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教学大纲鲍升华

更新时间:2023-05-03 23: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340044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学分学时:51学时(课内学时:51实验学时:0)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适用对象:本科

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财会学、宏观经济学

5.首选教材:鲍升华、赵玮,《现代管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备选教材:许庆瑞,《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

(1)龙竹、余保东等,《管理学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凯,《管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美)斯蒂芬·P·罗宾斯,大卫·A·德森佐,《管理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津,《世界管理学名著精华》,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5)哈佛商学院教程研究工作室,《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6. 考核形式:考试(闭卷)

7. 教学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现代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和最有前途的学科之一。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经济时代,对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学习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课程是经济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内容,掌握管理学思想发展史、现代管理的科学体系和一般方法,理解管理的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激励、控制、创新,以及现代决策的技术与方法,能对案例的分析能从定性和定量的方面得出结论。在实践中,学会用管理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自己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由于本课程属于基础性较强的课程,一般在低年级开设,所以要求老师在熟练掌握本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通过课堂案例、课堂和课后作业、学生小组讨论以及拓展训练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经管类的基础学科,是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与其他课程的课程的衔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表: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第一章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总体上把握管理研究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基本原理,掌握管理基本职能的构成及各职能之间的关系,理解环境对管理的影响、管理人员的分类与技能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管理概念、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环境、管理人员的分类及技能要求

难点:管理四大职能的异同,管理者把握、运用它们的能力如何影响组织绩效。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一、管理的含义

二、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二)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三、管理的基本职能

(一)计划

(二)组织

(三)领导

(四)控制

第二节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一、管理的作用

二、管理的任务

(一)实现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

(二)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

(三)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节现代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现代管理学的内容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二、现代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综合性

(二)不精确性

(三)软科学

三、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二、人本原理

三、反馈原理

四、能级原理

五、弹性原理

六、效益原理

第五节管理与环境

一、组织的一般环境

(一)政治法律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技术环境

(四)社会文化环境

(五)自然环境

二、组织的特殊环境

(一)资源供应者

(二)竞争对手

(三)顾客

(四)政策法规

(五)其他环境因素

第六节管理人员的分类与技能要求

一、管理人员的分类

(一)高层管理人员

(二)中层管理人员

(三)基层管理人员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二、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一)技术技能

(二)人际关系技能

(三)概念技能

思考题

1.评价将管理视为“通过他人完成工作”的概念。

2.管理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3.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他们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既定目标的?

4.有几种不同的管理层次?他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管理思想,掌握管理主要理论及其演变过程,主要包括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及现代管理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典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理论的思想和代表人

难点:现代管理理论流派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二、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三、近代管理思想

第二节古典管理思想

一、科学管理理论

(一)制订工作定额

(二)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三)实施标准化管理

(四)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

(五)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六)实行例外原则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七)劳资之间的“心理革命”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企业经营活动类别与人员能力结构

(二)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权力论

(二)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一、人际关系理论

(一)霍桑试验

(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一)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

(二)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

(三)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

(四)权威接受论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程序学派

二、系统管理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经验主义学派

五、权变理论学派

六、管理科学学派

思考题

1.明确法约尔原则,并对其中四个原则进行简要叙述。

2.西方管理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是什么?

3.什么是科学管理?是谁提出来的?讨论科学管理的四个主要原理。

4.泰罗对科学管理的贡献是什么?

第三章计划

教学目的与要求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计划工作的类型、程序、目标管理与现代计划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划工作的类型、目标管理

难点:现代计划技术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计划的性质与类型

一、计划的性质

(一)目的性

(二)首位性

(三)效率性

(四)普遍性、

二、计划的类型

第二节计划工作的原则与程序

一、计划工作的原则

(一)限制因素原则

(二)许诺原则

(三)灵活性原则

(四)导向变化原则

(五)投入原则

二、计划的工作的程序

(一)估量机会

(二)确定目标

(三)确定前提条件

(四)拟定可行方案

(五)评价备选方案

(六)挑选可行方案

(七)拟定政策与辅助计划

(八)编制预算

第三节目标与目标管理

一、目标的性质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一)层次性

(二)多样性

(三)网络性

(四)主次性

(五)时间性

(六)可考核性

二、目标管理

第四节现代计划技术与方法

一、滚动计划法

二、网络分析技术

思考题

1. 什么是计划?计划的原因?论述计划和决策的关系。

2.简述各种类型的计划。

3.什么是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它们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4.什么是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它们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5.讨论计划过程的步骤。

第四章决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决策的类型与原则,决策的活动的基本程序、方法及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决策的类型与原则,决策的过程

难点:现代决策方法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决策的概念与类型

一、决策与管理

二、决策的要素与特征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一)决策者

(二)决策对象

(三)信息

(四)理论和方法

(五)目标

三、决策的类型

第二节决策的原则与过程

一、决策的原则

(一)信息原则

(二)科学可行性原则

(三)系统思考原则

(四)反馈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决策的标准

(一)最优决策标准

(二)满意决策标准

(三)合理决策标准

三、决策的程序

(一)发现问题

(二)找出原因

(三)明确目标

(四)拟定可行方案

(五)方案评估及选择

(六)方案实施

第三节现代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一)头脑风暴法

(二)德尔菲法

(三)电子会议法

二、定量决策技术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思考题

1.决策的涵义是什么?

2.简单叙述不同类型的决策,对每种类型的决策可用一至两个例子。

3.决策过程的步骤是什么?解释每个步骤。

4.简述定量决策的具体种类。

第五章组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组织的结构类型,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及组织结构运行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几种组织结构的类型的区别,组织结构的设计

难点:每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组织结构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组织的基本涵义

一、组织的含义

二、组织的类型

三、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组织结构类型

一、直线型

二、职能型

三、直线职能型

四、事业部型

五、矩阵型

六、模拟分散管理组织形式

七、多维立体型

八、网络结构

第三节组织结构的设计

一、管理幅度的确定和管理层次的划分

二、部门划分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一)按职能

(二)产品

(三)地区

(四)其他划分

三、明确职权关系

(一)三种职权

(二)正确处理直线与参谋的关系

第四节组织结构的运行

一、集权与分权

二、授权

三、委员会管理

思考题

1.什么是组织,将组织分类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2.组织结构的含义是什么?组织图说明了什么?在设计组织结构时应考虑什么因素?

3.叙述部门化的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适合于哪种情况。

4.高度集权的组织与高度分权的组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5.什么是控制幅度?

6.扁平式结构与高耸式结构有何不同?扁平式结构怎样才能变成高耸式结构?反过来呢?

7.什么是委员会?其常见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8.解释:职能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9.什么是矩阵组织结构?它是如何建立的?矩阵组织结构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是什么?

第六章人员配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识别劳动力需求的方法及招聘、选拔、培训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管理人员需要量预测、选聘、考绩与培训

难点:职务描述与职务规范的设计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人员配备概述

一、人员配备的任务

二、人员配备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三、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管理人员的选聘

一、人才储备图

二、管理人员需要量预测

三、职务描述与职务规范

四、组织选聘的管理人员来源

五、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

六、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管理人员考绩

一、管理人员考绩的目的

二、管理人员考绩的工作程序

第四节管理人员的培训

一、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

二、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

三、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

(一)工作轮换

(二)设置助理职务

(三)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理

(四)集体研讨会

(五)参观考察

思考题

1.人员配置是怎样与组织职能相关的?

2.区分招聘和选拔。

3.什么是招聘?描述招聘的一些来源。

4.什么是选拔?说说选拔过程的步骤。

5.区分培训和开发。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6.如何确定培训需求?

第七章领导与激励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领导与激励的基本概念与来源,重点掌握领导与激励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领导者的权力,有关人性的假设,三种领导理论,激励理论

难点:权变领导理论、双因素理论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领导及领导者的权力

一、领导的含义

二、领导者权力的构成

(一)惩罚权

(二)奖赏权

(三)合法权

(四)表率权

(五)专长权

第二节有关人性的假设及相关学说

一、从经济人到复杂人的假设

(一)经济人

(二)社会人

(三)自我实现人

(四)“复杂人”

二、从X理论到Z理论

(一)X理论

(二)Y理论

(三)Z理论

第三节三种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性理论

二、个人行为理论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一)专制、民主和放任式领导方式

(二)领导的连续统一体

(三)领导行为四分图

(四)管理方格理论

三、权变理论

(一)菲德勒模型

(二)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三)途径-目标理论

第四节激励

一、激励的含义

二、激励的过程

三、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三)三种需要理论

(四)公平理论

(五)期望理论

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方格图?它衡量了什么样的领导特性因素?

2.什么是激励?其组成要素是什么?

3.通过激励模型,阐述需求、行为、目标实现和驱动力之间的关系。

4.古典激励理论有哪些观点?

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有哪五种需求?它们与研究激励有何关系?

第八章沟通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总体上把握沟通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沟通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网络,掌握沟通的障碍与实现有效沟通的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类型与沟通网络,有效沟通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难点:有效沟通的措施与技巧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沟通与沟通过程

一、沟通的含义与作用

二、沟通过程

第二节沟通类型

一、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与电子媒介

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与斜向沟通

三、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第三节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一)轮型网络

(二)链型网络

(三)环型网络

(四)全通道网络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

(一)集束式

(二)偶然式

(三)流言式

(四)单线式

第四节有效沟通

一、有效沟通的原则

二、有效沟通的基本步骤

三、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

四、提高沟通有效性的措施及技巧

思考题

1.什么是沟通?沟通的类型有哪些?

2.什么是有效沟通,如何有效地克服沟通障碍?

3.沟通根据信息充裕程度的不同有哪几种媒介?

4.沟通的网络有哪些?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第九章控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控制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模式,能掌握并运用控制的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控制的过程,控制的类型与关键控制点,有效控制

难点:控制类型的划分、目标移置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控制的性质

一、控制的含义

二、控制的重要性

第二节控制的过程

一、建立标准

二、衡量

三、比较

四、采取管理行动

第三节控制机制的类型与关键控制点

一、控制的类型

二、关键控制点

(一)物理标准

(二)成本标准

(三)资本标准

(四)收益标准

(五)程序标准

(六)无形标准

第四节有效控制的特征

一、控制职能的失调

二、有效控制的特征

第五节控制方法和技术

一、财务控制

页脚内容

机密★启用前坐位号

二、质量控制

三、生产控制

四、存货控制

第六节信息技术及信息处理

一、信息技术

二、信息处理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

思考题

1.解释控制过程的各个阶段。

2.简要叙述“预防控制、例外控制、经济订购批量、管理信息系统。

3.简要描述控制工具是如何运用于下列特定领域中:

(1)质量控制

(2)生产控制

(3)存货控制

页脚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rq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