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新版数学导学案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更新时间:2024-05-01 08: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第1课时 对顶角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认识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学习重点:对顶角相等的运用。

一、学习准备

1、如果∠1+ ∠2=180,则∠1与∠2是——————

2、∠ 1与∠2互为补角, ∠3与∠2也互为补角,则∠1 ——— ∠3

3、如图所示,AB⊥CD于点C,CE⊥CF,则图中共有______对互余的角.

0

二、自主学习:

1、动手操作:把AO,CO反向延长,得到BO,DO。 C

A O

2、观察:∠AOC与∠BOD这两个角,它们的边以及它们的顶点的有什么关系? 3、总结:象这样两个有 的角,其中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是 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于是上图中可得到:∠______与∠ ______是对顶角,∠ ______与∠ ______ 是对顶角

三、自学检测

1、辨析:下列各图中的角是否是对顶角?

(1) (2) (3) (4)

2、找出下图中∠AOE,∠BOD的对顶角。 A E A

Q EO C

D B

C

G D

B 104

F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四、问题探究

A 1、猜想:∠1与∠2,∠3与∠4的数量关系?

2、操作:分别量出∠1、∠2、∠3、∠4的度数。 证明:∵∠1与∠3互为补角

∠2与∠3互为补角

∴∠1=∠2 ( )

C

同理,∠3= ∠4

结论:如果两个角成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 。 简单的说: 相等。

四、例题学习:

1、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O点,∠AOC:∠BOC=2:3,求∠BOD的度数。

O 4 1 3

B 2

D

2、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AOE=40°,∠BOC=2∠AOC,求∠DOF的度数。

五、巩固提升

1、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OF=3∠FOB,∠AOC=90°

求∠EOC的度数.

2、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C平分∠ BOG, ∠ BOG=68°,求∠ AOD。

105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第2课时 垂线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意义,并会判断两直线垂直.

2.理解垂线的性质,了解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 【课前导习】

1.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________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成为__________,此时,直线AB、CD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他们的交点O叫做_________.

2.过直线外一点到直线各点的距离长短不一,其中最短的为点到直线的__________.

【主动探究】

1.请按以下要求作图:

(1)过直线AB外一点,作一条直线垂直与直线AB

P

A B

(2)过直线AB上一点P,作一条直线垂直与直线AB

2.由上题可知,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______.

【当堂训练】

1. 有以下说法: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③两条直线相交,若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④两条直线相交,若一组邻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是( )

106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如图,∠ABD=90°。

(1)点B在直线 上,点D在直线 外;

(2)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 A,点 D 是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也是直线 与直线 的交 点, 又是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

(3)直线 ⊥直线 ,垂足为点 ;

(4)过点D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直线AC垂直.

3. 在如图所示的各个三角形中,分别画出AB边上的高,并量出三角形顶点C到直线AB的距离。

4. 如 图,AC?BC,CD?AB,垂足分别是C、D。 (1)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 , (2)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 。

【回学反馈】

1. 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

(1)过点C作线段AB的垂线,垂足为D; (2)该垂线是否经过格点(格点指的是画方格时的纵向和横向线段的交点)?如果经过格点,

请在图中标出垂线所经过的格点;

(3)量出点C到线段AB所在的直线的距离(精确到1mm)。

图1

2. 如图1,AC⊥BC,CD⊥AB,点A到BC边的距离是线段_____的长,点B到CD边的距离是线段_____的长,图中的直角有_____________,∠A的余角有_______________,和∠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

3. 如图,P为直线l外一点,A、B、C在l上,且PB⊥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P ②线段PB的长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

107 ABCl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③线段AB的长是点A到PB的距离

④线段AC的长是点A到PC的距离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第3课时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掌握三线八角的形成。

2.会认识和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课前导习】

1. 两直线相交,可得______个角。

2. 如图1,其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两条直线被另一条直线所截,可得________个角

4. 如图2,其中直线______和直线__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

其中∠1与∠5是_________角;∠4和∠6是__________角;

∠3与∠6是_________角。

图中还有哪些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主动探究】

1.∠1与∠5处于直线l的_______,直线a, b的________, 这样位置的角叫同位角。

图中还有哪些同位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与∠6处于直线l的_______,直线a, b的________, 这样位置的角叫内错角。

图中还有哪些内错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与∠6处于直线l的_______,直线a, b的________, 这样位置的角叫同旁内角。

图中还有哪些同旁内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1.如图,直线a截直线b、c 所得的同位角有 对,他们是 ,内错角有 对,他们是 ,同旁内角有 对,他们是 。

108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2.如图,与∠1是同位角的角是 ,与∠1是内错角的角是 ,与∠1是同旁内角的角是 。

3.如图,∠1与∠3是同位角吗?∠2与∠4是同位角吗?

第2题 第3题

4.如图,∠ 与∠C是直线 与 被直线 所截得的同位角,∠ 与∠3是直线 与 被直线 所截得的内错角,∠ 与∠A是直线AB与BC被直线 所截得的同旁内角。

(第4题) (第5题)

5.如图所示的6个角中,

同位角有 对,它们是 ; 内错角有 对,它们是 ; 同旁内角有 对,它们是 .

【回学反馈】 一、判断

1.顶点相同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2.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是直角,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 4.如图1,∠2和∠8是对顶角.( )

8515.如图1,∠2和∠4是同位角.( ) 926.如图1,∠1和∠3是同位角.( )

1077.如图1,∠9和∠10是同旁内角,∠1和∠7也是同旁内角.( )

6438.如图1,∠2和∠10是内错角.( ) (1)二、如图,下列各组角是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1与?B是直线 被直线 所截而成的 角。 (2)2与?A是直线 被直线 所截而成的 角 (3)?3与?A是直线 被直线 所截而成的 角 三、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与?3是同位角 B、?A与?B是同旁内角

109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C、?A与?C是内错角 D、?1与?2是同旁内角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2 平行线

第1课时 平行线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会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传递性.

【课前导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__________.

2.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__________. 3.请仿照书上所示,画出下图AB的平行线CD。

A B

4. 如果在直线a外有一个已知点P,那么经过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a平行?请动手画一画。 p a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动探究】

1.画已知直线AB的平行线,并且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

A B

110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当堂训练】

1.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

(1)用符号表示下列两棱的位置关系:A1B1 AB,AA1 AB,

A1D1 ,AD BC;

(2)A1B1与BC所在的直线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他们 平行线(填“是”或“不是”),由此可知,在 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能叫做平行线.

2.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过△ABC的顶点C,画MN∥AB;

(2)过△ABC的边AB的中点D,画平行于AC的直线,交AB于点E.

3.请说出以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回学反馈】 1.判断

(1)直线AB是平行线. ( ) (2)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 ) (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 ) (4)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AB的平行线可 画无数条. ( ) 2.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 ) A、没有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 C、有两个交点 D、有三个交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B、两条不平行的线段,在同一平面内相交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过三点有一条直线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平行 B、两条直线不平行则相交

111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C、若两条线段平行,则它们不相交 D、若两条线段不相交,则它们平行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a与c相交,b与c相交,则a与b相交;②若a∥b,b∥c则 a∥c;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垂直三种。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5)、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都不平行,那么交点最多有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按要求画图(如图)

(1)过A点作DE∥BC;(2)过C点作CF∥AB;(3)过B点作BG∥AC,且BG,CF交于点M。

4.你能不能运用今天掌握的画平行线的技巧来画出一个封闭的图形呢?

112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2 平行线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简单的书写. 【课前导习】

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

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垂直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平行。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如果∠1=∠2,那么a∥b.这是根 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说明a∥b,这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动探究】

如图:

由∠1=∠3得___ //____( )

由∠2=∠3 得___ //____( ) 由∠3+∠4=180

得___ // ____( ) 由∠2+∠4=180°

得___ // ____( )

【当堂训练】 1.如图.

(1)如果∠B =∠1,那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AD∥BC; (2)如果∠D =∠1,那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113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第1题) 2.如图.

(1)如果∠BAD +∠ABC =180°,那么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平行,可得_____∥_____;

(2)如果∠BCD +∠ABC =180°,那么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平行,可得_____∥_____。

3. 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指出互相平行的直线和互相垂直的直线。

4.如图,推理填空:

(1)∵∠A =∠ (已知), ∴AC∥ED( ); (2)∵∠2 =∠ (已知), ∴AC∥ED( );

AEB123FDC (3)∵∠A +∠ = 180°(已知), ∴AB∥FD( ); (4)∵∠2 +∠ = 180°(已知), ∴AC∥ED( )

5. 如图,∠D =∠A,∠B =∠FCB,求证:ED∥CF.

ECA

DFB

114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回学反馈】

1.如图,∵ ∠ACE=∠D(已知),

∴ ∥ ( ). ∴ ∠ACE=∠FEC(已知),

∴ ∥ ( ). ∵ ∠AEC=∠BOC(已知),

∴ ∥ ( ). ∵ ∠BFD+∠FOC=180°(已知),

∴ ∥ ( ).

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D=60°,∠A=120°,AB与CD平行吗?AD与BC平行吗?

3.如图所示:

①如果∠1=∠3,可以推出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2=∠4,可以推出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B+∠BAD=180°,可以推出____∥____,其理由是

4.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1 =∠2,∠CNF =∠BME.求证:AB∥CD, MP||NQ EACNFM12BPDQ

115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2 平行线

第3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2.正确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能正确书写简单的证明过程。 【课前导习】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⑴如果同位角_________ ,那么两直线_________ ; ⑵如果内错角 _________ ,那么两直线_________ ; ⑶如果同旁内角_________ ,那么两直线 _________ .

想一想:如果交换它们的已知和结论,即让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会有什么结论呢?

2、阅读教材P175--176,并填空。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_________,同位角_________。 如图 :用符号语言表述为: ∵ ∥ ( )

∴∠ =∠ ( )

(2)两直线_________,内错角 _________。 如图 :用符号语言表述为: ∵ ∥ ( )

∴∠ =∠ ( )

(3)两直线_________ ,同旁内角_________ 。 如图 :用符号语言表述为:

116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 ∥ ( )

∴∠ +∠ = ( ) 3、自主学习P176--177例4、例5、例6 4、自主完成教材P174—175练习1---5

5.如图,如果AB∥CD,那么图中哪些角相等?哪些角互 补?

【主动探究】

5. 如图,平行直线a、b被直线l所截,如果∠1=75°,那么

∠2=____°,∠3=____°,∠4=____°,∠5=____°,

∠6=____°,∠7=____°,∠8=____°。

【当堂训练】 1.如图,

(1)如果AD∥BC,那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得∠____=∠1;

(2)如果AB∥CD,那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得∠____=∠1。

2.如图.

(1)如果AD∥BC,那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可得∠____+∠ABC =180°;

(2)如果AB∥CD,那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可得∠____+∠ABC =180°.

3. 在图上画着与第三条直线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已知∠1等于 52°。其余各角等于多少?

117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4.如图, l1∥l2,尽可能多的写出你能得到的相等的角.

514

【回学反馈】

1.如右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1 =70°,则∠2 = .

2.如右图,已知直线AB//CD,直线EF与直线AB、CD分别 交于点E、F,且有∠1=70°, 则∠2= .

3、如图1,如果AD//BC,那么根据 , 可得∠B=∠1,如果AB//CD,那么根据

,可得∠D=∠1。

图1 C

1 A

E

2 F 23l1l2

D

B

4、如图2,m//n,∠2=50°,那么∠1= °,∠3= °,∠4=______ ° 5、如图3,直线MN、PQ被直线EF所截,若∠1=∠2,则∠MEF+∠PFE= °

图2 图3

6、如图,一块梯形玻璃ABCD的下半部分打碎了,若量得上半部分中的 ? A =123°,?D=110°,

你能知道下半部分中的? B和? C的度数吗?说明理由。

118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注:该题的隐含条件是:梯形的两底平行。即AD//BC

7.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的角?C是多少度?

是142,第二次拐

?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 习 课时一

【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使学生会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

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2.所学的知识条理化,逐步做到系统化;

3.通过例题和练习,进一步理解推理证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导习】 基本概念、性质

6. 如图1,直线AB、CD、EF相交于O,∠AOE的对顶角

是 ,邻补角是 ,∠COF的对顶角是 , 邻补角是 。

2.如图2,∠BDE的同位角是 ,内错角是 ,同旁内角是 ;∠ADE与∠DGC是直线 被 所截 成的 角。

3. 如图3,三条直线a、b、c交于一点O,∠1=45°, ∠2=60°,∠3= 。

4. 如图4,∠1=105°,∠2=95°,∠3=105°, ∠4= 。

5.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 ,它们的交点叫做 。

6.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 段 ,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 。 7.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 平行;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 线 。

119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9.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或 相等, 相等, 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0.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相等, 相等, 互补。

【主动探究】

已知:如图5,AB∥CD,求证:∠B+∠D=∠BED.(辅助线已作、写出简单的过程或思路)

【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 如图 点E在AC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

A、 ∠3=∠4 B、 ∠1=∠2 C、 ∠D=∠DCE D、 ∠D+∠ACD=1800

2、 如图a∥b,∠3=1080,则∠1的度数是 ( )

A、 720 B、 800 C、 820 D、 1080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c是直线,且a∥b, b∥c,则a∥c B、 a、b、c是直线,且a⊥b, b⊥c ,则a⊥c C、 a、b、c是直线,且a∥b, b⊥c则a∥c D、 a、b、c是直线,且a∥b, b∥c,则a⊥c

4、如图由AB∥CD,可以得到 ( )

A、∠1=∠2 B、∠2=∠3 C、∠1=∠4 D、∠3=∠4

BAAD3DBa 2C 14342bBC FEEAC第(4)题第(2)题第 (1)题第(5)题5、如图B∥CD∥EF,那么∠BAC+∠ACE+∠CEF= ( ) A、1800 B、 2700 C、 3600 D、5400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 A、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B、互补的角若相等,则此两角是直角 C、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D、一个角的两个邻补角是对顶角

7、图中,与∠1 成同位角的个数是 ( )

bcaA、 2个 B、3个 L11C、 4个 L2D、 5个 第(7)题【回学反馈】

131D1.下图中,已知a∥b∥c,则与∠α互补的角有( )

120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编者:筠连中学 喻兴魁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2.如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B是同旁内角 B.∠1和∠3是同位角 C.∠2和∠B是同位角 D.∠2和∠3是内错角

3.如图,AB∥CD,∠3=45°,∠1=75°,求∠A.请在括号内填写推理根据.(8分)

∵ AB∥CD( ) ∴ ∠2=∠3( ) ∵ ∠3=45°( ) ∴ ∠2=45°( ) 又AB∥CD( )

∴ ∠A+∠ADC=180°( ) 即∠1+∠2+∠A=180°

∴ ∠A=180°-∠1-∠2=180°-75°-45°=60°( )

4.已知:如图所示,AB∥CD试说明:∠B+∠BED+∠D=360°.(9分)

ABECD

1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vq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