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喻认知的英日汉谚语对比分析

更新时间:2024-01-14 01: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隐喻认知的英日汉谚语对比分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年第11期

? ?

字号 分享到

作者 李沿围 朱丽颖

您可能更想看?

半个世纪的维吾尔族民间谚语研究综述 谚语理解和语义在线加工模式及影响其... 从文化角度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谚语中关键性语素的类型及解释 浅议英语谚语的翻译

英汉谚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简论民间谚语的局限性及现代走向 浅析英汉谚语文化

根与叶:闽台谚语源流综论 英汉谚语的社会功用

【摘要】:建立在概念隐喻基础上的谚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本文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英日汉谚语的异同,并指出蕴含于其后的文化根源。这将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谚语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对于恰当地翻译谚语也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谚语 认知语言学 隐喻思维 隐喻认知 日汉 历史文化背景 文化差异 民族语言 文化根源 语言文化

【基金】:大连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6DLSK102) 【分类号】:H03

【DOI】:CNKI:SUN:WYWJ.0.2008-11-008 【正文快照】:

1.引言

谚语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单位,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辞海》,2000:491)。它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民族各种实践经验凝聚的智慧结晶,闪耀着群众智慧的火花。同时,谚语也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是建立在比喻义而非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谚语是建立在概念隐喻基础上的。(Ungerer & Schmid,1996)

学界对隐喻的研究,已从传统的修辞学,转入当代的认知科学,着重探讨了隐喻、语言和认知的关系,隐喻的实质,隐喻和认知,隐喻的理解,隐喻的应用等相关问题,如彭懿、白解红(2008:1)和张辉、季锋(2008)。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可以体现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所以理解隐喻需要额外的认知能力(肖蔚,2003)。随着对于隐喻认知的本质、形成机制和工作机制研究的深入,关于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多语言环境的适用性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何善芬,2003)

2.隐喻认知

2.1 隐喻

隐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陈艳丽,2007)。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英语中的metaphor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意思是“tansfer”,由“meta”和“pherein”组成,分别表示 “change”和“carry”(http://simple.wikipedia.org/wiki/Metaphor)。可见,

metaphor表示把此物转换为彼物,用一个事物来刻画另一个事物。隐喻作为修辞研究对象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Nida, 1991)

20世纪80年代,Lakoff & 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他们首先提出隐喻的认知观( Lakoff & Johnson ,1980:3):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Our ordinary conceptual system,in terms of which we both think and act,is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 in nature.

这一定义表明隐喻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因为语言只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隐喻还体现在人类的思想和行动当中,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似和统一,在不同的事物和经验里建立等值、相似的关系。 2.2 谚语产生的隐喻认知本质

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以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特征或结构转移的基础,其工作机制是跨域投射(crossdomain mapping)。相似性是谚语产生的隐喻认知本质,具体而言:相似性是隐喻赖以成立的基本要素。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利用的是事物之间人们已感受到的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则是将原来并不存在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构成隐喻,从而使人们获得对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同时,相似性不仅建立在事物的内部特征上,还建立在事物与外部其他某种实体的关系上,可以通过联想来构拟语词概念的连接。

(3) 喻体同而寓意不同

由于语言表述的差异性和民族的个性差异,在英日汉谚语中,有些谚语喻体相同,但反映的寓意却有很大的反差。如:在汉语中,“最后一根稻草”指溺水之人在生命垂危之时,捞得一根稻草而获重生,指“最后的希望”;而英语“The last straw”却表示“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再如,“dog eat dog”,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直译为“狗咬狗”,而在汉语中就表示“坏人与坏人之间相互争斗”的意思;而在英语中,其语义则为“同类间的无情竞争”。

3.英日汉隐喻性谚语的比较分析

3.1 共性分析 在英日汉谚语中,有些认知是基于人类的基本认识而产生的语言表述,表达着人类的共同述求和对事物本身内在的客观本质反映。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尽管英、日、汉是三种不同的语言,但英日汉谚语(以下分别用E、J和C来代替)有着口语性、民族性、修辞性及表意的完整性等一些相同的语言特征。它们都是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的

语言,都借助象征性的形象,大部分的谚语都有相当整齐的结构、和 谐的押韵。因而,其中存在很多一致的表达,具有相对的共同性。

(1) E:Water dropping day by day wears the hardest rock away./C: 滴水穿石/J:雨だれ石を穿つ

(2) E: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C:岁月不待人/ J:岁月人を待たず (3) E: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C: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J:目には目を、はにははを

(4) E:A years plan starts with spring./ C:一年之计在于春/ J:一年の計は元旦にあり

(5) E:Lookerson see more than players./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J:おかめはちもく

(6) E: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C:一叶知秋/J:一叶落ちて天下の秋を知る

(7) E:Empty vessels make the greatest sound./C:满瓶不响,半瓶叮当/J:空き樽は音高し [本文英、日谚语例子分别取自陈文伯、戴晨(1993)和连清(1992)] 3.2 差异性分析

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大多数富有特色的文化特征都可以从谚语中体现出来。所以英日汉谚语作为不同民族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大量有关该民族思维方式、习俗、传统文化、历史文学典籍等方面的独特内容,因此,每个民族都会以其独特的认知方式将自己对现实的认识投射到语言上,并导致语言中的概念隐喻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喻体同而喻义不同

由于不同民族在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往往导致认知上的差异。比如同一喻体,在英日汉文化中可能出现喻义完全相反的情况。如:以“狗”为喻体。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同样,在日语中,“犬”多带有轻蔑意味。例如:豚犬(不争气的子弟)。与日汉不大相同的是,“dog”在英语中的语义还有褒义色彩:a lucky dog(幸运儿)、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好人好报)等。

(2) 喻义同而喻体不同

由于人类在认知、思维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因而在表达认知的结果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在英日汉谚语中,有些谚语尽管借助的喻体不同,但却表达出了相同的认知结果,在表述内容、思想上具有一致性。因而,在英日汉谚语中经常会出现虽然借喻物体有差别,却表述了相同的喻义的谚语。英语中“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相当于日语的“鳥なき里のこうもり”,表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功亏一篑”,在日语中被描述为“九仞の功をいっきにかく”,英语中为“Between the cup and the lip a morsel may slip”。

(3) 喻体同而寓意不同

由于语言表述的差异性和民族的个性差异,在英日汉谚语中,有些谚语喻体相同,但反映的寓意却有很大的反差。如:在汉语中,“最后一根稻草”指溺水之人在生命垂危之时,捞得一根稻草而获重生,指“最后的希望”;而英语“The last straw”却表示“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再如,“dog eat dog”,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直译为“狗咬狗”,而在汉语中就表示“坏人与坏人之间相互争斗”的意思;而在英语中,其语义则为“同类间的无情竞争”。

4.产生共性的文化分析

4.1 人类隐喻思维共性的体现

人的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一种机能。英日汉隐喻性谚语的共性

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隐喻作为人类探测世界、描述世界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人类去认知人与自然的相似和统一,带领人类从有限的己知走向无限的未知,从个别孤立的事实走向统一的整体。(韩林合,1996)

人们在生活或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相接触,通过神经中枢传到大脑,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反复的实践,对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式过程,产生了概念、判断和推理,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联系和规律性。(胡壮麟,2004) 隐喻的本质就在于把握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似和统一,在不同的事物和经验里建立等值、相似的关系。英日汉虽是出自于三个不同的民族的语言,但人脑这一机能的相同性反映到语言上,便产生了英日汉谚语中隐喻趋同的基本模式。 4.2 隐喻与文化的一致性

隐喻认知的形成与人类的实践经历、物质环境息息相关。尽管英日汉语分属于不同民族语言,其所依附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由于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人类相同的身体构造、感知器官和相似的实践形式、实践经验,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了文化共识。文化共识反映在语言中便凝结为共同的文化语义。尽管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系统迥异,但基于共同的认知结构,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可能重合形成文化共识,就会产生相似的隐喻,形成隐喻与文化的一致性。又由于事物本身性质的一致性,人们对某事物、现象的认知也是基本相同的,必然使共有事物词语产生相同或大体相同的谚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E: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C:骑虎难下(在日语中,表述为乗りかかった船);E: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C: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日语中,表述为痘痕もえくぼ)等等。 4.3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尽管中日英三国的语言不同,有着各自的文化差异,但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化中,有些词语无论是共有词语还是特有词语都可能来源于异国的语言文化,通过语言文化交流,而使得其附加的国俗语义伴随其概念或文化现象而借入该语言文

化中。这种通过对外来词语、文化的借鉴而产生的谚语具有突出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例如:

* Romeo and Juliet(罗米欧与朱丽叶)“浪漫爱情的典型代表” * Grandet(葛朗台)喻指“吝啬的人”

* 吳牛月に喘ぐ,引申为因疑心而害怕 * 木にょりて魚を求む(缘木求鱼)

* 天は自ら助くる者を助く(自助者天助) * Time is money(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上知と下愚とは移らず(唯上智与下愚其志不移)

5.差异性产生的文化根源

5.1 不同的民族认知心理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保持本民族形象和全民共识的心理基础,民族语言则是这种民族心理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民族心理和民族语言总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民族的基础。在各民族实际的语言中,由于民族心理以及与之对应的价值观念各不相同,其谚语就会在形式上存在着某种差别。

通过英日汉隐喻性谚语的差异分析,会发现不同的民族心理。英日汉谚语中,包含动物词语的谚语非常丰富。一些动物以其自身鲜明具体的形象给人以启示,以其生命的形、声、色、趣来引起人们种种遐想。而且,动物还很好地体现了民族情感。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文化特点。 (1) 基于“狗”情结的差异

“狗”作为人类忠诚的朋友,以“狗”为喻体的谚语比较多,但由于不同民族心理的差异性和认知的不同,以“狗”为喻体反映出的喻义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既有大体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① 同一性

汉语中“狗”多表示贬义,常比喻帮助作恶的人。英语中“dog”也可以表示“禽兽般的人,卑鄙小人,无用之辈,地位低下的人”及(“装出的)阔气;架子”等。如: * be an under dog(位居低职)

* put on dog(装模作样) * a dirty dog(卑鄙小人) * lead a dogs life(过着悲惨的生活) * let sleeping dogs lie(不要惹是生非) ② 差异性

与汉语不大相同的是,“dog”在英语中的语义还具有褒义色彩: * a faithful dog(忠实的人)

*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 Each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在西方人的眼里,“dog”是一种威猛、善良、忠诚、懂情义的动物。被视为宠物、朋友,甚至被看成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西方人对“dog”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2) 基于“鱼”情结的差异

“鱼”是人类接触最多的海洋生物,在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中对“鱼”的描述、借用等手法众多,特别是在英国、日本这样的岛国,有很多以“鱼”作喻体的谚语。 ① 地理环境造就英日相同的“鱼”情结

日本处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孤立的岛国,海洋渔业非常重要,日本人自古以来多以鱼为食。因此,与鱼有着不解之缘。在日语中,“鱼“被以多种形式广泛借用。例如:

* 海のものとも山のものともつかない(八字没一撇儿) * 魚の水を得たよう(如鱼得水) * 鰯で精進落ち(因小失大)

* 鰯の頭も信心から(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 及ばぬ鯉の滝のば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英国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南临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东濒北海。其海岸线长而曲折,人民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因此,英语中很多谚语都以海洋为题材。以鱼为例: * 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 * 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强肉弱食) * Gut no fish till you get them.没捉到鱼别忙着开肚取肠(勿操之过急) * 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 * 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久住遭人嫌)

*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有价值的东西不能轻易得到) ② “鱼”在中国谚语中的使用

虽然汉语中也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织网”、“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谚语,但由于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民族的生存方式是从农耕火种开始的,大量的谚语产生于农业实践过程中,借用的喻体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因而以“鱼”为喻体的谚语就形式和数量而言,远不及日语和英语。 5.2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谚语的民族性还表现在它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谚语以其精炼的形式、简洁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许多本民族历史事件、神奇传说、文化典故,等等。在表达同样意思的时候,英日汉的谚语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反映了各自特有的文化传统。 (1) 来自不同的习俗或神话传说

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和神话传说,在谚语中也就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为很多谚语独立存在,很难在另外两种语言中发现雷同。如,在汉语中,农历是其传统的历法,有二十四节气之分,按照二十四节气产生了很多中国特有的谚语,如: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http://zhidao.http://www.wodefanwen.com//question/20070878.html)。在英语中: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这一谚语典故源自于《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http://estudy.yo2.cn/articles)。而在日语中,很多神话传说都涉及到“猫妖”,“猫妖”最早出現在《日本灵异记》(景戒,1978)中,描述一只猫死后产下的胎儿竟然变成人的故事,“猫妖”对日本的影响是深入而广泛的,因而,产生了许多以“猫”为喻体的谚语。如:猫にかつおぶし(虎口送肉)、猫に小判(对牛弹琴)。(2) 来源于历史故事 英日中三国都属于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度,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其间发生的一些重大的或是有特定的历史、社会意义的事件,一旦进入语言体系中并被赋予固定的意思,广为流传开来后便成为谚语的素材,因而谚语是具有独特民族渊源和历史积淀的。如,change horses in midstream (临阵换将)。源自1864年林肯(Abraham Lincoln)的一次讲

话。时值美国南北战争,许多共和党人对这位总统在战争中的表现并不太满意,但他们最后还是再次选定他为总统候选人,因为他们深知中途换马并非上策(...it is not best to swap horses while crossing the river)。林肯的用语引自一句古老谚语:Dont swap horses while crossing a stream。后来此谚语演变为change horses in midstream。但林肯赋之以新的含义(http://www.ryedu.net/bbs/dispbbs)。日语中,有些谚语也源于其历史故事,如借りる地藏顏,返すの閻魔顏(借钱孙子,还钱爷爷)、仏の顏も三度(人的忍耐是有限的)等谚语。中国人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称赞豪杰和骏马。因为:吕布是东汉末年的一名武将,非常勇猛,并擅长骑射,人称“飞将”,“赤兔”为吕布所骑之骏马。(倪永明,2007) (3) 源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语言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背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而具体的文化发展脉络,英、日、中三国毕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表达同样意思的时候,依托特定历史文化背景而产生的谚语,其喻体势必因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反映出了各自独有的文化传统特色。英语中,“Cap of liberty”,喻指“自由”,古罗马人解放奴隶时,给奴隶戴上一顶毡制的红帽,表明从此以后他们成了自由人;Put on the black cap(准备宣判死刑):在英国,黑色法帽是法官装束的一部分,除了每年11月9日在法院接受伦敦新任市长宣誓就职时戴上它外,一般只在宣判死刑时才戴。汉语中,“金榜题名、科第、折桂”等,直接来源于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日语中,“花は桜木、人は武士”,意思是“花中樱花最美丽,人中武士最高洁”。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深受日本人民喜爱,而武士在日本江户时代,作为一个统治阶层曾登上了政治舞台,达到了它辉煌的顶峰,武士是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

此外,不同的宗教也对英日汉谚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限于篇幅,恕不详述。

6.总结

本文结合认知隐喻学,对于英日汉谚语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结论:

(1) 谚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重要产物,是对本民族发展进程的特色反映,是大众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2) 英日汉隐喻性谚语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人的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不区分民族特性和种族色彩的人脑的普遍性机能,带有共性特点。

(3) 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民族生活的经验和感受也不同,因而英日汉隐喻性谚语存在着差异性。

Rakova(2003)等认知语言学者虽然意识到感知、认知和语言三者不可分割,但忽视了地域、文化等因素以及认知能动性对语言与认知的影响。实际上,通过我们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形成了对世界的不同认知,这种认知必然反映在语言中。通过英日汉谚语的比较分析,特别是对其差异性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更好地理解谚语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对于恰当地翻译谚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1.

[2] 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 Rakova,M.The Extent of the Literal:Metaphor,Polysemy and Theories of Concepts[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3. [4] Ungerer,F.&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5] 陈文伯 戴 晨. 简明英语谚语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6] 陈艳丽.英汉隐喻认知差异的文化述源[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 [7]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8] 韩林合.乔姆斯基[M].台北: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 [9]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0]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 景戒.日本古典文学大系 70 日本灵异记[M].东京:岩波书店,l978. [12] 连 清.日语成语惯用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3]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4] 彭 懿 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15] 肖蔚.隐喻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及隐喻理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16] 张 辉 季 锋.对熟语语义结构解释模式的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q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