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22_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统测期末模

更新时间:2023-04-08 12: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统测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真实是传记文学的基石,可以说这是传记文学研究者们的共识。但是,在对真实的具体理解上人们还是存在着很大分歧的。也就是说,传记文学的写作必须以历史史实作为叙述和描写的依据,既不能杜撰任何人名、地名,也不能随意改变人物关系、传主的人生经历,离开了历史真实就谈不上传记文学。任何对历史史实的篡改和无中生有的虛构,都可能使传记文学失去真实而改变其写作的性质。对于这一点人们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对于细节描写是否可以容许适当的虚构,人们是有争论的。

从史学意义上讲,传记文学的叙述要求符合历史真实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传记文学与一般的史学不同,它在把握宏观历史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微观历史的挖掘,它所叙述的重点不在于传主人生的一般成就,而在于最能反映传主性格特点的细节的挖掘和描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那漫长的人生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细节总是非常模糊或者鲜为人知,虽然有关回忆录、书信和日记等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充,但这种补充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微观的历史史实的阙如与模糊,这就应该由想象来填充和弥补。

“想象”既可以从现实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展开翅膀飞翔,又可以超越现实,不受事实的拘束,在无限的时空中任意翱翔。就传记文学来说,由于其史学的基本属性,作家既不能为传主添加事实上传主没有经历过的任何事情,也不能对传主的经历作任何的改动,他所能做的就是将传主参与的事件过程具体化、详细化,其艺术想象也只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比如作家根据传主的日记记载某一天是晴天,他可以结合传主当时的心情和季节,可以发挥想象将那一天描写成“晴空万里,一碧如洗,阳光灿烂”,或者“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洁白而姿态各异的云”。

在传记文学中,作家不仅要在具体事件中细致地描写传主的动作、表情、谈话、场景氛围,而且还要充分揭示传主此时此刻的情感波动、内心感受、沉思默想乃至潜意识、回忆、联想、憧憬、错觉、幻觉、梦境等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然而,传记文学作家虽然可以搜集到一些史实材料,但是他所能得到的这方面的材料实在是少而又少,非常有限,许多时候就是空白,永远不可能满足写作的需要。这时,这些空白就应由想象来填朴。

传记文学的想象之所以没有走向那种天马行空的相当自由的境界——虚构,是因为其想

象必须建立在相关的史料基础之上,并且应该与那个特定情境中传主的性格、情感等心理特征相吻合。也就是说,在不违背基本史实的前提下,传记文学可以展开想象对所描写和叙述的对象作补充性的想象和推测。所以,传记文学的想象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借用闻一多的一句话,传记文学作家的想象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摘编自孙德喜《传记文学真实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记文学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随意社撰和篡改,否则就会消解传记文学的特征,在这点上,人们并没有多大分歧。

B. 虽然人们对细节描写是否可以容许适当的虚构,尚存争议,但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是容许适当虚构的。

C. 传记文学和史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相比较而言,前者关注微观历史的挖掘,而后者则在于遵循历史真实,把握宏观历史。

D.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无论回忆录、书信和日记等文献资料多么丰富,也难以囊括其人生的重要细节,这就需要想象来弥补。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传记文学中的“想象”,既可以以事实为依据,又可以超越现实,不受事实的拘束,这取决于事件具体化和详细化的需要。

B. 如果传主的日记记载某一天是阴天,那么作家不能发挥想象将那一天描写成:“晴空万里,一碧如洗,阳光灿烂”。

C. 无论是语言动作描写,还是神态心理描写,要做到细致和充分,作家需要借助想象来完成,因为可用的史实材料非常有限。

D. 传记文学虽然可以在不违背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展开想象,但又不能像虚构那样天马行空,可见,其想象空间并不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哈金森工厂》一文中,作者多次使用档案材料和他人的回忆内容,这是为了使传记文学的叙述尽可能符合历史真实。

B. 在《从文自传》中,沈从文描写了在逃学过程中遇到的有趣人事,这是为了提高传记的文学色彩而添加的一些传主经历。

C. 弗·梅林在《马克思传序言》中说要“把马克思的伟大形象不加修饰地重新塑造出来”,体现了传记“戴着僚铐跳舞”的想象特点。

D. 在《项羽本纪》中,在叙述兵败垓下这一史实时,司马迁描写的“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属于传记中的想象。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从文意看,传记文学和史学都注重宏观历史和微观历史的把握,只不过,传记文学更重视对微观历史的挖掘而已。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原文中论述“想

象”“既可以以事实为依据,又可以超越现实”并非针对传记文学而言的,而是一般意义上谈“想象”。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此题考核概念的外延,题中B项,不符合文意。原文说“作家既不能为传主添加事实上传主没有经历过的任何事情,也不能对传主的经历作任何的改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公许,字季与,叙州宣化人。嘉定四年举进士,调温江尉,未上,丁母忧

...。服除,改隆州,未上。会金人犯阆中,制置使桂如渊遁,三川震动,朝廷擢李墓代之,辟公许通判施州。时诸将乘乱抄劫,事定自危,以重赂结幕府。大将和彦威怀金宝以献,公许正色却之,彦威惭而.退。吴彦者,缄僧牒于书尾以进,公许卷还之而责其使,闻者畏服。嘉熙元年,御史杜范劾执政李鸣复,无果,鸣复坐政府自若。公许轮对,言:“志士仁人,逆君威,犯众怒,不过为陛下通耳目而已。今也授以职而弃其谏,是自裂朝廷纲纪,自蔽陛下耳目,遂使居是职者.虽被亲擢,言不得行。臣恐自此同类沮失,各起遐心,陛下愈孤立无助矣。”权礼部侍郎,差充执绥官。郑清之以少保授宫观官,侍讲幄中,批复其子士昌官职。盖士昌尝以诏狱追逮,或云诈以死闻,清之造阙,泣请于帝,故有是命。公许缴①奏:“士昌罪重,京都人众多,

奸宄杂糅,恐其积习沉痼,重为.清之累;莫若且甄别起用士昌,少慰清之。”帝密遣中贵人

示清之以公许疏。公许自缴士昌之命,清之日夜于经筵短

...公许。清之再相,公许屏居湖州者四年。后清之授稿殿中侍御史陈垓以劾公许,参知政事吴潜奏留之,帝夜半遣小黄门取垓疏入。后二日,二府奏公许不宜去,朝廷寻授宝章阁学士、知隆兴府,而公许已死矣。遗表上,帝嗟悼,进龙图阁学士致仕,赠宣奉大夫,官其后。公许冲澹寡欲,晚年惟一僮侍,食无重味,一裘至十数年不易。家无羡储,敬爱亲戚备至。

(节选自《宋史·程公许传》) [注]①缴:驳回。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之造.阙到……去

B. 清之日夜于经筵短.公许公护短,辩护

C.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连接,这里指跟随

D. 叔文实工.言治道擅长,善于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以.重赂结幕府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

B. 公许卷还之.而责其使魂无不之.,庸讵知兮

C. 恐其.积习沉痼陵虽驽怯,令汉贳(赦免)陵罪,全其.老母

D. 重为.清之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6. 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吴彦者,缄僧牒于书尾以进

B. 清之造阙,泣请于帝

C. 帝密遣中贵人示清之以公许疏

D. 何面目以归汉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课本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母忧”又称“丁母艰”,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B. “经筵”指古代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C. “户部侍郎”是户部的副长官,辅佐长官尚书掌管户部事务。

D.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中的“天汉”是汉武帝的庙号之一,是汉武帝在位时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志士仁人,逆君威,犯众怒,不过为陛下通耳目而已。

(2)帝嗟悼,进龙图阁学士致仕,赠宣奉大夫,官其后。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答案】4. B 5. A 6. D 7. D

8. (1)有志之士,违逆君主的威严,触犯众人的愤怒,不过为陛下开通视听罢了。

(2)皇帝叹息哀悼,授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待遇,追赠宣奉大夫,给他的后人封官。

(3)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短”应为“说……坏话”。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A项,“以”都翻译为“用”;B项,公许卷还之而责其使(代词,代“他”);魂无不之,庸讵知兮(动词,到。);C项,恐其积习沉痼(代词,他们的);陵虽驽怯,令汉贳(赦免)陵罪,全其老母(代词,自己的);D项,重为清之累(“为”是动词,译为“成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为”是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呢”)。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A项,吴彦者,缄僧牒于书尾以进(状语后置);B项,清之造阙,泣请于帝(状语后置);C 项,帝密遣中贵人示清之以公许疏(状语后置);D项,何面目以归汉(选自《苏武传》)(宾语前置句)。

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

“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天汉元年,且鞮侯

单于初立”中的“天汉”是汉武帝刘彻的年号。

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逆:抵触、违背、违逆等;犯:触犯,冒犯,侵犯;通:开通、使…通畅(畅通);致仕:辞官,退休;赠:赐死者以爵位或荣誉称号、追赠;官:使(让)…做官;虽:虽然;地方:土地方圆;王:使…称王。

参考译文:

程公许,字季与,叙州宣化人。嘉定四年考取进士,调任温江尉,还没上任,遭遇母亲去世。丧期已满,改任隆州知州,未上任。恰逢金人进犯阆中,制置使桂如渊逃跑,三川震动,朝廷擢升李代他,征召公许任施州通判,处理户房公事。当时各位将领乘乱抢劫,事情平息后为自己担心,用重金赂赂结交幕府。大将和彦威身藏金宝来进献,公许严肃的拒绝他,彦威羞愧而退。吴彦把僧侣度牒藏在书信后面来进献,公许卷起来还给他而且责骂了送信的人,听到的人都敬畏佩服。

嘉熙元年,御史杜范弹劾宰相李鸣复,没有结果,调任右史,竟拂衣东回,李鸣复坐在政事堂泰然自若。公许轮流上奏,说:“有志之士,触犯君主尊严,招致众人怨恨,不过为陛下开通视听,为朝廷端正纲纪罢了。如今给他职务而不用他的进谏,希望他让步却优先给他升迁,这是自己毁坏纲纪,自己蒙蔽视听,使得担当这个职位的人即使被提拔,意见不被采纳,开始坚决推辞而不听从,最后勉强留下而满含羞愧。臣恐自此这样的人沮丧,生出隐逸避世之心,后来的互相告戒,从而造成容忍沉默,陛下更加孤立无助了。

担任礼部侍郎,差遣充执绥官。郑清之以少保授宫观官,在侍讲期间,批复他的儿子郑士昌官职,而且允许在皇帝身边侍养。因为士昌曾经奉诏追捕要犯,有人说谎报死讯,清之上殿,向皇帝哭求,所以才有这道任命。公许驳回上奏:“士昌罪大,京都人员众多,为非作歹的人参杂在里面,恐怕他积习难改,加重成为郑清之的拖累;不如暂且甄别起用,稍稍安慰清之,给在京宫观官侍养的命令应该收回。”皇帝暗地派宦官将公许的奏章给郑清之看。公许自从驳回士昌的任命,郑清之整天在讲席上说公许的坏话。郑清之再次任宰相,公许退居湖州四年。

后来郑清之起草文书交给殿中侍御史陈垓弹劾程公许,参知政事吴潜上奏挽留他,皇帝半夜派小太监取陈垓的奏章进宫。两天之后,二府上奏程公许不应该走,朝廷随即授宝章阁学士、隆兴府知府,而公许已经死去。遗表进上,皇帝叹息哀悼,授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待遇,追赠宣奉大夫,给他儿子封官,按国家规定赏赐助丧财物。

程公许淡泊寡欲,晚年仅有一个僮仆,吃饭没有两样菜肴,一件皮衣用十几年不换。家没有

多余储蓄,尊敬爱护父母亲属非常周到。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①

(唐)李端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注】①大历末年,李端由校书郎出为杭州司马,司空曙(字文明)等友人仍留在长安,这首诗大约作于李端到杭州赴任途中。

9. 请合理补充相关成分,说说颈联的意思。

10. 本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9. 各个溪流靠近大海,潮水一起,溪水皆有回应;一棵树伫立在淮浦水边,树叶全部顺水流去。

10. 对故人的思念和独宿淮浦(客居楚地)的自怜。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秦地故人成远梦”一句虚写诗人忽梦忽醒,思念秦地友人,“楚天凉雨在孤舟”一句实写诗人客居楚地,孤舟夜雨,倍感凄凉。

【解析】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抓住重点意象概括,重点注意补充出“应”动作行为的主体,溪潮;补充出动词,靠边,伫立。描绘诗中的场景。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颔联的情感和抒情方式,注意抓住诗句“故人”“凉雨在孤舟”分析“对故人的思念和独宿淮浦(客居楚地)的自怜”,然后注意根据“秦地”“楚天”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秦地”为虚,“楚天”为实,虚实结合。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

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 (自居易《琵琶行》)

(4)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岳潜形。 (范仲淹《岳阳楼记》)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1). 伏清白以死直兮 (2). 黄发垂髫 (3). 曲终收拨当心画 (4). 长夜沾湿何由彻 (5). 奈何取之尽锱铢 (6). 日星隐曜 (7).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8). 箫鼓追随春社近

三、阅读。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下列小题。

有光其人

朱桂英

周有光出身于常州的名门世家,曾祖父一边为官,一边筚路蓝缕创办手工工业,不幸遭遇时代厄运。周有光的一生,也遭到了时代的剧烈冲击,厄运与转机相伴而来。

十岁时,周有光举家移居到苏州,这一搬家可以说改变了周有光的命运。当时的常州人会说,读完中学就行了;苏州人说,一定要上大学;与苏州近在咫尺的上海,则盛行“大学不行,一定要留学”的观念。

经过严格、艰难的连续六天考试,周有光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在这里,他不仅打下了学术基础,也切身体会到了欧美的先进制度。在走入校门前,他不会穿西装,拍报名照片

时闹出了把领带、领结一起系上的笑话。西方大学注重通识教育,他主要学国际贸易方向的经济学。周有光在友人、媒体、公众面前娓娓而道大学期间获得的种种方法论和经验时,百年后的国人很难不产生惊讶、羡慕的表情。

1925年的五卅运动,使得很多参与其中的中国学生和老师为了表态而离开圣约翰大学,周有光也在其中。新办的光华大学收容了周有光,他在这里读了两年,毕业后去杭州教书,同时参加银行的工作。

1937年8月13日,被誉为“血肉磨坊”的淞沪会战爆发。正在做银行工作的周有光,常常跟来访的人谈起他死里逃生的一件事。一颗从天而降的航空炸弹落在他身边,气浪将他掀到一条沟里。待他起身之后,发现自己毫发无损,而周围的人全部遇难。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派周有光去美国学习如何办银行。他将工作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他至今仍然念念不忘美国图书馆的服务之好。美国生活不仅让他学到许多专业知识,也体会到了社会管理的很多细节。

内战即将结束,自认患有“左倾幼稚病”的周有光在建设国家、照顾老母的焦虑下急忙回上海,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同时从事银行工作,但赶上了经济结构推倒重来的时代,最直接的遭遇是薪水骤降。社会主义市场替代资本主义市场,周有光一眼就看出苏联的银行制度落后还不如中国民国时期。此后,深谙西方经济学的周有光,面对正在全国推行的苏联经济学感到格格不入,甚至荒谬。

早在1920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改革运动是受到苏联的倾力支持,原则方案是在海参崴开会通过。有了这段经历,政府很容易想到这位有经验者。1955年.他去北京参与文字改革会议,结束后就决定留在北京,改行语文。同时期在上海,他的领导、学生纷纷自杀。职业的转换,居住的迁移,使得周有光在陌生环境中躲过了反右运动。别人一直说周有光命大,福星高照。就这样,他进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一个业余研究语言者,变成了大陆的“汉语拼音之父”。

1978年,傅汉思带了些教授组成访问团前来中国,团长是余英时。在中美蜜月期间,又时值外宾的到访,周有光的环境顺势被改善了很多。1984年,周有光终于有机会走出封闭已久的国门。他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分文不带就上了飞机,凭借海外关系顺利办事。他在回忆时很幽默,一句话带过之后的众多出国经历,“从此,人家就知道我没有死掉,常常有人邀请我出国,有时一年出去几次”。

解冻年代里,周有光身上的美式教育背景,为他创造了太多的便利和机会。圣约翰大学的校友散布在世界各地,且多是行业内的翘楚,他们每两年开一次校友会,在新加坡租豪华

游轮。当周有光因为年迈而行动不便时,同学们还会把录像带送给他。

经历了波折的生活,见证了时代的多次剧变,周有光在晚年开始思考专业外的政治、历史、文化问题。尤其是1988年12月,他离休了,同年里得到了一台电子打字机可以方便写作。当有了大把闲暇可以挥霍在读书写字上,周有光发表了大量的杂文。

2008年,李怀宇的《周有光百岁口述》出版,把这位关心时事、批判现实的百岁老人带到了普通读者面前。从此,多家出版社来找他出书,出一本火一本。老人的年岁是个奇迹,能在如此高年龄的时候还关注新闻、反思现实政治、倡导民主道路,闻听者很难不会拍案叫绝。

(摘编自2013年01月19日《新京报》)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周有光拥有豪门世家,祖辈的业绩相当显赫,但是由于遭受外来厄运,致使周有光家族一蹶不振,彻底改变周有光的命运。

B. 周有光的学术成就离不开在圣约翰大学求学的这段经历,这段经历为他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获得许多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C. 在复旦大学教书期间,整个社会正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的阶段,周有光的薪水大幅度降低,以致自己产生了照顾老母亲的焦虑感。

D. 周有光在圣约翰大学接受了美式教育,了解了欧美的社会制度,也使他拥有丰富的海外人脉资源,以及太多的便利和机会。

E. 淞沪会战爆发后,周有光经历过一件死里逃生的事情。他反复讲述此事,以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同胞的热爱之情。

13. 文末叙述《周有光百岁口述》等出版情况,有何用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4. 周有光的一生“厄运与转机相伴而来”,请问“厄运”和“转机”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具体阐释。

【答案】12. BD 13. (1)从自身内容来看,介绍了周有光在高龄时依旧思考社会问题。(2)从传主形象来看,展示周有光关心时事、反思现实的性格特征。

(3)从文体特点来看,出版的书深受读者厚爱,反映传主成就深得认可,体现传记内容的真实性。

(4)从读者感受来看,让我们对百岁之年的周有光更生崇敬之情。

14. (1)经历1925年的五卅运动,他为了表态而离开圣约翰大学,进入新办的光华大学读书,毕业后在杭州教书,同时进入银行工作,开始新生活。

(2)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他从航空炸弹边幸存下来,此后有机会被国民政府派去美国学习。

(3)恰逢50年代的反右运动,他去北京参与文字改革会议,改行语文,从事汉语拼音研究,躲过反右运动,成为“汉语拼音之父”。

(4)经历波折生活和多次时代剧变,他在晚年开始思考专业外的政治、历史、文化问题,取得丰硕成就。

【解析】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彻底改变周有光的命运”有误,过于绝对;C项,“照顾老母亲的焦虑感”是在去上海复旦大学工作之前就有的,时间颠倒;E项,“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同胞的热爱之情”不合文意,过分拔高。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中插入某情节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分析文末叙述《周有光百岁口述》等出版情况,有何用意,注意从内容,文体特征和传主的形象的塑造的角度分析,从自身内容来看,介绍了周有光在高龄时依旧思考社会问题;从传主形象来看,展示周有光关心时事、反思现实的性格特征;从文体特点来看,出版的书深受读者厚爱,反映传主成就深得认可,体现传记内容的真实性;从读者感受来看,让我们对百岁之年的周有光更生崇敬之情。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周有光的一生“厄运与转机相伴而来”,中“厄运”和“转机”的表现,注意抓住文中的具体的时间段中传主的主要事件进行分析归纳,重点抓住“1925年的五卅运动之后”“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50年代的反右运动”“晚年”等时间段进行归纳概括。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印度著名电影人、《摔胶吧!爸爸》的导演阿米尔·汗表示,自己在电影世家中长大,从小

耳濡目染

....的创作要义就是:故事永远是电影的核心。

②学校足球老师的水准参差不齐,没有专业的训练装备,要想大力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首.

当其冲

...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和足球训练环境。

③王铮亮通过选秀节目开始进入大众视线,他凭借卓尔不群

....的才能和勤奋刻苦的训练,在通俗歌曲演唱方面展现出动人的魅力。

④笼统地“打倒万恶的奥数”,是自毁人才长城,不足为训

....。“奥数”是打不倒的,那种违反儿童天性充满铜臭味的“奥数班”才是要打倒的。

⑤在一个自媒体遍地开花、网络文学良莠不齐

....的时代,用心写好文章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想要用文章来温暖人心更是难得的追求。

⑥从懵懵懂懂到学有所成,从胸无城府

....到腹有诗书,清华大学3名年轻学子在施一公的带领下,破解了困扰科学界30年的世界级难题。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①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用在此句合乎语境。②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句中被误认“首先”之意。③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运用正确。④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此句的意思是说“笼统地‘打倒万恶的奥数’”不可取,合乎语境。

⑤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此处用来形容“网络文学”,显然用错对象了。⑥胸无城府:喻为人坦率。用在此处不合乎语境。根据句意,此处应用“胸无点墨”。综上分析,运用正确的有①③④,错用的有②⑤⑥。故答案选B。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全国施行“新高考”后,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客观科学,是考生和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将作为高校在招生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

B. 原本遥不可及的宇宙太空和深邃海底,已被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化为咫尺。但中国人将不停地向着更深、更远、更高、更广的领域迈进。

C. 告别现有的商业模式,最简单、最高效的做法就是由客户真正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以“互联网”的方式来提高集客能力,降低成本。

D. 范雨素流水账式的叙事并没有渲染苦难,而是谈苦难之外对生活趣味的追求。她不仅没有去博同情,相反,她表达了对富人的同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

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A 项,成分残缺,在“也将作为高校在招生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前补上主语“综合素质评价”;B 项,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不配。“化为咫尺”的是“遥不可及的距离”,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太空和深邃海底”;C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由客户真正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要么改为“由客户真正的消费需求出发”,要么改为“以客户真正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C “由客户真正的消费需求出发”和“以客户真正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1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日前收到你的来信和书稿,今已阅示,并提出了我的一点拙见,仅供参考。

B. 老师,久仰了,自小学毕业分别后,我一直都特别想念您,您身体还好吧?

C. 令郎知书达理,好学上进,现又秉承父志,研究量子力学,实在可喜可贺!

D. 在本届文化年会上,大家一致推举您忝列“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答案】

C

18. 下面一段文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提炼出其中一个特点,然后自拟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具有这个特点;(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40-60字(含标点符号)。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答案】特点:① 拟人;② 象征;③ 超常规搭配;④ 陌生化手法;⑤ 间接引用。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语段特征,注意从手法,仿写时注意使用这种手法,从手法看,运用拟人,或象征,或比喻,或超常规搭配,或陌生化手法,或间接引用,“古

老民族的伤口”是拟人;“滴血”是“晚霞”的比喻;“凄艳的晚霞”是超常规搭配;前后句整体来看是象征;“一位年轻的诗人……”是间接引用。所写句子要能够体现提炼的语言特点之一,内容合理,表达生动,语言流畅。

19. 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要对总论点进行分解,也有用“观点加例子”方式的,如《放飞心灵》的论点分解为:

(1)李白放飞心灵,在青崖间且歌且行。

(2)陶渊明放飞心灵,在南山下悠然自得。

(3)莱特兄弟放飞心灵,载着梦想翱翔于蓝空。

请运用这种方式,以“幸福或坚强”其中一个

....为话题,请选取“袁隆平、富兰克林、卡尔·马克思、徐霞客、谢坤山、贝多芬”等人物,写一组句子。

【答案】例一

幸福

富兰克林告诉我们,幸福来自细小处,靠我们去寻找

袁隆平用行动告诉我们,幸福是用自己的奋斗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粮食

卡尔马克思告诉我们,幸福是为世界工作,为人类谋福祉

例二

坚强

谢坤山身残志坚,在布里搏斗是一种坚强

徐霞客为了记录祖国山水,不畏危难,跋山涉水,徒步沙漠是一种坚强

袁隆平从不放弃寻找野败,呕心沥血,艰苦的实验和探索是一种坚强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主要考核仿写,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此题注意抓住“幸福或坚强”这一中心,采用观点+例子的形式。

五、作文。

20. 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商务部4月16日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7年。这对中兴而言,数万人就业将受到威胁,企业未来不论是产品开发、规划、制造、销售等环节都将遭到重挫,领跑5G时代将成为泡影!

一个“芯片”,将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以下是网络观点: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上真正立足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②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靠买部件组装,看别人脸色,必然受制于人。

③靠投巨资研发游戏、送外卖、投放共享单车,我们永远赢不了。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语录)

⑥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领袖语录)

《科技博览》杂志的“热点评论”栏目根据以上网络热议的观点向社会征稿,该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反思,请你给该栏目写一篇文章投稿。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健康,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创新从突破中来

创新是个人成功的源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要创新,就要敢于突破。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普朗克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但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原来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最终,他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为权威为受害,由此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而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破,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伟大的权威。

由此可见,突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敢于突破,不迷信权威,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才会有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爱因斯坦说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创新。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五易画风,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创新。正

因为齐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任然能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成熟完美,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他曾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不是一味地模仿前人,而是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创新就像是一扇关闭的门,需要我们去打开,勇于创新,你会发现很多,勇于创新,你会懂得很多,只有勇于创新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所以,无论是科学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创新与突破,创新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须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不能被权威所束缚。记住,创新从突破中来。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要掉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关于“中兴问题”引发的思考,提供六种观点: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上真正立足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②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靠买部件组装,看别人脸色,必然受制于人。③靠投巨资研发游戏、送外卖、投放共享单车,我们永远赢不了。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亡羊补牢,未为晚也。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语录)⑥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领袖语录),材料的主要内容涉及“创新的重要性”“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忧患意识”“辩证的看待问题”,立意时,支持反对均可,体现其开放性,思考和建议,首先要符合观点,其次是能与自己的感触和思考产生内在联系,体现思维的深度和高度,行文时注意谈完掌握芯片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后,必须分析“中兴遭受制裁”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方方面面的“建议”。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

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rx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