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初探-最新教育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23 22: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初探

:Research studying in ordinary education has become very broad.however,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tor, the study of theories research and change the course without great. research study as an independent, cooperation and to explore ways of learning, its importance to the professorship teaching. this study will show the high vocational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as a starting point from the angle of the role orientation for language teachers make students learn to direct research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oblems and Key wotds:Research study;Professorship of language teaching;Teacher role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既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次突破,又是一次真正的学习革命和解放。它可以是一种课程形式,也可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本文探讨的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引进高职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认识与实践。 高职院校语文研究性学习对习惯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新课题。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不

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困惑、问题、偏差甚至失误。 1、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定位

教育的现实不过是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层层累积的产物。由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师生关系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类型。回顾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教师始终扮演的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是权威,所谓“君子之学,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朝,君子不与交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灌输、轻思考,重结论、轻过程,注重对知识结论性的给予,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发现过程,注重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渗透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积累和能力形成上,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2]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命存在,失去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3]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从表面上看,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

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发生动摇。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对教师的作用有明确的规定,“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由此说来,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

有人说,研究性学习是迄今为止教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笔者理解,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教师失去了对书本、对大纲的依托。教师将遇到许多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甚至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问题,以往的优越感逐步失去。笔者的一位同事曾经感慨地说:“过去我做教师,对于教什么,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不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起码也有百分之九十,但现在对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心里没底,连百分之十的把握都不敢说。”知识半衰期和知识增量的加速,必然使教师面临着知识的深度、广度、新颖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其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有了选择教师的权利。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全年级甚至全学校选择自己的课题指导老师。教师则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那些知识结构合理、现代,教育理念先进、科学,对研究性学习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准备的教师、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受到学生的欢迎。而那些年龄较大、知识结构陈旧

且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充分的教师则受到学生的冷落。优胜劣汰的现实给教师带来了空前的职业危机感。

此外,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分属不同的专业,独立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基本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发生业务上的交往。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围绕研究课题,教师指导的内容可能涉及到多种学科、各个方面,对绝大部分教师来说,几乎不可能独自一人完成所有的课题指导工作。从而要求教师转变工作方式,与其他同事建立协作关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这是教师所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为迎接研究性学习的挑战,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包括教育观念、学生观念,更新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相近学科与本学科的联系、社会生活知识、关注当代科学的最新发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地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活动,更广泛的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4]

显而易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支持。只

是对教师的这种\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内涵提出了和传统教师角色不一致的要求。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等方面。教师主导非主办,教师指导非指令,教师引导非代行。所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学生原有学习方式的惯性对研究性学习的阻碍 传统的教学以学科为本位。课堂教学的资源是按照逻辑递进关系,理性地构筑起来的知识体系。讲授、理解、掌握、运用所谓的知识点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分析、综合、思维、记忆等认知性过程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活动要素。学生个体成长的心理体验以及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掌握学科系统知识”的名义下被极大的压缩乃至排斥。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上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另类”遭到有意无意的漠视。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能,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现在也标准化了,‘草坪’变成‘草地’不行,'同心协力‘变成’齐心协力‘不成’,搞成新八股,形而上学,谨小慎微,专会挑毛病。”[5]本为人的发展而开设的语文课,转而成了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的桎梏。

组织形式上,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脱胎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效率至上为原则,基本

上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生产过程”而且是一种“批量化”的生产过程。全体学生按部就班,接受教师的传授,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这样一种整齐划一的“秩序”里遭到挫伤和禁锢。 传统学习模式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以超越别人,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认可的竞争性关系。在传统课堂里,教师往往只希望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完全掌握学习内容,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中等,剩下三分之一的学生允许不及格或刚过及格线,这一部分学生又被称为“后进生”或“学习障碍学生”。教师在各种场合运用各种手段十分有效的将这种分类的心理暗示传达给学生,学生自己也十分自觉地、无意识地确认这种唯心的分类。他们非常清楚,获得学习成绩上更靠前的排名是以牺牲其他同学的排名为代价的。“过多地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学生都视别人的成功为自己的失败,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养成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别人相处与交往的基本技能。”[6]

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中学生身上,传统教育教学影响的惯性作用仍然十分强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出现的种种偏差和失误,无不表现着这种惯性作用的力量。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我国宋代学者陆九渊也指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中,

笔者感受最为深切的一点是学生提不出问题,尤其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而\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实践中笔者主要的做法是:引发好奇心,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同时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强化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会问;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与交流中尝试发现,使学生善问。“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7]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其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初期大多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今日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始初期,学习成绩优秀、研究探索能力相对高的学生出于传统学习模式造就的优越感,不屑与比他学习成绩排名低的同学合作,认为是浪费时间,担心影响自己的成绩排名;那些学习成绩排名相对较低的学生,长期形成的自卑感与维护脆弱自尊的愿望使得他们不敢也不愿与前者交流。通常的情形是,课题小组的成员构成要么是强强联合,要么是“收容所”。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前者“八仙过海”、“孤军奋战” ,后者放任自流,敷衍塞责。研究性学习名不副实。

毫无疑问,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课题合作小组的形式。首先在合作小组成员构成上,一方面尊重学生的意愿,一方面有意识地将成绩水平、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划分到同一组内。“仅仅把学生分到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合作,这本身并不能保证一定就能产生合作。”[8]教师要使学生清楚,课题小组中不允许有逃避责任的人。以合作小组集体的成功来评价小组成员的成绩,小组成员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分工、共同努力完成课题研究,以合作的手段取得集体的成功。在合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开展平等的讨论与沟通,并逐步适应组与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或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学习内容选择上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华特oBo科斯涅斯说:“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的特质决定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巨大优势。选择研究的内容时,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是来自社会的现实生活。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去选择研究的课题。 实践中笔者发现,可能是受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影响,学生往往较少从课内、从教材中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一些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多是对学生提

供的课题进行论证、认可,较少提醒学生关注教材中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内容。还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采用课内、课外截然分开的方式,把课题的确定与语文课堂教学分离开来。课堂教学灌输知识、培养能力,课外时间完成若干课题。或把正常的课堂教学作为主业,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外的补充。

实际上,语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那么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自然也在课堂,两者不是并行或补充的关系,而是应该有机地融为一体。大量的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如能立足课堂主渠道,从课文出发进行深入的发掘研究,一来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文本的加深理解,二来有利于从\薄书厚读\中扩大阅读量,拓展联想与延伸的能力。高职院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如果偏离教材,离课堂学习的内容太远,容易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参与的兴趣,或者敷衍塞责,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

应该注意的是,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知识结构,应该有不同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即使是从课文中挖掘、引申出来的课题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问题能最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求得最有效的学习结果。而贪大、求全,追求轰动效应,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喋喋然徒劳而无益也。”[9]

事实上,高等职业学院语文学科进行研究性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首先,语文学科的模糊性、开放性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多向性平台和深入探索的空间。其次,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时代性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搭建了桥梁,注入了活水。 既然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以研究的内容,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选择那些有研究价值、学生又能够进行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更多的关注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推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把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让研究的素养走进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待学习对象,培养研究意识,学会研究的方法。

课题的确定与教材相衔接,让研究性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下列做法: (1)单篇课文研究。常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适宜的情境往往会主动质疑,发现问题。教师如果相机引发,适时点拨,便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问题”向“课题”转化。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学生对刘兰芝被“遣”后,一个被赶回娘家的离婚女人社会身份与地位依然如此之高,以至“县令”、“太守”这样的官宦人家争相“遣媒”提亲感到困惑,我便给学生做适当的解释,告诉学生可以参阅的有关古代婚姻习俗的书目。学生便以“从《孔雀东南飞》看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浅议《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描写”等作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似的还有“《琵琶行》杰出的音

乐描写艺术”、“从《荷塘月色》看朱自清的内心世界”等等。 (2)多篇课文的综合或比较研究。拿课本上某一单元的多篇文章进行比较研究。如:从朱自清的《春》与老舍《济南的冬天》看两位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也可以打破单元的界限,如《荷花淀》与读本中《百合花》比较阅读,了解诗意小说,或以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的特点,并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同样是写母亲,鲁迅的《药》、高尔基的《母亲》、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叶圣陶的《夜》,因为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倾向不同,母亲的形象也有差异;同是爱情诗,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橡树》所表达的爱情观也不一样等等。 (3)由课文向课外拓展。通过多种途径选定的课题往往不再局限于课文,如学习《鸿门宴》,可以引申出“刘邦与项羽在历史上的评价”、“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性格”、“从《鸿门宴》看《史记》的文学成就”、“从《鸿门宴》的宾客座次看古代礼仪制度”等。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与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等组合,并联系初中学过的《变色龙》,以“我看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小人物与大社会”等形成课题。

此外,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对社会流行的文化现象产生兴趣,在“大语文观\的范畴内,教师应该给以适当的引导,允许学生突破课本的限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如对武侠小说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武侠小说情节结构模式探索”、“金庸武侠小说的

英雄情结分析”等为课题;对琼瑶的言情小说有兴趣,可以“琼瑶言情小说的人物形象类型化分析”为课题;对网络用语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网络语言的非规范化分析”为课题等等。 4、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性的关系

以学生为本是当前国际、国内流行的新教育理念。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际教育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是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阶段;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到“能力本位”阶段;八十年代以后,“人本位”成为国际流行的新教育理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也是它的价值所在。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保证了学生自主地选择课题,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在无外在压力和焦虑感的健康心理状态下进行自我表现,表达自己的见解。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学者新近所做的《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

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10]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高职学生正处于心智长成阶段,还不具备或者说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知识结构尚不完善,人生阅历也不丰富。如果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时,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不是一个“参与者”,仅仅是一个旁观者,那么,这种单纯为追求学生的“自主”而放任自流的研究性学习,说到底,“只能算是一种最先进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一种最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11]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

显而易见的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困惑和问题,甚至挫折和失败,也可能是花费了许多的心力和时间而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这些问题和困惑的解决与归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控制能力与归因取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时,会导致无助感和不愉快的情绪,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将成功归因于内在的可控的因素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提高自信心。研究性学习主要关注过程,从结果看上去的失败,从过程上着眼却可能是成功。“犹如有内隐和外显之分,创造力也有外显与内隐两种形态,在没有产生结果之前,个体的创造力往往不能被人们直接觉察。”[12]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经过探索后的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成功。更何况,适度的失败的威胁同样是调动学生探索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这时,教师的“指导者”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可或缺。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注意到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的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同时,“最近发展区\随着原有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不断发生变化。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新的\最新发展区”,所谓“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指导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是教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适合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的保证。它要求教师不仅能根据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指导,而且要预见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并对这种发展施加合理的影响。 具体地说,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进展,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和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方法、补充知识;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监控,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记录研究情况及个人体验;及时做好过程评价,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并做好记录;帮助学生做好总结和反思,特别注意的是,最后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切忌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争取家长和各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5、学习过程的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与个体间差异性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1996年“关于发展问题”的巴黎国际会议上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应当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个人尤其是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美国教育家萨其曼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这种自发的倾向会促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青少年共有的普遍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研究性学习并取得良好收获的可能性。

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是几十名学生济济一堂,教师用同一本教材、按照同一个进度、讲解着同一个问题。其创始人夸美纽斯赞誉为“严谨恰切的秩序”,“像一座用最巨大的技巧做成的、用最精细的工具巧妙地雕镂着的钟一样”。 今天,我们用反思的目光来审视,这种组织形式最大的弊端是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们今天倡导研究性学习,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是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全

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目前,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推广,“最大的困难不是个体学习而是群体学习”,[13]陈军老师的感慨笔者感同身受。

应该看到,研究性学习既不是某一学科单独拥有,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进一步提高的手段,也不是某位教师个人的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展过程中,如何做到语文学科个体融入到学科整体中去,从而形成研究性学习群体学力的集约化发展。这是研究性学习能否健康开展并达成预定目标的重要一点。

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努力程度的差异,中学生在理解能力、接受水平、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特性及批判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兴趣水平、积极性、主动性也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一般地说,兴趣爱好广泛,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课题研究较为热心,他们积极查找资料,深入钻研,广泛与课题组其他成员讨论,在钻研和交流中不断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承担了课题研究的绝大部分任务,甚至是全部的任务,而一部分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对课题研究的热情大多不高,参与也不够。 探索、研究是个体化的事情。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教之而受,虽强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

[14]笔者曾听过一次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观摩课。教师指定若干同学分别担任鲁迅小说《药》中的每个人物,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其他叙述性介绍由剩余的全部同学担任,如此分角色地表演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下课前,教师布置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为“从《药》一文看客围观杀人的表现看鲁迅的思想感情”。且不论课题本身是否科学,单就由教师指定全体同学共同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方式,实在是研究性学习的异化。 如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既照顾到研究能力和水平较高学生的需要,避免“精英主义”倾向,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少数“尖子”学生的专利,又能兼顾研究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实际状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独有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这是每一位参与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师不容回避的“课题”。

6、学习评价中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评价从其本质特性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反映的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具体体现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追求,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正如卡罗•汤姆森所说:“评价永远是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这比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更重要。”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研究结果的质量,如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新颖性,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去,联系生活的实际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还关注学生个体的研究能力,关注个体在团体或小组中的表现。

相对于结果,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注重过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收获更是我们所看重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一般地说,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成果,往往只能是在自己或周围同学现有基础上的创新,还不大可能达到科学发现的水平。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的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欢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鉴于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的收获从最终的结果看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研究成果可能符合或接近科学研究的水平,而大多数学生的研究成果通常处于很低水平,或者称不上是研究的一般性的演绎或归纳性结论,甚至一部分学生的研究得不出结论,或者得出的是与预期相反的结论。教师有必要树立这样一种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观念:只要是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朝“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迈出哪怕仅仅是一小步,无论这一步“小”到什么程度,

方向性怎样,都应看作是学生的成功,都是一种应该受到肯定的进步。

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个学生,出于对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诗的酷爱,引发了他对李商隐\无题\诗的极大兴趣,进而萌生了探索李商隐\无题\诗确解的愿望,我曾提醒他,由于缺乏具体详实的历史资料,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再加上需要查找的资料太多,劝他换一个课题。但他却坚持了下来,用将近两个学期的时间,广泛搜集资料,汇集各家的分析。由于历史确证材料缺乏这个不可克服的困难,学生预期的目标没有达成。按照以前的评价标准,他的成绩应该是不及格。然而,研究性学习重参与、重体验、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多种能力与品质。学生虽然没能全部完成课题的预设目标,但他却搜集到了几乎全部的以往对李商隐无题诗分析理解的各家观点。在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总结答辩会上,他述说了研究中资料搜集的艰辛、历史记载缺失的遗憾,甚至列举出二十一种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诗的各家理解,令笔者在内的指导老师们目瞪口呆,赢得与会全体师生的一致喝彩。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教师指导的原则也应是激励性的。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结论要体现开放性,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具体操作中,一般可采用档案评价、操作评价、答辩会等方式。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目前最常用的是档案评价。档案评价

实际上是国外“档案袋评价”的舶来品,“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有目的汇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期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15]但各地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过分注重了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建设。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每一次活动都必须填写内容烦琐的多种表格,向老师的每一次请教及教师的答复均要求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以便当作“档案袋”的资料,重复劳动过多也过重。导致学生形成一个错觉,档案袋中的资料便是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也便形成“为资料而资料”的心态。使研究性学习演化成为一种资料建设、收集、整理的形式化过程,忽视了过程的完整性和目标的生成性。许多学生档案袋资料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各学校为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仅要求所有的表格资料都要准备一式多份,还要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拍照或录像,只是为了向参观学习者进行多媒体或展板展示,笔者的一位同事无奈地说:“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悲哀!”

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很少用到操作评价,总结答辩会所反映的又仅仅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结果,难以体现研究性学习过程性特点。因此,至少在目前,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具体操作仍然是尚待继续探索完善的问题。

7、研究性学习是“学习”不是“研究”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自实施之初,学术的气息就比较浓厚。不论是教师培训材料上列举的课题举例,还是各位专家、名师设

计推荐的课题,到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发表的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以及各中学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经验介绍,学术研究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些学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一味追求\研究\,刻意制造轰动效应,诸如“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鲁迅小说的人物描写”、“《诗经》现实主义手法对后世的影响”、“屈原、李白诗歌的比较”、“毛泽东诗词的审美价值”[16]等,似乎在学生的研究性题目中,越是科技含量高,越是题目大的,就越被推崇,甚至有人说,中学生做了研究生都做不出的题目!以至个别学校充满豪气地喊出了“研究兴校”的口号。 “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精神是与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辨证思维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与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善于提问、大胆想象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职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既然冠以“研究”的名义,那就必定要求具备一定程度的创新色彩,而不应该是学生能够轻易在教科书或互联网上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

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毕竟不是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考量的研究,和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不是一回事。从语法学的角度分析,研究性学习是一个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研究性\修饰、限定中心语\学习\。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看,它注重学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无休止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发现、自主活动、自由交流,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因此,笔者理解,高职院校语文研

究性学习中的创新,更多的指向是倡导一种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实际上,只要教师转变了观念,给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这种“创新”在高职院校语文的教学中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吕秀芬老师采用研究性阅读法教学《陌上桑》的做法,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很有启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对秦罗敷丈夫的身份有了质疑:

秦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怎么会有“四十专城居”的丈夫呢?而且一个“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H?H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的大官,怎么会让年轻美丽的夫人在乡下采桑养蚕呢?秦罗敷所说的夫婿其实是蚕,面对使君的纠缠,秦罗敷以蚕假托夫婿,来打消使君的非分之想。“十五府小吏”,是说蚕长到半月时,还是一条小虫;“二十朝大夫”,是说蚕养到二十天,就把头抬起来,像跪拜皇帝的朝中大夫;“三十侍中郎”,是说蚕一月后成了大虫;“四十专城居”,则是说四十余天后,蚕要做茧(专城居)了。“为人洁白皙”,不也是指胖乎乎的蚕吗?这样理解,更能反映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能达到讽刺的效果,也符合民歌特色。[17]

学生的结论是否合理暂且不论,仅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的精神,便尤其可贵。作为教师,注意引导并保护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是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毕竟

“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18]

当前,高职学院开设语文课程的目标要求,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一个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术化倾向的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这样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了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其最好的结果是研究性学习成为优生的专利,绝大多数的学生望而却步,走向\精英主义\的歧途;更多的可能,学生把研究性学习看成与课堂教学完全分离的两回事,看成一次老师布置的必须完成的作业,活动中被动参与、敷衍塞责,通过抄袭、拼凑,应付了事。研究性学习步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因此,选择那些既有研究的价值,又基本具备研究的条件,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课题,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十分重要。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一定有创新性或前瞻性,只要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就可以说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实际上,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把课后练习转化为课题;二是对课文中的历史人物进行研究;三是由研究的课题引申出新课题。

8、课题不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唯一的方式

建国后的几十年,我国教育的建设总是从废墟上重新开始。

教育领域的每一次改革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以前教育的批判和否定之上。久而久之,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不破不立”的思维定势。如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水火不相容,“研究性学习”一出现,人们自然而然认为它将替代以往的学习方式,把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打入冷宫。

人类的知识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显性知识”即那些可以通过某些载体(文字、图表、声音等) 表现出来的知识,如书籍;一类“隐性知识”即那些难以言传与表达的知识,如经验。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注重的是向学生传播“显性知识”,忽略了对“隐性知识”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恰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研究性学习过程较多使用的是探索性学习,与以往的“接受性学习”确实有所不同,但研究探索过程从来就不排除接受,不排除对资料、对理论、对方法的把握与占有,是站在前人肩膀上面的继续攀登。之所以在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强调研究性学习,并非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否定接受性学习或贬低其功用。 高职院校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最通常的做法,是以研究课题的形式进行。当前,一些院校和教师把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狭义地理解为做课题、搞研究,要求教师和学生人人有课题,个个写

论文,似乎不做课题,就不是研究性学习,就不符合教学改革的趋势。研究性学习课题化,课题普及化,课题内容的选择上又往往只注重“隐性知识”方面,把“研究性学习”和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完全对立起来。

“唯课题”是对研究性学习的误解,是狭隘的,也是片面的。实际上,这也是造成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相脱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难以收到实效,学生、家长、社会对研究性学习产生疑问和不理解的主要原因。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观摩课。学习的课文是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课前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指定课题,只是依照合作学习的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针对课文的学习任务,分别是主题研究、文本研究、纵横比较研究,合作小组依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事先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的出处通报给各小组。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分工搜集资料、互换信息、修正观点并形成结果。观摩课上,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文本研究小组学生的研究活动最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数字,如“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三角八分工钱”、“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等,确凿的数字揭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有的学生摘录出课文中充满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有的学生从句式的角度分析,还有的学生从修辞的角度探究……一堂课,教师绝大多数时间担当“组织者”和听众的角色,只在最

后总结中指出各小组的研究有待深入探索的地方,并提供了一些可以参阅的书刊、网站。从学生专注的神情和跃跃欲试的心态分明可以看到这节研究性学习课取得的成功。

还有一次在课堂上偶然出现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那是一次讲课比赛,参赛教师讲授文言文《曹刿论战》。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课文的字、词,然后分析人物的性格及写作特点。教师完全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观点,总结说:“课文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之愚昧昏庸反衬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指挥上的卓越才能。”谁知教师话音刚落,几个学生就低头转身窃窃私语起来。教师以为学生有什么问题,便叫起其中的一个,问他有问题吗?那位同学嗫嚅一会,鼓足勇气说道:\我认为老师这样评价鲁庄公是不公正的。如果他是一个愚昧昏庸的人,就不可能启用一介平民的曹刿,也不可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不少学生点头认同,低声附和。毕竟是市级规模的讲课比赛,教师一时间竟呆住了,但随即便稳住了神态,并马上改变了原定的教学环节,他对学生说道:“对鲁庄公我们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你认为哪一种有道理呢?请讨论,要求说明理由。”于是教室内唧唧喳喳,前后左右的学生围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们的发言异常踊跃。有的赞成鲁庄公并非昏庸的观点,“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能接见平民,并与之同坐一辆战车,说明他礼贤下士,平易近人。”;“鲁庄公对曹刿指挥战斗言听计从,说明他善于纳谏,且用人不疑。”;“他好学善问,虚心求教。作为一国之

君,能如此不耻下问,实在不易。”;“鲁庄公在审问大大小小案件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必定根据实情判案,不徇私舞弊,足见他的公正廉洁。” ……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鲁庄公浅陋无知,“战争一开始,鲁庄公便急于进攻,见到敌军逃跑便急于追击,可见急躁冒进,鲁莽草率。”;“已经取得了胜利,他对胜利的原因却茫然不知,足见其愚昧无知。”;“在和曹刿论作战条件时,鲁庄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近臣的辅佐,神灵的保佑,就可取得胜利,这分明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一堂原本由教师唱主角的“表演课”,由于意外和教师的随机应变,变成了学生思索、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后讲评时,一位领导虽然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但并不认同这样的课堂形式,他说:“这不是研究性学习课,不能由着学生胡闹,耽误了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许多评课教师心生腹诽,笔者也不以为然。“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笔者认为,这节课最大的成功恰恰在于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得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成为可能。

自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我校开展,笔者即踊跃跻身其间,算来已有四个年头。去年,由于攻读教育硕士需要完成学位论文的原因,笔者对这一话题格外关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到临近的几所中学调研、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交流,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建构、实践的步骤,开展的途径、实施的现状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0如今,对研究性学习的巨大优越性已经很少有人怀疑,但理论研究的繁荣、深入掩饰不了实践开展过程中的无奈与尴尬。对当前情形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走多远、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参与的效果怎样等方面的认识还远没有统一。研究性学习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在交流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对考试成绩的积极影响持保留态度。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语文学科考试成绩的相关关系,作了三个学期的对比分析。结果令笔者困惑。

尽管我们都清楚,“教育测验倾向于评价具体的、琐屑的、显性知识方面的容易测量的教育结果,而不是一些重要的结果,如真正的理解、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性、信息检索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能力”,[19]更不是一种学习模式下所形成的思维品质、性格特点乃至人生观。因此,仅以学生的学科成绩来评价一种学习模式的成功与否,既不准确,也难全面。但考试本身毕竟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澄清和综合,在考试过程中对材料进行比较和评论。 从学生成绩上分析,大致排除干扰学生学习的其他相关因素,如外部环境、动机水平等变化后,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倾注同等的热情,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成绩水平大致接近的条件下,原来学习成绩中等和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在考试分数的提高上

表现出一种优势,对那些原来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却看不出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有明显的帮助,个别学生反而逐步呈现出一种劣势。笔者确信,研究者也证明,“无论从哪方面分析,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不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相反地,研究性学习方式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而且对所有的学生都有效。”[20]

笔者曾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思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与之有关的问题,和同事们切磋分析,与这些学生个别谈话,找学生家长交流沟通,但都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这一点,将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中,继续加以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wv3.html

微信扫码分享

《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初探-最新教育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