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工业文明与 世界市场演变历程

更新时间:2024-01-25 12: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标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

1

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

2

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实用歌诀 (一)

两伦地理大发现三工影响很空前大国崛起靠手段(二)

苏美模式两局面 非常时期靠垄断 胡佛放任股市乱 授人鱼渔两观念 苏联模式太专权 赫农勃军戈氏乱 大国模式异同看 (三)

布森体系新局势 两盟北美集团了 六因助推全球化 模式选择异同差 结构线索

一体世界有开端 市场形成两关键 东西得失四方面 特定环境促发展 恢复经济市场观 罗氏师俄五方面 凯氏理念是领先 功过自有后人断 庞然大国轰然坍 理性思维有考点 三大支柱美主持 亚太世贸变化大 机遇挑战辩证法 国情时局要紧把 3

1世界市场(全球化)历程

地位 时间 变化原因 标志

开始出现 16世纪初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革命一体化 初步形成19C.中期 工业革命完成 东方殖民于西方开始 最终形成:20C.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东方完全沦陷为殖民地

产生分化 20C..前期 苏俄社会主义成功 社会主义市场分离 新的趋势:20C.90S’初 苏东欧剧变 资本新一轮扩张

2世界经济全球化

历程---开端、初成、终成、分化 、新发展 含义---资本、资源 合理流动 实质---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组织---WTO

支柱---IMF WB WTO

表现---区域集团化、贸易全球化(APEC、欧盟、东

盟、北美自贸、OPEC等)

旧体系(大国支配)--西葡、荷、英、美、苏等建立

的如东印度公司、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经互会

新体系(平等协商)--20国集团、WTO贸易规则 相关因素:科学技术(根本)、市场经济(主要)、跨

国公司(主力)、金融资本(直因、催化剂) 3、工业文明时代

4

(一)主题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工业 文明 的崛起欧美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第一次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 世界市场的拓展 世界市场______形成 世界市场______形成

(二)亚非拉国家的被动转型:

欧美列强侵略 亚非拉国家由农业文

经济结构变化 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过渡 卷入世界市场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三)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

(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自由放任 实践:______ 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5

30年代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企业的微观调整:

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

创立: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思考:以上政策或体制的特点,并对其评价) 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思考:三次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体

影响: 东欧:照搬苏联模式 剧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基础知识 一、开辟新航路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1、必要性(原因):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6

理论:________主义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斯大林体制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③商业危机:(直接原因)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西方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东方贸易的高额利润令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商人垂涎不已,渴望开辟另一条抵达东方的途径,发财致富。

④宗教根源: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葡萄牙、西班牙,传播基督教——号召进行圣战和扩张。

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条件):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军事技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二)新航路开辟过程:

1、葡萄牙(向东)①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②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2、西班牙(向西)①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②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

7

度洋) 航海家 国迪亚士 葡萄哥伦布 意大达·伽葡马 萄代葡萄西班葡萄西班1519~欧洲-大西洋-太平洋1522 -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 1497 1492 时间 1487 成就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到达印度 籍 表 牙 牙 利 牙 牙 牙 麦哲伦葡船队 萄牙 牙 (三)影响:(商业、价格、科技、世界四次革命)

意义:①新航路开辟后,引起“商业革命”:欧洲市场充斥着世界各地的商品,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由孤立开始联为一体;②对亚非拉“造成破坏和建设两重使命”:美洲的传统社会覆灭,但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

8

贡献;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亚洲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同时打碎其自然经济,刺激了亚洲新经济的产生、发展;③东西方差距拉大“形成旧的国际秩序”:自哥伦布时代起,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开始卷入了以欧洲(掠夺)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欧洲附庸);④“价格革命”:殖民者掠夺大量白银的流入欧洲,引起物价飞涨,奢侈封建主因此经济力量衰败,(此消彼长)资产阶级确立在国内外反封建基础。○5“世界革命”: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联为一个整体,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西欧开始崛起,东方古国开始走向衰落。

新航路和商业危机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主要是指在东西方贸易中因为商路不畅、货源短缺或转运成本过高导致东方商品在欧洲市场上价格

9

猛涨,欧洲人慨叹为商业危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二是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 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动

相同点:

1、时间上,在近代所有殖民国家中,葡、西两国最早走

上海上探险和殖民扩张的道路。

2、组织方式上和手段上,葡、西两国的殖民活动主要是

国家出面组织的,武力征服是他们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3、性质上,葡、西两国殖民活动属于封建殖民征服,算

不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扩张。 不同的:

1、时间上,葡萄牙的殖民活动早于西班牙

2、空间上,葡萄牙殖民活动的主要方向是由西向东,重

点在亚非地区;西班牙则是自东往西,重点在美洲地区。

3、掠夺方式上,葡萄牙主要占“点”据“线”,以欺诈

性贸易掠夺财富为主;而西班牙则抢占大片土地(即“面”),直接掠夺金银。

实质:无论是从两国殖民征服的原因、组织、目的,还是

结果上看,两国殖民活动均是封建性的。但成为16世纪最早的殖民强国。

(二)荷兰殖民扩张

1、背景:①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② 新航路

开辟的影响③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嬴得独立

2、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葡成为世界头号贸

易强国

10

范围: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

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手段: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建大型

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 手段。

3、影响:商贸发展带动了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阿姆

斯特丹在17世纪中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三)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1、原因:① 物质基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非常

发达,是在海外殖民活动中取胜的主要原因。②根本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取胜的根本原因。③武力后盾:建立了欧洲一支最强大的海军。④意识形态:宗教改革后,英国清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意识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2、过程:①欧洲在近代早期,对外贸易往往是

同海盗劫掠分不开的。英国海盗的掠夺行为得到了政府的鼓励。②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为了夺取贸易优势和更多的

11

殖民地,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③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手段:①政府支持海盗式掠夺,进行商业战

争,建立商业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②黑奴贸易

4、结果: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殖

民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5、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

(1)国内政治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同封建专制统治相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是进步的。

(2)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英国通过圏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7世纪英国是世界上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罪恶的奴隶贸易,带来了巨额财富,使英国经济实力雄厚。

(3)强大的军事优势:为了争夺殖民霸主,l7世纪下半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

12

殖民优势。l8世纪,英法在欧洲发生多次战争,通过七年战争击败了法国,英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地位。

(4)地理位置的优势:英国是一岛国,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经济贸易和海外冒险;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四)残酷的黑奴贸易

1、参与:15—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支配。18世纪,英国成为奴隶贸易的主角。 2、影响: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也为美洲殖

民地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社会经济。

3、评价:①使殖民地人民陷入灾难,给殖民者

带来巨额财富;②西、葡两国因把掠夺来的财富挥霍在奢侈享乐之上而日渐衰落下去;③从葡、西海外扩张和掠夺得到实惠的荷、英、法等国壮大起来,并同葡、西展开了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斗争。1588年,英国海军摧毁西班牙“无敌舰队”,西、葡逐渐丧失了殖民强国地位;④殖民掠夺,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⑤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

13

发展进程,欧洲人开始对美、亚、非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以及经济的掠夺和剥削。同时,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三、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兴起于英国

(1)原因:(一个前提,四个条件)

①前提:英国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条件: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资本,长期的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大量的财富用于投资;技术,工场手工业阶段技术的积累并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市场,随着殖民扩展的步伐,海外市场日益扩大。 ③必要性:工厂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直接原因

(2)概况: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

①过程:纺织部门 → 动力 → 交通运输部门 ②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珍妮纺纱

机(哈格里夫斯)、骡机、水力织布机

14

③动力——蒸汽机(瓦特)

④交通运输——汽船(美 富尔顿)、蒸汽机车(英 史蒂芬孙)

2、扩展: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近半个世纪后,开始

向欧美大陆扩散。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3、意义:是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3)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4)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表现:(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成就:

(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15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意义:是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工厂制度

(1)特点:生产资料、工人集中,采用机器生产,工人受严格纪律约束,又受机器支配。

(2)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思想. 2、垄断组织(大企业)

(1)出现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代表性企业:美国的八大财团、日本的四大(3)经营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生产效率

(4)影响: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国际联合企业经济组织形式

(四)世界市场的形成

1、形成过程开始形成: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②初步形成: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③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2、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3、影响: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③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6

财阀、法国的二百家族、德国的通用、西门子电器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

次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信息革命 别 俗工业、产业革命 电力革命 称 前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科学理论的重大提 在英国的确立 世界范围内确立 突破和社会发展需要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开18世纪60年代 始 完19世纪中期 成 标蒸汽机的发明、内燃机和新交通原子能,电子计算志 机器的发明和工具的发明、电机,航天工程,生使用 的发明和广泛应物技术等领域取用,新通讯工具得重大突破 的发明 代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17

典蒸汽机的改良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型代表 理牛顿的力学 论 领英国 先 实机器生产代替蒸汽时代进入电电气自动化、智能质 手工劳动 时蒸汽时代 代 交汽船(轮船)、电车、汽车、飞宇宙飞船 通 火车 组织 工厂 泛应用 法拉第电磁感应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美、德 发达国家 气时代 电气时代 化 网络信息时代 艇、飞机 公司 跨国公司 动改良的蒸汽机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电磁 内燃机 力 能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18

源 特1.一枝独秀(自1.遍地开花(同1.转化为生产力点 英国) 2.经验时几个国家)2.的速度加快2.科促成(发明家实理论领先3.重工学和技术相互促践经验的总结)业部门为主(钢进,相互渗透3.3.轻工业部门铁)4。“电气时第三产业异军突集中(纺织)4. 代”5 三国交叉起4.新技术比重“蒸汽时代” (俄国日本德 国) 不断上升 市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世界经济全球化场 市场初步形成 场最终形成 化 1.对生产力:创1.对生产力:资1.对生产力:第三造了巨大生产本主义国家的生次科技革命推动力- “蒸汽时代 产力获得了突飞社会生产力空前2.对生产关系:猛进-进入“电气发展 a.使资本主义时代。2.对生产2.对生产关系:国最终战胜了封关系:生产和资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影建主义b.使社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和发展(跨国

19

响 会分裂为两大垄断和垄断组公司)3.对世界:对立的工业无织,向帝国主义引起世界经济结产阶级和工业阶段过渡3.对国构和国际经济格资产阶级 3.对际关系:a.帝国局的变化,从而推国际关系:a.一主义国家瓜分世动了世界经济格方面率先完成界,殖民体系和局的多极化,使世的西方形成统资本主义世界市界逐渐形成一个治东方的局面,场最终形成。b.整体,出现了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政全球化趋势。4.污市场初步确立治经济发展不平染致温室效应、犯b.另一方面又衡,最终导致一罪智能化 传播了先进的战的爆发4.其他技术和生产方方面:环境污染式,冲击了当地加剧 旧思想、旧制度4.其他:促进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 1.政治上:英国1.政治上:资本对于我国参与国对 工业革命后,为主义进入到帝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了掠夺原材料主义国家阶段,发展民族经济是

20

中和市场,发动鸦掀起了(八国)一个良好的机遇国 片战争,破坏中瓜分中国的狂(经济建设 、改国的主权,使中潮,使中国完全革开放),给我国国开始沦为半陷入半殖民地半经济增长带来新殖民地半封建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活力,同时也增社会。 民族危机空前严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2.经济上:一方重。 面使中国的自2.经济上:瓦解金融动荡、安全严然经济开始解中国自然经济,峻。我国应积极参体,民族资本主为中国资本主义与竞争,趋利避义产生;另一方提供客观的有利害。 面使中国逐渐条件。3.思想上:陷入世界资本学习西方军事技主义市场。 术转为制度-维3.思想上:萌发新派革命派。 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 21

启1.对国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坚持科教兴迪 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2.对社会: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要推动科技创新 3.对个人:我们要亲身实践,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要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对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策 和人才强国战略。3.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大国兴衰顺序

16世纪西葡(集权封建国家),17世纪荷兰(商业资本主义),18世纪-20世纪前期英国(工业资本主义),20世纪30年代—90年代初苏美(机制创新),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百年基础) 四、市场的分化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

22

期付款膨胀)③政府政策:自由放任政策。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3)影响:(1)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3)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a)1、背景: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b)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四项措施(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核心内容(4)社会福利救济与兴办公共工程(5)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作用: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

23

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意义:(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d)凯恩斯主义:

1、主要内容: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权力应当通过货币和就业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评价:(1)积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但是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

24

其他学派所取代。

思潮 1手段 2内容 3 通俗 4形象 5 特点 6实质

自由主义 经济 市场价格 软 市场 政府少管 生产力

凯恩斯主义 行政 货币就业 硬 市长 政府多管 生产关系

7背景 8 时间 9 创立 10 著作 工业革命 1776 亚当.斯密 国富论

二工、大危机 1923-1936 凯恩斯 利息、货币和就业通论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2)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2)国家干预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

25

会生产,也是其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3、作用:(1)进步性:用国家的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障了生产的社会性。(2)局限性: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企业经营的变革: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

家所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3)认识: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是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

(1)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

26

和专业技术知识。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

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

1、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交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英国、丹麦等国家社会福利较高。

2、特点:(1)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2)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3)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评价:(1)实质:在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

27

趋势;(2)积极影响: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3)消极影响: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使一些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1)国家空前加强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2)资本社会化的“人民资本主义”(3)所有、管理的“经营者革命”(4)广泛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5)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6)美国出现知识“新经济”的新趋势

4、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形势:国内外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

(2)转变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

28

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反映出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5、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主要表现:经济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政治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6、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要的。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坚持从国情出发。这些实践和探索都是既有成功,又会有失误。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9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3)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面对极为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食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1)进步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性: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二)新经济政策:

30

1、背景: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实施: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1)理论意义: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1

(2)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体制:

1、形成过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1)积极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消极影响: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

32

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其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补充:

1、新经济政策

(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20世纪初苏俄(苏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

33

调整过程:①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②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④从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

(2)启示:①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四年的世界大战有帝国主义的武装干和三年的内战,涉,内有被推翻阶级战争、自然灾害的武装叛乱,内忧外引发了严重的经患 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不满,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目的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恢复国民经济;权;直接向社会主义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 34

农业 余粮收集制、禁绝买收固定粮食税、卖 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大生产由国家掌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握经济命脉,实政策 行国家资本主义;中小企业出租。 自由交易 内工业 容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允许商品买卖,实物配给制 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分配 产品分强制劳动平均配给 配 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和商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影响 集中全国的人力、物使苏维埃政权摆力保证了战争的胜脱了经济和政治利,在战争结束后继危机,巩固了工续推行则引发了严重农联盟,并且找 35

的政治危机 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1)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内容上: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3)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6

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

项目 背景 标志 新经济政策 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 经济大危机造成社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 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恢复 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1933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义目的 1、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余粮可以自由买内容 卖。2、除大企业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型企业。3、废除生活配给制自由贸易。4、核心: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1、实行农业补贴政克服生产无政府状剩,协调劳资关系4、兴办公共工5.美元贬值刺激出 37

特点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国家对1、“新政”是资本减轻了经济危机对影响 苏俄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到1925年,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苏维埃政权得到2、开创了国家大规进一步巩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垄断资本主义广泛了法西斯道路的危的胜利局限性 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导致苏联解体 无法消除制度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对社会罗斯福新政是对生启示 主义建设所做的探索,是创造性的运用马克经济危机。我们不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苏联的经济改革历程 一)斯大林模式及苏联解体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模式表现: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调节手段:排

38

思主义的典范。我们要学习列宁实事求是、要加强国家对经济不屈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经验教训:

效果:○1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1937年工业总值欧洲

第一、世界第二;○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3僵死模式长期阻碍苏联发展,导致解体。

启示: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制定正确的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⑤应切实以民为本 4、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2)评价: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缺理论)。③脱离实际,;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5、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经济体制,实施“加速战略”,

39

结果失败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④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

四、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三者的比较

1、相似之处: 都是各国在经济空前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有杰出人物推动;实质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巩固统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结果成效显著,提升了国力。 2、不同之点:○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时,一些地方动乱。新政前美国遭受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中国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②内容不同:苏俄新经济政策侧重于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一、僵死;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无序的全面干预;中国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立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在打破单一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③性质不同:列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条件下在一定限

40

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恢复经济。罗斯福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缓和矛盾恢复经济。邓小平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创举。 3、实施成就:

新经济政策加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经济恢复,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举,使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4、得出结论(借鉴几点):

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找出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③要充分的利用国际的有利形势来发展自己的经济。 从中我们可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4发挥我国人民和政府提倡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

体系

41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1)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2)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崛起(经济实力膨胀和称霸世界的野心)

2、概况: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3、内容: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

(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1、内容--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1)内容:①国际金融组织及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员国义务:认缴资金——决定投票权②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制度—美元以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2)作用: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的霸主地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成立的时间、目的:1947年 (2)性质:国际多边协定

42

(3)影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构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2)影响:顺应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二、世界市场整合—区域集团化

(一)欧洲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程度最高、单一国家) 欧洲共同体的出现

1、背景:(1)必要性:战争的惨痛教训和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2)可能性: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战后欧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地理上同处欧洲大陆

2、过程:(1)开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2)里程碑:1957年六国首脑签署《罗马条约》——提出欧共体的基本目标:创造“一个欧洲各国人民间日益密切的联盟”(3)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布鲁塞尔成立(4)

43

正式形成: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共体 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发展

(1)表现:成员国间取消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2)影响:成员间经济联系加强,1980年成为世界最大贸易集团

2、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1)三原则: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原则;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实施共同财政支持(2)影响:推动了成员国农业的发展;加强了成员国的联合;为欧共体实施更多共同政策提供了经验

3、统一大市场

(1)提出:1985年; 运作:1993年(2)内容: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欧盟空前规模

1、背景: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运作;两极格局的瓦解

2、过程:(1)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1995年,成员国增至15个;2002年,欧盟成员

44

1、关税同盟 (1968年)

国共有25个

4、欧元的诞生(1)1995年,将欧洲统一货币定5、影响:(1)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里程碑;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发展(2)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改变了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三、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东盟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1)在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下,美国经济面临挑战(2)美、加、墨有发展各自

45

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名为欧元(2)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经济的共同需要

2、过程:1992年,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3、性质:单一的经济组织 4、影响:三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三)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2、过程:1989年,堪培拉12国外长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3、扩大: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该组织

4、性质:论坛性经济组织 5、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 四、全球化的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由来: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正式运作。

46

(2)世界贸易组织作用:①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③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3)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①机遇: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问题(影响):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3)发展中国家: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

47

技术和先进的管 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②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③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一)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客观政治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主要因素)

5、跨国公司实力提高为全球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表现:国际贸易的增加、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2、积极作用:能有效的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的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问题与展望

48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6、金融资本流动加快为全球化注入了催化剂。

1、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2)各国经济过于依赖导致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3)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2、展望:(1)对待全球化的态度: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 从长远来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3)只要建立起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共同繁荣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52分)

1、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是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的

2、“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扩张性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对材

49

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3、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指出,“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架构之内运作的”。他实际上强调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资本主义的逻辑决定世界各国的发展 C.当今整个世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4、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局(征收茶税的机构)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上述材料说明( )

A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B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pc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