21世纪美国一直在衰落。第三句更重要:以你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悠久的历史,你们总该走出自己的路来吧。这句话语重心长。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我们在干什么?何况我们还有自己的一套,我们要用智慧来使用自己的知识。
第二讲 虚以控实—虚以控实的道理(上)
《庄子·秋水篇》一则寓言
1.寓言
动物、风和心比快。多脚虫对蛇说:“我用这么多脚走路,还不如你没有脚走得快,这是什么道理?”蛇回答:“我顺着天机而动,要脚做什么?”蛇自觉还不如风,对风说:“我用脊背和两胁走路,还像有脚的样子,现在你呼呼地从北海刮过来,又呼呼吹入南海,却像没有形迹似的,为什么呢?”风说:“不错,我刮起风来,可以从北海吹到南海,但是仍然比不上人,人用指头指我,我吹不过它所指的方向。”人的视力比风快,但人的心思能够在刹那间越过时间,穿过空间,速度比视力更快。无形的心,比有形的风和动物都要快。
2.启示
上面的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无形才最有力,以无形的力量来控制有形的物体,最为省力而有效。管理哲学是虚,但它可以变成所有的东西,是科学之母,因此,所有分门别类的科学其最高点都叫哲学。而管理科学是实,是具体的操作。虚以控实就是用管理哲学来善用管理科学。管理者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因为无形的弹性最大,无形的能量最强。
管理有两个不同层次
可以看出,管理有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两个层次。管理哲学是虚,看不见,摸不着,是无形的,隐隐约约存在,但它又是切切实实的,似乎十分具体。管理科学是实,看得见,摸得着,是有形的,具体而明确。但是,同一套管理科学由不同的人实施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为管理科学接受管理哲学的支配和控制,有什么样的管理哲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效果。管理哲学支配管理科学就是虚以控实,换一种说法,管理必须和文化相结合,才能有效。
【案例】
中国人不太相信别人的话,而相信自己的感觉,西方人则正好相反;西方人比较相信看得见的对象,中国人则比较相信那种看不见的东西—这就是东西方哲学的差别。
同样的管理方式,不同的人运用,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一个老总在某家工厂经营得很有成效,但把
他调走,工厂可能就不行了。所有制度没有变,产品没有变,组织没有变,其他人员也没有变。变的只是管理者,但这很可能产生致命的影响。
管理哲学即管理之道
用于指导管理科学的管理哲学便是管理之道,是虚空的,看不见也摸不着。现代称之为经营理念,它存在于管理者心中,必须透过管理科学的运作,才能具体地体现出来。管理哲学的功能通过“选择”、“运用”和“批判”管理科学得以显现。制度和工具可能有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种,管理者要对之进行取舍,决定哪个是最适合本企业的,这就是在管理之道的指导下进行的选择;很多在西方行之有效、在别的企业使用得宜的制度,搬到自己公司时,可能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而无法发挥预期的效用,这就需要在管理之道的指导下对之进行批判;任何制度和工具都必须在管理之道的指导下进行运用。
【案例】
一家公司实行打卡上下班制度,为了督促员工,公司对打卡的监督十分严格,惩罚也特别严厉。但是,公司的业务员却并不受此规定的约束,因为公司认为业务员应该自由支配时间。这就是在管理之道指导下对制度的灵活理解和运用。
管理之道没有形体,却不是空无所有。它不是什么东西,却能形成任何东西。哲学界称为形上,形而上叫做道,形而下称为术。管理哲学是道,管理科学是术。管理者以自己的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管理科学,所以在不同管理者的运用下,同一管理科学产生的结果却不相同。
【案例】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一次向一位高僧请教,问他什么是管理。老和尚没有回答他,而给他一个茶杯,然后一直往里面倒水,水溢出来了还在不停地倒。松下很奇怪,问道:“水不是满的吗?”老和尚回答道:“你知道水满了,就懂得什么叫经营管理了。”松下恍然大悟。
松下领悟到,不装任何东西的茶杯才是有用的,一旦装满了,它就没用了。人也是一样,一个有成见的人就无法学到新东西。谦受益,满招损,管理者只有谦虚地将脑筋放空,才能听进别人的意见,才能学到新东西。如果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成见,别人一开口首先就想反对的理由,这样的人无法进步。任何人也无法赢过一个存心辩论,为了辩论而辩论的人。
管理哲学既然要跟管理科学和文化结合,管理者就要注意自己的文化特色到底在哪儿,这点非常重要。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每个人的理念都不相同,所以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对于好的管理理念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生搬硬套不会有好效果。
M理论代表管理哲学
将这套管理思想命名为M理论,首先是采用了Management(管理)的第一个字母;其次,中道管理思想体系以Mean(中庸)为主轴,也以M开头;再次,与西方管理思想中以事为中心不同,中道管理强调以Man(人)为本,事在人为,“人”的第一个字母是M;最后,M是Mind的字首,表示管理必须重视儒家心学的发扬,而不是重视西方强调的手和脑。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管理词汇都以M开头,M理论可以很好地代表管理哲学。
【案例】
儒家强调的“心”更大程度上接近于思想和修养,而不是指心脏(Heart)。英文中没有很贴切的词语可以翻译“心”,西方人也无法领会“心”的意旨,只能将之勉强译为Mind。
表1-1 以M开头的其他管理词汇 Money Method Material Market Mora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hilosophy Management environment 财务 方法 材料 市场 士气 管理信息 管理哲学 管理环境 Management resources 管理资源 第三讲 虚以控实—虚以控实的道理(下)
主要依据是大学之道
中道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大学之道。大学之道是古今中外最有价值的管理哲学。 1.推己及人
《大学》首先指出管理以修己为起点,以安人为目标。管理的意义,便是修己安人的历程。掌握根本,分清楚本末、轻重、先后、缓急,管理才能够有效。
儒家最了不起的精神,也是管理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推”,推己及人。大学之道从个人开始,一直到天下。人是自私的,不自私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没有国家的富强,资本主义的出发点就是人的自私。但人也不能太自私,太自私就没人帮助,就会天诛地灭。人就在自私与不自私之间为难和徘徊。推己及人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提倡先修身再齐家,照顾好小家之后就治国平天下。从个人推及家庭,从小家推及大家,牵一发而动全身,推至全国、全世界。邓小平同志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走向共同富裕,这就是推己及人的完美演绎。
在西方人的眼中,个人的成功要靠自己的打拼,家人和朋友的成功与自己无关。中国人的观念则完全不同,个人获得成功,就自然会帮助自己的亲戚朋友,这也是中国家族式企业兴旺的原因。西方人的根本观念很淡薄,西班牙人移民到美国后就会认同自己是美国人;中国人不管到了哪里,都思念着要回家拜祖扫墓,不忘根本。在管理中也是如此,先抓住根本,再处理枝节,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2.诚意正心
《大学》从格物致知着手,以诚意来正心,便是用理智指导感情,使心意的活动,正大而光明,谋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大道,一切从自身做起,少怨天尤人。
管理者要诚意正心,这样别人才会对你讲真话,员工才会把心交给你。凡是心不正的,最终都不会有好结果。在管理中,要讲感情,但要用理智控制和指导感情,不能让感情变成包袱。管理者的活动要正大光明,这样才能让别人安心和信服。
3.德本才末
德本才末,是选用人才的可靠标准。先看品德修养的表现,再就合乎标准的人选,量才而用。外国人是能力本位,只要有才,就会重用。中国人则以德为本,德才兼备的人是上选,无德无才的人是中选,有才无德的人是下选。这种文化看似埋没了人才,压制了人才,其实,问题主要还是有才的人有没有让别人信服的品德。中国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事实证明,孝的确是检验个人品德百试不爽的试金石。
【案例】
一项调查显示,在对两个候选人进行选择时,很多管理者首先选择有品德的人;如果两个人都没有品德,管理者则愿意选择没有能力的人。这样,即使这个人心存不轨也不会闹出大的问题。
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
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虚以控实,使管理科学的应用更有成效。管理哲学就是管理之道,它应该是一种不能改变的常数。管理者的理念,是决策的根本原则,不可以变来变去。认为事情要么变,要么不变,就会变得僵化;认为事情只有变,没有常,则会陷入狂妄,两种极端都会将人引入歧途。管理者的理念是决策的常数,所以不能变来变去,否则会让下属无所适从。
道属于智慧的层次,无形无影,难于捉摸,甚至于是空洞的,不像知识层次那样明确而具体。管理原本就是依据这种近乎空洞的原则来做成决策的。形式是虚的,资料是实的。管理哲学一定要虚,才灵活,能够达到虚以控实的目的。管理者以虚控实,把管理科学应用得更有成效,首先要建立一套经营理念。把自己的经营理念当作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依据这个常道,作为调整、变革的依据,才能随机应变,因时制宜,越变越通。
【案例】
某项投资可能有40%的收益,有20%的风险。不同的企业家对之进行判断,会形成不同的决策。有的可能认为风险太大,有的则会认为风险很低,这都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无法量化,因人而异。
【心得体会】
正在阅读:
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运用-精选资料01-10
安徽省宣城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月月考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03-22
某污水处理厂可研设计报告(优秀甲级咨询机构编制)-精品05-04
冷库冷量计算及铝排管配比经济性分析04-17
催化裂化高级工理论试题01-27
电厂生产准备大纲05-31
施工技术总结202008-23
继续教育习题及答案10-1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中道
- 运用
- 及其
- 理论
- 精选
- 资料
-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