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3-10-13 14: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转型升级、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规划。
《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常州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制定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开展了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进行了“十二五”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咨询,吸收了有关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研究成果,广泛听取并采纳了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国家、省有关规划进行了衔接。
本《规划纲要》是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主要阐述“十二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发展重点和方向、主要任务和措施,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以及引导市场主体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辖市区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纲要》经常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公布实施。
第一篇站在新的起点上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取得突出成就
“十一五”时期经受巨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总目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力以赴加快创新创业,主动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大力度改善社会民生,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结构调整方向最明确、成效最明显的时期,是我市民生改善最突出、百姓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市城乡建设投入最大、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是我市重大项目不断突破、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时期,也是我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形象迅速提升的时期。
专栏:常州市“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2010年 指标名称 单位 目标 2010年 预计 比2000年 经济发展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户籍人口) 元 翻两番 >80000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人民生活 城镇恩格尔系数 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电脑 年新增就业岗位 城镇登记失业率 二、三产业比重 结构效益 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 城市化水平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科技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市创新 口径) 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民营经济比重 改革开放 实际利用外资年增长率 进出口总额 市域总人口 亿元 元 元 % 台 万个 % % % 万元/人 % % % 人 % % 亿美元 万人 吨标准煤/万元 万吨 万吨 平方米 % % % >80 % 年 % % 160 >25000 >10000 <30 50 10 5 97 10 12 65 2 45 952 70 年均增长30% 200 按国家调整数控制 5年下降20% 下降20.2% 下降13.66% >10 40 20 >90 85以上 >96 15 >90 98 286 26269 12637 33左右 80 10 〈4 97左右 〈10 18左右 62以上 2.33 51.4 975 65左右 >30 222.8 45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人口资源环境 城区人均公共绿地 城市绿化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高中教育普及率 公共服务 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三大社会保障覆盖率 化学需氧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二氧化硫 完成目标 完成目标 完成目标 12.5 42.5 20.1 90 99.9 14.6 100 >98 基本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90 全覆盖 精神文明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 % 90 〉97
第一节经济发展重大跨越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2976.7亿元,总量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86.2亿元,是2005年的3倍;固定资产投资达2103.4亿元,五年累计超过74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超过100亿美元。
推进创新发展。建立“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的科技创新之路,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一核八园”为重点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以常州科教城为重点加快创新载体建设,科教城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6家,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市口径)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51.4%。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加速结构调整。着力振兴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五大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64%,建设形成光伏、轨道交通、输变电设备、LED照明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6%,建设形成了科教城、创意产业基地、津通工业园等9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被评为“全国十大创意产业基地”,年成交额超百亿元市场达到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2家;全市水稻单产实现全省“八连
冠”,以市为单位在全国率先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全市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分别达到13家、35家。
专栏:五大产业发展 200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2009-2011年)》,围绕“结构转优、实力增强、效益提升”的目标,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2010年,五大产业完成产值4731.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64%;五大产业完成投资822.9亿元,占全社会工业投入的比重达到69.7%。 集聚发展资源。完成铁本破产清算和善后工作,启动中石油常州材料基地项目;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天合光能500MW垂直一体化、常州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通过国家、省专业论证并上报国家审批,国电常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燃机一期工程建成投运;成功发行6只企业债券,总额度达到100亿元;争取国家各类资金创历史新高。积极拓展资本市场,上市企业累计达21家;创业投资快速发展,创投企业达到29家,注册资本35.5亿元。引进了光宝电子、晶品光电、柳工机械等一批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实施两轮“千名海归人才集聚工程”,到2010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62.5万。
专栏:创业投资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市创业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广大企业创新发展增添了动力。一是创投队伍迅速壮大。我市创投企业由2005年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29家,总注册资本从2005年的69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35.5亿元。二是投资进程稳步加快。近3年来,境内外投资机构共投资我市85个项目,累计金额近46亿元。三是发展模式趋于多元。各创
投企业结合各自特点,逐步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在管理上,呈现自主经营、委托管理、联合投资等多种形式。在投向上,江苏津通、常州红土、常州高投等创投机构专注于初创期企业。我市创投企业在募集资本、联合投资等方面合作活动日渐增多,创投行业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同时,积极开展了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支援四川绵竹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完成,对口支援新疆和青海省藏区工作稳步推进,与陕西安康地区、三峡库区的合作取得新进展,与盐城的省内南北合作取得新突破,积极参与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第二节 社会民生显著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269元和12637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1.8倍左右,是全省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社会保障明显加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三大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7%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9%,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参保率100%,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住房保障基本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施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建立完善了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屋在内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慈善事业开创“常州模式”,慈善基金超过15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超过26万人次。
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万。大力推进公交优先,建设了快速公交系统,市区居民公交出行负担率达到25.8%;市政类公园绿地全部免费开放,完成市区所有公厕改造并免费开放,改造提升了全市103个菜市场,完成1000多万平方米老小区改造整治,一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七届省运会和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全民健身、竞技体育较快发展。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成立常州大学。全面启动卫生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群众文化日益丰富,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实施了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平安常州、法治常州建设和国防动员工作深入推进。同时,外事侨务、对台事务、人武人防、边防海事、档案党史、安全生产、民族宗教、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事业、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第三节城乡建设全面提升
城市骨架明显拉开。建成区面积由150平方公里增加到230平方公里。建成城市高架路以及青洋路、中吴大道、飞龙路等一批连接南北、东西的城市通道。
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建成规划馆、博物馆、大剧院、体育会展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城市主体建筑。加快形成以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国省干道、航道、港口为主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先后建成宁杭、锡宜、宁常、扬溧等高速公路;实施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京杭运河改线工程、录安洲码头一期工程;配合做好京沪高铁、沪宁城铁建设,高标准配套建设高铁站、城铁站等枢纽工程。
城乡环境明显提升。高强度推进太湖治水和城区清水工程,市区60多条河道实现水清目标;新增绿地1133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专项行动,全市所有村实现“三清一绿”,50%以上村达到“五化三有”。着力提升数字化城管水平,完善市、
区、街道三级考评体系和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国家生态市建设通过省级考核。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处于关键转型期
“十二五”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发展;但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变化,各类形式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问题突出,形势更趋复杂。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长三角区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积蓄了强大的转型腾飞力量,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长期积累,中外企业家对常州发展环境总体乐观满意。
在“十一五”发展基础上,在总体上有利的发展环境下,我市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但我市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加快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人才集聚刻不容缓,加快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刻不容缓,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服务刻不容缓。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期。
一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奋进期。“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我市立足新的发展起点,确立更高目标追求,全面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城乡建设现代化、人民生活现代化、社会管理现代化。
二是转型升级发展的攻坚期。“十二五”时期,资源、环境、成本等各种约束将进一步加剧,这在客观上对我市调整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要求我市瞄准经济转型、城乡转型、管理转型等加大攻坚力度,加速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奋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创新制高点、人才制高点。
三是城乡一体发展的突破期。“十二五”时期,城乡一体是最大的内需,城市化发展将进入质量提升阶段,要求我市既要积极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又要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有效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一体,拓展发展空间。 四是民生和谐幸福的提升期。“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深度变革,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还不能得到较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
矛盾和社会风险可能进入高发期,要求我市以民生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全体市民的幸福感,以民生幸福保障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期。“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绿色促进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常州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更高期盼,都要求我市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大力度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
面对新的形势,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奋力实现新目标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集中力量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四大战略,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
专栏: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现代化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动态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由基本实现现代化向完全实现现代化都是这一过程的体现。现代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变革,而且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变革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涵盖了经济发达并稳定增长、人民生活富裕并不断改善、社会事业繁荣、民主法制健全、文明程度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等基本内容。 始终要坚持好以下基本要求:
——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
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不放松,使科学发展方式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
——必须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必须下大力气创新管理,完善机制,聚焦政策,坚决保护好各类知识产权,激励壮大好各类创新企业,培育扶持好各类创新人才。必须按照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导向,以“高新高端、融合发展”为产业发展方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提升传统制造业,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必须牢牢把握“十二五”新要求全面推进四大战略。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教育与人才优先发展,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统筹推进,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构筑常州发展的新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让更多的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创新人才集聚常州,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大力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大力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促使发展空间从中心城区为主向城乡统筹转变,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与更大步伐“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招才引智、招商选资水平,加速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进一步增强开放对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带动力。
——必须牢牢把握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增加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优化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必须牢牢把握深化改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改革上有更大的作为,在创新上有更大的突破,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着力破除不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瓶颈,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添新动力。
次创新创业人才。倾力支持具有国际影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二、产学研人才工程。到2020年,引进培养科技人才5万名,建设800个“两站三中心”,吸引3万名高层次人才来常服务。 三、青年人才工程。到2020年,培养1000名在各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取得显著成果和突出业绩,并能推动地区和行业发展的青年人才。 四、新兴产业人才工程。到2020年,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新增1万名。 五、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到2020年,全市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现代服务业人才5000名。 六、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到2020年,培养、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500名,其中文化艺术名家50名,文化产业领军型人才100名。 七、高层次教育人才工程。到2020年,面向国内外选聘100名特聘教授,组织3000名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赴国外培训。 八、高层次卫生人才工程。到2020年,面向国内外引进10名特聘医学专家,建设20个医学创新团队,培养100名医学重点人才,培训2500名住院医师、全科医师。 九、高技能人才工程。到2020年,全市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达28万人。 十、现代农业人才工程。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100个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培养8万名现代职业农民,培育8000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人才,8000名经营服务人才。 第六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努力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一核八园”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产业特色、集聚、集约发展,构建分工专业、价值高端、空间集聚、龙头支撑、低碳节约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做大做强新能源,调高调优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培育物联网等产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培养一批规模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打造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年均增长28%以上,形成万亿元以上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引导新兴产业重点向“一核八园”集聚,实行政策聚焦、服务聚焦、资源聚焦,加快培育、集聚有发展前景和爆发力的企业,以龙头企业引领形成发展梯队,催生先进生产力,增强溢出效应、扩散效应。其它省级以上开发区差别化、特色化发展新兴产业,实现重点突破。
专栏: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一、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装备、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核电装备等,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0%。 二、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功能性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7%。 三、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装备、高端专用装备。“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6%。 四、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肝素钠系列、抗肿瘤药等生物医药产品,心血管系列、消化系统和精神系统药物等化学药品,以及医疗器械。“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4%。 五、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装备和节能产品制造、环保装备和环保产品制造、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环保服务等。“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2%。 六、软件和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专业管理软件、网络游戏软件、大型数字动画软件、动画引擎、游戏开发工具软件等。重点发展日韩外包业务,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0%。 七、物联网产业。重点发展微机电传感器MEMS、RFID射频识别装置等传感器;大力发展传感网无线通信系统、高智能化音视频传感网、实时在线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等。“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5%。 第二节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为制造业发展服务、现代城市功能完善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组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型企业,实现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基地、职业教育和科技研发基地,富有特色的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物流商贸基地。到2015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以上,力争达到50%。
专栏:服务业发展重点方向 一、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及评估咨询、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测等科技服务业;在加速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同时,大力促进信息服务业,积极开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电视、网络游戏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增值服务。积极发展财务类、法律类、咨询类以及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培育一批商务服务品牌和企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建立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提升创业投资,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效推进各类产业金融发展,新增银行类金融机构5家,新增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各20家,培育形成上市企业60家。到“十二五”期末,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以上。 二、突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数字出版、工艺美术等产业,重点建设以创意产业基地为主体的北部板块、以古运河沿线文化创意街区为主体的中部板块,以常州科教城、国家动画产业太湖基地、江苏环球数字狂欢谷为主体的南部板块。到“十二五”期末,争取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 三、突破发展旅游业,建成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中心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城市。积极发展都市休闲旅游,推动旅游休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常州大休闲产业格局。丰富特色旅游产品,打响“三城一塔”、“天目湖”、“茅山”等常州旅游品牌,建设十大精品景区。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信息化、旅游标准化建设。到“十二五”期末,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以上。 四、提升发展商贸市场物流业,完善产业功能。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率先实现商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现货与电子交易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现代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产业基地与物流基地联动发展,打造以商品展示、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采购交易平台。依托空港、铁路、高速公路枢纽,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物流企业,形成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 五、提升发展房地产业,引导房地产企业向旅游地产、商务地产、养老地产发展。着眼于城市配套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位的提高,鼓励房地产企业参与新型商业街区及旧城改造建设,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农业向高效型、生态型、品牌型、外向型发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长三角优质农副产品供应中心。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引导适当集中、规模开发、连片发展,着力培植一批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努力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积极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种源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新兴农业产业。到2015年,高效农业比重达到50%以上,高标准设施农业比重达到10%以上。
专栏:新兴农业产业 加大政策性财政投入,积极扶持种源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知识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五大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以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种苗育成产业化为突破点,优先支持品种引进、适应性驯化和良种繁育,发展种子种苗基地化和商品化生产,扩及到畜禽、水产种苗育成,形成全面的种源产业化体系。以规模化园区为依托,鼓励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拓展农业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引领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鼓励以特色农业集中区、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大中型园艺场和园区、水产养殖基地和特种水产养殖、丘陵山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依托,结合山水风光、农村景观、民俗文化和新农村建设,开发多样化、多功能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加速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转化,增加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资金投入,制定有关增强农业科技实力的政策,形成国家创新中心与地方创新中心功能互补的创新体系,把农业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农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服务产业发展,增强检测检疫和疫病防控服务能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业。 第四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升传统制造业。鼓励引导冶金、纺织服装、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档次,依托创新品牌提升附加值,改造装备提升工艺降低能耗。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技术、用地、能耗、排放、效益等标准,依法淘汰高耗能、高耗水、占地多、效率低、污染重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
专栏:传统制造业提升重点 金属冶炼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以发展优特钢及深加工为主线,重点发展轴承钢、焊丝钢、钢帘线、子午线、汽车用和家电用冷轧薄板、高强度石油钢管、高合金锅炉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国内一流的优质特种铁合金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 纺织服装业。加速纺织原料更新换代,运用纳米、生物酶等加工技术,重点开发产业用纺织品。推进关键零部件和成套设备的产业化。注重提高CAD、CAM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与设计开发水平,开发品牌服装、特种服装,研制开发生态、保健服装,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 建筑材料业。控制水泥总量,进一步优化结构,鼓励和引导发展深加工产品,逐步减少对环境资源的依赖。积极开发健康、环保、节能、轻质、安全、耐久型房建材料和装饰装修新材料。 化工。继续推进小化工整治。加快推进化工集聚集约发展,重点推进滨江化工区提升发展。 提升生活服务业。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升生活服务水平,采取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扩大生活服务规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把非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交给社会和市场,通过企业化运行、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立足放大我市农业资源和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提高优质稻米、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特种水产等特色农业。
第五节 促进产业集聚开放发展
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光伏太阳能、轨道交通、输变电设备、新材料、半导体照明等制造业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要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提高集聚发展水平。加快提升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集聚区各项配套功能,为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形成4—5 家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现代农业优化布局,促进优势农业和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净增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各类企业3万家,培育形成百亿企业20家,千亿企业2—3家。
加快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加快促进开发区向专题园区、生态园区、科技园区和特色园区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高品质人居环境联动发展态势。围绕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配套,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实现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发展。加快开发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着力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出口加工区等特殊功能区建设,引导鼓励省级以上开发区创建生态园区,提升园区高端项目承载力和核心产业竞争力。创新开发区管理和运行体制,推动区镇联动,区镇、区企共建;建立健全开发区投融资体系,有效利用多种资源加强资本运作;最大程度下放审批权限,打造机制创新区。用足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外引外、以民引外,在招商领域、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努力提高五大产业、新兴产业引资比重,加快突破外资金融、担保、人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引资,提升功能性服务业、新型城市业态和创意产业的外资档次;加快推进内资引进实现新突破,加快本地民企与央企对接,加快推进中石油、国网等央企合作项目建设;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境外兼并收购、股权置换、投资控股等方式,重组境外优质资产、高端品牌和研发机构,提高跨国经营能力。提升外贸外经发展水平,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加快建设各类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
同时,积极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和青海省藏区有关工作,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南北挂钩合作和中西部合作。
第六节 推动低碳化节约化发展
促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加快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统筹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逐步实施园区产业体系的低碳化改造,形成产业链条生态互补、资源再生循环、能源高效利用的良好格局。加快推进常州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在城市、园区、企业层面积极争取省级示范试点。
好的地区;要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增强吸纳要素和资源的能力,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 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所在地,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占县(市、区)域国土面积比重超过25%的,水环境容量较小、自然灾害较严重、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限止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禁止开发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洪水调蓄区以及基本农田等;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 加强行政村村域布局的优化调整,按照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要求,以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和古村保护型等形态,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编制完善建设规划。
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加快农村集镇社区、居住集中区和中心村社区建设,实现水、电、燃气、电信、公交、有线广播电视“六网进社区”,探索试点把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引入农村社区。
第三节 推进县域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建设
加快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发展集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金坛市、溧阳市加强功能改造提升,有序拓展空间,促进人口集聚,建设成为苏南地区特色鲜明的中等城市。 推动具备一定条件的乡镇逐步发展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新型小城市,重点培育湟里镇、横山桥镇、雪堰镇、孟河镇、薛埠镇、南渡镇等重点中心镇,每个镇集聚人口10—15万。在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和提升镇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探索管理体制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建立资本运作和金融创新平台,整合集聚各类资本推动中心镇发展;探索镇村联动、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中心村、集中居住点和新社区建设;结合城市化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推进农民转市民的户籍制度改革。 统筹推进丘陵山区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将丘陵山区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与旅游、休闲养老等服务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更有机结合。 第四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城乡道路、水利、电力、电信、环保、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城市供水向农村延伸,扩大农村区域供水覆盖面,逐步做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提升农村道路建设,实现农村道路互联互通。加大农村电网规划、建
设和投资力度,提高农村用电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农村数字电视建设,有线电视光缆乡镇通达率达到100%。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农村河道疏浚、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泵站建设等工程,巩固提升防洪防旱水平。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实现8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建设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第五节加快农村改革创新
构建富民强村发展机制。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探索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深化完善农民专业合作、农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改革。积极推进投资性富民合作社建设。实施强村工程,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收入5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
改革创新土地使用制度。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有序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和鼓励城市优质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各种金融组织机构拓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领域。加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点组建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 第九章加强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紧紧围绕民生幸福这一发展根本目的,着力改善和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人民身心更加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努力实践包容性增长。 第一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坚持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者等三大群体创业。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教育,积极开办创业教育。进一步加强创业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信用贷款,建好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创造更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对创业成功人员的“二次扶持”,引导和扶持更多的劳动者走向创业之路。力争五年新增5万家私营企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尽快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政策统一、服务共享、机会均等。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双零”家庭成员和其他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运用公共财力创造或购买的就业项目和岗位,重点用于安置生活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人员就业;加强就业政策与保障政策联动,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积极就业。深入开展城乡统筹的就业培训,实施公共职业培训计划,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技能鉴定基地。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消除零就业家庭;农村劳动力培训5万人以上,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到90%以上。
第二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全覆盖水平,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缩小城乡养老保障差距。完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以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为重点,逐步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和60%。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实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统一。继续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待遇水平。 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全面实现市区低收入无房家庭申请廉租房实物配租应保尽保,实现市区中等偏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申请经济适用房保障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着力解决市区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逐步实施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
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多层次养老服务,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形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到2015年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2%。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所有乡镇、街道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村和社区居委会基本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市区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鼓励民间资本发展高档养老服务产业。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办法,形成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援助、灾害救助、脱贫援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等于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挥红十字会、慈善会、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 第三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支持名校集团化办学,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完善幼儿园办学体制,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新增幼儿园以公办为主,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降低义务教育学校择校比例,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深入实施“蓝天计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吸纳比例不低于95%。加大职业教育扶持力度,增加职业教育投入,推进高、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成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试验区和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示范区。提高社区教育的覆盖面,丰富社区教育课程和资源;倡导普及社会教育,建立社会公共学习资源平台和数字化学习服务支持体系,构建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科普工作力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5年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3年左右。完善助学贷款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节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财政保障体系,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拓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成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优质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医疗机构布局调整,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达5.9张。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五节扩大文体服务供给
加快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群众文化设施网络,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公共设施的范围,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文化精品生产,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打造常州特色文化品牌,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换运行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高公共文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创新文化内容形式、生产传播方式,推进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构建四级体育健身设施网络,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提升“千村体育健身工程”水平,建设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乡镇(街道)群众体育设施示范工程。发展体育产业,推进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培育农村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
第六节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继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优化和完善公共交通线网,构建多层次、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形成公路客运、高速铁路、航空、公交、出租车和旅游客运等多种出行方式组成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向公共交通倾斜,基本完成主城区边缘地带的城乡公交枢纽和主城区内重要公交枢纽的建设。市区居民出行公交负担率达到28%以上。
有效解决“停车难”。按照“超前规划、差别对待、重点突出、政策配套、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停车资源,优化和完善停车设施布局。 第七节加强生态建设
确保建成国家生态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乡河道整治,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加快重点区域尾水排放通道建设,入太湖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四类以上,所有市河水质常年达到四类以上,全市主要江河湖库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推进区域大气环境治理,加强重点污染区域、重点污染源企业和恶臭气体监测监管,扩建中心城区“禁燃区”。推进减排治污工程建设,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配套管网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负荷率,实现所有乡镇生活污水接管入网、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开展生态系统和绿色资源保护、建设,加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
继续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实施公园绿地、游园广场绿地、道路河道绿地、绿色通道等工程,建成一批森林公园、绿化走廊、环城绿带和风景林地,全面提升公园绿地管理养护水平,五年新增绿地8000公顷。 第八节提升城市文明
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弘扬新时期常州市民精神,培养“健康向上、热情友好、文明真诚”的新时期常州人。大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市民文明公约等行为准则,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干部培训教育,
正在阅读:
林毅夫09-25
樱桃作文500字06-17
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原文及翻译08-01
人文精神02-18
网上下载 - 沟谷网络的提取 - 图文03-10
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试题2(答案)03-16
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多篇04-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常州市
- 纲要
- 国民经济
- 社会发展
- 规划
-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