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1)

更新时间:2023-12-07 19: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5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1)

原理参考《遥感实习教程》P70实习十五 扫描图像判读

实验结束后,上交实验报告,报告中包括表5和表6

扫描图像判读原理及方法简介

1、影像的特征

常用的遥感扫描影像都是卫星遥感影像,如MSS、TM和SPOT遥感影像,相对于航空像片来说,这些影像具有以下特征:

(1)像幅面积大,宏观性强:1景陆地卫星的TM影像,像幅面积为185KM*185KM, 其覆盖范围为34225平方公里,SPOT卫星影像是60KM*60KM,相当于3600平方公里。如此大面积视野的自然景观,以一幅图像的形式展示于人们眼前,是其它遥感平台的遥感影像所无法比拟的。使我们比较容易地找出一些地表大区域的宏观规律,如大的地貌类型、大的线性地质构造等。因此,自陆地卫星问世起,人类终于可以从离开地球的太空高度,从宏观领域来认识地球,了解和认识我们在常规工作方法中难以识别的规律。遥感影像反映的地面景观,是一种自然综合概括后的景观。一般说来,影像空间分辨率越低,它对地面景观的概括性越强,对景物细节的表现力越差。例如MSS遥感影像提供的地面信息,可以反映出水系的宏观特征,但河流细节特征不明显。空间分辨率高,可以提高景物细节的表现力,但也干扰了地表宏观特征的表现。

(2)影像的多波段性:遥感扫描影像采用多波段方式记录地表各种地物的电磁波信息,MSS图像具有4个波段,TM图像具有7个波段,SPOT图像具有5个波段,每个波段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例如,一景SPOT图像的全色波段具有6000*6000个像元,每个像元对应于地面100平方米的范围,其信息量十分巨大。一景MSS图像上的一个波段具有2340个*2340个像元,4个波段的像元合计为30326400个,丰富的信息量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综合分析。由于图像的多光谱特性,不但使所获得的信息量增大,而且可以通过假彩色合成形成解译红外彩色特征的假彩色影像。

(3)影像的数字记录形式:多光谱图像大多数是以数字的形式记录在磁带上的,数字形式的图像可以充分用于计算机中,进行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从而极大地增强对遥感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也可获得一般光学处理难以获得的效果。

(4)影像的多时间性和动态观测:地球资源卫星与飞机不同,一旦发射进入太空,就一刻不停地围绕地球运转,并以一定时间周期重复扫描地球表面,向地面接收站发送最新获取的扫描影像。利用地球资源卫星提供的遥感影像。可以对同地区感兴趣的目标地物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其变化。

(5)陆地卫星影像的近垂直投影:陆地卫星因航高较大(900公里左右),因此因地形起伏而产生的像点位移较小,同时,由于其传感器的视场角较小,因此在同一幅影像内,其像片中心点与像幅边缘之间的比例尺大体一致,一般经过粗纠正后,影像就可用作判读。

(6)可得到大面积的同等、适中的太阳高度角的影像。这有利于对地表的解译分析。 (7)取得资料容易,不受地区和国家的限制。

(8)成本低廉:据有关资料报道,整个西半球,如果用航空像片摄影成图,约3亿美元,而用卫星像片编制成图只需3000美元。

2、判读标志

判读航空像片所采用的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判读标志,一般也适用于判读卫星图像。由于卫星图像反映了广大地区多波段和多时相的同步环境信息,是地表自然综合体的高度综合性图像。因此比航空像片要概括得多。其主要判读标志包括以下内容和特征:

(1)色调:卫星图像上的色调是地物电磁辐射特性的反映。其中黑白影像的色调是地物波谱特征的直接记录,彩色合成图像上的色彩是地物在几个波段上的波谱特征的综合反映。利用卫星影像上的色调和色彩进行地物识别,是卫星图像判读的重要依据。在单波段(黑白)影像上,色调是由波段的光谱效应直接产生的。各波段的光谱效应决定了各波段的主要应用目的和领域,表1、表2和表3分别为MSS、TM和HRV的光谱效应及主要应用。

表1 MSS各波段的光谱效应及主要应用

光谱效应及应用 对水体有一定透射能力,在清洁的水体中透射深度可达10-20米。可以判读浅水地形和近海海水泥沙。由于植被在绿色波段有一个次反射峰。据此可以探测健康植被的绿色反射率。 5 红色 对道路、大型建筑工地、砂砾场和采矿区反映明显。可用于城市研究。在红色波段、各类岩石反射更容易穿过大气层为传感器接收,也可用于地质研究。可明显反映河口区海水团涌入淡水的情况,对海水中的泥沙流、河流中的悬浮物质、河水浑浊度有明显反映,可区分沼泽地和沙地,可以利用植物绿色素吸收率进行植物分类。 6 近红外 近红外 植被在此波段有强烈反射峰。可区分健康植被与病虫害植被。水体在此波段具有强烈吸收作用,使水体呈暗黑色,含水量大的土壤为深色调,含水量少的土壤色调较浅,水体与湿地反映明显。 7 植被在此波段有强烈反射峰。可用来测定生物量和监测作物长势。水体吸收率高,水体和湿地色调更深,海陆界线清晰,第七波段可用于地质研究,划出大型地质体的边界,区分规模较大的构造形迹或岩体。

表2 TM各波段光谱效应及主要应用

波段序号 1 2 3 4 5 6 7 波段 蓝色 绿色 红色 近红外 短波红外 热红外 短波红外 是探测地球表面地物自身热辐射的主要波段,可用于热分布制图,岩石识别和地质探矿等方面 探测高温辐射源,如监测森林火灾、火山活动等,区分人造地物类型 光谱效应及应用 对水体有透射能力,能够反映浅水水体下特征,可区分土壤和植被,区分人造地物类型。 可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可区分植被类型和评估作物长势,区分人造地物类型,对水体有一定透射能力 可测量植物绿色素吸收率,进行植物分类,可区分人造地物类型 测定生物量和作物长势,区分植被类型,绘制水体边界,探测水中生物的含量和土壤湿度 用于探测植被含水量及土壤湿度,区别云和雪 波段序号 4 波段 绿色

表3 HRV各波段光谱效应及主要应用

光谱效应及应用 该波段以叶绿素反射曲线的次高峰为中点,可区分植被类型和评估作物长势,对水体有一定的穿透深度,在干净水域能够穿透10-20米的深度,可以区分人造地物类型。 2 红色 该波段与MSS第五波段和TM第三波段很接近,在晴朗天气下,该波段的大气透过率约为90%。它是叶绿素反射曲线的低谷区。据此可以识别农作物类型,对城市道路、大型建筑工地反映明显。可用于地质解译,辨识石油带、岩石与矿物等。 3 近红外 该波段分别与MSS第七波段和TM第四波段接近。在晴朗天气下,该波段的大气透过率约为95%。它是叶绿素反射率曲线的强反射率区。据此可以检测作物长势。区分植被类型。在灰度图像上植被表现为浅白色调。干净水域的水面反射率为1%。水面呈黑色或者暗黑的色调。据该波段图像可绘制水体边界。含水量大的土壤呈现深灰或暗黑色,含水量小的土壤呈现灰白色调,可用来探测土壤含水量。 4 全色 短波红外 全色 这是SPOT4新增加的一个波段。用于探测植物含水量的及土壤湿度,区别云与雪 该波段的地面分辨率为10米。可用于调查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区分城市主要干道,识别大型建筑物,了解都市发展状况。据统计计算,城市总体规划中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购买SPOT影像的费用仅仅是航空摄影费用的十分之一,这可以减少投入。

(2)图型:卫星图像的图型标志是地物形态特征和波谱特征的综合反映。地物在影像上的图型结构,主要取决于地物的平面形态和高低起伏特征,当然也与地物的波谱特征所造成的基本色调有关。图像的图型结构通常表现为由不同形状、色调及纹理特征组合而成的图案,即包括点状、斑状、条状、块状、格状、垅状、环状等组成的各种纹理图案。为了更好地细分不同地物的图型特征,可再细分为粗、细、疏、密、明显、模糊等类型和等级,并与其色调特征结合起来进行描述,如“灰或浅灰色的细斑纹状图型结构”。

3、判读方法

遥感扫描影像的判读,应遵循“先图外、后图内、先整体、后局部、勤对比、多分析”的原则。

“先图外、后图内”是指遥感扫描影像判读时,首先要了解影像图框外部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它包括以下内容:图像覆盖的区域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像比例尺、影像重叠符号、影像注记和影像灰阶。

了解图外相关信息后,再对影像作认真观察,观察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即对影像作整体的观察,了解各种地理环境要素在空间上的联系,综合分析目标地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了区域整体概念后,就可以在区域背景与总体特征指导下对具体目标判读,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性和减少判读错误。

鉴于多光谱扫描影像可以同时获取多个波段的扫描图像。因此,应遵循“勤对比、多分析”判读原则,在判读过程中进行以下对比分析:

多个波段对比:同一种地物在不同波段往往有不同的反射率,当在不同波段扫描成像

波段序号 1 波段 绿色 时,其色调存在着差异,色调的明暗程度取决于地物在该波段的反射率,若反射率高,影像上的色调浅,反射率低,则色调深。因此,同一种物体在不同波段影像中的色调一般是不同的。地物色调的变化往往造成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影像上存在形态差异。这是因为影像色调差异是构成物体形状特征的基础。如同一目标地物,在一个波段,色调与背景反差大,地物边界形状清晰,其形状特征明显,但在另一个波段,色调与边界色调反差很小,有些地方甚至用肉眼难以区分,在这种情况下,地物边界形状难以辨认,由此导致了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影像上存在的形态差异。根据同一物体在不同波段上的灰度与形状的差异表现。对比不同波段消除不同地物在同一个波段的“同谱异质”现象,可有效地防止误判。

不同时相对比:同一地物在不同季节成像时,即使采用同一波段,影像上也会存在色调的差异。如在温带与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太阳辐射不同,降水量不同,这直接影响到植被和土壤在扫描影像上的色调与形状的构像。不同时相对比,可以了解地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也可以通过不同时相对比来选取最好的解译时相。

不同地物的对比:在同一波段影像上,不同地物类型的色调或形状存在着差异。通过不同地物的对比,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这也是建立判读标志的重要依据。

扫描影像判读过程中的“多分析”是指以一个解译标志为主,多方面综合运用其它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综合分析。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在许多方面与航空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类似。由于卫星遥感影像一般比航空摄影像片的比例尺要小,色调和颜色在遥感影像中具有主要作用,因此扫描影像的解译,要重视色调和颜色解译标志的运用。表4是一些常见地物的色调和颜色解译标志。

地物 雪 混浊水体 清澈水体 草地 裸地 街道 湿地 耕地 森林

在运用色调和颜色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过程中,应注意到一些解译标志往往具有区域性和条件性,影像的色调、颜色、阴影、图型、纹理等会随影像所在的区域、成像季节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其他解译标志,如空间位置、形状等进行综合分析 ,也可借鉴前人的判读标志和解译经验,结合野外校核进行。在借鉴以往判读标志和解译经验时,注意不能生搬硬套。

在目视判读实践中,卫星影像解译比航空像片解译难度更大,因此,熟悉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光谱特性,了解地物在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上的表现,掌握不同假彩色合成影像的特征,熟练运用扫描影像解译标志与解译方法,是进行目视解译的重要基础。

表4 地物在MSS影像不同波段的色调与颜色解译标志 波段4 波段5 波段6 波段7 457(假彩色) 白 深灰 灰黑 灰 浅灰 灰 深灰 灰 浅灰 白 深灰 灰黑 暗灰 灰白 浅白 浅白 灰黑 暗灰 白 灰黑 晴黑 灰白 灰白 浅灰 灰 浅白 浅白 白 黑 黑 灰白 灰白 暗灰 暗灰 白 白 亮白 浅蓝色 深蓝色 粉红-红 灰白 蓝色 淡蓝色 粉红-红 红 实习目的

1、认识和掌握TM图像各波段的光谱效应

2、学习和掌握陆地卫星遥感图像的判读方法

实习步骤

1、认识TM图像各波段的光谱效应

(1)使用实习图像中的TM图像。图像的文件名为TM1、TM2、TM3、TM4、TM5、TM6和TM7,它们是杭州湾1985年11月20日的TM的七个波段的图像。图像中杭州湾喇叭形的河口和水中的岛屿十分清晰,图像的南部(西南)和西北部为陆地,南部丘陵上的植被覆盖较好,西北部有大片的农田分布,密布的水网和居民地清晰可见。

(2)比较各波段水体色调的变化,分别用亮、较亮、暗、很暗四个等级评价水体在七个波段中的色调,并填写表5

(3)比较各波段水体中泥沙可分辨性的变化,分别用易分辨、可分辨、不易分辨和难分辨四个等级评价泥沙在七个波段中的可分辨性,并填写表5

(4)比较各波段中植被色调的变化,分别用亮、较亮、暗、很暗四个等级评价植被在七个波段中的色调,并填写表5

(5)比较各波段中居民地可分辨性的变化,分别用易分辨、可分辨、不易分辨和难分辨四个等级评价居民地在七个波段中的可分辨性,并填写表5

表5 TM各波段地物色调或可分辨程度评价表 地物类型 TM1 水体 泥沙 植被 居民地

2、TM图像的判读

将两幅图: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图进行比较,建立图像判读标志,填写表15.6。

土地类型 湖泊 水库 湿地 居民地 城镇用地 交通用地 农用地 果园 落叶林 针叶林 建设用地

色调特征 表6 判读标志 图型特征 其它 TM2 TM3 TM4 TM5 TM6 TM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s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