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文言文强化训练(一)(教师用详解版)

更新时间:2023-05-20 21:26: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秦朝刚刚吞并天下时,丞相王绾等人说:“燕国、齐国、楚国地方较远,不设置王国没有人可以镇守,请(陛下)让各位公子建国。”秦始皇召集臣下讨论这个建议,群臣都认为这是很便利的。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的子弟和同姓非常多。但后来亲属疏远了,彼此攻击如同仇敌,诸侯交替彼此声讨征伐,天子不能制止。现在四海之内有赖于陛下的圣明威灵得以统一,都设置了郡县,各位公子(秦初并无皇子之称)和功臣用国家赋税重赏他们,大大改变了体制。天下没有不同的想法,是安邦定国的方法,分封诸侯是不便利的。”秦始皇说:“天下都苦于不停的战争,原因就是有诸侯和诸王。有赖于祖宗恩德,天下刚刚平定。再分封诸侯国,这是创造战争,追求国家安宁,岂不是很难!廷尉李斯的建议是对的。”于是始皇帝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设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苏子说:圣人不能创造时机,也不错失时机。时机不是圣人能够创造的东西,(圣人)只能不错失时机罢了。三代勃兴的时候,诸侯没有罪过不能夺封号削封地,因而君王即便想要罢免诸侯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势。周朝衰弱的时候,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有上千里的国土,它们的势力足以分封诸侯设立屏藩。到了(后来)七国都称王,做天子应该做的事,但最终也没有分封诸侯。天下畏惧诸侯的祸患已经很久了,不只是秦始皇和李斯知道这一情况。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1

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守郡宰,按事理一定应当是这样的,就如同冬天穿皮衣,夏天穿葛衣,是符合时势的,不是人的个人智慧和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不错失时势,但学者和士大夫都认为这是错的。汉高帝想要分封六国后人,张良认为不可以,李斯的论述与张良没有什么不同。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知道不能恢复诸侯是很显然的事。但最后还是给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封王了,这哪里只是高帝做的事,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封邦建国不是圣人的本意,是时势使然。”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过去议论封邦建国的人非常多,柳宗元的《封建论》出现,其他人的议论就都被废置了。即便是圣人又出现了,也不能改换这一论述。所以我采纳了他的学说并加以增益:所有有血气的人一定会争斗,争斗必然是为了利益,利益没有比封邦建国更大的了。封邦建国,是争斗的开端和祸乱的本原。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臣子弑杀他的君主,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伤害杀戮,有不是因为承袭封地,争夺爵位的吗?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圣人用礼乐制度教化天下,到了刑罚放置(闲置)都不用的状态,但是终究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自汉代以来,君臣父子相互杀戮的那些人,都是诸侯王的子孙,而其余的那些不能世袭官位的卿和大夫,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最近的朝代已经不再有分封诸侯的制度了,所以这种祸事几乎已经绝迹了。有仁人之心的君子,难道忍心再让这种祸事开始吗?因此,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见解,和柳宗元的言论,应该成为万世万代的法则。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后属疏远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与:参与 D.不能易也易:交换

【答案解析】D选项在句中应解释为:改变。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以.有侯王争必以.利 B.三代之.兴知诸侯之.不可复

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而诸子之.论废矣 D.袭封而争位者.君臣父子相贼虐者.

【答案解析】C选项“而”:连词,第一处表转折;第二处表顺承。A选项两个“以”都是因为。B选项“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选项“者”:意为“……的人”。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答案解析】B选项“以公赋税重赏赐之”意为“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原文并未表达“皆封侯”的意思,因而B选项的理解不正确。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1)时机不是圣人能够创造的东西,(圣人)只能不错失时机罢了。

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2)自从夏、商、周三代圣人用礼乐制度教化天下,到了刑罚放置不用的状态,但是最终不能停止篡位弑君的祸患。【答案解析】第一句重点在于“所”字结构、“时”的翻译。第二句重点在于“措”、“已”的翻译。“措”通“厝”,意为放置。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答案解析】D选项“苏东坡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的说法不正确,根据原文,苏东坡在文中明确表达了“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的观点,并未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的优劣,而是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至于三代之时,之所以无法废分封立郡县,则是由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局势决定的。

14.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5分)

【参考答案】分封并不是圣人本意,而是时势造成的结果。

三代之初,诸侯没有罪过不能削夺封地,形势不足以终止分封,因此才延续分封制度,并非出于本意;而七国中的大国虽然实力足以行天子之事,却并没有选择分封,是因为害怕分封带来的祸患,不想分封。可见分封并不是圣人本意。

秦代初年,权力集中,功臣皆受赏赐,容易控制,因而就没有分封;汉代初年,虽然高帝和张良没有分封六国后人,但形势所迫,必须分封诸侯以赏功。可见分封与否主要是出于形势考虑。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航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昭,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汪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士。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非常贫困没有钱买书,就帮助书商在街上卖书,趁机把经史百家的经典书籍都读遍了,而且他有过目不忘的才能。二十岁时候,应提学的邀请参加考试,写了《射雁赋》得了第一,被补为附学生,诗古文辞每天都得到进步。仪征的盐船遭遇大火,被烧死的人无法计算,先生写了《哀盐船文》,编修杭世骏写了序文,认为先生写的文章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因此在世上名声大显。当世的学识渊博的儒生像朱筠、卢弨,看到先生写的文章,都惊叹、赞赏,认为他是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望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

3

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汪先生二十九岁的时候,开始专门研习经书,侍郎谢墉担任江左提学,特地录取先生为拔贡生。每次考试,单独为他列一张榜文,名字排在其他生员前面。侍郎曾经对人说:“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当以容甫为老师。”他被看重到如此程度。朱文正担任浙江提学,先生前去拜访他,回答叙述扬州割据的现状和为气节而死的人。写了三千字的《广陵对》,广泛的综合古今文字,这篇文章可以成为天下奇文了。尚书毕沅担任湖广总督,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前往投靠他,为他撰写了《黄鹤楼铭》,歙县孝廉方正程瑶田做了石刻,嘉定通判钱坫写了匾额,当时的人称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先生对六经、经史子集和词章、金石篆刻的学问没有不了解的。于是广泛的考证夏商周三代的典礼仪式,至于文字梳理、名物象数方面的学问,也撰写了文章论述,写了《述学》内外篇,又钻研《春秋》,写了《春秋述义》,见识观点超凡卓越,评论的人认为唐以后没有人能超过他。他写文章以经、史为根基,从汉魏文学中汲取营养,不沿袭欧、曾、王、苏等文学流派,因为学习古法,所以与众不同成一家之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性格质朴耿直,不修饰自己的衣着,举止。痛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阴阳禁忌、佛教、道教哪些神怪的学说,不遗余力的驳斥它们。但是一旦遇到美好的行为,好的文章和诗句,就称颂有加不愿意停下来。以孝道侍奉母亲闻名于世,生活贫困时候美酒通过卖文章养活,侍候母亲左右,不因烦劳、委屈推辞。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朋友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厚老实。五十一岁那年,死于杭州西湖边。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汪先生,是我父亲非常推崇佩服的一个人。他的学问,他的品行,私下听闻父亲的教诲很久了。先生对于我梳理《尚书》的文字,极其赞赏,我认为可以读父亲文章,就又有跟父亲是知己的感觉。我虽然不能自己写,尚且想约略举其大概,扼要进行陈述,来告诉后辈君子。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助书贾鬻书于市鬻:卖 B.先生往谒谒:拜见

C.称之不置置:置办 D.尚欲扬榷而陈之陈:陈述

【答案】C【解析】据上文,针对美、善,汪先生是称赞它们不放弃、废弃。所以“置”当“放弃”“废弃”讲。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有右,江左即将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常识,“典礼”产生于“夏商周”,所以“三代”应指“夏商周”。

【评点】在“三代”之前有个“博考”之词,是“广泛考察研究”之意,并不指曾祖父三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4

译文: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凭借学问,那么我对容甫应当称他为老师了。

⑵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译文: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朋友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解析】第⑴句中“先”是动词,千万不要译作“先祖”,将“之”译作“的”;“以爵也”中的“以”和“也”,“以”是“凭借”,“也”表判断;“若以学”中的“以”亦是“凭借”之义,和“以爵”中的“以”一样,可互译;最后一句的“于”是“对”之义,“北面”是文化常识,古指臣面(拜)君、弟子面(拜)师都称“北面”,在中学课本里学过“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句。

第⑵句中第一小句里的“于”是“对”之义,“知友故旧”是名词,是“殁后”的主语,“衰落”的主语应是“知友故旧的家势”,这里要体会得出;第二小句中的“相”指动作偏指一方,“存”即是“问”,“问”即是“存”,“慰问”之义,“过”是“超过”之义,“于”是介引动作的方向;第三小句中的“性”“笃厚”“然也”(使他成为这样的,不能将“然”认为是形容词词尾,最后一句直译为:大概是因为他的本性忠实厚道使他成为这样的)。

9.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答案】治学:范围广泛,学有专精。为文:取则于古,自成一家。

【解析】第三段一分为二,且有“为文”提示。从“先生于六经”至“以下所未有”言其“治学”方面,涉猎广泛,如经、子、史、词章、金石、三代典礼……《春秋》等,而且精深,抓住文字中的“博”“至于”“深”“识议超卓”等概括、评价语;之后言其“为文”方面,抓住“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概括、评价语:因而此题也不难。

【总评】“行状”已在平时的学习、模考和高考中均涉及,而且此文的选材并不艰涩,非常直当明了,所以考生并不难读懂全文。更值得称道的是,命题涉及实词、文化常识、已学内容,做到内引外联,有很好的辐射性,既有“点”的考查,又有“面”的延伸,实在是好题,这对江苏考生而言,不能不说是你们的福气!

上池州李使君①书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我与你年龄相同,但是见解不同。你性格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内心正直,态度温和,再以温和谨慎的外表作修饰,因此为人处世清明高尚,没有罪过。我在京城时,家事人事,整天匆匆忙忙,不能每日拿出内心的想法来使自己明白,自然也不敢用同辈人之间的方式来期望你来了解我。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去年请假,从江汉一带回到京城,才知道你调任地方的缘由,勇于坚守大义,从前我期望你的想法,果然是没有错误的,自己私下感到可喜可贺,你果然没有辜负上天赋予的使命和我的期望,这两点就是自觉可喜可贺的原因,真是很值得庆幸、很值得庆幸啊。我不值一提,虽然能够做点学问,但也没有什么用处,像你那样的才学,遇到这样的时运,真让人感到可惜啊。先前所说的“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内心正直,态度温和,再加上温和谨慎的外表”,这是才能让人感到可惜啊。四十岁做刺史,得掌一偏僻小郡,有衣食,却无做官的辛苦,这是时运的可惜啊。我认为这是上天帮助你成就他日的名誉和声望,创造业迹给祖先增光,给后代留下榜样,时机正在今日,怎么能不努力啊。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

5

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其有国者学科.网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空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我常想,百代以后,未必是不幸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时的书籍齐备,而且事实也更多了。今天的谏官一定会说:“假使圣人的精微意旨没有流传下来,是郑玄这些人所作注解的罪过。”我看郑玄等人所做的解释,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再生,也一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居于子游、子夏的文学地位上。假使郑玄等人的解释不值得学习,非要使得圣人复活,比如让周公、夫子亲自传授精微意旨,然后才去做学问。如果这样,那么圣人不能再生,就终生不做学问;假使圣人再生,也就是在学问上随意耍滑罢了。这是那些不学之徒,好说大话,欺骗扰乱普通人罢了。从汉朝以来,历代统治者成功与失败、衰亡与兴盛,他们的事迹或一两件,或成千上万件,形形色色,有根据的,没有根据的,都可描绘出来。考证它的由来,裁定它的长短,得到其中的十分之四五,就足够用来应对当时的需要了。不像古人那样,穷究推求上天玄妙之处,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苦苦追寻,在细微之处推算,然后才能去做学问。所以说,出生在百代之后,未必是不幸运的。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依其所见所闻,能够不丢失并且记在心里所至啊。楚王向孔子询问萍实,孔子回答说:“我往年听童谣因而知道这种东西。”这是以童子为师啊。参照上古的书籍,再结合见闻加以斟酌,才能成为真正的圣人。诸葛孔明说:“诸公读书,是想成为知识渊博的人罢了。”这是因为受眼前见到的事物局限,而不懂得适应变化。尽管说的是腐儒,但也是研究学问的人的通病啊。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我从元和年间以来,一直到今天,耳闻目睹的名公才人的论述、典籍刑律制度、征伐叛乱之事,考证它当时的情况,参考前古的记载,能够没有遗忘丧失且心里记得,也可称为自成一家的事业了。只是随时看见随时遗忘,随时听到随时荒废,全是因为轻视所见偏重听闻的过错,这也是做学问的人的通病。像你那样上天赋予的禀性,与我相去甚远。我自知自己愚妄固执,不能苦心研究学问,即使能够研究学习,也不能拿出来实施它。我诚恳地想成全你的美好愿望,等将来接受你的教导后,在一个官署任职时能够没有过失罢了。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不学而能名传后世的人,希望你努力!

【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学经学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

7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期:期待。

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微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参之于上古 参:检验

15.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括与赏析不正碲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辫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仆 自 知 顽 滞 不 能 苦 心 为 学 假 使 能 学 之 亦 不 能 出 而 施 之 恳 恳 欲 成 足 下 之 美异 日 既 受 足 下 之 教 于 一 官 一 局 而 无 过 失 而 已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4分)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14.(3分)B 15.(3分)B 16.(3分)C 17.(3分)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18.(8分) (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

(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o4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