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数学四下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买文具小数点搬家街心广场包装蚕丝手拉手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5-02 22: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3.小数乘法

目录

3.1《买文具》说课稿 (1)

3.2《小数点搬家》说课稿 (4)

3.3《街心广场》说课稿 (9)

3.4《包装》说课稿 (13)

3.5《蚕丝》说课稿 (21)

3.6《手拉手》说课稿 (23)

3.1《买文具》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33页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一个课时《买文具》。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算理。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二、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整数加法以及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一些运算定律的应用,所以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把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推广到小数乘法中去,体验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以及实际应用。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面积模型,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进行简单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

第1页共28页

法的数学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难点:能够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

五、说教法与学法: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力求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小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算理。教法的选择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观察法和演示法为辅。引领学生采用“四环三查”模式,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法上可归纳为: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

2、创设买文具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概括、解决实际问题、思想转化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电脑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4.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合作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课件)分为如下四个环节:

首先就让我们走进本节课的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你们还记得吗?好,老师就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课件)

第2页共28页

7×2=()+()=()

5+5+5=()×()=()

8+8+8+8+8+8=()×()=()

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的()的()的简便运算。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这样就自然引出课题:买文具(在这个环节里,由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买文具入手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很自然地引入新知。)

第二环节:质疑探究本环节有四个内容:

(一)提出问题,尝试解答。

多媒体出示教材上的数学信息,让后进生读信息,给予他们自信。继而让提出一步运算的问题,这大大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欲望。于是,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

(二)择题解决,探索算理。

选择出教材上的问题:买4块橡皮多少元?并让与同伴交流想法。小组展开交流,加以汇报。这下,有的汇报元换成角简单,用加法计算,有的说加法麻烦,改成乘法。这时老师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及时引导学生,理解了小数乘法。并且板书:今天学习的就是:小数乘整数。

(三)看懂题例,触类旁通。

看教材上笑笑的做法,小组讨论,得出三种理解方法:1.乘法的意义2.计数单位3.面积模型。引导学生进一步解释0.2×4的道理,从而掌握口算方法。

(四)独立练习,交流算理。

结合实际背景,引导学生独立计算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钱?很快,三种方法学生都能用上,在与同伴交流想法时很自如了。

第3页共28页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多样化的算法,将前面学习的方法加以运用,独立、主动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并经历交流各自计算的过程,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从而培养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环节,达标测试,基础练习。

课本练一练1、2、3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环节,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七、说板书与教学效果

板书简明扼要,买文具右下侧增加了——小数乘整数。板书上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展示了学生掌握的重难点知识。

教学效果良好,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学得很好,完成了学习目标,极少数学生仍得补教。

整体设计意图:这节课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2《小数点搬家》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的第二课时《小数点搬家》,下面是我将对本课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第4页共28页

2、教学目标: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看到小数点在数字中自由的搬来搬去他们觉得很有趣,并很容易的注意到小数点搬家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三、【说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方法上,我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

在学法上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

四、【说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新课依始,我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小数点搬家(板书),小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每份快餐卖4.00元(板书)可是一个顾客也没有,小山羊很着急,这引起了小数点的思考(课件)小数点搬家了,每份快餐卖0.40元(板书)有客人来了,小数点很高兴(课件)看着来往的客人,小数点并没有满足,它想(课件)小数点下定决心于是又搬了家,它把每份快餐卖成了0.04元(板书)这

第5页共28页

下快餐店的生意可红火了,小数点高兴极了(课件)

在本环节中我利用“小山羊快餐店”通过价格的变化吸引顾客的这一情节,把学生溶入到故事中。接着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数点搬了几次家?都是向哪边搬的?快餐店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时学生都会带着疑问与好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会说:小数点搬了两次家,都是向左边搬的,快餐店价格便宜了,来的客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及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为学习后面新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基础。】

二、自主探索、归纳发现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教学中我安排以下三个阶段:观察讨论阶段、归纳总结阶段、实践应用阶段。

1、观察讨论阶段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来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可能会有以下答案:

(1)从元、角、分间进率分析:(课件)

4.00元表示4元0.40元表示4角0.04元表示4分

4元是4角的10倍,4角是4分的10倍,4元是4分的100倍;

反之4分是4角的十分之一,4角是4元的十分之一,4分是4元的百分之一。

(2)从计数单位分析:4.00元是4个1,0.40元是4个十分之一,0.04元是4个百分之一。

【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说得不够清楚或具体,我会给予适当的引导。】

第6页共28页

2、归纳总结阶段

结合前面的发现,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怎样移动?小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有了前面观察讨论阶段做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课件)4.00元到0.40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小数就会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此时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会缩小这一规律的认识仅局限于价格上,而这时我进行小结(板书)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接着我追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说出: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如果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呢?学生都会轻松作答(……)

【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思维的延伸和拓展提供了广阔、自主的平台,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享受数学的乐趣。】

3、实践应用阶段

在此我设计了两个练习。(课件)

(1)淘气的小数点总是在28.5中蹦来蹦去,你能说出下面数与28.5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2.850.02850.285

(2)帮小数点搬家:53.8÷1053.8÷10053.8÷1000

此题的第一小题学生会完成的很顺利,但在计算53.8÷100时,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怎么办?这时我会加以引导,使他们很快想到用0补位的方法,从而正确计算。三、小组合作、拓展规律

在这一环节,我接着小数点搬家这一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自从小数点搬了两次家后,“小山羊快餐店”的客人可多了,小山羊着

第7页共28页

实高兴了一阵。可是月底一算帐却不开心了(课件),热心的小数点又来帮忙(课件)

小数点向左搬家,小数将会缩小,价格也就越来越便宜,小数点向右搬,价格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很快会答出价钱上升了。这时我会进一步追问,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再次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板书)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在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乘胜追机,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课件)

知道同学们有了新发现,淘气的小数点又来了,你能说出下面各数与0.0493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0.4934.9349.3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猜一猜:(课件)小明不小心把身高写成了145米,猜一猜小明的正确身高是多少米?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我会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说出正确的身高。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课件)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搬家,你有什么收获?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会给于充分的肯定。

六、【说板书】

小数点搬家

0.04元0.40元4.00元

缩小到原来左移右移扩大到原来

十分之一一位一位10倍

第8页共28页

百分之一两位两位100倍

千分之一三位三位1000倍

该板书直观、简洁,明了,既突出重点又概括全面,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以上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尝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3.3《街心广场》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三节内容《街心广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关系,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教材创设了计算街心广场面积,花坛面积和每块地砖的面积等情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小数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教材还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地砖面积,可以从

第9页共28页

前两个整数乘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小数乘法得数;也可以通过单位名称的转换推出得数。

3.教材通过尝试练习:试一试和填一填的活动,使学生归纳出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这些都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小数乘法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沟通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思想。

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实物展台、PPT课件等。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第10页共28页

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借助投影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拓展规律——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三分钟

(1)说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第11页共28页

(2)下面的数与4.06相比,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40.60.4064060.04060.00406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为新授内容做了铺垫,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一名小老师,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脑筋急转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懂得解决问题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街心广场放大平面图,提出问题。

A仔细观察街心广场,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B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C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计算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主题图,使学生得到信息,进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到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2.集体交流:怎样计算0.3×0.2

3.讨论:街心广场、花坛和地砖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对0.3×0.2=0.06不太理解,通过学生交流发现可以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来求。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2=6(平方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所以0.3×0.2=0.06。其次,通过学生交流发现:在乘法中,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则积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三)小组合作、拓展规律。

完成课本第43页“试一试,填一填”,

第12页共28页

【设计意图】可以发现,在4×0.3=1.2中,两个乘数共有0+1=1位小数,积1.2里也有1位小数:在0.4×0.3=0.12中,两个乘数共有1+1=2位小数,积0.12也有2位小数。在0.13×2=0.26中,两个乘数共有2+0=2位小数,积0.26是也有2位小数;在0.13×0.2=0.026中,两个乘数共有2+1=3位小数,积0.026里也有3位小数。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43页的“练一练”第1一2题。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六)板书设计:

街心广场

30×20=600

3×2=6

0.3×0.2=0.06

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3.4《包装》说课稿

一、说教材

《包装》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是在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是学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计算的关键。

课本首先安排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会选择适当方法估计运算结

第13页共28页

果,发展数感,并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

第二个问题也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运算的一般步骤,从而归纳总结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是经历独立计算和交流小数乘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发展运算能力。

其次安排了6道练习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数感,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体会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课本这样安排既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又注重渗透转化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下几点: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体会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适当的方法估计运算结果,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3、能用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探索过程中理解算理。

二、说教法学法

《2011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不仅指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理解运算的算理”。所以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掌握竖式计算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经验采取以下教学手段:

第14页共28页

1、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估算、独立尝试计算、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的方式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以分组比赛、全班比赛等多种形式展开练习活动,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本节课教学,学生将采取以下活动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三、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教学,我将分4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过生日包装礼品盒,引出了本课要探索得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与兴趣,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如在创设情境引入的过程中,教师问:“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可以体现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式,自己解答,使枯燥知识变成善于学习的知识。师:孩子们,你们知道5月的第2个星期日是什么日子吗?师:那你知道“母亲节”的由来吗?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成长中,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在母亲节这天你会为妈妈准备什么以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可能会说买礼物,这时引导孩子们结合情境图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礼物盒包装”中的这两个数学问题。(板书:包装)

第15页共28页

这个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环节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只是自己去探索,拼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再通过相互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的规律,揭示新问题的氛围。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比较、交流中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与联系。共分3步进行。

第一步:初次探究,解决“买包装纸需要多少元”的问题,探究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1、估一估。

师:买1米的包装纸要2.6元,那0.8米大约要多少钱呢?你能估计一下吗?(独立想一想,再与同伴交流)

师:(包装纸长0.8米)0.8米不到1米,那价钱就不会超过2.6元。师:刚才我们从包装纸的长度这方面思考问题,还可以怎样思考呢?(孩子们立刻想到“价钱”)

师:你观察的很细致,1米是2.6元,不到3元,那0.8米就怎么样呢?(就不会超过2.4元,你反应太敏捷了!)

(估算不仅可以帮助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还可以发展数感,不同的估算方法体现不同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积累经验,所以在这里重视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算一算。

师:到底需要多少钱呢?你会列算式吗?(生说出算式,师板书:2.6×0.8=)

第16页共28页

师:这道乘法算式与我们学习过的乘法有何不同?(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两个乘数都是小数)

师:那该怎么计算呢?在小组内想想办法。

方法一:1米=10分米2.6元=260分那1分米就要26分;0.8米又是8分米,所以8分米的价钱是:26×8=208分,也就是2.08元。

师:这个小组是怎么做的?你能说一说吗?

师:他们运用单位换算的知识,把小数转化成了整数,这个小组真不简单,学会了转化。

师:还有不同的办法吗?

(有的孩子会立刻想到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师:你用的是竖式,先要怎么做呀?(摆好竖式)然后怎么做呢?

师:为什么要缩小到原来的?因为把2.6、0.8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变成208,要得出正确的结果,这个208就要缩小到原来的,就是 2.08。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也是用竖式师:先摆好竖式,然后怎么算呢?(你说我做)

师:大家看出他是怎样计算的?把2.6、0.8分别当作整数26和8相乘,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

方法三:

第17页共28页

师: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

(因为2.6是一位小数,0.8也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一共是两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后,点上小数点,结果是2.08)

师:孩子们真聪明,想到了三种计算方法,它们有共同点吗?(都是将小数转化成整数相乘,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

转化是数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古人就是用转化的方法,把不熟悉的未知转化成熟悉的已知,从而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师: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最简便?(通过比较,孩子们认为第三种最简便)

此环节这样安排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本课之前学生已有借助面积模型和理解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经验,掌握了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乘数扩大的倍数与积扩大的倍数之间的关系;所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完全能达成活动目标。

先引导学生观察三种方法的共同点,进一步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深刻体会转化在数学活动中的作用;再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优劣,既着重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又能达成算法的优化。

第二步:再次探究,解决“买彩带需要多少元”的问题,明确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学生在上一环节活动中对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环节活动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反思交流,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估一估。

第18页共28页

师:同学们刚才在解决“买包装纸需要多少元”的问题时,研究了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下面请大家用刚才研究的方法解决“买彩带需要多少元”的问题。

师:先估一估“买彩带大约需要多少元?”

(上一环节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数学活动经验,此活动让学生自己交流、再集体汇报)

2、算一算。

师:到底要多少元呢?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先独立动笔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3、归纳总结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一般步骤。

一般步骤:

(1)摆好竖式

(2)把小数当作整数相乘,计算出积

(3)根据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最后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小数位数,并点上小数点师: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你觉得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1.摆竖式时,将两个乘数末尾对齐

2.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小数位数

第三步:尝试活动,继续探究,形成技能此项活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探索:当积的位数不够时,又该怎么办,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突破难点。师: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独立计算:0.82×0.030.05×0.2

运用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来指导计算,一方面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提高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为归纳出小数乘以小数的法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符合学生的

第19页共28页

第 20 页 共 28 页 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

环节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小数乘法算理的操作层面上最简单的概括,对学生在计算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约化,是解题策略的优化。为此,我设计了一些专项练习,根据算式特点在积或因数中点上小数点的位置,以更一步强化积中的小数位数由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决定这一规律。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安排了一组开放性联系,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落实,也是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探索能力得到训练。

环节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

四、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力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板书设计:

五、说教学反思

总之,本课力求改变以往计算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以计算技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

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

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同桌讨论、合作交流,去发现和创造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学生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3.5《蚕丝》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三单元“蚕丝”-----小数乘法的应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整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学生已经发现了“小数乘法只有按照整数乘法来计算,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这一规律之后安排的内容。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巩固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规律,并自觉的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本节内容和后面的“手拉手”(小数四则运算)共用作为应用内容。因此,本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起承前启后、融会贯通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义务教育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要获得发展。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

2.技能目标:①通过解决“蚕丝”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②通过估算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

第21页共2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vk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