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说课稿高中物理全册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18: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的物理第一册第二章

直线运动的第八节自由落体运动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内容在本章教材的最后一节,学生学习了前面的运动学的

一些基础知识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匀变速运动,它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知识探究,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教材特点:

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匀变速运动规律的理解 b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人们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历史事实和科学方法;

b、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c、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d、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

1

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能力; b、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入,在问题情景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b、在学习中,学会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及运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 二、教法和学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自由落体运动 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物体自由下落运动的理想化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其广泛性和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概念的形成,依据认知结构理论,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实验探索、课件展示、分析讨论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研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来探索规律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得出结论。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

2

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拔。采用:“复习提问——直观演示——分析讨论——归纳概念·揭示规律——巩固知识”并辅以现代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是

Vt= V0t + at S = V0+at2

2Vt2-V0=2as

12b、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有什么特点?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为1 : 3 : 5 : 7??

指出:这个公式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它可以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中。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结论来验证某些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2、新课引入

演示:将一张纸和一个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 现象:重物先着地,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3

提问:如果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结果会怎样呢?

让学生猜测实验现象再演示,调动学生尽早投入课堂积极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

演示: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 现象:几乎同时着地,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下落。

提问:两次实验用的物体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启发学生认识到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讲述伽利略的推理过程时,拟定一个讨论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正亲临这场争论,进入情景教学。学习伽利略相信科学,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引出课题: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课件:牛顿管实验

a、 未抽气时: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的慢

b、 抽出部分空气时: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加快,但仍比重的物体

下落的慢

c、 抽成真空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生活中观察到重物下落快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

力的影响,终于使问题真相大白,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

4

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在没有空气的真空里才能发生,若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只有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下落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指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进一步提出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课件:闪频照片

引导让学生通过频闪照片看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越来越大,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但究竟是否是匀变速呢?

讨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但究竟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启发学生利用照片上的数据来验证。让学生自己分析、处理数据。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及时引导。结奏应放慢,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且根据S =

12at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25

引出重力加速度 3、重力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取9.8 m/s2,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m/s2。

课件: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有所不同。赤道处g小极地处g大。

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都使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 V0t + at ? Vt= g t S = V0+at2 ? S =

1212at 22Vt2-V0=2as ? Vt2=2as

四、课堂练习

1、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质量的3倍,它们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加速度大

c、甲与乙着地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离地的高度相同。

6

五、小结 1、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在没有空气的真空里才能发生,若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只有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下落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 重力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取9.8 m/s2,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m/s2。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 V0t + at ? Vt= gt S = V0+at2 ? S =

1212at 22Vt2-V0=2as ? Vt2=2as

六、作业

1、测定自己的反应时间 2、P38页1、2、3、4、题

3、阅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7

七、评价分析

新课程理念追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情感层面上的接触,追求师生心灵的拥抱。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用积极、及时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本节课通过深挖教材,按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目标,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讨论及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来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信心得到增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它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认识自然,和谐,本节之前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使学生对第一定律的认识得到强化;启下,即是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定性地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本节教材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借助电脑通过实验分析,再进行归纳后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由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是我们认识客观规律的重要方法.由于本实验涉及到三个变量:a,m,F,因此我们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先确定物体的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确定力,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以后学习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金属导体的电阻等内容中都用到了这一方法.控制变量法也是我们研究自然,社会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一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图象法处理数据的优点:直观,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的概念),及图象的变换,从a-m图(曲线)变到a-1/m图(直线),在验证玻-马定律中也用了这种方法.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以实验为基础,经过测量,论证,归纳总结出结论并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物理规律的简单美.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地进行了演示实验和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

8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以电脑辅助演示实验为主的,知识教学与科学方法教育相结合的\同步调控\模式. 按系统论的整体性功能原理,整体功能要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物理的知识,方法,能力,科学态度等都是教学的要素,如果把这些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共同促进的作用,则物理教学的效果会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步调控\模式中,没有单纯地就方法讲方法,而是将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原理考虑的.

再则,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订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随机应变,排除障碍,并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步调控\的模式既注意了教的作用,将教师置于\调控\地位.同时,更注意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设置教学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再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从a-m图象,猜想a与m成反比,然后画出a-1/m图,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最佳效果. 三,教学程序 1.问题引入新课

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质量,加速度,拉力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它们成正比,成反比,不成比例等.然后指明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得出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导出课题——牛顿第二定律.这样导入的用意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于探索的积极性. 2.设计实验方案

在引入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研究F,m,a三者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用实验法先确定m,研究a与F的关系;再确定F,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得出三者的定量关系.由于教材(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不足(夹子很难同时夹住两细线;由于线的弹力,小车要反冲后才能停下,实验误差大),我设计了用电脑辅助来探索a与F,m关系的实验,如附图.遮光片宽度L,通过光电门时间分别t1和t2,两只光电门间距为s.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产生一个脉冲,通过计时器中的三极管放大后,从计算机LPT口输入,调用计算机定时中断来计算时间,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加速度的值,结果显示在表格中,同时在坐标图上标上点,实验结束后,程序提供一个画直线模块,可用光标来控制直线的斜率. 3.进行实验探索

请两位同学上台操作,其他同学边观察,边思考,教师控制电脑.先保持物体质量为200g不变,测出拉力分别为0.05N,0.10N0.15N和0.20N时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F图上,显示投影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得出a∝F的结论.然后再保持拉力为0.10N不变,测出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00g,282g,332g和382g时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m图上.在a-m图上可看到随m的增大a逐渐减小,但它们的关系不明确.引导学生大胆猜测a与m成反比,再画出 a-1/m图,得到结论a∝1/m.

4.分析归纳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定义1N=1kg·m/s2就可以得出牛顿第二定律F=ma.然于进行合理的外推,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时,F应为合力.由于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得到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5.应用巩固练习

通过三道典型的问答和计算题,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加速度方向与

9

合外力方向一致的理解,为进一步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6.总结

告诉学生我们本节课学的牛顿第二定律是把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的桥梁,是我们解决许多力学乃至整个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武器,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一个重点,要求大家很好地理解,掌握,应用它.而这节课所用的电脑辅助的实验归纳法是人们研究自然,社会的一种常用方法,列表法和图象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我们还学了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希望大家熟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说课

物理组 高卓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六章《曲线运动》一章中的第八节,也是该章最后一节。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以后的一节应用课,通过研究圆周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圆周运动规律,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生活体验,加深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

(二)教材处理

教材中的“火车转弯”与“汽车过拱桥”根据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顺序作了对调,并把最后一部分“离心运动”放到下一节课处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3)了解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分析圆周运动方法,会分析拱形桥、弯道等实际的例子,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对几个圆周运动的事例分析,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方法。 (3)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与圆周运动有关的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2)体会圆周运动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四)重点

10

分析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

依据:学生常常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力,课本中明确指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并且对向心力的来源分析地比较仔细,因此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点。

(五)难点

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尤其是在火车转弯问题中。

突破办法:组织学生多讨论,多做练习,对学生不太熟悉的火车车轮结构等问题借助演示图片加以说明,使学生更易理解。 二、教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讨论法,推理法和分析归纳法。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及图片,并辅以视频。

多媒体使用说明: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使空洞的语言描述得以形象地展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学法分析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创设情境,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问题的讨论,并归纳总结出结论。过程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帮助学生自觉、生动地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培养了能力又发展了智力。 四、课堂教学设计 (一)引课

复习提问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相关知识,以及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 请同学举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以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主要过程 ●汽车过拱形桥的问题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问题1:如果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或静止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如何? 问题2:如果汽车在拱形桥顶点静止时,桥面受到的压力如何?

问题3:如果汽车在拱形桥上,以某一速度v通过拱形桥的最高点的时候,桥面受到的压力如何? 引导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并逐步求得桥面所受压力。 ..分析过程:

11

(1) 确定研究对象; (2) 分析汽车的受力情况; (3) 找圆心;

(4) 确定F合即F向心力的方向; (5) 列方程,得结论。

2F向心力=G-FN=mvR2mv FN=mg-R

问题4:根据上式,结合前面的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a、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mg; b、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

问题5:试分析如果汽车的速度不断增大,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当速度不断增大的时候,压力会不断减小,当达到离”桥面。

问题6:汽车的速度比v如何)

汽车以大于或等于

v0=gR 时,汽车对桥面完全没有压力,汽车“飘

0=gR 更大呢?汽车会怎么运动?(提示,此时汽车受力、速度、加速度

v0的速度驶过拱形桥的最高点时,汽车与桥面的相互作用力为零,汽车只受重力,

v,因此汽车将做平抛运动。

又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的

问题7:如果是凹形桥,汽车行驶在最低点时,桥面受到的压力如何?

F向心力=FN-G=mvR2 FN=mg+mvR2问题8:前面我们曾经学习过超重和失重现象,那么试利用“超、失重”的观点定性分析汽车在拱形桥最高点,凹形桥的最低点分别处于哪种状态?

超失重现象不只发生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物体上,而是竖直方向是否有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无关。 强调:汽车做的不是匀速圆周运动,我们仍使用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原因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对于高速圆周运动同样适用。

汽车过桥问题,实质上是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mg及方向(竖直向下)恒定不变,因此当物体经过圆周上各个不同位置时,重力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作用是不同的。

此处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外的向心力的来源。

12

●火车转弯的问题

展示火车沿直线运动情况,火车车轮的特殊结构。

问题1:请根据你了解的以及你刚才从图片中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火车的车轮结构如何?轨道结构如何?

车轮内侧轮缘半径大于车轮半径,轨道将两车轮的轮缘卡在里面。 问题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所受合力如何?

问题3:如果轨道是水平的,火车转弯时火车做曲线运动,所受外力怎么样?

问题4:如果轨道是水平的,火车转弯时,做曲线运动,需要的向心力由哪些力提供呢? 问题5:火车的质量很大,行驶的速度也不很小,如此长时间后,对轨道和列车有什么影响? 问题6:如何改进才能够使轨道和轮缘不容易损坏呢? 提示:从分析向必力的来源着手。

设计 :使路面向圆心一侧倾斜一个很小的角度,使外轨略高于内轨,这样,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外轨就不受轮缘的挤压了。

再次展示火车转弯时候的图片,提醒学生观察轨道的情况。 总结:

1、如果在转弯处使外轨道略高于内轨道,火车受力不是竖直的,而是斜向轨道的内侧。它与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成为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

2、如果根据R和火车行驶速度v适当调整内外轨道的高度差,使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G和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这样外轨道就不再受轮缘的挤压了。

问题7:当轨道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和转弯半径R确定的时候,速度多大时轨道不受挤压?

v=gRtanθ=gRsinθ=gRhL问题8:如果火车实际行驶的速度大于此速度时,向心力应该由哪些力提供?如果小于此速度又怎么样呢?

引申:公路转弯处路面的特点。 ●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就教材58页“思考与讨论”展开讨论。

然后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为例做些说明,当飞船距地面高度为一、二百千米时,它的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航天员受到的地球引力近似等于他在地面测得的体重,除此之外,他还可能受到飞船座舱对他的支持力FN,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为他提供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13

mv2

F向心力=mg-FN=Rv2 FN=m(g-)R当

v=gR时,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F=0,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N总结:其实在任何关闭了发动机,又不受阻力的飞行器中都是一个完全失重的环境。 此处观看1分钟视频。

说明:因为在下一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中对此类问题有更详细的阐述,所以在此处仅作简单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

(三)巩固练习

针对“汽车过桥”和“火车转弯”分别设计两道例题,再做两道拓展习题。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来完成,再进行适当补充。 (五)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八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汽车过桥问题 二、火车转弯问题 受力分析图 受力分析图 计算式 计算式 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板书设计说明:板书着重给学生做出规范的受力分析和解题示范,以及展示本节课主要内容。 六、教学效果预测

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正确判断向心力的来源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从容的解决圆周运动问题。

例题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

大田一中物理组:肖景养

14

1.说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物体运动”一章的内容,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以及不同物体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教材的思想体系是: (1) 通过毛线管(牛顿管)实验,证明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其轨迹是直线。

(2) 利用教材的闪光照片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 (3) 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给出常用值。 (4) 归纳出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并能运用。

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及分析,学习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拟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定义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

念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并能用ΔS=aT2和教材的闪光照片及数据表,确定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导出公式vt= gt和h=gt2/2。

15

(2) 实验目标:通过观察空气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

动和毛线管内“真空”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比较得出常见的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气阻力所致。 通过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闪光实验,学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3) 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说教学方法

(1) 实验观察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

念,让学生观察金属片、纸片、羽毛在空气中的下落以及在毛线管内的“真空”中下落的现象,分析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2) 实验研究 为使学生判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启发

学生利用闪光照片以及数据表的实验数据,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启发学生推导出 vt= gt和h=gt2/2的公式。 (3) 讲练结合式 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用上,让学生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死套公式,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

16

并引导分析错误原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有关知识。

4.说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教学模式下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本节的教学法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自己得出结论,在其中渗透物理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 5.说教学程序 (1) 复习提问:

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②速度、位移公式是怎样表示的? 板书:a恒定;vt= v0+at和s= v0t+at2/2。 怎样验证一个直线运动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 板书:ΔS=aT2

(2) 新课导入:

提问:不同物体的下落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呢? (即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1: 纸片和金属球下落

学生:金属球先着地,纸片后着地。重的物体下落快。 提问:有没有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现象? 演示2:纸团和棉花下落

17

学生:纸团先着地,棉花后着地。轻的物体下落快。 总结: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怎样从道理上论证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不对的? 阅读教材P89伽利略的推理。

提问: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3:纸团和金属片下落。 学生:纸团和金属片几乎同时着地。

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是不对的。 提问: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引导:空气阻力的作用使问题变得复杂!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

引导:研究问题要从简单→复杂,因此先研究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情况(理想化模型) 演示4: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的下落

软木塞、金属片、羽毛几乎同时着地。

学生: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

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结论1: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提问: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 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零、变速。

18

提问: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怎么证明?

根据:ΔS=aT2

对闪光照片及数据表进行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结论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结论3: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

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通常:g=9.8m/s2或10 m/s2, 方向:竖直向下。

(3) 推导

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的公式,提问学生回答。

vt= gt h=gt2/2 vt2=2gh。 (4) 巩固练习

小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P90练习(1)(2)(3)

“原电池”(第一课时)说课

贵州省黎平县第三中学(557300) 阳书桦

[设计理念]

“原电池”概念抽象、难懂。针对高二学生在初接触电化学知识在抽象思维、迁移运用的能力上还有待发展,依据主动建构的教育原理,运用“实验-思考-讨论-总结”的教学方法。改教为导,变学为思,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原电池时兴趣盎然,对原电池知识印象深刻,解决原电池有关问题时得心应手,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1、原电池原理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19

原电池原理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基础,学习原电池原理又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认识的发展和深化。换角度来看,原电池原理跟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电学基础密切相关。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2)、掌握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合作讨论中体验相互激发的好处,感受探索研究的乐趣。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合作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

科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索的学习的一般方法: 发现问题 实验 讨论 认识 发现新问题 再实验 再讨论 加深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是原电池原理及组成条件,难点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关键是通过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以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

[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是以演示实验展开的,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思维,因此在教法的选择上,采用“实验-思考-讨论-总结”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实验-思考-讨论-总结”的教学方法,考虑到能增强直观性,启发思考,引起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以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

[学法分析]

本节教学采用实验展开,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引导下,由学生动手,试验和观察铁丝,铜丝分别放到稀硫酸中的现象,以及铁丝和铜丝上端接触放到稀硫酸中的不同现象。这些可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自行探索,自行获取知识的同时,对归纳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可能出现障碍。因此教学过程中设计几个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采取提问方式以及讲解共同总结出组成原电池条件,关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可让学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用双线桥标注锌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情况以及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本节从学生已知的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铜是不活泼金属,铁能溶于稀硫酸,铜则不溶于稀硫酸的事实入手,然后设疑,如果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放入稀硫酸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问题探究,导出概念及原理] 1、把锌片和铜片同时浸入硫酸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2、把上端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同时浸入稀硫酸中,将有什么不同? 20

设计意图 1. 过渡。 2、设疑:学生对铜丝有气泡产生出乎意外,产生探究的欲望,以这个实验为例子,引出原电池这一课题。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树立通过实验来研究化学问题的观念,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擦能力、表达能力。

研究对象 施加力时的物体出施加力越大时力越大时手的撤去力时的物现的现象 物体出现的现感觉 象 弹簧 橡皮筋 尺 橡皮 体出现的现象 带有细管 的玻璃瓶 橡皮泥 在小组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汇总在全班讨论。

在这个探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并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介绍科学的观点如:弹性与塑性,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科学性的语言描述规律。同时,还要根据学生搜集的信息调整教学策略,遇到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可以引导全班同学针对该问题再次动手实验,以保证最终可以达成共识。

经过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1)弹性与塑性的不同、弹力与弹性形变有关、微小形变也是弹性形变 (2)弹力的概念 (3)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力有三要素,但课标中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弹力的三要素,可是本课中这部分内容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在刚才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刚才实验中一些现象和感受,分析弹力的三要素。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描述出就可以了,不要求语言十分严密。作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课程强调: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让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弹力,教师用体育比赛录像引导学生去找出弹力,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感到弹力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对弹力大小与形变大小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教

31

师就可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利用这个道理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引入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力学测量仪器,对陌生仪器学生总会充满好奇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们先观察每一组所配备的两个不同的弹簧测力计,并说出他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包括量程、分度值、构造、字母N含义等内容,同时经过对比观察鼓励他们提出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根据学生提问确定下一步研究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

(1)怎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刻度线为什么均匀?怎么画出来的? (3)为什么量程和分度值会不同?

在物理课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时机尝试运用各种帮助学生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

本着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都应由学生自主获得的原则,所以针对(1)的问题采用先自学而后讨论疑问和关键点,最后再动手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互助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使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针对(2)、(3)这两个与刻度划分有关的问题,可以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橡皮筋、大小不同的两个弹簧(带指针,带保护绳)、钩码、铁架台、带有夹子的白纸板、尺,设计实验讨论方案并完成探究刻度划分的实验,通过对比发现利用橡皮筋划分出的刻度线间距不均匀、利用大小不同弹簧划分出的刻度的虽然均匀但施加同样大小的力间距不同最终可得出为什么不适宜用橡皮筋代替弹簧制成测力计,为什么不同的弹簧测力计量程,分度值不同,以及弹簧测力计测力原理等相关内容。

通过研究刻度划分既引导学生完成了一次利用身边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的过程,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探索物理规律的目的是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所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测力计,教师再补充压力计或握力计,让学生观察其使用情况同时分析其原理,通过对压力计或握力计原理的分析还能

32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加深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认识。

在弹簧测力计这部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要起到在学生自感无疑处设疑,在学生自感有疑处引导,在比较困难的地方予以指导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这节课的标题显示出它并不是一堂规定的科学探究课,但对弹簧测力计刻度划分的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小小的探究过程,把探究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落实在非科学探究标题的课中,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从点滴做起。

《电和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和电现象的基础上初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的,可使学生了解直线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及它们周围磁场的状态和性质,使学生初步认识磁现象的本质,不但为学习电动机和发电机打下基础,还为以后学习电学等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2、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介绍电流的磁场。通过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实验来概括磁场的存在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因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奥斯特实验及其结论。难点是直线电流变环形电流时磁场的变化及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对磁极、磁场、磁感线有了初步知识,对学习电流的磁场这一新知识已有了认知基础。从对磁体周围的磁场的了解到了解电流周围的磁场,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愿望,可望了解究竟。

三、教学目标:

33

1、知识目标: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了解直线电流周围磁场分情况,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并能用磁感线表述。

2、技能目标:会用实验探究问题,用科学方法总结规律,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磁极。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问题启发、点拨引导 学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五、教学设计:

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给同学播放电磁起重机工作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指出其中运用的物理知识:电和磁,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介绍1820年奥斯特的发现,并指出今天我们利用前人的启示,在课堂上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探求究竟:电流周围是否有磁场存在。

2、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问(1)我们怎样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怎样判断磁场方向?

利用那些工具来设计实验判断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总结结论。

(2)既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那么磁场情况又怎样呢?教师借助实物投影让学生认识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

(3)把导线弯成环形,环形电流周围的磁场又是怎样的呢?利用自制教具,使学生了解环形电流周围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类似,学生用铁屑和通电螺线管做实验进行验证。

(4)改变螺线管中所通电流的方向,用小磁针检验极性是否变化,总结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

(5)课件介绍安培定则后,每两人一组,用软导线和笔绕制螺线管,并用安培定则判断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六、课堂小结,总结探究结果,体验成功。

物理说课教案

34

课题: 《电容器、电容》

本课题选自高二选修本,第十四章第八节。

本说课分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三部分。

一、 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地位与作用

《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⒉教学目标

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⒊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二) 教材处理

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

35

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差、能力低、空间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 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为突破难点,不仅用实物演示,还采用了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电子的运动过程为后面教学铺平了道路。

对电容器的构造教学,让学生亲手扒开电容器,使学生感到可信,通过动手实验,本来不易于接受的较为陌生的电容器构造,一下变清楚了,使学生认识到就是前面讲过的两块平行金属板,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动态的微观世界真的动了起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6

(一)教学方法

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育心理理论,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 动静结合。利用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调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即为“动态”。教师适时设疑使学生静心思考,即为“静态”。整节课始终处于一种动静交替的节奏之中。

2>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启发点拨与学生探索分析想结合。 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对电容器电容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自己探索电量与电压的关系,教师引导得出电容器的公式,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二)教学手段

沿用了自制教具、洛仑兹力演示仪传统教学手段,又用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两种教学手段并用,既激发了兴趣,又增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教学程序

(一) 新课导入

通过演示感应起电机演示,使学生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放电情况,教师顺势指出:“出现这两种情况与这两个大瓶子有关,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它就是莱顿瓶,是一种存储电荷的装置,现在叫电容器”这正是学生脑海中想问的问题,教师顺其自然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的求知遇,用洗衣机电机教具展示有无电容器电机启动情况的不同(无电容器电动机不转,只有用手推才可转动,而电容器加

37

上后动机可以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确电容器的重要作用,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 新课教学

1)首先,学生动手实验,把开电容器展示电容器的构造,

2)演示电容器的作用,引导学生得出“电容器可以充当电源。”从而建立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荷的作用。

3)根据上面讲过的实验,指出“使电容器带电这一过程叫充电,使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叫放电”,接着利用模拟实验演示充电、放电过程,从而建立起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的模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4) 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建立,我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演示电容器的带电量与电压的关系,让学亲自画出 它们的关系曲线, 引导学生得出电容定义式,为巩固这一概念,又进行了电容器与水容器的对比说明,从而巩固了电容与电量、电压无关的结论

(三)反馈练习

根据学生底子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确定练习内容。

(四)归纳总结

让学生知道电容器的结构,明确电容器的作用,了解电容器的工作方式,重点掌握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知道它们与电量、电压无关。

存储电荷 2)放电 2)定义式

(五)板书设计

电容器、电容

38

一、构造 三、工作方式 四、电容 二、作用 1)充电 1)意义 2)放 2)定义式

练习题

1、某电容C=20PF,那么用国际单位表示,它的电容为_________F 2、两个电容器电量之比为2:1,电压之比为1:2,则它们的电容之比为( )

3.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正确的理解是[ ]

A.电容与带电量成比 B.电容与电势差成反比C.电容器带电量越大时,电容越大。D.对确定的电容器,每板带电量增加,两板间电势差必增加.

4.用两节相同的电池给两个电容器C1和C2充电,已知C1<C2,当达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的电势差分别为U1和U2,则[ ]A.U1>U2. B.U1=U2 C.U1<U2.D.无法确定U1与U2的大小关系.5.用两节相同的电池给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C1和C2充电,已知C1<C2,当达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每板的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则 [ ]

A.Q1>Q2 B.Q1=Q2. C.Q1<Q2.D.无法确定Q1与Q2的大小关系.

6.对于给定的电容器,在描述电容量C、 带电量Q、两板间电势差U的相互关系中,

7.下列图1-16中正确的是 ( )

39

《动量定理》说课稿

北京景山学校 朱亚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动量定理》

这一章讲述动量的概念,并结合牛顿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体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的问题。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为力学的重点章。

《动量定理》为本章第二节,是第一节《动量和冲量》的延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在本章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本节教学重点:

(1)动量定理的推导和对动量定理的理解;

(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一维情况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学难点: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sr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