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中考动点问题汇编6(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3-10-31 10: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8. (江苏扬州)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B=90°,AB=2,CD=1,BC=m,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且和B、C不重合,连接PA,过P作PE⊥PA交CD所在直线于E.设BP=x,CE=y.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点E总在线段CD上,求m的取值范围; (3)如图2,若m=4,将△PEC沿PE翻折至△PEG位置,∠BAG=90°,求BP长.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证明△ABP∽△PCE,利用比例线段关系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1)中求出的y与x的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出其最大值,列不等式确定m的取值范围;

(3)根据翻折的性质及已知条件,构造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P的长度.解答中提供了三种解法,可认真体会. 解答:解:(1)∵∠APB+∠CPE=90°,∠CEP+∠CPE=90°, ∴∠APB=∠CEP,又∵∠B=∠C=90°, ∴△ABP∽△PCE, ∴∴y=

,即x+x.

2

2

2

(2)∵y=x+x=(x﹣)+,

∴当x=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点E总在线段CD上, ∴

≤1,解得m≤

∴m的取值范围为:0<m≤.

(3)由折叠可知,PG=PC,EG=EC,∠GPE=∠CPE, 又∵∠GPE+∠APG=90°,∠CPE+∠APB=90°, ∴∠APG=∠APB.

∵∠BAG=90°,∴AG∥BC, ∴∠GAP=∠APB, ∴∠GAP=∠APG, ∴AG=PG=PC.

解法一:如解答图所示,分别延长CE、AG,交于点H,

则易知ABCH为矩形,HE=CH﹣CE=2﹣y,GH=AH﹣AG=4﹣(4﹣x)=x, 在Rt△GHE中,由勾股定理得:GH+HE=GH, 即:x+(2﹣y)=y,化简得:x﹣4y+4=0 ① 由(1)可知,y=

2

2

2

2

22

2

2

x+x,这里m=4,∴y=

2

x+2x,

2

代入①式整理得:x﹣8x+4=0,解得:x=或x=2, ∴BP的长为或2.

解法二:如解答图所示,连接GC. ∵AG∥PC,AG=PC,

∴四边形APCG为平行四边形,∴AP=CG. 易证△ABP≌GNC,∴CN=BP=x.

过点G作GN⊥PC于点N,则GH=2,PN=PC﹣CN=4﹣2x. 在Rt△GPN中,由勾股定理得:PN+GN=PG, 即:(4﹣2x)+2=(4﹣x),

整理得:x﹣8x+4=0,解得:x=或x=2, ∴BP的长为或2.

解法三:过点A作AK⊥PG于点K, ∵∠APB=∠APG, ∴AK=AB.

易证△APB≌△APK, ∴PK=BP=x, ∴GK=PG﹣PK=4﹣2x.

在Rt△AGK中,由勾股定理得:GK+AK=AG,

2

2

2

2

2

2

2

2

2

2

即:(4﹣2x)+2=(4﹣x), 整理得:x﹣8x+4=0, 解得:x=或x=2, ∴BP的长为或2.

点评:本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梯形、矩形、折叠、函数关系式、二次函数最值等知识点,所涉及考点众多,有一定的难度.注意第(2)问中求m取值范围时二次函数性质的应用,以及第(3)问中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59.(辽宁大连) 如图,一次函数 y = - x + 4的图象与

2

222

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P是射线BO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B重合),过点P作PC⊥AB,垂足为C,在射线CA上截取CD=CP,连接PD.设BP=t.

(1)t为何值时,点D恰好与点A重合?

(2)设△PCD与△AO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考点:

分析:(1)首先求出点A、B的坐标,然后在Rt△BCP中,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CP的长度;进而利用关系式AB=BC+CD,列方程求出t的值; (2)点P运动的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需要分类讨论: ①当0<t≤

25时,如题图所示,重合部分为△PCD; 7②当

25<t≤4时,如答图1所示,重合部分为四边形ACPE; 725时,如答图2所示,重合部分为△ACE; 4③当4<t≤

④当t> 解答:

25时,无重合部分. 4

点评:本题考查了典型的运动型综合题,且计算量较大,有一定的难度.解题关键在于:一,分析点P的运动过程,区分不同的阶段,分类讨论计算,避免漏解;二,善于利用图形面积的和差关系计算所求图形的面积;三,认真计算,避免计算错误.

60. (辽宁大连)如图,抛物线y=-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

于点M.P是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一个动点(点P、M、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过点A、B 作直线C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连接MD、ME.

(1)求点A、B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并证明△MDE是等腰三角形;

(2)△MDE能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3)若将“P是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一个动点(点P、M、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改为“P是抛物线在x轴下方的一个动点”,其他条件不变,△MDE能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此时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若不能,说明理由.

x+

2

x-4与x轴相交于点A、B,与y轴相交于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在抛物线解析式中,令y=0,解一元二次方程,可求得点A、点B的坐标; 如答图1所示,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AMF≌△BME,得到点M为为Rt△EDF斜边EF的中点,从而得到MD=ME,问题得证;

(2)首先分析,若△M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只能是点M.如答图2所示,设直线PC与对称轴交于点N,首先证明△ADM≌△NEM,得到MN=AM,从而求得点N坐标为(3,2);其次利用点N、点C坐标,求出直线PC的解析式;最后联立直线PC与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点P的坐标.

(3)当点P是抛物线在x轴下方的一个动点时,解题思路与(2)完全相同. 解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sd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