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精神

更新时间:2024-05-05 12: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军垦精神

军垦精神就是大树精神,就算是一粒种子,只要它落在这片土壤上,就会生根、发芽,不断成长,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然后再发展成一片接天的树林,最终带来一片绿阴,造福一方百姓。 军垦精神就是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军队是要打仗的。干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硬碰硬,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飘浮,否则一旦打起仗来就要吃大亏,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垦精神,尤为重要。新世纪新阶段履行我军的历史使命,作为革命军人,必须自觉地在艰苦奋斗中磨炼自己,经受住训练上高标准、严要求的磨炼之苦的考验、自然条件恶劣之苦的考验、物质生活清贫之苦的考验、亲人离别之苦的考验……要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畏艰难、甘愿吃苦的昂扬精神,以战胜千难万险的英雄气概,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自己的优秀答卷,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中国军垦第一城”打造“军垦文化”旅游品牌

2010-07-31 21:49:22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31日电(记者 李晓玲 白志强)7月31日,以“军垦”“绿色”“开放”为主题的军垦文化旅游节在我国著名的戈壁新城新疆石河子开幕,新疆旅游部门将借此着力打造“军垦文化”旅游品牌,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新疆独特的屯垦戍边文化。

在有“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美誉的新疆石河子市中心广场,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同时启动,千人自行车、花车、摩托车巡游与沿途欢庆的军垦儿女相映生辉,包括军垦美食节、蟠桃节、“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军旅歌曲大家唱”比赛、纪念垦区开发60周年--“爱兵团、爱家乡”军垦少儿诗歌朗诵大赛、“军垦特色体验游”--军垦创业连夏令营、“军垦之花”模特大赛暨石河子城市旅游形象大使总决赛在内的系列活动相继展开,使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的“国家园林城市”石河子成为欢乐的海洋。

石河子市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只有150公里,是一座屯垦者建造的城市。军垦文化和红色旅游是石河子市极富地域文化内涵的品牌。当地政府把军垦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大农业观光等旅游资源整合重构,打造出了“中国军垦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举办军垦文化旅游节、冰雪旅游节、桃花节等节会,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具有开拓性、群众性、开放性、多元性的军垦文化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地游客前来。

以军垦博物馆、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军垦第一连等为主的一大批反映军垦文化的旅游景区,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共和国军垦史、了解新疆生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减少国家财政开支,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几十万名部队官兵奉命集体转业,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新疆屯垦生产中。面对条件艰苦的自然环境,军垦战士睡地窝、煮麦粒、吃窝头、手摇纺车、人拉耙犁,自力更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

夏秋之夜,为防蚊虫叮咬,官兵们用泥浆抹身,涂成泥猴,仅仅露出两只眼睛;三九寒天,狂风暴雪经常埋住帐篷,军垦战士冻在大头鞋中的双脚,往往要在炉边暖和一阵子才能拔出;在荒地上灌水,官兵们要腰缠横杆,以防被地上的暗洞吞去……几十年过去后,军垦官兵们用勤劳的双手把沉睡了数千年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建立了20多个垦区和39个大型军垦农场,修建了遍布全新疆的八大水利灌溉大渠和一大批大中型水库,建设了“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厂等19个大型现代化工矿企业,为国家创造了2.27亿元的辉煌业绩。他们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垦精神,在戈壁荒漠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今天,当我们重温军垦官兵这段光荣历史时,无不为之震撼,同时也令我们思考许多。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也是我们革命军人的根本人生准则。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有的官兵经不起苦与乐、得与失、荣与辱的考验,在人生理想、价值取向、个人追求方面产生了偏差。有的同志对个人名利得失看得过重、考虑过多,整天打自己的“小算盘”,为个人得失分心走神;有的在职不尽责,工作标准不高,争先创优意识不强。这些同志应该与那些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军垦战士比一比,学习他们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戈壁荒漠中不求名利、不图安逸屯垦戍边的高尚情操,以军垦官兵为镜子,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社会理想、高尚的思想道德、正确的职业理念、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消极东西的影响与侵蚀,真正把个人追求凝聚到党的奋斗目标上来,在本职岗位上聚精会神,安心工作,为部队建设的宏伟大业添砖加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第二小学:传承军垦精

神培养一代新人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06日09:22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人民网乌鲁木齐1月5日电 (记者戴岚)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石河子第二小学以“理念治校、质量立校”,着力培养一代具有个性的军垦新人。

石河子第二小学党支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传承军垦精神,在学生中开展“让学习成为成长方式,让运动成为成长习惯,让艺术成为成长追求,让科学成为成长力量”的新成长教育活动,确保军垦文化成为学生成

长中的精神净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党支部采取配备年轻党员担任少先大队辅导员、选拔军垦文化小记者和讲解员等形式,推动军垦精神在学生之间的口口相传。随着校园“军垦文化魅力之星”纷纷亮相,小记者和义务小宣讲员奔走于石河

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参观、采访、交流。

石河子第二小学开展军垦文化传承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学校被命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8月,石河子第二小学与陕西延安南泥湾小学结成友好学校,传承军垦

精神活动掀开跨省合作的新篇章。

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学校党支部鼓励教师的个性发展和精神追求,形成一支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团

队。丰富有效的实践,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黄沙绿浪,奏鸣着西部雄浑交响;铸剑为犁,谱就了一曲千古绝唱!难忘当年,精兵十万军歌嘹亮,荒原漠野绿风春潮回荡……”镌刻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广场前大理石碑上的词句,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陆振欧离休前任师市党委常委、副政委,今年79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每当他来到军垦博物馆,就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南泥湾》等歌曲,回忆起王震、陶峙岳等老一辈创业者为屯垦戍边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头枕石头眠,铺地又盖天;刺刀作犁锄,我开万顷田!”站在上世纪50年代初军垦战士拉犁开荒的历史照片前,陆老铿锵有力地朗诵了这首豪迈的五言短诗。他告诉记者,这首诗是陶峙岳司令员即兴创作的,鼓舞着10万屯垦戍边的官兵创造美好生活。

铸剑为犁固边疆军垦精神代代传\军垦精神育后人

弘扬军垦精神,争做文明少年”

“德育为先”培养军垦新一代 新疆石河子二小创造机会促学生成长

本报讯(记者 高伟山)在新疆石河子第二小学新建的丁香楼里,有读书吧、军垦书苑、画馆、信息中心等功能场馆,教师们经常在这里举办教研沙龙,交流教学心得,或者和来访家长沟通意见,这里成了教师们最爱去的地方。这是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校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而做的一件实事。

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过程,该校实施了“新师入道—个性成长—风格凸显”梯次成长工程。“新师入道”工程从构筑共同愿景入手,实现教师群体的发展;“个性成长”工程通过重师德、练师能、促竞争,培养思想过硬的教育人才和业务冒尖的人才,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风格凸显”工程设立了“蓓蕾名师”,激励教师争做名师、献身教育。教师李芳说,她感受到了学校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成长,感觉做一名二小教师是幸福的。

该校在学生当中开展新成长教育活动,提出“让学习成为成长方式、让运动成为成长习惯、让艺术成为成长追求、让科学成为成长力量”,使军垦文化研究院成为学生成长中的精神净土。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五年级学生迪丽努尔说:“是学校给了我成长的力量和挑战的勇气,我为自己是兵团军垦新一代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蓓蕾绽放朵朵俏”活动是该校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开展的艺术实践活动,“我选择、我喜欢、我遵章、我成长”阳光体育活动,“诵读经典、积淀人生”诵读活动以及“爱在文明、美在礼仪”、“军垦文化魅力之星”主题评选等校园文化活动,都在学生中潜移默化地播下了军垦精神的种子。

校长马惠平表示,石河子二小的发展史已逾59年,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该校努力为教师创造发展机会,以军垦精神促进师生成长,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教育报》2010年1月6日第1版

当年的那颗小白杨树苗,早已枝繁叶茂,伟岸挺拔,长成了参天大树。“小白杨”哨所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在小白杨哨所下戍边的边防官兵,每当看到小白杨,就会更加牢记远方妈妈的嘱托和亲人的期盼,就会更加热爱边防,安心边防。人民网军事在线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 杨铁虎)“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20多年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将一曲《小白杨》唱响了全国,一直到今天依然传唱不衰。它那动人的旋律,质朴的语言,成为一代代军人表达情感、守卫边疆的象征。 一颗呀小白杨 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 守卫着北江 微风吹 吹得绿叶沙沙响喽喂 太阳照的绿叶闪银光 来来来。。。小白杨 小白杨 它长我也长 同我一起守边防

当初呀离家乡 告别杨树庄 妈妈送树苗 对我轻轻讲 带上它 亲人嘱托记心上喽喂 载下它 就当故乡在身旁 来来来。。。 小白杨 小白杨 也穿绿军装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曲《小白杨》,让小白杨哨所名扬天下。在离边境线只有7公里的巴尔鲁克山上,小白杨哨所静静地守望着。当年锡伯族战士程富盛种下的那棵小白杨依然伴随在哨所旁,与战士一同成长。这里有能人辈出的军队“小作家群”、有外语精湛的边防外交官、有为捍卫国土献出29岁年轻生命的女民兵孙龙珍、还有传承至今的孙龙珍女子民兵班。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富有特色的军营文化的一个侧面。这里有小白杨的故事,更有扎根

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小白杨精神。孙龙珍

孙龙珍,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59年随生产建设兵团支边来到新疆吐鲁番,1962年主动要求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执行“三代”任务。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前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战斗中,为了保卫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带着六个月的身孕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中弹牺牲。1969年8月被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并于同年,为其修建烈士陵园,立碑纪念。

天山网讯(通讯员李俊明 王新宏 记者郑文法)“塔斯提河的青松,为什么郁郁葱葱?那是英雄的精神培育了它。6月的巴尔鲁克山,为

什么雄浑壮美?那是烈士的鲜血浇灌了它……”

6月10日,在兵团首批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孙龙珍烈士陈列馆揭牌仪式上,农九师一六一团少先队员响亮的朗诵和着塔斯提河的波涛,回荡在英姿村的上空。在这个庄严的时刻,由农九师党委宣传部和农九师人武部组织的孙龙珍民兵班国防教育边境行活

动拉开序幕。

小白杨哨所,见证了龙珍精神的薪火传承

巴尔干河畔的无名高地上,矗立着边防某部的小白杨哨所。这里是孙龙珍民兵班边境行活动的第一站。不仅是因为孙龙珍民兵班与哨所结为军民“共建对子”,更重要的是,哨所见证了英雄的成长和龙珍

精神的诞生。

“小白杨”难忘,1969年6月10日,身怀六甲的女民兵孙龙珍,为了祖国的尊严,光荣地牺牲在山脚下。35个春秋过去了,孙龙珍民兵班换了6任班长,先后有96名女民兵在这里戍边守防。一茬茬女民兵传承着龙珍精神,在巴尔鲁克山中续写着光辉的篇章。

“小白杨”记得,孙龙珍民兵班第二任班长陈秀英的女儿郭艳靖在西安市读完高中后,没有留恋城市舒适的生活,毅然告别亲人,回到了英姿村,接任第四任班长。她带领全班承包了300亩地和400多只羊,当年所承包的荒地打粮9吨多,承包的畜群产羊毛1.8吨,产羔120只,全年总收入4万多元,在全团承包组中创最高纪录。

陈淑兰是孙龙珍民兵班第五任班长,曾翻山越岭护牧转场100多次,行程1万多公里,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十佳民兵、“三八”红旗手。女儿潘洁中学毕业后被姨母接到山西晋城工作。但当她听说孙龙珍民兵班重组,母亲因超龄退出民兵班时,背着亲人回到生养她

的英姿村,成为一名光荣的女民兵。

龙珍精神感召着每个人。加娜、江力汗是去年毕业到兵团团场工作的地方大中专毕业生。听说孙龙珍民兵班招收女民兵的消息后,她

俩主动报名,成为孙龙珍民兵班第一批哈萨克族女民兵。

小白杨不会忘记,多少个日日夜夜,孙龙珍民兵班的姑娘们与边防官兵并肩守防。在一次执勤中,由于坡陡,女民兵周玉英不慎从马背上摔落下来,在地上翻了好几个跟头,衣服蹭破了,身上跌得青一

块、紫一块,她爬起来骑上马,继续巡逻……

小白杨不会忘记,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女民兵们意志如钢。一次,

边境线上燃起大火,我国境内被生物学家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野生巴旦杏林面临着灭顶之灾。火情就是命令!女民兵们全体集合,奔赴火场。她们忍受着熊熊烈火的炙烤,扑打烈火,挖防火沟。民兵周玉颖双脚被烧伤,简单包扎一下,又一瘸一拐地重新投入战斗……经过三天三夜连续扑救,火魔终于被降服。小白杨不会忘记,为加强对边防的管控力度,孙龙珍民兵班每年都要深入到边境一线连队和放牧点进行边防政策和边防法规宣传,提高职工群众遵守边防法规的自觉性。30多年来,孙龙珍民兵班参加护牧转场数百次、协助抓获内潜外逃嫌疑人员40多人,拦截临界人员1000多人、牲畜1万头(只),为

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农九师人武部部长刘志强介绍,近几年,农九师先后建成了“龙珍公园”“孙龙珍纪念亭”“孙龙珍烈士墓”“孙龙珍烈士陈列馆”等一系列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重大节日,地方、兵团和驻军都要组织中小学生、共青团员和党员到基地进行宣誓教育活动。龙珍精神已经成为农九师文化戍边的旗帜,深深扎根于职工群众、边防官兵

的心中。

孙龙珍烈士用生命培育的精神之花,结出了屯垦戍边的丰硕之果。孙龙珍民兵班先后被全国妇联和自治区妇联授予“三八红旗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授予“孙龙珍民兵班”荣誉称号,被评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和“新长征突击队标

兵”,被兵团评为“边防工作先进单位”,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第三

任班长班翠莲曾随同中朝友好代表团赴朝鲜访问……

千里行程,唤起巨大的历史回声

从巴尔鲁克山腹地到塔尔巴哈台山下,从额敏河畔到巴依木扎草原,高山哨所、田间地头,中小学校、职工之家,到处都是孙龙珍民兵班国防教育的大课堂。在10余天时间里,孙龙珍民兵班国防教育边境行活动行程1500多公里,走遍了辖区内所有单位,数万人观看了展览,上千人争先恐后在活动队旗上签名。参加活动的女民兵,自觉做龙珍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用英雄的精神宣扬英雄。她们一站一站地讲解国防历史、国防精神、国防形势、现代战争特点和兵团的优良传统,所到之处,掌声如潮,在干部职工、部队和武警官兵、中

小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叶尔盖提镇,82岁高龄的老军垦祁俊不光自己看展览,还拉着在团机关工作的儿女们看。祁俊坐着小马扎,一块图板一块图板仔细观看,20块图板,足足看了两个小时。他感慨地说:“我上个世纪50年代从内地支边到这里,一干就是50多年。过去讲艰苦奋斗,现在

条件好了,还是要讲艰苦奋斗。

孙龙珍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的精

神支柱。”

因患病作了截肢手术的女职工陈淑华,拄着双拐,挪动着一条腿,从1公里外的家里赶来,观看国防教育图片展。农九师干休所的一位

老干部看了展览,感慨万千,溢于言表。

6月11日,孙龙珍民兵班国防教育活动在一六一团孙龙珍烈士纪念亭前举行。前来观看国防教育展览的郑桂梅老大娘,边看边掉泪,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那个年代。那时,她和孙龙珍都是民兵班的成员。刚来时塔斯提真荒凉啊,许多人哭着不下车。这时,孙龙珍第一个跳下车对大家说:“我们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去。”没有房子,大家就住羊圈和用树枝搭的简易棚。孙龙珍牺牲后,女民兵们

自己动手打土块,盖起营房,自豪地取名为“英姿村”。

6月15日清晨,达因苏小镇风雨交加。女民兵们刚刚布置好展板,一六五团农一连的新职工便纷纷冒雨前来观看。今年刚被录用的新职工管启云和妻子还是第一次接受国防教育,看了国防教育图片展,既新鲜又感动,表示要以龙珍精神为动力,好好生产,好好生活,自觉

护边。

在一六一团小学,四年级学生王静边听边记,格外认真。她说:“通过观看,使我知道了国无防不宁,落后就要挨打。我一定要发奋学习,

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小白杨哨所士官邹依均激动地说:“我们新兵入伍第一天就来孙龙珍烈士墓前宣誓,进行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教育。一代代女民兵与边防官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共同戍边守防中结下了军民鱼水深

情。”

孙龙珍民兵班边境活动在农九师世纪广场作告别展出时,常常可以看到老少三代人同受教育的情景。已经是23时了,西陲的最后一缕光明渐渐暗了,工作人员开始收展。意犹未尽的观众依依不舍地问:“明天还展出吗?”那关切的情形,汇聚成一个声音:龙珍精神永存!1969年6月10日傍晚,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际。一名牧工和他的儿子,被苏军绑架过河。有着6个月身孕的孙龙珍拿着铁锹,随着人群向侵犯我国边境的苏军冲去。苏军发现了奔拥而来的牧民,疯狂地用轻重武器扫射。怒不可遏的孙龙珍仍向前冲去,此时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一定抢救出战友!当她冲到一个下坡前沿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她的胸膛……摘自戍边“花

木兰”——农九师孙龙珍民兵班爱国戍边纪事

新疆重点新闻网--天山网(http://www.tianshannet.com.cn)

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小白杨哨所士官邹依均激动地说:“我们新兵入伍第一天就来孙龙珍烈士墓前宣誓,进行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教育。一代代女民兵与边防官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共同戍边守防中结下了军民鱼水深

情。”

孙龙珍民兵班边境活动在农九师世纪广场作告别展出时,常常可以看到老少三代人同受教育的情景。已经是23时了,西陲的最后一缕光明渐渐暗了,工作人员开始收展。意犹未尽的观众依依不舍地问:“明天还展出吗?”那关切的情形,汇聚成一个声音:龙珍精神永存!1969年6月10日傍晚,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际。一名牧工和他的儿子,被苏军绑架过河。有着6个月身孕的孙龙珍拿着铁锹,随着人群向侵犯我国边境的苏军冲去。苏军发现了奔拥而来的牧民,疯狂地用轻重武器扫射。怒不可遏的孙龙珍仍向前冲去,此时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一定抢救出战友!当她冲到一个下坡前沿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她的胸膛……摘自戍边“花

木兰”——农九师孙龙珍民兵班爱国戍边纪事

新疆重点新闻网--天山网(http://www.tianshannet.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pf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