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qus常用命令

更新时间:2023-09-14 05:07: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abaqus常用指令小结

*HEADING 定义分析的标题,输出地显示示窗口,无参数。 数据行:

1、 标题

标题可以是几行长,但只有第一行的前80个字符会被保存并显示。

*RESTART

保存重用数据及分析结果

本选项可能导致产生大量数据。用于控制重启数据的要求读,至少有以下一个参数: READ:本次分析是对前次分析的重启,基本模型定义数据(单元、材料、结点)本次重启不能更改;但是单元集、结点集、振幅表可以增加,本部件并发产生的历史数据可能改变已分析产生的历史数据。

WRITE:本次分析将写入重启数据。 如果使用了READ参数以下能数可选:

ENDSTEP:用户希望在该点终止现在的STEP与STED相对使用

INC:使本参数等于“STEP”参数定义的步骤数之内的一个增量,在读步后可以重新进行分析

STEP:本参数等于重启时的步骤数,省略时分析在最后一步重启 如果使用了WRITE参数以下参数可选

FREQVENCY:重启信息数据写入的频率,如FREQVENCY=2则在第2、4、6?步时写入数据。FREQVENCY=0则停止重启数据的写入

OVERLAY:覆盖上一步所产生的数据,省略则写入每步的数据

*NODE

定义结点,用于通过坐标直接定义结点。 可选参数

INPVT:等于外部数据文件名 NSET:等于节点集的名称

SYSTEM:缺省SYSYEM=R代表坐标直角点(X、Y、Z),SYSTEM=C代表圆柱坐标(R、?、Z),SYSTEM=S代表球坐标(R、?、?) 定义节点的数据行: 第一行数据:

1、节点号

2、节点坐标第一分量 3、节点坐标第二分量

4、节点坐标第三分量

5、与标准节点间的第一方向导弦(可选参数)

6、与标准节点间的第二方向导弦(可选参数),圆柱坐标或球形坐标数为角度(度数) 7、与标准节点间的第三方向导弦(可选参数),圆柱坐标或球形坐标数为角度(度数) 重复以上数据行定义多个结点

*NGEN

依次产生结点

可选参数: LINE:LINE=P接抛物线产生结点,用户必须定义额外的点,该中点在两端点之间,LINE=C接圆弧线方式产生结点,用户必须定义额外的点,该点是圆弧的中心,省略的话接直线方式产生。

NSET:待分配入的节点集名称

SYSTEM:SYSTEM=RC在坐标直角坐标集中定义该额外的点。

SYSTEM=C在圆柱坐标集中定义该额外的点,SYSTEM=S在球形坐标集中定义该额外的点。 依次产生节点的数据行: 第一行:

1、第1个节点节点号(已定义) 2、第2个节点节点号(已定义)

3、节点之间节点号增量,缺省为1 4、第3节点(额外结点),(如需要,已定义) 5、额外点的第1坐标(如需要) 6、额外点的第2坐标(如需要) 7、额外点的第3坐标(如需要) 以下数据只有在圆弧角度?180?时 8、标准圆弧拱的第一组成部分 9、标准圆弧拱的第二组成部分 10、标准圆弧拱的第三组成部分 重复以上数据行

*NSET

分配节点到节点集中 所需参数:

NSET:节点集名称

可选参数:

ELSET:单元集名称,与GENERATE不能同时使用 GENERATE:每行数据包括第1结点n1,最后结点n2,结点增量I,所有结点按从n1到n2增量I依次递增

INSTANCE:等于部件实例名称

INTERNAL:区分内部产生的节点集

VNSORTED:包括本参数时节点集中的节点按加入的先后顺序排列,省略的话按节点号升序排列,重复节点去掉 省略GENERATE参数的数据行: 第1行数据:

1、节点或节点集列 每行?16个 重复以上数据行

包括GENERATE参数的数据行: 第1行数据:

1、节点集中第1节点 2、节点集中最后1节点

3、节点集中节点号增量,缺省为1

重复以上数据行

选择ELSET参数时无数据行

*NFILL

在区域中填充节点,在两边界范围内产生节点填充该区域 可选参数:

BIAS:按一定的疏密程度产生节点,与SINGULAR不同时使用

NSET:节点集名称

SINGULAR:用于断裂力学中二阶等参单元“角点”裂缝线单元,并偏离剩余单元,SINGULAR=1或2代表第1边界或第2边界为开裂线。

TWO STEP:BIAS参数每隔一个节点有效,这样二阶单元的中点在相邻节点的中端。

两条边界填充节点的数据行 第1行:

1、 第1边界区域的节点集名称 2、 第1边界区域的节点集名称 3、 两边界对应节点线中的间隔数 4、 节点号增量,缺省为1。 重复以上数据行

*ELEMENT

依据给定节点定义单元

所需号数 TYPE;单元类型。Un代表用户单元类型。(用同一INPUT文件中的*USER ELEMENT定义)。子结构由Zn类型区分。 可选取参数

ELSET:单元集名称

FILE:子结构才有意义,该参数等于子结构库名称。

INPUT:等于外部输入数据文件名 OFFSET:用于轴对称单元非均匀变形的连通性问题。本参数等于连通性附加节点的偏移量,缺省值为100000。

SOLID ELEMENT NUMBERING:用于定义垫圈单元 定义单元的数据行 第1行: 1、 单元号

2、 组成该单元的第1个节点号 3、 组成该单元的第2个节点号 4、 等等,本行最多15个节点号

节点顺序,按单元类型确定 续行(当前一行以逗号结尾)

1、 组成该单元的节点号

重复上述数据行集,每行<16个整数(最大80个字符)

*ELGEN

依次产生单元

可选参数:

ALL NODES:定义刚体单元的节点号 ELSET:单元集名称

依次产生单元的数据行: 第1行:

1、 主单元号

2、 第1行产生单元的单元数,包括主单元

3、 1行中从单元到下一单元相应节点,节点号增量,缺省为1 4、 1行中单元号增量,缺省为1

如有必要,按主行产生单元方式定义一层单元 5、 单元的总行数,包括主行,缺省为1 6、 从1行到下一行对应节点,节点号增量。 7、 从1行到下一行相应单元,单元号增量 如有必要,按主层产生单元方式定义一块单元 8、 单元的总层数,包括主层。

9、 从一层到下一层对应节点号增量

10、一层到下一层对应单元号增量

重复以上数据行,每行产生N1×N2×N3个单元 N1为1行的单元数,N2为行数,N3为层数

*ELSET

将单元分配到单元集中 所需参数:

ELSET:单元集名称 可选参数:

GENERATE:所有数据行包括第1单元e1,最后单元e2,单元号增量I INSTANCE:等于部件实例名称 INTERNAL:定义内部单元集 如果GENERATE省略的数据行: 第1行:

1、 单元 序列或单元集名称

重复以上数据行,每行不超过16个 如果包括GENERATE参数的数据行: 第1行:

1、 单元集中的第1个单元 2、 单元集中的最后1个单元 3、 单元号增量,缺省为1

重复以上数据行

*SOLID SECTION为实体单元,无限单元,声音单元和桁架单元定义属性。所需参数: COMPOSITE:用于只有位移自由度的三维实体单元,此时该实体为多层材料组成,与MATERIAL 不同时使用。 ELSET:待议材料属性的单元集名称 MATERIAL:材料名称

REFNODE:用于材料的不均匀形变(如角应变)单元,本参数等于不均匀形变单元,参考

结点的结点号。

各向异性材料必需而各向同性材料可选的参数。 ORIENTATION :定义材料局部坐标 可选参数:

CONTROLS:等于截面控制定义的名称

STACKDIRECTION :用于复合单元,定义堆积方向。 定义均匀实体单元,无限元,声音元的数据行: 第1行:

1、 输入所需的属性数据。 定义复合实体单元的数据行 第1行: 1、 层厚

2、 层间积分点的数目,必须是参数,缺省为1个积分点 3、 组成本层本层的材料名称 4、 本层或方向角所用到方向的名称 重复以上数据行,定义每一层的数据 *MATERIAL 定义材料

所需参数:

NAME:材料名称,在同一输入文件中必须唯一。 可选参数

RTOL:容许公差,缺省RTOL=0.03 STRAIN RATE REGULARIZATION:规则化材料应变率 本命令选顶无数据行

*ELASTIC

定义弹性材料属性,定义线弹性模量 可选参数:

DEPENDENCIES:等于模量定义中的附属场变量号

MODULI:用于定义黏弹性材料选项.MODULI=INSTANTANEOUS则为定义瞬态行为,不适用于频域黏弹性分析;MODULI=LONGTERM(缺省)则弹性材料常数为长期行为; TYPE:TYPE=ISOTROPIC(缺省)定义各向同性行为。TYPE=ENGINEERING CONSTANT定义正交各向异性板的行为(通过给定工程常数如普通杨氏模量、泊松比、主要方向的剪切模量)。TYPE=LAMINA定义平面应力中正交各向异性材料行为。TYPE=ORTHOTROPIC通过给定弹性劲度矩阵确定正交各向异性材料行为。TYPE=ANISOTROPIC定义全各向异性行为。TYPE=SHORT FIBER每一壳单元的每一层定义碾压材料属性。 当TYPE=ISOTROPIC时的数据行定义各向同性弹性材料 第1行: 1、 杨氏模量E 2、 泊松比v 3、 温度θ

4、 第1个场数据 5、 第2个场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pd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