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技术改造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增强企业生存能力 

更新时间:2023-10-17 05: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注重技术改造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增强企业生存能力

康川江

( 江西第二化肥厂 江西新余 338002 )

江西第二化肥厂创建于1968年,是省属国有中型化肥厂,国家二级企业,江西省化工行业的骨干企业,全国50多家中型氮肥企业之一。

多年来,我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重视技术进步,注重技术改造,积极实施科技兴厂战略,使我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消耗也大幅度下降。其中主导产品尿素的产量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抗风险能力。

在强化生产管理、注重技术改造的同时,我厂还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根据市场行情,大力开发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已初步形成了以合成氨为龙头、尿素为主导产品,以甲醇、甲醛为基本化工原料,开发乙醛、季戊四醇等衍生物产品的化工生产体系,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厂遵循“注重技术改造、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增强企业生存能力”的原则,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装置的科技含量,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使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不断增强。

一.

技术创新是摆脱困境,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厂和全国各兄弟厂一样,企业的经营出现了严重困难。一方面主导产品尿素的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急剧变化,出现淡季滞销、旺季不旺;销路受阻、销价下跌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原燃料煤、电、焦炉气的价格又不断上涨。面对严峻的挑战,我厂只有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挖掘改造现有生产装置的潜力,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增加生产装置的整体技术含量,实现装置的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为此,我厂针对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和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依靠技术进步、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装置的技术水平。

几年来,尽管企业经济状况十分困难,但我厂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300多万元,完成了尿素扩改、造气炉油压微机改造、造气炉宝塔型炉篦改为均布型炉篦、新老合成氨系统连通、老合成氨系统脱硫两塔改一塔、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等七项100万元以上的改造项目,另有100万元以下的改造项目12项,小改小革几百项。通过技术改造,较好地发挥了装置的配套功能,产品产量逐年提高,主要消耗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总氨产量从1995年的6.86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11.49万吨,增产4.63万吨,增长67.49%。尿素产量从1995年的9.36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16.77万吨,提高产量7.41万吨,增长79.17%。2000年上半年生产尿素7.33万吨,吨尿素制造成本比1999年降低273.86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二. 开展技术革新,主攻制约生产的“瓶颈” ,充分发挥装置的生产能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我厂抽调具有扎实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认真分析制约生产的关键问题,到兄弟厂家学习、取经,经过反复研究、

1

论证,选准技改主攻方向,确定了技改的目标,进行分布实施,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1。新老系统连接,发挥老系统生产能力

老系统因新钢公司焦炉气供应严重不足,经常处于低负荷生产,装置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各项消耗指标上升,且难以维持生产。我厂通过反复论证,增加了补半水煤气管线,在新钢公司供气不足时,由新系统向老系统补充半水煤气,使老系统能保持一定负荷生产,既增加了产量,又降低了消耗。同时,我厂将新系统高压机六段出口总管与老系统高压机三段出口总管配管连通,使新、老合成氨系统高压部分联系起来,通过调整生产负荷,充分发挥两个氨合成塔的生产能力。高压联通后还解决了因非合成塔故障造成的停车问题,大大缩短了系统停车时间,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2.造气炉油压微机改造,改均布型炉篦

我厂新系统七台造气炉原采用宝塔型炉篦,该炉篦破渣能力差,风量加不上。根据兄弟厂经验,自1995年起,我厂利用单炉大修的时机,将七台造气炉的炉篦逐步更换成均布型炉篦,既提高了产气量,又增大了破渣能力,保证了造气炉的正常运行。

我厂造气炉原采用水压自动机控制,工艺落后,产气能力低,能耗高,故障多,严重制约装置能力的发挥。针对这些弊端,经过反复论证,于1996年自筹资金168万元,采用介于集散控制与下位机之间的微机控制系统,代替水压自动机控制造气工艺。改造后的油压微机系统具有生产管理及自动控制功能,该技术水平当时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三年多的运行证明:此项技术先进可靠、阀门变向速度快,每个循环可增加制气时间13.75秒,每年可增产合成氨5000多吨,同时每年可节电35万kwh,节约蒸汽6000多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而且优化了生产环境,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新系统变换改造,降低蒸汽消耗

我厂八万吨合成氨装置的变换系统,原设计有饱和热水塔,但由于该塔设备本体有缺陷,于1994年底退出系统停止使用。为保证装置能继续生产,只好改变流程,造成出中变炉上段的变换气只在中间换热器与半水煤气间接换热后入中变炉下段,使得入中变炉下段的气体温度高于380℃以上。为了控制变换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不得不增加大量蒸汽,从而使吨氨消耗蒸汽达3287 kg 。为降低蒸汽消耗,采取了不少措施,至1999年一季度仍高达2240 kg ,入中变炉蒸汽1775 kg 。1999年四月我厂利用变换系统停车检修的机会,在中变换热器增设一副线,从而达到降低入中变炉下段进口温度的要求,改造后吨氨耗蒸汽降至1870 kg ,入中变炉蒸汽1420 kg ,比改造前分别降低了370 kg和355 kg 。该项目投资不多,但效益十分显著,按年产合成氨7.8万吨计算,一年可降低成本170万元。

4.尿素系统扩改及增加集散控制系统

我厂尿素装置原设计为年产11万吨。1993年自筹资金200万元对装置进行扩产改造,更换了一段分解塔,增加了一台外冷器、一台氨冷器和一台二氧化碳压缩机,将年生产能力扩大到13万吨。1998年又投资310万元对尿素装置进行第二次扩改,增加了一台一甲泵、一台氨冷器、一台二循一冷外冷器和氨泵变频调速器,更新了一台Φ1000 mm的解吸塔,使其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在扩改的同时,我厂引进浙江大学的DCS控制系统,将尿素控

2

制系统改为微机控制。该系统具备显示、打印、报警、登录、在线修改、在线帮助、故障诊断等功能,对尿素合成塔的NH3 / CO2 、H2O / CO2 、一吸塔的温度、液位实行自调。通过扩改,尿素系统运行正常,关键的工艺指标均能实行微机自调,最高月产和班产分别达到16222吨和207吨。消耗明显下降,净耗氨由1998年的605.92 kg ,降到现在的586.83 kg ,尿素制造成本每吨降低137元,年创效益210余万元。1999年我厂再次投资近200万元扩改尿素装置,增建造粒鼓风冷却、旋风除尘等设备,尿素年生产能力已达到了18万吨。

三. 抓好技术改造和调整产品结构也是企业WTO市场准入的“金钥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厂抓住机遇,大力开发新产品。陆续建成了年产1.5万吨复混肥、1500吨的液体CO2、1万吨精甲醇、4万吨甲醛、1000吨乙醛、2000吨季戊四醇、7万吨BB肥和小时处理气量1500 m3的氢回收等装置。增加了我厂的产品品种,丰富了我厂的产品结构,为企业迎接WTO的挑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虽然我厂在壮大企业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天与昨天相比,发展是空前的,但与全国各兄弟单位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主要反映在:

①.主导产品尿素的生产规模偏小,与国家化工规划院对全国中氮企业提出的“1830”(即年产合成氨18万吨,尿素30万吨)的规划目标差距较大,产品的规模效益得不到体现。

②.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滞后,技术改造力度不够。

③.高技术产品在整个产品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小,产品附加值低。我厂仍以农用化工和一碳化工为主,且一碳化工产品的加工深度也很浅。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企业更要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以增强企业在更为激烈的WTO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根据企业的现状,我厂“十五”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肥为主、多元并举”的指导方针,依靠科技进步,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技术改造,挖掘装置生产潜力及节能降耗,扩大主导产品——尿素的生产规模,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化肥的复合化程度,发展一碳化工和氢化工产品,形成新的产品链及经济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1. 注重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扩大尿素生产规模

我厂的主导产品——尿素是高效农用肥料,是我国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改造,挖掘装置生产潜力,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使尿素年产量2001年达到20万吨,2005年达到30万吨(合成氨总氨达到20万吨)。

(1).通过填平补齐,发挥老系统生产装置的能力

我厂现有两套合成氨系统。老系统由于受制于新钢公司的供气状况,生产能力一直得不到发挥,仅能维持年产合成氨2~3万吨,而新系统中大多工序的能力都较富裕。新老系统的紧密连接是挖掘装置生产能力,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技术改造,对新老系统进行填平补齐,增添部分设备,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新系统向老系统补半水煤气的能力,即可达到充分发挥并增强老系统合成氨装置的生产能力,进而提高尿素的生产能力。

(2)﹒用富氧连续气化改造新系统造气炉

3

我厂新系统共有七台Φ3000 mm的J-28型常压固定层间歇式造气炉,是新系统的关键设备,其能耗约占整个合成氨综合能耗的60%以上。间歇式制气工艺碳耗高、有效制气时间短、气化能力低、占用设备多、总能耗高、热效率低;同时阀门开关频繁、构件易损坏、维修工作量大。采用富氧连续气化技术,只需对造气炉作适当的修改,造气炉的产气能力就可增大1倍以上,碳的利用率、蒸汽分解率均有显著提高,每吨氨综合能耗比间歇式气化约可下降65万大卡。另外,变压吸附制氧装置的不断发展,也为富氧连续气化工艺提供了投资省、消耗低的制造富氧的途径,使中氮肥煤(焦)富氧连续气化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3)﹒新系统造气炉吹风气热能回收

目前,我厂造气炉为了提高产气量,采用“三低一高”操作技术,燃烧室处于停开状态,吹风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潜热没能回收,不但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浪费,而且也污染了环境。根据兄弟厂家的经验,给造气炉的吹风气增设热能回收装置,投资约1300万元,可产3.82 MPa ,420℃的过热蒸汽,发电近1400 kw ,而且还能实现造气炉蒸汽自给。年获利可达1500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改造新系统的变换气净化工艺

采用“加压铁—一碱溶液脱碳脱硫”法改造我厂新系统变换气氧化锰——氧化锌干法脱硫、二乙撑三胺溶液脱碳的传统净化工艺。可提高变换气的净化度,节省能耗,减轻设备腐蚀;并可以摒弃干法脱硫工序,简化合成氨生产流程,节省辅助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消除严重制约新系统生产能力的“瓶颈” ,扩大合成氨及尿素的生产规模。

(5)﹒改造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

由于我厂现有的两台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设计和制造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致使产汽量一直达不到定额指标,每小时最高只能产汽25吨,严重制约了我厂的生产。1999年5月我厂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对其中的一台进行了改造,效果明显,小时产汽量可达到33吨。我厂还将继续筹措资金对另一台锅炉进行技术改造,这样可显著改善我厂蒸汽系统的供汽状况,稳定合成氨和尿素的生产。

2.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必须转变经营方式,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抗风险能力。经过30多年的建设,我厂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用工程体系和生活福利设施,这为我厂开发低消耗、高附加值;低能耗、高技术的高效益化工产品,增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年产10万吨的N﹒P﹒K﹒Si四元复合肥装置

当前,我国农田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单元化肥,造成土壤肥力下降,N、P、K比例失调,土壤营养元素严重失衡。许多实践数据表明:施用单一肥料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精细化的潮流,必须尽快研究开发多元复合肥料、专用肥料等新品种,以满足农业生

4

产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化肥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为:重点调整N、P、K比例,增加高浓度肥料和复合肥在化肥生产中的比重。由于高效复合肥能使土壤获得均衡的营养元素,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因此开发多元高效复合肥是提升化肥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N、P、K、Si四元高效复合肥是在硅肥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复合肥料的新品种——加硅复合肥。加硅复合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营养元素的平衡状态,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抗倒伏能力, 改善作物品质, 提高作物成品率。尤其是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缺硅土壤面积占耕作面积的1/2左右。因此,我厂开发N、P、K、Si四元高效复合肥不仅能顺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我国缺硅面积较广,产品将会有广阔的市场。

(2)﹒年产2000吨1.4—丁二醇 、3000吨γ—丁内酯和1500吨四氢呋喃系列产品生产装置

我厂在以煤为原料的8万吨合成氨新系统中联产甲醇、使我厂有了两个产品系列,即合成氨——化肥产品体系和甲醇——精细化工产品体系。合成氨和甲醇的生产,化肥和精细化工产品的产量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利用这个先天条件,发展相关的精细化工,可形成两条精细化工原料及产品路线:一是以联醇生产工艺为基础,走甲醇为起点产品,沿着一碳化工发展精细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二是以合成氨生产的富余氢气为基础,走加氢化工发展精细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

雷珀法生产1.4—丁二醇主要是以37%的工业甲醛、乙炔、98%的氢气为原料,经炔化、分离、加氢、精制等工序生产而获得。1.4—丁二醇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下脱氢环化生成γ—丁内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脱水生成四氢呋喃。1.4—丁二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医药中间体,随着工程塑料、合成纤维及精细化工等的发展,它们的需求量会迅速增加。

(3) . 年产1万吨聚甲醛装置

聚甲醛是一种与金属最相似、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汽车工业和机械、电子、电气等工业来说,是一种新兴的战略性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厂有着许多开发聚甲醛产品的有利条件,发展聚甲醛工业可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几年来,我厂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取得了增产降耗、增加产品品种的可喜成绩,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提高了企业的生存能力;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科学技术,谁就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就能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简介:康川江( 1959— )、男、汉族、江西省泰和县人,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无机化工专业,一直在江西第二化肥厂从事技术工作。

通讯地址:江西省新余市江西第二化肥厂总师室 邮政编码:338002

电 话:(0790)6310121(办) 6311930(宅) 传 真:(0790)6311441 电子信箱:jxeh @ public1.xy.jx.cn

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r2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