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策略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20 18: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0126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论文题目

院系:

专业:

研究方向:

学号:

研究生:

指导教师:2010年11月25日

.1ilil[i[iITIllI111till

YI888421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内蒙直太堂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登迹煎竺刎三教Jy名●●期●●封亟龟一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期:丑!:竺!!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加之政策的限制,对银行贷款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与国内外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思路、体系、策略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本研究首先对中小企业融资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明晰的阐述,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现状,并对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如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几点建议、如何设计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支持的具体方案,为控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的风险和减少贷款成本,从而实现既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又解决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乏力的双赢策略。关键字: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商业银行对v0,J,企业融资支持的策略研究

ResearchontheStrategyofFinancialSupportfortheSMEs

inChina’SCommercialBanks

Abstract

With

anthedevelopmentofeconomy,thesmallandmedium sizedenterprisesareplaying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thenationaleconomy.AlthoughthedevelopmentofSMEs

ahasmadesomeprogress,theenterprisesstillfacemanydifficulties.TheSMEshave

dependenceonstrongbankloans.Meanwhile,compared

awithforeigncommercialbank,China'scancommercialbanksexist

notlargegapintheaspectoftheideas,strategies,systems,whichmeetthebasicdemandofSMEfinancing.

Firstly,thethesismakesasimpleand

andclearexplanationofthetheoryaboutthefinancingofSMEs,analyzesthestatus

aproblemsofChina’Scommercialbanks’creditsupporttoSMEs,finallymakesconclusionundertheguidanceofrelevant

everyprocedureofcreditsupporttotheory.ThethesisanalyzestheproblemthroughSMEsinChina’S

commercialbank.InordertocontroltheriskoffinancingsupportforSMEsandreducingthefinancingcost,thisthesisproposeshowtobuildthebasicideasoffinancingsupportfor

supportin

aSMEsinChina'scommercialbanks,howtodesignspecificprogramsofcreditlinewiththecharacteristicsof

strategywhichnotonlyhelpc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thusreachwin-winSMEssolvethe

bank.financingdiffficulty,butalsosolvetheslowgrowthofprofitinChina’scommercial

Keywords:CommercialBanks,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FinancialsupportII

目录

一、引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2

(三)文献综述…………………………………………………21.国外研究现状………………………………………………..22.国内研究现状………………………………………………..33.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析………………………………………….4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51.研究内容……………………………………………………52.技术路线……………………………………………………6

二、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支撑……………………………….6

(一)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61.中小企业的界定……………………………………………….62.融资的定义…………………………………………………..7

(二)理论支持…………………………………………………81.“麦克米伦缺欠”理论………………………………………….82.信息不对称理论……………………………………………….93.金融抑制理论………………………………………………..104.交易成本理论………………………………………………..105.信贷配给理论………………………………………………..116.共赢理论……………………………………………………11

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现状和原因分析……………………12

(一)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总体现状概况…………………………..12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13

(三)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161.中小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较高……………………………………162.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173.贷款硬约束的限制更为明显……………………………………..174.所有制歧视的影响…………………………………………….185.金融改革和发展滞后…………………………………………..18III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策略研究

四、国内外地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借鉴分析……………………….18

(一)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成功经验…………………………181.美国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借鉴分析………………………………..192.日本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借鉴分析………………………………..203.其他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金融策略………………………………..25

(二)国内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成功举措…………………………251.中国工商银行的措施…………………………………………..252.包商银行的措施………………………………………………263招商银行的措施………………………………………………274.上海浦发银行的措施…………………………………………..27

(三)国内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启示……………………..271.加大融资力度,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的参与…………………………..272.着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283.完善中小企业触资的信用担保体系………………………………..294.增强法律保障,提供有效政策支持………………………………..30

五、解决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存在不足的对策…………………………..32

(一)转变观念,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2

(二)充分兼顾产业发展实际,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32

(三)加大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融环境……..32

(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32

(五)积极稳妥的推进金融深化进程,加强金融创新……………………33

六、结论和研究展望…………………………………………….34

(一)研究结论………………………………………………..34

(二)未来研究展望…………………………………………….34致谢……………………………………………………..35参考文献………………………………………………..36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最为活跃的经济细胞,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推进科技进步、培养和造就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形势,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在国有企业大规模改制的社会大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公司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为6.39万亿元,比年初新增加960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加1883亿元,增速比企业贷款平均增速高11.5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了7.O个百分点,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这充分表明了,没有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平稳较快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目前,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困难,最为突出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对中小企业给予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文件支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可是受融资渠道匮乏影响,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大企业战略及多数中小企业的风险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十分严重,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比例很小,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贡献相差很大。因此,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既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之选。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企业也逐渐感受到了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降薪、裁员等现象。特别是对于抵抗力较弱而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融资方面80%的小企业是靠自筹和民间借贷,对我国经济秩序和金融安全是个威胁。另一方面,目前相当数量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存款过剩、贷款投放不足,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乏力等问题。而现实情况是银行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趋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为了争取优质的大客户,银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因此,无论是大的政策环境还是自身的经营都需要商业银行积极面对中小企业急切的资金需求,银行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也必须重视对中小企业贷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策略研究

款。中小企业一直以来的庞大资金需求,使得供求关系中银行对中小企业有绝对的主动地位,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发展目标,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切实的方法甄选出中小企业中的优质客户,尽量避免风险,实现银企双赢。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相应策略,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银企双赢。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美国的《亚洲商业监察》2009年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大陆的中小企业在亚太地区最具有竞争力。在当前银行存贷差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银行传统目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贷款集中度越来越高,利差收窄,信用风险不断增大。因此,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已经势在必行。

发展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是中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而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历来是世界型的难题,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现实依然存在。我们应当花更多的精力去做转变理念,配套政策,创新制度,完善法律信用环境的工作。我们应该意识到只要管理和风险控制到位,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是可控的。我们不但要看到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更要加看到中小企业可以做出大市场,中小企业必将会成为我国主要的信贷市场之一,能够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努力发展中小企业的金融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而银行应该重新审视和看待中小企业,积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研究,兴盛于上世纪初,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货币论》中指出,信贷市场仅仅是利率机制在起作用,利率灵活的变动能够自动地解释了信贷供给曲线的弯曲及信贷额配给的存在,即所有的借款者都可以获得贷款,但贷款额小于他们在此信贷利率下所期望得到的数量。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银行的信贷提供曲线由标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所决定,如果银行为完全垄断的情况并且对于每一笔贷款都能够实行分别定价的话,那么企业将不会受到信贷约束。调节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使信贷市场趋于均衡,而信贷配给仅是由于外部振动所引起的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现象,或者是由于政府干预的结果,如政府人为地规定利率上限会导致需求大于供给。

现代经济学对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最为著名的是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1958年提出的MM定理,该定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在某些给定的条件下,存在着一个使企业价2

值最大化的最优融资结构。该理论所考察的企业价值和融资结构都是以有效率(指信息完全)的资本结构为前提,但事实上在有效率的公开资本市场上融资的只有大企业,而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则更适合另一种理论,即“融资顺序理论”。该理论则是以非对称信息为条件来研究企业融资结构的一种理论,强调信息问题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企业的融资是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来依次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其一般顺序是:首先是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部融资,也就是自我融资(即通过投资人投资或以前的利润累积进行资本积累);若资金不够再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先是银行贷款,然后是发行债券,发行债券一是有对企业最小规模的限制性门槛,二是必须支付信息披露、财务审计和承销费用等);而对于信息约束条件最严、并有可能导致企业市场价值被低估的股权融资,则是被排在企业融资顺序的末位。这与实际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恰恰相符,所以,该理论常常被一些经济学家作为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的理论框架。不过,该理论也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它仅限于解释在特定的制约条件下企业对增量资金的融资行为,具有短期性,无法揭示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本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在国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流文献中,金融抑制和信息不对称被认为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两个最根本的因素,由于这两个因素现阶段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将不可避免的存在。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大多数文献也主要是从金融抑制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金融缺口"理论以及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理论等几个方面研究分析的。随着理论界不断的放松理论的假设条件来完善和发展企业融资结构理论,这样就依次出现了权衡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理论、融资顺序理论和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核心是:与大企业相比,其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而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融资方式也不同。方式的变化,取决于中小企业信息的提供程度。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问题,国际上对其融资研究主要又集中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研究。在该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信贷配给理论、融资周期理论、关系贷款说和实证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林毅夫、李永军(2001)从银行结构的角度,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大银行占据了太多的金融资源和太大的市场份额,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应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单位贷款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等原因,大型金融机构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主要因为中小金融机构拥有信息方面的优势:其一是“长期互动”假说,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一般为地方性的,通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策略研究

过长期的互动合作有助于解决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二是“共同监督”假说,对于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即便没有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督,它们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也会实施自我监督,这种监督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有效。因此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唯一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必须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法规和监管体系Ⅲ。

李志赞(2002)认为,就我国现实因素而言,从信贷需求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具有时间性很强的特点,现行的银行信贷程序使得它们难以及时获得资金,而抵押贷款的程序繁琐、评估费用高,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乜3。

李良瑞(2004)认为,银行应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监督,完善监督体系。一方面,应建立中小企业的信息数据库,完善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的监管贷时难以提供充足、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按照信贷配给论,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的金融机构将倾向于给那些能提供充足抵押的企业或项目放贷口1。

苏宁(2005)认为,“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它不是指金融业内部的运作,而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对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的业务具有重大影响。我国由于金融生态系统的缺陷,商业银行在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惜贷现像严重H1。

刘鑫(2006)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难的原因,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差;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信用观念淡薄;贷款单位成本高,中小企业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5】

李诗洋(2008)认为部分中小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财务核算体系不规范,抵押资产属个人财产占大多数。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是行业分散,需求急,金额小,频率高,不易监控,信息反馈慢,形成了风险高、成本高的不利因素。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力度加强,各银行普遍上收了贷款审批权限,增加了贷款审批环节,最终决策者与借款人距离加长,只能依据企业财务报表对放贷形式的完备性进行审查,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支持更加困难。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获利能力较弱,商业银行缺乏放贷热情哺1。

3.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当前,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总体上展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国外文献主要从银行角度出发,根据自由竞争的原则,研究如何实现与企业的经营往来;国内文献大都集中于研究中小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要求政府和银行从扶持弱势群体出发,做出调整,即4

使不是如此,参照国外的理论成果时,国内文献一般也缺少一些对环境背景的切合实际的考虑,尤其是缺少对我国银行所处发展阶段的考虑,缺少对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和发展阶段的考虑。

而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要么重视银行内部的管理,要么重视对企业的评估,忽略两者的相互作用;或者以国外模型为标准建立的内部评级指标体系和评级技术,忽略国内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信用体系的发展现状。虽然有不少文献开始关注中小企业问题,可是在“中小”两字上体现得并不明显,具体到指标体系的设置、考察手段和技巧的选择上,表现出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有些文献确实是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考虑中小企业信贷问题,但是却忽略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的影响。大多研究太过重视计量分析和逻辑抽象,忽略了人文因素的影响,以及缺乏对中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发挥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现状,并找出其原因所在,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相应策略,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难问题,实现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双赢。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研究内容

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本研究拟分为六部分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出发,阐述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并介绍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支撑。主要介绍了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融资的概念等,阐述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后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分析做出铺垫。

第三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本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现状作了描述,然后对当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国内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借鉴分析和启示。本章主要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体系,总结国内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成功经验。

第五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策略。本章在总结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理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前面的理论分析,结合当前经济背景,提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策略。第六部分,结束语。总结全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指出未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

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加以界定。目前,国外大部分国家界定中小企业都只采用定量标准,并且仅采用单一定量标准的国家居多,只有美国、英国、德国同时采用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但无论是定量标准,还是定性标准,都是基于企业规模角度而设定洲71。自2003年1月1日起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指出:本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由此可知,只要符合中小企业标准的,按照法律规定的中小企业不受任何所有制和形式上的限制。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采用规模标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这一标准不断进行改进。我国对中小企业界定的规模标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共经历了五次调整,本研究所指的大中小企业以原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划分的标准为依据。适用于统计上对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企业划分规模。该标准以法人企业或单位作为对企业规模的划分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企业规模的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表1-1

行业名称指标名称

从业人员数

工业企业销售额

资产总额

从业人员数

建筑业企业销售额

资产总额

批发业

企业

零售业

企业从业人员数销售额从业人员数销售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计算单位人万元万元人万元万元人万元人万元人万元人万元人万元大型2000及以上30000及以上40000及以上3000及以上30000及以上40000及以上200及以上30000及以上500以上15000及以一h300及以上300及以上1000及以上30000及以一h800及以上15000及以.h单位:万元中型300-2000以下3000-30000以下4000-40000以下600-3000以下3000-30000以下4000—40000以下100-200以下3000—30000以下100-500以下1000-15000以下500—3000以下500—3001以下400-1000以下3000—30000以下400-800以下3000—15000以下小型300以下3000以下4000以下600以下3000以下4000以下loo以下3000以下100以下i000以下500以下3000以下400以下3000以下400以下3000以下交通运输业企业邮政业企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资料来源:《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

2.融资的定义7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策略研究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解释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动进行的资金筹集行为。中小企业融资实质上是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即企业是否能取得资金,以何种形式、何种渠道取得资金【8】。

(--)理论支持

有关企业融资的经典理论有很多,如著名的MM理论和米勒模型等。本研究所涉及的企业融资理论主要是“麦克米伦缺欠”理论、“金融抑制"理论、“信息非对称理论"理论。

1.“麦克米伦缺欠”理论

“麦克米伦缺欠”理论主要探讨的是融资壁垒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及其化解途径。1931年,麦克米伦爵士等人在调研了英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制度后,提交给英国政府一份《麦克米伦报告》,称由于融资体制存在缺陷,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这以后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便被命名为“麦克米伦鸿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各国的经济发展在某些领域展示出惊人的共性,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是这样一种在世界范围之内长期存在的共同现象。而“麦克米伦缺欠"理论就是帮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融资壁垒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理论。

“麦克米伦缺欠"的实质就是存在于金融制度中市场失灵。首先,从外在表现来看,因为融资壁垒的存在使得资金的供给者没有将资金有效配置到资金需求者(中小企业)的手上,所以供需发生背离,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小企业信贷呈现的风险大,成本高,赢利少的特点,使得金融机构倾向于将资金投放给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因此,中小企业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取足够资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资信不足等弱点使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更加艰难。这样,在金融体制中,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壁垒,市场的力量根本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最后,在“麦克米伦缺欠"现象中,市场“疲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大银行垄断、与中小企业之间具有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更高的交易成本等。这些充分表明,“麦克米伦缺欠’’现象是一种市场失灵。

政府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是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1945年设立的英国工商业金融公司、1958年成立的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以及1953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等等都是这

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它们一般均为官方或公营机构,以优惠条件作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成为政府贯彻实施中小企业政策的有力工具。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麦克米伦缺欠"现象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商业银行主导下的大银行垄断现状,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比大型企业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更高交易成本,是我国“麦克米伦缺欠"现象产生的一般原因。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双重任务,因此,“麦克米伦缺欠"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成因。

第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落后。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机构之间职责不清等问题对中小企业融资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中小企业在办理资产评估登记过程中,涉及到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税收以及公证等众多管理部门,这些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层层收费,少则数百动辄上万,再加上为取得贷款耗费的“关系"成本,无疑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负担,是我国融资壁垒产生的又一成因。

第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根源与国外有所不同,大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原因不仅在于其垄断地位,还在于其主要服务国有企业的宗旨仍未改变。

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处于转型期,原先以道德为基础的信用体系逐步向以资产为基础的信用体系转变。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产信用不足的问题使得其所处的社会信用环境相对恶劣,这也是融资壁垒形成的重要成因之一。

2.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中理论成果最为丰富、应用最为深入的一种融资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信息不对称下银行企业双方的表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内容。

斯蒂格利茨等人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方法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将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到金融市场,具体分析了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尽管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是清晰的,但一方拥有相关消息,而另一方却不知道,从而对获得信息少的一方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占有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主要发生在交易之前。市场信息通常是不完全的,在资金借贷市场上,贷款申请的中小企业比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更清楚自己信贷项目成功的概率和自己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所以其在申请贷款时,提供更多的利好信息,隐瞒不利的信息,以达到银行准发放予贷款的条件。银行方面,当然是知道这一情况,但又无法获得全部真实可靠的信息,为了平衡这一信贷风险可能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只能提高贷款利率,这样一来,使本来信贷风险较小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贷款成本升高而放弃贷款9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策略研究

申请,转而谋求其他出路,或者放弃本该计划投资的低风险项目,一些经营稳健的中小企业也会随着利率的升高逐渐退出借贷市场,而那些冒高风险投资项目的中小企业则十分希望得到所申请的贷款,尽管高利率也不在乎,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极可能不偿还贷款或根本就没打算偿还贷款。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得银行贷款一旦发放出去,就有可能形成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贷款率。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基于资金的安全性则很可能对中企业少放贷款,甚至不发放贷款,这就形成了逆向选择,逆向选择使信贷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道德风险则是指发生在交易完成后的风险,其与逆向选择是相辅相成的。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给中小企业之后,不知道借款者将要从事什么活动,很有可能从事其不期望进行的一些活动,因为中小企业获得一笔贷款之后,很有可能受高利润的吸引,放弃原来在贷款合同中承诺的资金用途,转而进行直接消费,或者从事高风险、高收入的投机项目,这些活动的成功率较低,很可能使投入资金无法回笼,导致贷款难以归还,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又影响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预期收益。因此,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样降低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阻碍了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满足191。

3.金融抑制理论

金融抑制理论实际是专门研究受政府干预的金融市场行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也揭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金融抑制是分析发展中国家抑制市场和不恰当的金融管理政策对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如何产生阻滞作用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以爱德华 肖和罗纳德 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金融变量与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于是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错误地选择金融政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当局通过人为地控制利率或汇率等手段来对金融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发展中国家资金本就不充裕,加上政府硬性地规定了存贷利率的最高限,而此最高限又在市场利率之下,实际利率为负数,从而使借款者形成强烈的借款需求,致使资金需求严重大于供给,在我国这种企业的“资金饥渴"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样自然就产生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配给"方式授信和资金投机等现象,他们常把可贷资金分配给自己熟悉的和政府偏好的大型企业,而那些有强烈的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却无法得到资金,尤其是新办的、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提出贷款申请(I训。

4.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认为传统的经济学忽略交易成本,认为交易成本为零,然后根据其它假设得lO

出了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的结论,但这与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是不符的.因此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不实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成本(又称为交易费用)是指完成某项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包括搜寻成本、协议成本、订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在商业银行展开业务时基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要求,交易成本就成了其必须正视的一种成本,成为影响商业银行进行交易的重要因素,其高低直接影响其贷款意愿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而中小企业由于其贷款的特点于大企业大集团,对商业银行来说其搜寻成本、协议成本、订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都高得多.因此银行天然地对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贷款意愿不强【l¨。

5.信贷配给理论

1930年,凯恩斯在《货币论》中指出,“货币市场存有一种限额分配的传统制度",由此出现了对信贷配给理论的研究。所谓信贷配给是指贷款人考虑到风险与利润,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机制而往往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实现信贷交易的达成。信贷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者不能在现行利率水平下得到他所希望的贷款,只能得到部分满足:二是同类企业向银行贷款,只有一部分企业可以借到,而另一部分却得不到,即使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不能得到贷款。在我国近几年由于商业银行都先后上市,转变经营方式,对贷款业务更趋谨慎,信贷配给更加严重,一般都把有限的贷款放给大企业,而不是给中小企业【l21。

6.共赢理论

银行作为资金供给者并不直接参与资金使用者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这就必然带来信息不对称。这里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作为资金使用者的企业所掌握的自身信息总是比作为资金供给者的银行多,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

中小企业

守信

银行

不融资IIO.0ⅣO.0失信III—l,一1融资I1.1

图2-1实现条件下银企关系的纳什均衡

因此,商业银行在无法精确计算每次交易中的收益与风险的情况下,只能依据事先对合作收益与风险的预期进行策略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是判断企业承贷能力和测算银行经济收益。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国家信誉保证且缺乏贷款抵押,其承贷能力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不具备比较优势。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做出的判断就是民营企业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策略研究

整体承贷能力较低,合作风险较大。另外,就经济收益来看,商业银行多年来资产的巨额积累使其形成发放规模贷款的偏好,而国有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大、信贷管理成本低的现实状况恰恰能满足商业银行这一偏好,而中小企业小金额、高成本的贷款需求就无法激励商业银行改变其偏好。因此,商业银行在与民营中小企业进行博弈之前就得出“风险大、收益低”的投资预期,其理性选择是不融资。通过重复博弈条件下银企关系的分析,从图2.1我们可以得出现实条件下银企关系的纳什均衡是策略Ⅳ,即不合作。但是在图中还存在另外一个纳什均衡,即策略I,它是在合作条件下具有较高收益水平的纳什均衡,是一个帕累托改善,可是在目前产权不明晰、信用制度缺乏等条件的约束下,策略不能实现。

B1(合作)

AI(合作)

A2(背叛)(4,4)(3,1)B2(背叛)(1,3)(2,2)

图2-2保证型博弈

在保证型博弈中,存在两种纳什均衡解AIBI和A282,其中AIBI是帕累托最优,也即互利共赢。在这两种策略中,博弈双方都采取合作策略是压倒性的战略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一定能够实现,要取得互利共赢的结果,还取决于双方进行谈判的成效,在谈判过程中,通过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使双方协调各自的行为从而实现互利共赢。这种博弈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合作博弈,不存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背离,双方具有合作的意愿,合作的结果自动实现互利共赢。但是如果双方不进行有效的沟通或因缺乏信任而导致双方都采取背叛战略,互利共赢就不能实现,该博弈也会转化为“囚徒困境’’博弈。走出“囚徒困境”,互利共赢的可能性在囚徒困境博弈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者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却是最差,要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双方放弃背叛战略,转而实行合作,就是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然而如何才能使平等的参与者克服囚徒困境的制约实现合作呢?一种途径是建立在某个行为体出现违约时对它进行惩罚,迫使他回到合作的策略上来,这就是国家政府所起的作用,靠政策和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总体现状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也有所增加。据银监会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4.3%。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4.1%,比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高1.5个百分点。不良贷12

款余额和比例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65208亿元,比年初下降4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比年初下降O.64个百分点。2009年下半年,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4.43万亿元,比上年底增长30%,中小企业贷款占比53.2%;通过窗口指导,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并要求这部分额度必须用于中小企业、农业或地震灾区;放宽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对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同时不断下调存贷款利率。

但是,最近20年,我国中小企业增加了20倍,信贷规模和金融机构数量与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极不相称。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贷款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2010年,我国经济努力实现低速增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严峻形势,而广大中小企业首当其冲,一是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度下滑,二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更加凸显,广大中小企业至今没有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中直接受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困难,据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中歇业停产或者倒闭的大约占7.5%,城镇就业更加困难,2500万左右的农产品返乡,据人民银行浙江分行一季度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经济指数分别比2008年四季度下降了4.87%和18%,这个状况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复苏,而且直接影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我国经济能否真正的走出低谷,关键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活力能否得到完全恢复。

2005年7月1日发布的首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自我融资比例90%;银行贷款仅为4%;非金融机构为3%;其他渠道为2.9%。民营企业主要依靠自我融资,而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存在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中小企业一般资本金较少、规模小,其内源融资能力相当薄弱,难以单纯靠自身积累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外部资金融通。而鉴于我国目前对企业股票、债券方式融资的政策限制较为严格,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要求,因而中小企业融资对商业银行有很强的依赖性,故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目前,尽管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现有的信贷支持力度与企业希望的仍有较大差距。

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也是解决融资难困境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GDP的贡献率已超过60%,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超过70%,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占用的比率很低。另外,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贷款准入条件、贷款流程、贷款政策并没有更多给予中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qi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