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行性报告及经费概算编写提纲

更新时间:2023-10-21 10: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项目可行性报告及经费概算编写提纲

课题题目:浙江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措施研究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的根本任务。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以“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及各项改革开放事业,就要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和包容宽松的创新环境、完善政策激励及考评机制,增强全社会创新的内生动力。今年6月浙江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到了全省核心战略位置,并确定为我省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创新驱动对于浙江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从实际情况来看浙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依靠资本要素的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表现形式主要有:GDP 增长以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投入为主;企业的发展以低附加值的产量扩张为主;创新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限等。资源和环境的快速消耗导致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明显,地荒、煤电荒、水荒的不断出现,有的地区甚至成为一种常态的短缺。可以得出结论,浙江欠发达地区这种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的发展将难以为继。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来说,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通过全面实施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通过节约劳动、土地、水资源等各种要素的使用,使江欠发达地区有限的资源发挥更高的效率;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由低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向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从而强化产品的非价格

1

竞争力。

省委、省政府对衢州等欠发达地区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要求,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由于欠发达地区受到经济基础、科技投入、科技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人才等多方面突出问题约束,因此探索科学的适合欠发达地区实际背景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欠发达地区驱动创新战略路径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对于欠发达地区选择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路径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并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 1912 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成了最初的创新理论。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将创新概念引入管理领域,进一步发展了创新理论。德鲁克认为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

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展的重要驱动力,世界各国都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多种创新驱动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技术推动模型在技术创新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科学研究成果导致了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市场只是被动地接收研究开发成果。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勒在考察了投资、产出、就业和这些行业的专利数量后,得出专利活动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因此提出了与技术推动模型完全对立的市场拉动模型。70 年代末,沃尔什等人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在“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引”两种因素的结合中产生的,这就是技术创新动力二元模型。三元论模型认为,政府通过直接参与技术创新,制定政策干预市场科技活动,

2

因此成为了影响技术创新的又一动力。在三元论的基础上,考虑企业家的创新偏好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形成了技术创新的四元论模型。英国学者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通过对十多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实证分析,得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企业、研究机构、高等教育、政府、中介机构等组成的网络系统这一结论。从技术创新驱动力模型发展的历史,即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变动的历史可以看到,推动技术发展、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变化的,并呈日益增多的趋势。

国外对于创新驱动衡量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由于分析技术方面的缺失,经济学学者们在进行创新驱动衡量时,一般把研发投入和专利活动作为较为近似的指标,并且在创新投入方面的界定时,从狭义的经济指标上入手,将R&D、从事科研的科学家数量或者工程师数量作为创新投入指标的代表;而对于创新产出,一度被界定为等同于R&D创新投入量,直到70年代,专利发表和保护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使学者们注意到专利与创新产出之间的某种关系,因此将专利作为产出衡量指标又一度成为经济研究热点。此外1962年,库兹涅兹就提出了一种创新驱动量化理论。他认为,技术的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相关的经济指标,但是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和指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数学关系没有建立,因此,创新驱动量化的问题阻碍了人们对技术创新的进一步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针对国外的发展状况提出的,而对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相关创新驱动测评和研究的科研环境并不完善。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学者对于创新驱动的研究在 90 年代主要在企业实现创新发展。2005年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深圳举行的“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高层论坛”上指出,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实现从对国外技术

3

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最近几年相关研究明显增多,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朱家良研究员(2007)提出浙江省应努力推进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张唯实(2007)针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问题进行了研究。张卫东等(2008)分析了推进江苏经济向创新驱动跃升的路径。张晓第(2008)提出了以创新驱动走出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张仁开(2008)在《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中通过对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建模研究,提出了对创新驱动的若干思考。夏天(2009)在他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及其最新启示”中对创新驱动在国内外各国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效做了对比,并提出了创新驱动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启示,认为要将自主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的根本,协调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张来武(2011)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论述了我国的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到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科技创新的3种力量,并强调政府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国内相关的研究看来,对创新驱动意义、内涵、显著特征、政府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问题等各个方面都展开了全面的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但是对于特定区域,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路径选择,以及地方政府应采取的策略确研究很少,这正是开展本项目研究的重要目的。

(三)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将建立基于创新驱动路径现实基础的选择与创新过程难度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即将创新路径的静态起点是基于现实基础的选择,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化是基于创新过程难度的选择联系起来,探寻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战略最优路径。基于此要求需要展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的现状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查阅文献获取资料,总结

4

分析欠发达地区(主要样本选择衢州、丽水两市)创新驱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战略的本质内涵和逻辑内涵分析。主要有实施战略的背景、指导思想、创新的内容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创新驱动过程及创新驱动机理分析。创新驱动过程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路径。建立创新驱动过程模型,从创新驱动过程的外部环境和创新驱动过程的内部机制分析创新驱动机理过程的一般规律,提出创新驱动过程的各种可供参考的路径选择。

4. 提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选择。第一,依据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判断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创新模式所处阶段,从而确定其创新驱动过程路径选择的出发点;第二,基于创新模式的难度递增和层次推进关系创建创新驱动演化路径模型,根据模型,按照创新路径的静态起点是基于现实基础的选择,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化是基于创新过程难度的选择的原则,确立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出发点及动态发展方向。

5.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根据 “浙江十二五规划”、欠发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精神,系统地设计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方案,论述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战略在任务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手段创新和政策创新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举措。

主要创新点:

1.本研究将对浙江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提出浙江欠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的路径选择,为政府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

2. 本研究将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即运用创新驱动路径现实基础的静态选择与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化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探寻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战略最优路径。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wp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