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课时 《步步高》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更新时间:2023-05-15 13:00: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课时

第三章

力与运动

第 1 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会应用其解释物理现象.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会应用其解释物理现象.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 深度思考一、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导引] 回答下列问题: (1)飞机投弹时,如果发现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才投下炸 弹,能击中目标吗?为什么? (2)地球在从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以后,为什么还落 到原地,而不落到原地的西边?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课时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 必须系好安全带.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 (4)一个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 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否则它不可能向上运动.这个结论错 在什么地方?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答案 (1)不能击中目标. 如图所示, 炸弹被投下后, 由于惯性, 仍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如果目标是静止的,炸弹就会落 到目标的前方.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课时

(2)因为当你跳起时,由于惯性,你仍有与地球相同的速度, 所以还回到原处,而不是落在原地的西边. (3)如果不系安全带,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了,但人因 惯性而仍然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系上安全带后,人虽然 因惯性向前运动,但受安全带的约束,不致发生危险. (4)物体以一定速度向上抛出,由于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 动,不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课时

[知识梳理]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 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 改变 这种状态为止. 2.成立条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相 互抵消,合力为零. 3.意义 (1)指出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 改变 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 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 为 惯性定律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课时

4.惯性 (1)定义: 物体保持原来的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 态的性质. (2)量度: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 的 物体惯性大, 质量小 的物体惯性小. (3)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有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受到外力 作用时,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 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 惯性.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思考:惯性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有关吗?答

案 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怎样受力无关,与物体是否运 动、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惯性大小 仅由物体质量决定.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二、牛顿第三定律 [基础导引]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现把木箱放在地面 上,如果我们所研究的物体只有木箱和地球,涉及木箱和 地球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哪几对?木箱所受的力是这 几对中的哪几个?地球所受的力是其中的哪几个?答案 共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是木箱受的重力 和木箱吸引地球的力,另一对是木箱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 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木箱受的力是重力和支持力,地 球受的力是木箱对它的引力和压力.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课时

[知识梳理]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 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2.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总是大小 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 3.表达式:F=-F′.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课堂探究 突破考点考点一 考点解读 1.明确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 ——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的性质. 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 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 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 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 的表现是相同的. 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 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 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 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典例剖析 例1 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 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 列 ( C ) 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

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 C 一致.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跟踪训练 1 上题中: (1)若列车正在出站,则水面的形状与哪个选项一致? (2)若水面形状与选项 A 中相同, 说明

列车的运动状态是怎 样的?答案 (1)B (2)静止或匀速前进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考点二 考点解读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 化,同时消失.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 生其效果,永远不会抵消.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5)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既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场 力.定律内容可归纳为: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三同三不同” 及“三无关” . “三同”是:大小相同;性质相同;出现、存在、消失的 时间相同. “三不同”是:方向不同;作用的对象不同;作用的效果 不同. “三无关”是: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 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与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对应名称 比较内容受力物体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 物体上 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不 同 点

依赖关系 在,且同时产生、同时变 化、同时消失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叠加, 不可求合力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 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 抵消,可叠加,可求合 力且合力为零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 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

叠加性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大小、 方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典例剖析 例 2 的是 拖车对汽车的力

第1课时

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 拉力 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 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向 后拉汽车的力 D.拖车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 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解析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用力,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所以 A、C 均错 误;因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的,所以 B 错误;拖车 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 阻力,所以 D 正确.

答案

D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跟踪训练 2 如图 1 所示

,一个大人 (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 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 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 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 法是 ( )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图1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 孩的力大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答案

AD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易错易混辨析 4. 运用“惯性”分析问题时由于惯性思维而产生错误 例3 如图 2 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 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 着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 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 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 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 )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图2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误区警示

由于惯性,物体发生状态变化时呈相反状态,如

公共汽车急刹车时乘客都向前倾倒; 突然启动时乘客都向后 倾倒,这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惯性现象.根据牛顿第一 定律,物体有惯性,若它原来静止就容易保持静止,所以当 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向左运动. 选 C.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wu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