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人纪之针灸_1-19(全)

更新时间:2023-03-21 02: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

第一篇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14)

各位同学!今天是人纪班第一天开始上课,以后你们会慢慢学到很多中医的知识。我把你们统统当作完全没有中医的根基,完全不懂,所以我们从头开始讲。

有关针灸的起源、发源及历史,坊间的书上写了很多,我们不浪费时间讲,我们要讲书上没有的。针灸的使用时机、针灸的禁忌。

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56)

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另外,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也不针。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喝酒后,不针。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所以,此时我们不谈中药,只谈针灸来治病。而日后我在教各位《伤寒》《金匮》时,大家也一样把针灸忘掉,全用中药来治病。

灸,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为什么要用这个艾草,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中医如何去找这个水呢?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摊在土里烧,这时叫人到各处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

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隔姜灸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我们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我示范给诸位看。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若不放水在里面,碗就会烧破。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若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不要把皮肤撕掉免得造成疤痕,洒上一些硫磺粉及大黄粉就可以了。

因为艾本性向下,它的本性是属阳的。

譬如说,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灸到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小便都会有艾草味。

隔盐灸

第二个灸法是“隔盐灸”,我们在灸的时候,用盐巴填满神阙穴(就是肚脐),再放艾绒上去灸。先将盐炒熟。精盐不能用,要用青盐,要等盐变温一点了,凉了,再倒在神阙穴上,

1

否则会把肚皮烧坏了。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隔蒜灸

第三个灸法叫“隔蒜灸”,灸一个就是一壮。

当久咳的时候,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最接近,这时候我们去灸,咳嗽就会好。那你不要拿生姜,要用蒜,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什么是破伤风,比如说今天你手上有伤口,又去整理生锈的铁钉,在临床上面怎么做呢?有个病人来找我,手指头红肿,从手指头一路红到手上。我们在介绍中医的时候,我会慢慢把中医的原则跟诸位讲,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当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就像我刚才讲的,如手有伤口被感染或被毒蛇咬到,这时会感到毒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譬如,原来是病在肩,第二天醒来,病虽还没好,但我的肩不痛了。但是痛到手臂上了,这就是病在退了。当病在退的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为止。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你的处方、穴道错了!这时你就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它。

当这个病在进时,像病人手指头破伤风红肿,我一看,针都不用下,用隔蒜灸。它(病)走到这边的时候,我们在这边的头上面灸,病人手粉红色,很痛,痛到不能动,我就在头尾灸两壮,灸完两壮后才几分钟而已,就在退了,退到手掌心,退到劳宫时,就知道病离开心脏。到后来我就没有帮他灸了,因为艾草在烧起来的时候,很像大麻的味道。我在美国的诊所,一烧起来的时候,常有人说:有人在抽大麻,所以我没有再帮他灸,而把窗户打开,透透空气,然后隔两天病人回来,那天从诊所走到停车场,他手都不痛了,也可以开车了。来的时候是一只手开车的,回去时可以两手开车了。

如果说,你觉得打破伤风针很好,打疫苗很好,那就去打吧,实际上没什么大帮助,破伤风时,连药也不用吃针也不用下,用灸就可以好,所以我们用灸的机会很多。

还有疱疹、腰蛇、锦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如病人疱疹是长这样子的,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疱疹就变短了。我们还是一样在疱疹的头尾灸,慢慢去灸,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就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过去古代看到疱疹,就去拿蜘蛛网,把这蜘蛛网平摊在疱疹上面,因为蜘蛛网很粘,用薄薄的粘一层,瞬间一烧就烧掉,烧完后,五天到一个星期,疱疹就治好了。疱疹比米粒还小,像五味子,粉红色,很痛。现在不要去拿蜘蛛网了,可以用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但棉花粘不住啊,它不像蜘蛛网,没有那个胶质,所以我们放点凡士林在上面,因为目的是烧嘛。如果是你的爸爸妈妈就轻轻一烧,烧完就会整个干掉,如果是你的仇人,用多一点棉花烧。我们平常用全蝎,把它烤干,你不要拿蝎子给他吃,全蝎粉去药房买也可以买到。但过去是把蝎子烧烤成金黄色,但现在药房已有全蝎粉,味道很强,你可以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所以疱疹很好治。

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针灸有些禁忌。有一个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过去呢,针就是针,灸就是灸,历代就一直就是这样子。但从文化大革命以后,变成哪

2

里痛针哪里。要真是如此简单,就不用读针灸啦!而且效果又不好,手法又变得开始花哨了。

《针灸大成》①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所说的地方都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我们对称治疗。但像刚才带状疱疹当然是在天应穴②上灸。临床下针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但大陆的中医没有看过这种书,而且在文革烧掉了好多好书,好的中医也都给斗争掉了。所以他们治不好病,只好变些花哨的手法来吸引病人,变成针上头放个艾绒,让病人更痛苦。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

米粒灸

另外,补充一点。我们还有一个灸法是“米粒灸”。我们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用在什么地方呢,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这是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直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对不对?就表示到了。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像“肿瘤”就是。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而西医的手术,即使宣称手术很成功,但这个刀开下去后的结果如何,你需要慢慢去体会它!若去开刀,还是会长回来的。当然,如果是你的情敌,叫他给西医开刀好了!

二、针灸的急救法(1-00:34:08)

我们再下来讲“针灸的急救方式”,我们可用在很多地方。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他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中风,溺水。我们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就是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

若仍未醒,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为什么叫“十宣”呢?就是在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比较没有常识的人呢,都是一个一个手指尖放。一个一个下,太慢了,我们可以一次捉五个手指,针拿起来,一、二、三、四、五,一下子就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这是老师傅的手法。

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若还没醒,就再下“涌泉”穴。将脚掌一握起来,会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这是我们的急救大穴,你不要拿一个三寸针下去。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我们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怎么找呢?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

①《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

②天应穴,穴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疼痛便针。”

①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镵(音蝉)针、员针、鍉(音迪)针、锋针、铍(音披)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①经穴分类名。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五脏、心包络及六腑各有募穴一个,如肺为中府,心为巨阙,肝为期门,脾为章门,肾为京门,心包为膻中,胃为中

3

脘,胆为日月,大肠为天枢,膀胱为中极,小肠为关元,三焦为石门穴等。募穴多用以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病证。

①五俞穴的一种,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井”为地下出泉。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

①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为荣”。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分别为:肺经鱼际、肝经行间、心包经劳宫、肾经然谷、心经少府、大肠经二间、脾经大都、三焦经液门、小肠经前谷、胆经侠溪、胃经内庭、膀胱经通谷。

②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分别是:肺经太渊、大肠经三间、心包经大陵、三焦经中渚、心经神门、小肠经后溪、脾经太白、胃经陷谷、肝经太冲、胆经(足)临泣、肾经太溪、膀胱经束骨。

③《针灸甲乙经》是中国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④五俞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

⑤五俞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

①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腧穴之后,既另置一原。

①即前列腺

①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

②郄(音隙)穴指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经脉气血汇曲折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穴位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有16个郄穴。郄穴临床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①视频讲解为留豆许

①一作“囟会”,视频作“聪会”

①欠.(qū):伸腰打哈欠

①“迎随”意指逆顺。《说文》:“迎,逢也”,“随,从也。”《辞源》谓“迎”有“迎接、逆、反向”之义,“随”有“跟从、顺从”之义。《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由此可看出,人体的气血往来有逆有顺,针刺时可逆其经气以泻其邪,顺其经气以补其正,从而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说:“得气以针头逆其经络之所来,动而伸之,即是迎;以针头顺其经脉之所往,推而内之,即是随。”这是以针刺得气后,针头逆经行提法称“迎”,针头顺经行按法称“随”,将针头的逆顺与提按相结合为“迎随”。

①视频作子穴

4

①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出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十二经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后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①是万艾可(viagra)台湾和香港注册名,医学用名西地那非(Sildenafil),又译昔多芬。在中国俗称“伟哥”。是一种研发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意外发明出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

①视频作“膏肓俞”

①此内侧相对于另一只脚而言,如相对于其它脚趾,则为外侧。

①人体部位名。又名季肋、软肋、撅肋。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位。《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膀,则季胁也。”《灵枢·骨度》:“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

①《针灸聚英》又名《针灸聚英发挥》,高武撰。刊于嘉靖八年(1529)。

①视频作“冷水”。

在急救时,管他有无执照,没有人会告你的,急救就去救。若碰到美女,就用嘴对嘴呼吸也可以。不要管太多!

这是我们的急救方式。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1-00:41:45)

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过去是用大小不同的竹子,做成杯子一样。把杯子先用火烧一下,就罩在要拔的地方。

病人常会大叫一声,因为拔的力量相当强。过去的郎中带着各式各样的火罐,里面呢,放只蚂蝗,这个吸血的蚂蝗,会吸脓,还有麻醉作用,这是他的天性。伤口烂了,里面化脓,对它来说是人间美食啊!在现代呢,美国有消毒过的蚂蝗。

四、火罐的使用(1-00:45:06)

我们用真空的拔火罐,火罐有不同的size,用真空的来吸。我在介绍火罐,并没有介绍哪个厂商。火罐用的时候就要拿火罐枪将空气吸出来,拿的时候后面的尾巴一拔,气就放出来了。

你们命很好,我们在学针灸时,是用点火的。当时,曾有个太太。不小心头发烧了一个大洞。

火罐除了可以吸脓,还有瘀血,我们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我们会在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出来。

5

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例如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出来。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用火罐。在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用的很多,受伤时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还有痔疮,现在是用放血针,刺完以后,就用火罐把它吸出来。西医的放血针做得很好,针尖呈三角形,很锐利,放完后就可以直接丢掉。待会我们介绍针时,再跟各位讲。这是笫一章的基本概念,我们休息一下!

第二篇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00:49:46)

我们进入第二章,先介绍这穴道丈量的方法。

诸位一定要晓得,知道穴道丈量的方法,才不会找不到穴道,否则即使你知道要扎什么穴道,结果你心到手却没有到,扎错穴道也等于没有扎。那我们丈量的方法,第一个我们叫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像我在美国,NBA球员来的时候,门都走不进来,摔跤手进来,门也进不来,要侧着进来,个子大到这种程度,所以你不能用我的寸来量他的,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怎么量这个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你不用去一个一个量,三个指头拿起来,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你看的时候要看病人的手,不能看你的手,大概就可以了。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这是我们的同身寸,小孩子要看小孩子的手。所以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这是同身寸。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而腹部跟胸部,另有个独立的丈量方式。待介绍任督二脉,我会再讲,基本上是以同身寸为主。

一、针刺的深浅讨论(1-00:52:35)

我们下针有深有浅,一般言,我们有受季节的影响,比如说在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这就好像我们钓鱼一样。冬天的时候,鱼都在比较深的地方,针就要下到骨髓去,春夏的时候,天气比较热,所以针下的比较浅,这是一个观念。

还有,就是中医认为,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看这个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

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介绍完以后。我会专门开始讲针刺手法及补泻手法,这个都是最传统的针灸方式。

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这指的就是针刺的深浅。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但也不能说腹深似井,就扎那么深,不能乱搞。还有,胖子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

下针有个规距在那边,不能随便,有的穴道本来就浅,你也不能硬要把它刺过去,也无此需要。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1-00:56:20)

过去医书如《针灸大成》提到入针的方式,下针的时候,要病人咳嗽一下,针就同时下去了。

6

为什么以前是这样子,因为那时没有针管,同时,以前针的(制造)技术很差,过去的针像火柴棒那么粗,我们看黄帝的九针,《针灸大成》的九针画的图,那九种针根根都像火柴那么粗,所以扎针比较痛。用咳嗽,一咳,针就下去了,比较不痛。现在有针管直接拍进去就好了。

美国政府规定,针只能扎一次,所以你不用咳。不然中风病人,要下个十几针,要咳很多次,所以说不要去咳嗽进针。

要知道穴位,知道大概的位置,针怎么进去,这是有原则的。你要用手去摸质感,这是皮肤上的感觉,一般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你摸两个肌肉中间穴位永远在肌肉、筋旁,你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上下针,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没有这种穴道,穴道都在两条肌肉中,或者是肌肉和骨之间。

比如说,我们下脚上的针,都下在骨头旁边,一定是在肌肉和骨旁边,不会说直接扎在骨头上面。穴道或者是在肌肉和筋之间,身上有很多筋,穴道也不会在筋上面,一定在筋和肌肉中间,或者是在筋与筋之间,绝对不会在筋上面。比如说,心包经,我们有两条经把它分开来,从这缝隙下进去,绝对不会下在筋上面,也没有任何穴道在血管上面,一定是在血管旁边,你不能说摸到一个血管,以为找到了,正对它下进去,那不是穴,根本不是穴道。

穴道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中间。绝不会在骨上面。不要看到一个骨头,硬要戳进去。所以说,穴道一定在筋和骨之间。筋骨之间的穴道我们常碰到,像脚踝的地方,都是筋骨之间,不要直接扎在肌肉上面,也不要扎在骨头上面,也不要扎在筋上面。当你们穴道位置找到以后,就用摸的,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针下进去就对了。这是我们基本上找穴,下针位置的取舍。

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1-01:10:36)

成人与幼儿有非常大的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幼儿我们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我们叫单刺。

我们留针,留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留二十、三十、四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没关系。像西医针在那没有打点滴、葡萄糖也没关系。

起针的时候很重要,拔针的时候,若这病人是你妈妈。这个指头放在那,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个三十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这我们出针的方式,因针头很利,不能用挑勾出力的方式,会把血带上来。这是起针的方式。不要一直用力拔出来。那小孩子用单刺。当小baby发烧感冒,拉肚子,下针效果很快,什么叫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了,根本不留针。哪些穴道可以单刺,我们经络学再讲。小孩子穴道治疗很快,所以你不能让小孩子留针二十分钟。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做为标准,十四岁以下,单剌不留针,十四岁以上,就留针。下针时,叫病人采用卧姿。

针灸下针后有一种现象就是晕针。为什么?因为中医有一句话“药不瞑眩疾弗缪”。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所谓“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瞑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

我们每次扎针,若病人产生晕针的现象,起完针,病人会感觉效果很好。可是有一种晕针的现象,是因为病人的姿势不对。姿势不对会产生的晕针,所以我们要病人采卧姿。让他躺倒,扎针最好不要让他站着扎,或坐着扎,都容易晕针,躺着扎最好。

姿势不良,产生的晕针怎么处理?就是刚才的急救方式,先下人中,会很痛。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先叫病人躺平。将胸腔的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晕针不会死的,到现在还没有因晕针而死的。如果你是很性急的人,不醒就十宣放血,脚趾头再放血,回家叫病

7

人怎么走回去,太过也不好。

四、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1-01:06:47)

现在我们常用的针,比如说3215,32是针号,数目字越大,越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很粗就像螺丝刀一样,32号已经很细了,15是一寸半,号码小,粗一点,有2815,平常多用32。也会需要28号针。有时候开刀后伤口变得很硬,针扎不进去。或还有一些脚肿在那,有瘀血块,就用28号针扎进去。

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手指头旁呢?手再肥也不会像身体那么厚,通常用一寸针来扎,刚才这针就是一寸针,你看这代号321O,32不变,粗细不变,尺寸变。像这比较长,这是所谓3230,32号三寸针用来透穴。有些地方会用到透穴,当场透就好了。

针灸做得好是立竿见影的。做得不好,就没有感觉,但也不会坏事。除非你扎得太深了,古人才不去负你的责任呢。身上有非常多的穴道,都可以用透针,透的时候不但不伤筋,不伤骨,不伤血脉,连一滴血都看不到,脚伤、腕骨痛,针一下去当场痛就去掉了。中医如果以后发展起来,全世界医疗费用可减少非常多。还有放血针,现在放血片。古代的针呢,拿给你们看。

五、黄帝时代九针①型式(1-01:10:45)

这个九针图,你们在《针灸大成》里面看到的九针,这是原图,原样、原寸,手工做的。毫针用得最多。

各种针的形状,各有不同使用的方向。过去的老师傅的针呢,都是用棉布包拿下来,口水沾一下,隔着衣服,针就下去了。针弯掉了,丢在地上磨一磨。一样就下去了。以前没有不锈钢,不是金就是银,金太软银太脆,都必须要做粗一点。我们现在用的针就不会断了。只有针身跟针柄接合处容易折断,所以我们下针都会留一点针身在外面,不会整只插下去。若一段断在里面,两指同时一下压旁边的肉,针就出来了。有人说断了针会跟着跑,那是胡说八道。我扎到现在,还没断针过,因为针是不锈钢的,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不一定会发生。

第三章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1-01:14:05)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1-01:14:10)

现在介绍天干歌及地支歌。

第一个呢,我们叫做十二经纳天干,在介绍十二经络之前,诸位有些观念要有: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次序不重要,心包就是癸,三焦就是壬,甲是胆,乙是肝,把他编入七言绝句比较好背,丙是小肠。那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天干,还有地支呢?

二、十二经纳地支歌(1-01:16:28)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这些我们慢慢会用到,慢慢去习惯他,甲乙丙丁,看到不要紧张,我会一步一步带你们进去。最主要是它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我们会用纳天干,就是取它的五行。中医的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就是不易让他人了解。八纲辨证法,用别的方法还不行,仍要用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每一个行的中间,我们再分阴阳。阳木,还有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木火土金水刚好都有分阴阳。

所以有十个天干数,代表十个天干。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

8

肾脏,同样的,水又分阴阳,五行都有阴阳的现象。那我们讲的脏,就好像收藏的藏。

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所谓的阳,这里面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火有两个东西,心脏是一个,小肠是一个。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肺是阴脏,所以肺脏是阴,阳是大肠,水就有阳水跟阴水。如果我们讲脏的话,就是阴,腑的话就是阳,所以肾脏的话,就是阴,阳水就是膀胱。

代号有他的意义,我先用个例子你听。

为什么我们中医把心脏定义为火?因为心一直跳产生热,西方医学不是这样子。一看,你瓣膜闭锁不全,你有心律不整,你有心肌梗塞,动脉血管硬化,西医都是看到结构上的问题,也就是只看到外形。所以西医定的病名都是形,他没有神。好像讲得很详细,但只有形,没有神。就是因为心脏不断的搏动,一天大概十万次以上,你想想看心脏不断跳,热不热?既然热的话,我们没办法讲,只好用“火”来代替,对不对?所以体温的来源,来自心脏,因为心脏不断的搏动,全身上下,就是心脏不断地跳动,西医只知道后面,不知到前面,体温华氏98但体温怎么来的不知道,它是由心脏来的。

小肠在这边,小肠是阳火,因为是消化系统,食物到胃里面,到小肠里面,小肠把食物消化掉。为什么把小肠也定为火呢?因心脏跟小肠是表里,像这种关系我们叫表里关系。中医讲表,讲的是腑,讲里的时候,指的是脏。心脏和小肠通通被定义成火,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心脏产生的热,按照道理,热应该是往上走的,你没有听过冷气球,只有听过热气球上升吧!所以,热本生的性是往上升的,那光上升不行,每天都会过热,一发高烧就走人啦。脑袋烧坏掉了!所以,制造了肺,肺是金,在阴阳五行里面呢,火是克金的,而两个相互制衡。

肺好像天空一样,天上都是寒冷的嘛。把心当成引擎的话,肺就是水箱,肺如果只有呼吸,那就太简单了!你要有肺跟心脏有制衡的观念,正常肺的功能,肺会让热往下走,练气的人让气往下走,丹田是小肠的募穴①,让气就往下走。因此小肠的温度,就变得非常的热。原来热的来源是来自心脏。什么叫正常人,我在临床上常问病人,谁告诉你有肝病?答,肝病专家。外面的招牌都是专科医生,而我是健康医生。中医跟西医正好是相反的,西医是把病复杂化,中医是要知道什么叫做常人。如果你被训练出来,一开始就查病,查了半天还是看不好病。如果你是被我训练出来,是不是不正常,你一看就知道了!中医不是要你看多少书,而是你要“悟”,悟最重要!我是想办法让你知道什么是正常人。

心脏的火往小肠下导,所以,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压力。所以中医是物理医学。爱因斯坦是一位物理学大师,他一辈子没有上过太空。登陆月球是阿姆斯特朗,对不对?他的办公室很小,光用黑板、粉笔,就可以算出黑洞,从NASA 收到的数据,就可证明爱因斯坦是对的。

中医就是物理医学,物理学非常注重,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他没有去过黑洞,就可以算出来。中医就是按照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你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这就是中医,就是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小肠因为有这个热,食物才会消化。小肠那有那么聪明,竟然会消化食物。你把小肠拿出来,看它会不会消化食物,一但失去温度它就不会消化了。正常人是这样子。所以小肠被定义为火,那食物消化以后,会进入到大肠,大肠会把食物的水拿走。你吃猪大肠试试,大肠那么聪明会把食物的水拿走吗?大肠环绕着小肠,小肠是火,水在上面走,火在下面烧,大肠的水因为很热而气化。所以这个蒸气才能透过肠壁上升,大肠与肺相表里,水会再回到肺里面,变成正常的津液,残渣才会排出来,这过程在二十四小时一定要完成,这是一个初浅的概念。

慢慢讲到《黄帝内经》,我们会讲得越来越深。中医为何可以治疗癌症,很简单,你们

9

听过人死在乳癌、肺癌、淋巴癌、肝癌,却有没有人死在心脏癌?只有死在心脏病,而不是心脏癌。心脏不会得癌,因为心脏很热,癌细跑经过心脏,像飞蛾扑火一样。若把全身从头到脚变成像心脏一样,很热,癌细胞就没有了。人身体很热,怎么证明,冬天一吐气,若吐出来不是白色的蒸气,那个人是火星人,就不是地球人。人都会有气,所以气是热的,中医的观念是热气,就是蒸气。这是我简单举的例子。

比如说水生木,膀胱在小肠前面,膀胱在这,小肠在这,在肾脏这边第一次气化,在小肠里面是第二次气化。《黄帝内经》以后会讲的更详细。小肠很热是火,当膀胱有400CC的尿时会把膀胱撑起来,膀胱变成热气球往上升,没有到400CC容量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尿意,不会想小便。一到400CC满啦,就急着要上厕所。小便出来时,因膀胱的热气,才有办法产生速度,力量、压力,把小便排射出去,在膀胱气化的过程中间是第一次蒸馏,在第二次气化时,浊水会排出来。而干净的水会交给肝,肝得到干净的水(水去生木),就可把毒排掉、再交给胆,化成胆汁。人体很复杂,如果不用这个图代表,还没有别的图可代表它,刚才讲那么复杂,我们用一个图就把他说完,把他再简化到没办法再简化。实际上,已无法再取代,必须要用这个符号代表它。如果还是不了解,没问题,会慢慢再详细说明,好,我们休息一下。

地支歌,简单讲,就是寅时开肺,寅时大家都知道是三点到五点,是凌晨三点到五点。大肠开卯时,卯时,是五点到七点。胃开辰时,七点到九点。脾脏开巳时,九点到十一点早上,心开午时,十一点到下午的一点,小肠,是一点到三点。再来是膀胱,是三点到五点。再来是肾脏,五点到七点。心包经呢,七点到九点。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是三焦经。九点到十一点再回到胆,胆经是凌晨,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最后再回到肝经,一点到三点。

我们为什么需要知道这些,第一个可帮助我们做诊断。

举个例子给你听,病人来看你,这个人脸色黄黄的,再看手掌暗红色,问一个问题,晚上好不好睡?答:每天晚上一点多就醒过来,从头到尾没问第二句。第一次问诊,睡觉好不好就结束了。我在阴阳五行的时候,会慢慢教给大家一个观念。

在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又可分成青赤黄白黑。

肺是白色的,金属的原色是白色的,真正的纯金是白金啊,肺是白色的,心呢,火嘛!赤色,红色,肺比心脏大很多,很多的白加一点红,就是手掌的颜色粉红色,手掌表示是肚脐以上的颜色。肝脏是心脏的妈妈,心脏里面的血的来源是来自肝脏,肝脏是提供者。你在睡觉时,那时肝脏是最忙的,它把身上所有毒素代谢掉,如果这血是正常的,量又好,质又好,跟肺白合在一起,颜是最好的。

当有一天呢,你有肝硬化,肝肿瘤,有东西在里面的时候,中医称为实。没有东西在里面,中医叫做虚。有东西在里面的时候,代表空间变小了,空间少了但血流的量仍是一样没变,还没把毒素完全代谢掉,大量的血又跑回心脏去了,红的增加,白的一样,所以表示颜色慢慢变黑了,肝病的人手就会变成暗红色。这两个时间,应该是最好的睡觉时间。如果你每天一点起来,三点以后才能睡觉,你的身体就已经告诉你,肝脏有问题了。

这时候西医的检验报告仍说你很好。中医健康的定义跟西医不一样。西医的健康标准,是在这以上很正常,在这以下就有病。人不是机器,机器有时坏了就坏了,人不是这样子。中医分成三阶段,当你是正常的人,一得到症状的时候,身体马上就知道了。西医却还不知道。等到病了,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进入病西医才查到了,这就太慢!中医在一开始,一有动作就知道了。中医的高手在一动就晓得。

西医到这阶段才查到,查到病时就已经太慢了。所以我常常握手,以后诸位被我训练到,

10

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知道,因为你一摸就知道了嘛,如果知道病,知道后就心痒难耐、不去治又很难过,不知道就好,还要救他回来,真的很麻烦。举例,这是正常人,大肠是开早上五点到七点,所以起床要上大号,这是正常的身体。代表你气血流注没有问题。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二时辰,一个周天,你家两个厕所,六个人住,早上抢厕所,代表一家都健康。不必去验血,这个人每天起床上大号,这是没有病的。

为何早上起来要上大号。按照地支歌,最早讨论就是时间或时机,时机很重要。当中医能掌握住时机,可以帮我们诊断、帮我们治疗、验证。肝病人来找你,本来一点到三点不能睡,治疗后来可以睡了,能一觉到天亮,就是肝病好啦!不需要查什么报告,那如果治了以后,一点到三点还醒过来,又通宵不能睡,就是越治越坏。

现在有一个肺癌、乳癌的病人,问他,晚上睡好不好?就已经讲完啦。这是地支歌,如果说,肝癌今天去开刀,化疗,病人睡的也好,黄疸也退了,每天早上起床上大号,我绝对会让病人去治,也从此不骂人了。但是现在是本来一点到三点不能睡、又变成三点到五点不能睡,就是转到肺癌。晚上不能睡,白天都在睡,你到加护病房去看看,医生护士晚上很忙的,病人都不睡觉,如果医疗是对的,怎么会这样?光是个地支歌,就可以用来诊断治疗,验证。我们有专门时辰发病,我们下时针,就是时间的针。把他治好,那这是地支歌的精神。

再举例子,有一个人每天晚上十二点钟一定醒过来,他有一个很大的胆结石,发病都是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如果我帮他动手治,那你怎么知道帮他治好,很简单,好不好睡?答,现在很好睡,当然还有穴道可查,胆结石去掉了没有。方法非常多,不用X光去照。我讲过,人纪是站在外面就知道里面,这就是需要地支歌的原因。

干支以后还要慢慢混合在一起,我们慢慢来,一步一步走。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1-01:50:22)

第三,我们介绍经络之前,先介绍基本的观念。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条,这个十二正经,每一条经络,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有六阳经、六阴经,加起来共十二条。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正经十二条。十二正经中,所有的阳经及所有的阴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经合,这个俞就是运输的意思。古体字是有一个“月”边,古书上不一样,井荣俞经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我们下针的时候,在手肘以下,膝盖以下下针,这个字念怎么样无所谓,不要在形上面去争,功能最重要。所以,看《针灸大成》有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歌,对不对。

我把它分阴阳给你看,阴经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我在讲阴经的时候,它有五行的排行,叫做木火土金水,你这样看就很清楚。任何的阴经,他的井穴通通是木,任何荣穴都是火,每一条阳经都有井荣俞经合,属性是金水木火土。阴经和阳经的每一条经,经上面都有一个络,叫络穴,什么叫络穴,这两条不交接,平行,是经,光这样不行,人就是散了。所以,每一条经都一定要有它的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东西,就是原穴。在介绍经络时会告诉你。每一个穴道都有他的属性,都有它的功能所在。在介绍经络之前,基本的概念要了解,这样就很简单了。

四、病在脏取井穴①(1-01:56:16)

这个井呢?病在脏取井,所谓病在脏取井就是病在越深的地方,我们要在指头末稍,井穴通通在手指头或脚趾头的末稍,非常的敏感。比如说,足阳明胃经的井穴,我们叫厉兑,位在第二个脚趾头。我们下针的时候,“井主心下满”,临床上,在动脉血管堵塞,针一下去,病人会感到有个人在里面扫地,有人在清洗,速度就那么快,刚才有看过针的大小。你不会拿三寸针去扎,没有这种呆子。用一寸针嘛!刺一点点即可。身上虽有其它穴道可用,但没有井穴好。所谓堵塞,西医讲的动脉血管堵塞,中医是讲心剧烈的疼痛,这个针一下去的时候,痛马上去掉,就是所谓的实症。

11

五、病变于色取荣穴①(1-01:58:35)

《黄帝内经》指出病变在颜色上,青色为肝,红色主的是心,脾主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当有颜色的病出现了,一看见到发黄是脾病,发红是心脏病,这个人脸色发黑是肾脏病。遇有颜色出现,我们选取穴道的时候用荣穴。

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②(1-01:59:55)

这个俞穴,你们可以叫它shu穴,治时间的病。每一条经都有他的俞穴所在。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天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的俞穴。按地支歌去判断。

过去有的是用荣穴,例如有的人每天晚上因发气喘起来,或每天晚上三点钟起来,要五点才能睡,我们要下他的肺经的俞穴。这出自《针灸甲乙经》③,用俞穴的效果非常好。也可以用荣穴,也有效果。我的方法是:亲人用俞穴,敌人的话就选荣穴,比较痛。两个穴道都有效。所以按照时间发的病,要如何治疗,现在讲完地支歌,你就已经知道答案了嘛。按时间上扎,针灸是非常灵活的,不要做乖乖牌,皮一点比较好,中医比较接近哲学。

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④(1-02:02:22)

至于经穴,病变于音者。相法中,女人面大声沙骨粗,这是孤单到老,声沙就是象,骨头很大,肉看不到,脸又很大,这个女生一辈子孤单到老。如果是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经穴,声音是从那器官发出来。

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⑤(1-02:03:37)

那再来讲合穴,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就用合穴。讲到饮食,跟各位讲一个观念,什么叫饱,什么叫饿,这没有一个定义。真正对身体最好的,是吃完还要有一点饿的感觉,一年四季保持有一点饿,只要七、八分饱就好,因为这样不断训练你的胃气。治病时,只要病人饿,有一点胃气,病人就救回来了。

我们从古到今死了多少人,没有人是死前是饿的(饿死的是环境造成的)。只要有饿,就救得回来。任何的重病到后来都是没有胃口。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的,还有胀满的病,我们大部分选用合穴来治疗。

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①(1-02:05:21)

原穴呢?基本上,原穴是安五脏的,五脏不平衡时用的。阳经都有原穴。对不平衡的定义,不安的定义是什么?到讲脏腑时再告诉你们。诸位要先对原穴有个基本的观念,阳经都有原穴。

十、与四季的关系(1-02:05:48)

井穴主冬天,脏主冬,冬天的时候刺井穴。井荣俞经合五穴,都在手肘以下或膝盖以下。如果今天扎针,你又怕出事,在手脚上扎针就不会有事。若能一针把人扎死,那还真是天才,我拜你为师。刀子刺下去都能救回来,何况扎在脚上怎么会死,很安全的。

现在介绍的时间,若出问题时是夏天,我们一样取他的俞穴。声音主长夏,我们对长夏的定义,中医哦,依中国易经,在春三月的时候,这三个月,其实不是一月到三月,而走到了第三个月的最后两周,即将要转换为夏天的时候。夏天三个月,第一个月最早的两周。也就是说,春和夏交接的前后两个礼拜,春天取两个礼拜,夏天取两个礼拜,把它合并成一个月,叫长夏。春夏交接一个月、夏秋交接一个月,秋冬交接又一个月,冬天和春天交接又一个月,这是我们长夏的位置。真正我们对长夏的定义,是节气在转换或季节的交换。这长夏不是说夏天很长,夏天都一样的。

至于合穴,《针灸甲乙经》指出,味主秋,常有人味道有问题,包括嗅觉,还有人嘴巴

12

发出金属的味道。如我嘴巴为什么那么甜,我嘴巴为什么那么苦。只要有味道的问题治在合穴,主秋,秋天。

那为什么要去春夏秋冬,中医的观念,春夏养阳、秋冬这个季节是养阴,阴阳的定义,过去很多人说,阳嘛!阴嘛!指的是男人的生殖器及女人的生殖器。他以为他讲的很妙。讲人纪很简单,我给你们一个观念,看我的手臂,看得到的都是阴,阴就是有形的。力量有多大,那就是阳。比方说,为什么可以握,肝病的不可以握,握的力量有多大,肌肉的力量有多大,这些无形的就是阳。为什么我能握,肝脏好才能握,肝病的人不能握,那握的力量有多大,这是阳。看到皮肤、肌肉、血管,这些都是阴,这是阴阳的观念。所谓春天夏天要养阳,秋冬主收敛要养阴。圣人、智者告诉我们,要随着节气定,春夏要多运动,不是秋冬不用运动,而是要收敛,包括房事要节制。

针灸的穴道是可以用在保养的,我会教你们如何美颜,下次我回来!不要说,老师!你怎么变了,你是老师的儿子吗?

如果按照节气走,我们不违逆节气,寿命会延长,就不会生病。生病的人是反着走的。

十一、五行(1-02:12:44)

再回到我们的五行上,中医所谓的阴阳五行,所谓的生、克,所谓的正常人应该是这样走的。当器官有病变时就不是这样走,而是克。他如果克到这个脏,干卿何事?例如从心脏克到肺脏,肺脏会再克到肝脏,肝脏再克到肾脏,最后克回心脏,人就死掉了。

所以,克就是越来越坏的意思。因为中医知道上工治未病这个观念。当我们发现肝病的时候,中医就会看到脸有点黄,手掌有点红热,半夜无法睡觉,诊断已经结束了。再问,胃口好不好?并赶快去强土,土是脾。根本还没有得到病前,先去强脾,一强脾,病就不会再前进了,会停下来。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我们看到就先去治未病,先把病停住了,病就不会再进。很多人肺有问题了,得到肺癌,有咳嗽,晚上三点到五点不能睡,口吐白色泡沫,已经GAME OVER了。当我们知道肺癌初期,就先去强肝,病就停在肺上。西医则是去化疗,病却一直跑,下个月移转肝癌,然后病人死掉了。我们看病,则先去治肝,病就停了。所以,并不会死,如果碰到好医生。有很多医生很明,病人不见得相信你啊。说,你这个神经病想要赚我的钱。常是好心不得好报。人就是要这样先躲起来,让他找不到你,好不容易找到你,你说东就是东,这是人性嘛。所以说上工治未病。

比如说,我们中医在治肾脏病的时候,病人打电话来说肾脏有问题。心脏好的人可以睡通宵。那问,手脚温不温热?温的啊!就是心脏没有问题。治疗肾的时候,要会先去顾心脏,先把心脏顾好,肾就不会恶化。一但肾脏不行,就快挂了,会头晕,恶心想吐,肾是胃之关,胃的关口,一个人站不起来瞑眩想吐,知道肾快衰竭了,这时中医去下手,还是先去强心脏。西医所谓洗肾,不是真的把肾拿出来洗,而是把血液透析,把血液里面的毒质去掉,还是在弄心脏,是一样的意思。所以,我们下手的时候,一看到心脏病,先问好不好睡觉?不好睡觉!再问手脚冰不冰冷,因为手脚是四肢末梢,手脚冰冷表示心脏的血液没有办法压到四肢末梢。若心脏很好,手脚是温热的。我们动手也是先去强肺,强肺方式很多,从情志上,忧能伤肺,也要告诉病人担忧会伤到肺脏,诸如此类。讲到肺经的时候我会一条条列出来。

(三)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1-02:18:45)

13

一、任脉与督脉(1-02:18:45)

我们开始介绍任脉。

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是靠任脉。十二经络开始介绍之前,要从任脉开始介绍。找穴道要从任、督二脉为基准,找到标准,就可以很快速的找到穴道。我最怕就是鸡同鸭讲,心里知道答案,结果穴道找错了。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而督脉是诸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我最常跟病人讲一句话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让别人碰你的脊椎骨,督脉不能碰,脊椎骨像龙骨一样,有人椎间盘凸出,有人去开刀,开完反而更坏。MAS根本就是疫苗引起的。造成一开始脊椎就弯的,你想想,疫苗可以把所有阳气所在的督脉都打烂,这种人就不长寿。比如说我们叫天柱倾,脖子都歪过去,这样的人命在旦夕,一两天就走了。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女人怀孕全靠任脉。督脉走在后面,诸阳之会,脊椎骨上面,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人中这边。刚好嘴巴讲话,讲话时任督二脉是开的,你在听课的时候,舌头是顶着上颚。这是你的牙龈,这牙齿,侧面看哦,然后这是下牙,这是嘴唇。简单的概念,舌头顶到上颚的时候,任督二脉是通的。注意看乌龟,乌龟就是这样。所以,乌龟很长寿。我在讲课的时候,嘴巴会动,而你们在听课时,是把舌头顶上去的,脑筋会很清醒,阴电阳电相通。

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会阴穴在那呢?我还要画给你看,你腿张开,腿张开的时候,男人呢,把睾丸翻起来,在肛门和睾丸下方的中间。女人呢?在阴道和肛门的中间是穴。这个会阴穴,道家练打坐时,把会阴往上提。急救的时候也用会阴,怎么用呢?在溺水时,病人胸腔里面,肺里面全是水,呼吸都停掉了,气脉都没了,你用口对口呼吸也救不回来时,那怎么办呢?下针!下针的时候,让病人采用趴着的姿式,小腿跪着。肚子在这边,腿在这边,小腿,针下会阴的时候,用三寸长针。针进入会阴时要对着心脏的方向下针。采这个姿式,一下针病人水会喷出去。在急救的时候用。

平常没有人会去灸会阴,谁会去灸会阴啊?!下针我们也很少下,这是第一个穴道。过去有一个案例,有个病人会阴痛,痛得很厉害,痛得人都瘦了。结果找西医看,什么病都没有,检查没有病。但又剧痛,找中医看也治不好。那个时候我在学针灸,针下去(列缺),列缺主任脉啊,就止住了。但拿起针来,痛马上回来了。请教我的老师,这怎么回事,遇到鬼啦!问病人,你什么时候开始痛的?他说是,一天晚上我们在河边捉虾子,好像感觉有人在推我摔倒,他们说是我不小心坐到水里面。虽然这水很浅,但起来后会阴就痛了。我们有十三鬼针及回阳九针。那我们就扎鬼针啦!人中啊!少商啊!隐白啊!下到第七个鬼针,有个声音在我旁边讲话∶“这不干你的事,你不要管”!听到这个,而且是个女的讲,我就赶快把针拿起来。问他,有没有感情上的问题?他说:“我回去看看她”。两个礼拜以后回来,告诉我说,在他考大学前,有一个很要好的女朋友,跟他曾发生过关系。但他考取大学就到台北了。女孩子想不开,就投河自尽。他回家时,刚好她头七。在灵前他求很久,很自责。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会阴喷出黑血跟树叶,第二天起来,就好了。这是真人真事。

会阴很少会痛,遇到怎么处理,如果不是鬼附身,我会教你们十三鬼针,我会教,但我不扎,有过一次经验够了。我们一般是对侧治疗,也可以称为对称治疗。百会跟会阴正好是相通的,会阴痛时下百会治疗。男人摄护腺①肥大、摄护腺癌,还有人受伤,有一个人是高处掉下来,刚好在两个房子中间的篱笆上,还真准。急诊啊,照X光啊,也没有事,就是那里痛,就下百会。这是对称取穴的方法。所以,你们学到了原则,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没有碰过的情形。记得对侧,记住法则很重要,法则记得的话,临床上会非常的灵活。学了一辈子,只用一次,也够了!

14

昨天上课是个前言,我讲过,我会把你们当成一张白纸来教。接下来要提醒你们,我开始讲针灸后,你们要有一个观念,观念就是这样子(示范发光球)。中间那个发光的地方就是病原的所在,下针时,针要从这到那个角度进去,针从这边进去可以到中心,进入那边以后也会碰到中心。

假如要下针在手上的少商、鱼际,病人偏偏手指断了没有少商穴,就从别的角度进去。不能说你这个人没有这个穴道,我不能治。我们要从很多角度进去,经方为何叫经方,处方要治那个地方就会到那个地方,百发百中。

所以切入的角度很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诸位从头到尾要有这个观念。

我常常讲这个穴道可治这个病,其它穴道也一样可以治这个病,为什么,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二、任脉经穴(1-02:34:23)

我们今天开始正式进入任脉。任呢,妊也。中医有所谓八纲,这个八纲观念,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我们用这八纲,除了可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治疗,也可看日后病人好了没,也可看病情是转好转坏以及预测这个病现在不治的话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这些都可以用八纲来做。

中医希望把事情简化,简化后有个好处。虽然变动很多,但原则很简单。因为原则是不变的,所有未知的可能,或想都想不到有这个病,都可以依原则来治,都可以治好。我们现在讲任脉是讲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总有一天会流入大海,阴经总有一天会回到任脉。任脉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任脉一定要会,我们用的非常多。我们先把任、督二脉讲完。以任督为标杆,这样选穴会非常准。如果我们按照“同身寸”来找任脉的穴道就会错掉,因为它有个独立的寸法。我们昨天介绍的是会阴穴,今天开始讲第二个,正面的穴道,肚脐叫神阙,那下面耻骨的上方,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要先找到这两个穴位。

神阙和曲骨画一条线,各位可以看腹部有条隐隐约约的黑线,这条线就是任脉,我们以这个两个点,从神阙到曲骨丈量。书上写曲骨上一寸,不能用同身寸量,因为有人少腹比较长,上身短下身长;有人少腹比较短,上身长下身短。每个人的相不一样。

我们把神阙和曲骨分成四段,要用观想的。先把他分成四个点后,这空间是五段,四个点切入,当然有五段,实际上有四点。往上第一段,就叫曲骨上一寸,就是我们的中极穴。

中极再上一寸,就是关元穴。关元穴直上一寸是石门穴,石门往上一寸是阴交穴,这两个穴中间,人家说肚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半的地方,我们叫气海。

这是我们找穴道最标准的一个方式。扎腹部针的时候,要病人平躺,一个手找肚脐,一个手找曲骨,用观想的按照比例来找穴道。

这是腹部的寸,这些穴道要找得很正确。因为将来介绍其它穴道会用旁开几寸来找穴,包括肾经、胃经,所以穴道一定要找得正确,不然就会心到手却没有到。

《针灸大成》作者杨继洲有个很特殊的本领,把各派名家的专论合成一本书。每家有每家的好处将之合起来。我们以正经十二经为主,其它的是锦上添花。

15

各位看到七十二页,这里面说的很多,其实重点在气血的流注。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什么叫后升呢?背后是督脉,前降呢,前降的是任脉。如果侧面来看,这是一个人的侧面,这是脑袋,这是肚脐,画得不是很标准。这是会阴。

我们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出来,所以叫后升前降。那道家在练气的时候,有人说练气要在关元。也有人说我练气要在气海。内视的时候要把四个东西闭起来。耳朵闭起来、眼睛闭起来、嘴巴闭起来,最后到鼻子闭起来,这样心很定的时候,产生的津液,是最好的津液,慢慢吞下去。大致的观念是这样子。以中医的理论来说,应该是练关元。

我们人有个脖子,一般的讲法说可以看左看右,开车的时候可以转头看后。中医的讲法,这个脖子,可以冷却热气。这是小肠。小肠是相火,肾在小肠的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个水火同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源头是来自心脏。这个地方是肺,那心脏不断的动,产生的热,用金来控制它,肺主肃降,把心脏的热气导入小肠。心脏和小肠中间,有个大动脉,西医称主动脉、副主动脉。西方医学的观念很简单,这个血往下走,到小肠,到四肢末梢去。中医说还没有讲完,光是血流不够,因为热也跟着下去。

西医没有寒热的观念。所谓正常人一定有温度,心脏产生大量的热,因为肺的导引,把这个热像光束一样集中在中间,再传到小肠。所以正常人身体中心是最热的地方,所以,这个热一到小肠,会产生一样的速度、温度。在这个条件之下时,人是正常的。当小肠很热,而肾脏在后面的时候,小肠会把肾脏里面的水气化。我们的津液从肺里面进入肾脏以后,是冷水,这个水是凉的。那小肠的火在下面烧这个水,这个水和营养液会进入我们的督脉,直接进入脑部滋养。可是这个水气很热,水蒸气会把脑烧坏掉。所以人身上有个脖子,这个脖子在热气进入到脑之前,就先把热气冷却了。所以冬天脖子一缩,就比较热一点。因为把冷却系统关掉了。就是因为脖子在这,所以不会把脑部烧坏。当然这个冷却系统有问题时,人就发烧啦。那这个水就好像我们的气,最后再从前面回到小肠,回到关元,所以是后升前降,诸位有这个观念就好。

曲骨穴呢,在这边体毛很多,一般我们不灸,可以在这下针,功用是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以前是针灸都不可以,因为这里血管很多,而且以前九针,多粗啊,因为古人没有不锈钢,只有金跟银,所以做的针比较粗,针太粗很容易出血,瘀血会闷在里面。现在针很细,所以可以下针。这是所谓的近取穴。何谓近取穴?读中医的书要有点常识,白带等妇科的问题,在下针时不管它虚实寒热,都可以治。那我们在这上面做,我们叫平补平泻。慢慢开始我会说手法了。这个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体里面去以后,我们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就可以了。如果是帮你的情敌扎针,就一直往同一个方向转,一拔出来,连肌肉都缠在上面。这是不可以的,转多少就要回来多少。病人说:“好酸、好胀、好麻”,所以“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针下去了以后,气会到,气到以后,病人会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你可以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这个粉红色就是气。扎到瘀血是青黑色而不是粉红色。那红的大小看病人的部位跟身体状况。有人扎下去没有红色,因为气很虚。扎下去红圈一大圈,这身体很好。

1、膀胱之募穴—中极穴(1-02:54:42)

第二个穴道是中极,中极穴又是膀胱的募穴。膀胱募,正在膀胱的上方,募就是开口的地方。我们以后有治疗法则,其中有一个法则叫俞募治疗法。我们比较喜欢念“俞”,不爱念“输”。因为输输把钱都输掉了。哈!

我们有会郄、原络等治疗法,以后都会慢慢学到。为什么要学募穴,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

我们会选它的俞穴及募穴去治疗它。中极穴上就可以灸了,针灸都可以用,下针不要太深,肚子很大的,当然可以深一点。肚子比较平的,针就比较浅。你要按照他的体格,不是

16

死板板按书上针下几分留几呼。针下去的时候,不是说要下的很深,差不多一寸的地方,不要太深。肚子比较大深一点没关系。一捻针病人就感觉得到,气到了的时候,病人会有酸麻胀的感觉。

平常我们留针会留二十分钟,小孩不留针。中医是一个平衡的观念,小便小不出来用这个穴道,小便太多也是用这个穴道。我们都可以用膀胱的募穴中极穴,针和灸都可以用。一般来说,我们会选到灸的时候,除了昨天介绍被虫蛇咬伤外,灸的目的多半是寒症。灸出现时,多半用在寒症。

我们简单分一下寒热给你们听,寒热用问的也可以知道。病人说小便不是很好,没关系,问病人:“小便什么颜色?”一是白色就是寒。寒就是比较清淡,苍白,都是寒。燥热、鲜红的是热。还有呢,比较痛的,大部分是热证。隐隐作痛,按到了比较舒服的是寒。那切脉时,寒的脉比较沉。热的脉比较洪大比较速。像过动儿都是热症,过静儿都是寒症。寒症我们就用灸。

热症时,小便很痛、膀胱很痛。我们辨证论治,不一定要了解他的病名,可能是尿道发炎,也可能是性病感染,这些都不要管,我们要的是辨证,我们按症状开处方下穴道,不要被病吓到了。

2、小肠之募穴—关元穴(1-03:00:02)

中极再往上一寸,在书上可以看到肚脐下三寸,曲骨上二寸,这是我们的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

小肠的募穴,我们现在慢慢了解到了,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因为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小肠。是由关元穴来管。关元穴在临床上面,由于是近取穴,所有腹部的病,像小便不好啊、妇人妊娠时不下。一般来说妇人怀孕时不针下腹部,因为怕伤到胎儿。男人针灸都可以。

过去古代有一个将军,他活到九十岁。他死的时候是被对手杀死的,他这个人精力旺盛。医书上写日御十女。就是说他一天可以跟十个女孩做爱,怎么会那么强,又带兵打战,又大口酒、大口肉的。有一天他终于被敌人杀了,医生就研究他身体,发现他的关元穴是黑黑的一块,原来那个将军每天灸关元。因为关元是练气的所在,气降下去累积的地方,生精的所在。是小肠的募穴,关元这个穴道很重要。那个将军是关元每天灸,起水泡,刺破再灸,可以灸到黑黑的一块。

现在讲针灸,不要讲处方,把药方忘掉,这样才能学得最好。所以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女人如果月经痛,灸关元、中极,当场热气一进去就不痛了。因为痛是有寒。所以中医的观念很好玩,我们有热痛和寒痛,但痛经都是因为寒。那寒的话,久火最好,慢慢灸。这样整个硬块就去掉了。灸了几次,双脚一热,血块就去掉了。

为什么双脚一热,病就去掉了。当这个热呢,因为受到肺的影响,热力往下走,余热才往手掌走。小肠的热往脚上面,所以热气是往下,所以气要往下沉到脚。所以心脏按照简单讲,心脏就是管动脉。小肠管静脉。西医是说心脏管全身的血液循环。中医说,等一下!心脏其实只管一半。全身的动静脉一样长,全身的大小血管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半,那么大的系统,动脉静脉一样长,基本常识,不需要去证明,有动脉就有静脉,讲完了。这个血液回流到心脏,就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没有小肠的火,没有办法下达到脚。所以血液系统分成两个,一个上面心脏在管,而从四肢流回来的是小肠在管。所以我们经常做腹式呼吸,会让小肠的热不断在增加,这是常识观念。

我们到大陆北方,这个东北的地方,冬天没有水只有冰,冰怎么来的呢,冷来的。像河里的水,冬天会结冰,你的脚是冰的,表示你脚的血管像在冬天的河流一样结冰。所以你脚是冰的,表示你一天二十四小时不断在制造血块。

17

西医没有寒热的观念,吃西药会不断的产生血块,就给你吃古靡登,这是厂牌的名字,化学成分就是老鼠药,杀老鼠的。比较轻微就是阿司匹林,让血变稀。过了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的那一天,血块到了心脏,就发心脏病,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所以,我常说脚热的没有心脏病、没有中风。由于心脏的热是集中在中间的血管再向下走下去。你那天跟师父到东北去,晚上放水洗澡,发现早上水管通通破了。当你看到水管破裂的时候,就要想到是太冷的原因造成的。要悟,悟性的悟。

西医却只看到后面,发现血管破了,要做个大手术。把血管拿出来,再放个塑料的血管放回去。可是如果病人有别的问题,例如肾脏有问题,病人不能动刀时怎么办呢?可是西医不会去给中医看,宁可看病人死,这是我最痛恨的地方。我现在已经把药简化到三味药就可以。

血管会破裂,表示里面有寒嘛,病人里面有寒的时候,和表寒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诊断的时候,病人有寒在里面,可以马上推测到病人以后会有这个问题。现在很可惜的是,西药全是寒药,也就是吃西药会越吃越冷,西药没有分寒热。我可以拿很热的药,喝下去全身变冷凉的,也可以拿很冰冷的药,让你喝了全身变热的,这就是中药的药性。当我们遇到里寒的情形,我们用针把血管堵塞去掉,用灸把里寒去掉,关元上通通可以做,关元是大穴。临床上面呢,因为心和小肠是表里,所以心脏病,急救在关元上面。临床上,心律不整、心脏快停了,针一下去,心脏“碰”的一声就跳起来了,一摸脉,脉就起来了。这是我在治疗西医讲动脉血管堵塞的时候,先下的大穴,病人一来就先下关元,关元非常好用。那心律不整,下关元穴。那平常没事灸灸关元,灸要小心,不要太斜不然会烧到。最好是隔姜灸。

过去妇人想怀孕生小孩,就用灸,下针也可以。男人精子太稀也可以灸。只有在孕妇怀孕的时候不要动它。

诸位看书上七十三页,中极穴的地方,光是中极穴。它说:“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中间有很多症状,中医都是写症状,那小便频数、失精绝子,月经痛、产后胎盘没有下来都可以用。还有呢中间有个很重要的转脬不得尿,是指膀胱扭曲了以后,小便排不出来,所以我们都可以用中极穴,因为他是膀胱的募穴。

关元穴呢,在脐下三寸,是小肠的募穴,足三阴任脉会。我们有上纪,还有下纪,下纪是关元,上纪等一下会介绍到是巨阙。下纪是第二个心脏,上纪是心募巨阙穴。那如果孕妇下针,胎就出来了,这会变成落胎。那你不能打胎专用,但我们要告诉你这个禁忌。

像脐下血水,妇女界最多,男人比较少。男人除非阴部被踢伤,绝大多数是妇女,她的子宫在这个地方,子宫里面有血块、或腹部有血块,而月经不顺,我们一定会发现到肌肤甲错。

肌肤甲错的位置是在小腿这段,这段皮肤会像蛇皮一样,一开始还有东西掉下来:白白的灰掉下来。一般多半是内有瘀血,而且瘀血一般多半是左少腹的地方。

好的中医呢,我们只要知道病的所在,就一定可以把病去掉,中医随时都可以看病,即使在树下也可以看病。可从表证看到里面,从外面看到里面。

3、三焦之募穴—石门穴(1-03:18:25)

再来是石门穴,这个石门在这个地方,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是石门,石门是三焦的募穴。

在介绍之前,先让你们了解一下什么叫三焦,中医三焦的观念,古体字“膲”,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这个油网就是三焦。所有的记载以唐容川《中医汇通医书五种》将三焦定义

18

写得最好,他是经方家。他说三焦是油网,而石门是三焦的募穴。

石门,《针灸大成》说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顾名思义叫石门嘛,门像石头关住了,从此不生小孩,这穴道还不是很强。在右门穴、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这叫做绝孕穴。所以穴道要很熟,在关元上面灸,不断的生小孩。上半寸的地方是绝孕穴,绝孕穴就是扎针或灸,就不会生小孩。结扎的方法绝孕穴灸,但务必穴道要找对。

你没有把握灸到绝孕,就灸上面一点嘛,灸石门嘛。一般妇人禁针禁灸,因为会让小孩子生不出来。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面治。

比如说阴囊缩入小腹,睾丸跑到小腹里面,奔豚抢心,以后会讲一些症状,那真的像奔豚啊,肚脐的周围,你摸他这边一直跳,跳很快,其实是动脉在跳动。这症状叫奔豚。有时你在三焦的募穴,石门上也可以摸到,肚脐下也可以摸到。

像(教材)第三行石门最下方:“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这些都是对症状的形容。我们小肠有个外号叫红肠,大肠叫白肠,胃叫黄肠。如果小肠消化食物不是消化的很好,水就会排出来。平常石门穴是禁针禁灸的。

气海穴是脐下一寸半,书上说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4、三焦之募穴—阴交穴(1-03:25:05)

再下个穴道是阴交。这个阴交呢?诸位看哦,它写“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那怎么有两个三焦之募呢?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你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通通可以。不一定要限制在哪里,募是开口的地方。

那中间呢,有介绍到第二行最下方,像“阴汗湿痒”,阴汗真的是在阴部有很多汗,很多津液在那边就会痒,原因呢,可能里面有寄生虫,可能湿热很多,都没关系,我们灸阴交穴就可以了。

5、神阙穴(1-03:26:14)

再来呢我们看神阙。诸位看,《针灸大成》上很多的治症,你不需要记住,读过就好。看着都很像,很不好记,我主要是提出重要的观念。

我们介绍神阙,神阙穴呢,这个大穴很好找,神阙找不到不用学针灸了。神阙禁针,过去传说,针下去以后不能大便了,一大便就坐在马桶上死掉。因为针很粗,肚脐又很脏,古代针那么粗,刺下去伤口不容易收口怎么办,所以禁针很有道理,所以用灸,用隔盐灸。神阙用处很多,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6、水分穴(2-00:01:54)

再来呢,这是我们的肋骨,所谓的心蔽骨,一手按肋骨,一手按在神阙,正中间的地方是中脘,要这样子找穴。神阙上一寸是水分,那一寸不同于同身寸,我们叫上腹寸。

所以心蔽骨跟神阙中间是中脘穴,中脘穴下面是建里、下脘、水分。所以先取中间那一点,中脘跟神阙中间这一点,然后再取这一点跟神阙中间这一点,这个点就叫水分。那再来是下脘这个穴道,再来就是建里。穴道为什么叫水分,因为是治水肿的穴道,这是中医的观念,饮水,你喝水不管是热水、冷水。喝水为什么不会从大便排出来?因为喝水到了胃以后,到了水分这地方,水会气化,气化后进入全身,流出来是汗,小出来的是小便,这是水分开的地方。我们吃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水,饭有水、果汁有水、水果有水,只有混杂在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这叫正常人。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中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肠以后,因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去煮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到食物进入大肠后,

19

只剩残渣跟水。

人体的构造非常精密,正常人不浪费一滴水,都在循环。这个水在大肠走的时候,因小肠很热,所以水在大肠时又被气化掉。再回到肺。肺跟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巴的津液。

那如果你小肠温度不够,水和大便混在一堆。我们用针灸去解决,知道原因了,要把小肠温度热回来,病才会好,所以要去管心脏。正常人,在水分这里分开水。当水不分了,水直接进入小肠,造成肠鸣腹泻、水肿,水分就是一个很好的穴道,针和灸通通可以。

书上写水分是小肠的下口,要更正一下,水分应该是小肠的上口。那有水病的话,灸是最好,比针还好,以前不针,因为针孔太大。

那糖尿病的人,中医称“消渴”,中医有三种,上消:上消得主要症状呢,口渴,渴饮百杯不能止渴,喝一杯水小便就是一杯水;中消就是肚子饿,会不断的吃;下消,简单讲就是阳不举。那这个基本上区分在这里。

西医分两种,胰岛素依赖型(第一型)跟第二型糖尿病,实际上依赖型根本不存在,是西医制造出来的,像是打疫苗一打,胰脏就失掉功能,第二种才有存在。

水分,看七十五页第二行。这个穴“主水病,腹坚如鼓”,这个腹胀大,水分是一个很好灸的地方。第三段第三行,“鬼击鼻出血”。鬼击的意思是没有原因的,好像突然被鬼打,突然就流鼻血。那中医的观念呢,小孩十四岁以下,流鼻血这叫做正常,不要去治它。大人,超过十四岁以上,才要去治。

这个小孩子十四岁以下,小孩子天生体能很强,发烧之前一流鼻血,热就纾解掉了。所以会流鼻血的小孩不发高烧!那你如果流鼻血你又把它塞住,本来没有高烧,反而高烧出来。若是十四岁以上的人流鼻血再去治。

7、下脘穴(2-00:12:02)

下脘正好在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为太阴任脉之会,这个下脘穴,常有人下脘穴痛,下脘在胃的下口的地方,这下口的地方常常容易发炎。

痛的观念是什么?痛根本是来自压力,而不是来自发炎。我一直在跟诸位讲,中医是物理医学,就像爱因斯坦一样,站在外面看到里面。当有痛在那产生后,压力纾解掉就好,环境改变掉就好,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处方不是杀细菌,而是改变环境,针灸也是一样。知道穴道的话,可以协助我们做诊断。

8、胃之募穴一中脘(2-00:14:33)

再来是建里,这些穴道其实穴性都差不多,都很少用。再来是重要的大穴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的募穴,胃病治此。下针也可以,灸也可以。针一寸差不多就到了,灸呢,效果非常好。

我们《针灸大成》上面写,中脘穴在脐上四寸,不要用同身寸去量,量了半天还是错。这是丈量法腹寸,心蔽骨与神阙的正中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胃的募穴,《难经》说腑会中脘。

我们身上有八会穴①,八个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将来会有一个治病法则,叫会郄治疗法。

每一条经都有一个郄穴②。身上每一个腑,包含胆,这是消化系统,小肠、胃、大肠、膀胱、子宫、胞户。脏呢,肝心脾肺肾。中医的脾是把西医的胰脏包含在里面,所有腑的病通通在中脘上治,所以我们用的非常多。中脘是大穴,用的非常多。比如有些特殊的治症呢,像印堂痛,中脘一针下去病就去掉了,胃有问题产生的头痛。怀孕中间的妊娠恶心想吐,

20

通通可以在这治疗,针或灸。只要是肠胃方面的病都可以治,因为腑会中脘。

9、心之募穴—巨阙穴(2-00:18:58)

从这个心蔽骨,两个正中间的地方,我们叫巨阙,巨阙跟中脘的中间,我们叫上脘。

这个上脘穴呢,它是络穴。我们有一个很有名的灸法叫梅花灸,是以中脘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一梅花型,统治一切胃病。只有病人吐血时不要灸,因为吐血时增加温度时,血会增加。外面是吐血,里面可能是胃癌,所以出血的时候,不要去灸。所以上脘、下脘、建里等于是辅助中脘的穴道。诸位有这个观念就好了。

再来呢,这个是巨阙,巨阙是心之募,是心脏的募穴。现在诸位学到了,一个巨阙、一个关元,我们在治疗心脏病的时候,胸痛的很厉害。我的一个病人开了四个小时车来找我,动脉血管堵塞,西医手术前做检查,发现一个肾脏完全没有功能,西医说不能开刀,放弃了。如果开完刀,最好的结果就是尿毒,最坏就是死在手术台上。病人急了,找到我,巨阙、关元,一下针痛就没有了,就是那么快。对任何心脏病都可以,针下去不要下太深,差不多一寸,那这个是心的募穴。

补泻手法(2-00:22:48)

心的募穴,“得气即泻”。所以诸位呢,在这介绍基本补泻的手法,最基本的补泻手法呢有“提豆许”①,什么叫“提豆许”,这个针扎下去,扎到巨阙上面,我们要泻。一开始先捻针,左转右转气到了以后,往前推一点点,推像绿豆那么大就是泻。什么叫补,往上拉一点,就结束,这就是补。这是最基本的补泻手法。再讲一次,气到了往前推一点就是泻,气到了往上拉一点、提一点,就是补。你往上提的时候,气会在针的下方。你往下刺时,气会往下走。

你现在可以在巨阙下针后,病人酸了往前一点。所以针一开始不要下太深,不然往前一推,针就太深了,所以一开始针不要下太深。

看巨阙,七十六页前面下来第四行,它说如果是怀孕的妇人,气会往上冲,会让怀孕的妇人昏倒,所以针下巨阙,为什么提这个,因为还有补合谷,泻三阴交。在后面介绍大肠经跟脾经时会再说到。

巨阙后面插进来的这段话非常重要。按十四经发挥,人心下有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这是我们的横膈膜,在我们的身体,肺和心脏中间有一个横膈膜。一般西医观念,横膈膜就是在吸气吐气时升降,没有这简单。心脏有问题时,会有穿心痛,膈膜连到后面第十一椎,就是十椎下。我们主要症状叫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就是从前面痛到后面,再从后面痛到前面。为什呢会这样痛呢,是因为痰饮造成的,痰在这会滑动啊,所以会感觉到穿心痛。这个是在巨阙后面的附注上的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呢,因有横膈膜在,肠子的食物沼气不会上升。实际上在《黄帝内经》还说它还有更多的功能。它可以压挤肝脏,将肝脏的血到大肠,金跟木的关系,金来疏木。两金在压挤肝脏,就会有动能运动。所以肝脏的血跟大肠是通的。西医常会发现肝脏的癌转到大肠,实际上就是这边有一条血管。全身上下只有这一条血管没有瓣膜,允许血在这边来回流通。

我们以针灸为主,所以说巨阙上面我们可以诊断到心脏的问题。

10、鸠尾穴(2-00:29:57)

再来我们看鸠尾,巨阙再上一寸是我们的鸠尾,鸠尾还没有到心蔽骨。这鸠尾穴不可以重击,是练功夫的大穴,一打会内出血,是一个危险的穴道。不可灸,可以针。《灵枢》曰:“膏之源出于鸠尾”。我们身上很多黄油,身上很多的油网就是三焦,这个黄油就是膏,膏的源头呢,来自鸠尾。平常我们不灸,都是下针。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v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