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05-24 13: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A、.

心理的种系发展 B、心理的种族发展C、个体心理发展 2、心理发展的性质:.A、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B、.心理发展的

社会性 C、心理发展的活动性(个体心理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是活动和动作;主客体相互作用是外界环境作用于主体,主体对环境采取一系列活动相互作用。)D、.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个性和共性的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3、婴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

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4、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A、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

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B,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

的问题。

C,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

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D,“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

以及如何看待敏感期的问题。

自我显现而已)

10、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A、心理发展由环境决定B、片面的强调或机械的看待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C、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1、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遗传和环境是两个孤立存在的因素;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生作用个的程度。

12、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13、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斯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斯基对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纳为四个指标即随意化,概括抽象化,整体化和个性化

维果斯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为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A:心理活动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B心理活动抽象概括功能的发展 C、形成新的心理结构 D、心理活动愈发突出个性特征。

a..低级心理机能:动物和人共有 高级心理机能:人特有 b.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c.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d.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e.任何学习都存在着最佳期限,如果在这个最佳时期提供教学,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f、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 (1)以个体的发展成熟为前提

(2)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17、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指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主客体相互作用。

A.儿童心理发展是主题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儿童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的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

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为同化。

C、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D.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 2.经验(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3. 社会环境4. 平衡化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6、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历程,它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可简称为发展性。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征 7、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A.横向研究设计——优点:适用性、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 组群效应、 B.纵向研究设计——优点:

能够系统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中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时效性较差 被试容易流失 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C.纵横交叉研究设计:这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方式。

8、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跨文化比较研究; 跨科学、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9、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环境,包括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和延缓遗传因素的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20,关于心理发展过程的理论纷争:心理发展的连续论;心理发展的阶段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1、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

B.前运算阶段 (2—6、7岁 ) 该时期,儿童将感知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系统,凭借符合系统进行思维,思维有了质的飞跃。特点表现为: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 缺乏守恒

C.具体运动算阶段(6、7岁—11、12岁) 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思维形式无法摆脱内容

D.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 、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22、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艾里克森,修正并超越经典精神分析,提出了心理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心理社会危机划分人格发展阶段划分

在2岁前,改善的儿童获益较大,追赶得更快,发展得也更完整。

第七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者。

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公认为儿童心理学家的早期经验经典著作。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为明确起来。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1、婴儿期是指个体从出生到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

新生儿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奏,以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2、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具有明显的是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第二类被认为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第一类无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定向反射等,它们是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被认为生存反射。

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有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和巴宾斯基反射等,它们会在出生后4—6个月内自行消退

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适应环境保护自身生存;有助于发展早期社会关系;是各种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 3、新生儿的心理发生的基本见解: A.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 B.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

C.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发展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动力: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 外动力: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4、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 5、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A、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B、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C、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D、 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6、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手的抓握技能的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手的抓握技能(28周。格赛尔)发展的意义:A抓握动作是婴儿主动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表现;B为认识发展奠定基础C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7、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原则和顺序,有从上到下发展的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在这段时间内,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慢。

敏感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宽窗口”

关键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一段时间的“窄窗口”,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感受系统范围内。

头尾原则、由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还有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动作活动的机会;探究环境的愿望;母亲的抚养方式;生理机能的成熟。

岁末基本上掌握了语法规则系统。

到了3岁末,婴儿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全部发音;能够使用复合句进行交流;基本上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掌握1000作用的词汇量

成人和婴儿的言语交流的必要规则和语用技能是:A、言语交流要贴合婴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B、采取适合和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C、运用互动方式和言语发展策略。 22、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因素:214页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

8、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

婴儿的主要学习能力包括:模仿学习;条件反射学习;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方式。

9、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最早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来喂奶的姿势做出事物性条件反射,将喂奶姿势变成乳汁即将到口的信号。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个社会性发展

22、婴儿的气质(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情绪性(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占优势); 活动性(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偏爱从事运动型游戏) ;冲动性 (缺乏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社交性(积极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2).按三种类型划分:容易抚养型 抚养困难型 发展缓慢型 23、皮亚杰认为,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动作

24、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婴儿早期情绪是生物——社会现象。初生时的情绪是生理性的,降生之后,进入人类环境,开始实行情绪的社会化。 25、婴儿兴趣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A.、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 B、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C.、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左右)。

26、婴儿的社会性微笑。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可分为三个阶段:A\自发性微笑阶(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B.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婴儿对熟人和陌生人都报以微笑)C.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婴儿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

27、婴儿的社会性哭泣。在出现语言之前,哭泣是婴儿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的哭泣自从出生就有,且最早出现分化,表现为:A自发性的哭泣B应答性的哭 C主动操作性的哭

28婴儿啼哭的五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29、婴儿分离焦虑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为:悲伤求助、愤怒抗议;尝受失望、情感冷漠;无能无力之下超脱焦虑困扰,企图适应新环境。三个阶段、

30、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A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B.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C、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31、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矛盾性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最初的抚养着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连接,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32、依恋发展的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系阶段---互惠关系的形成阶段。 33、良好的母亲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产生,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10、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 11、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端

12、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技能的发展 听觉技能的发展

婴儿知觉的发展: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 模式知觉(婴儿具有先天的模式知觉) ;深度知觉(六个月开始有)

13、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最宝贵的时期。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是出生后的头三年。

14、婴儿注意的发展是从不随意注意发展到随意注意;从受客体刺激物的外部特征所制约发展到受主体内在心理活动的控制。 婴儿注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注意内容的选择性:A、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B、受知识经验的支配C 、受言语的调解和支配。容易注意新颖刺激。

15、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

16、按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婴儿的记忆分为,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

在12个月之前:以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为主导 在12个月之后:以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导的水平 17、有学者指出,婴儿已经具备整合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发展。

婴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整合信息进行分类编码的加工能力B具有尝试行为,运用策略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发展

18、婴儿发音的阶段性:简单发音阶段、 连续音节阶段、 学话萌芽 发音的特点:

19、词汇量的发展: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其数量在50至60个左右。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至1000个左右。 20、婴儿句子的发展:单词句到多词句 简单句到复合句。婴儿从一岁半开始,能把单个的单词组合成双词句和多词句。到两岁左右,开始说出复合句。

21、1.5—2.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到了3

义); 情绪性(通过说笑等积极情绪满足儿童愉悦的需要;通过模仿,亲子游戏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婴儿的活动规律) 社会性刺激

34、婴儿自我的发展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识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识。

35、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B、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9.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势或趋向性

(1)由近及远 (2)由表及里 (3)有片面到比较全面 (4)由浅及深

10.自我中心现象——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他人的观点。6岁一下幼儿多以自己的视角来选择。 11.幼儿的思维具有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12、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A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由是什么(2、3岁)到为什么(4、5岁)?

B幼儿概括能力发展(1)实物概念的发展 (2)类概念的发展(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表现为按以下四种水平:不会分类—以感知特征分类---以知识经验分类---以概念分类)

(2)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14、幼儿想象的发展:(1)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①良好的教育幼儿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幼儿创造想象的超越性、新颖性、神奇性、未来指向性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

1、幼儿期是指3岁至6、7岁的儿童时期,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心理的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第一,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二,幼儿的各种学习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第三,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2、古典游戏理论和现代游戏理论 222页 3、游戏的发展

A. 机能游戏:主要是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 B. 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

C. 规则性游戏:童年期及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 4、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A、以主题游戏为主 B、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C、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D游戏中富有创造性E、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5、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主要是指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平行游戏可视为非社会性游戏向社会性的过渡形式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儿童各自游戏,没有共同目的,没有角色分工) 合作游戏(有共同的目的,明确分工和彼此协调,合作的游戏)

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14、言语发展对儿童的重要意义 (1)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2)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

(3)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

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4)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15、3岁儿童的词汇量为一千个左右: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6岁儿童的词汇量为三千个左右,7岁儿童的词汇可多达四千个左右。其中3—4岁儿童的词汇量发展最快,幼儿期平均每天增加 数个词。

16、幼儿期掌握词汇的特点:A词义笼统含糊 B词义所指非常具体C 幼儿期掌握词汇的概括性逐级增加

积极词汇(主动词汇):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能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或能说出,但理解不正确的词汇。

17、幼儿理解句子的策略:语言策略 词序策略 非言语策略 18、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发展到完整句--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

19、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从对话向独白语发展 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幼儿期是口头语发展的关键期。

21、语用技能是个人根据交谈朔方的语言意图和所处的语言环境,有效的使用语言工具达到沟通目的的既能。语用技能包括:沟通的手势、说的技能和听的技能。

幼儿期说的语用技能主要体现为:A对影响有效沟通的情境因素十分敏感,B对同伴的反馈易于做出积极的回应C能够有效

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

6、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A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 B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级发展 C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7、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三阶段:A、5岁前基本没有记忆策略 B、5至89岁不太会主动运用策略 C、10后主动运用和策略 7、幼儿后期能应用到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 8、幼儿思维的发展

A、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性的可塑性;具体形象性的动态性;自我中心现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的参与对话。

要成分;童年期处于认知领域的脱自我中心现象;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现象。(8岁自我中心形式选择率最高)

第四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22、幼儿的个性初步形成: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A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B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C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D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倾向

23、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 同伴关系因素 幼儿体验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关。 24、第一逆反期的发展性特3-4岁点: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着。(此时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通过游戏活动)

A第一逆反期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B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7、自我意识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8、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第一,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性接纳程度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方面。

第二,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

第三,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第四,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9、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的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10、影响儿童自我控制的因素:A、认知和策略 B、榜样的作用 C、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11、儿童道德发展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发展。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道德判断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道德判断受其主观价值标准支配。 12、道德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

13、亲社会行为的获得需要有付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A道德动机的发展B 逐渐形成能设施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C需要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14、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其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言语欺负出现率最高) 15、同伴交往的意义:

A是童年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B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C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D促进良好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16、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受欢迎的儿童 :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

不受欢迎的儿童 :对人不友好,缺乏合作精神,常有一些不良企图和恶作剧;

受忽视的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顺从,即不为人喜欢也不为人厌恶。

17、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第一阶段(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第二阶段(约6—9岁):单项帮助关系

第四节 童年期(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1、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6、7到12、13岁)

A、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B、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C、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D、“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E、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2、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复诵策略、 组织策略、 系统化策略、 巧妙加工策略

3、童年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本质特征为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其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度,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思维类型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 4、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儿童的概括水平三阶段:直观形象阶段;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2)词语概念的发展:第一类为不能理解实验要求;第二类属功用性和具体形象特征描述(其发展变化趋势呈钟形曲线);第三类包括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

(3)推理能力的发展:小学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5、小学儿童新的思维结构形成:A、掌握守恒 B、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

一般而言,达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在6-8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在7-9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在8、9-10岁,容积守恒在要11、12岁。

6、学儿童的脱自我中心化:8岁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阶段。9岁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影响。

关于自我中心:4-7岁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但不是认知的主

第三阶段(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第四阶段(约12岁左右):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18、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A相互接近B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C人格尊重、心理和谐相互敬慕 19、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直接交往时间减少 (2)父母关注点在转移

(3)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父母控制(6岁前) 共同控制(6—12岁) 儿童控制(12岁以后)

20、儿童人际交往的变化趋势;A、与父母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B、同伴交往增加C、入学后,与老师的交往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

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属于形式逻辑思维,特点为: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7、少年期已经具有了抽象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推论出问题结论。

皮亚杰运用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假设演绎推理能力。

第三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8、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飞跃期是婴儿期。

9、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第二,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第三,强烈关心自己个性成长 第四,有很强的自尊心

10、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早期时,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多。后期时,情绪稳定性增加,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1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A烦恼增多: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

B孤独感、压抑感增强,经常出现难以控制的情绪波动。 12、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是以人际关注和社会性关注为焦点,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认为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可以用独特自我和假象观众表示

A、独特自我:一种个人的虚构,是一种以个人的意愿作为独立推理体系的模式。

B、假想观众: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 13、第二逆反期少年的逆反期的表现

A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B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C 观念上的碰撞

14、第二逆反期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15、反抗的形式

A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 B将反抗隐于内省,以冷漠相对。 16、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1)年龄时段:

第一逆反期:2—4岁期间 第二逆反期:10—11岁至15—16岁 (2)两个逆反期的共同点:

第一,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第二,两个反抗期的儿童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一反抗期的儿童具有“长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儿童具有“成就感”。 (3)两个逆反期的不同:

第一逆反期: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他们所要求的独立作为中,许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实际的。

第二逆反期: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初中)的心理发展

1、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年龄是指11—12岁至15—16岁,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险期。

第一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2、生理发育加速

身体成长加速:青春发育期也称第二加速期;身高快速增长; 体重迅速增加

生理机能发育加速;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也称副性征)

青春发育期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平均提早两年。

3、初中期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A、心里生物性紊乱

B、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4、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在可归纳为: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成人感内容包括:第一, 从心理上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 第二,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 第三,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 第四,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半成熟现状是指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从童年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 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5、少年期的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记忆的最高成绩出现在15、6岁。

6、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少年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17、帮助少年儿童度过逆反期,父母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父母要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事实 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 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重的需求

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一步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做出正确的反应。

5、研究表明,初中一年级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初中二年级处于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时期(属于迅速发展期);高中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已经发展到中优势地位。

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因素包括:掌握知识的程度;形式逻辑的发展水平;个体的思维品质

6、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二者之间紧密联系,都属于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辩证逻辑位的前提,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影响着辩证思维的发展。 7、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活动中把思维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监视、控制和调整能力。

8、思维监控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9、青少年思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表现为:

第一,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

第二,自我监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

第三,青年初期的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长水平。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18.网络成瘾者的主要表现: 第一,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

第二,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三,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第四,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19、.网络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过程 20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A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娱乐性、互动性、虚拟现实性 B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青少年自制力比较差,自我保护、心理抵御能力弱而容易沉溺于游戏中。

C家庭环境不良和 D学校压力过大 21、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主要表现: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

先兆:在真正患病之前常常出现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并缺乏幽默感等现象。

主要原因:遗传因素、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种种不适应和不平衡以及困难和危机感、青春发育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初恋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患者常有对性的妄想等。 22、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心理障碍;家庭环境;学校的强大压力;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23.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及预防

有些家庭称为滋生儿童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温床 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0、对自我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 10、青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

A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能运用更加抽象的概念概括自己的价值标准

B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懂得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C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概念

11、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A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B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C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13、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自我同一感就是自我认同感。 14、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

A、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题我”与“客体我” B、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 自我接纳: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

自我排斥: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及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的心理倾向。

C、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D、马西亚归纳出解决青年同一感危机的四种方式: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混乱(扩散)。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1、青年期的年龄范围在17—18岁到3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2、青年期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A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B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C生活空间扩大 D开始恋爱、结婚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思维发展

3、皮亚杰认为形式运算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水平

3、帕瑞将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4、青年期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发展的辩证法,即人们

16、同一性症候群

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症候群的特点归纳为:A同一性意识过剩B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C与他人距离失调D时间前景的扩散E勤奋感的扩散F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17、延缓偿付期:青年在青年期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而社会也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这是一种社会的延续,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延缓,所以也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18、人生观: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19、价值观: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内部尺度。

20.青年期是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 21、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A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B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 C受家庭环境教育的制约 D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

E社会历史时间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时间的影响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发展的成熟水平。

22、柯尔伯格划分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 阶段2:功利取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取向 阶段4:“好公民”取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23、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可归纳为: 第一,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第二,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而第6阶段的道德准则是抽象的,适于全人类,但却是难以实现的。

第三,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24、自我发展达到整合水平的人,其特点包括:A能正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积极的协调解决B善于放弃不能实现的目标,进行新的选择

有关的组织逐渐退化;

B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一些症状,往往表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症状多种多样。

4、男性更年期的特征:A性功能降低 B伴有植物神经性循环机能障碍,精神状态和情绪失常变化

第二单元,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知

5、莱文森把40到60岁划为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

第三单元,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5、中年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更加成熟的水平。这表现为思维活动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以及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6、卡特尔提出成人智力的两种基本形式:

晶态智力: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能力 液态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也称文化知识智力。

(这两种智力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成人阶段,液态智力下降。晶体智力的发展模式表现为,在成人阶段保持稳定并随着知识的积累在老年呈上升趋势)

第四单元,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7、关于自我的概念(卢文格) 第一,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第二,自我是第一“组织者”

第三,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的改变。

第四,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8、成年期的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遵奉者水平、公平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

9、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年龄、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水平。

10中年期的人格特征

(1)中年期人格结构的稳定性

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包含两重基本含义:一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2)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

具体表现为:内省日趋明显、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3)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11、控制理论认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两类: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初级控制: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 次级控制:人类透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第一单元,中年期的更年期

1、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

2、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更年期的年龄在50岁左右,有女性和男性之分,更年期是人生进入衰老过程的起点,同时又称为“第二个青春期”。

3、女性更年期:多数妇女在45—55岁,一般延续8—12年。 3、女性更年期的特征:

A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生殖器官慢慢萎缩,与雌性激素代谢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第一单元,老化的原因

1、老年期是指60岁至衰亡这段时期,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老年期总要涉及“老化”和“衰老”两个概念。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

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衰老指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体能失调、记忆衰退、心里钝化等。 2、遗传学说和行为学说两种观点

一、 注意的定义

人有选择的接受外界刺激,能对这些刺激进行精细加工的属性就是注意。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它不反映任何事物,也不反映事物的任何属性。 二、 注意的种类 (一) 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

(二) 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有较高的效率。 (三) 有意后注意

一种即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学习技能时是有意注意,技能熟练掌握后,不需要多少注意就能使动作顺利进行,这时这项技能就成了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广度

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注意的范围受制于刺激的特点和任务的难度等多种因素。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互不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大约是4-6个。 二、注意稳定性

对选择对象注意能稳定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维持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三、注意转移

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注意分散则是该活动离开了当前任务。 四、注意分配

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不同驿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注意分配的另一条件是,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 一、需要

(一)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不存在。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从需要产生角度来分,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是由生理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交往,是人特有的,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2、老年丧失期观点

A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只有衰退,没有发展,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

B老年丧失期所丧失的内容:身体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

C老年丧失期观点的理论依据:把人视为生物机体,过于注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因素对心理变化的影响,把心理发展看做是线性的上升和下降,这不符合复杂性的客观规律,是不可取的。 3、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A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时候发生。 B不同心理技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

C发展过程中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面的统一。 D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

4、毕生发展观理论对于老年心理变化的下降和衰退这一总的趋势,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

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老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因素

第三单元,老年期认知变化

5、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A信息提取困难 B、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C、老年人较少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意义联系发、分类法、联系实际法、想象法。)D、文化因素影响

6、对老年期记忆衰退的解释:加工速度理论(记忆加工的速度变慢)、工作记忆理论(工作记忆的容量变小)

7、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有意识的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注重运用记忆策略。

第四单元,老年期人格特征

6、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A不安全感B孤独感C适应性差D拘泥刻板印象并趋于保守E回忆往事

7、造成老年人人变化的因素:A生物学的衰老B心理上的老化C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五单元,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8、老年人适应老年生活的模式:成熟型、安乐型、防御型、愤怒型、自怨自艾型

9、老年期退行性变化出现最早的是感知觉

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又叫获得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从满足需要的对象来分,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动机 (一)动机的定义

1、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3、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 4、情绪也有动机的作用。 (二)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由有机体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叫生理性动机,如穿衣、性欲;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属社会性动机,如兴趣、爱好。

(2)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品质有: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 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1)能意识到自已活动目的的动机叫有意识动机,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叫无意识动机。

(2)无意识动机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也存在。

(3)定势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它对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内在动机,如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

(2)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叫外在动机,如为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情况下,才有积极的。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A 、 生理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一

切需要中它最优先;

B、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在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要求与他建立情感联系,如交朋友、追求受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

C 、尊重的需要是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高度评价,

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使人增强信心,得不到满足,使人自卑和失去信心。

D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已的潜能,

不断完善自已,完成与自已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已理想的需要,也是人类最高层次需要。

3、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因而较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

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首先,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

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符合主体需要,引起积极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构成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内心体验。

不同于认识过程。

再次,从一个人的外部表现可看到他情绪的变化,却看不到

他所进行的认识活动过程,因情绪和情感有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

1、 表情是人的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包括:面部、身段、

言语。高兴时人眼是眯着的,嘴角是往上提的,伤心时眉头皱着,嘴角向下;害怕时眼是瞪着,嘴是张着的。高兴时音调高,说话速度快。情绪可引起一定生理变化,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脸变红。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是脑的活动过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物。

2、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反映过程。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也就无法表达了。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服务于改善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条件。 (二)动机功能

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还表现在对认识知动的驱动上。认识的对象不具驱动性质,但兴趣可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起驱动作用。 (三)组织功能

表现对活动、记忆、行为的影响。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起着破坏作用。 (四)信号功能

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即表情,信号功能通过表情实现。

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又叫生长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p2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