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更新时间:2023-09-25 05: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10月15日—— )男,出生于台湾宜兰。先后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北京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知名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前世界银行副总裁。1979 年5月16日,他游过台湾海峡,抵达厦门,更名为“林毅夫”。2008年,任世界银行副行长。2012年6月,世界银行副总裁的任期已满。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林毅夫 出生地:台湾宜兰 国籍:中国 籍贯:福建省漳州市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2年10月15日 毕业院校:台湾政治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 职业:教育 博士生导师商业 前世界银行副 总裁学者 经济学家 ? 吴彦鹏2012年6月5日,世界银行官方网站已用“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来称呼林毅夫了。林毅夫正式卸任了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结束了他作为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4年任期。此外,林毅夫还通过个人博客透露,他将回到北京大学的课堂上 ? 目录

[隐藏 ]

1 简介 2 经历

3 投笔从戎的高才生 4 金门连长神秘“失踪” 5 师从大师舒尔茨 6 兼职 7 婚姻家庭 8 荣誉 9 著作 1. 9.1 书籍 2. 9.2 论文

林毅夫 - 简介

林毅夫

林毅夫,男,于1952年10月15日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祖籍为福建省漳州市。原世界银行副行长,曾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并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2010年7月22日举行的英国科学院年会上,林毅夫教授被选举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 2008年,林毅夫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是第一个在世行担任副行长的中国人,也是世行62年来,首位来自欧美国家之外的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1]

林毅夫 - 经历

林毅夫

1952年10月15日,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父亲取名林正义。 1971年,获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

1975年,毕业于陆军官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考上国防公费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78年获政大企管硕士,随即返回军中,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连的任务。 1979 年5月16日,林正义游过台湾海峡,抵达厦门,更名为“林毅夫”。

1982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后赴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

1987年,林毅夫回到了中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先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3年后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1993年,林毅夫升任北京大学教授。

1994年,林毅夫联合多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经济界人士,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出任主任一职。

1998年4月至2008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经济界别)及政协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拟定研究计划及发展方向上扮演相当重要的决策角色。

2008年5月31日上午,林毅夫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参加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学生的毕业典礼,下午就直接奔赴首都国际机场,赴华盛顿就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2] 。他是首位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3] 2012年6月5日,世界银行官方网站已用“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来称呼林毅夫了。林毅夫正式卸任了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结束了他作为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4年任期。此外,林毅夫还通过个人博客透露,他将回到北京大学的课堂上[2] 。此前北大校长周其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欢迎林毅夫回北大继续任教。

林毅夫 - 投笔从戎的高才生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父亲林火树给他取名叫林正义,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林毅夫据此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毅夫”。林毅夫自小牢记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一个人如果有能为十亿人谋福祉的能力,就应该毅然投身到这样的事业中去。因此林毅夫后来从台湾毅然泅过海峡,投奔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了父亲和自己的一个梦想。

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陆军官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随即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考上国防公费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78年获政大企管硕士,随即返回军中,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连的任务。马山连是全师最重要的一个连,不但全连官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装备福

利 林毅夫高才生都是全师最好的。因为这个连的位置正在马山,是全金门距大陆最近的据点,退潮时离对岸直线距离只有2300米,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岸军民的活动,所以多年来都是金门防务部接待外宾眺望的明星据点。

林毅夫自己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遥望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心潮澎湃,对祖国大陆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情。然而,台湾海峡如一道屏障,硬是生生地将两岸人民骨肉分离,使他心中的“大中国思想”无法实现。他痛恨这种人为的分离,却又无法改变现实。

林毅夫曾听人说,十年前,金东题旅部某连有一名搜索排长,从天摩山下由后屿坡泅水到对岸。当时这名排长事前向蛙人借了“蛙鞋”,只说要下海学游泳,泅水的当晚到一家小店吃了一碗绿豆汤,第二天一早对岸就广播,宣布那名排长“起义归来”。

这个故事给了林毅夫极大的启发,他的心情豁然开朗。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来了。

林毅夫 - 金门连长神秘“失踪”

林毅夫身材高大健壮,平素爱打篮球,且技术超群。按照时盛传的说法,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以让游泳者顺利泅水“叛逃”对岸;即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其实,那个“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毅夫。

林毅夫失踪的那天晚上,金门全岛鸡犬不宁,所有驻军出动,连夜展开全岛水陆两域地毯式搜索。为防“叛逃”泄露军机,连队当即修订了作战计划,两天后展开了全岛东西守备部队互换防区的大规模演习。

社会上一直传说,林毅夫是抱着两只篮球游过海峡的。这个传说,在2008年3月7日的林毅夫夫妇的新闻发布会上,被证实是谣言。陈云英(林毅夫妻子)在发布会上透露,林毅夫是个游泳健将,至今仍可以连续游2000米。“没有人能抱着篮球游过台湾海峡,不信你抱抱看!”林毅夫这时插进来说,“尤其是两个篮球。”在场记者全被夫妇二人逗笑了。

林毅夫 - 师从大师舒尔茨

投奔大陆不久,林毅夫便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政治经济专业。对于林毅夫的“弃暗投明”,当初许多人并不了解。林毅夫最初想上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可是,校方以其“来历不明”将之拒之门外。在北大,林毅夫以其既谙熟西方经济学理论、英语口语又非常流畅的优势,很快即在同学中脱颖而出。

1980年,刚刚对外开放的大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西奥多·舒尔茨。舒尔茨自然不会放弃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宣讲他的经济学理论的机会。当时,北大为找一个翻译颇费了一番心思,林毅夫荣幸地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惟一人选。这个意外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的大门。 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一天,舒尔茨问林毅夫:“你想到美国读博士吗?”

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想呀。”

林毅夫本以为舒尔茨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能师从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舒尔茨,是许多经济学人士梦寐以求的事情,林毅夫自然欣喜若狂。1982年,林毅夫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他远渡重洋,来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

在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林毅夫申请了全额奖学金。身在台湾的家人十分挂念林毅夫,当林毅夫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不足时,台湾的家人曾给他汇款资助。不仅如此,即使在林毅夫已功成名就的今天,其哥哥林旺松还出资在北京大学设立中国经济研究奖,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得以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以促进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加强青年学生与经济学家的联系,并从中选拔学生继续深造。

林毅夫 - 兼职

第7、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

福建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2006-2009 ; 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06-2009 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2006-2008

第四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2006-2008 ;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6年7月 ;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邀高级研究员,2005年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 ; 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2005年 ;

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计划委员会“十一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5年 ;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5年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2005年 ; 《国际贸易问题》编委,2005年 ; 《改革》杂志社学术委员,2005年 ;

《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10本经济学著作》论证(编辑)委员会委员,2004年 ;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2004年 ;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004年6月 ; 全国政协信息特邀委员,2004年4月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2004年4月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顾问,2004年4月 ;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2003;

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顾问,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tk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