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六国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3-04-08 20: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国论》教学设计

苏洵

一、【序曲·史】

1、六国灭亡地形图。(播放幻灯片1、2,配乐渲染氛围)

2、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过去,可以预测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么处在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的苏洵,面对大宋的屈辱求和,回想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又有哪些感慨呢?(展示幻灯片3)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洵的《六国论》,倾听历史的回声。(展示幻灯片4)

3、齐读学习目标:

(1)披文入理,理清论证思路;

(2)因声求气,体味作者情感。

二、【解读·言】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快问快答的小游戏,检查一下同学们文言知识掌握的情况。(展示幻灯片5、6、7)

快问快答:全班分两大组,每组每排派一个代表,答完一个就坐下,另一位同学紧接着。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两组同学相互做裁判。

2、古人写六国的文章有很多,为什么只有苏洵的《六国论》流传最广?前人替我们做了最好的回答。(展示幻灯片8)自由朗读这两句话。

“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

——曾巩

“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

——欧阳修

3、教师引导(展示幻灯片9):这里面有两个字很关键,一个是雄,一个是辩。“雄”是指文章的哪方面?“辩”是指文章的哪方面?

齐读:

雄是雄浑,有气势。指文章情感文气,沉痛激切,充沛有力。

辩是雄辩有力,从多方面论说。指文章观点明确,论证思路清晰严谨。

如果我想用一个词来概括《六国论》的文气,是什么呢?

那就是富有雄辩之气。(板书:雄辩)

4、今天我们就细细品读《六国论》,看看文章是如何紧紧围绕“雄辩”二字展开

的。(展示幻灯片10)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理清文章思路,勾画出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三、【论史·辩】

1、刚才让同学们勾画出能体现文章观点态度的语句,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第一段,你勾画的是哪一句?理由是什么?

①大家认为他分析的对不对?②除了勾画这一句,第一段中你还勾画了哪一句?与刚才那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看来,大家意见比较统一,那么六国都是亡于赂秦吗?作者的观点严谨吗?通过赂者、不赂者两个角度分析论证,可以看出论证严谨)

第一句: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句:分论点1。赂者:力亏。赂秦的危害。

第三句: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四句:重申论点。

作者开篇立论,观点鲜明,论证严谨,十分有气势。

2、那么第二段中你又勾画了哪一句呢?这一句论证了什么问题?照应了第一段中的那句话?

生答: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赂秦的国家是如何灭亡的。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第二段是从赂者的角度论证的,那么第三段又是从谁的角度论证的呢?照应了第一段中的那句话?

生答:不赂者。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第一段统领全文。

5、那么,最后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两段你勾画的结论性语句是是哪一句?

生答:总结上文。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整体论证有何特点?

生答: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论证严谨。

文章整体结构清晰,论证严谨。是议论文写作的经典范例。正如欧阳修所言:“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

四、【论史·雄】

1、当然,《六国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不仅来源于观点的明确,思路的清晰,还和文章的具体论证、感情气势有关。那么围绕作者的具体论证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气势呢?

找同学再次朗读第一段。

(1)生读。

读得好:你分析一下你为什么这样读?

读得不好:同学帮助分析怎么读?

诵读指导:需要强调的字重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和气势;语速快慢

教师引导:

①观点句怎么读?观点鲜明,要重读,语调沉稳,语气肯定,要读得斩钉截铁,语速略快,读得铿锵有力;

②两个分论点,不同角度,论证严谨,读出解释语气,语气低沉,语速放慢。

③短句快读,长句慢读,要读得长短徐疾,读出节奏感。

④文意:六国灭亡的事,要低沉一些。

(2)生示范读。读出了怎样的感情气势?

长句慢读,短句略快,加上重读,抑扬顿挫,富有雄辩之气。

(3)齐读。

(4)大家读得如此熟练,我们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

2、“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一个“赂”字灭掉了曾经的战国六雄,那六国具体是怎么灭亡的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战国,化身六国子民,到课文中一探究竟。(展示幻灯片11)

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别代表六个国家,各自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国家灭亡的原因;当然也可以帮助别的国家探寻一番,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

教师巡视,点拨。

3、好,六个国家分别派出外交使者,从文中找出并评价各自国家灭亡的原因,然

后有感情地朗读。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韩:①(送了什么?)他们用什么赂秦?土地

②哪儿来的土地?“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③这些土地得来的容易吗?他们对待这些土地什么态度?

祖父和子孙的对比,读出不同。

魏:④怎么送的?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数量、程度对比

楚:⑤送的结果是什么?不珍惜土地最后落得什么结局?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⑥对比诵读中,应该读出作者什么态度?读出作者的哀叹、不满和批判。

4、韩魏楚三国都是因为赂秦而亡,作者从赂秦的数量、程度、结果层层推进,写出了赂秦的危害,写出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慨和哀叹,形成一种雄辩的气势。

5、那么,对于不赂秦的国家,作者又是什么态度呢?如何读出这种情感态度?

对待齐国是一种批评;对待燕赵是赞赏和遗憾。

(教师引导:作者对六国有批判,有肯定,有赞赏,有遗憾,这些丰富的情感都融注在看似沉静的叙述中,形成一股雄辩之气,理性而不失褒贬。)

6、“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贿赂的国家灭亡了,不贿赂的国家也灭亡了。面对强秦,难道六国只有灭亡一条路可走吗?(不是)

7、身处北宋的作者又为他们开了一剂什么药方呢?齐读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解决之

道。

(1)解决之道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准确翻译一下。

学生归纳,总结。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重用谋臣,礼遇人才;六国合作;学会反抗,勇敢说不。

合作才能共赢,反抗才能抵御强敌,捍卫自己的权利。

(2)六国这样做会怎样?六国这样做了吗?作者对六国的灭亡是什么态度?

呜呼:遗憾,惜其有良策而不用;哪儿看出来的?生读。

悲夫:哀痛,悲痛,哀叹结果之惨。哪儿看出来的?生读。

(3)调换语序读可不可以?

不能调换语序,体现了作者论证的严谨。①先是假设一种情况,后面是客观事实,然后引出作者的论断;②情感是递进的,逐渐深入的。

8、如果说,前面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还是沉稳的,节制的,是隐而不发的,写到此处,作者的情感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能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吗?(展示幻灯片12)

①连续运用“呜呼”“悲夫”“哉”三个语气词

生读。

引导学生如何抓住三个语气词来读。

呜呼,悲夫,哉,应该拖长,低沉,读出悲痛的语气。

删去内容,只留语气词读。

(呜呼,悲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呜呼,悲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④我们借助语气词读出了作者什么情感?

悲痛,愤恨,沉郁激切,形成一股强烈的雄辩之气。

⑤齐读。

四、【刺时·文】

1、“为国者”指的是谁?为什么?

生答:六国(感叹)或者北宋统治者(警告)。作者是借六国的历史事实来讽谏北宋统治者。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论史刺时。(交代北宋背景,生读)(展示幻灯片13)

2、面对大宋王朝如此屈辱的处境,假如你是作者的话,心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做呢?

悲愤;上书直谏,委婉讽谏。

3、作者选择了后者,借古讽今,委婉劝谏,他通过《六国论》向北宋皇帝发出了沉痛的呼告。那是怎样的呼告呢?齐读最后一段。

4、大宋皇帝听取作者的意见了吗?(没有)结果呢?(亡国)。这样的结果岂不令人悲痛!

让我们再次朗读第四段,读出作者的沉痛的呼告。

再读一遍,让历史的警钟长鸣!

5、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作者的严谨清晰的论证入手,体会了作者由沉稳斩截到沉郁激切再到沉痛呼告的情感变化,感悟了《六国论》雄辩、沉郁的文风,从而感受到《六国论》流传千古的文字魅力。(展示幻灯片14)

五、【讽谏·人】

1、感人文字的背后常常拥有伟大的人格魅力。作者看到了历史的残酷,看清了国家的政治危机,他痛心疾首,寝食难安,怀着拳拳的爱国热情和对天下黎民的责任感写

下了这篇文章。历史上也有很多和他一样的文人志士,你能想起哪些人物事迹或诗句名言呢?自己在纸上写一两句,同位相互交流一下,全班展示。(展示幻灯片15、16)

2、刚才同学找到的这些文人志士的英雄业绩有没有让你热血沸腾,渴望大展身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当下的青年一代,你肯定也有许多自己的感慨。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春是一个人一生最宝贵的时间,犹如朝日,犹如初春。青年人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无愧于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无愧于绚烂美好的青春。(展示幻灯片17)

3、苏洵之文“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就让我们以“江河之势”齐背《六国论》最后一段,再次感受作者的拳拳爱国之情。

《六国论》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2、课前做好以下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内容,识记字词的音形义,熟读前三段。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学习小组。

效果分析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重在说理,趣味性也不强。但是这篇课文主题明确,课本注释

十分详细,难点也不多,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下,掩卷沉思,有几点感想:

1、语文教学是一门技术。教师要有基本经验,能驾驭课堂,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其条件是教师对学生要十分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分钟的感觉都要准确,对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要操作熟练,否则,课堂不会流畅。

2、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语文课永远追求的目标。

《六国论》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六国论》是评论史事的文章。中心是论说战国时代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指出赂秦的结果使秦国日益强盛,自己的国家日益衰弱,并且影响到不赂秦的国家,而终于被秦所吞并。苏洵写本文,表明了他反对赂秦,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抗秦的观点,实际上他是通过论史来评论时政:对北宋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进行批评。北宋王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对内残酷压迫,对外妥协苟安。北宋屈辱苟安的对外政策,与六国屈于强权而赂秦,终必自取灭亡是有很大相似之处的。本文正是通过论古来寄托自己的感慨,针砭宋代当时的外交政策的。

全文五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说明“弊秦赂秦”的道理: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用设问答疑的方式,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二段),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

层(第三段),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四段),综合上面两段分析作出论断,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第二层(第五段),讽谏北宋王朝。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点明了本文的写作意图。文章逻辑性强,而且内容衔接很紧凑,富有说明力。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课文分析的重点应放存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开展评论上。因此,要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慎的特点。另外应注重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六国论》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今:

②思厥先祖父。古:今:

③至于颠覆,理宜固然。古:今:

④且燕赵处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古:今: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

⑥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今:

⑦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今:

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今:

2.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④辞决而行

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⑧同舍生皆被绮绣

⑨独不怜公子姊邪⑩可得闻与

4.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二、语言运用

1.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③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竖子不足与()谋

⑤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2.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①句读之不知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⑧吞舟是漏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3.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4.从经济学角度看,秦灭亡的原因是( )

A.秦统治残暴

B.农民起义结果

C.秦苛捐杂税沉重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5.从哲学角度看,秦灭亡体现的哲理是( )

A.先有内因,后有外因

B.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翻译: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翻译:

8.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翻译:

三、常识填空

1.杜牧,字_______,号_______,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________合称为“小

李杜”,有文集《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两个分论点是:一________;二________。

4.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____ ____。

四、阅读思考

(一)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①五倍之①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②攻山西千里之秦,而①不免于灭亡。常为之②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②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1.根据标号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

以① 以② 而①

而② 之① 之②

2.对加黑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

C“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

D“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3.选出“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A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

B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C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D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

4.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5.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愈寒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1.解释加点词语:

①子与我衣与:

②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爱:

③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必定:

④若夫欲利人之心利:

2.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3.下列对“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来意思的一项是( )

A.我说的道理不是行不通呀

B.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

C.我的主张大概不会实现了

D.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

4.本文表现了戎夷的什么精神?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1.①它实际上/表示转折意思的副词,②泛指祖辈和父辈/父亲的父亲,③等到到/表示另提一个话题,④指挥和力量/指认识客观事物及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旧事、前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⑥天气/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⑦搜集保存/筹划、计划或组织,⑧可惜、可叹/怜悯、同情。

2.BC(都是“几乎,近于”的意思)

3.①“厌”通“餍”②“蚤”通“早”③“见”通“现”④“决”通“诀”⑤“乡”通“向”⑥“弊”通“敝”⑦“支”通“肢”⑧“被”通“披”⑨“邪”通“耶”⑩“与”

通“欤”

4.C

教学反思

1、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本节课上学生的一个问题是我没有准备的,“《六国论》是史论,除了史论,还有什么论?”幸亏另一个学生找到相关资料,替我解围,否则我只能说“回去查查”——不能当场解答,毕竟是遗憾的事。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2、语文教学更是一种艺术。同样的问题,怎么处理,大有学问。怎样讲出一篇文章的个性?文学常识是听老师的精彩介绍,还是让学生自已介绍?一节课当中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掀起高潮,把学生的心扉撞开?当学生的探究渐入佳境,怎样推动他们把思考再深入一下,使高中语文课堂达到应有的深度?结束语如何将课堂的探究引向深入?这台上的几分钟,就靠台下长时间的学习与探索。

课标分析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vo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