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08-06 00: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地球物理名词解释

白噪声:

指具有均匀频谱的噪声。

包噪声干扰:

由包噪声形成的干扰。其特点是以相等比例包含着所有频率成分的无规则能量。

白噪声化:

将某一通频带中所有频率的振幅调到相同的水平。

包噪声水平:

反滤波设计中对于分析的数据引入的白噪声量。反滤波会形成一些频率,实质上其中没有有用资料,于是这种频率的噪声扩大了;白噪声的引入(或等效于叠加一个脉冲函数,或振幅频率响应曲线的偏置),限制了上述早上扩大的范围。

爆炸点:

(1)炮井的位置(2)敲击器的冲击和振动器的振动等其他地震能源的位置。(3)炮井周围的面积。

爆炸杆:

将炸药下到爆炸井中用的杆子。用竹、木火金属制成的。

爆炸机:

在雷管中通过电流以引爆炸药的装置。通常带有一个低压欧姆表,一检查雷管引线是否接触。

爆炸扩孔:

在井中引燃一个小炸药包,以得到放置大炸药包的空间。

爆炸前沿:

当炸药包被雷管激发后,由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以7000米/秒的速度向周围岩石冲击,这团热气的外层就叫爆炸前沿。

爆炸深度:

井内从地面到炸药包的距离。对于小炸药包,爆炸深度应量到炸药包的中心或底面;对于大炸药包,要给出药包顶和底的深度。

爆炸信号:

地震记录上,标识开始爆炸,即地震起始时间的信号。

爆炸员:

地震勘探中,用爆炸方式激发地震波的工作人员。

倍频程: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频率之比为2(或1/2)的量频率之间的间隔。

背景:

平均干扰水平,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随机的,所需信号(例如反射)就叠加在这种背景上。通常是指与信号无关的整个系统的噪声。

背斜:

褶曲两侧的岩石倾向相背,向上凸起成桥形,叫背斜。

鼻状构造:

一个下倾的背斜,在三个方向上有构造圈闭。

闭合:

一种构造的性质。以具有闭合的等高线为特征。垂直闭合时指从顶点到最低闭合等高线的垂直距离;闭合面积就是最低闭合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

闭合差:

(1)沿闭合测线测得的同一假想层或反射波的时差与其它测量值的差。(2)相交测线或闭合测线的同一点上测量值之差。

闭合线:

野外观测的一种闭合测线。它从一点开始,经过若干中间观测又回到该点。这种观测方式可以校正重力观测值中的亮点漂移或磁力测量值的日变。也可以在地震勘探工作中发现错误或闭合差的起因。

臂:

连接测井下井仪上的弓形弹簧或杠杆。它压向井壁,使下井仪居中,或把下井仪推到井眼的对面一边,或支撑一个有传感器的滑板贴向井壁。

编译:

根据高级语言写出的程序,产生机器语言程序或中间语言程序。把高级语言的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或较接近于机器语言的其他语言。

编译程序:

将符号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形式的目的程序的一种程序。

编制程序系统:

为使计算机的程序编制和操作既容易效率又高而是用的程序,以及所有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语言翻译程序、应用程序和控制程序等。

变换:

将信息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例如,傅里叶变换。

变密度: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地震记录的一种显示方式,其感光密度和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变密度记录剖面:

用变密度显示的地震记录。

便面积:

地震记录的一种显示方法,其感光面积的宽度近似和信号强度成正比。

变面积记录剖面:

用变面积的方法显示的地震记录。

变址:

在计算机中用变址寄存器修改地址的方法。

变址寄存器:

保存变址数的寄存器,用以进行自动变址。

遍历性:

空间和实践中的统计特征相同。

标度:

(1) 为了把数值的范围容纳到预先规定的界限之内,乘以常数(倍率),来改变其值。

(2) 小数点的方式,即算术值的小数点方式,用浮点或定点表示。

标记:

(1) 识别数据项目所使用的字的集合。为对指令语句、章节、过程、文件、带、盘等进行识别和分类所给的代码名。

(2) 被置于卷、文件开始或终了的特殊字组,起识别卷、文件或表示分界的作用。

标志:

有意义的构造或其他地址条件的符号。

标志桩:

用来标志重力测点、爆炸点、检波器位置、测量站等地点的标志。

标准层:

(1) 在一个较大的地区内能产生具有明显特征的反射波的一个岩层或一组岩层。

(2) 和地震反射时距曲线的一个特征相对应,并且可以在一个大面积内追踪的底层。

标准层度:

折射波沿标准层传播的速度。

标准化: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将数据调整到规定的标准形式。例如用一组数中的可能有的最大值除该组数,就使可能的最大值为1,其他均小于1,这就是常用的标准化方法。也叫归一化。

冰碛:

冰川沉积层常因地而异,因此要求对地震记录的校正随之而变。这种影响和风化层相同。常常要进行双风化层校正:既对整个冰碛层进行校正,同时又对冰碛层上部的低速层进行校正。

波的对比:

设法在地震记录中辨认和追踪有效波。目前利用同一地震界面的有效波的相邻道上的特点和相似性,以及在一段距离上的连续性,作为对比的主要依据。

波峰:

一个地震波的最大上升振幅。

波谷:

地震波形中的负峰值,相对于波峰而言。

波列:

一系列顺序重复出现的波形。

波能漏失: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层的波动随着分界面距离的增大而呈指数衰减。如果折射层很薄,有些能量就会通过折射层而“漏出”,并形成透过折射层的地震波。这一名词也适用于不完善波导的传播过程。

波剖面:

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一瞬时在观测线上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所组成的图形。

波前:

地震扰动的物理实质是一个扩展的球状外壳,在此外,地壳质点是局部地受压缩的。球形外壳即是地震波前,当地震速度随深度增加时,扩展的波前并非球形

波散:

由于速度随频率f变化而引起的波形畸变。在波传播过程中,波峰和波谷可能向着(或背离)波的起始处而运动。这就导致群速度和相速度有差别。地震体波(压缩波或剪切波)的波散在多数情况下是很小的。但在表层中面波却有显著的波散。

波始:

一个波的开始。

波数:

波数就是每单位距离内波的数目,即波长的倒数:

V是视速度。因为用的是视速度,所以一个特定波列的k随射线和测线(通常就是排列线)之间的夹角而改变的。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波跳:

一个波的开始。特指初至波,表明一个新波到达的能量突增。

波尾: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刚停止振动的点所组成的集合曲面。

波形:

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电流、地震位移等等的曲线。

波形叠加:

两个或多个波形的相加。用来研究系统对输入的响应、傅里叶变换和脉冲合成等问题。

波型转换:

当一个压缩振动倾斜入射到两个固体之间的分界面时,除产生反射和透射的压缩振动之外,还将产生反射和透射的剪切振动。如果 入射波为剪切波,则反射和透射波中既有剪切波,又有压缩波,这就叫波型转换。

波至:

规则波在观测排列上出现(即记录上的一个同向轴),意味着一个波前的通过。

波组:

由相距较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界面形成的具有稳定波形和一定时间间隔的一组地震波。

波阻抗:

地震波速度乘以密度。反射系数取决于波阻抗的变化。

补偿测井:

这种测井所用的下井仪,在设计时就考虑校去一些不需要的影响。补偿地层密度测井利用第二个探测器的信号,来校正泥饼的小的井壁不规则的影响。井眼补偿声波测井,采用换能器的特殊排列来校正井眼大小的变化和下井仪倾斜的影响。

补偿深度:

均衡校正中假设的深度。在此深度处,上覆地壳单元的压力为恒定的,此深度一下将不存在侧向变换。

补码:

某一值和满标值之差。

不归零法:

记录时,每当二进制数变化时,写入电流的方向就反转。从而相应于1和零的表面磁化方向也是相反的。其优点是记录密度较大;其缺点是领头的一位错了,其后也就全错。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不规则油藏:

当储油层分布不规则,或储油层岩性变换较大时,引起油水边界不规则,这就造成不规则油藏。

不极化电极:

用于直流测量的电极。它不受电极和地之间的电化作用所引起的点位影响。

不确定度:

已知的测量结果或值的一个精度范围。

不整合:

岩层形成于不稳定的沉积环境下,沉积作用曾经长期间断所产生的现象。表现为两组岩层间夹有一个不整合面——风化剥蚀面,它是沉积作用曾经中断的标志。如仅有升降运动存在,则此二组岩层仍可具有大体一致的产状,这就叫做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其间所缺失地层,可能是由于被剥蚀掉,也可能从未形成过,如在一组岩石沉积后有褶皱运动存在,则两组岩石具有不同产状,叫做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面:

为一风化剥蚀面,此面上下两组岩层在形成过程中是不连续的,具有不同的产状,或虽具大体一致产状,但在年代上却相距很远。不整合面上多有底部砾岩等较粗粒的沉积物质存在,其中含有来自不整合面以下的那一组岩层的砾石。

布尔代数=(逻辑代数):

用符号代表概念,进行运算或处理,以获得逻辑问题的答案。这种数学是布尔首先提出的。在分析和设计二进制线路时很有用。

布格校正:

因测点和基准面(通常是海平面)高度不同所进行的校正。当测点高于基准面时,校正值是由两者之间岩石的引力造成的;当测点低于基准面时,校正值因基准面所缺岩石而引起。布格校正值是0.0417 毫伽/米,其中 是岩石的密度,h为测点与基准面的高差。完全的布格校正包括地形校正。

布格异常:

(1)从进行纬度校正、地形校正、自由空气校正和布格校正的观测的绝对重力值中,减去按国际椭球公式计算出的理论重力值,所得到的剩余异常值。(2)经过上述校正的重力图上的异常。

采集:

同记录。野外记录系统,有时也叫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参考点:

(1)取做固定参考基点的一些点。(2)表示同一时刻的点的记号。例如磁场强度记录上的一个记号,就表示该点是一个和高度计同时记录的点相对应的。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参数(=变数):

(1) 一个独立数。它可以取任意值,但在任何一次计算中应保持不变。

(2) 足以确定一个系统响应特征的因数(也可表示为一组数)。

操作:

(1) 一个确定的动作。动作是由计算机指令或伪指令规定的,可分为算法操作和逻辑操作。

(2) 计算机执行程序的步骤。有并行操作、串行操作、顺序操作和实时操作之分。

操作系统:

指使计算机有效工作的程序系统。是大型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许多控制和管理功能的子程序所组成的大型程序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组织整个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和对数据及设备行进管理。

槽波:

在速度比两边都低的物质层中传播弹性波。大部分能量均不能从槽中逸出,因为在横壁上不断出现全反射,或因槽外速度的增加,使趋向逸出的射线波被弯向槽内。

测点:

地面上放置地球物理仪器(重力仪、检波器等)以进行观测的位置。

测井曲线:

一种或多种物理参数测量的结果作为深度的函数记录下来。有时,测井记录是指全部记录,它可以包含表示几种测量结果的几条曲线。

(1) 电缆测井曲线。是用电缆把装有传感器的下井仪下到井里,进行测井所得到的记录。例如,电测井(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等)、声波测井(声速测井、三维测井等)、放射性测井(自然伽马测井、中子测井等)和其他测井(井径和井温等)。

(2) 其他的测井图。它所表示的量是从其他测量结果计算的来。例如,可动油图、计算机综合显示测井图等。

测线:

观测点的线状排列。通常是指地震剖面。也指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测线,如重力、磁法和电法的测线。

层速度:

在某一深度区间上测出的地震波速度。在声波测井中,深度区间可以是0.3-1米;在地震测井法中,区间可以大到300米或更多。通常指的是纵波的速度,而且往往是指横穿地层的测量。

差值正常时差:

(1) 相邻道的正常时差之差。(2)有时是指剩余正常时差,即由于动校正不准而剩下的正常时差。(3)也可以指一次波和多次波的正常时差之差。

长期变化: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随时间的非周期性变化。例如地磁场的变化。

长项预测反褶积:

压制多次波的一种反褶积方法。其输出保持反射波的单位脉冲响应不受损害,而破坏多次波。因此,与简单的反褶积过程不同,其输出不再是尖脉冲而是真实反射波的单位脉冲响应。

唱声:

引起振鸣和混响的水层中的短程多次反射。

超覆:

由于沉积物在搬运与沉积过程中所受到的分选作用,使得同一时期所形成的沉积物,在盆地的边缘地带至中心地带,在程度上和成分上都有渐变的现象,也就是所谓岩相变化。当海水覆盖面积逐渐扩大,形成海侵时,由于较新沉积物的覆盖范围超过了海侵前沉积物的分布范围,同时由于沉积物的相变,产生较新的细粒沉积物覆盖于较粗的旧沉积物上,在剖面上显示为粒度由大变小的沉积标志,这就是超覆现象。

潮汐效应:

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以及它们所引起的地球形变而造成的重力变化。

沉积机制:

指地层沉积过程的特点。在特殊情况下,一些沉积趋势的机制是周期性的。

重复度:

信息的重复,例如同一测量进行好多次。重复度可以减弱在测量中引入的某些非系统性的效应。例如六次覆盖就是对界面同一部分的反射能量进行六次测量,从而就具有一个等于6的重复度。

重排:

从一种数据记录格式变到另一种数据记录格式。

冲断层:

指高角度的断层。上盘为活动单元。可以是逆断层,也可能是正断层。

冲击波:

波前上出现显著的压力落差的波动。在固体中当压力相当大时,弹性常数也变大,从而使波速度变大。这样,速度随振幅而增大,则在传播过程中就出现间断面而形成冲击波。

初步处理:

指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析以前所作的初步处理。包括摸-数转换、编辑校对、多路解编、增益恢复、道的均化或平衡以及动校正、静校正。各种滤波处理的结果也可以显示出来。

初始压制(预压制):

在地震记录开始时进行的衰减。目的在于阻止初至波以前的高的视噪声水平,或者防止高振幅初至能量使仪器过载。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初至:

地震记录上最早记录到的、来自己知源的波所引起的信号。反射记录上的初至能提供关于风化层的资料。折射法中虽然也应用续至折射波,但主要是以初至折射波为基础。

出水量(=含水量):

井中产出的水的相对体积。

储集岩石:

能保存住石油和天然气,并且当开采时石油和天然气又能够从中流出来的岩石。砂岩、石灰岩都是很好的储集岩。

触变性的:

胶体受到骚动时变为液体的性质。钻井泥浆通常是触变性的。

传播速度:

指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简称波速。它与岩石的密度及其弹性系数有关。

传感器(吊篮):

吊在飞机下面进行地球物理测量的仪器(如磁力仪)。

垂直分量地震检波器:

只能观测地面质点振动的垂直位移分量的一种地震检波器。

磁暴:

磁场急速的、不规则的瞬变性起伏。它比日变幅度更大,更无规律,更迅速。最常发生于太阳黑子特别活动的时期,是来自太阳的高速粒子对地球轰击的结果。出现磁暴时不能进行磁法勘探。

磁场:

在任何运动电荷或电流周围的空间所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场。它是一种物质。其重要表现是磁场对运动电荷或载流导体有力的作用。

磁极:

磁铁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的性质就叫做磁性。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就叫做磁极。地球本身是一个磁铁,其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其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磁力线:

顺着磁针在各点上静止时的指向(磁场强度的方向)连成的线。磁力线的方向是从北极出来进入南极,在磁体内部则由南极通向北极。

磁力仪:

测量磁场强度的一种仪器。在地面磁测中,一般是测量竖直强度; 在航空磁测中,一般是测量总强度。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磁力异常:

地磁场的理论分布是有变化的,实际上测得的地球磁场强度和理论磁场强度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叫做磁力异常。按照面积的大小,可以把磁力异常分为以下三种:

1 大陆性异常:占有面积很大。在磁法勘探中,通常将这种异常列为正常磁场。 2 区域性异常:一般为数十到数百平方公里,也有打到一、二千平方公里的。

3 局部异常:一般只有数十或数平方公里。

在磁法勘探中,将低于理论地球磁场的异常地区叫做负异常或磁力低值地区;将高于理论地磁场的磁力异常地区叫做正异常或磁力高值地区。

磁偏角:

真北和磁北之间的夹角。

磁屏蔽:

用高磁导率的外壳把内部和外部的磁化力隔离开来。

磁倾角:

如果不将磁针固定在支轴上,而是用一根线把它吊起来,使磁针能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中任意摆动,这时可以发现磁针所指的方向,不但和地理子午线有夹角(磁偏角),而且和水平面也有夹角(向上或向下)。这个夹角就叫做磁倾角。在地球的磁极上磁倾角是90度,而别处的磁倾角都小于90度。磁针北端下倾叫北倾,南端下倾叫南倾。一般习惯认为北倾是正的。

磁位(磁势):

一个标量函数。其负梯度等于磁场强度,某点的磁位表示把一个单位正磁极从无限远处移动到该点所需的功。

次生孔隙度:

由于地层变化而产生的孔隙度。例如由于裂缝、孔洞、溶液的通道、白云岩化等造成的地层变化。

存储器:

可以存放数据并从其中取出数据的设备。存储数据的方法可以是化学的、电器的或机械的。设备可由电子、静电、电气或机械部件组成。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常用的存储器有慈心、磁带、磁鼓和磁盘等。

存取:

从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取出信息,或向存储器写入信息的动作。

存取时间:

一个计算机在其记忆单元中找到数码或指令,并将其传输到进行计算的运算单元,或送回到记忆单元中的适当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大地水准面:

重力方向处处与之垂直的水准面或等位面。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道间距:

相邻检波器组中心之间的距离。

道间一致性:

所有地震勘探仪器都是多道的,通常是24道或更多。为了利用各道之间地震波参数的差别进行地震勘探,需要仪器各道本身之间的主要特征高度一致。例如,要求放大倍数、振幅-频率响应和相位-频率响应等高度一致。

道均化:

调节某个地震道,使其与相邻记录道的振幅趋于一致。也就是使它们在某一指定间隔内具有相同的均方根值。

德尔塔函数/脉冲/狄拉克函数:

当一个单位面积的单位矩形脉冲的宽度趋于零,而高度趋于无限大时的极限。它只在一个瞬时有值,而其能量则等于一个单位。这个脉冲以相等的比例含有全部频率。

等拉德线:

放射性相等的线。

低速带/风化层:

地面附近一个低速物质带,在它的底面以下速度突然增大。地震上的风化层通常和地质上的风化层不同,因此,用低速带一词较为准确。低速带的底面往往是潜水面。有时低速带的速度是渐变的,有时则是成层的。典型的低速带速度是500米/秒至800米/秒,而在低速带下面的速度则是1700米/秒或更高。

低速带底面:

低速表面层和下伏高速层之间的界面。与地质上的风化层底面或潜水面可以相符,也可以不一致。推导地震记录的时间校正时,用到这个界面。

地层滤波:

地震脉冲在地层内传播时,由于地层的吸收、反射、透射等作用而造成脉冲的变宽,这个过程恰似一种滤波作用。

地层评价:

对测井资料、钻杆测试资料等进行分析和解释,以确定地层的性质及其流体含量。地层评价的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工业性的可采油气和进行采收的最好方法,并为进一步勘探提供岩性和地层特性的有关资料。

地层油藏:

各系地层之间常常以不整合关系接触。不整合面的上下岩层的倾角是不一致的,所以上面的地层可以同时盖在下面很多层地层之上。如果不整合面下面的岩层中,有一层良好的储油层,而且不整合面上面的岩层是不透水的岩层。这样,当石油沿着储油层运移到不整合面时,不整合面就会起一个遮挡面的作用,从而使石油聚集以来,这样形成的油藏就叫做地层油藏。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地滚波:

沿地表面或接近地表面传播的面波。通常以有较低速度、较低频率,但有大的振幅为特征。利用爆炸点以及检波器的组合、滤波和叠加来抑制地滚波。瑞利波通常是其主要来源。

地垒:

一系列的阶梯断层,两侧断块下降,中部相对升高,就形成地垒。

地幔:

地球内部地心和地壳之间的一部分。地幔的上界面是莫霍界面。

地堑:

与地垒相反。一系列阶梯断层,两层断块上升,中部相对下降,乃形成地堑。

地壳:

地球的最外层。莫霍界面上面的部分。

地球物理学:

1 利用定量的物理学方法对地球进行研究,特别是指利用地震反射、折射、重力、磁法、电法和放射性等方法研究地球的科学。

2 从地核到大气层最外边缘的地球及其所有各部分的物理学。

地热勘探:

测量地面以下某个深度的温度变化来进行勘探的方法。例如,可以测量2米深度的温度变化,用于划定盐丘和断层。

地形负载效应:

在地表剧烈起伏地区,载荷的重量变化对地震波速度的影响。

地形校正:

1 在重力测量中,因仪器高程与周围地面高程不一致而要进行的校正。测点附近要进行专门的地形测量来校正;较远处则往往利用地形校正量板或环带量板根据地形图来校正。 2 由地形负载所引起的对地震数据进行的校正。

地震穿透力:

在干扰背景上可辨别地震反射的最大深度。也叫穿透深度。

地震道:

1 指由检波器到记录仪所组成的一道地震接收仪器。

2 指由一道地震接收仪记录到的地震记录。

地震地质条件:

影响地震勘探工作的表层和深层的地质条件。表层条件一般是指有无良好的激发和接收条件;深层一般是指介质中能否形成良好的反射或折射界面、界面的连续性及其几何形态。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地震检波器:

将地震能量转换成电能的一种仪器、大多数检波器是速度检波器。它们的输出正比于检波器的惯性体相对于其外壳的速度(这一速度正比于地壳的振动速度)。但是在固有频率以下,多数检波器的响应都随频率而线性地递减,从而起着加速度检波器的作用。

地震解释:

把地震测量数据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

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一般是在地面下不深处爆炸)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的规律,来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弹性波在地下传播时,遇到地层的分界就产生反射或折射,反射波和折射波回到地面时,可用高度灵敏的仪器将它记录下来。这种弹性波由发生爆炸的时刻起到由深处传到地面的时刻止,这段时间的长短决定于产生反射或折射的界面的深度,以及波传播的速度。

通过计算可以确定发生波的反射或折射的地质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

地震脉冲振幅:

即地震波的振幅。通常认为远处观测到的地震脉冲是近源效应与地层体效应的褶积,因而其振幅谱就是两者振幅谱的褶积

地震模型:

1 通常指在实验室内进行地震勘探模型试验的一种装置。

2 在地震解释过程中,常把地下介质作某种理想化的假设,叫做地震模型。例如,层状介质模型。

地震学:

一般指研究天然地震中地震波问题的科学。

地震仪:

在进行地震勘探时,必须把爆炸所产生的反射波或折射波接收记录下来。我们可根据波反射或折射回来的时间与岩石的传播速度,计算出地下分界面的位置。这种记录波形的仪器就叫做地震仪。

地震资料:

用作地震解释的原始素材,例如地震记录、测线位置和观测系统等。

电导率:

电流通过一种物质的难易程度的量度。是电阻率的倒数。

电法勘探:

通过对自然的或感生的电场或电位差的测量,绘制矿藏分布图,或用于地质填图、基底填图。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电阻率:

岩石的一种物理性质,代表电流通过该物质时的困难程度的量度。用数学语言来说,电阻率就是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之比。

电阻率测井:

大多数电阻率测井的读数取决于电极系(下井仪)周围0.3-3立方米的物质。但微电阻率测井与此不同,其读数取决于井壁附近几个立方寸的物质。

电阻率法:

对送入地中的电流所引起的电场的观测,作为地球物理勘探中研究地电阻率的一种手段。这一名词通常只用来代表应用很低频率的电流或直流的那些方法,其中包括点剖面法和电测深法。

电阻率指数:

含油气地层的电阻率与假如该地层全部为地层水所饱和时的电阻率之比。

定向爆炸:

当炸药爆炸时,共爆破能量的传播具有一定方向性。在地震勘探中控制震源的形状,可以获得定向爆炸的效果。

动校正/正常时差校正:

和记录时间有关的校正。用以消除由于接收点与激发点不在同一位置而造成的地震波旅行时间与法线反射时间之间的差值。

动校正函数发生器:

根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的速度资料,由动校正函数发生器产生动校正值表。每个速度计算一次并保存在程序库中。

动力学参数:

描绘弹性波的一些波动特性的参数。一般都和能量有关,例如,频率、相位、振幅等。

动态范围:

1 最大可恢复信号(对一定的畸变水平而言)和系统噪声水平之比。

2 不必换挡而可以用一个仪器记录和从该仪器读出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通常是噪声水平)之比。

端点放炮排列:

地震观测的一种布置形式。即爆炸点位于检波器排列的一端,或位于端点附近。

短棒图:

表示地层倾角测井结果的图件。按照井眼在垂直平面上的投影,以一条直线代表井眼,在这个平面上,倾角的分量用短线段表示。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短程多次反射:

地震能量在剖面的一个小部分被来回反射,常常是在低速带中或在一个水层中来回反射。它往往和一次波叠加而使一次波延续时间增加。

断层:

在构造变动中,岩层顺破裂面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时叫做断层。

断层面:

分裂岩层为不连续的两个断块的破裂面。断块顺着此面发生相对位移。断层面以上的叫做上盘;断层面以下的叫下盘。

断裂带:

在一系列断裂变动集中发育的地带,形成岩层的破碎带。在断裂带中岩层失去正常产状,并通常广泛地保存断层擦痕、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等各种产生断层的直接证据。

多次波消去法:

一种消除多次波的数字处理方法。适用于共反射点资料以及弱一次波、强多次波的情形。首先用动校正后进行叠加的办法增强多次波以建立多次波的模型。然后将各道与模型相比较,如果是相似的,就调整振幅,并从各道中消除这个多次波模型。

多井爆炸:

同时在两个或更多的井中爆炸,井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压制表面波。

多站记录法:

把在相同野外条件下,用两套或多套地震仪器同时记录的结果,进行直接对比。

二进制补码:

二进制数补码表示法的一种。即可用下述方法根据它的绝对值表示一个负数:将所有的1换成0,而将所有的0换成1,然后再加1。

二进制反码:

在二进制编码中,把一个负数的所有1换成0,而把所有的0换成1,就得到它的反码。

发炮距:

在折射法中,指震源到检波器的距离。

反滤波器:

一种滤波器。其特性和另一滤波器的特性互补,因此当这两个滤波器串联使用时,就不会发生选频性的滤波作用(只会发生整体的时间延迟)。

反射系数:

反射波振幅和入射波振幅之比。设一分界面两边的介质具有密度 和 ,而波在它们中的传播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速度为V1和V2,则对垂直入射的平面波来说,反射系数是:

在更普遍的情况下,平面波的反射系数可以通过解诺特方程得出。负反射系数表示一次倒相。反射能量和入射能量之比等于反射系数的平方。

反向排列:

从两个方向进行爆炸的排列或折射剖面。

放射性测井:

测量天然的或次生的放射性的一种测井。通常是指自然伽马测井,但有时也指密度测井、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或其他类型的测井。

放射性勘探:

测量 射线的变化,目的在于绘制放射性元素钾、铀、钍等的分布图。观测结果也会受到放射性核、核碎片、空气中的氡和宇宙射线等的影响。

放射性示踪剂测井:

通过探查溶解在水或油中的放射性物质来探测流体运动的一种测井。可以把一些放射性物质注入到流体中,监视它们的运动,以便探测套管的漏洞、流体进入或外流的地方。或根据在某些层位有残余放射性来指出流体进入地层的地点。

费马原理:

也叫做地震传播的最小旅行时原理。地震波在两点间传播时间为极小值(在某些情况下是驻值或极大值)的路线。如果两点间介质具有不同速度,则路线不是直线,而是应该使总的传播时间有极小值。所得的路线将是一条最短时程。斯奈尔定律是从费马原来得出来的,而绕射现象却不能由此原理推出。

废炮/风化层中的爆炸:

特指在风化层中激发,造成能量不足,得不到目的层的反射,所以叫废炮。也指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废炮。

分辨力:

1 分辨两种相隔甚近的图形的能力。在地震工作中,可以是指在记录上能够准确区分两个界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在重力勘探或磁法勘探中,是指成果图上对引起异常(在异常区标志消失以前)的两个物体的最短分辨距离。

2 在输出中引起探测的改变量的最小输入该变量 。

分等级:

一种表明资料或其解释的可靠性的手段。是解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常用以下几方面: 1 对地震有效波一般用符号来分级:

!!!——很好,

!!——好,

!——还好,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不可靠。

有时用一种双字母的分级法;头一个字母表示确定反射波的可靠程度,第二个字母表示这一波的测量精度。

2 对比记录:常常用一级品、二级品、次品、废品来分级。

3 等值线往往通过画不同类型的线来分级;实线——可靠的,虚线——不太可靠的或内插的,点线——设想的。

风化层校正:

为了消除低速带中的延迟,而对地震的反射时间或折射时间所作的校正。最简单的校正是依据在风化层下爆炸时的井口时间。依据初至时间的校正方法有ABC法、布朗多法、求和法和初至截距时间法。

高逼真度准则:

使一个波形无畸变地通过一个系统的准则。高逼真度准则是:在输入的频率范围内系统的振幅频率响应是平的,相位频率响应为直线。

如果满足这两天准则时,波形通过系统后,只发生时间延迟,形状却保持不变。

高分辨率地震工作:

高频地震勘探。用较高的频率进行地震勘探。通常用于煤田等浅层地震勘探工作中。

高斯:

磁感B(磁通密度)的电磁制单位。在物质中,一高斯的场,对单位磁极作用一达因的力。在地磁工作中,常常代表奥斯特(磁场强度的单位),在自由空间中二者是相等的。

高速层:

一个岩层。在这种岩层中波的传播速度大于上面一层中传播速度,能形成折射波。

高压线干扰:

地震电缆接收了高压电能,频率通常是50或60周/秒。当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爆炸时,特别是当电缆潮湿,而漏电严重时就出现这一个问题。

隔开排列:

在一个地段的一侧爆炸,而在其另一侧用排列接收,这样来勘测该地段下面的界面。对一些无法到达的地段,例如当测线和河道相交时,可用此法。

各向同性:

具有和测量方向无关的同一物理性质。严格地说,只能在一点周围的一个任意小的领域中对一个单独的性质才成立。例如,电的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

物质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有所不同的性质。

1 在地震用语中,通常是指沿地层界面或垂直地层界面的速度变化。沿地层界面的速度(例如通过折射观测来测出)往往比在井中垂直测量的速度值高10~15%,这一差异是有组成岩石的颗粒的方向选择性所引起的。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2 有时也用各向异性一词来代表(严格说,不完全合适)平行于和垂直于一整套地层界面的速度之间的差异。在这一整套地层中,平行于界面的速度显得更大些,因为初至波的速度较高,而在垂直于界面的测量中,一切速度值都地层厚度成正比的分布。

功率叠加:

一种频率域最佳叠加程序。该程序根据相位谱在频率域中确定每一道的静校正量。频率域中的线性相位移动,就等于时间域中的时间静校正。这样造成的畸变小。也可以与多道相干滤波共同使用。

共深度点叠加:

一种多道复合法。这些道对应于相同的地下界面反射点,但来自不同的排列,并具有不同的跑间距。在叠加之前,各道记录要经过动、静校正。叠加的目的是消弱无规则干扰,以及压制那些与跑间距的关系不同于反射正常时差的干扰波。因此相对于一次反射波来说,与一次反射的视平均速度不同的多次反射、面波、折射波等都会受到消弱。也叫逐点爆炸或水平叠加。

构造油藏:

由于构造作用,地层常常形成褶皱和断裂。如果这些褶皱和断裂组成了圈闭,在这些圈闭里所形成的油藏,就叫做构造油藏。

古地磁学:

研究天然剩磁,以确定物质被磁化时的地球磁场的强度及方向。

故障:

指设备或计算机程序等的差错。

观测布置:

进行野外记录时,电缆、检波器、炮点等的布设。在一种观测布置上可以多次记录。

观测系统图:

1 设反射面为平面时,几条测线的地下反射点位置图;或者是炮点与检波点的中点图。例如,对共反射点测线作这种图。

2 爆炸点和检波点位置图。

广角反射: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的反射。

过载点:

如果仪器在某个信号输入时,输出和输入之比超出线性工作范围观察到的输出和输入之比3分贝时,这个输入信号的振幅就叫做仪器的过载点。

海岸效应:

由于附近的高电导海水的存在,而对自然电磁场和自然磁场造成畸变。

最全的地球物理名词解释,石油人的必备查询词典

海洋检波器/压力检波器:

对压力变化敏感,而不是象地面检波器那样对运动敏感的一种检波器。在海洋或湖沼中工作时,将此检波器放在水面以下一、两米深处,也作井下地震检波器用。水中检波器的频率特性取决于它在水面下的深度,因为驻波的图形要满足这样一个边值条件:在水面上压强为零;在水面以下四分之一波长的距离处压强取极大值。

含泥质的:

散布在间隙中的泥质达到客观的数量。这种泥质降低渗透率和有效孔隙度,并且影响许多种测井的读数。

含氢指数:

单位体积中氢含量和淡水中单位体积氢含量的比值。中子测井的读数主要与含氢指数有关。

含水饱和度:

空隙体积中地层水所占的比例。

含油气饱和度/含烃饱和度:

油气占空隙体积的比例。

航磁:

利用飞机进行磁法测量。

航空磁力仪:

装在飞机上用来测量地磁场变化的仪器。目前应用的有两种类型:自动定向的磁通脉冲磁力仪,用以测量总磁场强度的变化量;核子旋进磁力仪,用以测量绝对的总磁场强度。

合成地震记录:

通过依据速度测井资料得出来的反射系数曲线,同一个地震子波求褶积而构制成的地震反射记录。子波波形包含了地层和记录仪器的滤波作用的影响。合成地震记录可以只用声波测井资料,也可以引用密度资料。计算方法分为只考虑一次反射、考虑一次反射或某些多次反射和考虑所有的多次反射三种。可以利用模拟的、数字的计算机或人工来计算。

互换:

相当于相同路线,但通常是相反方向传播的能量。如果一张记录的边道或某道占据了互换记录的爆炸点的位置,或者相反,则这两个地震记录是呼唤的。在互换道上的发射波,具有相同的到达时间。

互调畸变:

当单频波输入到非线性系统时,会产生谐波畸变。而当非线性系统的输入为两个或多个频率成分时,将产生互调畸变。其特征是,在输出中出现一些频率成分,其频率为输入频率之和与差的整数倍。例如,输入为f1和f2时,输出频率就有f1+f2,f1-f2,2f1+f2,f1-2f2,f1+2f2,f2-2f1,等等。

环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qu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