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6 03: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学复习考点与知识归纳

一、考试要点

考试要求 b b b b 单 元 考 试 内 容 第 一册第一章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4节 温度的测量 第5节 质量的测量 第3节 常见的植物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会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1.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1.会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1.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概念 1.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 2.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和装片 1.描述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一第4节 细胞 册 第二章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第一册第三章 a b a a a 第2节 地球仪 1.能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和地图 2.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第3节 太阳和月球 第5节 月相 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概况 2.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1、 知道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 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3.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b a a a a a a a 1

第二册第 一 章 对 环 境 的 觉 察

1.说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a 2.说出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a 第4节 光和颜色 3.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 a 1.光的反射 ①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②概述光的反射定律 ③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第5节 光的反射④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和折射 2.光的折射 ① 列举光的折射现象 ② 概述光的折射定律 ③ 能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a b b a a b b 第1节 熔化与凝固 第一册第 四 章 物 质 的 特 性 1. 描述晶体熔化图线 2. 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3. 说出熔点、凝固点的含义,能说出冰的熔点为00C 1.说出液体汽化的二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描述液体蒸发和沸腾时的特点 3.说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0C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3.用分子观点解释物态的变化 1.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溶解情况 1.溶解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 2.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液体、气体不作要求) 1.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辩认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a b a a a a a a c a a a a b a a 第2节 汽化与液化 第4节 物质的构成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6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

第二册第 一 章 对 环 境 的 觉 察 1.说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a 2.说出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a 第4节 光和颜色 3.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 a 1.光的反射 ①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②概述光的反射定律 ③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第5节 光的反射④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和折射 2.光的折射 ① 列举光的折射现象 ② 概述光的折射定律 ③ 能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1.运动的描述 ① 能说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② 说出参照物的概念 ③ 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识别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第2节 机械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①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②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③ 说出速度的单位 ④ 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 ⑤ 能用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 1.能说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说出力的单位 3.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1.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说出力的三要素 3.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 1.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 说出重力的方向 3.会应用关系式G=m/g进行有关计算 1.列举摩擦力的存在 2.能针对具体例子说明摩擦的利与弊 1.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1.说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2.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3.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限于最多作用两个力的物体) 4.说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a b b a a b b a a a a a a a b a a b b a c a a b a b a b a b b a 第3节 力的存在 第4节 力的图示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 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3

第第3节 走向成熟 二册 第5节 植物的一第生 三章 第第1节 地球的自四转 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1.青春期的概念和特征 2.青春期的身心健康 1.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2.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3.描述果实、种子的形成 1.了解地球的自转特征 2.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 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地轴倾斜等特征 1.了解我国日历中公历和农历的设置方法 2.知道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3.知道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1.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2.认识地壳是变动的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a a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第4节 日历上的科学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7节 地形和表1.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 示地形的地图 2.理解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4

第1节 水在哪里 1.描述地球上水体的名称及比例 2.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的影响 3.知道水体的分类 4.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1.说出水电解后的产物 2.描述水的组成 3.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 1.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 2.用ρ=m/V进行简单计算 3.举例说出密度的单位的含义 4.运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1.压强 ① 说出压力的概念 ② 说出压强的定义 ③ 说出压强的单位 ④ 说出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⑤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液体压强 ① 说出液体对容器底、侧壁有压强 ② 定性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不要求进行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 1.描述浮力的涵义 2.概述阿基米德原理 4.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计算对象最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a a a a a a a b b a b a b a a c a b a b a a a a b a a b a a b a c a b 第2节 水的组成 第3节 水的密度 第三册第 一 章 生 活 中 的 水 第4节 水的压强 第5节 水的浮力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2.辩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2.说出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1.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例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3.描述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4.会运用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5.了解温度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6.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7.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简单计算 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 9.按要求配制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 1.了解常见的晶体 2.掌握结晶的两种方法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5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3.例举常见水污染的种类、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5.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 6.掌握粗盐的提纯 a a b a

第1节大气层 第2节 天气与气温 1.了解大气的分层 1.了解天气的概念 1.说出一些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2.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值 3.用大气压的有关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1.说出空气的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列举一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对天气、人体、沸点的影响,了解高压锅、吸尘器的原理 a a a a b a a 第第3节 大气压三强 册第 二 章 第4节 大气压 与人类生活 地 球 的 第6节 为什么外 会降水 衣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了解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 2.了解人工降雨 1.了解气候的概念 2.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a a a a 1.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现象 2.说出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1.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3.说出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常见疾病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1.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第2节 神奇三的激素 册 第三第3节 神经章 调节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a a a a a a a a

6

1.说出电路中每个元件的作用 2.绘制电路图(限于两个电阻的情况) 3.说出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特点 4.能识别和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1.电流 ① 识别电流方向 ② 知道电流的概念 ③ 说出电流的单位 ④ 能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2.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① 能识别电流表 ② 说出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 ③ 会按实验要求将电流表和其他元件连接成电路 ④ 会用试触法选择合适量程 1.物质的导电性 ① 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电阻 ① 说出电阻的概念 ② 说出电阻的单位 1.概述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原因 1.解释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流大小的原因 2.会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3.会正确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 1.电压 ① 描述电压的初步概念 ② 说出电压的单位 ③ 能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第6节电压的测量 2.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① 能识别电压表 ② 说出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注意事项 ③ 会按实验要求将电压表和其他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a a a a a a a b a a a a a a a b b a c a a a 第1节电路图 第2节电流的测量 第三册 四 章 电 路 探 秘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 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5节变阻器 a a a

7

第 四 章 电 路 探 秘 第四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1.欧姆定律 ① 概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b b 第7节电流、电② 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限制两个电阻) 压和电阻的关2.实验 b 系 ① 说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b ② 绘制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b ③ 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第8节电路的连1.概述串联电路的特点 接 2.概述并联电路的特点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1.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描述原子结构模型 3.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4.说出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5.描述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的大小数量级 6.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的同位素不作要求) 1.说出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2.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3.列举组成地球的主要元素,指认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 1.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H、O、C、N、S、Si、Na、Fe、Cu、Cl、Ca、Ag、I、K、P)会查阅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不作要求) 2.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几种含义 1.说出化合价的含义 2.会查元素的化合价 3.能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4.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5.列举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1.会查阅相对原子的质量 2.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 2.说出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a a a a a a a a a b a a a a a a b a a b b a a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1节 空气 8

第2节 氧气与 氧化 第四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1.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水中的溶解性、密度等 2.说出检测氧气的方法 3.举例说明氧气的主要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4.说出氧气的用途 5.说出氧化反应的概念 6.描述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如镁、铁、硫、碳、氢气等 6.就具体的例子说出氧化反应 7.说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8.举例说明催化作用和催化剂 9.列举一些缓慢氧化现象 10. 列举一些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 11.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2. 说明常用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13. 列举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 1.说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 2.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3.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4.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常见的现象 5.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6.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7.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 1.描述人体呼吸时对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通过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旺盛时期的探究来了解呼吸作用的特点 1.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水中的溶解性、密度等 2.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3.说明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4.说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5.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6.通过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7.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a b b a a a a a b a a b b a b a c b a b c a a b a a b a a b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第3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第4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第5节 光合作用 第7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1.列举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说出一些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3.说出空气质量指数主要内容 4.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5.知道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9

第1节 土壤中1.知道土壤的构成 有什么 2.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 第四册 第三章 植物与 土壤 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3节 植物与土壤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第5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1.区别不同的土壤类型 2.知道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描述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2.说出植物缺失氮、磷、钾、铁等矿物质元素对生长的影响 1.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结构 2.说出植物体对有机物的运输结构 1.通过观察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体内水分上升影响实验,描述蒸腾作用的意义和进行部位 2.说出植物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农业生产中的新陈代谢原理 1.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3.了解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1. 知道磁体及其性质 2.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第1节 指南针为3.了解磁化的概念 什能指方向 4.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 第 四 第2节 册 电生磁 第 四 第3节 研究影响1.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章 电磁铁磁性强弱的2. 能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思想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 电 因素 和 磁 第4节 电动机 2.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方向相关的因素 1.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 说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并能描述磁感线的形状 1. 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及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特性 a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第6节 保护土壤 5. 知道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间的关系 a a a a a a a 第5节 磁生电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说出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2.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a a b 第 10

五册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1.说出酸的涵义,列举常见的酸 2.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3.概述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4.概述盐酸、硫酸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5.会区别盐酸和硫酸 6.说明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1.说出碱的涵义,列举常见的碱 2.概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 3.概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1.说出盐的涵义 2.说出食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3.说明纯碱、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4.说明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应用 1.说出金属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等 2.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 3.描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4.说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5.会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6.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 7.说明置换反应的特点 8.辩认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辨认金属与非金属 2.说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能列举 3.描述常见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氧化钙、二氧化硫等 4.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5.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 1.举例说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根据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 3.举例说出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 4.能根据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 5.能就具体例子说出还原反应 6.能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7.说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并根据燃烧产物来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8.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 1.说出合金的概念 2.举说出一些常见的合金及其性能——如铁合金、铝合金等 3.举例说明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4.说出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a a b b c b a b b a a b b a b a a c b b b a a a b a b c b c a b a a c a a a a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五册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3节 常见的材料 11

第4节 材料的发展 1.举例说明金属冶炼发展的历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如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 2.举例说明新型材料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稀土材料、超导材料、特种纤维、纳米材料等) 1. 知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2.能在具体情况中分析能量形式的转化 a a 第 第1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 a a a a b a b a b a a a a a a 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1. 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2.说出功和功率的单位 3. 能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 能理解做功伴随着能的转化 五 第3节 认识简单1. 能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册机械 第三章 2.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省力、费力的原因 3. 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简单的问题 4.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作用 5. 理解滑轮组的作用(限于两个滑轮) 能 第 4节 动能和势1.理解动能、势能的涵义 量能 的转 2. 理解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3.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4. 了解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实例 化 第5节 物体的内1. 了解内能的概念 与能 守恒 2.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a a 12

第6节 电能的利用 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 说出电功、电功率的单位 3. 了解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 4.会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5. 能用电功率概念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限于两个电阻) 6. 能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额定电压、实际电压等概念及其关系 7. 能读懂常用电器铭牌中的主要数据 8.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①会绘制实验电路图,将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能测定小灯光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③能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a a a b b a a b b b a a b a a 第7节 电热器 1.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 2.理解电流通过导体发出热量相关的因素 3.理解焦耳定律,并能运用该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9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 描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能用简单事例解释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 第1节 食物和摄食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第3节 体内物五质的运输 册 第四章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宇宙的诞生 1.说出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a 1.说出食物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举例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条件 1.说出人体血液的组成 2.学会阅读“血常规”化验单 3.通过观察,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4.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知道判断三种血管的依据 1.了解氧化供能的过程 2.了解无氧呼吸的概念 1.根据植物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归纳、概括生物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1.解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2.了解太阳系的形成 a b b a a a b a a a a a 13

第5节 生物的进化 第6节 进化和遗传 1.了解化石的概念 2.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1.识别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举例说明基因的作用以及基因工程 3.描述常见的遗传病 4.通过调查近亲结婚的危害,举例说明优生的重要性 1.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 2.区别不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 1.描述生物圈的涵义 2.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5.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问题 6.通过碳循环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 1.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现象和意义 2.说出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说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描述健康的三要素 1.细菌、病毒的威胁 2.说出传染病的特点 3.说出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4.列举常见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1.识别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3.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1.了解环境毒物和食物中毒 2.描述平衡膳食的观念 3.描述吸毒、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的危害 4.人体的血量 5.描述人体ABO血型和输血原则 6.认同献血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c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第1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第2节 生态系第统 六册 第二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1节 健康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六第3节 身体的册 防卫 第三章 第5节 照顾好你的身体

14

二、精析 物理部分

知识梳理

第一册第一章

1、质量与密度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m =ρv m 公式:ρ= → m v v = ρ 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 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

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密度 第二册第一章

声波

波的存在 电磁波

1、波 光波

波的作用:传播信息

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

2、光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项目 镜面 反射面 平整光面 不同点 光线特点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相同点 反射定律:

3、光的反射 种类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

反射 漫反射 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空气→水(其它)∠入>∠折 水(其它)→空气∠入<∠折 15

折射现象特点:

4、光的折射 透镜

5、眼睛——视力的矫正 类型 近视眼 远视眼

特点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矫正方法 戴凹透镜 戴凸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名称 凸透镜 凹透镜 形状 缘薄 缘厚 性质 有实焦点 用,有虚焦点 特点 和虚像 像 中间厚边对光起会聚作用,能成实像中间薄边对光线起发散作只能成虚第二册第二章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速度 公式:v = s / t

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

16

(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1)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同时存在。

(2)施力物体与受力 施力物体——施加力 力 物体的判断 受力物体——受到力 单位:牛顿(N)。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

(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2)量程的选择。(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注意:(1)明确受力物体。(2)选择合适标度。(3)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只画一个

作用点,只确定一个标度。

5、常见的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作用点:重心。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g = 9.8牛/千克。

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

质量 17

符号 概念 区别 方向 单位 联系 G m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竖直向下 牛顿(N) 千克(kg)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 = mg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或

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

种类: 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2)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改变方法:(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注意:(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可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6、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b)大小相等;(c)方向相反;(d)同一直线。(或者说合力为零)

(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速度大小

运动状态 运动方向

注意:只要有一个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7、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地,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物体总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第三册第一章

18

1、压强

(1)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概念 重力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物体水平放置时F = G 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受力物体的受力面 产生条件 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 竖直向下 重心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强 公式:p = F / S

单位:1牛/米2 = 1帕斯卡(简称帕)

2、液体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 F浮 = G空-G液——称量法

(G空、G液分别为物体用弹簧秤称得空中和液体中的力)

浮力 大小 F浮 = F上-F下——压力差法

(F上、F下为液体中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F浮 =ρ液·g·V排——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

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

力 F浮 = G物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物体全部浸没——悬浮 V物 = V排 物体部分浸没——漂浮 V物>V排

第五册第三章第1-5节

19

1、简单机械

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五要素 支点:固定不动的点

(1)杠杆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平衡条件:F1·L1 = F2·L2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省力杠杆 L1>L2

种类 等臂杠杆 L1=L2

费用杠杆 L1<L2

注意:动力臂、阻力臂的画法:定支点,作二线(画出力的作用线)画力臂。 (2)滑轮 种类 结构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等臂杠杆 实质 特点 能改变力的方向,F = G 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S = h 注意点 动力臂为阻力臂能改变力的大小,F = 1/2G 两倍的杠杆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S = 2h F = 1/nG S= nh (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条数) 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滑轮组绕线法则:奇动偶定(与动滑轮相连后的绳子条数n为奇数时,绳子起

点在定滑轮上,n为偶时起点在动滑轮上),先内后外(从里面的小滑轮逐步向外绕线,不得重复与交叉)。

2、功和功率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1)功

20

公式:W = F·S 注意:F·S应具备同时性的同体性 单位:1牛顿·米 = 1 焦耳

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

(2)功率 W W F·s 公式:P = (P = = = F·V)

t t t 单位:1焦耳/秒 = 1 瓦 1千瓦 = 1000瓦 (1马力 = 735瓦)

3、功能、势能和机械能 机械能 关 系 动能 重力势能 概 念 能量 决定因素 质量m,速度大小 v 的能量 质量m、高度h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①势能 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形变大小 (1)机械能 = 动能+势能 联 系 (2)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3)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注:①外力撤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第三册第四章

1、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组成元件 开关——控制电路 导线——输送电能 通路

所处状态 (1)电路 开路 短路 电路图

表示方法

21

部分短路 全短路 ——危险,应当避免

实物图

连接方式 (2)串、并联电路的比较 项 目 电 路 串联电路 逐个顺次地连接 并联电路 并列地连接 串联 并联

用电器连接方法 用电器间的 相互关系 电流路径 开关在电路 中的作用 用电器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损所有用电器不关联,即任何一个坏,其他用电器均不工作 只有一条 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与开关在通断,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的那条支路的通断 用电器可单独工作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图例 2、电流、电压和电阻 项 目 量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 概念 形成电流 符号 国际单位 I 安培(A) 1安= 103毫安 1毫安 = 103微安 流 U 伏特(V) 1千伏 = 103伏 1伏 = 103毫伏 1毫伏 = 10微伏 3电压 电阻 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R 欧姆(Ω) 1兆欧 = 103千欧 1千欧 = 103欧 单位换算 电流大小用1秒钟内大小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多少来衡量 测量仪器 电流表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置,1节干电池的电压的一种性质,大小决定是1.5伏,家庭电路的于导休的材料、长度、电压是220伏 电压表 横截面积 电流表和电压表 22

3、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 项 目 仪 器 符号 不同点 共同点 电流表 电压表 必须串联在被测电①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路中 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A ○不允许直接接到电②被测电流(或电压)淡能超过电流以源的两极上 表(或电压表)的量程 须并联在被测电路③读数方法:先确认量程,再确认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和小格所表示的数两端 V ○最后从指针的位置读出被测电路可直接接到电源两值,的电流值(电压值) 极上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组线的长度改变电阻 结构图 (2)滑动变阻器 符号 接线连接:上下各一,下柱连入 阻值判断:向移减少,离移增大

4、电学规律

(1)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磁极间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欧姆定律:I =

U R 使用 (4)串并联电路特点: 电 项 目 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 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流之和 I = I1 = I2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I = I1+I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 = U1+U2 U = U1 = U2 电压 关系 电阻 关系 串联电路的总电阴等于各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之和

电阻的倒数之和 23

R = R1+R2 R1·R2 1 1 1 = + (R = ) 1RR R R 1+R2 2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分配 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规律 U1:U2 = R1:R2

的阻值成反比 I1:I2 = R2:R1 第五册第三章第6-8节

1、电功、电功率

(1)电功和电功率的区别见下表: 比较项目 电 功 电 功 率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 普遍适用公式:P = = UI t 但在电热器中还可用以下公式: U2 P = IR = R 2作 用 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定 义 电流所做功的多少 普遍适用公式:W = Uh = Pt 但在电热器中还可用以下公式: 2 计算公式 W = I2Rt = U t R (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 (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 国际单位制单位:焦 国际单位制单位:千瓦、瓦 单 位 日常常用单位:千瓦时 1千瓦时 = 3.6×106焦 测量方法 照明电路中可用“电能表”测量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比较 项 目 内 名 称 容 1千瓦 = 103瓦 可用“伏安法”测量 定议 用电器工作时实公式 区别 联系 实际 功率 一个用电器的当U实=U额时,P实=P额 际消耗的功率叫P实 = U实I实 实际功率有无(用电器正常工作) 做实际功率 数个 当U实<U额时,P实<P额 额定 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一个用电器的(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压下的功率叫做P额= U额I额 额定功率只有当U实>U额时,P实>P额 额定功率 一个 (用电器可能被烧坏) 24

(3)焦耳定律:Q = I2·R·t

第四册第四章

1、磁现象主要概念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2、磁场概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方向: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 表示方法:磁感线 磁场 永磁体 种类 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地磁场

电流的磁场

3、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 原 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电磁感应现象 构 造 磁体、线圈 电刷、换向器 磁体、线圈 电刷、滑环 能量转化 电能→机械能 直导线 通电螺线管

用安培定则判断磁极 磁性强弱决定因素 电流大小 线圈匝数 是否带有铁芯 交流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 说明: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使线圈继续转动。

火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220V

进户线 零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0V 作用:接通和切断电源 安装:静触头在上,不可倒装

4、家庭电路组成 作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源

熔断器 保险丝选择方法: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

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插座

用电器 灯泡

闸刀开关 25

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不高于36V 触电原因: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

家庭电路触电: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

5、安全用电 触电类型 高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一册第四章第1-3节、第五册第三章第9节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机械能 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热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热能

化学能:能够通过化学变化而释放的能

1、能的形式 定义:能够通过原子核反应而释放的能

核能 释取方式 轻核聚变(热核反应)

光能 电能 内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2、基本规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定义: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 大小决定因素——物体的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内能 做功 外内做功——内能增加

改变方法 热传递 发生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定义: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单位:焦/千克

5、物态变化

(1)物质的状态及转化

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重核裂变(链式反应)

4、燃料的热值 26

(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两种方式 定义 发生温度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液体温度 共同点 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任何温度下 液体表面 缓慢 液体温度往往在下降 一定温度下(沸点)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剧烈 保持在沸点不变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都是汽化,都要吸热

化学部分

知 识 疏 理

第三册第一章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

(1)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2)区别: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2、溶液的电离

电离: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溶液的电离 1.书写 电离方程式: 2.电荷守恒 3、溶解度

(1)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 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温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

② 标准——“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指水)”.因为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成正比.

③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指溶质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 单位——“溶解的质量(克)”.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27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4)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S表示溶解度)分成四个等级。

20℃,S 大于10克 10~1克 1~0.0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表(会查看). 溶解度曲线代表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②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着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曲线上面: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

③ 面: 曲线下面: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4、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公式 (a)溶质的质量分数?m溶质m溶液?m溶质m溶质?m溶剂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常见计算类型

(a0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溶解度

100?溶解度m浓?A浓%?(m浓?m水)?A稀% m浓——浓溶液质量

m稀——稀溶液质量 A浓%——浓溶液质量分数 A稀%——稀溶液质量分数

(b)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A浓%?m稀?A稀%?(m浓?m稀)?A混%

(c)溶液体积、质量、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a)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28

(b)实验步骤:①计算 ②称重 ③溶解

第四册第一章

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2、物质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夸克

(2)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 ①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③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 ④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⑤ 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第四册第二章

1、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9

2、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性质的比较 H2 物理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有无毒性 无毒性 ① 无色无味气体 ② 难溶于水 ③ 密度比空气小 CO ① 无色无味气体 ② 难溶于水 ③ 密度比空气略小 有剧毒 C 黑色固体 化学性质 无毒性 3、 化学用语 1.表示某一种元素 (1)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

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0

大脑: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脑 小脑:负责动作的协调性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神经系统 脊髓:具有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分布于内脏 植物性神经 脊神经 反射

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骨骼肌(运动时) 直接散热 产热 神经系统等调节

散热

内脏(平静时) 蒸发散热

第四册第二章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肌肉 膈 肋骨移动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力 气流 吸变得向上 气 膈肌、肋扁平 向外 增大 减小 进入肺部 呼间肌活动 恢复向下 离开气 拱形 向内 减小 增大 肺部

2.生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6

酒精 碘液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 件 光照 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场 所 叶绿体 活细胞 物质变化 吸收CO2,放出O2 吸收O2,放出CO2 制造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能量变化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1、制造的有机物是构成地球上一切生物体的物质基础 生理意义 2、为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能量 3、维持大气成分相对稳定

第四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1.植物吸水原理

2.植物蒸腾作用

3.植物对水、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散失:约99%用于蒸腾作用 利用:约1%用于光合作用等

37

运输:导管

条件:细胞液浓度>环境(土壤)溶液浓度 吸水:

部位:根——根毛区——根毛细胞

(主要区域) (主要细胞)

(主要器官)

4.植物新陈代谢原理的应用 水、无机盐是细胞构成的基本成合理灌溉 分和生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根据植物的需求规律适时、适量灌合理施肥 溉、施肥

第五册第四章

1.动物的食物和摄食

营养素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有机物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食物纤维

2.酶

酶的成分 酶的性质 消化酶的作用 酶的特点 酶的作用条件

3.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①血液 组成 功能 运载血细胞、物质 运输O2和部分CO2 有关疾病 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 再生 由红骨髓蛋白质 生物催化剂 不能吸收的大分子有机物 —→能吸收的小大分子有机物 专一性、多样性及高效性 受到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 消化酶 过多的水分会影响到根部等器官的有氧呼吸,从而导致烂根等现象的出现 过多的无机盐会引起烧苗 作 用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贮藏能量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 吸收情况 直接吸收 先消化 再吸收 不吸收 血 浆 血血液 红细胞 细 38

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与机体的抗传染有关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炎症: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增多 再生 ②心脏

③血管 血管类型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厚、弹性大 较薄、弹性小 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管腔特点 小 人体心脏被心肌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房室瓣分别分隔成上下两个腔。

血流速度 快 较慢 最慢 主要功能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进行物质交换 大,内有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 最小 ④血液循环

4.尿的生成和排出

泌尿系统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含废物较多

血浆(含废物较多) 含废物较少

过滤

原尿

重吸收

尿

血浆(含废物较少) 尿

过滤 重吸收

尿的生成:血浆 原尿 尿液

尿的排出: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5.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39

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通过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有机物 自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 异养:动物、真菌等生物通过摄取现成食物来获得营养, 的来源 新陈代 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类型 谢类型 是否 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

需要氧 无氧呼吸:有机物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少。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又称为发酵。

合成

物质变化

分解

新陈代谢

贮存

能量变化

释放

6.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小现象

血管 特 征 静脉 动脉 顺着血流方向逐渐分支 动脉

毛细血管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静脉 顺着血流方向逐渐汇聚

毛细血管

第六册第一章

1.生物进化

①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鸟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哺乳类

苔藓

植物的进化顺序:藻类 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②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是动植物化石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物与自然环境及其他生物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繁殖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生物的祖先 有差异的后代 有利变异的后代 现代生物(适应环

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 遗传积累 不适者淘汰 境)

2.进化和遗传

DNA结构: 沃森、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w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