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

更新时间:2023-10-18 23: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古代传统儒家思想的创新发展;近代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思想;民族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思想;现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

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以及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二.单元复习攻略 ㈠命题规律分析

古代中国的思想专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命题以以下规律:

1. 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和宋明理学。相对而言,汉代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则考查较少。本注意需要的地方有:孔子思想中的仁和礼的内涵;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2. 从试题切入点看,诸子百家的思想成就主要是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宋明理学则重

点考查伦理道德方面的主张,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则重点考查其在反封建专制方面的主张。

3. 从试题综合点上看,注意两个角度:第一是专题性的综合,考查儒家思想不断创新的特

点。第二是单元性的综合,将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起来,分析儒家思想发展变化的原因。 ㈡学习方法技巧

1. 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本专题的基础知识,抓住(“ ”)

这一主题,从古代,近代,现代等时间分析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阶段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要注意对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综合,能够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原因。

要注意两个知识点:第一是百家争鸣的原因及诸子百家所代表的经济基础;第二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反映的时代背景。

3. 本专题涉及的哲学概念较多,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习过程中注意多比较,加深对概念

的理解。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轨迹

1.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

①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 )”,要求统治者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其次主张(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战国: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 )”,即不误农时、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荀子认为治国应以( )为主,礼法并施。

③秦朝:秦始皇实行“( )”,儒家思想受到重创。 ④西汉: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 )思想。( )吸收了法、道等学派的长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援”、“大一统”,提出了“( )”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基本定型: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

⑤两宋:儒学的极端化。( )等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理学提出“( )”,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这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也是反人性的。

⑥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试卷仅

1

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明朝时期,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使儒学滑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走向了极端。

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2.近代儒学传统地位的动摇:

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十九世纪末,( )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为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

②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提倡自由、平等的公民道德。

③袁世凯上台后,掀起( )的逆流。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 )”的口号,认为儒家思想维护的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3.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 )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②“文革”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儒学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 课程标准—— ◆ 考纲——

一。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6年——公元前221年)。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二。儒家思想的创立——孔子 ㈠孔子的历史地位:

㈡孔子的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

⑴“仁”就是( ),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 )。 →评价:积极性——仁的思想对于缓和( ),调整( ),稳定( )具有积极作用,对于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有借鉴作用。

保守性——孔子是站在( )的角度上提出仁的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以免引起社会动荡,孔子的仁是以( )为基础的,是有阶级差别的仁爱,而非普遍意义上的爱。

⑵“礼”就是( ),为实现礼,进下一步提出( )主张。

→评价:保守性——孔子主张的礼是指西周时期奴隶社会的( ),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封建统治者把它作为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⑶“德”就是( ),节用而爱人,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2

2。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关注现实社会,强调社会责任。 3。教育思想:

⑴教育态度——有教无类,打破了( )的局面,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

⑵教育方法—— ⑶学习态度—— ⑷学习方法——

㈢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 ),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封建(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

◆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

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二。道家思想的创立——老子 ㈠老子的历史地位:

㈡老子的思想主张 1。哲学思想

⑴关于世界本原——

⑵辩证法思想(思想精华)——

2。政治思想:主张( ),以无事取天下。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建议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 →道家崇尚自然,宣传自然无为,对于今天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无为而治,一方面体现了顺应自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按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 ㈢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深远影响。 ◆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课程标准—— ◆ 考纲——

一。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或者政治力量的利益和要求,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见解的局面。所谓的“百家”是泛指,意为多数,主要有( )( )( )( )等思想流派。

二。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㈠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 )逐渐瓦解,( )逐步建立。 ㈡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 )逐步瓦解,( )逐步建立。

3

㈢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㈣文化:思想流派纷呈,出现( )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㈤阶级关系:由于学术下移,私人讲学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

三。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思想流派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实行仁政 历史地位 唐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称为亚圣。 荀子 墨家 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庄子 法家 ①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 ②两汉以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四。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认识 ㈠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 1。( )瓦解,封建制形成,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2。对先秦时期各朝代的兴亡历史的总结和思考。 ㈡民本思想的主要体现 1。孔子的思想: 2。孟子的思想: 3。荀子的思想:

4

㈢对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评价 1。积极性

⑴有利于给劳动者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生产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有利于缓和( ),维护政治安全和国家统一。 ⑶为统治者接受并成为其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⑷影响着后世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2。局限性: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只是地主加强统治的一种策略。它以维护最高统治者的地位,与现代民主思想意识有本质区别。

五。墨家的思想所体现的重视发展生产,社会节约,选贤任能,和谐统一,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等社会政治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局面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六。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法家学派 1。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时期,( )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 )。 2。法家政治上主张加强( )、奖励耕战;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承认土地私有,文化上主张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等,有利于( )确立封建制度,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

→法家思想主张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应当适时调整政策,与今天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创新密切联系。而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也是法家思想的很好体现。

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㈠它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的基础。 ㈡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今后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存在:反映了该时期分封制崩溃、奴隶制瓦解、社会处于变革和动荡之中,以及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百家争鸣时期,流派的思想很多具有相反的观点: 1。在治国方面:儒家主张( ),法家主张( )。 2。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 ),荀子主张( )。 3。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荀子主张( ),老子主张( ),庄子主张( )。

4。在人生态度方面: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 课程标准—— ◆ 考纲——

◆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 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

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一。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秦始皇下令进行了“焚书”和“坑儒”活动,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统治的指导思想,儒学遭到重创,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o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