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 - 文言文

更新时间:2024-06-15 08: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项复习(六)文言文阅读

一、基础练习

1.找出每组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并改正。 (1)年与时驰(放松) 意与日去(岁月) 遂成枯落(凋落,衰残) ....(2)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顾野有麦场(看,视) 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3)前狼假寐(睡觉) 意暇甚(图谋) 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4)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温故而知新(旧的) 东临碣石(到达,登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元方入门不顾( ) (2)不逾矩( ) (3)学而时习之( ) ...(4)思而不学则殆( ) (5)吾日三省吾身( ) ..(6)人不知而不愠( ) (7)为人谋而不忠乎( ) ..(8)子在川上( ) (9)人不堪其忧( ) (10)饭疏食( ) ...(11)与人期行( ) (12)下车引之( ) ..

1

(13)撒盐空中差可拟( ) (14)非宁静无以致远( ) ..(15)淫慢则不能励精( ) (16)险躁则不能治性( )( ) .....(17)两狼之并驱如故..( ) (18)屠大窘.( (19)苫蔽..成丘( ) (20)弛.

担持刀( ) (21)眈眈..相向( ) (22)意暇.甚( )(23)狼亦黠.矣(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尊君在不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其人舍然大喜 (4)不亦说乎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吾日.三省吾身( ) (2)非学无以广.才( (3)一狼洞.其中( ) (4)其一犬.

坐于前( 2

) ) ) )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2)可以..

为师矣 古义: 今义: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今义: 6.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2)不尊君在不.( ) 多不.接世( ) (3)日吾日.三省吾身( ) 意与日.

去( ) (4)若未若.柳絮因风起( )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 (5)以可以.为师矣( ) 以.观沧海( ) (6)舍太丘舍.去( ) 其人舍.然大喜( )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3

)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7)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

(8)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9)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0)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1)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二、阅读练习

(一)《世说新语两则》

5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A、 未如柳絮因风起 B、 尊君在.不 . 6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 元方入门不.顾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2分) A 、太丘舍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 B 、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 、君与家君期日中 与儿女讲论文义 21、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 “尊君”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B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C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虚心向孩子们请教文章的含义。 D 《咏雪》一文着重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22、翻译题(2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7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1分)

24、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有原文回答)?

① ② 25、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

(二)《论语》十二章

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人不知而不愠( ) (2)吾日三省吾身( (3)思而不学则殆( )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10

) )

11.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三)《诫子书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解释词语。(2分)

(1)广才_______________(2)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 9.翻译句子(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0.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11

1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

么?

1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四)《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词语: 担中肉尽( ) 止有剩骨( ) 缀行甚远( ) 一狼仍从( ) 屠大窘( ) .....顾野有麦场(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目似瞑( )数刀毙之( ) ..意将隧入( ) 断其股( ) 一狼洞其中( ) 假寐( ) 狼亦....

12

黠矣( ) 盖以诱敌( )意暇甚( ) 犬坐于前( ) 2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其 一狼洞其中 ( ) 亦毙之 ( ) 以攻其后也 ( ) 之 久之 ( )

其一犬坐于前(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复投之 ( )

犬坐于前 ( ) 恐前后受其敌 ( ) 前 敌

狼不敢前 ( ) 盖以诱敌 ( ) 隧入以攻其后也( ) 意将隧入 ( ) 以 盖以诱敌 ( ) 意

投以骨 ( ) 意暇甚 ( )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13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屠大窘”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问题。

5、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 6、狼的狡猾在此文中的表现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7、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4

8、本文选自 作者 ,字 , 代 家。 拓展延伸:

1、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比较多,请各写出3个。

2、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

3、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狼的形象?人们对狼的态度怎样?

4、你认为应该保护狼还是猎捕狼?为什么?(理由不少于两点)

5、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

15

温驯,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两点)

(五)《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及其家穿井( ) (2) 国人道之( ) (3)闻之于宋君 ( ) (4)求闻之若此(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16

(2)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与井中也。

(3)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3分)

1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六)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17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身亡所寄 ( ) ②奈何忧崩坠乎 ( ) ③天果积气( ) ④其人舍然大喜( ) 18.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 19.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18

专项训练(七)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一、有朋自远方来

1、(1). 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袁老师这样说:“ ”(2分)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6分)

【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19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一: ; 活动二: 。

【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20

2、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2分)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3分)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21

二、少年正是读书时

1.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2)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2.阅读如阳光围绕着我们,如朋友陪伴着我们。在我们伤心绝望之时,它是我们心灵的一剂良药。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22

(1)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很喜欢 随便看看 不喜欢 文学名著 13% 44% 43% 言情小说 22% 56% 22% 恐怖故事 26% 61% 13% 搞笑漫画 63% 33% 4% (2)小宁同学在论坛里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你在“回复”中劝说她积极地阅读名著。

23

【帖子】 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

(3)同学们就名著阅读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某同学发表的帖子。请仔细阅读后,也发表一组帖子。

【帖子组一】 《格列佛游记》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奇妙无穷的想象力,在荒诞的情节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对当时英国的政治弊端做了无情的批判。

【帖子组二】

3.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4

(2)关于阅读,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

(3)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

(4)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些活动形式?(说出三种以上)

(5)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三)文学部落

1.下面是几个文学兴趣小组开展的读书写作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

25

务。

(1)请为下面几个小组分别筹划一种活动形式。

①诗歌组: ②小说组: ③科幻组:

(2)下面是根据《皇帝的新装》改编的课本剧片段,请将内容补写完整。(注:①填人物语言;②填神态和人物心理活动。)

观众甲: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漂亮呀! 观众乙:看!他的后裙多美丽呀!

小孩:①

观众甲:上帝哟!你听听这个天真的声音,有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观众乙:他确实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皇帝:②

(3)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推荐一本你在假期读过的好书。

26

书目:《繁星》 《春水》 《西游记》 《安徒生童话》

我推荐的书 推荐理 由 2.为你们班教室的文学墙设计一期文学墙报。 (1)设计主题语:

(2)设计板块:

3.班上拟创办一份文学刊物,请你为这一刊物命名,设置一些栏目刊的宗旨。

刊物名称: 栏目:

27

并阐明刊物办,宗旨:

4.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1)【故事会】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故事”,并简述故事情节。

(2)【心情树】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专项训练(八)诗歌鉴赏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解释词语

寻常: 君: 寻常: 几度: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8

3、“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 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3、“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tc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