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更新时间:2023-04-21 13:0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考纲内容及能力 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 化Ⅱ 3.探究培养液中 酵母菌数量的动 态变化Ⅱ

考向定位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种群特征之间的内在 联系 3.“J”型曲线和“S”型曲线 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4.“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 应用

阅读课本,记忆并理解以下问题:1、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2、什么叫种群密度?它的估算方法有哪几种? 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 3、种群有哪些数量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什么叫年龄组成?有哪三种类型?各有何特 点? 5、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6、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7、“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假设、模型及各参 数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8、什么叫“S”型曲线?其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9、什么叫环境容纳量?

种群及其数量特征

归纳整合一、种群概念及其特点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①“同种”:指同一物种,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 ②“全部”:指一个群体,包括该物种的幼体和成体等。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两个方面 ①内涵: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 和死亡率等一系列特征。 ②外延:有复杂的种内关系。 2.种群的特点:一个种群不是简单个体的累加,而是具有 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 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 的有机整体。

二、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年龄组成 预测 出生率 迁入率

++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影响 性别比例

— —

死亡率 迁出率

1.在种群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 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 数量呈正相关。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 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的

差值为正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人为因素:如人工养殖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 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如下:

(1)年龄组成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大;

②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

③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2)性别比例 ①♀>♂→增长快; ②♀≈♂→相对稳定; ③♀<♂≈增长慢。

三、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两个概念 ①样方:样方也叫做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 部分个体的集合。 ②随机取样:在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 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既满足随机性又 满足独立性的取样。 (2)常用的取样方法 ①五点取样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 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当调查对象的总体分布为长条形时,可采用等 距取样法。 (3)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另外调查某种 昆虫卵、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用样方法 。 (4)计算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在标志重捕法中,为保证标志个体与非标志个体在重捕时 的概率相等,标志技术及其操作应注意: (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寿命和行 为的伤害。 (3)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 有可能改变被捕食的概率,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志个 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准。 (4)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 会消失。 (5)根据重捕样本中标志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 ,可计算出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标志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重捕中的标志个体数。

请同学们阅读《完美》163页例1后的 规律总结并讨论例2后的对应训练2。

跟踪训练(2009 年广东卷)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 征描述的是( B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分析 1.类型 (1)指数式增长——“J”型曲线

归纳整合

(2)逻辑斯蒂增长——“S”型曲线

二、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的探讨 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反映的是种群数量在一个有限

环境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如下图。

1.关于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探讨:由图中可看出,种群 数量在不同时期或期间的数量有多少之别,种群增长率 也有快慢之分。 2.关于制约因素的探讨 在0→2期间,食物、生存空间充裕,种内斗争、天敌等 因素的制约强度小。 在2→4期间,环境中各制约因素的作用

强度逐渐增大, 在4时期及以后达到最大。 3.关于“S”型曲线与“J”型曲线 在图中,0→3期间,近似于“J”型曲线,可以说“S”型 曲线包含了“J”型曲线,但这一段不等于“J”型曲线。( 在“J”型曲线中瞬时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在“S”型曲线 中该值是不断变化的)

4.“S”型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根据“S”型曲线的特点,由于在1/2K时增长率最大, 因此,为了持续获得较多的生物资源,一方面应设法 增大环境容纳量K,如加强生物生存环境的管理,另 一方面,捕捞、采伐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1/2K以上时 进行,而且剩余种群数量应保持在1/2K左右。若要对 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一方面应设法使其环境容纳量K 变小,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天敌等措施,将种群数量尽 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条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 受空间、食物、天敌 充裕、气候适宜、 等制约的有限的自然 没有敌害等理想 状态 状态

种群增长率 K值的有无 曲线形成的原因

增长率为常数 (无限增长)无K值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 降;0和K时的增长 率为0,K/2时增长 率最大 有K值

无种内斗争,缺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 少天敌 数量增多

联系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的大 小的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五、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uh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