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教案--猪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更新时间:2024-06-06 08: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节 猪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一)猪的杂交利用

一、教学目标:1、掌握引入猪种的利用;

2、我国地方猪的开发利用; 3、肉猪的杂交生产;

二、教学重点、:1、引入猪种的利用

2、我国地方猪的开发利用:

难点:我国猪的优良杂交模式(杂组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8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略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猪种的利用;

1、大约克夏:大约克夏猪生长快、产仔多、仔猪初生重大、瘦肉率高、适应性好等特点,但部分个体肢蹄不够结实,易发生蹄病,应加强饲养管理。约克夏可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饲养,较适宜集约化养猪场和规模猪场,在纯繁或作为生产商品瘦肉猪的杂交父母本,通常利用的杂交方式为杜×长×大或杜×大×长,用约克夏作父本与地方猪种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效果均良好。

2、长白猪:该品种具有繁殖力较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但对饲料营养条件要求高,体质较弱,四肢细、抗逆性差、发情不明显,少数个体肉质较差等缺点。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可饲养,适宜集约化养

1

猪场和规模猪场,在生产商品瘦肉猪的生产中作为父本,在三元杂交中可作为第一父本,通常利用的杂交方式为杜×长×大或杜×大×长,与地方猪种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效果良好。

3、杜洛克:该品种具有体质结实、生活力强、抗病力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适应性强、饲养条件比其它瘦肉型猪要求低等特点。母猪产仔数少,泌乳性能差、仔猪早期生长相对较慢的缺点。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可饲养,适宜集约化养猪场和规模猪场,在生产二元或三元商品瘦肉猪的生产中作为终端父本,效果良好,通常利用的杂交方式为杜×长×大或杜×大×长。

二、我国地方猪的开发利用:

我国具有丰富的猪种资源,而且与引进猪种比较具有多产,肉质好,抗应激,适应性强及耐粗饲等优良遗传特性,在杂交组合中引入我国地方猪种将会带来更明显的杂种优势和更好的遗传互补性,这是因地方猪种和引进猪种间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地方猪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高繁殖性能等,故在杂交母本选择上,应着眼于我国优良地方猪种和培育的品种(系)。随着高产品种和专门化品系的大量育成,以及养猪生产体系集约化出现,生产上大量使用的是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及其杂交种,使原有的地方品种数目迅速减少或消亡,我国地方猪种的许多优异特性是在几千年的长期选育和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但其生长慢,脂肪多,皮厚等缺点已不适应现代化商品猪的生产需要,若利用不当将威胁到品种的保存和持续利用,因此,从长远观点看,对地方猪种开发利用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

1、在杂交繁育中作母本品系:良好的繁殖性能是杂交利用母本品系的必备条件。我国地方猪种普遍符合母本品系应具备的条件,作为父本品种者较少,目前在我国商品瘦肉猪的生产杂交繁育体系中,采用地方品种猪作母本,以引进的优良瘦肉猪种为父本,进行杂交,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地方品种和引入品种各自的特点,又可适应当前农村生态经济条件而提高生产水平。

2、作为育成新品种(系)的原始素材:为使育成新品种对当地的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 ,经常利用地方品种和外来品种杂交。如东北民猪与约克夏猪等杂交,培育成的哈白猪,三江白猪等品种,就很好地保留了民猪抗寒性,繁殖力高和肉质好的特点。

3、改善商品瘦肉猪的肉质:我国地方 猪种肉质优良,在肉色、大理石纹、保水力及肌间脂肪含量等方面一般优于国外肉用型猪,故杂交后代肉质一般也优于国外品种,因此,在不追求过高的胴体瘦肉率的情况下,要改善商品肉猪的肉质,我国地方猪种是一个适宜的亲本。

4、利用特殊基因资源开发产品:在我国地方猪种的特殊基因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微型基因,我国微型猪资源丰富,品质优良,香猪,藏猪,五指山猪、版纳微型猪等,其成年体重多在40-50㎏,比国外小型猪都要小得多,可作为烤乳猪、生物医学的实验动物及人体器官移植等的原材料。 三、肉猪的杂交生产:

杂交是指不同品种、品系或类群的个体之间进行交配、其后代称为杂种。杂交可使基因型杂合,产生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性等效应,从而加速了品种的改良和生产性能的提高,杂交尤其是经济杂交在养猪生产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

3

作用。杂种后代可获得生长速度提高5-10%、饲料转化率提高10-15%、胴体品质性状改善2%、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8-10%等杂种优势率。

杂种优势:即杂种一代与纯合亲代均值间的差数,实际上是在杂合体内,由于有利基因对不利基因通常呈显性这一跗现象,抑制了杂合子不利隐性基因的表现从而使杂种个体生活力增强,繁殖力提高,生长加速,杂种后代群体均值优于双新群体均值。这种遗传效应称杂种优势。它是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显性、上位)所致,因此,遗传力低的性状,容易呈现杂种优势,是我们利用杂种优势的重点、遗传力高的性状,不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如胴体性状),猪的生长性状和肉质性状,跗力中等,可获得中等程度的杂种优势。

遗传互补性:互补性:指不同新本群体所具有的优点相互补充。目的在于通过杂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的不同优良性状结合于商品猪上,使品猪的优点比任何两亲群体都全面,从而提高其商品价值。例如,猪的生产性能与毓性能间为质相关而现代养猪生产要求瘦肉型猪同时具有生活力强,生长快,FS利用本高,瘦肉率高和肉质好等特点,并且母猪要多产性好,但至今几乎没有如引全面的品种,只有依赖于杂交,利用跗互补性,满足现代商品肉猪的要求。

猪的杂交通常根据杂交的目的分为育种性杂交和经济杂交两大类,经济杂交是指利用杂交获得生活力强、生产性能高的杂种来直接肥育,达到提高商品猪的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

1、杂交的模式:所谓杂交模式是指杂交方式和新本群体选配的总称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杂交,选择什么品种或系参与杂交,是商品肉猪生产中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4

A、杂交方式: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四元杂交(双杂交)、轮回杂交、两品种轮回杂交和三品种杂交 。 B、杂交父母率的选择:

杂交母本应选择繁殖强,母性好、泌乳力高、胴体品质中等而肉质优良的品种。杂交父本应有很好的生长速度、胴体品质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均较好的品种,多产性是次要的。

在三元杂交C(AB):纯种母本B应按二元杂交时母本的要求进行选择第一父本A要选用与纯种母本B在生长肥育和胴体品种上能互补且多产性较好的引进猪种(在我国应首先大白猪其次是长白猪),终端父本C的挑选应着重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在我国应先杜洛克)。 2、我国猪的优良杂交模式(杂组合)

大约克×(长白×北京黑猪) 杜洛克×浙江中白猪 杜洛克×(长白×北京黑猪) 杜洛克×(长白×嘉兴黑猪) 杜洛克×上海白猪 杜洛克×(长白×太湖猪) 杜洛克×湖北白猪 杜洛克×三江白猪 杜洛克×(长白×大白猪)

结合幻灯片,观看不同品种的猪的区别,找出杂种优势的利用。

课后小结: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引入猪种的利用和我国地方猪的开发利用以及我国猪的优良杂交模式,品种多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布置作业:1、怎样选择商品肉猪生产的杂交模式?

2、我国肉猪生产主要有哪些杂交模式? 3、我国地方猪的开发利

5

(二)、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习性

一、内容:主要介绍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的特点,以及这些生物学特性

及行为习性在养猪生产中的运用。

二、目的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员能熟知猪的生理和行态上的特点,并掌握

用这些猪的自身特点来提养猪生产的饲养管理水平。

三、学时与教法:本节总计3学时,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方法。 四、重难点:主要是猪的行为类型、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猪的生物学特性

引入新课: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在长期驯化和进化过程中,形成许多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因不同的猪种或类型,有的是其种属的共性,有的是它们各自的特性,特别是一些新的经济学特性,饲养者能够认识和掌握,就可加以利用,以获得较好的饲养和繁育效果,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新课讲解: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一)、繁殖力强、世代间隔短

一般而言,猪在4-5月龄即达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的妊娠期短(只有114天),一年内就可第一次产仔,对于经产母猪一年可产两胎以上,若缩短仔猪哺乳期,母猪进行激素处理,可达到2年5胎或1年3胎。由于猪的性成熟早,妊娠期和哺乳期均较短,因而猪的世代间隔亦短。平均为1-1.5年,是牛和马的1/3,羊的1/2,仅次予家禽。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平均窝产仔10头左右,比其它家畜要多,但就目前而言,猪的实际繁殖效

6

率并不算高,母猪卵巢中有卵原细胞11万个,每一个发情周期内可排卵12-20个,而产仔数常只有8-10头,它一生在繁殖利用年限内只排卵400个左右,公猪一次射精量200-400ml,其中有精子约200-800亿个,可见猪的繁殖潜力很大,试验证明通过外激素处理,可使母猪每个发情期内排卵30-40个,个别可达80个,产仔数可明显提高,这说明,通过采取适当繁殖措施改善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进一步提高猪的繁殖率是可能的。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许多地方猪种都具有性成熟早、产仔数更多、母性好的特点(如梅山猪母猪的初情期一般为75-85日龄,最早见于65日龄发情,7月龄即可产仔),这些优良性状居世界之首,对提高世界及我国养猪生产水平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食性广,饲料转化率高

猪是杂食动物,可食饲料的种类和范围很广,对饲料的转化率猪仅次于家禽为1:3-3.5,而高于牛羊(肉牛1:6-8、羊1:5-6),猪的这种消化特点与其自身的消化道特点是密切相关的。猪嘴:牙齿发达、上唇短厚、下唇尖小、活动性不大、口裂大,牙齿和舌尖露到外面即可采食,喝水靠口腔内的压力吸水。猪舌长而尖薄,主要有横纹肌组成,表面有一层粘膜,上面有形成不规则的舌乳头,大部分的舌乳头有味蕾,故猪采食时有选择性,能辨别口味,喜爱酸甜食物。(动物味蕾数为鸡250-350个、猪15000个,小牛25000个,人9000个,且芳香型不与味蕾反映作用不大)。猪的唾液腺发达,能分泌大量含有淀粉酶的唾液,除浸润饲料便于吞咽外,还能将少量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的糖,猪一昼夜可分泌15L腺液其中腮腺占有一半。猪的胃容量为7-8L,是肉食动物的单胃与反刍动物的复胃之间的中间类型,因而能广泛地利用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且利用能力较强,甚至对各种农副产品,鸡粪、泔水等都能利用。猪

7

的肠道较长,约为其体长的20倍(欧洲猪为13.5倍,我国猪达16倍),故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长(约18-20小时),消化吸收充分,猪对精饲料中有机物消化率为76.7%,青草中有机质消化率为44.6%。猪的消化道特点,使猪能够采食各种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且采食量大,很少过饱,消化快,养分吸收多,但应注意,猪对含纤维素多、体积较大的粗饲料利用能力差,这是因猪胃内没有分解粗纤维的微生物,只有大肠内少量微生物可以分解消化,但不如马、驴的发达的盲肠,猪不仅对含粗纤维多的饲料利用率差(约为3-25%),且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越高,消化率也就越低,所以在配合猪饲料时,应注意饲料的全价性和易消化性,控制粗纤维的比例,瘦肉型猪或培育杂交猪尤其应注意,尽管我国猪种具有耐粗饲特点,但也符合上述特性。 (三)、生长期短、周转快

在肉用家畜中,猪和马、牛、羊相比,无论是胚胎生长期或生后生长期都最短。

表2-1 不同家畜的生长发育期

畜 别 胚胎期(月) 猪 3.8 牛 羊 马 驴 12.0 9.5 5.0 11.34 1.5-2.生辰生长期(年) 3-4 2-3 4-5 4.5-5.0 0 猪由于胚, 胎期短、同胎仔猪数又多,出生时初生重小,各系统的器官发育不充分,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因此,对初生仔猪需精心护理。例如,头的比例大,四肢不健壮,初生体重小,平均约1-1.5kg,占成年体重又到1%。仔

8

猪出生后为补偿胚胎期发育的不足,生长强度很大,生后2个月内生长发育特别快,1月龄体重可达初生重5-6倍(7kg),60日龄体重(20kg)为初生重的12-15倍,断乳后直到8月龄以前,猪的生长仍很迅速,尤其瘦肉型猪生长发育快是其最突出的特性。以后生长逐渐缓慢,到成年时体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生长期短发育迅速,周转快等特点,对养猪生产者降低养猪成本,提高效益十分有益。

(四)、屠宰率高,产肉多

在肉用家畜中,猪比其他家畜更能充分利用饲料的营养物质转成肉食品,而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尤以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代谢强度高,对饲料蛋白质的转化率比其他类型猪高,因而沉积瘦肉的能力强,转化为瘦肉的效率比脂肪型猪更高,产肉量大,猪采食100g蛋白质可生产各种肉类蛋白猪12g(牛肉6g、羊肉3g、鸡肉20 g),1头母猪可年产1吨肉。屠宰率因猪的品种、体重和膘情不同而有所差异。人类为了提高猪的产肉力,不断加强了这方面的选择,伸长了它的中躯,增加猪臀部和后腿的比重,这些都是肉多而价值高的部位。猪的屠宰率70-75%、而牛50-55%、羊45%。 (五)、适应性强、分布广

猪的适应能力很强,是世界上分布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除因宗教和习俗原因而禁止养猪的地区外,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有猪的饲养,但世界各地猪的饲养数量上有所不同。世界:亚洲、欧洲、美洲等占比例大,而非洲、大洋洲较少。中国:分布全国各地,但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西南山区和黄淮海三个区域。猪的分布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即受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与农业发展和人口密度有关。从生态学上的适应性看,表现在对气候寒暑

9

的适应,对饲养方法和方式(自由采食和限饲、舍饲和放牧)的适应,这是它们饲养范围广泛的重要原因。猪的适应性和抗病力均较强。表现在不仅分布广,而且个体本身表现往往在发病初期,不易发觉,一旦发现病情,病情已较严重而难治疗,这就要求饲养员应经常注意猪的日常动态,一旦有失常现象就应查找原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尽管猪的抗逆性较强,但对极端恶劣的环境,猪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症状,生理上出现异常,生长受阻等,如噪音,轻的可使猪产生食欲不振、暂时性惊慌、恐怖等行为,强的噪音可导致母猪早产、流产和难产、或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等现象,猪的这种特性,在养猪生产中不能忽视,应给猪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 (六)、感觉器官的特点

1、猪的听觉器官发达

猪的耳形大,外耳腔深而广,如同扩音器的喇叭搜索音响范围大,即使很微弱的响声都能察觉到,尽管猪耳相对很少活动,但头部转动灵活,可以迅速判别声源方向,能辨别声音的强度、节律、音调。通过呼名和各种可令等声音训练可以很快建立起条件反射,仔猪生后几分钟内便能对声音有反应,几小时即可分辨出不同声音刺激,到3-4日龄时就能较快地辨别出来。猪对有关吃喝的声音较敏感,当它听到喂猪的铁桶声响时立即起而望食,发出饥饿的叫声。猪对意外声音特别敏感,尤其是对危险信息特别警觉,一旦有意外响声,即使睡觉,也会立即世界站立起来,保持警惕,因此,为了使猪群保持安静、安心休息,尽量不打扰它,特别不要轻易捉小猪,以免影响生长和发育。 另外,猪传递信息最重要的方法是用声音发出信号。目前,人们能够识别的有20种信号,其中有6种对人来说很易辨别。猪本身的叫声因品种年龄,处于生

10

活条件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别,因而不同的个体之间完全可以依据听觉来相互识别和交往。

2、猪的嗅觉非常灵敏

猪的嗅觉之所以灵敏,是由于猪鼻发达,嗅区广阔,嗅粘膜的绒毛面积大,分布在这里的嗅神经非常密集,对任何气味都能嗅到和辨别。猪对气味的识别能力是狗的能力约1倍,比人高7-8倍。在一个猪群的个体之间,基本上是靠嗅觉保持互相联系。如仔猪初生后便能靠嗅觉寻找奶头,3天后就能固定奶头吃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弄错,故仔猪的固定奶头或寄养,应在3天内进行比较顺利。猪依靠嗅觉能有效地寻找地下埋藏的食物;能准确地排出地下一切异物;识别群内个体;自己的圈舍和卧位等;嗅觉在公母的性联系中也起很大作用。 3、味觉感觉中等

在味觉成份中,猪首先分辨出甜味和苦味还能区分不同咸度的含盐饲料,如能识别含有1.5%和2%食盐的饲料。 4、猪的视力很差

猪的视距短、视野范围小,辨色能力差,不靠近物体就看不见东西,几乎不能用眼睛精确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和光线强弱。对光的刺激一般比声音刺激出现条件反射要慢很多。如人们常利用猪的这一特点,用假母猪进行采精训练;发情的母猪闻到公猪特有气味,就会前往,这时若把公猪赶走,母猪就会在原地表现出“发呆”反映(刚配种的母猪需单独休息十几分钟,以消除气味)。 5、猪的触觉装置遍布全身,痛觉很敏感

11

猪的触觉全身都有,尤其鼻端部位更发达,在觅食和相互往来中常常以吻相互接触来感觉信息。猪对痛觉较为敏感,且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如利用电围栏放牧,猪受1-2次轻微的电击后就再也不敢触围栏了。人若对猪过分粗暴,甚至棒打脚踢,猪就会躲避人,甚至伤害人,而且猪对这种痛觉的记忆长久而深刻。

课后小结:

这节课很成功,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各位学员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了适合农村发展的新建议,对所学内容理解的很透彻。

思 考 题:

1、猪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2、猪的感觉器官特点有哪些,这些特点对猪的行为习性的形成有怎样的作用? (二) 猪的行为习性

一、 引入:动物的行为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一样,有的取决于先天遗传(内部因素),有的取决于后天的调教,训练或使用(外来因素),猪和其它动物一样对其生活环境,气候和饲料管理等条件,在行为上的反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猪的行为活动方式越来越被生产者重视,人们对这些行为加以训练和调教,在创造适合于猪生活习性的环境条件同时,使其后天行为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以充分发挥猪自身的生产潜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十年来,通过对猪行为的观察与研究表明,猪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二、讲授新课:猪的行为习性 (一)、采食行为

12

采食行为主要包括采食和饮水两种方式,并具有年龄特征,它与猪的生长和健康密切相关。猪除睡眠外,大部分的时间都会用来觅食,猪生来就具有拱土的本能,拱土觅食是猪采食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猪的鼻子是高度发育的感觉器官,拱土掘食时,嗅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拱土不仅对猪舍建筑具有破坏性,而且也容易从土壤中感染寄生虫和疾病,但如果喂给平衡的日粮,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就会较少发生拱土现象。猪的采食行为主要表现为: ①吃食具有选择性。特别喜爱吃甜食(如哺乳仔猪喜爱甜食,故用低浓度的糖精溶液可以增加食欲,改变适口性,但高浓度糖精则不喜欢吃)。颗粒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且采食花费的时间也少。 ②采食频率和次数: 猪在白天的采食次数(6-8)比夜间(1-3次)多。每次走近饲槽采食都持续10-20分钟,猪的采食量和采食频率随着体重增长而增多,同时与不同的饲喂方法和饲料的形状有关,如采用限饲法,采食时间常少于10分钟;自由采食,不仅采食时间延长,还能正确表现每头猪的嗜好及个性。群饲的猪比单喂的猪吃得快,吃得多,增重也较快。猪的采食量较大,但猪的采食总是有节制,所以猪很少因饱食而致死亡。

③饮水:在多数情况下,饮水和采食同时进行,吃干料的猪每次采食后立即需饮水,且在任意采食时,猪饮水和采食交替进行,直到满意为止,而限饲时,猪则在吃完所有饲料后才饮水,猪的饮水量是相当大的,一般的吃混合料的小猪每昼夜饮水9-10次,吃湿料的平均为2-3次,饮水量约为干饲料的2倍(即水:料=3:1),成年猪和生长猪的饮水量除与饲料结构有关外,很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温度、体重、生理状态和采食量。在高温时,猪主要靠水分蒸发散发体

13

内热量,故饮水量增大,在炎热的夏季,猪的饮水高峰在午后,母猪在哺乳期的饮水量大大超过其它时期。

表2-2 不同环境温度下猪的饮水量

室温 体重(g) 9℃ 每千克体重饮水量 每千克饲料的饮水量 2、排泄行为

家畜的排泄行为往往是仿效其野生祖先的通常方式,但可受饲养管理方式的影响。例如:猪不去吃睡的地方排粪尿,这是祖先遗传下来的本性,因为野猪为避免敌兽发现不在窝边拉粪尿。一般认为猪在习惯上是最脏的,实际上,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猪是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猪通常会保持其睡床清洁、干燥、并避免粪便污染,而排粪排尿都有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便选择远离猪床的固定地点排粪排尿。

①在时间上:生长猪在采食过程中一般不排粪,饱食后约5分钟左右开始排粪1-2次至多3-4次,且多为先排粪后排尿;在喂料前也有排泄行为,但多为先排尿后排粪;在两次饲喂间隔里猪多排尿很少排粪;夜间一般进行2-3次排粪,由于夜间长因而早晨的排泄量大,一般占全天总排粪量25-30%。

②在地点上:猪虽然一般在食后、饮水和起卧时容易排泄粪尿,如墙角、潮湿、荫蔽或有粪便气味的地方。大猪在天冷时亦有尿窝的现象。初生仔猪一

14

20℃ 0.116 0.087 2.86 2.91 30℃ 0.170 0.118 4.06 4.45 20 60 20 60 0.088 0.066 2.53 2.47 般多分散排粪,随着猪月龄的增加排泄逐渐区域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圈栏过小或同一栏内猪头数过多而拥挤,猪就无法表现其好洁性,天生的排泄行为受到干扰,排泄行为就会变得混乱。

猪通常习惯将粪尿排在近饮水处,因此,当猪第一次圈养在水泥地面的猪舍中,在水泥地面的一角用水浇上几天,会诱使猪群在这个地方排泄大部分的粪便。 3、活动和睡眠

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猪的活动大部分在白天,温暖季节和夏天,夜间也活动和采食;遇上阴冷的天气,活动时间缩短。猪的躺卧和睡眠时间很多,延长休息和睡眠时间是正常的功能行为。在有不同的躺卧处可供选择时,猪不喜欢漏粪地面作为躺卧处(据丹麦调查表明养在全部是漏粪地面的猪咬尾的频率高)。

昼夜活动因年龄及生产特性不同而有差别,仔猪昼夜休息时间平均为60-70%,种猪为70%,母猪为80-85%,肥猪为75-85%,显然,根据年龄、体重和机能状况有很大的变动,体重小的猪躺卧时间占63%,体重大的休息占73%,妊娠母猪休息时间占95%,休息高峰在半夜,清晨8时左右休息最少。哺乳母猪在哺乳期内白昼各阶段睡卧次数无明显规律,但睡卧时间长短确有规律,表现出随哺乳天数的增加睡卧时间逐渐减少。走动的次数和时间较有规律变化,分别表现为由少到多和由短到长,与睡眠休息时间相反,这些都是哺乳母猪特有的行为表现。在饲养管理中应加以重视。哺乳母猪睡卧休息有两种:一种属静卧,休息姿式多为侧卧,少有伏卧,呼吸轻微而均匀,虽闭眼但易惊醒。另一种是熟睡,为侧卧,呼吸深长,有鼾声且常有皮毛抖动,不易惊醒。仔猪生后3天内,除吃乳和排泄外,几乎全是酣睡不动。随着日龄增长和体质的增强,活动量逐渐

15

增大,睡眠相应减少,但至40天大量采食补料后,睡卧时间又有所增加,饱食后一般较安静睡眠。通常仔猪的活动和睡眠几乎都是尾随和仿效母猪。大约在出生后5天随母猪活动,出生后10天左右,开始同窝仔猪群体活动,单独活动减少。睡眠休息主要表现为群体睡卧。如出生后第一次哺乳即训练母仔分开,将仔猪置于补饲栏内睡卧休息,仔猪便能集中于睡床内睡卧直到断奶。猪是多相睡眠动物。一天内活动与睡眠交替几次,猪睡眠时全身肌肉松驰,发出鼾声,经常是成群地同时睡眠。猪每天平均有13%的时间在仿效活动,8时左右为活动顶峰期,20时站立,24时走动低谷期。由此表明,这些活动受内源节律性的控制比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更大。在饲养管理中,工作人员应能识别猪的正常睡眠和休息形式,以便发现有异常症状情况,同时,尽可能少地干扰猪正常生理行为的节奏,即有利于增重,又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4、热调节行为

猪从出生到成年,随着在体格大小和体重的变化,对温度耐受力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对冷耐受力提高,对热的耐受力降低。对成年猪而言,热应激比冷应激影响更大。瘦肉型猪由于背膘薄,即不耐热不耐寒。适于在20-23℃温度下生活,猪舍内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60-80%(肥育猪最大适宜湿度为85%)。

猪与其它家畜不同,身上的表皮较薄,被毛稀疏而靠皮下脂肪层来隔热,猪的汗腺不发达,发汗甚微,故幼猪和成年猪都怕热,尤其肥猪更甚,在炎热的气候中缺乏厚密的被毛,以致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如果猪被置于烈日下,就会急喘并且时常发出呼声或痛苦的声音。由于猪散热性能很差的特点对热的应激比其它家畜更为敏感。因此,在高温时,猪喜欢在泥水中打滚,因为蒸发水份

16

所需的热量取自皮肤,且泥水的蒸发性散热作用持续时间比水的作用时间长很多,而被毛厚密的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则取自周围空气。如果把猪养在水泥地面的舍内或养在笼里,则它将在自己的粪尿中打滚或把身体挤在饮水槽内,或躺在阴凉的地面上,四肢张开,同时表现喘气。夏天,猪在睡觉时,充分伸展身体,以使身体表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暴露。新生仔猪适应环境温度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在它们出生时若环境温度偏低,则仔猪的体温很快下降。这主要因初生仔猪皮下脂肪少,皮薄,被毛稀少,保温性能差,体表面积相对校大(对体重而言),既怕冷又怕湿,所以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1周龄要求的适宜温度为30℃左右,随日龄增加,仔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逐渐加强。 环境温度对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饲料转化、增重以及胴体品质都有影响。低温环境一般认为对繁殖力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少,但高温对猪繁殖率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温度超过30℃时母猪受胎率下降,不发情比例增加,公猪精子活力降低,精子数减少(这种影响是在应激后15-20天左右开始,一直持续50天左右),配种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数减少。对不同温度应激,猪有不同的对应措施。当遇到寒冷的温度时,不论是新生猪群还是成年猪群,均挤作一团,特别是刚生的仔猪蜷缩在一起,把几个小身体变成一个大身体,双方都减少了自己身体表面部位的暴露,减少热量散发,这是一种相互取暖御寒的群体行为,对防止体热散失十分有效。另外,猪改变姿势也能减少热量的损失,如外界温度低于10℃时,猪改变其在温暖环境中的舒展姿势而表现出四肢贴近躯体的御寒姿势,减少自身热量的损失;当猪伏卧在自己的四肢上时,其实就减少了传入地面的热量;安静站立时,全部表现为夹尾、屈背、四肢紧张,尤以后肢为

17

甚,采食时表现出紧凑的姿势。当外界气温回升时,猪就寻找避风向阳处,并侧身而安静站立。 5、探究行为

探究行为包括探查和体验行为,这种探查和体验行为促进了猪对新事物的学习和适应能力。猪的一般活动大部分来源于探究行为,大多数是通过看、听、闻、尝、啃、拱和触摸等感官进行探究。猪对环境的探究并获得信息,是猪的一个基本的生物学功能,且表现出发达的探究能力,因为它们对所处的环境越多认识,愈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恰当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生存。探究行为在仔猪中表现最为明显:如仔猪出生后约2分钟左右即能站起来,并开始用鼻子拱掘,来探查搜寻母猪的乳头,可见猪的探究行为是一种本能,仔猪还用鼻拱或口咬周围环境中所有东西来认识新的事物。摄食行为与探查行为有密切联系,猪在觅食时,首先是采用拱掘动作,这就是一种探究行为,如仔猪在接触到食物时,首先是闻,然后用鼻拱或嘴啃,当诱食料合乎其口味时,仔猪便会经常去采食,训练仔猪吃料便易于成功。再如母仔彼此能准确认识、仔猪吮吸母猪乳头的序位等都是通过嗅觉探查而建立起来。大猪在猪栏内能明显地划分几个不同地带:睡床、采食、排泄形成明显的区域性,就是通过嗅觉的探究来区分各地带的气味特点。当猪进入陌生环境时,开始是怀着恐惧的心理站立或扒卧在一个角落里,似乎准备随时应对来犯者,而这个角落也是它进入这个环境后经短暂的探查,认为是安全地带,经过一段时间后,确认为没有危害时,便会渐渐的四处探查,直到对整个环境的熟悉和适应。

18

在合并后猪群的互相探查常会产生咬尾恶癖,这时设法在圈舍内装置其它物品如轮胎,铁链条等,以吸引转移猪的探查目标,就是利用猪对新物体的探究行为。 6、争斗行为

争斗行为包括防御、进攻(侵袭)、躲避和守势的活动。争斗行为常发生在相互陌生的两头猪或两群猪之间,它的作用是确立等级,在生产中常见到的争斗行为,是群体内为了争夺饲料和地盘所引起的,新合并猪群内相互交锋,除争夺饲料和地盘外,还有调整群居结构的作用(这方面因素起主导)。仔猪一出生,立刻就表现出企图占据母猪最好乳房位置的竞争习性。公猪比母猪好斗,但母猪在一定环境下,也会显示争斗行为,去势的公猪通常在争斗中是十分被动的(这是因激素-睾酮的分泌有关),成年猪比小猪造成的后果严重得多。当一头猪进入陌生的猪群中,这头猪便成全群攻击对象,如将两头陌生、性成熟的公猪第一次放在一起时,彼此会发生猛烈争斗,争斗激烈的程度取决于双方之间的坚韧性。有时,只是一次短暂的小冲突,有时用嘴嘶咬持续达1小时之久,直至一方表示屈服。故对成年猪群的管理甚为重要,尤其是在混群时,必须十分小心。实践证明,当猪群的组成发生变动时,特别是组群时,常使用镇静剂和能掩盖气味的气雾剂喷洒,可以减少猪群的对抗和攻击行为,降低经济上的损失。

猪的争斗行为除了受个性特征影响外,主要受饲养密度的影响,饲养的群体过大或密度增加,猪的争斗频率也随之增加。因而,大群猪或高密度饲养时,猪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都有所下降,严重的表现为只吃不长。对于猪生产者来

19

说,不是去取消所有争斗,而是怎样减少或控制争斗,以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7、群居行为

猪是群居家畜,在野生状态下,常以母猪带领它们的仔猪组成群体,一般3-4头母猪和它们的仔猪形成一群,这种群居行为,由于现代化饲养方法,猪被限制在一定面积的圈舍内,使它们无法充分表现,不过在群饲的猪群内仍保留猪的合群性,如同窝仔猪平时在母猪带领下出去游玩,在它们散开时,彼此距离不会太远,而且一旦受惊吓,会立即聚集在一起,或成群逃走。吃乳的仔猪同其母猪和同窝仔猪分离后不到几分种,就会极度紧张和不断大声嘶叫,直到回到母猪和同伴身边,猪的群居生活加强了它们的模仿反射,如仔猪间模仿学习吃料。一个猪群最初建立,是以争斗攻击行为最为多见,无论是刚出生的仔猪群或是合群并圈的大猪群,都必须在建立等级序列后才开始按正常秩序生活,因此,在组群时,群内个体体重差异不宜悬殊太大,更不宜将不同品种的猪混养,以免抢食和采食不均造成生长发育不整齐。另外,建立优势序列的猪群,应与动物交往中能够相互识别群内各个体的头数相适应,一般猪以20头为宜,如果头数过多,就难以建立等级关系,相互斗架频率高而影响休息和吃食,这也是我们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后小结:我们通过以上猪行为类型学习,可以在生产中加以运用和训练,使

猪更能适应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当然,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人的行为和活动对猪行为的影响,据研究,猪对饲养员不熟悉和饲养员的有害操作,会使猪产生不快和恐惧的心理行为反应,所以,饲养员应采取正确的亲和友善的行为。如通过抚摩和搔抓猪的头部或用手喂点饲料,猪不仅能很快学会操作性条件反射,

20

同时,可使饲养员注意到猪只或猪群行为的变化,从而得以迅速预防猪性能受到不良的影响,还可以克服因人为造成猪的不利行为所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这也是管理现代化猪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有一 定意义。

布置作业:猪的行为习性的形成有怎样的特点? (三)猪的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目标:掌握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肉猪的生产技术

重点: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 难点:猪的正确饲养方法 猪的科学管理技术 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引入:要提高猪的生产水平,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猪的生产潜力;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生产环节;要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阶段的生理特性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饲养管理措施,才能获得较高的成效。

一、合理调制饲料,科学配置日粮

俗话说:同样的草,同样的料,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膘。常用的饲料加工调制方法有:将青绿多汁饲料切碎、切短、打浆,将高淀粉类饲料煮熟,将高能量的籽实饲料粉碎等方法。

猪体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各种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成分与含量不同,而在

21

单一饲料中,往往营养物质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等方面的需要。为此,必须选择多种饲料合理搭配,这样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二、正确饲养

1.定时、定量、定质饲喂

(1)定时,就是每天喂猪的时间,次数要固定。定时饲喂,可使猪的生活有规律,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

(2)定量,喂食一定要掌握好数量,不可忽多忽少,以免影响食欲,造成消化不良,降低饲料利用率。定量不是绝对的,要根据气候,饲料种类,猪的食欲,生理状态,食量等情况等随时调整。每次喂量以掌握在猪吃到八九成饱为宜,这样才能使猪在每顿喂食时保持旺盛的食欲。

(3)定质,对于不同种类的猪,在配合日粮时,首先要符合饲养标准,其次要科学的安排精、粗、青饲料的比例,而饲料的种类与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的利用率。禁止饲喂发霉、变质、腐烂及冰冻的饲料。 2、合理的饲喂方法

(1)饲喂方式;根据所用饲料的理化性质不同,猪的饲喂方式可分为 生喂和熟喂两种。

生喂:就是用生的饲料来喂猪。好处是可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率,提高饲料中维生素的利用率,节省燃料,预防饲料中毒。缺点;对淀粉类饲料的消化率低,易感染寄生虫病。

22

熟喂:就是将饲料加工成熟料来饲喂。好处是可以用高温杀灭饲料中的寄生虫卵,软化饲料中的纤维素,提高淀粉类饲料的消化率。缺点: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转化率,降低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浪费燃料。 (2)饲喂的料型。常用的有干粉剂、颗粒剂、湿拌剂、稀粥剂。

在我国农村,多采用稀料熟喂的方式,现在提倡颗粒剂、湿拌剂、干粉剂、稀粥剂。 三、科学管理

1、保障充足的饮水;水是猪体重要的组成成分,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对营养的运输,体温的调节,猪体的新陈代谢以及生理功能的保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天必须供给充足而清洁的饮水。猪在夏季需水多,冬季需水少:喂干粉料需水多,喂稠料需水少。供水方法,一般是在圈内或运动场设置水槽,要勤换、勤刷、勤消毒。最好安装自动饮水器。 2、精心管理猪群

(1)合理分群。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合昼不合”的原则。针对猪的视觉较差而嗅觉灵敏的特性,对并卷合群的猪可喷洒药液,消除气味差异,便于合群成功。

(2)加强调教,搞好卫生。促其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使猪吃食、睡觉和排粪尿的地点固定,猪圈应每天打扫,猪体要经常刷拭。

(3)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猪的新陈代谢,结实肌肉,促进食欲,增强体质。 运动方式有:运动场内自由运动,驱赶运动,放牧运动,运动跑到运动,游水(洗澡)等。

3.认真调控猪的生活环境

23

猪的生活环境主要是猪舍内环境,保持猪舍内适宜温度,湿度,光照与空气鲜度,是提高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

(1)温度。猪的生理特点是小猪怕冷、大猪怕热、且猪对过冷、过热的环境很敏感。猪舍温度过低,会增加饲料的消耗,猪的增重减慢,甚至发生发病或死亡。在低温季节,猪舍应注意加热保温,猪在高温条件下会出现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等现象,甚至中暑,死亡。因此,在高温条件下,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气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猪的增重与饲料的利用率。

(2)湿度。如果猪舍内气温适宜,空气相对湿度的高低对猪肉增重与饲料利用率影响不大。但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对肉猪的健康,增重与饲料利用率有不良影响。特别是低温高湿的影响更为严重。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也不利,会增加猪的呼吸道疾病与皮肤病。

(3)光照。猪舍的光照因光源不同可分为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一般情况下,光照对肉猪的生产性能影响不大。但强烈光照会影响猪的休息与睡眠,所以育肥猪一般采取暗光照管理。

(4)空气新鲜度。猪舍要求设计合理,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封闭式猪舍更应如此,猪舍要每天清扫,以保持猪舍空气新鲜。 4.合理安排圈舍的饲养密度

猪虽然是群居性动物,可以群养,但如果群体饲养密度过大,每一头猪在群体中的位置就不稳定,致使猪群争咬不断,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因此,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饲养密度是养好猪的基础之一。一般是:小猪为20~30头一群,肥育阶段为10~12头一群。 5.建立可靠的防疫治病程序

24

猪生长发育好坏的另一个关键是猪的健康状况,猪患病时,原有的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展示,自身的生产潜力不能发挥。因此,应防治猪发生疾病,特别是传染病。

6.稳定的饲养管理制度

猪的饲养管理制度,是猪场饲养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和变动,饲养员必须认真遵守,严格执行。 夏季(5~9月) 冬季(10~4月) 5:30-7:00 起床,清理圈6:00-7:00 起床,清理圈舍,舍,早饲配种 早饲配种 7:00-8:00 早饭,喂断乳仔7:30-8:30 早饭,喂断乳仔猪 猪 8:00-9:00 饮水,公猪运动 8:30-9:30 公猪运动 9:00-1:00 喂青料,清粪9:30-10:30 喂青料,清粪便,便,刷拭公猪 刷拭公猪 10:00-11:00 喂哺乳母猪和10:30-11:30 喂哺乳母猪和断乳断乳仔猪 仔猪 11:00~12:00 午饲母猪(除哺11:30-12:30 午饲母猪(除哺乳乳母猪)、公猪、母猪)、公猪、肥猪、肥猪、后备猪 后备猪 12:00~14:30 午饭、午休 12:30~14:00 午饭、午休 14:30~15:30 饮水,喂哺乳母14:00~15:00 喂青料 猪和断乳仔猪

25

15:00~16:00 喂青料 15:00~16:30 清理圈舍,为哺乳母猪和断乳仔猪 16:00~17:00 清理圈舍 16:30~17:00 配种 17:00~18:00 喂断乳仔猪,配17:00~18:00 晚饲母猪(除哺乳种 母猪)、公猪、肥猪、后备猪 18:00~19:00 晚饲母猪(除哺18:00~19:30 晚饭 乳母猪)、公猪、肥猪、后备猪 19:00~20:00 晚饭 19:30~20:30 为哺乳母猪和断乳仔猪 20:30~21:00 喂断乳仔猪 22:00~22:30 为哺乳母猪、妊娠猪、断乳仔猪和肥猪 练习题 1、根据饲料的形态不同,常用的饲喂方式有那几种?

2、猪舍适宜的温度是多少

3、什么是三定饲喂?什么是三点定位?

课后小结:这节课很成功,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各位学员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了适合农村发展的新建议,对所学内容理解的很透彻。

26

15:00~16:00 喂青料 15:00~16:30 清理圈舍,为哺乳母猪和断乳仔猪 16:00~17:00 清理圈舍 16:30~17:00 配种 17:00~18:00 喂断乳仔猪,配17:00~18:00 晚饲母猪(除哺乳种 母猪)、公猪、肥猪、后备猪 18:00~19:00 晚饲母猪(除哺18:00~19:30 晚饭 乳母猪)、公猪、肥猪、后备猪 19:00~20:00 晚饭 19:30~20:30 为哺乳母猪和断乳仔猪 20:30~21:00 喂断乳仔猪 22:00~22:30 为哺乳母猪、妊娠猪、断乳仔猪和肥猪 练习题 1、根据饲料的形态不同,常用的饲喂方式有那几种?

2、猪舍适宜的温度是多少

3、什么是三定饲喂?什么是三点定位?

课后小结:这节课很成功,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各位学员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了适合农村发展的新建议,对所学内容理解的很透彻。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td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