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题库
更新时间:2023-09-09 17: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C) A 刘少奇
2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 毛泽东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C) A 国民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4 “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D) A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 B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 C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的 D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的
5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6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C) A 改革与发展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D)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D) A “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B)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 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单 项 选 择 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指南 10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是在党的(D) A 十七大 11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A) A 坚持与时俱进 C 坚持廉洁奉公 1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A 以人为本 13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表现在(D) A 科学发展观高于唯物辩证法 B 科学发展观包括唯物辩证法 C 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辩证法
D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14 在我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B) A 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C 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B) A 邓小平D 王稼祥 2 思想路线又称为(D) A 组织路线C 认识路线 3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C) A 十二大 C 十四大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B)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重视(A) A 理论决定实践
1
C 理论对实践的基础作用 6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C) A 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C 实事 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7 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D) A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 实事求是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 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然得出的结论是(B) A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0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A)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 事物量变质变的统一 C 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 D 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是(B) A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A 民兵是胜利之本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A)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 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B) A 国民党新军阀 C 封建地主阶级
5 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B) A 封建主义 B 帝国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D) A 小资产阶级 C 无产阶级 7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A) A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三权分立”制度 D 国务院领导制
8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 A 土地革命问题 C 武装斗争问题 9 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B) A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 坚持游击战
D 把支部建在连上
10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C)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2
C 保护民族工商业 D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社会性质属于(D)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新民主主义社会 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主体是(A)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党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供了(C) A 文化基础 4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B) A 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C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5 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方式是(A) A 自愿充公 6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B) A 帝国主义经济B 资本主义经济 C 社会主义经济
7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C)
A 1949年B 1953年C 1954年D 1956年
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A) A 群众基础 10 在我国(台港澳地区除外),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 A 全国大陆的解放 C 土地改革完成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 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2 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C) A 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B 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
C 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道路 3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D)
A 前提条件B 主要特征C 经济实质D 根本任务 4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D)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 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5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 科学技术B 先进思想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D) A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D)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 B 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 C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8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A) A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
C 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 D 实现按劳分配
9 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D) A 强大的人民政权B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 强大的人民军队D 自己的发展
10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D) A 马克思和恩格斯B 列宁 C 毛泽东D 邓小平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邓小平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C) A 商品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
B 生产力落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C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人口多且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2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B) A 邓小平
3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的是(C) A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由(A) A 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B 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C 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D 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5 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的(B) A 准备阶 奠基阶段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 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 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C) A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C “三个有利于”标准
8 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C) A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9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的“一个中心”是(B) A 人民当家作 经济建设 C 改革开放
10 新时期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是(C)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11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提法是哪一年首次提出来的(B) A 1978年3月B 1979年3月 C 1980年3月D 1982年3月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D)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 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C)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 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 我国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B) A 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
4
B 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1987年的党的十三大 D 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
2 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的著作是(B)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D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3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 A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 具有对抗性
4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D) A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C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的重点是(B) A 经济体制改革 C 文化体制改革
6 我国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它决定于(A) A 改革的方向 C 改革的本质
7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 A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整个社会的发展 8 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C) A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 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 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9 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的会议是(B) A 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4年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 1988年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D 1993年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10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B)
A 1995年1月1日B 2001年12月11日 C 1948年1月1日D 1950年3月6日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党的领导人是(C) A 邓小平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C) A 江泽民
3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D)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A)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C 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以“三资”企业为主体
5 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 质的提高上 C 再就业上
6 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实行的制度是(A)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按要素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 在下列各种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指(C) A 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 C “三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8 实行承包经营的某国有企业厂长,由于超额完成了利润等指标,除正常工资收入外,还获得5万元按承包合同规定的奖励。这5万元收入就其性质来说属于(D)
5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8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下列哪些客观条件决定的(AC)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按劳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C 社会主义社会现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 按劳分配的公平正义性
9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D) A 优抚安置 10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BC) A 制度不健全 C 统筹层次过高 11 共同富裕不等于(ABCD) A 同速富 12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BD)
A 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前提的 B 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C 意味着发展速度已无足轻重
D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13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ABCD) A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ACD) A 坚持党的领导B 政治体制改革 C 依法治国
2 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家机关有(BCD) A 党政机关B 检察机关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有(BCD) A 参政议政 4 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有(ABC) A 城市居民委员会 C 军队士兵委员会 5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有(ABCD) A 民主管理D 民主监督 6 关于依法治国,正确的理解是(BD) A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B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C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一切公共事务
D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7 关于民主,正确的理解是(ACD) A 民主是历史的范畴
B 民主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重要
C 无论资本主义民主还是社会主义民主,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权益 D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 8 关于“人权”,正确的理解是(AD) A 人权是社会的产物
B 对所有国家来说,政治平等是最重要的人权 C 人权的实现不应以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为前提 D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人权
9 中国共产党对其他民主党派的领导包括(ACD) A 组织领导 C 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10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是因为(BCD) A 性质相同 C 历史使命相同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先进文化中的“先进”是指(ABCD) A 符 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C 反映时代进步潮流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表现为(ABC) A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6
B 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
C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3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和原则是(ABCD) A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 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先进优秀文化成果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AB) A 思想道德建设
B 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
C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表现在(ABCD) A 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B 发扬了我们党优良的革命道德传统
C 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
D 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 7 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必须 (ABCD) A 坚持制度建设为根本
B 充分体现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
C 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评价、奖惩和监督机制 D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8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下列属于“四有”的是(ABCD) A 有文化
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BCD) A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为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C 是严密的科学体系
D 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0 文艺工作要坚持“双百”方针,就是鼓励(ACD) A 指导思想多元化 C 文艺作品多样化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有(ABCD) A 和为贵
B 兼相爱、爱无差
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 大同社会
2 毛泽东与社会和谐相联系的著作是(AC) A 《论十大关系》 B 《矛盾论》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实践论》
3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BD) A 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 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C 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D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三个文明”的关系是(ABCD)
A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B 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C 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基础 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 5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AB)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C 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17
D 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6 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ABCD) A 创造能力 C 创业能力
7 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是(ABCD) A 价廉
8 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的举措是(ABCD) A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B 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 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D 取缔非法收入和打破经营垄断
9 新形势下,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指导方针是(BD) A 坚持公平、平等原则B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 C 坚持多层次,可持续发展
10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ABCD) A 优化教育结构 C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这些条约是(ABD) A 《北京条约》 C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 台湾问题是(BD)
A 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 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C 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存留下来的问题 D 中国的内政问题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国际条约是(BD) A 《开罗宣言》 C 《波茨坦公告》
4 下列叙述中,属于“一纲四目”内容的有(ABC) A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 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C 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D 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5 在“一国两制”下,两种制度的关系是(ABC) A 不分主次 6 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CD) A 通过中美谈判方式来解决 B 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C 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D 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 “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在于(ABCD) A 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B 是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C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 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
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香港、澳门这两个地区采取的立场是(ABCD) A 香港、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B 不承认外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 C 在条件成熟时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 D 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9 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示范作用表现在(AB) A 表明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B “一国两制”构想完全能够满足台湾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C 殖民主义侵略中国所遗留的问题可通过“一国两制”构想解决
D 新世纪以来,随着大陆军事实力的增强,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威慑力量 10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是(ABCD)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三大外交方针是(ACD) A “另起炉灶”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
C “一边倒” 2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ABCD)
A 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B 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C 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D 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 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是指(ABC) A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 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D 人权高于一切
4 当今时代的潮流是(ABCD) A 人民要合作 C 社会要进步
5 进入21世纪,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ABC) A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 总体一致、局部差异 6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指(ABCD) A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原则 C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7 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ABCD) A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8 关于我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主张,正确的是(ABCD) A 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B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C 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D 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9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有利于(ABCD) A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B 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10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是指(ABCD)
A 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B 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C 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包括(ABCD) A 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B 中介组织和从业人员
C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 D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是(BC) A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C 和平与发展
3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 A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 与我国有联系的外国友人
4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建设人民军队(ABC) A 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
B 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
C 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D 建立巩固的国防
5 知识分子是(ABCD)
A 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群体 B 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群体 C 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19
D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
6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CD) A 工农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 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C 大陆范围内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 大陆以外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7 胡锦涛对人民军队在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科学定位是(ABCD) A 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 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 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8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BC) A 维护祖国统一 B 反对民族分裂
C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D 尊重各民族的自由选择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的新特点是(ABC) A 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不再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ABCD) A 尊重知识C 尊重创造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在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党的性质的表述是(ABCD) A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AB) A 执政为民 C 团结和谐 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ABC) A 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B 是人民的选择
C 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D 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4 总结党的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必须始终(ABD)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主要包括(ACD) A 组织领导 6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BC) A 批评与自我批评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CD) A 毛泽东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 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BCD) A 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 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C 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 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9 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ABC) A 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B 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C 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D 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和根本利益的关系
10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要进一步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BC) A 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 B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D 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0
辨析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答: 错误。这个命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可从两个方面分析。(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的思想”则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和,其中包括了他在各个时期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思想,而这些不正确或错误的思想则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2)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其他领导人尤其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思想不仅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科学著作中,也体现在党的历史文件和主要领导人的科学著作中。 2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答: 错误。这个命题混淆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只有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 错误。这个命题混淆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答: 错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所以通常把思想路线简要概括为实事求是。
辨析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指南2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答: 正确。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地保持思想的活力,防止思想的僵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所以,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答: 错误。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唯一的斗争形式。
答: 错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武装斗争也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但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但必须明确,其他斗争形式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武装斗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答: 错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 和平赎买就是由国家支付私营企业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答: 错误。和平赎买是变革所有制的一种方式。即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所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同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答: 错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根本不同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一定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使少数人发财致富。命题只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要发展生产力的现象,而未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阻碍的一面和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的与社会主义根本不同。 2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答: 错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命题不正确。因为在当今世界上,由于历史的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众多资本主义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甚至处于不同程度的贫穷状态。目前,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不发达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原因是最重要的。但这是暂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答: 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分析,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 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答: 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
21
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 改革是一场革命。
答: 正确。改革是一场革命。因为,改革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革命。 2 我国现阶段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应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
答: 错误。在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上,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根据“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在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上,我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把注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而不要因纠缠于抽象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而贻误改革开放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的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对于那些虽然姓“资”,但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无条件地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而要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经济成分发展。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市场经济是一种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经济形态。
答: 错误。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运行体制。它在封建社会已经萌芽,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存在,因此,它不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
2 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应当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
答: 错误。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应当从一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能简单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 3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答: 错误。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只能是公有制经济。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答: 错误。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它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着根本的不同。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而不是反对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2 民主、自由、人权是不分国界的。
答: 错误。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的普遍追求。但是,民主、自由、人权是历史范畴,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利益不同,各个国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的认识和实践也不同。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其本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在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民主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民主,因而也存在为少数人服务的民主和为多数人服务的民主。自由同样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有其实际的内容。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只能说具有形式上的自由权利,实际上真正通行的是财富的自由。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根本问题。人权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人的产物。西方发达国家人权理论强调的主要是个人的政治权利,而不大讲经济和社会权利。我们强调,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答: 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1) 这句古语的意思是: 只要米仓充实,衣食丰足,人们物质生活好了,就会讲究礼节,知道荣辱,重视精神道德。(2)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它说明精神文明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但是,有了一定的物质文明并不意味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物质生活好了,如果不抓精神生活、社会风气,它不会自然而然就好起来的。(3) 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2 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答: 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我们既要看到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特殊重要性,又不能夸大文化作用,滑向“文化决定论”。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有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滑向“文化决定论”。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
答: 错误。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从社会性质方面对社会的划分。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它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一种社会理想,而不是社会形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本质属性。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
答: 正确。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加强和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政治稳定,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社会条件。 3 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22
答: 错误。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等同的。 答: 错误。“两种制度”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方面,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但它们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有主有次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主体,大陆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个别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因此,“两种制度”在“一国两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对等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为主,香港、澳门、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在次。
2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 正确。(1) 邓小平说过,如果“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来的。(2) 在一个国家里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这是史无前例的。“一国两制”构想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原则运用于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这是一个创造。“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答: 错误。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但并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都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始终不得安宁,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这也是促使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进一步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在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新情况下,不能因为坚决主张反恐而改变反霸立场,不能用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 2 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答: 正确。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反,单边独霸则是和平与发展的大碍。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要求我们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就是无条件地团结一切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
答: 错误。新时期统一战线建立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基础上,要实现最广泛的团结,要以爱国主义为条件,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只要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只要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只要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符合这样条件的一切力量我们才可以团结。 2 劳动力市场的出现,改变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答: 错误。劳动力作为一种社会资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它的配置将逐步实现市场化。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既是国家或公有制企业的主人,又是自由支配自己劳动能力的所有者。这不仅对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而且对劳动者自主择业、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改善自己的社会处境和物质生活待遇,也是有利的。它将使工人的主人翁地位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强化。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体制和管理上的不健全,在某些方面难免出现一些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对这些问题,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以维护全体职工主人翁的地位。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答: 正确。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答: 错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临着国内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这就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严重挫折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材料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我们党是集体领导,毛泽东同志是这个集体领导的代表人,是我们党的领袖,他的地位和作用同一般的集体领导成员是不同的。
——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材料三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3
——摘自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本课程知识分析说明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答: (1) 能否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做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3)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晚年的确犯有错误。但是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
——摘自胡锦涛: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虽然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经济这条腿长了,但社会这条腿一直没有很好地发展。一个人、一个国家,两条腿一长一短,走起路来就会站不稳,站不住。 ——温家宝总理2003年6月在香港就记者有关提问的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材料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指南答: (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发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即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和改革前的中国都曾片面强调发展公有制经济,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了,中国社会从1958—1978年的20年间基本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民经济没有得到多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材料二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材料三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 金融危机在蔓延,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的因素也在显著增加。二、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三、 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四、 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五、 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 (1) 用党的思想路线的有关理论,分析苏联解体和我国改革开放前20年停滞徘徊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不合实际的传统观念,我们进行了哪些重大方针政策的创新。这些创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请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作一扼要概括。
(3) 综合材料一、二、三说明我们应如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应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答: (1) 其原因从思想路线上说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搞教条主义,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2) 重大方针政策的创新有: 改革所有制结构,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可概括为敢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3) ① 从实事求是出发,再次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审视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分析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继续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思想从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开拓我国发展的新境界。② 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化挑战为机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③ 为民谋利,以人为本。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具有一致性。我们应树立群众路线,以民为本,推进制度创新,调整利益格局,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着力解决有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保障社会稳定,转变发展思路,应对困难和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在《中国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一文中谈到,在目前的国民革命中,资产阶级是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上,而无产阶级是处于赞助者的地位上,国民革命胜利后,当然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他在《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一文中又谈到,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 材料二彭述之在《谁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一文中指出,“各个阶级,除开游民无产阶级外,差不多是和无产阶级接近的。容易受工人阶级的暗示和领导的”,所以革命的领导权“天然”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
材料三1936年11月,毛泽东在《领导权问题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不能由资产阶级的领导来完成,而要由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来完成。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出来的观点存在什么错误?
24
(2)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 (3) 中国无产阶级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 (1) 材料一的错误就是主张无产阶级自动放弃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权,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材料二认为无产阶级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者,没有看到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不可能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它又不会自动放弃这种领导权,所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贯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
(2) ①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② 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本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外,还有特殊优点,即深受三重压迫,最富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相对集中,易于形成统一和强大的力量;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联盟;在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中国最有觉悟的阶级。
(3) ① 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过程中,必须坚持领导权,实行独立自主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保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②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③ 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④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必须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材料二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根据材料谈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答: (1)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2) 无论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3)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但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克服,甚至在一些方面又有发展,特别是此后不久出现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经济建设中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社会主义生产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及其以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 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遗留问题。无论是改造还是改革,都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两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2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
——摘自《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材料二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今天我们也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当然缺点也有。从工作来看,有时候在有的问题上是急了一些。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答: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成功地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改造给我们在新世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1)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建设工业化国家的同时,前后四年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 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党的正确领导是引导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3) 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造(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比较顺利地实行了如此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广大人民普遍拥护和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改造(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4)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毛泽东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一些失误和偏差,一是当时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二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三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全党和全国上下坚持和贯彻这个重大战略思想,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和偏差。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
25
变,它绝不能袖手旁观。但这要冒与中国交战交恶的危险,也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材料三说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两岸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2) 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但由于美国插手,两岸迈向统一的进程中充满艰巨复杂的斗争。对此,我们一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尽量减少可能引起的动荡与冲突,与美国灵活周旋,斗而不破;另一方面,不承诺放弃武力,不允许外国势力为所欲为地染指台湾问题,以期通过两岸人民共同的努力,最终实现祖国统一。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摘自胡锦涛: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如何理解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问题?
答: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不同,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展,都要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任何国家都不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平等协商,集中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遵循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经济增长迅速,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治和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中国的国力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以及它在国际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坚守原则,不结盟,不当头,不怕压,不信邪的严正态度,不能不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摘自《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求是》2004年第4期
材料二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忠实实践者。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同165个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外交关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维护了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亚非拉国家提供了不附加政治条件的经济技术援助,增进了同这些国家的友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达程度的所有国家改善和发展互利合作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所有这些,都是同中国坚定地、真诚地、创造性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不开的。
——摘自2004年6月28日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 如何理解中国提出与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促进国际关系发展作出的贡献? (2) 如何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大意义?
答: (1)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思路。
(2)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发展与贯彻实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2005年底已完成裁军20万的任务。白皮书说,人民解放军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界新阶段历史使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白皮书介绍,中国于1985年、1997年和2003年,分别宣布裁减军队员额100万、50万和20万。2005年底,中国完成裁军20万任务,军队规模现保持230万。人民解放军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活、战斗力强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摘自2006年12月30日《南方日报》
材料二1998年夏,中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在这场历史罕见的天灾面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最终取得了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严防死守,确保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指示,命令解放军全力支持抗洪抢险。近30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火速赶往灾区,同沿江数百万干部群众一起日夜奋战,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终于在勇敢的中国人民面前退却了。这场大灾并没有造成大难,没有造成灾民饥饿和疾病流行,也没有造成社会的慌乱和不安。
——摘自新闻资料片《中国1998抗洪目击记》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2)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变革应沿着什么方向进行?
答: (1)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为人民民主专政提供坚强柱石,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新世纪新阶段,信息化正在成为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变革应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军事理论;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合理化,逐步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形式、制度安排和动作方式。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
31
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式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摘自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有害的。
——摘自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简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2) 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述重新提出“两个务必”有何重要意义。
答: (1) 在革命战争时期,尤其是在全国即将解放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对执政条件下如何进行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索。探索的成果主要有: 如何在执政条件下,防止和约束权力;如何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如何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而解放前夕较为集中的问题是如何教育全体党员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当时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对于解决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加强执政党的建设这一问题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财富有了较大增长,但也出现了奢侈腐化、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思想问题。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要求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也需要我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还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只有这样,我们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我们的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思考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之林。(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它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2.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3)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3.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思考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指南答: (1)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从革命与战争到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邓小平理论正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来说,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正是在上述世界形势、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答: (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如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3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如下。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如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三个代表”的系统展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主要包括: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5.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 (1)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它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二,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它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它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第二,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6.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答: (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发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即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④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2)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之所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是因为它们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建设问题,有相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理想等。之所以说它们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它们面对的革命和建设问题,都是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有很大差异性的问题,因此,在具体做法等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特点,有不同的理论概括。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
33
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8. 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 (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③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④ 这个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⑤ 这个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①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②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③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答: (1) 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2)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 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3)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借用“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4) 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5)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 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答: (1)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3)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2)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展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4.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 (1) 一方面,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始终,体现在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5. 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答: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1)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党在不同时期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2)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了思想,克服了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避免主观主义、片面性和绝对化等“左”和“右”的错误,也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3) 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不竭动力。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认识必须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又推动人们大胆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4) 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求真务实揭示了人类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到实践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进一步指明了认识的目的和方向,是实事求是深刻内涵的直接体现,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6.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答: (1) 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面对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根据中国的实际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和首要条件,是改革创新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其起点就始于思想解放,其过程也一直伴随着思想解放。只有解放思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我们才有可能自觉地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发展的新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3)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解放
34
出来,才能激发和凝聚广大党员和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共同应对各种各样的新挑战。 (4)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科学分析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5)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7. 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答: (1)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2)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三个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答: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3) 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答: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3) 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4)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具有强烈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分布集中,便于团结;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有利于工农联盟。(5)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3.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起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来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就其形式来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是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4.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答: (1)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2) 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3)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5. 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的巨大贡献?
答: (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并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和各种深刻矛盾,认为现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3)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6.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答: (1)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2)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3)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4)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这些是新
35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5) 三大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三种主要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多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答: 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1) 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端。(2)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社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重要因素。(4)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尽管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政治上孤立遏制,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也很不景气。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此外,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基础上,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3. 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答: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主要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但是,不能因为出现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4.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逐步过渡,不仅保护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发生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济破坏。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 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5.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
36
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3)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4)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 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答: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相结合的过程中,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 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答: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中,不是简单地出于对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2)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邓小平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 3.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1)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绝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3)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是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4)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的需要。第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第二,这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第三,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或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该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关系学说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1)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迅速增长,同时也实现了经济质的飞跃。(2)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它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3) 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要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管理是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4) 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指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是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本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 5. 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 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1)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
37
的发展。我国进行的改革和开放,就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3)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4)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5) 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责任。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答: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强调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答: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胜利。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方针概括到党的基本路线之中,不仅是改变我国不发达现状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
(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走到背离社会主义的邪路上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就要把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答: (1)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了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毫不动摇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4. 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答: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
38
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 5. 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答: (1) 联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继续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体现了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2) 区别: 内容或目标不同。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①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水平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虑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属于中下收入水平国家。而到2020年,我国将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② 总体小康是一个不全面的小康。目前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另外,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有很大距离,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也还很突出。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③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间的差距,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 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答: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答: (1)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可见,当代中国不实行改革开放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决定着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2) 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它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改革开放是决定着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伟大事业。(3)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 (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3)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4)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5)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6)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和束缚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地方,现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矛盾。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社会主义还需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 (1) 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既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3)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5) 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4.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答: 我国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1)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为此,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
39
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2)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3)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5. 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答: (1)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2) 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3)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4) 这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6. 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答: (1)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2)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作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3)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4)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5)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对于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从纵向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越来越开放;从横向看,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度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把对外开放确立为长期基本国策。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2)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答: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联系而言,两者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即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两者都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都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从经济运行看,法治都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区别而言,两者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即具有个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答: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突破了把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的传统看法。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所有制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而且,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3) 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 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答: (1)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公有制和作为其对立物的私有制,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2) 正因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因此,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如股份制。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既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 (1) 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这样,我国的分配制度,可概括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但不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会引发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2)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指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一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但由于劳动者的个人天赋不同,以及能力有大有小,他们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些能够提供较高质量和较多数量劳动的人,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那些只能提供较低质量和较少数量劳动的人,就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从而使得社会上呈现出个人收入差距的现象,这种收入差距是合理的、正常的,也是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3) 由于不同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稀缺程度,因此,不同
40
正在阅读:
毛概题库09-09
2012高考生物冲刺选择题专项训练12-15
2012年度传染病工作总结04-24
SQL Server 练习题03-18
北斗溪乡学校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报告09-02
暑期打工社会实践报告03-3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08-24
仙人球小学作文06-15
星河时代花园测量方案 - 图文03-17
外研社九年级英语上册必考词组重点内容04-2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题库
- 毛概
- 零碳是一种生活方式 - 图文
- 危废运输管理制度
- 科目一易错题
-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 家居商照产品命名管理规定
- 深基坑工程专项方案编制
- 中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经验交流与中学校本研训项目制工作总结汇编
-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铁道部令第30号
- C++上机练习题
- 《土地信息系统》实验指导手册
- 2016年上半年江南大学西方经济学第3阶段测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最好吃的鸡做法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善待家园》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 图文
- 自用经典股票指标5
- 初级钳工技能鉴定试题
- 中日对照保险词汇表
- Tuxedo 编译整理
- 旅游景区管理档
- 思考题 外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