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各章重点 - 名解&问答
更新时间:2023-03-11 22: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绪论
微生物分三型八大类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e)——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e)——细胞核的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DNA和RNA同时存在。这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none cell)——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有核心和蛋白衣壳,核酸类型为DNA或RNA。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属之。
微生物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大多数微生物是对人类有意的,只有少数的微生物多人有害。能引起人类及动物、植物疾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这部分是医学微生物学讲述的部分。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细菌(bacterium)
广义——所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共性: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二分裂、对抗 生素敏感
狭义——专指其中的细菌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其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以微米(μm)为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coccus)、杆菌(bacillus)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球菌 根据细菌分裂的平面和菌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分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杆菌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螺形菌 根据菌体的弯曲分为弧菌和螺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胞壁 是位于细菌细胞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周围,无色透明、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平均厚度为12——30nm,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不同细菌细胞壁的组成不同,根据革兰染色法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肽聚糖(peptidoglycan)—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三维立体结构)。聚糖骨架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经β-1,4糖苷键连接,在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连接四肽侧链,四肽侧链再由五肽交联桥组成。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经这样的三级链接,构成了交叉的、机械强度相当大的空间框架结构,交联率为75%,坚固而致密。这种三维立体结构的肽聚糖在革兰阳性菌中高达50层,为其细胞壁主要成分。
溶菌酶能切断β-1,4糖苷键,引起细菌裂解。青霉素能干扰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的连接,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成的细胞壁,可导致细菌死亡。
革兰阴性菌:肽聚糖(peptidoglycan)—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二维平面结构)。聚糖骨架组成与阳性菌相同,也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经β-1,4糖苷键连接,但是缺乏交联桥,只能形成二维平面结构,而
且交联率低,只有25%,故多数侧链呈游离状。这种二维平面的肽聚糖在革兰阴性菌中只有1——2层,只作为其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teichoic acid) 磷壁酸为革兰阳性菌特有成分,按结合部位不同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壁磷壁酸结合在细胞壁的肽聚糖的胞壁酸上,另一端游离于细胞外;膜磷壁酸结合在细胞膜上。另一端游离。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outer membrane) 外膜位于肽聚糖外侧,由内向外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可多达50层 1-2层 数 肽聚糖含占细胞壁干重占细胞壁干重量 50%-80% 5%-20% 磷壁酸 + — 脂质双层 — + 脂蛋白 — + 脂多糖 — + 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细菌一旦失去细胞壁,就变得多形。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菌体内的大气压是外界的5~25倍,没有细胞壁,必将涨破。 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与细胞膜一起参与物质交
换,细胞壁上有很多小孔,容许小分子物质通过
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bacterial L form):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受损后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的细菌。
某些L型仍有一定的致病力,通常引起慢性感染。 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着色不匀,无论其原为革兰阳性或阴性菌,形成L型大多染成革兰阴性。细菌L型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对渗透压敏感,普通营养基上不能生长,培养时必须用高渗的含血清的培养基。
细菌L型在高渗的含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后形成三种类型的菌落 细胞膜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者基本相同,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
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与真核细胞者类似,主要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和呼吸等作用。
细菌细胞膜可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称为中介体。中介体:是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亦称为拟线粒体。 细胞质
核糖体(ribosome):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游离存在于蛋白质中。
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
特性。 ? 异养菌(heterotroph):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合成
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多种颗粒,大多为贮藏的营养物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异养菌包括腐生菌质。其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saprophyte)和寄生菌(parasite)。所有的病原菌都其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称为异是异养菌,大部分属寄生菌。 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位? 于菌体两端,故又称极体(polar body),有助于鉴定。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核质 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
核质由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的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组成松散网状结构。细菌是原核细胞,不具有成形的核。
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或拟核,无核膜、核仁和有丝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分裂器。功能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相似——决定细菌各被动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需能量 种遗传性状。 主动转运: 逆浓度梯度, 需要能量
二、特殊结构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当其厚度>=0.2μm,边界明显,光镜下可见时,称为荚膜。的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厚度< 0.2μm者称为微荚膜。其成分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酸碱度(pH):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 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温度:病原菌最适温度为37度 动。 气体:
荚膜的功能—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抗吞噬作用;;O2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分四类: 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鞭毛: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鞭毛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或经特殊染色法使鞭毛增粗 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 后才能在光镜下看到。 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能,在有氧、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但以有氧时 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动无关。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原菌属于此。
两类。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性菌毛参与F质粒 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的接合传递。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无氧发酵,必须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电子显微镜观察。 C O2 :对细菌生长也很重要,大部分细菌在代谢中产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生的 C O2可满足需要,个别细菌初次分离时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芽胞形需人工供给5-10%C O2 成后细菌即失去繁殖能力,不能再进行二分裂繁殖。产渗透压 生芽胞的都是革兰阳性菌。芽孢折光性强、壁厚、不易
着色,经特殊染色光镜下可见。芽胞的大小、形状、位五、细菌的生长繁殖 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要的鉴别意义。芽胞的抵抗力强,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可在自然界中存在多年,是重要的传染源。但芽胞并不 繁殖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 繁殖速度----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代时)约繁殖而致病。芽胞抵抗力强,故应以杀灭芽胞作为可靠20-30min。 的灭菌指标。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 但少数细菌代时较长,如结核分枝杆菌代时为18 小时。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2、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繁殖规律----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迟缓期 (lag phase) , 对数期 (logarithmic phase)
细菌的物理性状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衰退期 (decline phase) 光学性质——细菌为半透明体。 表面积——细菌体积微小,相对表面积大。 迟缓期:细菌被接种培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主要是适带电现象——均带负电。 应新环境,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此时半透性——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 细菌体积比较大,含有丰富的酶和中间代谢产渗透压——菌体内为高渗透压。 物。
细菌的化学组成: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对数期:细菌分裂繁殖最快的时期,菌数以几何级数增核酸等。 长,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 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堆积,繁殖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活菌数保持稳定。
一、细菌的营养类型 衰退期:繁殖变慢,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形态发生根据细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改变,生理活动趋于停滞。 类型——自养菌和异养菌。
? 自养菌(autotroph):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成菌体成分。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 发酵:无氧时, 以有机物(lactate, ethanol)为受氢
体。1Glucose?2ethanol+2CO2+2ATP ? 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
? 有氧呼吸:以氧为受氢体。1Glucose+6O2?
6CO2+6H2O+38ATP
? 厌氧呼吸:无氧时, 以其它无机物(CO2, SO42-,
NO3-)为受氢体。 1Glucose?2ATP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种类不同——细菌酶不同——分解物质能力不同——代谢产物不同——鉴别作用. 1、糖发酵试验: 2、VP试验: 3、甲基红试验:
4、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5、吲哚试验
吲哚(I), 甲基红(M), VP(V), 枸橼酸盐利用(C)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IMViC试验。 大肠杆菌的结果是:++ - - 产气杆菌的结果是: - - ++ 6、H2S试验 7、尿素酶试验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 热原质(pyrogen):或称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
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物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革兰阴性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 毒素与侵袭性酶: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
毒素。外毒素(exotoxin)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
? 色素:细菌的色素有两类——水溶性色素,能弥
散到培养基或周围组织。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只存在于菌体,使菌落显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 ?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
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 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
白质。
? 维生素: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自身需要
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 ?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三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一节 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
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
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
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
*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 无菌(asepsis):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 * 无菌操作(antiseptic technique)防止微生物进入
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
* 焚烧:废弃物、尸体 * 灼烧:接种环、试管口 * 干烤:(160~170℃,2h)玻璃器皿 * 红外线(0.7~1000um波长的电磁波):医疗器械 2、湿热灭菌法
— 巴氏消毒法:61.1-62.8 ℃ 30min 或71.7℃15-30s,主要用于牛乳消毒。
— 煮沸法(100 ℃,5min)食具、注射器等消毒 — 流动蒸汽消毒法(100 ℃ 15-30min)
— 间歇蒸汽灭菌法(100 ℃ 5-30min,37 ℃24h×3天) — 高压蒸汽灭菌法
* 压力—103.4KPa(1.05Kg/cm2) * 温度—121.3 ℃ * 时间—15-20min
* 效果—杀灭包括芽孢在内所有微生物 * 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
湿热灭菌法与干热灭菌法效果比较
结论—同样温度下,湿热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原因:
—蛋白含水量多时易凝固变性 —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 —湿热的蒸汽具有潜热 (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 原理: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其中260~266nm波长UV与DNA吸收光谱一致。其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 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并可杀灭病毒。 * 特点:穿透力较弱
* 应用: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 2、 电离辐射
高速电子、X射线、γ射线 3、 微波
(三) 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 真菌。
? 常用滤器:薄膜滤器、玻璃滤器、石棉滤
器(Seitz)
? 特点:只能除去细菌,真菌, 不能除去病
毒、支原体、L型细菌。 ? 应用: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
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的除菌。
(四)干燥低温抑菌法
* 干燥法
* 低温法: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常
用作保冷冻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目前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 消毒机制:
* 引起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 * 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 消毒剂的种类: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
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
* 消毒剂的特点:作用无选择性 对人体细胞有损相关实验活动。应有健全安全保卫制度。
伤 故只能外用不能内服 * 消毒剂的应用: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皮肤、粘
膜、饮水、厕所、空气、手、器械、 第四章 噬菌体 * 环境。
第三节 消毒灭菌的应用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
的病毒;
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 高危器械物品:用时需进入无菌组织的物品。所有★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衣壳(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这些物品都应该灭菌。(腹腔镜、关节镜、宫腔镜★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胞内等)。 寄生的微生物。 ? 中危器械物品:用时不进入无菌组织但接触黏膜★噬菌体分布极广。
的器械。采用消毒即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 ? 低危器械物品:只接触未损伤皮肤,但不进入无菌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组织和不接触黏膜的物品。一般用后清洗、消毒1、形态与结构 即可 (食品器皿等) 。 噬菌体很小,在光镜下看不见,需用电镜观察。不同的? 快速周转的医疗器械: 噬菌体在电镜下有三种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 手机机头, 车针要求高压蒸汽灭菌, 大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由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 防止肝炎病毒, 艾滋病毒等的传染.
? 消毒剂: 2%戊二醛, 浸泡10小时达到灭菌. 抗原性:噬菌体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 体。 抵抗力:噬菌体对理化因素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
第四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比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75 ℃30min灭活。噬菌体能耐
? 微生物的种类: 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真菌、受低温和冰冻,但对紫外线和X射线敏感。
细菌繁殖体、有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分枝杆 菌、细菌芽胞。 第二节 毒性噬菌体 ? 微生物的物理状态: 营养差, 抵抗力强; 细菌自噬菌体感染细菌有两种结果:
稳定期开始, 抵抗力差. 毒性噬菌体 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 微生物的数量: 许多 ?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70% 乙醇) (virulent phage):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建? 温度: 立溶菌周期。 ? 酸碱度: ? 有机物: 脓汁、痰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噬菌体基因与? 宿主染色体整合,成为前噬菌体,细菌变成溶原性菌,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建立溶原状态。 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毒性噬菌体 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 毒性噬菌体在敏感菌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增 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和释 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放。
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液体培养基 噬菌现象可使浑浊菌液变得澄清。 天花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固体培养基 若用适量的噬菌体和宿主菌液混合后 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有透亮的溶菌空斑出现。一个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空斑系由一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细菌后形成,称为播的微生物。 艾滋病毒,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 噬斑(plaque),不同噬菌体噬斑的形态与大小不尽相同。 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斑计数,可测定一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s,pfu)数目,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即噬菌体的数目。 措施的微生物。肝炎病毒,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 伤 寒沙门菌等. 第三节 温和噬菌体
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解。整合第一类、第二类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 (prophage)。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溶原性转换 (lysogenic conversion) :某些前噬菌体可导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例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 白喉毒素的机理 。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 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 遗传(heredity):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
稳定,子代与亲代生物学的性状基本相同, 且代代相传。
?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 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 基因型(genotype): 细菌的遗传物质.
? 表型(phenotype): 基因表现出的各种性状.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称 基因型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
? DNA的结构与功能
o 结构——两条互相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
核苷酸链
o 功能——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o 复制——半保留复制
o 特点——复制中易发生错误—基因突变 o 蛋白合成——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
(DNA-RNA-蛋白质)
? 基因与基因的转录
结构基因——编码结构蛋白质
o 基因结构
非结构基因——编码功能蛋白质
o 基因转录
? 遗传信息的 翻译 ?
第二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 、染色体(chromosome)
? 一条环状双螺旋DNA长链,按一定构型反复回
旋形成松散的网状结构; ? 缺乏组蛋白,无核膜包裹; ? 约含有5000个基因; 二、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质粒的特征:
? 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 质粒DNA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
特征。
? 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 质粒的转移性。
? 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 质粒的分类
? 根据质粒能否通过细菌的接合作用进行传递 1接合性质粒 2非接合性质粒
? 根据质粒在细菌内拷贝数多少 1严紧型质粒 2松弛型质粒
? 根据相容性
1相容性——几种质粒同时共存于同一菌
体内
2不相容性——不能同时共存 可借此对质粒进行分组、分群
? 根据所编码的生物学性状
质粒基因可编码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 致育质粒(fertility plasmid、F质粒)编码性菌毛,
介导细菌之间的接合传递;
? 耐药性质粒(resistance plasmid、R质粒) 编
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分两类,一是接合性耐药质粒(R质粒),另一是非接合耐药性质粒(r质粒);
? 毒力质粒(Vi质粒)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
毒力因子;
? 细菌素质粒 编码细菌产生细菌素; ? 代谢质粒 编码产生相关的代谢酶。
三、转位因子
? 转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是一类在细菌
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可自行移动的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又称移动基因。
? 转座子有二类:
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 IS):最小,不超过2kb, 只携带与转座功能有关的基因。
转座子(transposon , Tn):长度一般超过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其他基因(如耐药性、毒素基因等)。 四、整合子
定位: 细菌染色体、质粒或转座子上.
基本结构:两端为保守末端(attI ,59-be) ,中间为可变区(orf 1),含一个或多个基因盒.
功能元件:重组位点 (attI ,59-be) ;整合酶基因(intI);启动子(Pc).
功能: 通过转座子或接合性质粒,使多种耐药基因在细菌中进行水平传播.
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
体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 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
DNA整合在一起,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某些特性。
?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转化、接合、转导、
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
1. 转化(transformation):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 2. 接合(conjugation)
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能通过结合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接合性质粒,不能通过性菌毛在细菌间转移的质粒为非接合性质粒。
F质粒的接合
? F+ ——即F质粒,编码性菌毛,称雄性菌 ? Hfr——F质粒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使细菌能高
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故称高频重组菌
? F’——Hfr菌中的F质粒可从染色体上脱离下来,
并带染色体上几个邻近的基因,故称F’
三者均有性菌毛,均可发生接合
R质粒的接合
? 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性的基因突变及R质粒的接
合转移等有关。
? R质粒有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子(r)两
部分组成。RTF的功能与F质粒相似,可编码性菌毛的产生和通过接合转移;R决定子能编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3. 转导(transduction)
? 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
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 根据转导基因片段的范围,可将转导分为两类:
普遍性转导(转导的DNA可是供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局限性转导(转导的DNA只限供菌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
4.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
溶原性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
5.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G +菌形成原生质体后,在聚乙二醇(PEG)作用下,可使两种不同的细菌细胞发生融合的过程。
融合后形成双倍体细胞,可短期生存,染色体重组,获得多种不同表型的重组融合体。 人为实验基因转移与重组。
第四节 基因突变
一 基因突变规律:
? 突变可以自然发生为: 自发突变. 具自发性, 随
机性.
? 人工诱导产生的突变为诱发突变, 可提高突变
率.
彷徨试验(fluctuation test, 波动试验):随机的、非定向的突变是在接触噬菌体之前就已发生,噬菌体对突变仅起筛选而不是诱导作用。
影印试验(replica plating):耐药突变株在接触药物之前出现,药物的作用是选择耐药株,淘汰敏感株
? 野生型(wild type):未发生突变的菌株.
? 突变型(mutant type): 相对于野生型, 某一性状发
生改变的菌株.
? 回复突变(reverse mutation):有时突变株经过又一
次突变可恢复为野生型的性状.
第五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 1、 影响细菌学诊断 2、 预防耐药菌株的扩散 3、 制备疫苗 4、 检测致癌物
5、 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抗生素(antibiotic ):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产物。有天然和人工半合成两类。 按生物来源分类:
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 如多粘菌素。
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现在多用其半合成产物。
3.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放线菌是生产抗生素的
主要来源。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两性霉素B等。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
的相对抵抗性。
? 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表示。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一)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天然不敏感. 如:细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 (二)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染色体突变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 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性 二、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一) 钝化酶(modified enzyme)的产生: beta-内酰胺酶水解beta-内酰胺环.
(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青霉素结合蛋白(转肽酶)构型变化,青霉素无法与其结合.如耐甲氧西林金葡(methin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三) 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 如: 生物膜保护细菌逃逸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
(四) 主动外排机制: 使得菌体内药物浓度不足。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参照药敏结果) ?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加强药政管理(严格农牧业用药) ? 新抗菌药物的研制 ? 破坏耐药基因(质粒)
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
自然界中,土壤、空气、水及各种物体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人及动植物的体表及其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normal flora)(1014)。
寄生部位:皮肤、口腔、鼻咽腔、外耳道、眼结膜、胃、肠道、尿道、阴道,但是血液及组织器官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 生物拮抗:受体竞争;产生有害代谢产物;营养
竞争
* 营养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参与营养物质转化;
合成维生素供人体利用 * 免疫作用
* 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等产生
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消除自由基(02-)毒性,抗氧化损伤,抗衰老
* 抗肿瘤作用:降解致癌物质;激活巨噬细胞——
抑制肿瘤细胞
二、机会感染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破,原来在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
(机会性致病菌)而引起宿主发病。常见的情况有:寄居部位的改变;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 如: 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 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医学微生态学 :人体正常菌群及机会感染菌,
微生态平衡——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 影响因素:
* 宿主因素(年龄、饮食、激素水平等) * 正常微生物群(定位、定性、定量) * 外界环境
微生态失调——指正常微生物群在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 诱发因素
* 使用抗生素
* 正常菌群寄生部位转移(外科手术、腔镜检查等)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感染( infection)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 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能感染或引起宿主疾病的细菌(具有致病性的细菌)。
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或性质。
毒力(virulence):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是细菌致病性量的概念。 一、毒力
细菌的毒力因子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我们首先来讲侵袭力。
(一)侵袭力是指病原菌具有突破防御、侵入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包括荚膜、黏附素和侵袭性物质。
1.黏附素:黏附与定植是感染的第一步,与致病性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纤毛运动、肠蠕动等均不利于细菌的定植,所以粘附很必要。
黏附机制:主要为配体和受体的结合,细菌配体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大多具有组织趋向性。
2.荚膜:
3.侵袭性物质:侵袭素和侵袭类酶类
4.生物被膜:细菌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材料表面后,由细菌及其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共同组成的呈膜状的细菌群体--保护性存在形式。
(二)毒素
病原菌产生的毒性物质,可直接引起宿主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1.外毒素 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主要是蛋白质,革兰阴性菌能产生外毒素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
特征:(1)毒性蛋白质,大多A—B型毒素;
(2)毒性作用强,具有选择性;如肉毒毒素,对人的致死量为1~2ug。
(3)对理化因素不稳定;主要不耐热,
加热可以丧失活性。
(4)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我们用人工的方法脱毒,保留了抗原性,就是疫苗。 (5)种类多、机制复杂,包括神经毒素、
细胞毒素、肠毒素。神经毒素主要干扰神经冲动的传递;细胞毒素可抑制细胞蛋白合成等;肠毒素作用于内皮细胞或者呕吐中枢。 2.内毒素 -
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菌细胞破解后才能释放出来。
特征:产生于G-菌;
化学性质为LPS,对理化因素稳定; 毒性作用相对较弱,无选择性;
抗原性较弱,不能人工处理为类毒素。 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 致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
Shwartzman现象与DIC; 内毒素血症与休克; 免疫调节作用。
二者区别 区别要外毒素 内毒素 点 革兰阳性菌与部来源 革兰阴性菌 分革兰阴性菌 从活菌分泌出,存在部少数菌崩解后释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放 分 放 化学成蛋白质 脂多糖 分 60-80 ℃,30min稳定性 160 ℃,2-4h才被破坏 被破坏 强,对组织器官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毒性作有选择性毒害效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用 应,引起特殊临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床表现 强,刺激机体产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生抗毒素;甲醛抗原性 作用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液处理脱毒形成素 类毒素 超抗原(superantigen): 微生物产生的某些蛋白具有激活免疫反应的高度生物学活性,以产生大量T细胞和细胞因子为特征, 主要表现为致病作用,这些毒素抗原称为超抗原。如:金葡的肠毒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链球菌的猩红热毒素.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毒力越强,需要的数量越少。 三、细菌侵入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等。
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一)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屏障 :机械阻挡、纤毛运动;分泌杀菌物质;菌群拮抗作用
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星状胶质细胞
胎盘屏障: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胎儿绒毛膜 (二)吞噬作用
大吞噬细胞:血液中单核细胞和组织中巨噬细胞
吞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血液中中性粒细胞 1.吞噬杀伤过程:
趋化→接触→吞入→杀灭与消化→残渣排除 2.杀伤机制 依氧杀菌机制
①呼吸爆发(需分子氧参加)
②髓过氧化物酶(MPO):存在于溶酶体中,与H2O2
及氯化物的共同参与,对细菌、真菌等具有强大杀伤活性。
非依氧杀菌机制
? 酸性作用:糖分解产酸而导致pH下降,抑制细菌生长而杀菌。
? 溶酶体酶及杀菌蛋白:溶酶体、乳铁蛋白、蛋白水解酶、核酸酶、酯酶等,对细菌有杀伤、消化、分解作用。
3.吞噬作用的后果
* 完全吞噬:病原体在吞噬溶酶体内被杀灭、消化、排除残渣的过程。(5-10分钟死亡,30-60分钟破坏)
* 不完全吞噬:只被吞噬,却不被杀死。 * 组织损伤: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酶(水解酶)也能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造成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三)体液因素 ? 补体: 调理, 溶菌.
? 溶菌酶:存在于血清, 唾液, 泪液, 乳汁.主要作用
于G+菌.
? 防御素: 多肽, 破坏胞外菌细胞膜.
二、特异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抗体的作用 1.抑制病原体黏附 2.调理吞噬作用 3.中和细菌外毒素 4.溶菌作用
5.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二)细胞免疫
* 细胞毒T细胞(CTL)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T细胞(Th1)产生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三)黏膜免疫(mucosal immune system,MIS) 三、抗细菌感染免疫的特点 (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 胞外菌:指寄生在宿主细胞外的组织间隙和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细胞。如葡萄球菌.
? 靠非特异免疫; 但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 吞噬作用(非特异)
? 抗体和补体的作用: 阻止细菌定植(黏附)
调理吞噬 激活补体溶菌 中和细菌外毒
素
? 细胞免疫(Th2): 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产生细胞因子, 促进吞噬.
(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胞内菌: 寄生在细胞内的细菌, 分专性胞内菌(立克次体, 衣原体)、兼性胞内菌(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伤寒沙门菌, 布氏杆菌, 肺炎军团菌, 李斯特菌).
特点:胞内寄生、毒性低、呈慢性感染、免疫病理损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
吞噬作用: 起一定作用 细胞免疫(CTL): 主要作用
局部黏膜免疫:细菌未进细胞前由sIgA阻止其黏附,使其不能侵入细胞内。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细菌感染的来源与传播
外源性感染:引起感染的细菌来源于宿主体外,主要有病人及带菌者、患病及带菌动物。其中带菌者在流行中意义重大。
内源性感染:来自宿主自身的细菌感染,主要指曾经感染过而潜伏下来的微生物重新感染。比如结核分支杆菌。也常见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时。
(二)传播途径
? 呼吸道 比如:结核分枝杆菌、流脑病毒等。
? 消化道 肠道杆菌。
? 皮肤(创伤) 破伤风梭菌、气性坏疽病原菌等。
? 血液 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 ? 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虫媒传播) 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 性传播——性传播性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
二、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入侵的细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损害较轻,使机体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者。一般在一次传染病流行中,大多数人为隐性感染,如结核。
(二)显性感染
当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且宿主机体抗感染免疫力相对较弱,机体受到严重损害,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
显性感染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也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急性感染:突然起病,症状明显,病程短,一般病愈后,病原体从体内消失。
慢性感染:病情缓慢,病程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三)全身细菌性感染:胞外菌的急性感染,病毒菌及其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出现在血液并向全身扩散引起的全身急性症状。
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但不侵入血流,仅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
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过性或间断性入血,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繁殖,但不在血中繁殖者。
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
的化脓性病灶者。
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革兰阴性菌入血并在血中繁殖,死亡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或局部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
感染的轻重除取决于致病菌和宿主外, 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也有明显影响.冬季易发呼吸系统感染,战乱易发传染病。
第五节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或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或与前次住院有关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按微生物来源
* 内源性医院感染——由自身正常菌群转变成机
会性致病菌所致
特定条件——寄居部位改变
——免疫功能下降 ——菌群失调
* 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患者遭受医院
内非自身存在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病人之间、医患之间、污染医护用品或诊治设备、环境空气等,也称医院内感染。
按感染部位分类——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 三、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特征
* 主要是机会性致病菌(常为内源性感染) * 常为耐药菌
* 新的病原菌不断出现 种类变迁 * 主要是细菌,其次为病毒和真菌 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易感对象:年龄因素(老人、婴幼儿);基础疾
病(抗感染能力下降)
* 诊疗技术及侵入性检查与治疗因素:器官移植;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介入检查和治疗
* 损伤免疫系统的因素: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
素治疗
* 其他因素:抗生素使用不当;外科手术及各种引
流;住院时间过长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消毒灭菌 * 隔离预防
* 合理使用抗生素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包括;
细菌学诊断——检测病原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 血清学诊断——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一、病原菌检测
? 早期采集 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否则
注明药物种类。
? 无菌采集 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 根据不同疾病以及疾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标本。 ? 标本必须尽快送检,或冷藏送检。
? 标本做好标记,详细填写化验单,保证各环节的
准确无误。
二、血清学诊断
* 人体受致病菌感染后,其免疫系统被刺激后发生
免疫应答而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的量常随感染过程而增多,表现为效价(滴度)的升高。因此,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一般采取病人的血清进行试验,故称为血清学诊断(serological diagnosis)。
* 血清学诊断试验最好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
份血清标本,当后者的抗体效价比前者升高大于等于4倍时方有意义。
* 常用方法:直接凝集试验、乳胶 凝集试验、沉
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ELISA。
第二节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一、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将疫苗(vaccine)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特异性预防。 主要有:死疫苗;活疫苗 二、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tive immunization):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但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己产生的,故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第九章 球菌
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介绍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革兰氏阴性球菌——主要介绍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化脓性细菌——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分布非常广泛。病原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医务人员的带菌率70% vs 正常30%。主要包括三个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及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单个菌体呈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直径平均1 μm,G+菌,无鞭毛,无芽孢;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中等大小S型菌落,并因种不同出现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脂溶性色素,金萄菌溶血毒素在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 3、 生化反应:触酶阳性 致病菌株分解甘露糖。 4、 抗原结构
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细胞壁上的表面抗原,可与IgG的Fc段结合,可进行协同凝集,并具有抗吞噬等生物学活性。
荚膜:有利于黏附和抗吞噬。 多糖抗原(磷壁酸抗原):黏附。 5、分类 6、抵抗力
是无芽胞细菌中最强的。
? 对热、干燥、消毒剂、UV等因素均有较强抵抗力
? 耐盐,在10~15%NaCl培养基中生长(选择)
? 对染料及龙胆紫敏感
? 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均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90%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1、凝固酶(coagulase):能使人和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
? 与致病性相关,保护细菌抵抗吞
噬及其它杀菌物质作用。
? 决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
脓性感染时的感染特点:病灶局限、不易扩散、而且脓汁粘稠。
2、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α溶素为主要致病因子,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血小板及多种其它组织细胞。
3、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PV):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抗吞噬、增强病菌侵袭力。 4、肠毒素(enterotoxin):部分金葡菌产生,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其特点:
——耐热,100℃30min ――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 ——不受胃肠液中蛋白酶影响
5、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xfoliatin):
具有蛋白酶功能,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破坏细胞间连接,表皮与真皮脱落——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6、毒性休克综合征-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
引起发热、休克、肾衰、皮疹等多个器官功能紊乱,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7、其它 所致疾病
1、化脓性感染:
? 局部感染
?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
? 食物中毒
? 假膜性肠炎(菌群失调症) ?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毒性休克综合征
(三)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的采集——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定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产生血浆凝固酶、耐热核酸酶、金黄色色素、溶血素、发酵甘露醇。
(四)防治
预防很重要,医务人员的带菌率高达70% ,是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公共卫生,不滥用抗生素;治疗应选择敏感药物;自身菌苗的脱敏疗法。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
? 过去认为不致病,但目前已成为医源性感染的常
见菌,而且耐药菌株为金葡更为多见。 ? CNS十余种与致病有关,最多是表皮葡萄球菌和
腐生葡萄球菌。
? 常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
及术后感染。 ?
第二节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链球菌属分类
根据血平板上溶血现象分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1~2mm宽草绿色不完全溶血环( α溶血),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2~3mm宽透明的完全溶血环(β溶血),致病力最强。
3.丙型链球菌:不溶血,不致病。
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细胞壁多糖抗原—C抗原分群:A、B、C等20群,对人致病的90%属A群。同一群又分若干型, 如: A群根据M型抗原分成约100型。
根据氧的需要分类
需氧链球菌及兼性厌氧链球菌:致病
厌氧链球菌:条件致病菌
一、A群链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单个菌体呈球形,G+,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幼龄时有荚膜;与葡萄球菌比较,菌体略小,在其卵圆端连接 ;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需加入血液、血清、葡萄糖等;
血清肉汤——易形成长链,呈沉淀生长
血平板 ——灰白色,半透明细小S型菌落,有β溶血。 3、 生化反应
触酶— 而葡萄球菌+
菊糖发酵—、胆汁溶解—而肺炎链球菌+
4、 抵抗力:不强。青霉素首选,极少产生耐药性。 5、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细胞壁成分
? 脂磷壁酸(LTA)——增强细菌对细胞的
黏附(表面受体) ? M蛋白
——抗吞噬
——与人类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 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2)外毒素类
? 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发热、红色
皮疹(猩红热)
? 链球菌溶血素:根据对O2的稳定性分为
SLO和SLS。
(1)SLO
——含有-SH蛋白质,对O2敏感,还原后具有溶血作用
——破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对心肌、神经细胞也有毒性作用 ——抗原性强,2~3周出现抗“O”抗体,维持数月至1年,其效价>1:400可做为新近感染或风湿活动指标 (2)SLS
——小分子糖肽,对O2稳定 ——血平板上β溶血 ——无抗原性 (3)侵袭性酶
? 透明质酸酶
? 链激酶(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有利于细菌
扩散
? 链道酶(链球菌DNA酶)
感染特点:感染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易于扩散,脓汁稀薄。
2、所致疾病
? 化脓性感染:
? 皮肤及皮下:丹毒 ? 其他系统:扁桃体炎
?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 标本采集——涂片镜检——分离鉴定
? 血清学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ASO) ASO试验可作为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指标(效价≥1:400)。
? 防治
治疗首选青霉素G ,避免链球菌完全可减少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的发病。 二、肺炎链球菌
1、形态染色 G+菌,菌体呈矛头状,成对排列,钝端相对,锐端相背,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
2 、培养 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产生草绿色溶血环(α溶血)与甲链相似,有自溶现象。 3 、与甲链的鉴别方法 菊糖分解(+)、胆汁溶菌(+)Optpchin实验(+)。
4、 测定C反应蛋白 C多糖存在于该菌细胞壁上的特异性多糖,能被人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所沉淀,CRP正常人只含微量,急性炎症时剧增,故可用C多糖测定CRP。 5、抵抗力 较弱
6、致病性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大叶性肺炎 及继发感染 三、其他医学相关链球菌
? B群链球菌(GBS)——无乳链球菌
? GBS正常寄居阴道与直肠,带菌率30% ? 新生儿感染(经产道或呼吸道)败血症及
脑膜炎死亡率高。
? D群链球菌——肠球菌
条件致病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常见尿路感染。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 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
炎
? 变异链球菌与龋齿发病有关。
第三节 肠球菌属
? G+球菌,链状排列.
? 致病物质: 黏附素, 细胞溶素, 等.
? 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引起尿路感染, 腹腔盆
腔感染, 败血症等.
? 治疗: 因其耐药严重, 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
素.
第四节 奈瑟菌属 (Neisseria)
一、脑膜炎奈瑟菌
? 生物学性状
? 形态染色: G— ,呈肾型,成双排列,
有荚膜及菌毛
? 培养特性
? ——营养要求较高,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
或卵黄双抗平板,形成光滑透明“露滴样”
菌落。
? 专性需氧,5~10%CO2,37℃(>40 ℃ <
30℃均不生长) ? 易产生自溶酶
? 抵抗力:很弱
致病物质: 荚膜,菌毛,蛋白酶, LOS 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传播源: 人是唯一宿主,5-15% 正常人鼻咽带菌,流行期70-80%.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 潜伏期:2-3天 临床类型
? 普通型:高热、出血性皮疹、脑膜刺激症状 ? 爆发型:内毒素休克、DIC,24h之内死亡 ? 慢性败血症型:少数成人病程迁延数日 前两种以儿童多见(易感人群) 免疫性: 体液免疫为主。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 标本
? 病人:脑脊液、血液、皮疹液 ? 带菌者:鼻咽拭子
? 标本保温保湿送检,最好床边接种
? 直接涂片镜检:脑脊液离心沉淀,血斑刺破,有
诊断价值 ? 分离鉴定 ? 快速诊断
? 防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
接种疫苗、治疗首选青霉素G。
二、淋病奈瑟菌(gonococcus) ——淋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G—,双球菌, 咖啡豆状,有荚膜和菌毛,无芽胞,无鞭毛。
脓汁标本中急性病人:细菌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慢性病人:细菌位于细胞外。
2、培养特性: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营养要求高,只能在巧克力平板及专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灰白色细小S型菌落。
3、生化反应:氧化酶(+),只分解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等其它糖类
4、抗原及分类:以外膜蛋白抗原分16个血清型 5、抵抗力:极弱(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菌毛(决定有无致病性)、荚膜、外膜蛋白、脂寡糖等
所致疾病——淋病(化脓性炎症),
人是唯一宿主,性接触传播,潜伏期2-5天,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脓漏眼)。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分泌物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青霉素,头孢三嗪(Ceftriaxone)治疗有效。
第十章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引起医院感染。 肠杆菌科的共同特点:
* 形态结构
* G—小杆菌,钝圆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及
菌毛
* 培养特性 * 需氧或兼性厌氧
*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可生长,菌落相似, 婴幼儿、旅游者腹泻,与霍乱功能相似
形成灰白色中等大小S型菌落。 *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 肠道选择培养基: 成人腹泻,与菌痢相似
* 生化反应 *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活跃,常用于鉴别肠道杆菌 婴儿腹泻(水样腹泻)
* 抵抗力不强,60℃ 30min 即可灭活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7): * 抗原结构复杂 出血性结肠炎,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 菌体(O)抗原 *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EAEC): * 鞭毛(H)抗原 婴儿腹泻(持续性) * 表面(K、Vi)抗原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 易出现各种变异 标本→涂片、染色→分离培养→鉴定
肠道外感染:尿路感染时每ml尿含菌≥10万,有诊断价
第一节 大肠杆菌(埃希菌属) 值。 一、生物学性状 肠道内感染:用选择鉴别培养基,分离培养+生化反应+
?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点,周毛菌,有菌血清分型+毒素测定+核酸检测等
毛 卫生细菌学检查:卫生学标准: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 培养特性 符合肠杆菌特点 ≤3个,每100 ml 瓶装汽水、果汁中,大肠杆菌≤5个。 EMB——紫黑色有金属光泽 第二节 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乳糖发酵菌落 1、形态染色:符合肠杆菌特征,有菌毛,无鞭毛,无动 S-S——桃红色 力是本菌与其它肠道致病菌主要区别点。
? 生化反应 IMViC(++--) 2、培养特性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的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 抗原 菌落 O 抗原( O1---O173) 3、生化反应 H 抗原(H1---H56) 葡萄糖(+)、乳糖(-)(宋内志贺菌迟缓发酵乳糖)、K 抗原(K1---K100) H2S-、尿素(-)、动力(-) 血清型表示法:O:K:H 4、抗原分类——根据O抗原分4群,40余型 二、致病性 A群——痢疾志贺菌(10) (一)致病物质 B群——福氏志贺菌(13) 除内毒素、荚膜肠杆菌科共有的毒力因子外,大肠C群——鲍氏志贺菌(18) 埃希菌具有独特的毒力因子有: D群——宋氏志贺菌(1) 黏附素——具有高度特异性 6、 抵抗力 比其它肠杆菌弱,尤其对酸敏感 吸附、定植、致病 外毒素(由ETEC产生的肠毒素)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不耐热肠毒素(LT),分LT-I和LT-Ⅱ两型 (一)致病物质 蛋白质对热不稳定,与霍乱肠毒素相似 1、侵袭力 ——黏附肠黏膜上皮细胞 A亚单位——毒素活性成分 ——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向细胞内分泌蛋机制 白,导致细菌的内吞,穿透上皮细胞 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GM1神并扩散、传播 经节苷脂)结合 * 内毒素——强烈内毒素,作用于局部并可吸附入B单位与受体结合→导致A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酸环血引起全身症状
化酶,后者使ATP变成cAMP,导致小肠液过渡分泌,* 外毒素——A群(Ⅰ、Ⅱ型)产生志贺毒素(ST),肠腔内积聚大量液体,导致腹泻。 阻断蛋白质的合成。 (2)耐热肠毒素(ST),分STa、STb两型,为低分子多 肽,对热稳定,机制为激活细胞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 ↑导致腹泻。 *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LT和ST同时存在,致病性更强。 * 传播途径:经口 (二)所致疾病: * 临床类型:急性菌痢;中毒性菌痢;慢性菌痢 1、肠道外感染(内源性感染) * 免疫力 不牢固,易再感染
* 化脓性感染——定位转移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腹膜炎、阑尾炎、创伤感染、手术刀口感染、肺炎、 * 分离鉴定 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等 * 毒力实验 * 快速诊断
*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来自病人肠道(上行性) 四、防治原则
占泌尿道感染首位、女性多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 更有效的疫苗还在研制中,此菌极易出现耐药性,依肾炎等) 药株。 第三节 沙门菌属 2、肠道感染——胃肠炎(腹泻),(外源性感染) 是肠杆菌科中最复杂的菌属,有2000种以
*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上血清型
对人类有致病性 待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TO、TH、PA、PB)。
* 肠热症——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方法:试管凝集法(定量)
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 TO≥1:80,TH≥1:160,PA、PB均≥1:80才有意义 * 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动态观察:双份血清抗体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炎沙门菌 临床意义 * 败血症——猪霍乱沙门菌最常见 O抗体(IgM), H抗体(IgG) 一、生物学性状 * O 、H抗体均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大 1、形态染色:符合肠杆菌特点,多为周毛菌,有菌毛。 * O 、H抗体不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2、培养特性:EMB、SS上呈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菌落。 * 只有H升高,则可能是预防接种过或非特异性回3、生化反应:乳糖(-),葡萄糖(+),多数H2S+,动力忆反应, +,尿素(-) * 只有O升高而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4、抗原结构 沙门菌的交叉反应。
O抗原——特异性低、稳定、分群(组) 第四节 其他菌属 H抗原——特异性高,不稳定,分型 ? 克雷伯菌属(7个种) Vi抗原(毒力抗原)——不稳定,可阻止“O”凝集 ? 肺炎克氏菌(3个亚种)的肺炎亚种,俗5、抵抗力 不强 称肺炎杆菌,与人类感染有关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G-球杆菌,无动力,有较厚的荚膜,(一)致病物质 多有菌毛 1、侵袭力 ? 抵抗力低下者易感,常引起医院内感* 菌毛——吸附 染,如肺炎、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等 * Ⅲ型分泌系统——穿入细胞,扩散 ? 变形杆菌 * Vi抗原——微荚膜(抗吞噬) G-杆菌,有多形性,周身鞭毛,运动活泼,在普通培养2、内毒素 基上呈扩散性生长,称为迁徙生长现象 3、外毒素——个别(鼠伤寒沙门菌)产生,与ETEC肠? 迅速分解尿素,尿素(++++)为本菌特征,乳糖毒素相似。 (-) (二)所致疾病 ? 外斐试验(Weil-Felix): 肠热症 本菌某些特殊菌株如X19、X2、XK 的O抗临床过程 原与某些立克次氏体有共同抗原成分,临床上应用潜伏期2W OX19、OX2、OXK 代替立克次氏体抗原与斑疹伤寒或发病期:高热、肝脾肿大、皮疹、WBC↓等全身中毒症恙虫病患者血清做凝集试验,以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状,此期血液(80%)、骨髓(90%(+)有大量细菌。随? 为条件致病菌 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持续加重,此期血、骨髓中仍? 原发感染——食物中毒 有菌,但粪便(60%)、尿(20%)、皮疹液中可查到细菌, ? 继发感染——尿路感染(仅次于大肠埃希由于Ⅳ型变态反应——并发症发生, 菌)、创伤、腹膜炎、败血症等 血液抗体达到阳性标准——肥达反应 恢复期:第四周末,体温下降,症状消失,恢复期带菌1第十一章 弧菌属 年(粪便仍阳性),血液抗体仍高 弧菌属(Vibrio)为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G-2、胃肠炎(食物中毒) 单毛菌,运动极活泼,分布广泛,多存在于水中,对人 潜伏期短,6-24h,起病急,病程短2-4天,发有致病性主要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第一节 霍乱弧菌 3、败血症 霍乱弧菌的发源地:
经口感染,经肠道入血,败血症症状明显而肠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有3个疫源地 道症状不明显 印度恒河三角洲(O1群,古典生物型): 4、带菌者 六次世界性大流行,始于1817年 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 印尼苏拉威西岛(O1群,埃托生物型): 5、免疫性 第七次世界大流行,始于1961年至今未停止, 肠热症,病后免疫牢固,其它可重复感染 累及140多个国家 孟加拉湾(O139,Beolgal):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始于1992年,危害相同 * 标本采取 一、生物学特性
* 肠热症:1W取血,2W取粪便,3W取尿液,1-3W 1、形态染色:G—弧菌,单鞭毛,穿梭样动力,鱼群状取骨髓液 排列,有菌毛,个别有荚膜,无芽胞。 * 食物中毒:粪便、呕吐物、可疑食物 2、培养特性:兼性厌氧,氧气充分生长良好。营养要求* 败血症:血 不高,耐碱不耐酸(pH7.4-9.6),故用pH8-9碱性培养基,* 带菌者:粪便 形成光滑透明湿润的“水滴样”菌落,分离(选择)能在无? 分离鉴定:增菌(血、骨髓)→EMB、SS→生化反盐培养基中生长(区别其它弧菌)。
应→血清鉴定 3、生化反应:触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靛
? 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Widal) 基质(+)
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氏菌O抗原及H 抗原,以及引起4、抗原分型:根据0抗原的不同,有155个血清群,其副伤寒的沙门氏菌H抗原与待检血清作凝集试验,测定中O1群、O139群可引起霍乱,其余不致病或仅引起胃
肠炎等, O1群包括两个血清型:古典生物型和埃托生物型(E1-Tor)。
5、抵抗力:较弱,干燥时易死亡,水环境中可存活两周(水源性传播,水性爆发);怕酸——正常胃酸4min;不耐热——100℃,1-2min;对消毒剂敏感,可用漂白粉处理病人的排泄物或呕吐物。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侵袭力
鞭毛:鞭毛运动有利于细菌穿过黏膜表面黏液 菌毛:使细菌定植于小肠
霍乱肠毒素——最强烈的致泻毒素
其致病机制与ETEC的LT相似,但作用强烈得多。 2、所致疾病:霍乱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水源和食物。 传播途径:经口传播 潜伏期:2-3d
临床表现:剧烈吐泻、米泔样,每日数十次,持续2-3天,失水12000ml,严重吐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肾衰、循环衰竭、休克、死亡,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大大降低死亡率。
免疫力:病人愈后可获得牢固免疫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烈性传染病(发病率高、流行迅速、死亡率高),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尤其首例)对防治蔓延意义重大
1.标本:“米泔样”便及呕吐物,快速送检,指定实验室 2.直接涂片镜检 悬滴法或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穿梭样运动
3.分离培养鉴定
4. 快速诊断 荧光菌球法,SPA 协同凝集试验 四、防治原则
加强国境检疫,加强水源及粪便管理 及时检出病人,隔离封锁疫区 疫苗接种
对症治疗,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及时抗菌治疗。
第二节 副溶血弧菌
嗜盐性弧菌,沿海地区常见,存在于近海海水、海泥、海产品中,1950年首发于日本大阪,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一 、生物学性状
1 、G—弧菌(多形性),单鞭毛
2 、具有耐盐性(与霍乱弧菌的显著差别),在含有3.5%NaC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无盐不长,>8%也不长。 3 、神奈川试验(KP):在高盐培养基上中使人或兔红细胞发生溶血(β溶血)——耐热性溶血毒素与致病性平行(KP+,KP-)。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机制不甚明确
(KP+为致病株、KP-不致病) KP+有耐热性溶血毒素(耐热直接溶血素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及黏液素及黏液素酶 2.引起食物中毒
好发夏季,误食未熟海产品等而致,潜伏期短5-72h(24h),急性胃肠炎症状,水样便,病程短,可自愈。
3.病后免疫力不牢固,可重复感染
第十二章 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 G— ,菌体弯曲呈螺旋型、S形、海鸥形,有鞭
毛(从毛菌)
? 微需氧, 营养要求高,生化反应不活跃,但尿
素酶丰富——快速脲酶实验强阳性(主要鉴定依据) ?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人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致病物质和致病机制不清主要与以下疾病有关:在以下疾病中本菌的检出率很高,80-100%
? 慢性胃炎 ? 胃溃疡 ? 胃癌
? 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 ? 十二指肠溃疡 ?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 直接镜检
? 检测尿素酶活性 常用 同位素 ? 分离培养
? 抗原、抗体及核酸的检测 ?
四、防治原则 疫苗正在研发中
枸橼酸铋钾+抑酸剂+抗生素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厌氧菌——是生长和 代谢不需要氧气,利用发酵而获取能量的一群细菌。
厌氧性芽胞梭菌(外源性感染——致病菌)
根据芽胞有无
无芽胞厌氧菌(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菌)
第一节 厌氧芽孢梭菌属
一、破伤风梭菌 (一)生物学特性 1、 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细杆状,周毛菌,芽胞正圆形,
位于菌体顶端,大于菌体宽度,呈鼓槌状。
2、 培养特性:专性厌氧,在血平板上呈扩散生长,有溶
血。 3、 抵抗力:强,芽孢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
对青霉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感染发生与否与伤口的条件有关,重要的条件是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混有泥土及异物;坏死组织多,局部缺血;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外毒素) 为神经毒素,毒性强(iug),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及脑干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破伤风痉挛毒素可与中枢神经抑制性突触前膜的神经节苷脂结合,阻断抑制性介质的释放,导致神经持续兴奋,骨骼肌强直性痉挛,肌张力↑。 所致疾病——破伤风
潜伏期:7-14天,长短取决于伤口与CNS距离
临床表现:肌肉强直性收缩,牙关紧闭、吞咽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阵发性抽搐等,严重者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死亡。 免疫力不牢固。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可以诊断。
预防:及时清创,防止形成厌氧微环境。
注射疫苗:白百破三联疫苗,对可能引发破伤风的外伤,紧急注射抗毒素,对发病的大量使用抗毒素,同时使用抗生素。 二、产气荚膜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
G+粗大杆菌,无鞭毛,有荚膜,芽胞椭圆形,位于次极端 ,宽度小于菌体。不严格厌氧,营养要求不高,繁殖快(1代8min)。血平板双层溶血环(内环β溶血、外环α溶血)。生化代谢活跃,分解多种糖、产酸产气,“汹涌发酵”,在牛奶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的酪蛋白发生凝固,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气势凶猛。根据其主要毒素的抗原性分A、B、C、D、E5个型,A型为主。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能产生十余种外毒素,有的是酶类。
α毒素(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血、坏死作用,最重要 β毒素——组织坏死
ε毒素——增加胃肠壁通透性 ι毒素——坏死 2、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菌为主)
创伤感染、伤口条件与破伤风相似,潜伏期短8-48h,局部组织坏死,产生大量气体,组织气肿(捻发音) ,压迫神经末梢,剧烈疼痛并伴有恶臭,最后大块肌肉坏死,毒素入血(毒血症),全身中毒症状,休克、死亡(30%)。 2)食物中毒 较轻,1-2天自愈。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 微生物学检查
由于气性坏疽发病急剧、后果严重,病原学诊断十分重要
直接涂片镜检:革兰大杆菌,白细胞少形态不典型,伴有杂菌。 分离培养鉴定 动物试验
防治原则——无类毒素特异性预防
及时清创、扩创,切除坏死组织,必要时截肢,大剂量青霉素,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和高压氧舱法联合使用。 三、肉毒梭菌 (一)生物学特性
革兰阳性粗短杆菌,芽孢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菌呈网球拍状,有鞭毛,无荚膜。严格厌氧,芽孢抵抗力强,肉毒毒素不耐热,100度1分钟破坏。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外毒素,是目前已知毒素中毒力最强者,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1μg。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嗜神经毒素):作用部位位于外周神经—肌肉神经接头处,可以 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运动神经末梢功能失调,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软瘫)。 所致疾病
1)毒素性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食入被肉毒梭菌芽孢污染的食物,芽孢发芽繁殖,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国外以罐头、香肠、腊肠、发酵豆制品等制品为主,潜伏期短,临床表现:无胃肠道症状,为神经末梢麻痹症状、乏力、头痛,包括眼肌(复视、斜视、眼睑下垂);喉肌(吞咽困难、咀嚼不灵、语言障碍)膈肌(呼吸困难、死亡率高20-70%)。 2) 婴儿肉毒病 3) 创伤感染中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 检测毒素——动物试验
? 加强相关食品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发病后尽早注
射肉毒多价抗毒素
四、艰难梭菌
革兰阳性大杆菌,有鞭毛,有芽孢,位于次极端。是肠道 的正常菌群,长期使用抗生素,耐药的艰难梭菌可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
是人类的正常菌群。 常见有的有:
1、 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消化链球菌属 2、 革兰阴性球菌:韦荣菌属
3、 革兰阳性杆菌:丙酸杆菌、双歧杆菌 4、 革兰阴性杆菌:类杆菌属 致病条件(厌氧菌感染因素)
? 厌氧微环境:血管损伤,肿瘤压迫等导致
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菌群失调 ? 寄居部位改变
感染特征
? 内源性感染,部位广泛,多呈慢性过程 ? 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局部、全
身)
? 分泌物粘稠,有色,恶臭 ? 常用抗生素无效
? 普通培养不长,涂片可见细菌
所致疾病——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腹腔、生殖盆腔、口腔、呼吸道、脑感染,败血症。 病原学检查——厌氧培养与鉴定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的细菌,因繁殖时有分枝生长趋势而得名。 特点
1 、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类。
2 、菌体不易着色,不易脱色,故采用抗酸染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3 、无特殊结构,也不产生内外毒素。 4、 所致感染多为慢性过程,破坏性病变。
5、 种类多,对人致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是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病在上世纪40、50年代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60-80年代经过人们的努力,大大降低,80年代后期,发病率又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耐药性的出现。 一、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菌体细长微弯,有分枝,排列不规则,多单个散在,易发生L型,抗酸染色阳性。 2、培养特性
? 专性需氧,温度37℃,pH偏酸6.5-6.8 ? 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基(蛋黄、甘油、
天门冬素、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 ? 生长缓慢,18h分裂一次,2-4W形成R
型菌落,“菜花样菌落”,乳白色干燥不透明,表面呈颗粒结节,边缘不整
3、 抵抗力强:抗干燥,抗酸碱,抗化学消毒剂,对湿热
和紫外线敏感,对抗结核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4、结核杆菌多种性状可发生变异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等。菌落变异由粗糙型变成光滑型。 毒力变异:卡介苗: 1908年两位科学家将有毒的牛型分枝杆菌接种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代传代获得的减毒菌株,即卡介苗(BCG)沿用至今。 二、致病性
结核杆菌无侵袭性酶,不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主要由于细菌繁殖引起炎症;菌体成分;代谢产物毒性作用;抗体对菌体成分产生免疫病理损伤。 致病物质:菌体成分。
1、脂质——存在细胞壁,占菌体干重的20-40%, (1)磷脂(2)脂肪酸(索状因子)(3)蜡质D(分枝菌酸+肽糖脂)
(4)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作用:引起结核结节,慢性肉芽肿及组织细胞干酪样坏死等病变 2、 蛋白质
重要的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蜡质D——迟发型变态反应。
3、多糖、核酸和荚膜 所致疾病:结核病
传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 (一)肺部感染
1、原发感染:常见于儿童,也称外源性感染。
结局:机体抵抗力强:形成结核结节→纤维化→钙化→
自愈(但病灶内常有细菌的潜伏)
机体抵抗力差:活动性肺结核→干酪样坏死 全身播散→粟粒样结核 (2)继发感染——常见成人(原发病灶——内源性感染) 特点:局部病变重,但不易扩散
一般局限于肺部,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可形成空洞和开放性肺结核 (二)肺外感染
部分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可经血液、淋巴液侵入肺外器官,引起相应的脏器结核,如脑、肾、骨等。痰菌被消化道咽入,可引起肠结核等。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高,发病率低,说明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有较强的免疫力,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与迟发性超敏反应并存,像干酪样坏死和液化空洞的形成都与迟发性超敏反应有关。 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人类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将结核菌素注入皮内,观察有无超敏反应的发生,判断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试剂
旧结核菌素(OT) 两种
纯蛋白衍生物(PPD)—PPD—C,BCG—PPD
方法:前臂皮肤注射,48-72h后观察结果 结果:
? 红肿硬结>5mm,阳性( > 15mm,强
阳性)
? 红肿硬结<5mm,阴性
意义
? 阳性:感染过,或BCG成功,有免疫力 ? 强阳性:现在活动性
? 阴性: 没有感染过/未接种BCG ? 假阴性:
? 感染初期,老年人,严重结核合
并其它传染病 ? 使用免疫抑制剂
? 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
四、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取标本—涂片染色—分离培养—动物实验/核酸或抗体检测
接种疫苗预防,治疗早期联合大量使用抗结核药物。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是麻风病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其大小、形态、染色均与结核杆菌类似,呈束状排列,多存在于细胞内——麻风细胞(有大量麻风杆菌存在的感染细胞,呈泡沫状)。目前人工培养尚未成功。动物模型:犰狳 ,对该菌高度易感,接种后引起瘤型麻风。人对该菌抵抗力强,接触者仅少数发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类为唯一宿主和唯一传染源,致病因素不清
? 传染源:病人(瘤型麻风病人通过皮肤黏膜及外
分泌液向外排菌)
?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
(家庭内传播多见)
? 潜伏期:2-5年,长者数十年
? 特点: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的慢性传染病 麻风病变可分为四型: 瘤型麻风:(恶性麻风)
? 侵犯部位:皮肤黏膜、神经及内
脏
病变中大量麻风细胞
? 传染性强
分泌物中大量麻风杆菌——开放性麻风
细胞免疫缺陷(麻风菌素试验阴性)
? 免疫状态
体液免疫正常(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 病变:肉芽肿,麻风结节
? 临床表现:“狮面容”,病情严重,
逐渐恶化。
结核样型麻风(良性麻风) 60-70%
? 侵犯部位:皮肤、周围神经
? 传染性小——病变处少见麻风细胞及麻
风杆菌 ? 免疫状态:细胞免疫接近正常(麻风菌素
试验阳性) ? 病变: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浸
润
? 临床表现:皮肤——边缘清楚的红色斑
疹,由于细胞浸润变粗、变硬——可触及,外周神经出现感觉功能障碍
? 界限类 ? 未定类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 涂片,结合病史可诊断
?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联合用药治疗
第四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除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
? 对酸、碱敏感,对常用抗结核药耐受 ? 多存在于环境中
? 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主要引
起肺部结核样病变,皮肤溃疡,淋巴结炎等。
第十五章 嗜血杆菌属
人工培养时必须提供新鲜的血液或血液成份才能生长,故得名。 流感嗜血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革兰阴性杆菌,有菌毛和荚膜。 2、培养特性:培养时需特殊生长因子,X因子和V因子,前者是血红素及其衍生物,后者为辅酶,在氧化呼吸链中起递氢体作用,所以须提供血液(嗜血杆菌),在巧克力平板生长形成灰白色S型菌落。
卫星现象:由于金葡菌能合成V因子,可促进流感杆菌生长故二者在血平板上共同培养时可出现离金葡菌落越近的流感杆菌菌落越大的现象(用于流感杆菌的鉴定)。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有荚膜、菌毛、内毒素和IgA酶
? 原发感染——有荚膜菌株,急性化脓性感
染,脑膜炎、咽喉炎、关节炎、心包炎等,小儿多见
? 继发感染——无荚膜菌株,继发于感染,
麻疹、百日咳等病,成人多见
第十六章 动物源性细菌
以动物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布氏菌、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氏菌。
第一节 布鲁菌属
人致病的有、羊布氏杆菌(主要)、牛布氏杆菌(次要)、猪布氏杆菌、犬布氏杆菌(少见)。 一 生物学性状
1、 G—短小杆菌,无芽孢,无鞭毛;
2、需氧菌,初次分离需5-10%CO2,营养要求较高,48小时长出微小透明菌落,不溶血; 3、生化反应
分解尿素(脲酶活性:猪>羊>牛) 产生H2S(产生能力:猪>牛>羊)
4、抗原与分型,A抗原和M抗原,不同菌含量不同可供鉴别
牛 A:M=20:1
羊 A:M=1:20 猪 A:M=2:1
5、抵抗力强,在土壤、皮毛、病畜的分泌物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对消毒剂和抗生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与侵袭性酶。 2、流行环节
3.所致疾病——波浪热
通过皮肤黏膜侵入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繁殖,经过淋巴结入血,形成菌血症,随后进入肝、脾繁殖,然后再度入血,反复形成菌血症,使病人热型呈波浪状。
? 发热时,血培养阳性率高(70%)
4.免疫性 胞内寄生菌,以细胞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1、标本采集:急性期采血,培养阳性率高达70%,也可取骨髓及病畜的分泌物。 2、分离培养与鉴定
3、血清学试验(测抗体) 4、皮肤试验(超敏反应):诊断慢性感染或者既往感染。 5、高危人群需接种减毒活疫苗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一、鼠疫耶尔森菌
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俗称鼠疫杆菌,是我国法定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体
? 历史: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 目前:仍有散在及爆发(死亡率10-30%) ? 监控:是我国重点监控的自然疫源性传染
病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G—球杆菌,两极浓染,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慢性病灶,陈旧培养物,高盐培养基上呈多形性
2、培养特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细小的、粘稠的粗糙型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于48小时可形成菌膜, 轻摇可呈“钟乳石”状下沉,有诊断意义。 3、抗原构造:较复杂,至少有18种,
F1抗原:荚膜抗原—抗吞噬,与毒力有关。 V/W抗原:抗吞噬,与毒力有关 外膜抗原:突破防御 鼠毒素:对鼠类有剧毒 内毒素:与细菌内毒素相似
4、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 但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很长。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致病物质
F1、V/W、外膜抗原、鼠毒素、内毒素等,实质器官出血性炎症、组织坏死及全身中毒症状,该菌毒力强,少量细菌即可致病
? 所致疾病
烈性传染病——鼠疫(黑死病) 传播媒介:鼠蚤
传播途径:鼠蚤叮咬、呼吸道
临床类型:腺鼠疫—急性淋巴结炎,多在腹股沟和腋下。 肺鼠疫—吸入染菌的尘埃,病人高热、胸部
症状如咯血、呼吸困难。死亡患者皮肤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败血症鼠疫—主要是败血症的表现,如高热、
休克、全身出血等,死亡率高。 动物尸体严禁室外解剖,避免形成芽胞,取少免疫力牢固。 量组织送检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2、 检验
? 专用实验室检测 炭疽为烈性传染病属国际检疫范围,病原学诊? 警惕生物武器 断极为重要 ? 检测动物鼠疫动态 ? 直接涂片——G+竹节状大杆菌,有荚膜 ? 灭鼠灭蚤 ? 分离培养——卷发样菌落,串珠试验阳性? 接种疫苗 等 ? 抗菌素治疗 3、 防治 ? a) 死畜焚毁或深埋2m以下
第三节 芽孢杆菌属 b) 预防接种 疫区
一、炭疽芽孢杆菌 易感人群 炭疽芽胞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 原菌,为芽胞杆菌属主要致病菌。 第十七章 其他细菌 (一)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 1、形态与染色
G+ 粗大杆菌,为致病菌中最大者,两端平齐,呈竹白喉棒状杆菌: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的病原体。 节状排列。有芽胞,小于菌体,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一、生物学性状 有氧条件下形成(空气中)。有荚膜——本菌特征(其它1、形态染色:G+ 一端或两端膨大成棒状,菌体粗细不芽胞杆菌无荚膜)。 匀,着色不均,排列不规则(字母V、L或栅栏状),用2、培养特性 Albert染色法后有明显的异染颗粒,主要的成分是核糖核需氧或兼性厌氧(厌氧几乎不长),营养要求不高,典型酸和多偏磷酸盐,具有鉴定意义。 菌落为R型——卷发样菌落。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在吕氏血清培养基上生串珠试验(+),在含微量青霉素培养基上,发生形态变长形成细小、灰白色S型小菌落(形态典型,异染颗粒异,为大而均匀圆球形,呈串珠状(以区别其它芽胞杆明显);在亚碲酸钾血平板生长,可以将亚碲酸钾还原成菌) 碲,使菌落呈黑色。 3、抗原构造 3、白喉棒状杆菌是咽喉部常见的正常菌群,当携带了棒结构抗原 状杆菌噬菌体时,可产生白喉毒素,成为有毒株。
? 荚膜多肽抗原 4、对湿热敏感,对干燥、寒冷抵抗力较强。 ? 菌体多糖抗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芽孢抗原 1、致病物质:
炭疽毒素——三种不同成分蛋白质组成复合毒素 1)白喉毒素(主要致病因素):棒状杆菌噬菌体基因编4、 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或皮毛中可存活数年至码,毒力和抗原性很强。由A肽链和B肽链组成,其中
20年,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也比较强,对青霉素A肽链有毒性功能。而B肽链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敏感。 合(心脏、神经、肾上腺等)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毒性机制:蛋白质合成中必需的延伸因子→灭活→1、致病物质:荚膜和炭疽毒素,荚膜抗吞噬,有利于细抑制肽链延长→蛋白合成受阻→组织变性坏死
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炭疽毒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2) 索状因子:破坏线粒体,影响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胞组织水肿、微循环障碍、血液呈高凝状态、引起休克、3) K抗原:抗吞噬,有利定植。 DIC、死亡。 2、 所致疾病——白喉 2、所致疾病:炭疽(人和食草动物牛、羊、马等)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染源:病畜、死畜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 传播途径:多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6月-5岁 临床类型 潜伏期:2-7天
? 皮肤炭疽——微小伤口侵入,接触患病动白喉棒状杆菌在呼吸道局部繁殖,分泌外毒素,产物或毛发,皮肤黑色凝固样坏死、焦痂,故名,生炎症反应,组织坏死,形成假膜,一旦脱落,易引起最多见 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死亡。外毒素进入血液,与心肌? 肠炭疽——经口感染,食入未煮熟的病畜细胞和外周神经细胞结合可引起心肌炎、外周神经炎等的肉、奶等,呕吐、肠麻痹、血便。 症状,如软腭麻痹、吞咽困难等。 ? 肺炭疽——吸入芽胞,血痰等 白喉病后、隐性感染、预防接种均可获得免疫力。
三种类型均可引起败血症,炭疽性脑膜炎,死亡率高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 包括细菌学检查和毒力试验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取标本、涂片镜检等。毒力试验可采用动物实验。 1、标本采集 预防采用白百破混合疫苗,即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
? 皮肤炭疽——病灶渗出液 破伤风类毒素。治疗采用抗毒素血清和抗生素。 ? 肠炭疽——粪便
均取血液 第二节 鲍特菌属 ? 肺炭疽——痰 百日咳鲍特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G—小杆菌,两极浓染,有荚膜和菌毛,无鞭毛和芽胞。
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常用鲍—金培养基进行培养,生长缓慢,3-5天细小菌落。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及多种毒素 2、传染源:早期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病程分三期(儿童易感)
卡他期:低热、轻咳,1-2W(传染性强)
痉挛期:阵发性痉咳,吸气吼声,10-20次/天(1-6W) 恢复期:阵咳减轻,可有继发感染,肺炎、中耳炎等 病后牢固免疫力
白—百—破三联疫苗(DPT),治疗首选红霉素
第三节 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1976年在费城的退伍军人大会期间,爆发了不明原因的肺炎,从病人体内分离出了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后命名为嗜肺军团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G—短小杆菌,多形性,有鞭毛、菌毛及微荚膜,无芽胞。
2、专性需氧,2.5-5%CO2生长良好,营养要求较高,需特殊培养基—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琼脂(BCYE),生长缓慢,3-5天可见针尖大小灰白色S型菌落。
3、抵抗力:普遍存在于天然淡水和人工水域环境中,如自来水、热水淋浴、中央空调等,故能以气溶胶的方式传播,对化学消毒剂、干燥、紫外线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机制不很明确。
主要引起军团菌病,飞沫传播,常见于夏秋季。
临床上有3种类型:流感样型、肺炎型、肺外感染型。 流感样型(旁地亚克热):轻症、发热、寒战、上感症状、无肺炎。
肺炎型(军团病):重症、高热、咳嗽、肺炎、多器官衰竭死亡。
肺外感染型(继发感染):多脏器感染症状。 细胞免疫为主。治疗首选红霉素。
第四节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简称绿脓杆菌,是条件致病菌。生长过程中形成绿色水溶性色素,感染形成的脓汁和敷料被染上颜色,故得名。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有的微弯, 有荚膜、菌毛和鞭毛,一端有1-3根鞭毛,是从毛菌,运动活泼。 2、专性需氧,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4℃不生长42 ℃ 生长),产生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青脓素和绿脓素)。 3、 抵抗力强,天然抵抗多种抗生素及消毒剂——多重耐
药。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为内毒素、菌毛、荚膜、胞外酶、外毒素多种致病因子
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
本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及人体肠道、呼吸道及皮肤,为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中占10~30%,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 ——皮肤黏膜损伤:烧伤,创伤等 ——免疫低下时引起多种器官感染
——也可引起全身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多重耐药 三、防治
加强医用仪器的消毒,防止医院感染 疫苗:疫苗使用效果很好。
治疗可选用 庆大霉素、多粘菌素。
第五节 弯曲军属
对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 G-菌体弯曲呈S形或螺旋状,单毛/双毛菌,运动活泼(螺旋样运动——特征) 微需氧,(5%O2+10%CO2+85%N2)37℃生长,42℃选择性好,营养要求高,生化反应不活泼,
空肠弯曲菌——细菌性胃肠炎(经口>104感染),散发性,对胃酸敏感,故需要食入大量的细菌才可能致病,临床表现痉挛性腹痛、腹泻、血便等。
第十八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一节 放线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非抗酸菌,丝状,末端膨大。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5%CO2,培养时间较长(5天左右),液体——混浊。病灶和瘘管中可发现黄色的小颗粒,称硫磺颗粒,制成压片,形似菊花 ,具有诊断意义。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放线菌属于正常菌群,存在人与外界相同的腔道中,如口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内源性感染,为放线菌病。主要是慢性化脓性炎症,特点为形成脓肿、多发瘘管,以面颈部多见,患者近期一般有病史,如口腔炎症、手术,骨折等。可向下或向头部蔓延,引起肺部感染和脑膜炎、脑脓肿。也可引起腹部感染和盆腔感染。并且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放线菌有助于形成菌斑,使得细菌产生的酸类腐蚀釉质,产生龋齿。细胞免疫为主。
第二节 诺卡菌属
主要存在于土壤里,不属于正常菌群。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弱抗酸性,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生长缓慢,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在普通培养基中长出黄白色粗糙菌落。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呼吸道或创口感染进入人体,引起化脓性感染,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者,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可通过血行播散,引起脑膜炎和脑脓肿。皮肤创伤可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和瘘管。
第十九章 支原体
第一节 概述
1.高度多形性,Giemas染色淡紫色,培养时需提供胆固醇和长链脂肪酸,为油煎蛋菌落,不同种的支原体生化反应有所不同。
2.靠黏附因子毒性代谢产物等致病 3.感染部位不同,引起不同的疾病。
4.对干扰蛋白合成的抗生素敏感,如红霉素。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
生物学性状符合支原体的特点,飞沫传播,多见于夏末秋初,引起间质性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潜伏期1-3W,发热、头痛、咳嗽,并可合并其它系统病变,X线间质性肺炎改变
解脲脲原体
生物学特性符合支原体的特点,性接触或经产道感染,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
与不孕症有关。1.吸附于精子表面,阻碍 精子运动;2.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3.与精子有共同抗原,抗体对精子免疫损伤
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还有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可能是AIDS发病的一个辅助因素,是从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现在发现也具有损害CD4阳性细胞的作用。
第二十章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纪念从事斑疹伤寒研究工作受感染而牺牲的美国医生Howard Taylor Ricketts而命名。 特点:
1、多数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 2、以节肢动物为媒介或储存宿主 3、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4、G-有细胞壁,多形性,
5、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二分裂繁殖 6 、对抗生素敏感。 一、生物学性状
1、多呈球杆状,Giemsa染色呈紫色,不同立克次体在细胞内位置不同
2、培养方法与病毒相似(动物、鸡胚、细胞培养) 3、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恙虫病东方体与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菌株的菌体有共同抗原,故可用这些菌株的O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此交叉凝集试验称外斐反应,可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4、抵抗力较弱,对抗生素敏感(禁用磺胺)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一、立克次体属 (一)普氏立克次体
储存宿主和传染源是病人,传播媒介是人虱,感染方式是人虱叮咬,所致疾病为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变主要是血管损伤,所以引起皮肤、内脏的广泛病变。预防主要是消灭虱子。 (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储存宿主是鼠,传播媒介是鼠蚤和鼠虱,感染方式是鼠蚤叮咬。所致疾病为地方性斑疹伤寒。预防灭虱灭鼠。 二、东方体属 恙虫病东方体
恙满为传播媒介,通过叮咬传染给人。所致疾病为恙虫病。叮咬出出现皮疹,形成水泡,破裂后发生溃疡,周围红润,上面有黑色焦痂,是特征之一。
第二十一章 衣原体
第一节 概述
衣原体(Chlamydia )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
又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胞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共同特征
1 有细胞壁, G—,圆形或椭圆形
2具有独特发育周期,二分裂繁殖,形成包涵体 3 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4 含有核糖体
5 有独立的酶系统,自身无能量来源,严格细胞内寄生 6 对抗生素 敏感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及发育周期
形态:球形或椭圆形,Giemsa染色呈紫红色,光镜下可见两种形态
? 原体(紫色)——小而致密,位于胞外,
有核质及细胞壁,为成熟典型衣原体,有感染性,无繁殖力
? 始体(网状体,蓝色)——大而疏松,位
于胞内,无核质及细胞壁,为衣原体分裂阶段,无感染性,正在繁殖
发育周期
原体吸附侵入→发育增大为始体→始体二分裂增值并成熟为原体→释放
包涵体(深紫色)——在宿主细胞内增值成形成网状体和子代原体空泡(增值场所)有助于诊断。
2、 培养特性:鸡胚、小鼠、细胞培养(与病毒相似) 3、 抵抗力:耐冷不耐热, 抗生素敏感(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一、沙眼衣原体 所致疾病 传播方式 主要表现 沙眼沙眼 接触(眼-早期(初次):流泪、粘性生物眼、眼-手-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型 眼) 滤泡增生) 后期(重复)纤维增生、斑痕萎缩、失明 包涵体结经产道接触 病理:上皮细胞内包涵体 膜炎 泳池、性接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 触(性-手- 成人包涵体结膜炎 眼) 泌尿生殖性途径 占NGU第一位(STD) 道感染 沙眼衣原呼吸道 体肺炎 性病性病淋巴性途径 化脓性淋巴结炎及慢性淋淋巴肉芽肿 巴肉芽肿(瘘管) 肉芽肿生物型 二、肺炎嗜衣原体
形态呈梨状, 只有一个血清型(TWAR) 引起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
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病灶内有此病原体)
三、鹦鹉热嗜衣原体
自然宿主为鸟类, 并引起鸟类禽类感染(呼吸道、消化道)
传播途径:接触、呼吸道。
所致疾病——非典型肺炎(鹦鹉热) 轻重不一:轻者——上感
典型——发热、咳嗽、胸闷、肺炎
第二十二章 螺旋体
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地位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某些生物学特性与细菌相似,有细胞器、原始核、二分裂、对抗生素敏感。共有7属,对人致病的主要有钩端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一端或者两端弯曲成钩状;密螺旋体属螺旋细密,如梅毒螺旋体;疏螺旋体属有3-10个螺旋, 如伯氏疏螺旋体。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包括问号钩端螺旋体和双曲钩端螺旋体。前者对人有致病性,后者一般无致病性。 一、生物学性状
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呈钩状,镀银染色为棕褐色。唯一可人工培养的致病性螺旋体,营养要求较复杂,常用含10%兔血清的柯氏(Korthof)培养基,生长缓慢。抵抗力较弱。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内毒素样物质,不同于一般细菌的内毒素,毒性较低。 溶血素,具有破坏红细胞的作用。
细胞毒性因子,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浆中,动物实验证实可致动物死亡。 致细胞病变物质 2、所致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类和猪为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动物感染后不发病,但可从尿中排出,污染环境,人接触疫水后,钩体可通过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时也可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孕妇感染钩体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经过1-2周的潜伏期,入血引起菌血症,出现发热、乏力、头疼等症状,随后钩体侵入肝脏、脾、肾等器官,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症状轻重不一,临床上根据损伤脏器的不同分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等。恢复期还可出现并发症。钩体病的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密螺旋体属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有苍白密螺旋体和品他密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又分苍白亚种、地方亚种、极细亚种。苍白亚种又称梅毒螺旋体,引起人类梅毒。地方亚种引起非传播性梅毒,极细亚种引起雅司病。
梅毒螺旋体
一、生物学性状
菌体细长,螺旋致密规则,两端尖直,8-14个
螺旋,镀银染色褐色,运动活泼(暗视野),人工培氧不成功。抵抗力极弱,对冷、热和干燥均敏感,血液中梅毒螺旋体放置3天死亡,故血库中放置三天的血液没有传播梅毒的危险,对抗生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因素
目前不是十分明确,现证明与菌体的成分有关,如荚膜、外膜蛋白等。 2、所致疾病
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经性途径—后天性梅毒 垂直传播—先天性梅毒 后天性梅毒分三期: 一期梅毒:外生殖器无痛性硬下疳(丘疹—硬结—溃疡),
病灶及渗出物中大量螺旋体—传染性级强。4-8周下疳自愈,2-3月后进入第二期。
二期梅毒:全身皮肤、黏膜梅毒疹,周身淋巴结肿大(内
有大量螺旋体),传染性强。1-3月症状消失,2-4年进入第三期。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皮肤黏膜溃疡性坏死,侵犯内脏
(心血管、神经系统),出现慢性肉芽肿病变,出现梅毒瘤、动脉瘤等,肝、脾等均可累及。病灶中无螺旋体,传染性小,破坏性大。
先天性梅毒:流产、死胎
梅毒儿(皮肤病变、锯齿形牙、角膜炎、
先天耳聋)
免疫性:传染性免疫,体内有螺旋体时对再感染有免疫力,体内螺旋体消失,免疫力消失。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1.检查螺旋体:去硬下疳的渗出液、梅毒疹的渗出液或淋巴结的抽取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或荧光染色后检查。
2.血清学检测:主要检测抗体。方法很多,不一一介绍。 防治:加强教育,早诊断,彻底治疗,首选青霉素,治疗3个月至1年后,血清抗体转阴为治愈。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奋森螺旋体。
一、伯氏疏螺旋体
是莱姆病的病原体,莱姆病是1977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首次发现的,故命名。 1、生物学性状G—(不易着色),常用Giemsa染色,螺旋疏松,运动活泼。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较高,常用BSK培养基,生长缓慢。 2.致病性与免疫性
无明显的毒力因子,可穿过组织定植,可引起强烈的炎症。
所致疾病为莱姆病,储存宿主主要是鼠、兔等野生动物及家畜。传播媒介主要是硬蜱,通过叮咬的方式传播给人,经过3-30天的潜伏期,叮咬处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开始时是红疹,随后扩大成一片大的环状红圈,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变,似一红环。 也可形成几圈新的红环,似枪靶状。2-3周皮损消退。早期症状头痛、发热、肌痛等。晚期症状皮肤、神经、关节、心脏,一个或多个系统损害。体液免疫为主。 3.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 血清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加强防护,防止硬蜱叮咬 ? 人用疫苗仍在研制中。 二、回归热疏螺旋体
? 回归热是多种疏螺旋体引起的疾病
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回归热疏螺旋体 蜱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其他15种疏螺旋体
? 急起急退的高热,反复发作,肌肉酸痛, 黄疸、
肝脾肿大、出血倾向等 ? 体液免疫为主
? 高热期涂血片查螺旋体
第23章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病毒(virus):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征
体积非常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至几十万倍后方可观察;
结构简单,无完整细胞结构,仅有一种核酸(RNA或DNA);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只能在一定种类的活细胞中增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第一节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体(virion):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1 大小 nm,比细菌小的多,细菌的测量单位是μm。 2 形态 球形、杆形(丝形)、弹性、砖形、蝌蚪状,多
数呈球形的。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病毒的基本结构有核心和衣壳,二者构成核衣壳。有的病毒核衣壳外有包膜和刺突,有的没有,称为裸病毒。
病毒核心:成分为核酸,病毒基因组,控制病毒的遗传性状。
病毒衣壳:包绕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具有抗原性,
可以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具有保护核酸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比如核酸酶等;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根据壳粒排列方式不同,病毒有三种对称型 螺旋对称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复合对称
病毒包膜:病毒出芽释放时从宿主细胞膜获得,有些包
膜表面有刺突。有包膜的病毒对脂溶剂敏感。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核酸:
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借此分为DNA和RNA病毒两大类。
形状不同(单一线性、双股环状) 完整性不同(完整的、分节段的)
功能:决定病毒的复制、感染及遗传变异
感染性核酸:失去衣壳裸露的仍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的核酸 蛋白质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增殖方式——自我复制(self replication),即以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复制的方式。 复制周期:
1.吸附(adsorption):病毒的吸附位点与宿主细胞表面
受体的结合,首先是静电结合,是可逆的,然后是真正的结合,变得不可逆。病毒具有组织亲嗜性,也就是说,一种病毒并不能对所有的组织进行感染,是有选择的,比如,HIV只选择性的侵犯人淋巴细胞,这是由受体和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决定的。
2、穿入(penetration):吸附后进入细胞内,有两种方式,
一种为吞饮,病毒与细胞表面结
合后凹入细胞内,无包膜病毒多以此种方式进入细胞内,另一种为融合,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结合,两种膜融合,将病毒的衣壳释放到细胞内。
3、脱壳(uncoating):脱去衣壳、核酸裸露 4 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合成大量病毒核酸和结
构蛋白,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生物化学的学习中介绍过,我们不作深入的介绍。
5 装配与释放(assembly and release): 组装有的在核内
完成,有的在胞质内完成,组装成成熟的子代病毒,并从细胞游离出来。无包膜的病毒裂解宿主细胞,释放出来,有包膜的病毒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出来。
病毒的异常增殖和干扰现象 (一) 病毒的异常增殖
1.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
在病毒增殖过程中,虽可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正常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体,既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
2.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指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严重改变而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的病毒。但当与另一种病毒共同培养时,就能使缺陷病毒完成正常的增殖,则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被成为辅助病毒。 (二)、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一、病毒的基因组
? 病毒核酸仅含一种类型,DNA或
RNA
? 形态多样性(单一线形、双股环
状)
? 完整性不同(完整的、分节段的) ? 还有携带反转录酶的RNA病毒 ? 可突变,并决定其表型
二、基因突变
突变株——是指病毒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导致表型性状改变的毒株。
? 条件致死性突变株(conditional-lethal mutant) 温度敏感突变株(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ts株 )为条件致死性突变株中应用最广泛的
? 缺陷型干扰突变株(defective inhibition mutant,
DIM)
? 宿主范围突变株(host range mutant,hr突变株) ? 耐药突变株(drug-resistant mutant) 三、基因的重组与重配
两种不同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基因交换而形成新性状的重组体。
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不分节段基因组病毒
基因重配(reassortment)——分节段基因组的病毒 类型:
? 活病毒之间
N0H0 + N1H1——N0H1
? 活病毒与灭活病毒之间(交叉复活) ? 灭活病毒 之间(多重复活)
交叉复活:
四、基因整合
病毒基因组(DNA病毒与逆转录病毒)与宿主细胞基因组的重组过程。
整合可引起宿主细胞基因改变→细胞遗传性改变→细胞转化→个别可发生细胞恶化→肿瘤 五、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互补:一种病毒为另一种病毒提供本身不能合成,但又是所必需的基因产物,而使其在混合感染的细胞内得以繁殖。
辅助病毒与缺陷病毒之间 活病毒与死病毒之间 两个不同的缺陷病毒之间
强:一种病毒与另一种非杀细胞病毒同时感染细胞,后者能增加前一种病毒复制产量的现象(极个别病毒之间) 如:I型副流感病毒为水泡性口炎病毒的加强病毒。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灭活(inactivation)——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
物理因素:温度 耐冷不耐热,干冰温度和液氮温
度可长期保持其感染性。50~60度30分钟被灭活。
PH 大多数病毒在PH5~9比较稳定,
超过范围迅速灭活。但不同病毒有所差异,比如,肠道病毒在酸性环境下稳定。
射线 γ射线和X射线可以使病毒灭
活。主要是引起核酸的破坏。
化学因素:甘油、脂溶剂、化学消毒剂、抗生素与中草药、其他。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
分类原则:
? 核酸的性质与结构 ? 病毒大小与形态
? 衣壳对称性和壳粒数目 ? 有无包膜
? 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 抗原性
? 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宿主范围、传播途径和
致病性)
亚病毒
1 类病毒(viroids)
仅为单股环状RNA分子,由250~400个核苷酸组成,可直接在宿主 细胞内增殖,引起植物疾病。 2 卫星病毒(satellites)
单股环状RNA,由300~400个核苷酸组成,不能直接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而需相应的、特异的“辅助病毒”即病毒的“病毒”,故称卫星病毒,引起植物疾病。 3 朊粒(prion)
为蛋白质,用侵染子蛋白(prion protein PrP)来表示,可在细胞内进行复制,病变部位无炎症及免疫反应,但均有脑组织的海绵状淀粉样病变。
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疾病,以慢性进行性退化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 特征。羊瘙痒病、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库鲁病、克-雅病、老年痴呆等。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一)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2.垂直传播:病原体从宿主的亲代到子代,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
(二)传播途径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死亡,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为细胞病变效应(CPE)。
2.稳定状态感染:某些病毒进入细胞后能够复制,却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这常见于有包膜病毒,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自带,细胞在短期内不会死亡,但会发生变化,会出现细胞融合和细胞表面产生新抗原。
3.包涵体形成:有些细胞在病毒感染后,于胞浆或核内出现特殊的斑块状结构。是病毒的增殖部位,可作为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
4.细胞凋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病毒基因部分或全部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并传至子代细胞,不产生子代病毒,细胞也不破坏。
可引起细胞遗传改变——细胞转化; 也可发生细胞恶化——肿瘤相关病毒。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1.隐性感染:可继续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显性感染
(1)急性感染 (2)持续性感染
? 慢性感染:病毒在感染后未完全清除,血中可持续检测出病毒,并可经数学、注射而传播,症状无或轻微,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 潜伏感染:原发感染后,病毒并未从体内完全消失,其基因潜伏于某些组织细胞内而不复制,但在一定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再度复制使疾病复发。
? 慢发病毒感染:为慢性发展的进行 性加重的病毒感染。 潜伏期长,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
?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麻
疹致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ubacute Sclerosiny panencephalitis,SSPE)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
(一)干扰素(Interferon,IFN)
定义——是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易感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分泌性蛋白。 诱生剂:病毒、内毒素、人工合成的dsRNA等
1、种类和性质 产生细胞 诱生剂 I型 α—人白细胞 病毒及人工诱β—人成纤维生剂 细胞 Ⅱγ —T细胞 抗原 型 ? 对热较稳定,56℃30`灭活,低温保存 ? 可被蛋白酶破坏 ? 有抗原性
2、诱生及抗病毒活性
抗病毒活性:通过抗病毒蛋白发挥作用
具体:
2`-5`A合成酶—降解病毒mRNA AVP
蛋白激酶(PKR)—抑制病毒多肽链合成
→ 阻断转录和翻译→抑制病毒蛋白合成—复制终止
AVP只作用病毒,对人体细胞蛋白合成无影响,当干扰素浓度≥10单位/ml,5分钟就使细胞处于抗病毒状态,(比抗体出现早)即能中止病毒复制,不能限制病毒扩散。因此,干扰素对病毒只有抑制而无杀灭作用,对已整合的病毒无作用。另外,有些病毒对干扰素产生“耐药性”。
二、特异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 病毒中和抗体 血液抑制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 (二)细胞免疫
细胞毒T细胞—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细胞因子作用
三、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
? 抗病毒血症的全身性病毒感染 ? 单一血清型病毒感染
? 易发生抗原变异的病毒感染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principle of collection specimen) 1、采集急性期标本
2 、污染标本应用抗生素抑制标本中细菌或真菌的生长 3 、低温保存,快速送检
4、 血清学实验检查抗体(双分血清)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 动物接种 选择易感动物及
接种部位,观察发病情况
? 鸡胚培养 不同病毒选择不同
接种部位(绒毛尿囊膜,尿囊腔,羊膜腔,卵黄囊),分离流感病毒最常用。
?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最常用的方
法
(1)原代细胞—来源于动物、鸡胚、人胚组织细胞,对多种病毒敏感,但只能传2-3代。 (2)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分裂50-100代后仍保持2倍体染色体数目的单层细胞。
(3)传代细胞—能在体外无限传代的细胞多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来。
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 细胞病变效应(CPE):即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
引起的特有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圆、聚集、坏死、脱落等) ? 红细胞吸附 ? 干扰现象
? 细胞代谢改变(pH) (二)病毒的鉴定
核酸类型、理化性状、形态、血清学鉴定、基因测序和生物对比。
(三)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1.50%组织细胞感染量 2.红细胞凝集试验 3.空斑形成试验 三、病毒的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病毒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以诊断病毒性疾病(中和实验、补体结合实验、血凝抑制实验、凝胶免疫扩散等)。
四、病毒的快速诊断 (一) 形态学
电镜和免疫电镜——直接观察病毒 光镜—— 大病毒 和包涵体 (二)检测病毒蛋白抗原
用已知特异性抗体直接检测病毒蛋白抗原(简便、敏感、特异)
常用方法:免疫荧光技术(IF)
固相放射免疫测定(SPRIT) 酶免疫技术(EIA)等。 (三) 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可诊断急性感染或证明病毒复制。
(四)检测病毒的核酸 1 核酸杂交
– 斑点杂交(dot hybridization) – 原位杂交(in site hybridization) – DNA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 – RNA印迹杂交 (northern blot)
2 核酸扩增
包膜双层结构
–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DNA)
– 连接酶链反应(ligase chain reaction,
LCR)
– 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ptase PCR,
RT—PCR (RNA)
3 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
第三节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一、人工主动免疫 1、灭活疫苗 2、活疫苗
3、重组载体疫苗 4、亚单位疫苗 二、人工被动免疫 1、免疫球蛋白 2、细胞免疫制剂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治疗
? 药物治疗
– 核苷类药物——抑制病毒基因复制
——抑制病毒基因转录
– 蛋白酶抑制剂
– 天然药物(中草药) – 其他药物(金刚烷胺)
? 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治疗
? 基因治疗(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病毒复制) ? 免疫治疗(特异性抗体、免疫调节剂、治疗性疫
苗等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指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或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以外病变的病毒。主要包括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小RNA病毒科、冠状病毒科等。正粘病毒科讲述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包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我们会做一一的介绍,此外,我们还将简单介绍冠状病毒、鼻病毒、风疹病毒等。
第一节 正粘病毒
正粘病毒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一个种,流感病毒(influenza)为流感的病原体, 分三型:
甲(A)型—抗原易发生变异,引起大流行 乙(B)型—局部暴发, 致病性低
丙(C)型—婴幼儿(病情轻微,抗原稳定)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球形,直径为80-120nm,初分离的有时为丝状或者杆状。流感病毒为包膜病毒, 由三部分组成,核心、衣壳和包膜。核心为单负链RNA,分节段,甲、乙型8个节段,丙型7个节段,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出现新的亚型。衣壳为核蛋白,是主要的结构蛋白,同RNA一起称为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上还附者RNA聚合酶。
包膜上镶嵌两种刺突,血凝素和神经胺酸酶。 血凝素(HA)—呈柱状
凝集红细胞—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凝集,即血凝现象,鉴定病毒(定性)
吸附宿主细胞—与受体结合
抗原性—产生相应抗体, 中和病毒,并且抑制血凝,可定型。
神经氨酸酶(NA)—呈蘑菇状
参与病毒释放:水解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促进成熟病毒体的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促进病毒从细胞的解离。 抗原性—非中和抗体 (三)分型与变异
? 根据NP、MP、分型甲、乙、丙三型(甲
型易发生变异)
? 根据HA、NA抗原性将甲型分亚型(HA
1-16、NA 1-9)
? HA与NA抗原性均易发生变异 ? 流感病毒命名法
型别/宿主种别/分离地点/序号/年代(H、N亚型)
? 变异—HA与NA的抗原性变异有两种形式
抗原性漂移—抗原结构发生经常性, 逐步的连续改变
原因:HA或NA基因发生突变或人群免疫力选择造成的
特点:变异幅度小(<1%),属于量变(亚型内变异)
结果:引起小规模流行(1-3年)
抗原性转变—突出的、激烈的、不连续的改变, 形成新的亚型
原因:HA和NA的基因突变或重
组
特点:变异幅度大(20-50%),属
于质变,形成新亚型
结果: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造成
大规模流行(10-15年) (四)培养特性 (五)抵抗力 较弱,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等敏感,不耐热,56℃30min灭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患者(发病2-3天传染性最强), 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 致病机制:
病毒局部增殖(不入血)—细胞变性坏死、纤毛脱落—扩散至下呼吸道, 引起病毒性肺炎 所致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 潜伏期:1-4天
发病期:局部症状:上感症状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肌痛
并发症:继发细菌性感染, 可死亡
免疫性:SIGA有保护作用,只存留几个月。同型抗HA抗体有短暂免疫力(1-2年)三型交叉保护,对新亚型均无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流行期 根据典型症状 作临床诊断 实验 室检测新变异株
内层—基质蛋白(MP)也具型特异性 外层—脂质双层(源于宿主细胞膜)
1病毒分离 2 血清学诊断 3 快速诊断 四、防治
? 降低发病率
? 接种疫苗—流行株或灭活、亚单位疫苗 ? 干扰素
? 中草药、抗生素 ?
第二节 副粘病毒
特点
1、类似正粘病毒,但较正粘病毒大(150~300nm) 2、单股负链RNA, 但不分节段,抗原性稳定 3、刺突两种
HA蛋白—凝集红细胞
F蛋白—溶血和细胞融合作用
4、鸡胚多生长不良,细胞培养多有CPE
包括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一、麻疹病毒
是儿童急性传染病麻疹的病体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为球形,120-250nm有包膜,核心为单副链RNA,编码6个结构和功能蛋白,包膜表面有两种刺突,为血凝素HA,像流感病毒一样具有具有受体吸附,凝集红细胞等功能,只凝集恒河猴RBC;另一为溶血素HL,具有溶血和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的作用。
细胞培养:可在传代细胞内见CPE(多核巨细胞)和胞浆、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抗原稳定,只有1个血清型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急性期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鼻咽分泌物,也可间接接触传播 致病机制:靶细胞CD46(除RBC外) 所致疾病:麻疹 ? 潜伏期:9-12天
? 前驱期:发热、卡它症状(鼻、眼), Koplik’s
(2-3天)
? 发疹期:发热第4天出疹,全身红色丘疹,全身
症状加重(NS症状、肝脾淋巴结肿大),并发症(肺炎、脑炎),死亡
? 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症状消失(全程
10-14天)
? 慢发病毒感染: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缺陷病毒
免疫力牢固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由于 症状典型、出疹规律,一般无需实验室检查(可用于不典型病例)
? 病毒分离 ? 血清学检查 ? 快速诊断
防治
? 减毒活疫苗接种—预防 ? 丙种球蛋白—紧急预防
二、腮腺炎病毒
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儿童)
球形,刺突为HA/NA和L蛋白,只有一个血清型 致病性
传染源:病人;传播途径:飞沫、间接接触
病毒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入血引起病毒血症,扩散到唾液腺、胰腺、睾丸或卵巢等器官,经过2-3周的潜伏期,出现前驱期症状,如乏力、不适等,接着出现单、双侧腮腺肿大,疼痛,病程7-12天,引起的睾丸炎可导致不孕。
免疫力牢固,注射三联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用于预防。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
球形,有包膜刺突,G—与受体结合、吸附;F—强烈细胞融合作用(故名),形成合胞体及胞浆嗜碱性包涵体。只有1个血清型,抵抗力弱,对冻融敏感,传染性强(冬、春流行),飞沫及接触传播,在局部引起炎症(不入血),成人和较大儿童引起上感,但对2-6月婴幼儿可引起严重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可能是I型超敏反应的结果。免疫力不持久,可再感染。 四、副流感病毒
球形,有HA、F蛋白,有5个血清型,经飞沫传播,不引起病毒血症,局部增殖,引起分泌物,较多的卡它性炎症—类流感,引起婴幼儿及儿童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小儿哮喘、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免疫力不持久,可再感染。
第三节 冠状病毒
1.病毒呈球形, 单股RNA,不分节段, 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刺突放射排列呈冠状(日冕状)
2.主要有229E、OC43、和SARS三个型别。 3.抵抗力弱,对理化因素敏感
4.细胞培养有CPE(人胚肾或肺)
5.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成人腹泻或胃肠炎,SARS-COV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6.病毒分离与鉴定(P3实验室):核酸、血清学检查(测抗体)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一、风疹病毒:为风疹的病原体
1.球形,螺旋对称,单正链RNA,有包膜及HA刺突。只有1个血清型。
2.水平感染—呼吸道传播,儿童易感,多隐性感染,局部增殖后入血,表现—低热、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浅红色斑丘疹,病情轻,无并发症,免疫力牢固。成人风疹症状严重。 垂直感染:流产、死胎、出生后死亡,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先心病、白内障、耳聋。
3.孕妇患风疹诊断(IgM、绒毛膜风疹抗原及核酸检测,疫苗接种。 二、腺病毒
1.球形无包膜DNA病毒,20面体对称,252壳颗粒,由五邻体和六邻体组成。细胞培养明显CPE。 2.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
致病机制:在局部腺体及淋巴组织中增殖,不入血 所致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
呼吸道—咽炎、上感、肺炎眼部—咽结膜热、角膜结膜炎(游泳、浴池)胃肠道—胃肠炎、肠套叠。 3.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尚无有效药物。 三、鼻病毒
属小RNA病毒科,不耐酸(PH3灭活)与肠道病毒区别。引起普通感冒。免疫力不牢固。
四、呼肠病毒
2.分型:7个学清型(A-G组、A组最常见) 3.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腹泻,粪口途径。6月—2岁婴幼儿严重腹泻(A组),是导致婴幼儿死亡重要原因之一(脱
第27章 肠道病毒 水、酸中毒)。儿童及成人常见隐性感染(B组)。免疫
力不牢固,可重复感染。
属于小RNA病毒科,小RNA病毒科除了肠道病毒外,第二节 肠道腺病毒 还有鼻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腺病毒—40、41、42型为婴儿腹泻第2位病原体,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夏季多见。 和新型肠道病毒。 第三节 杯状病毒 共同特征: ——表面有杯状凹陷
1.RNA病毒,呈小球形,20-30nm,20面体,由60个壳粒——导致爆发性腹泻,多见于冬季 组成,每个壳粒由4种不同结构蛋白组成(V1-V4),无第四节 星状病毒 包膜。 呈星状,引起婴幼儿腹泻。 2.多在易感细胞内增殖,产生CPE 3.耐乙醚,耐酸,pH3-5稳定,56℃30min灭活,对uv、第29章 肝炎病毒 干燥敏感,在污水、粪便中存活数月(传播有关) 4.粪口途径传播,对人类致病以隐性感染多见,能引起多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分种疾病,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种病毒又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唯可引起不同疾病 一复制场所,引起病毒肝炎。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引起
急性肝炎,不发展成慢性肝炎或者慢性携带者;乙型肝
Polio virus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血源性传播,除引起急性经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麻痹。肝炎外,还可致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和肝癌有关;丁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必须在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1.脊髓灰质炎病毒生物学特性符合肠道病毒的特点。 能复制,故其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同。 2.致病性和免疫性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小RNA病致病机制: 毒科肝病毒属
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先在局部淋巴结和肠淋巴结中一、生物学性状
增殖,90%的人病程到此为止,是隐性感染,症状轻微或1.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所以曾把它归属到肠道病无症状,约5%的感染者病毒释放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毒里,后基因测序归到此属。球形, 27-32nm,单正链血症,然后在全身淋巴组织增值,再次释放入血,形成RNA,20面体,无包膜。 第二次病毒血症,病程到此为止为顿挫感染,患者会会电镜下两种颗粒同时存在 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1-2%的人病毒侵入中枢神实心:有感染性,有抗原性 经系统,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等神经组织,引起无菌空心:无感染性,有抗原性
性脑膜炎或肢体麻痹,以下肢多见,可为暂短性也可为2.抗原性: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永久性的,个别可因延髓麻痹而死亡。 3.动物模型:黑猩猩、狨猴、猕猴。 3.防治:口服减毒活疫苗。 细胞培养:在人与猴肝、肾细胞内增殖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特点:增殖缓慢;无CPE;无血凝
4.我国研制HAV减毒活疫苗(H2株)为宿主适应性突变
1.生物学性状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株,抗原性优于国外F减毒株
2.型别较多,受体广泛,神经系统、心、肺等器官组织都5.抵抗力:较强,对热、消毒剂抵抗力强,对uv 敏感 有这几个病毒可识别的受体,所以引起的疾病谱复杂。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他们虽然在肠道内增值,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同一病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病,不同的肠道病毒又可以引起? 传染源:病人(潜伏后期、急性早期传染性最强) 相同的临床症状。如: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疱? 途径:粪—口传播,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胸痛、肌痛;心肌炎、可造成爆发流行
心包炎;急性上感、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2.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免疫系统在清除膜炎等。 病毒的过程中损伤了肝细胞。临床表现潜伏期15-50天, 平均30天,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多为隐性感染,主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要是疲乏、食欲减退、恶心、黄疸、肝脾肿大等。病程
4-8周,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不转为慢性。病后可获
第一节 轮状病毒 得牢固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是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最重要病原体,可导致死亡。 ? 检查 一、生物学性状 ? 测抗原——及早,发病1W后只有半数1.形态:球形,二十面体对称,双层衣壳, 无包膜,病(+) 毒外形呈车轮状,故得名。 ? 测抗体
? 血中不能检出(仅存在于肝细胞内) ? 抗原性强,其抗体HBsAb——无中和作
用
——IgM—提
? 防治 示HBV正在复制
? 一般预防 ——IgG—持? 减毒活疫苗 续时间长 ? 丙球—紧急预防 e抗原(HBeAg)
? 存在于内衣壳,为可溶性蛋白,可游离存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在于血中
与Dane颗粒出现平行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 其消长
病毒属。是一型肝炎的病原体。其感染是全球性的卫生 与DNA聚合酶消长一致 问题,我国尤其严重,携带者10%,大约1.2亿。 ? 有抗原性,抗体HBeAb 一、生物学性状 ? 无中和作用(与游离HBeAg结1.形态与结构 合,不能阻止吸附) (1)外衣壳(相当于包膜):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 ? 与肝细胞表面HBeAg结合,破坏 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受感染细胞,建立部分免疫力 ——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即吸? Pre-C突变株,不被HBeAb识别 附位点 5.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 ——前S抗原(Pre-S1.2) ? 动物模型——黑猩猩 (2)内衣壳 ? 细胞培养——不成功 20面体,含有 6.抵抗力强:对低温、UV、干燥均有耐受性(HBV感染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性与HBsAg阳性并非一致)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核心:DNA及DNA聚合酶 1.传染源(血清传染性) ? 病人——潜伏期,急性期,慢性活动期 形态:电镜下病人血清中有三种病毒颗粒 ? 携带者——更危险 大球形颗粒:42nm,即( 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颗粒,2.传播途径 三种抗原均有,有传染性 血行传播 小球形颗粒: 22nm 母婴传播(垂直感染,经产道,哺乳) 管形颗粒:22nm×100~700nm 其它——接触传播(外分泌液,性途径) 后两者只有表面抗原,是复制过剩的外衣壳,不具有传3.致病机制 染性 HBV对肝细胞无直接损伤作用,肝细胞损伤是由于2.基因结构、功能 免疫病理损伤所致,程度与免疫应答强度有关,故乙肝HBV的DNA为不完全双链环状DNA(未闭合环状双链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DNA) (1)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少,免疫功能正常(急性肝长链——负链(L-)—为模板,编码病毒蛋白,含有4炎) 个开放读码框架(ORF) (2)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多,细胞免疫过程(重症肝短链——正链(S+) 炎) HBV副链4个ORF S区: S基因 PreS1. 2基因 (3)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肝炎、肝硬化) HBsAg PreS1. 2 (4)对HBV形成免疫耐受(携带者)
C区:C基因 Pre-C基因 5. H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HBcAg Pre-C 蛋白经(1)HBV患者及携带者肝癌发生率比未感染人群高217切割—HBeAg 倍
P区:编码DNA多聚酶(逆转录(2)肝癌患者HBV感染标志比自然人群高
酶功能) (3)HBV-DNA与肝癌细胞DNA分子杂交(+)
X区:编码x蛋白(HBxAg)激(4)土拨鼠试验
活原癌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 o 出生即感染肝炎病毒——3年 100%肝癌 4.抗原组成 o 未感染者——无一只发生 表面抗原(HBsAg) (5)HBxAg与肝癌发生有关
? 三种颗粒上均有 三、微生物学检查 ? 大量存在于患者血中,是HBV感染的主
要标志 2. 血清HBV-DNA检测——病毒存在和复制最可靠指标 ? 具有抗原性(弱),其抗体HBsAb)为中血清DNA聚合酶检测——病毒正在复制
和抗体,建立免疫标志 四、防治原则 ? 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分 ? 一般预防——切断传染源
核心抗原(HBcAg) ? 严格消毒病人,携带者的血液及分泌物
? 存在于Dane颗粒上 ? 严格筛选献血员
? ——HAV- IgM——新近感染
? ——HAV- IgG——既往感染及流
行病学调查
? 中和型抗HAV——疫苗效果
? 重视医源性传播
? 特异预防
? 主动——乙肝疫苗 ? 被动——抗HBs-IgG
? 治疗:抗病毒,保肝 ?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1989年命名为HCV 一、生物学性状
HCV呈球形,50nm,单正链RNA,有包膜 黑猩猩为唯一易感动物,细胞培养不成功
包膜蛋白抗原性易快速变异,造成免疫逃逸,病毒持续存在,为感染易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HCV分6个基因型(我国HCV1、2多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但潜伏期短5-10周 临床类型轻重不一(急性、慢性、携带者)
感染极易慢性化、形成肝硬化、肝癌(欧美50-70% ,我国10%)
免疫力不牢固,疫苗制备困难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1.为缺损病毒,其辅助病毒为HBV
2.球形,核心为RNA与HDAg,其衣壳为HBV外衣壳(HBsAg)
3.传播方式与HBV相似
4.与HBV共同感染或重叠感染,易发生重症肝炎,死亡率高
5.如能抑制HBV,HDV则不能复制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1.曾称为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命名为HEV 2.HEV球形,缅甸株(我国)和墨西哥株
3.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流行特点与甲肝相似,易污染水源——水性爆发
4.病毒直接损伤及免疫病理共同损伤肝细胞
5.潜伏期2-9W,多见成人,急性肝炎,6周好转,不转慢性
6.孕妇(6-9月)感染病情严重
? 流产、死胎
? 孕妇病死率10-20%
第三十章 虫媒病毒
是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
节肢动物既是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带毒的节肢动物通过叮咬人和自然界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大多数虫媒病毒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病。
对人类致病主要有: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登革病毒 3.森林脑炎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简称乙脑病毒,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乙脑),又称日本脑炎病毒。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单正链RNA,20面体,有包膜。刺突E蛋白具有血凝素作用,能凝集雏鸡、鸽等动物的红细胞;E蛋白决定病毒的细胞嗜性和毒力,与病毒的吸附、穿入和致病性密切相关。
易感动物为小鼠,脑内接种3日发病,耸毛,蜷伏肢体,痉挛,麻痹死亡,脑组织可分离病毒。细胞培养出现明显CPE。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主要是带毒的家畜和鸟类,如猪、牛、马等。幼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新生的幼猪缺乏免疫力,具有高感染率和高滴度的病毒血症。
2.传播媒介 主要是三节吻库蚊。蚊子吸血后,可以在体内增值,移行到唾液腺,通过叮咬易感动物而传播,形成蚊-动物-蚊的循环,其间叮咬人则可引起人类感染。 3.流行特征 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毒经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在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结增值,然后入学,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进入肝、脾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内增值,再次入学,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情如果不在发展,为隐性感染,临床出现发热、头痛、寒战等表现。少数免疫力不强的病人,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和脑膜炎症,临床出血高热、头痛、呕吐、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高达10%,幸存者可留下后遗症。免疫力牢固。
四、防治原则 防蚊灭蚊 疫苗接种 动物管理
第二节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是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原体。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是自然宿主。
一、生物学性状和乙脑病毒相似。
二、流行病学特征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是自然宿主。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登革热:自限性,病情轻,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情重,初期有登革热的
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和死亡。
机制:免疫病理损伤。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在国际上成为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为森林脑炎的病原体。主要传播媒介是蜱,也是重要的储存宿主。多种野生动物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蜱的叮咬,另外,病毒可通过乳汁排出体外,所以饮用生羊奶也可感染。引起的森林脑炎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在经过7-14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出现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死亡率高达30%,免疫力牢固。
---------------哈哈、我是分割线-------------------------------------------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几千倍甚至数万倍后才能观察到。 二、微生物的种类
按大小、结构、组成不同等,可将微生物分为三大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如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原始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如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三、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医学微生物学今后研究的重点应加强微生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阐明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致病机制和免疫机制,研制安全、有效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创建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深入研究微生物的耐药机制,探讨防止和逆转耐药性措施,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控制医院感染。
第1、2章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 微生物学: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
3.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4. 代时:细菌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 5. 细胞壁:是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6. 肽聚糖或粘肽: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桥构成。
7. 脂多糖: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
8.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结构为双链闭合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可使细菌获得某些特定性状,如耐药、毒力等。 9. 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10. 鞭毛: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11. 菌毛:是存在于细菌表面,有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12.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见于革兰阳性菌,如需氧芽胞菌和厌氧芽胞杆菌。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13. 细菌L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此现象首先由Lister研究发现,故称细菌L型。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L型可回复成原细菌型。
14.磷壁酸: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有2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15.细菌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 抗生素样物质,其抗菌范围很窄。
16.专性需氧菌:该类细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17.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18.专性厌氧菌:该类细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 19.抗生素:有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
20.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的细菌,占细菌的大多数。
21.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22.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调配合适的pH(7.2-7.6),经灭菌后使用的培养细菌物质。 23.基础培养基:含有细菌所需要的最基本营养成份,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组分是1%蛋白胨和0.5%NA.C.L配制而成,还需加入琼脂(2-3%---固体培养基、0.3-0.5%--半固体培养基)。
24.选择培养基:是利用细菌对各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化学物质,抑制非目的菌生长,有利于需要分离细菌的生长,如SS琼脂培养基。 25.鉴别培养基:利用各种细菌分解的作用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可应用含有一定作用物和指示剂的培养基来培养细菌,作鉴别之用,如糖发酵培养基。
26.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菌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 二、问答题
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侧链、交联桥
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二 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达50层 仅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1) 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 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 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
聚糖。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1) 基础培养基:含大多数细菌生长所需的基本营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养成分。如肉浸液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2) 增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上填加一些其他营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G-菌养物质的培养基,如血琼脂培养基。 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 药物有抵抗力,(3) 鉴别培养基:以鉴别细菌为目的而配制的培养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基,如?固体双糖含铁培养基。 (3)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4)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假如某种化学物质,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该物质能抑制某一类细菌的生长,而有利于另一类拟分(4) 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离的细菌生长。如SS琼脂培养基。 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抗原,依其可对细(5) 厌氧培养基 菌进行分群、分型。 9.简述革兰染色的原理、主要步骤,结果及其实际意义? 3.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1) 原理:
(1) 荚膜: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对干燥和其它因素有①G+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少,酒抵抗力,同时对溶菌酶、补体等杀 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层屏障,阻止结 菌素有抗性,其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别细菌。 晶紫-碘复合物从胞内渗出。 (2) 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②G+菌等电点(PI2-3):比G+菌(PI4-5)低,在相同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 有抗原性,可依此2pH染色环境中,G+菌所带负电荷比G-菌多,故与带正点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置和动力)。 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容易脱色。 (3) 菌毛: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 ③G+菌体内有核糖核酸镁盐与多糖复合物。
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2)革兰染色的方法:细菌标本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如R质粒。 染,再用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然后用(4) 芽胞:使细菌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95%酒精脱色,最后用稀释的复红复染。可将细菌分成2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类,不被酒精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酒精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脱色后复染为红色者是革兰阴性菌。 4.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3)用途:细菌形态鉴定、菌种鉴定 (1) 形态鉴定:球形菌、杆菌和螺形菌。 (4)意义:鉴别细菌:可分为2类、研究细菌对抗生素(2) 结构鉴定:细胞壁,如用革兰氏染色法。 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对结晶紫的敏感性、(3) 特殊结构鉴定:荚膜、芽胞、鞭毛和菌毛。 细菌的等电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5.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简述各期特点. 分4个时期: 第3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 迟缓期: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
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因细菌繁殖极少,故生长曲线一、名词解释 平缓稳定,一般为1~4小时。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1. 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细菌活跃,为细菌进一步分裂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芽胞的方法,如注射使用的酒精。 中间代谢产物。 2. 灭菌:杀灭物体所有上病原微生物(包括病原体、(2) 对数期(指数期):此期细菌大量繁殖,活菌数非病原体,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法。以恒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要求比消毒高。
此期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3.防腐:防止、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方法,细菌一般不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死亡。如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 此期细菌为最好。 4.无菌:指物体中或物体表面不存在活菌的状态。 (3) 稳定期: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细菌群5.无菌操作:指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方体活力变化较大。此期细菌死亡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法。医疗中的手术、介入治疗等。 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代6.正常菌群:是定居于人体表和开放性腔道中不同种类和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等。细菌芽孢一般在数量的微生物群。 该期形成。 7.菌群失调:正常菌群之间的数量和组成发生明显的改变(4) 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缓即为菌群失调,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 慢,死亡细菌数明显增多,与培养时间成正比。此期细二、问答题
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1.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亡,甚至自溶。 (1) 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浓度越大,6.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作用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就越好。但应注意例外,酒(1)充足的营养—水、碳源、氮缘、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精在70~75%时杀菌的效果最强,而其浓度过高,会使(1) 适宜的酸碱度。 菌体表面的蛋白迅速凝固,使酒精无法渗入菌体内部发(2) 合适的温度--37℃(4)必要的气体环境—氧气挥作用。 (依据是否需要氧)。 (2) 温度和酸碱度:通常温度升高,消毒剂的杀菌7. 简述厌氧菌厌氧原理 作用也增强。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与酸碱度有关。不同(1) 缺乏Eh高的呼吸酶系统。 消毒剂有不同的最适酸碱度,如酚类消毒剂在酸性环境(2) 厌氧菌缺乏解毒用的超氧歧化酶、触酶和过氧中的效果比较好。另外,细菌在适宜的酸碱度抵抗力较化物酶,因超氧、过氧化氢酶有杀菌作用。 强,如果偏离其最适的酸碱度,细菌就很容易被杀死。 8.根据培养基性质和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几类?每类各(3) 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消毒剂举一种常用培养基. 的敏感性不同,细菌的数量越大,所需的消毒剂浓度就
越高,作用时间就越长。所以应根据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来选择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
(4) 环境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拮抗物的影响: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有其各自的拮抗物质。细菌也经常与血液、痰液和脓液等有机物混合在一起。这些混杂物可和消毒剂结合,从而影响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试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和种类
原理:使细菌菌体蛋白质凝固和变性;使细菌核酸降解;使细菌的胞浆膜损伤。 类别:
(1) 煮沸法:煮沸10分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若需杀死芽孢,应延长时间至1-3小时。可用于外科器械、注射器、胶管等的消毒。
(2) 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通常10-15分钟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不保证杀死芽孢。
(1) 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能够杀死细菌所有的繁殖体和芽孢,主要用于不耐热的物质,如某些营养培养基的灭菌。
(2)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通常压力为1.05kg/cm2,温度为121.3℃,持续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该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物品的灭菌,如生理盐水、普通培养基手术器械等。 (3) 巴氏消毒法:加热61.1-68.8℃30分钟或者71.7℃15-30秒,可杀死物品中的病原菌和杂技菌,而不破坏物品的质量。如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3.简述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
(1) 防御外来致病菌:如组成人体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学屏障,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和粘附。正常菌群的酸性代谢产物,造成肠内酸性环境,抑制病原体生长。
(2) 营养作用:参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及吸收。合成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烟酸、生物素、泛酸等。
(3) 免疫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作为非特异性抗原来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4) 抗肿瘤作用:能产生一些酶类代谢产物作用于致癌物质;抑制硝胺的合成或降解硝胺;作为抗原或免疫佐剂,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4.什么是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其机制如何?
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正常菌群各成员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就出现了菌群失调,若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称之为菌群失调症。机制有:
(1) 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看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使耐药菌过度增殖,出现菌群失调。
(2) 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内分泌失调:恶性肿瘤、长期糖尿病等疾病使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正常菌群中某些菌过度生长,形成菌群失调。
第4 章 噬菌体 、第 5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一、名词解释
1. 转化:受体菌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方式、
2.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
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方式叫转导。
3. 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的DNA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4. 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主要为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5. 噬菌体:是指一类侵袭细菌、放线菌、螺旋体和真菌的病毒。
6. F+菌、F-菌、F质粒:
(1) F-菌:不具有F质粒菌细菌,不能产生性菌毛的细菌叫F+菌。
(2)F+菌:具有F质粒菌细菌,能产生性菌毛的细菌叫F+菌。
(3)F质粒:致育因子,决定细菌性别的质粒,即性菌毛的有无。 7.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具有遗传功能的闭合环型DNA,其编码的产物与细菌性状有关,如R、F和毒力质粒。
8. 普遍性转导:供体局任何片段的DNA都有同等的机会被装入噬菌体内,通过噬菌体进入受体菌内,完成遗传物质的转移过程。 9. 局限性转导:有温和噬菌体介导的遗传物质从供体菌到受体菌的转移,只转移与噬菌体接合位电附近的供体菌基因,使供体菌特定位电的基因转入受体菌。 10.耐药突变:突变使细菌失去了对某种抗菌物质或毒性物质的敏感性。
11.突变:细菌基因结构发生稳定性的改变,导致遗传性状的变异。 四、问答题
1.细菌遗传变异的医学意义是什么?
(1) 细菌毒力变异的医学意义:减毒株制备疫苗、从无毒株转变为有毒株制备白喉外毒素和基因工程中,为人类利用和服务。
(2) 微生物抗原变异的医学意义。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鉴别细菌、探讨细菌的规律。
(3) 细菌毒力变异的医学意义:减毒株制备疫苗、从无毒株转变为有毒株制备白喉外毒素和基因工程中,为人类利用和服务。
(4) 微生物抗原变异的医学意义。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鉴别细菌、探讨细菌的规律。
2.细菌耐药性变异的机制是什么?预防的措施是什么? (1)机制:质粒中的耐药基因和细菌的基因突变。 (2)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措施: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有效抗菌素,足量、合理、协同使用抗菌药物。 1. 举例说明细菌变异的类型
(1) 形态和结构变异:如H-O变异,是细菌从有鞭毛到无鞭毛的突变,例如变形杆菌。
(2) 菌落变异:如S-R变异,是细菌从光滑型到粗糙型的突变,多发生在肠道杆菌。
(3) 毒力变异:可表现为毒力的增强或减弱。如卡介苗,是将牛型结核杆菌培养230代,获得的减毒株。 (4) 耐药性变异:原来对某种抗菌物质敏感的细菌,可变异为对该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的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株。
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名词解释
1. 感染(infection) :细菌侵入机体后进行生长繁
殖,释放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2. 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与细菌的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3. 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侵入机体局限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细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外毒素作用于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如白喉和破伤风菌等。
4. 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鼠疫和炭疽菌,引起不规则发热,皮肤和黏膜有出血点,肝脾肿大等。白喉和破伤风菌等。
5.带菌者:某些病原菌在引起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并未被及时清除,可在体内继续存在且经常或间歇性地排出体外,为带菌者。
6.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7.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成分。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8.菌血症:病原菌有局部侵入血流,但不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地经过血流到体内有关部位在繁殖而导致的疾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9.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可通过血流到达机体其他器官或组织,产生新的化脓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肾脓肿等。
10.类毒素:外毒素经0.4%甲醛处理,可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成为类毒素。
11.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多应用于广谱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间比例失调和改变,引起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
12.条件致病菌(conditional pathogens): 有些细菌可在人体皮肤或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寄生、增殖,通常不致病,但当条件改变时或因宿主免疫功能下降就可能致病
13.致病菌:能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使宿主致病的细菌。此性能叫细菌的致病性。
14.细菌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
15.侵袭力: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16.医院内源性感染:指来自自身的病原菌所导致的感染。病原菌一般都是体内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是以隐性状态居留的病原菌。产生的条件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17.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18.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是指病人遭受医院非本人自身存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包括从病人或带菌者到病人或医护人员、健康人,也可从医护人员的直接感染。
19.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院诊断护理实施中由于操作污染、治疗不当引起的感染。
20.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种系进化和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有遗传性,生来就有,故又称先天免疫或天然免疫。 四.问答题
1. 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1)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
关:首先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其次,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细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类。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在释放出来,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
(2)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
①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懂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 ②侵袭性酶:是指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2. 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 别 内毒素 外毒素
来源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存在部位 细菌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出 从活菌分泌出或细菌溶解后散出 化学成分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160℃,2-4小时才被破坏 60-80℃,0.5小时被破坏
毒性作用 较弱,各种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
3.试述条件致病菌的致病原因.
(1)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患艾滋病,由于免疫缺陷导致各种原虫、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机会感染明显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或手术后、器官移植、化疗、放疗、烧伤等均可造成机会感染。 (1) 寄居部位部位改变:如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定居部位由肠道至泌尿道,引起感染。
(2) 菌群失调:多应用于广谱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间比例失调和改变,引起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 4.简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
(1) 热原质:由革兰阳性菌产生的,进入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其化学成分是菌体中的脂多糖。热原质耐高温,加热180℃4小时,250℃或650℃1分钟才使热原质失去作用。除去热原质的最好方法是蒸馏法。生物制品或注射制品必须使用无热原质水制备。
(2) 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是类肢A,当菌体死亡后才释放出来。可引起机体发热、白细胞反应和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3) 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成分。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特异性强的特点。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毒性作用不一。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和肠毒素。 (4) 酶: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酶类物质。如透明质酸酶,是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能分解透明质酸,促进细菌的侵袭、扩散,是细菌的重要致病
物质。
(5) 色素: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对细菌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细菌的色素分为:水溶性色素,能溶于水、弥漫至培养基或周围组织,如绿脓色素;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仅保持在菌落内使菌落呈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色素。
(6) 抗生素:有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细菌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抗生素多由防线菌和真菌产生。
(7) 细菌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抗生物质。其抗菌范围窄,在细菌分型及流行病调查上具有一定意义。
第8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一、名词解释答案
1. 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如细菌)检测病人体液中有无相应的抗体以及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因一般采取病人的血清进行试验,故通常称之为血清学诊断。 四、问答题答案
1.请列表比较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项目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输入物质 抗原 抗体/淋巴细胞
产生免疫力时间 慢(2~3周) 快(输注即生效 免疫力维持时间 数月至数年 2~3周 主要用途 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2.请简答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时对标本采集和送检的要求.
对进行细菌学检查的标本,在其采集和送检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标本被杂菌污染。
(2) 根据疾病特点,适时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采取局部标本处,不应使用消毒剂。
(3) 采集标本原则上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对已使用过抗菌药物患者的标本,应注明药物种类。
(4) 标本必须新鲜,采取后尽快送检。除某些细菌(如脑膜炎球菌)在送检中要注意保温外,大多数标本可冷藏保存送检。
(5) 在检材容器上贴上标签,并在化验单上填好检验目的、标本种类和临床诊断等内容,以供检测时参考。
第9章 球菌
一、名词解释答案
1. SPA: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2. 血浆凝固酶:由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的纤维蛋白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
3. M蛋白:是溶血性链球菌的蛋白质组分,与心肌组织有交叉抗原,具有抗吞噬与黏附上皮细胞的作用。 4. 链道酶:由致病性链球菌产生。能分解脓汁中的DNA,使脓汁稀薄,促进细菌扩散的酶。
5. 链激酶:由致病性链球菌产生。能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促进细菌扩散的酶。机制是它可使血液中
的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成溶纤维蛋白酶。 四、问答题
1.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1和SPA。 2.葡萄球菌、链球菌在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有何特点?为什么?
细菌 脓汁 病灶特征 原 因
葡萄球菌 粘稠 容易局限化,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脓汁黄而粘稠,具有迁徒性 血浆凝固酶:
1. 容易在菌体周围形成纤维蛋白,具抗吞噬作用 2. 容易形成菌栓,不扩散,阻塞血管,形成纤维壁 3. 如病灶受外界压力或过早停药,造成菌栓迁徒 链球菌 稀薄 容易扩散,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脓汁稀薄、带血色,边缘不清 1. 透明质酸酶:分解细胞间质,促进细菌扩散
2. 链激酶:溶解血块、阻止血浆凝固,促细菌扩散 3. 链道酶:溶解脓汁中DNA,降低其粘稠度,促细菌扩散
3.致病性葡萄球菌有哪些重要特点? (1) 产生金黄色色素 (2) 有溶血性
(3) 产生血浆凝固酶及发酵甘露醇
4.简述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的疾病有哪些? (1) 致病物质:脂磷壁酸、M蛋白、侵袭性酶(链道酶、链激酶)、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
(2) 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如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几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10章 肠道杆菌
一、名词解释
1. Vi抗原:又称毒力抗原,在新分离的伤寒杆菌和丙型副伤寒杆菌具有此抗原。
2. 肥达反应:系由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和甲、乙、丙副伤寒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滴度高低和早期与恢复期抗体增长情况以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3. S-R变异:是指细菌菌落有光滑型到粗糙型的变异,它是由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其脂多糖失去O特异性侧链或O侧链与核心多糖粘附,仍保有非特异性核心多糖结构造成。此变异出现时,表示细菌毒力、抗原性等也同时发生变异。
4.不耐热肠毒素(LT):是由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的致病物质。对热不稳定,65℃、30分钟可灭活。由A,B两个亚基组成。 四、问答题
1.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的致病机制与菌株关系是什么?
特点 ETEC EPEC EIEC EHEC
机理 LT,ST,定居因子 细胞毒素 侵袭肠黏膜细胞致病物:(LPS) 细胞毒素, 菌毛
主要症状 腹泻、腹痛、低热 腹泻、呕吐、非血性便 腹痛、痢疾样便 腹痛、血性便 2.常见的沙门菌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可致哪些疾病? (1)埃希菌族(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族(伤寒杆菌)、克垒伯菌族(肺炎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族(普通变形杆菌)、耶尔森菌族(鼠疫杆菌)
3.简述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 .
(1) 普通大肠杆菌:引起化脓性炎症,是肠道正常菌群的组分。在寄居部位改变、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化脓性感染。如伤口化脓、胆囊炎、败血症等。 (2) 急性腹泻
①肠产毒大肠杆菌(ETEC):是儿童和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可产生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定居因子。 ②肠致病大肠杆菌(EPEC):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可导致死亡。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繁殖而致病。致病物质是细胞毒素。 ③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多侵犯较大儿童和成年人,引起类似菌痢的腹泻。主要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炎症和溃疡。 ④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产生与志贺痢疾杆菌类似的毒素,引起出血性结肠炎。
4.什么是肥达反应?有何意义?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 肥达反应是指用已知伤寒杆菌菌体抗原、H抗原及甲、乙副伤寒杆菌H抗原测定可疑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含量的定量凝集试验。
(2) 意义: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3) 分析结果时应注意:①正常人抗体水平。一般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甲、乙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在1:8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②动态观察:一般随病程延长第2次检测抗体效价比第1次高4倍或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③区别H、O抗体增高的意义:两者同时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两者同时低于正常无意义;O抗体效价高而H抗体效价低,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若H抗体效价高而O抗体效价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是以往接种过疫苗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
第11章 弧菌
一、名词解释:
1. 霍乱肠毒素:是霍乱弧菌的主要毒性物质。为不耐热外毒素,能作用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肠黏膜细胞的分泌功能,使肠液过量分泌,引起严重腹泻和呕吐,大量失水和电解质,导致患者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 2.弧菌属: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呈弧形的革兰阴性菌,以水中为最多。主要致病类型是霍乱弧菌(引起霍乱)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 四、问答题
1. 请简要说明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霍乱属于烈性传染病。若遇到可疑霍乱患者,应采集“米泔水”样粪便或呕吐物快速送检,以便尽早确诊,及时隔离治疗。
(1) 直接涂片镜检:悬滴法检查有无“鱼群”样排列、运动活拨的细菌。样本中加入抗血清后,运动消失。革兰染色为阴性。
(2) 分离培养与鉴定:
2.请简述霍乱肠毒素的组成及致病机制。
霍乱肠毒素为不耐热的外毒素,是霍乱弧菌重要的致病因素。一个毒素分子由一个A亚单位和4-6个B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分为A1和A2两个组分;其中A1具有酶活性,为毒性成分。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当B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GM1神经节苷脂结合时,毒素分子变构,A亚单位进入细胞,其A1链作用于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大量的cAMP作
用于肠黏膜细胞,使其过度分泌钾、钠、碳酸离子及水,导致剧烈的腹泻,从而使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血容量明显减少,导致微循环衰竭、电介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病人可因肾衰而死亡。 第13 章 厌氧性细菌 一.名词解释
1. 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发酵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碎,并将封闭的凡士林冲至试管口的现象. 2. 破伤风抗毒素(TAT):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抗血清.主要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和紧急预防.
3. 厌氧性细菌:是一类必须在无氧或氧化还原电势低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主要包括:G+芽孢梭菌、G+无芽孢杆菌、G-无芽孢杆菌、G+球菌、G-球菌。 四、问答题
1. 试述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
(1)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繁殖。 (2)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成繁殖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
(3)防治原则: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易感人群如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人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进行接种预防。 2.试述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 .
(1)机械性或病理性损伤。由于手术、拔牙、肠穿孔等屏障功能手损,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组织。(2)菌群失调。(3)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下降。(4)局部厌氧环境的形成。
3.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包括哪些?
(1)发生在口腔、鼻咽部、胸腔、腹腔、盆腔的感染及其他深部脓肿。(2)分泌物带血或呈黑色,有恶臭。(3)血培养阴性的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4)分泌物直接镜检有菌,但一般培养无菌生长。(5)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 4. 简述肉毒梭菌的致病机理
肉毒梭菌在厌氧条件下能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主要随污染的食品经消化道吸收经血液或淋巴液作用于中枢神经核及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
第14章 分枝杆菌
一、名词解释
1. 卡介苗(BCG):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次移种,历时13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 2. 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
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故得名。又因此类细菌的形态是细长微弯的杆状,有分枝生长的趋势,故又称为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 3. 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4. 旧结核菌素(OT):是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肉汤中的培养物经加热浓缩的滤液,其主要成分是结核菌蛋白。作为结核菌素试验的试剂。 四、问答题:
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及实际应用 .
(1)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2)结果分析: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5毫米。表明机体已感染结合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合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15毫米。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进一步查病灶。 阴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小于5毫米。表明受试者可能未感染过结合分枝杆菌。但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尚未致敏;患严重结合病或其他传染病的患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均可暂时出现阴性反应。
(3)实际应用: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合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采取什么标本?怎样检验帮助诊断?
2.如果要你去幼儿园调查幼儿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你应该如何做? 并提出预防措施.
(1)微生物检查:标本:痰液、尿、脑脊液或胸腹水等;直接涂片染色检查;浓缩集菌;分离培养;
(2)结核菌素试验:前屈臂皮下注射结核菌素,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注射部位结节直径大于0.5厘米为阳性。
(3)防治措施:接种卡介苗。
3.简述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结果?
(1)原理: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而非抗酸菌则不具此特性,染色后容易被盐酸酒精脱色。
(2)步骤: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染色10分钟或蒸染5分钟后,水洗。脱色:滴加3%盐酸酒精,脱色时频频倾动玻片,直至无明显颜色脱出为止,水冲洗。复染:滴加碱性美蓝液复染1分钟后,水冲洗,干燥,显微镜观察。
(3)结果:抗酸菌被染成红色,细胞及其他细菌被染成兰色。
第13章 棒杆菌属 第15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16章 其它革兰阴性杆菌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病:某些病原微生物既可感染动物,也可感染人类,且人类患病多是由于接触了感染动物。如布氏杆
菌、炭疽等。
2.青霉素串珠试验:炭疽杆菌检测中,此菌可在0.05~0.5%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可发生形态变化,菌体肿大呈球形,似串珠,称为青霉素串珠试验
3.锡克(Schick)试验:是根据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用少量白喉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白喉抗毒素的皮内试验。同时取等量无毒力的白喉毒素做对照试验。本试验可用于调查人群对白喉免疫状态。 4.DPT(白百破三联疫苗):由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组成,可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 5.硫磺样颗粒:是放线菌在感染组织中形成的菌落。肉眼见为黄色小颗粒,镜下呈菊花状。
6.白喉毒素:是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又β-棒状杆菌噬菌体毒素基因编码。完整的白喉毒素是一条大量含精氨酸的多肽链,经蛋白酶水解后,分为A和B两个片段。白喉毒素是具有强烈的细胞毒作用,能抑制敏感细胞正常合成蛋白质,从而破坏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四、问答题
1. 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各引起哪些人畜共患病?
(1) 布氏杆菌,引起布氏杆菌,也称波浪热。 (2) 鼠疫杆菌,引起鼠疫。 (3) 炭疽杆菌,引起炭疽病。
(4) 土拉弗郎丝菌,引起土拉菌病,也称兔热病或野兔热。
2.简述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作用.
羊、牛、猪是布氏杆菌的自然宿主,人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感染胎畜、羊水和乳汁等分泌物而感染。细菌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并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内形成原发感染灶;在淋巴结内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可侵入血流并进一步扩散到肝、脾、骨髓等其他组织中繁殖,再释放入血。依此反复多次造成间歇性菌血症和多脏器感染。菌血症时由于内毒素的作用可使病人表现为发热等中毒症状,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也称波浪热。该菌在宿主体内可顽强增殖和扩散,主要与荚膜的抗吞噬和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有关。
3.百日咳杆菌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各有何毒性作用?
致病物质除菌体结构中的菌毛、荚膜和内毒素外,还有:
(1) 不耐热毒素,可引起支气管和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
(2) 百日咳毒素,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淋巴细胞表面表面生长,造成细胞的损伤和坏死而出现阵发性咳嗽。
(3) 血凝素,可助细菌粘附并使淋巴细胞增多。 4.放线菌属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何菌?怎样诊断鉴别? 放线菌属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衣氏放线菌,主要引起面颈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并常形成瘘管。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在脓液中或硬化组织中取材仔细寻找硫磺样颗粒压片革兰染色镜检,见有棒状无隔菌丝放射状排列如菊花,菌丝未端膨大即可确诊。
第17、18、19章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测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 解脲脲原体(U.urealyticum):又称T株支原体,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通常寄居在人的泌尿生殖道,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3. 冷凝集试验: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常出现一种冷凝集素,能与人O型红细胞在0~4℃条件下发生凝集,置37℃凝集消失,以此可作疾病的辅助诊断。
4.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与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关系密切,在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5. 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是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检查抗体水平和变化,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等疾病的试验。
6. 原体(elementary body):在衣原体繁殖过程中所见较小的、具有感染性的颗粒为原体。 7.性病淋巴肉瘤肿(LGV):为沙眼衣原体的一个生物学变种,即性病淋巴肉瘤肿变种。 四.问答题
1. 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 支原体 细菌L型
自然界广泛存在 多在诱导因素下形成
生长时需要胆固醇(除无胆甾醇原体外) 生长时不需要胆固醇
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形成细胞壁 除去诱因,可恢复原来的细胞壁
2. 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各能引起何种疾病?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能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的致病作用是通过其特殊的顶端结构吸附在宿主细胞的表面,并有微管插入细胞内,进而释放核酸酶、过氧化物酶等物质,导致红细胞溶解、上皮细胞肿胀与坏死。
解脲脲原体常寄生在人的泌尿生殖道,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出现早产或死胎。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感染,可出现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3.简述引起我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中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是:
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人虱,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致疾病是流行性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鼠蚤,传给人,所致疾病是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恙螨,感染人类引起恙虫病。 4.简述外斐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此项试验是一项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因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OX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故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查患者血清中立克次体抗体的水平和变化。如抗体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为阳性反应。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患者可出现阳性反应。由于该试验为非特异性,故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才能作出确诊。
5.立克次体有哪些重要特点? (1)大多数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如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立克次体均以鼠为重要的储存宿主。
(2)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以其为储存宿主、寄生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 (3)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
形态多为球杆状。在感染细胞内可单个或聚集成致密的
团块状,不同立克次体在细胞内分布位置不同。如普氏立克次体可散在于细胞浆中;恙虫立克次体靠近核旁成堆排列。
(4)专性细胞内寄生,培养方法有动物接种、鸡胚接种和细胞培养。
(5)有些类似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故内毒素是立克次体的致病因素之一。
(6)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可用外斐反应对斑疹伤寒进行诊断。 6.试比较原体与始体生物学性状。 性 状 原 体 始 体
大小(φ,μm) 0.2~0.4 0.5 细胞壁 + -
细胞外稳定性 + - 感染性 + -
繁殖能力 - + 毒性 + -
代谢活性 - +
第20章 螺旋体测试题
一、 问答题
1.简述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特点.
人是煤毒的唯一传染源。梅毒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是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能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若出生后能存活,呈现锯齿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症状。
后天梅毒是通过性接触传染。后天性梅毒分为三期。第1期:感染后约3个月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此期传染性极强。经2~3个月无症状的潜伏期后进入第2期。第2期: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周身淋巴结肿大,有时累及骨、关节、眼及其他器官。此期传染性强,但破坏性较小。第3期:也称梅毒晚期。此期不仅出现皮肤黏膜溃疡性坏死病灶,并侵犯内脏器官,重者经10~15年后,出现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动脉瘤、脊髓痨等。此期传染性小,但破坏性大。
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免疫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但以细胞免疫为主。此种免疫力随病原体的消失而消失,故称为传染性免疫。
2.简述莱姆病螺旋体的致病特点.
引起莱姆病的螺旋体是伯氏螺旋体,其传播媒介主要是某些硬蜱,主要储存宿主是野生型鼠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人受带菌蜱叮咬后,螺旋体进入皮肤,在局部繁殖,数日~数周后通过血液或淋巴扩散至全身多个器官。莱姆病早期出现游走性红斑、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随后逐渐形成关节炎、心脏、神经系统或其他深部组织炎症。晚期(发病后数月~数年)出现深部组织持续性感染并伴有严重的功能障碍
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 名词解释 1. 病毒(virus):是体积微小(以nm为测量单位),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更为简单(蛋白质衣壳包绕一团核酸),具有超级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细胞内复制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2. 病毒体(virion):结构完整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
粒。
3. 壳粒(capsomer):为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每个壳粒含有一个至数个多肽。根据壳粒的多少和排列,将病毒衣壳体分为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及复合对称等类型。
4. 刺突(spike):为某些病毒在包膜上的刺状突出结构,如流感病毒的HA和NA两种刺突。刺突具有抗原性并与侵染细胞有关。 5. 核衣壳:有病毒的核心(核酸)和衣壳(蛋白质)构成的结构体。
6. 缺陷病毒:由于缺乏某些基因,不能复制成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此种病毒称为缺陷病毒。
7. 顿挫感染: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因细胞缺乏病毒所需的酶和能量,可以表达病毒的某些成分,但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
8.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感染一种宿主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 9. 灭活: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10. 亚病毒: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比病毒更小、结构更为简单的传染性颗粒,它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11. 病毒的基因重组:是指相关的两种不同病毒感染了同一细胞后,发生病毒基因核酸片段的互换,而导致病毒变异。 四、问答题
1. 简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结构,包括核酸内芯和蛋白衣壳,两者合称衣壳体。在无包膜病毒(裸病毒)衣壳体即为病毒体。病毒的特殊结构是包膜和须触。
(1) 病毒的核酸内芯:位于病毒体的最内部,是其生命遗传中枢,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的是,它仅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据此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病毒核酸分子是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它控制和指导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增殖。 (2) 蛋白衣壳是包囊或镶嵌在病毒核酸内芯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由若干个衣壳亚单位即壳粒构成。每个壳粒含有1~数个多肽。
(3) 包膜或称囊膜:为包膜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外面的肥厚但较疏松的膜样结构,主要由类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含有包膜结构的病毒称为有包膜病毒。
病毒包膜的类脂质是宿主细胞的成分,有些病毒从宿主细胞表面获得,如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病毒;有些病毒源于宿主细胞胞质内膜,如虫媒病毒;有些病毒则来源于宿主细胞核膜,如疱疹病毒。病毒包膜中类脂质使其病毒对脂溶性溶剂具有敏感性,并使其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种”特异性以及特定的侵入部位。
病毒包膜的粘蛋白,其中蛋白质由病毒自身合成,而碳水化合物成分源于宿主细胞。包膜的表面为粘蛋白或蛋白质构成的包膜子粒称为刺突,镶嵌于包膜的类脂质中。例如,正粘病毒科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二种刺突,均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密切相关。 (4)须触:病毒的须触是无包膜病毒中的某些病毒表面所特有大头针状结构,例如腺病毒核衣壳20面体12个顶角个长出的细长须触,与该病毒的吸附、侵害其敏感细胞、凝集红细胞及病毒型别分类均有关。 2.病毒的增殖方式和其他微生物有何不同?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增殖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病毒必需在敏感细胞内增殖;不能自主复制。
病毒在敏感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复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的代谢系统会按照病毒核酸的指令,以病毒核酸为摸板进行核酸的复制,并转录病毒mRNA,翻译成病毒蛋白质。性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分别构成子代病毒的核心和衣壳,在装配成子代病毒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复制具有周期性,即从病毒体侵入细胞到子代病毒体生成释放,称为一个病毒复制周期。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 装配释放。
3.简述病毒的干扰现象及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病毒是指两种病毒同时感染一种宿主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
了解病毒的干扰现象,在预防接种时,应注意接种的时间和疫苗之间的搭配,避免干扰现象减低免疫效果。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 :病毒在人群间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方式。
2. 垂直传播 (vertical transmission):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 3. 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核或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性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嗜酸或嗜碱性染色的斑块结构,称为包涵体。
4. 干扰素(interferon):是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 5. 聚肌胞(poly I:C):即聚次黄嘌呤核苷酸(肌苷),为人工合成双链RNA,是干扰素的诱生剂。 6. 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是指有些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在受感染细胞内长期存在或终身带病毒,而且经常或反复间断地向外界排出病毒。
7. 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 :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出现急性发作。
8. 慢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病毒或致病因子感染后,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有的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直至死亡。 四、问答题
1. 简述病毒的致病机理.
(1) 细胞病变效应,抑制宿主细胞生物合成。 (2) 影响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
(3) 新抗原决定基的形成,细胞融合。 (4) 包涵体的形成,免疫病理性损伤。 2. 抗病毒免疫包括哪些因素?
(1) 天然抵抗力:屏障作用(如皮肤和黏膜屏障)、炎症反应、干扰素。
(2) 特异性免疫:体液和细胞免疫。
3. 举例说明几种病毒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取决于病毒由机体表面排出的方式。 (1) 空气传播
(2) 皮肤或黏膜传播 (3) 粪-口传播 (4) 经血液传播 (5) 经胎盘传播
(6) 利用传播媒介在人体间传播 (7) 垂直传播
4. 试述干扰素的类型,抗病毒机理,特点及应用.
(1) 类型:IFN-α(主要由白细胞产生)、IFN-β(由因而容易引起大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 成纤维细胞产生)、IFN-γ(由T细胞产生)。 3.简述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主要结构成分的(2) 抗病毒机理:当干扰素作用于细胞后,促进其功能?
第2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生抗病毒蛋白,主要有流行性感冒病毒为正粘病毒科的唯一病毒属,它包括人3种:2’-5’合成酶(以ATP为底物合成低分子量的2’类甲、乙、丙流感冒病毒及猪、马、禽等流感病毒。流-5’合成酶,可降解病毒的mRNA);合成蛋白激酶(可感冒病毒直径80~120nm,呈球形、椭圆形或丝状,新使多种与核糖体相连懂得蛋白质磷酸化,使病毒懂得蛋分离的毒株多呈丝状。病毒的结构包括核心、基质(M)白质合成受阻);磷酸二脂酶(抑制病毒肽链的延长和蛋蛋白缓和包膜。核心由核蛋白包绕螺旋状单股负链RNA白质的翻译)。 (-ssRNA)和RNA多聚酶构成,核蛋白具有型特异性,(3) 抗病毒特点:有物种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是人类甲、乙、丙流感冒病毒的分型依据。基质蛋白包作用于细胞而非作用于病毒;作用的暂时性广谱性等。 括基质蛋白(M1)和摸蛋白(M2)共同构成病毒衣壳,(4) 抗病毒效能的应用:治疗病毒性肝炎、治疗人M蛋白亦具有型特异性。包膜为源于宿主细胞的脂质双毛细胞白血病、肿瘤和其他病毒感染等。 层,并镶嵌着2种粘蛋白刺突,即柱状的血凝素(HA)5.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作和神经氨酸酶(NA),HA,NA易变异,形成新的病毒亚型。 用各有何特点? 流感病毒核心基因结构为5’帽状结构-mRNA-3’-polyA。(1)体液免疫主要通过抗体对病毒懂得中和作用及调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分为8个节段,即RNA1~作用阻止病毒的感染。抗体与病毒表面参与细胞吸附的RNA3节段编码RNA多聚酶,RNA4和RNA6分别编码蛋白质合成,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削弱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RNA7分别编码基质蛋白膜蛋白蛋稳定性,裂解病毒。 白,RNA8编码非结构蛋白。丙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分为7(2)清除机体内感染的病毒、溶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个节段,缺少RNA6节段,RNA4节段编码蛋白具有刺激抗体生成及炎症反应。 HA,NA两种活性。 6. 病毒与哪些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4.简述分离与鉴定流感病毒常用的 实验室检验步骤及结大约15%的人类恶性肿瘤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如EBV果判定
引起鼻咽癌和Burkitt淋巴瘤及恶性淋巴母细胞增生症、 分离流感病毒最常用的是鸡胚接种法.取可疑流感患HBV和HCV引起肝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宫颈癌者急性期咽漱液或鼻咽拭子Hanks洗涤液,加入抗生素后,和外阴癌、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引起T 细胞白血病。 接种于10~20日龄鸡胚羊膜腔,35℃孵育3天后,分别收 集羊水和尿囊液 , 进行血凝试验并测定其滴度 .如血凝试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测试题 验阳性者,在分别以亚型特异性血凝抗体进行血凝抑制试 验2,鉴定其流感病毒的型别、亚型和毒株。如血凝试验1. 抗原漂移:指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仅发生亚型内为阴性者,应在鸡胚上再盲传1~2代,血凝试验仍为阴部较小的量变,即HA和NA仅发生小变异。而形成新的性者,才能报告接种分离流感病毒为阴性。 变种。 5.从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征,来阐述对流行性感2.抗原转变:指甲型流感病毒每隔十数年发生抗原性大的冒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变异(或质变),而产生新的亚型。抗原转变可分为大组流感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2小时,多为1~2天,患者变异(HA和NA均变异)和亚型变异(仅HA变异,而的传染期为5~7天,即发病初期至发热消退前。流感病NA未变或小变异)。 毒感染人体后,定位于上呼吸道黏膜,在黏膜上皮细胞3. 神经氨酸酶 (neuraminidase,NA):为流感病毒包膜表内增殖,导致宿主细胞变性、坏死、黏膜的充血水肿及面蘑菇状抗原,它具有酶活性和抗原性,抗-NA可抑制分泌物增多。患者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流感病毒从细胞内芽生释放,但中和病毒作用。 呼吸道感染症状,此外患者的高热、头痛、全身不适等4. 血凝素 (hemagglutinin, HA):流感病毒包膜表面柱状全身症状,可能与流感病毒诱生干扰素和细胞免疫调理抗原,因能和人、鸡、豚鼠等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作用以及病毒代谢毒素与宿主细胞坏死产物有关。 起 血凝而得名。它具有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的血凝免疫学特征:(1)由于流感病毒不引起病毒血症,故病抗体(抗-HA)为中和性抗体并可可抑制血凝。具有酶活后免疫不十分稳固,感染后仅对同亚型病毒维持1~2年性和抗原性,抗- 的免疫力;(2)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不容易变异,故病四. 问答题 后免疫相对稳固,而甲型流感病毒多容易变异,大约每1. 人类对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的免疫力有何区别?10~15年发生一次大变异,产生新的亚型,有可能酿成为什么? 一次世界大流行。
人感染流感病毒只对同型流感病毒产生短暂的免疫甲型流感是一种高流行率、高死亡率(低病死率)传播力;而感染麻疹病毒后则可获得持久的、牢固的免疫力。迅速的传染病,目前预防甲型流感的主导措施依赖于世因为:(1)流感病毒是局部感染,病毒不入血;而麻疹界性协作,共同对毒株的变异和人群对优势毒株免疫水病毒是全身感染,有两次病毒血症,病毒抗原可和免疫平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新的变异株日趋站优势,应尽快接系统广泛接触。(2)流感病毒有三个型别,尤其甲型流种相应的流感疫苗,尤其对儿童和老人,宜采取应急接感病毒又可分为许多亚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反应;而麻种。 疹病毒仅有一个型别。(3)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 毒容易发生变异,而麻疹病毒的抗原习惯内稳定。 第27章 肠道病毒 2.甲型流感病毒为何容易引起大流行?
主要的原因是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容易发生抗原三. 问答题 转变。构成HA,NA的大部分或全部氨基酸均可发生改变,1.简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点
出现抗原性完全不同的新亚型。变异由量变积累为质变。(1) 形态:无包膜小球形颗粒,直径-24-30nm。 当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出现时,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2) 结构:衣壳为20面体对称;核酸是单股正链
RNA.,可以mRNA.形式进行转译蛋白质,脱去衣壳具有感染性。
(3) 抵抗力:病毒的抵抗力强,耐酸,耐脂溶剂,在水、粪便中可存活数月,在流行病学上有意义。但对氧化剂敏感,用1%高锰酸钾和漂白粉可灭活病毒。 (4) 培养特性:对人胚肾细胞或人羊膜、猴肾细胞敏感,引起细胞坏死。
(5) 流行:可通过粪便污染手、食物、食具或水源,经口感染引起流行甚至暴发流行。
(6) 致病:隐性感染多见。肠道病毒虽在肠道增殖并从粪便排出病毒,但一般不引起腹泻。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的成人感染,病毒可侵入血流并播散至其他组织和神经系统,引起多种临床疾病。
(7)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感染,多为隐性感染。可通过病毒血症侵犯神经和多种组织。一种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一种疾病可由多种病毒引起。 2.简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性:①隐性感染为主要特征;②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③病毒经过两次病毒血症.易感染者多15岁以下儿童。病毒感染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病毒经肠道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液引起第1次病毒血症,随血液到达全身部位大量增殖,引起发热、头痛等症状。若病毒毒力强或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病毒再次入血,形成2次病毒血症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无菌性脑膜炎,0.1%感染者体内病毒可侵犯脊髓、脑干的运动神经,引起脊髓灰质炎,导致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麻痹。
(2)免疫性: 无论隐性或显性感染,机体对同型病毒均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保护性免疫以中和抗体介导的免疫为主,如sIgA.(局部黏膜免疫,阻止病毒对肠道黏膜的侵袭),IgG,IgA.,IgM阻止病毒通过血液传播;6个月内婴儿有母体抗体的保护作用而较少感染. 第29章 肝炎病毒测试题 一、 概念
1. HBsAg:乙肝表面抗原。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和小球形颗粒及管型颗粒中。可大量存在于感染血清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2. 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为乙肝病毒衣壳成分,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但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c抗体,抗体在血清中维持时间较长,低滴度抗体是过去感染的标志,高滴度时提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 3. HBeAg:e抗原。游离于血清中,与病毒体及DNA多聚酶的消长一致,故可作为病毒有复制及血清具有感染性的一个指标。 三. 问答题
1.简述HBV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并列表说明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主要有3个抗原抗体体系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为HBV病毒体外壳蛋白,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和小球形颗粒及管型颗粒中。可大量存在于感染血清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2)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为乙肝病毒衣壳成分,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但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c抗体,抗体在血清中维持时间较长,低滴度抗体是过去感染的标志,高滴度时提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
(3)HBeAg:e抗原。游离于血清中,与病毒体及DNA多聚酶的消长一致,故可作为病毒有复制及血清具有感染性的一个指标。 诊断意义:
HBsAg HBcAg HBeAb HBcAb HbsAb 临床意义
IgM IgG
+ + - + - - 急性乙型肝炎(具传染性)
+ + - +/- + - 慢性乙型肝炎(具传染性)
- - + - + + 乙型肝炎恢复期(传染性低)
+ -/+ - -/+ -/+ - HBsAg携带者
- - - - + - 感染过HBV
- - - - - + 感染过HBV或接种过疫苗(无传染性,有免疫力 2.简述甲型肝炎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1)甲型肝炎的传染源包括甲型肝炎的患者和HAV隐性感染者(亚临床患者)。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为30天。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开始于发病前2周,止于发病后2~3周。传染性最强的时间为潜伏期未至发病初期。
(2)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患者粪便污染了水源、食物、水产品(如蚶、蛎等贝类)、食具、玩具和卫生用具等引起水型、食物型爆发或流行及通过生活密切接触经消化道传播引起散在发病。其次HAV也可通过输血、注射(暴露于病毒血症时的血源或污染器械)传播,但几率很低。
3.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形态、结构及基因组的组成。
HBV归于嗜肝病毒科嗜肝DNA病毒属,人类乙型肝炎病毒在电镜下观察有3种病毒颗粒,即直径22nm的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长40~200nm的管状颗粒和直径42nm的大球状颗粒或称Dane颗粒,后者为完整的病毒体,前二者为缺少病毒核心的外衣壳蛋白,仅具有抗原性。病毒体即Dane颗粒有3层结构,即外部包囊8nm厚的外衣壳蛋白(相当于病毒包膜即HbsAg、前S2和前S1抗原),内为27~30nm的衣壳体,依次包括HbcAg为主的核衣壳和核心的核酸及DNA聚合酶成分。 HBV基因组为双股环状DNA,其中长股或称负股为完整链,约3280个核苷酸构成;短股或成正股,仅由约2800个核苷酸构成。在5'端连接有DNA聚合酶,能修补部分单股成为完整的双股。在长股DNA上主要含有S区、C区、P区、X区等4个开放读框(ORF)。
(1)S区:由S、前S1和前S2基因构成,分别编码183或185个氨基酸的HBsAg(P25或S蛋白),281个氨基酸中的分子HBsAg(含S和前S2蛋白)和389或400个氨基酸的大分子HBsAg(含S、前S1和前S2蛋白)。它们共同构成HBV的外衣壳。
(2)C区:由C和前C2个基因构成,分别编码183或185个氨基酸的HBcAg(核衣壳蛋白)和29个氨基酸的前C蛋白。E抗原(HBeAg)的编码区主要在前C段,并与C基因部分重叠。血清中HBeAg系编码的e抗原与不同血清蛋白的结合物,形成分子量不同的多样性HBeAg。
(3)P区:最长,它与其它3个ORF均有重叠,它编码的DNA聚合酶(HBVDNAP),为病毒复制酶。 (4)X区:编码X蛋白(HBxAg),目前认为它可反式激活一些细胞的癌基因及病毒基因,可能与HBV致癌性有关。
4.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1)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有急性和慢性患者、无症状HBsAg携带者。在肝炎患者中又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在临床型患者中,又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从大到小依次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亚临床传染源意义大于临床型,而临床型患者中无黄疸型大于黄疸型者。
(2)传播途径:按重要性依次是:母-婴传播、经血液、日常密切接触及性传播。HBsAg携带者无症状HBsAg阳性的母亲导致母-婴传播率为40~50%,如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则母-婴传播率可高达90~100%。人群中至少40%HBsAg携带者由母-婴传播而来。在乙型肝炎病例中,约占50%有血液暴露史。母-婴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共同构成HBV感染的家庭内聚集性分布。
(3)致病性和免疫性:人感染HBV后,由于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同及感染HBV毒株及数量的差异,造成转归的多样性。HBV之外衣壳前S2和前S1抗原与肝细胞膜多聚蛋白受体、IgA受体等结合并吸附于肝细胞表面,继而侵入肝细胞内进行复制并释放子代病毒体至循环血液中。在血液中被病毒抗原致敏的CD8+T细胞可选择性杀伤受感染的肝细胞。当受感染的肝细胞较少,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由正常,则细胞外HBV容易被中和抗体(抗HBs)所清除,表现为一过性HBV感染或自限性急性乙型肝炎。当大量肝细胞被HBV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又超常,则发生CTL大量破坏肝细胞,引起重症肝炎。如果胎儿宫内感染或新生儿感染HBV,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被HBV感染的肝细胞仅有一部分被CTL杀伤,则造成肝细胞内外持续存在HBV,表现为慢性HBsAg携带状态或慢性肝炎。当成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感染HBV免疫逃避变异株也可发生持续性感染。此外,免疫复合物及自己免疫反应,在HBV致机体肝脏病理性损伤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5.简要说明对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与丙型肝炎均经肠道外传播,由于目前已经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首要放在母-婴传播上,即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3、6月龄各肌肉注射5μg,其次对暴露于血液的高危人群,也应实施上述0、1、6个月间隔的3针注射。此外,加强血源管理和筛查、避免医源性污染以及实行婚前检查等也是有效措施。
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率低,且目前尚无预防用疫苗,故丙型肝炎的预防宜采取加强血源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为主的措施。
第30章 虫媒病毒
复习提要
一、概念和共同特点 黄病毒(Flavivirus),原名虫媒病毒(arbovirus),是一大类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人、家畜和野生动物而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毒,其共同特点是:①病毒呈小球形,核酸为单正链RNA,有包膜和刺突;②对酸、热、脂溶剂敏感;③节肢动物既是病毒的储存宿主,又是传播媒介;④所致疾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二、乙型脑炎病毒
1.传播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又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在我国,其主要传播媒介及储存宿主
为三节喙库蚊、致乏库蚊和白蚊伊蚊。带毒蚊叮咬幼猪
等引起感染,并使猪成为传染源和中间宿主或扩散宿主。人类的感染由带毒蚊叮咬引起。
2.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多为隐性感染,少数人可因病毒血症而使病毒侵入脑组织内增殖,引起脑炎,表现为高热、惊厥或昏迷等症状。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
3.防治原则 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型脑炎的关键。在易感人群(9个月~15岁儿童)中大规模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流行的重要环节。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灭活疫苗。
三、登革病毒
1.致病性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分为4型,其传播媒介为伊蚊,病毒感染人体后,在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内繁殖,经血流扩散,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及皮肤出血、休克等。临床上可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
第31章 出血热病毒
复习提要
一、汉坦病毒
1.形态结构 汉坦病毒(hantavirus)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病原体。病毒体呈球型或多型性,有包膜和血凝素刺突,核心为单负链RNA。
2.培养特性 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在感染细胞质内形成独特的包涵体。易感动物为黑线姬鼠等啮齿类动物。 3.流行环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与宿主鼠类的分布和活动有关,均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鼠类为汉坦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病毒可随感染鼠的血液、尿、粪便污染环境,人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伤口接触等方式被传染,亦可经螨虫叮咬和母婴途径而感染。
4.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毒直接损伤全身毛细血管、小血管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同时又导致免疫复合物性的肾损伤,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主要症状为高热、皮下出血和肾损伤。IgM抗体于发热第2天出现,可用于早期诊断;IgG 抗体可持续数年,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第32章 疱疹病毒测试题
三.问答题
1.简述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人,在人群中的感染较为普遍。病毒常存在于疱疹病灶和健康人唾液中,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而传播,人初次感染恢复后,通常都转入潜伏感染,HSV-1潜伏于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后,病毒被激活增殖,引起复法性局部疱疹。HSV-1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和器官感染。HSV-2则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并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2.简述CMV, VZV和EBV所致疾病和潜伏部位 病毒 所致主要疾病 潜伏感染的部位 VZV 水痘、带状疱疹 脑、颈或腰神经节
CMV 巨细胞包涵体病、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 先天性畸形、肝炎、间质性肺炎 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EBV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 B淋巴细胞 强,煮沸2小时不死 作用 是重要的繁殖方式 不是繁殖方式,而 是对营 养缺乏的一种反应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第34章 其它病毒测试题 2.简述真菌的培养特性。 真菌对营养要求不高,最常用的培养基是沙保琼脂一.名词解释 培养基,其成分简单,主要含蛋白胨、葡萄糖。浅部病1. 内基小体(negri bady):是狂犬病病毒核衣壳积储原性真菌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2~28℃,其生长缓慢,约在细胞浆内,凝集而成的一种卵形或卵圆形的嗜酸性颗1~2周才出现典型菌落。深部致病性真菌则在37℃生长粒,广泛分布在脑和神经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最好,生长较快,3~4天即可长出菌落。培养真菌需较2.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是一组含逆转录酶,高的湿度和氧。真菌的菌落分为三类:
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可引起人和动物白血病和AIDS (1)酵母型菌落:是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形态等严重疾病。 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显微镜下可见有圆形或卵圆形菌,3.gp120:是存在于HIV病毒包膜上的特异性糖蛋白,构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如隐球菌的菌落。
成包膜表面刺突,是病毒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 (2)类酵母性菌落:也是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结合的部位,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作用。 外观形状似酵母型菌落,但由菌落向下有假菌丝生长,4.街毒株:从人和自然感染的动物中分离并存在于自然界伸入培养基。假菌丝是单细胞真菌出芽繁殖后,芽管延中的野生毒株。 长不与母细胞脱离而形成。如念珠菌的菌落。 四.问答题 (3)丝状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多1.简述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征. 疏松的菌体构成。部分菌丝向空中生长,另一部分伸入 具有包膜,圆形,80~120nm;两条正链RNA基因培养基中。
组3.5×103~9.0×103;在病毒颗粒中含有依RNA-DNA 真菌容易发生变异,在培养基上传代或培养时间过的逆转录酶;复制通过DNA前体;前病毒整合于宿主细胞长,其形态、培养特性及毒力都可以发生变异。 的染色体. 3.简述真菌性疾病的几种形式。 2.简述HIV的结构,传播途径 不同的真菌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致病,真菌的致病形(1) 结构:圆形,直径约100nm。为球形有包膜病毒。式主要有:
包膜上有糖蛋白刺突,具有gp41和gp120表面蛋白。衣(1)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外源性真菌感染,可引起壳20面体对称,核心为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和核衣壳皮肤、皮下和全身性真菌感染。 蛋白P7、逆转录酶组成。 (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真菌感染,寄(2) 传播途径: 居在体内的正常菌群中的真菌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HIV的传染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AIDS患者。主要通群失调时引起感染。通常发生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过性、血源和垂直传播 及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 3. 怎样预防AIDS? (3)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2种类型,一种是感 预防AIDS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染性变态反应,为迟发型变态反应,它是在病原性真菌(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杜绝恶习如吸毒、感染的基础上发生的;另一种是变态反应,发生原因复性乱等。(2)对献血员和器官捐献者等应进行HIV抗体杂且常见,大多数是由吸入或食入真菌孢子或菌丝而引的检测,确保血制品的安全性。(3)建立对HIV的监测,起。Ⅰ~Ⅳ型变态反应均可发生。 了解流行动态。(4)积极进行疫苗研制。 4.皮肤癣菌为何能引起皮肤癣病?,对癣病患者如何进行第二篇 真菌测试题 微生物学诊断? 一、 名词解释 因皮肤癣菌具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故多侵犯角化的表1. 真菌(fungus):是一种无根、茎、叶的分化,不皮、毛发和指甲,引起手(足)癣、发癣及甲癣,病理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少数为单细胞,大多数变化是由真菌的增殖及其代谢产物刺激引起的。 为多细胞。 皮肤癣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是取患者屑、指甲屑或病发,2.菌丝体(mycelium):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形成菌经10%KOH消化后镜检。皮屑、甲屑中见有菌丝,病发丝。菌丝又可长出许多分支,交织成团,称为菌丝体。内或外可见有菌丝和孢子,即可初步诊断有皮肤癣菌感由可按功能分为营养菌丝体和气中菌丝体。 染。再经沙保培养基或碎片小培养后,可根据菌落特征、3.真菌中毒症(mycotoxicosis):有些真菌在粮食或饲料菌丝和孢子的特点鉴定是何皮肤癣菌。 上生长,人、畜食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成为真菌 中毒症。引起中毒的可以是本身有毒真菌,也可以是真 菌在代谢中产生的毒素。 名词解释小汇总 4.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器官,一条菌丝上可长出 多个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孢子又可发育形成菌丝,
1. R质粒:又称接合性耐药质粒,可通过细菌间的
并发育为菌丝体。
接合进行传递,它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四.问答题
盐类的耐药性。 1.比较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的区别。
2、 结核菌素试验:是用结核菌素来测定机体能否引区别要点 真菌孢子 细菌芽孢
产生数目 一条菌丝可产生多个 一个细菌起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实验,以判断机体只产生一个 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形成部位 细胞内或细胞外 细胞内 3、SPA :葡萄球菌A蛋白,是存在于90%以上的金对热抵抗力 不强,60~70℃短时间死亡 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一种蛋白抗原,可与人及多
种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段特异性结合,而与巨噬细胞竞争IgG分子的Fc段而抗吞噬,还可根据这一结合特点开展协同凝集试验。
4、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5、内基小体:即狂犬病毒的包涵体,是狂犬病毒感染机体后在中枢神经细胞胞质内增殖而形成的一种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小体,观察到该小体对狂犬病具有诊断意义。
1、噬菌体:是一类侵袭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病毒。根据噬菌体侵入细胞后,是否增殖并裂解细菌,可以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2、菌群失调症: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微生态平衡发生较大幅度改变并超出正常范围而导致的疾病,也称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
3、BCG :即卡介苗,是早在1980年卡介二氏将有毒牛分枝杆菌在含有胆汁的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13年连续传230代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用之作为减毒活菌苗以预防结核。
4、Dane颗粒:即大球形颗粒,是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因系1970年Dane首先在乙肝病人血清中发现的,故名。
5、肥达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实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实验。
1、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2、机会性感染:指由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
3、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HBV的外衣壳的主要蛋白质抗原,可存在于Dane颗粒的外衣壳、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以及肝细胞表面,是HBV感染诊断指标之一,也是制备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 4、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是一项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链球菌溶素O抗体的中和试验,常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
5、朊粒:又称传染性蛋白因子,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至今未查到任何核酸。朊粒可引起人和动物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化性疾患,如疯牛病等。
1.锡克(Schick)试验:是根据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用少量白喉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白喉抗毒素的皮内试验。同时取等量无毒力的白喉毒素做对照试验。本试验可用于调查人群对白喉免疫状态。 2、 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
在细胞核或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性或不规则
的团块结构,嗜酸或嗜碱性染色的斑块结构,称为包涵体。
3、 干扰素(interferon):是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广谱
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
4、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感染一种宿主细胞时,常发
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
5、 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发酵
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碎,并将封闭的凡士林冲至试管口的现象.
6、医院内源性感染:指来自自身的病原菌所导致的感
染。病原菌一般都是体内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是以隐性状态居留的病原菌。产生的条件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7、二相性真菌:可因环境条件(营养、温度)改变而出
现酵母型和丝状菌落两种形态,并相互转换的真菌。 8、 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是用变形杆菌
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检查抗体水平和变化,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等疾病的试验。
1、 抗生素:有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细
菌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抗生素多由防线菌和真菌产生。 2、 细菌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
的抗生物质。其抗菌范围窄,在细菌分型及流行病调查上具有一定意义。
3、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4、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成分。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5、类毒素:外毒素经0.4%甲醛处理,可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成为类毒素。
1、菌血症:病原菌有局部侵入血流,但不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地经过血流到体内有关部位在繁殖而导致的疾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2、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可通过血流到达机体其他器官或组织,产生新的化脓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肾脓肿等。
3、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侵入机体局限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细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外毒素作用于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如白喉和破伤风菌等。
4.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鼠疫和炭疽菌,引起不规则发热,皮肤和黏膜有出血点,肝脾肿大等。白喉和破伤风菌等。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正在阅读: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各章重点 - 名解&问答03-11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高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01-14
观察一种小动物的日记10-29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宝典05-13
植物细胞工程2.1.1导学案05-27
区科技局工作总结与2022年工作计划04-15
公益广告作文600字04-01
定语从句练习题带答案03-2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各章
- 微生物学
- 问答
- 重点
- 医学
- 考试
- amp
- 孙中山先生论民族主义
- XXXXXXX有限公司培训档案管理办法
- 童谣精选
- 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 110kV变电站工程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管理总体策划书 - 图文
- 火电企业供电煤耗管理办法
- 16、关键过程、特殊过程质量控制
- POWERMILL中文教程-机床仿真
- 2011-2012(1)《数字信号处理》B卷
- 中央电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科《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机考单项选择、判断题题库
-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
- 飞机燃油系统的维护论文
- 2019年整理铁路职工的入党申请书范文
- 辣椒酱市场分析报告
- 代理商合作协议模板
- 电梯维保技术要求
- 2015XX公司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 C语言程序填空
- 西方节日为什么能在中国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