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人教版必

更新时间:2023-04-17 08: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一列表分析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1.区分反射弧的各部分结构特点与功能

反射弧

结构结构组成功能

结构破坏对

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感觉神经元突起末

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刺激信息转变为

神经兴奋受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大脑皮层可支配躯体运动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

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

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

与综合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

效应器

受刺激后只有感觉无效应,大

脑皮层无法支配躯体运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

体等

对内外刺激作出相应的

应答

2.判断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的方法

(1)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与感受器相连的是传入神经,与效应器相连的是传出神经。

(3)与脊髓灰质前角(较大的一边)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神经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靠近神经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思考·探究】

1.足球运动员受伤后,队医在其腿部喷洒一些药物后就感觉不到疼痛,然后继续参加比赛,麻醉的可能是反射弧的哪些结构?(科学思维)

提示:传入神经或者感受器。

2.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反应,该过程是否属于反射?说出你的理由。(科学思维)

提示:不属于。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

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当剪断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神经元的胞体都位于脊髓内

B.若在d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b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C.刺激a处,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D.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出现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

【解题导引】(1)结合图形识别反射弧的各个组成部分。

(2)理解反射完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解析】选B。传出神经的胞体位于脊髓内,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外,A错误;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为a→b→c→d,因此在d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由于神经冲动只能沿反射弧单向传导,所以b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B正确;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刺激a处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时,不会形成痛觉,只有当信号传到大脑皮层时才会形成痛觉,C错误;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可以使骨骼肌收缩,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D错误。

【素养·迁移】

(2019·德州高二检测)某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脊髓横断,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

A.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解析】选C。脊髓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可以将信息从大脑传递到脊髓;脊髓横断的病人,大脑和脊髓的联系通道被切断了,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运动功能却丧失了。

【补偿训练】

(2019·黄石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适宜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解析】选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知识点二反射及其类型

1.反射形成条件:

(1)具有神经系统,单细胞生物和植物等没有神经系统,不能发生反射。

(2)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即: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一不可。

(3)适宜的刺激,并引起机体作出反应。

2.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训练

数量有限几乎无限

是否消退不会消退会消退

形成需要

的中枢

较低级中枢(小脑、脑干、脊

髓等)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接受的

刺激

具体事物 (食物、针扎等)刺

具体信号(声音、外形、颜色等) 和抽象信号

(语言、文字等)

联系

都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条

件反射可以控制非条件反射的活动

【思考·探究】

狗和铃声之间建立起了条件反射,如果多次给予铃声,却不给食物,狗一听到铃声,还会分泌唾液吗?(科学思维)

提示:条件反射需要强化,如果多次给予铃声,却不给食物,狗一听到铃声,也不会分泌唾液。(2019·南京高二检测)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 “红灯停,绿灯行”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红灯停”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看见红绿信号灯属于反射

D.某汽车司机长期不遵守交通规则并没有受处罚,可导致“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反射消退甚至丧失

【解题导引】(1)反射产生的条件: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条件反射特点:可消退,其信号来源有具体信号(声音、外形、颜色等)和抽象信号(语言、文字等)。

【解析】选C。“红灯停,绿灯行”,此反射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红灯停”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正确;看见红绿灯,只是经过了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并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C错误;“红灯停,绿灯行”属于条件反射,会消退甚至丧失,D正确。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

(1)社会责任——解决生活问题

若想让上题选项D中的汽车司机改变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恶习,你应该怎样做?

提示:①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讲明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②进行必要的惩罚措施,比如罚款、扣驾驶证分数等。

(2)科学思维——模型与建模

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红灯停”这一反射的过程。

提示:感受器接受到红灯刺激→传入神经→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传出神经→停止行走。

【素养·迁移】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解析】选B。排尿反射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望梅止渴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错误;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具体信号刺激下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条件反射,随信号刺激的形成或消失而改变,B正确;非条件反射也需要神经中枢的参

与,C错误;高级中枢中的呼吸中枢所控制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

【补偿训练】

(2019·南阳高二检测)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婴儿的吮吸反射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小狗算简单数学题

【解析】选A。婴儿的吮吸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小狗算简单数学题,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

【课堂回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tn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