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条织物的设计与生产-1

更新时间:2024-04-25 03: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隐条织物的设计与生产

山东樱花纺织集团 李建义 韩明 石晓军 王存语 马联想

济宁樱花纺织集团近两年根据市场需要,开发生产了各种规格的隐条布,现以(T/R80/20 +R)19.6/19.6 307/295.5 160隐条平纹布为例,概述生产情况如下:

1、产品规格设计:

隐条织物的制织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利用成组排列捻向不同的同种纤维的经纱和纬纱交织,它是利用经纱和纬纱捻向不同而使反光不同,呈现隐条效应;二是利用两种不同纤维的经纱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与纬纱交织,利用两种不同纤维的经纱吸色性能的不同,来达到隐条效应。相比较而言,前者在生产过程中较为简单,后者较为复杂。我们开发生产的是后一种。 1.1织物组织和技术特征: 织物组织:1/1

原纱条件:经纱:T/R80/20+R 纬纱:T/R80/20 总经根数:4936根

断裂强度:经向:575N/5×20cm 纬向:860N/5×20cm 织物紧度:经向:50.4% 纬向:48.5% 总紧度:74.4% 无浆干重:122.5g/cm2

隐条条纹排列:T/R(80/20) 6 6 6 6 4 4 4 4 2、该品种生产难点:

2.1两种性能不同的纱线如何上浆;

2.2穿筘工在穿综、穿筘时如何按T/R80/20 6根,R 4根排列顺序穿; 2.3两种不同的纱线如何预防错纱; 2.4如何杜绝边撑疵; 3、主要生产与技术措施:

3.1整经工序:由于没有分条整经机,我们在1452A-180型整经机上进行了生产,考虑到整经头份少(T/R:496×6,R:490×4),生产中我们产用了每四根纱线穿入4齿伸缩筘齿,空一伸缩筘齿的办法,达到了卷绕、排列、张力三均匀的效果。筒子架张力圈配置采用分层分段的均匀配置。

1

3.2浆纱工序:针对两种不同的纱线,其伸长率、回潮率、上浆率也不同,如何进行上浆,若按传统工艺,在一个浆槽上浆后,将会造成T/R80/20上浆偏小,织造时开口不清,产生棉球;R纱上浆过大,脆断头增加,影响布机效率,且两种纱线混在一起,造成穿综困难,为此我们选用了GA306型双浆槽浆纱机,T/R80/20纱在前浆槽,R纱在后浆槽,用两种不同的浆料配方、不同的上浆工艺各自上浆,满足上浆需求,并在后浆槽中加入蓝颜料,给R纱上色,便于后道工序分清两种纱线,采用后上蜡,增加浆纱的光滑,上蜡量控制在0.2-0.3%。 3.2.1浆纱配方: 浆料名称 CP(KG) K55(KG) 醋酸酯淀粉(KG) KT(KG) YL(KG) 上 浆 率 (%) 12.29 10.75 回 含 潮 固 率率 (%) (%) 3.3 10.36 11.4 7.61 T/R80/20浆料配方 60 12.5 25 5 3 增 强 率 (%) 22.38 21.59 减 伸 率 (%) 17.5 20.87 粘 度 (s) 10.2 6.5 R浆料配方 25 75 3 温 度 (℃) 85 92 车 毛羽速 降低(m/min) 率(%) 35 35 64.5 70.8 上浆工艺参数实测情况: 经 纱 T/R80/20 R 为便于穿筘和织造工序生产,我们在浆纱落轴时,在两种经纱之间穿入两根绞线,两根绞线间距为30cm。

3.2.2错纱的预防:虽然两种纱线分别在两个浆槽上浆,我们对R纱上色区别,但仍然出现错纱现象,主要原因是:6个T/R80/2019.6号经轴和4个R19.6号经轴上的经纱退绕后由经轴架导轴改变方向,逐层合并在一起,在合并过程中,由于经纱毛羽间的相互粘连,使T/R经轴中的倒断头进入R纱片中,或R经轴上的倒断头进入T/R纱片中造成错纱,为解决上述,我们对经轴架导纱辊作以改进。拆去靠近后浆槽的第一组经轴架上面的横梁,在原固定横梁螺孔处,按螺孔对角方位(前高后低)加装两根直径为100mm的导纱辊,改变R纱和绕纱路线,使其退绕后经新安导纱辊进入后浆槽。(具体改进方法及图纸见棉纺织技术2003年第4期)经以上改进,使T/R与R纱片分层清晰,避免了错

2

纱现象,提高织轴质量。 3.3穿筘工序:

穿筘工为了分清和便于按织物设计中经纱排列顺序,我们在前一根绞线处穿一根绞棒,把绞棒固定于穿筘架上,这样两种经纱便前后相隔开来。

3.4织造工序:织机生产效率与织物品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织造工艺参数。我们根据纱线性质,组织结构,优选以下织造工艺参数:

机型 GA615-75″ 综框页数 2页8列 综平时间 投梭时间 (mm) (mm) 230 220 投梭力(mm) 内:365 外:370 后梁高度(mm) 75 边撑高低(mm) -2 3.4.1织造技术措施:

3.4.1.1在第二根绞线处穿一根绞棒(绞棒固定于停经架后部),大大降低了由于停经片处严重绞头而出现的断头。

3.4.1.2由于该品种中有粘胶纱线,为杜绝边撑疵,我们采用了16环大边撑,铜刺环从内侧到外侧按一比例排列,且边撑座在不碰钢筘的情况下,尽量缩小与织口的距离,既保证了边撑伸幅能力,又杜绝了边撑疵和断边。 3.4.1.3加强纬纱、梭子及两侧梭箱的管理,减少纬缩疵点。 3.4.1.4加强织布用结头纱的管理,减少用错结头纱而影响染色效果。 结语:

1、隐条布的主要生产难点在于不同性质的纱线在浆纱时应采取不同的工艺措施,来解决经纱的织造。

2、我们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分浆槽上浆以及不同的纤维、不同的纱线吸色不同进行上色来区分纱线,方便穿筘和织造。

3、经过成功的织造该品种,我们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格的隐条布生产。

参考文献:蔡陛霞 织物结构与设计 纺织工业出版社

织物词典 中国纺织出版社

3

2003年6月1日

原配方:T/R80/20 R PVA 50KG PVA: 25kg 205PVA: 20kg 酯化淀粉:75kg 酯化淀粉:50kg 乳化油:5kg 丙烯酸:5kg 乳化油:5kg

原配方上浆指标情况: 经 纱 T/R80/20 R 上 浆 率 (%) 14.36 12.57 回 含 潮 固 率率 (%) (%) 3.3 13.78 10.4 9.54 增 强 率 (%) 18.12 20.56 减 伸 率 (%) 20.5 24.79 粘 度 (s) 13.26 8.59 温 度 (℃) 92 92 车 毛羽速 降低(m/min) 率(%) 35 35 42.15 40.38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tg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