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三小-陈林-课堂研究阶段性小结

更新时间:2023-11-11 20: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构建“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研究》

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2014.3—2015.3第一学期)

教师 陈 林

构建“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研究是我校2015年承担的研究课题,经过研究与实验,目的在于改变原来通过老师为学生单一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真正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使得“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结合本学期的课堂教学研究,现将这一阶段的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一、研究过程及体会

本课题自从立项以来,我课题组在我校教导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开始了研究工作,在一年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感受颇多,得益不浅。下面我就谈一下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上课时,老师转变了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开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学方式的转变标志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知识垄断者和对学生人格的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服务者;而学生则由被动的接受者和人格的失落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的建构者。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调整了

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不着急,不担心学生学不懂,不怕浪费时间,我们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在课堂上讲的少,但学生学习的多、我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从而构建了高效课堂。

(二)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使学习成为被动的依赖的学习,而后者则是促使学生主动开放的学习。学生是一个学习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内心世界和见解,都有一种独立表现学习过程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疑难,放手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在遵循教学共同规律的同时,还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具体有这样三点做法:

1.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和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独立学习的内容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老师没有干预,只是做了一名称职的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

2.给学生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和质疑问难的权利

学习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老师不能在课堂上以任何理由阻碍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也不能因为学生不听老师的分配而剥夺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我们充分尊重学生,

3.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权利和参与评价的权利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很有必要。我们通过学生成果展示,可以发现问题,以便及时更正,通过学生的评价活动,使得学生对问题看得更加彻底,更加透彻。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三)落实学习目标,引导有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实施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合作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只停留于表面的繁荣,没有一定深度,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甚至无效。为了使合作学习扎实高效,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做了如下安排:

1.让学生自选学习伙伴,合理分工搭配

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合作伙伴,由一名同学担任组长,对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分工,使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内都能承担不同的角色,获得不同的体验,最后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2.老师重视问题设计,引领学生循序渐进

我们在教学中,设计问题往往遵循:基础问题“有简到难,由低到高”;拓展问题“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这样设计比较合理,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合作的潜力。

3.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接受不同意见,博采众长

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要有一定的顺序,不准强先发表言论或者打断别人的发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得到启发,博采众长。

4.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学会发言,使得观点清楚明了 发言是在认真学习相关内容之后所获得的比较成熟的观点。我们要求学生在自学之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条理的说出来,其他学生听后,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做到敢想、敢做、敢说。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重视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能力,并在学生对探究产生困难时,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那么,如何做呢?老师要有两点必须做到。

1.为学生营造发现问题的良好氛围-----平等、民主、亲切、和谐。

2.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点滴收获

(一)老师给自己重新定位,尊重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发现,教师如果能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走下讲台,临近学生,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以鼓励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

表现,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

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大胆质疑,并乐于把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分享,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课堂常规工作扎实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日常教学中,我们把养成良好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放在首位,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要求中高年级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对低年级学生,我们更加重视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不仅关注培养的目标和内容,更重视培养的过程和方式。我们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培养:

1.给学生进行认知指导

我们采用唱儿歌、直观图片、肢体语言等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认知指导,让学生彻底明白,所学知识的要表达的意义。

2.榜样示范,行为演练

各个班里都有学习好的一些学生,英语读音较好,认识的单词多,句子读得熟练,把这些学生树立成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其他学生模仿演练,从简单重复模仿到有意识训练,进而熟练掌握。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赞赏表扬,情感体验

用“肯定”激励学生的自尊、自信,用“赞赏”激发学生的自律、自强,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我们也是作为一种学习习惯来培养,这个子课题组的成员,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也有了一些初步的共识:

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合作学习是小组化学习,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所以上课时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学习。

2.小组成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3.要培养小组成员认真倾听的习惯

小组成员在课堂发言时,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五)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主体参与、探究学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定出了六个培养目标:会听、会看、会想、会提、会说、会动手。通过对六会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让学生爱探究,想探究、会探究。

三、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如何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例如:在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中,常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情况,合作就流于形式了。

2.我们校的班生规模很大,最多的达45人,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每个小组的信息有一定的难度。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如何调控,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下一步目标

1.继续作好后期实验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工作,为 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奠定基础。

2.继续推行学案的设计,以适应教学改革。

3.继续加大师资的培训,加大经费投入,为课改和课题研究服务。

4.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给老师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一年来的实验历程,途中记满了辛苦,更充满了成功和喜悦——教改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培养了学生发展了自我,教改永恒,当成功即将降临的时候,我们不能停滞不前。

四、课题实施的困惑

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呢?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如果采用异质分组,我们常会看到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主角,困

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如果采用同质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困难学生和优等生在各自的小组中都充当主角,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但一堂课40分钟如何做到分层教学?

五、教后反思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倡导“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只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一种学习方式而否定另一种学习方式,因为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学生选择学习方式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其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是相互联系的。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或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合作是在自主与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作离不开自主和探究,三者是有机联系的。

再次,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合作与独立、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二0一五年一月十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ok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