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硅胶干燥剂吸湿性能研究_杨保义

更新时间:2023-07-26 22: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变色硅胶吸湿量和吸湿时间的图形,通过分析二者关系的特点,建立吸湿量Q 和吸湿时间 t 的函数关系;并依据函数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进而得到函数的各个参数,从而求得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为得到任意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提供了依据。通过函数关系可计算各个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为环境湿度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第7卷第2期变色硅胶干燥剂吸湿性能研究

杨保义,张杰

(暨南大学物理系,广州510632)

摘要: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变色硅胶吸湿量和吸湿时间的图形,通过分析二者关系的特点,建立吸湿量Q和吸湿时间t的函数关系;并依据函数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进而得到函数的各个参数,从而求得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为得到任意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提供了依据。通过函数关系可计算各个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为环境湿度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变色硅胶;吸湿;环境湿度中图分类号:TJ089;TQ0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42(2010)02-0032-04

StudyonMoistureAbsorptionCharacteristicofAllochroicSilicaGel

YANGBao-yi,ZHANGJie

(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2,China)

Abstract:Graphsoftherelationsbetweenmoistureabsorptionofallochroicsilicagelandtimewereplottedbasedon

experimentdata.Afunctionbetweenmoistureabsorptionandtimewasestablishedthrough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lations.Thefunction’sparameterscanbeobtainedbyfitting.It’safacilitationtoknowthemoistureabsorptionatanytimeandtosaveexperimenttime.Thepurposewastoprovidereferenceforhumiditycontrolofenvironment.

Keywords:allochroicsilicagel;moistureabsorption;humidity

利用吸湿剂吸湿的方法在防止霉菌生长、弹药受潮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为了掌握和利用吸湿规律,人们进行了很多研究[2—6],但目前的研究一般都是实验研究,尚无理论模型。笔者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变色硅胶的吸湿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吸湿的数学模型,进行吸湿实验,并利用吸湿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与应用,故选择变色硅胶作为研究对象。

1.1变色硅胶的吸湿性能

变色硅胶的吸湿量Q定义为[7—8]:

(1)

式中:m0为样品(变色硅胶)干燥时的质量,g;m1

为吸湿后样品的质量,g。若样品在一定湿度条件下达到吸湿平衡,则此时的吸湿量为样品的平衡吸湿量,以Qh表示。参照文献[9],结合实验测量,文中实验硅胶的平衡吸湿量Qh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RH

1变色硅胶吸湿模型

变色硅胶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常用于吸湿研究

收稿日期:2009-08-30

作者简介:杨保义(1984—),男,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变色硅胶吸湿量和吸湿时间的图形,通过分析二者关系的特点,建立吸湿量Q 和吸湿时间 t 的函数关系;并依据函数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进而得到函数的各个参数,从而求得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为得到任意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提供了依据。通过函数关系可计算各个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为环境湿度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杨保义等:变色硅胶干燥剂吸湿性能研究

的关系可表示为:

{

0.3784RH RH≤60%

(2)

-0.3300RH2+0.6446RH-0.0408

60%≤RH≤100%

1.2一般情况下变色硅胶的吸湿模型

一般说来,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变色硅胶在开始时吸湿量增加得比较快,随着吸湿过程的进行,吸湿量趋于稳定,达到平衡[2]。基于此,笔者提出一般情况下的吸湿模型:

图1文献[2],[6]的实验结果和拟合曲线(数据点取自文献中

的曲线)

Fig.1Experimentresultsandfittingcurve(Datapointsfrom

literaturecurve)

表1利用恒湿模型对文献[2],[6]数据的拟合情况Table1Fittingofdatafromliterature[2],[6]usingconstant

humiditymodel

温度/℃相对湿度/%

3045

25[2]

657592

25[6]

95

Qh/%14.52±0.2920.02±1.3227.17±0.6433.89±0.8933.59±0.5938.47±0.56

T/h23.10±0.7925.76±3.255.91±0.5310.96±0.665.50±0.3216.61±0.93

相关系数R2

0.99980.99600.99610.99900.99640.9982

(3)

式中:为吸湿量的变化速率;Qh是 是参数;

平衡吸湿量。

根据式(3),在硅胶达到吸湿平衡后,若空气的 湿度降低,则Qh降低,变为负值,硅胶将会向周

围空气放湿。有学者在实验中也观察到这种现象[2]。

1.3恒湿情况下变色硅胶的吸湿模型

在空气湿度恒定的情况下,变色硅胶的平衡吸湿量Qh为常量,则根据式(3)解得:

Q(t)=Q(h1-e)

-t/T

(4)

式中:T为时间参数,T=1/ 。式(4)称为恒湿模型。

2文献数据的分析

首先利用建立的吸湿模型对已有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文献[2],[6]为恒温恒湿条件下所做的实验,利用恒湿模型式(4)对文献[2],[6]中的数据进行拟合,拟合中,Qh和T可调,拟合结果见图1和表1。

由图1可见,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得比较好,说明在环境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恒湿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吸湿量和吸湿时间的关系(相关系数在0.996以上)。

由表1可见,拟合参数Qh基本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式(2)一致。然而,拟合参数T的变化无规律可循,认为可能与硅胶的粒径大小及硅胶叠加的厚度有关,但文献[2]中没有具体的描述,因此笔者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研究。

3对吸湿模型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3.1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用量程为300mL的4个烧杯,分别均匀平铺平均粒径为3mm的变色硅胶1层、2层、3层、4层,依次编号为300-1,300-2,300-3,300-4。将4个烧杯暴露在空气中,定期称量和测试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式(1)计算出吸湿量。实验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从图2中的实验点可以看出,变色硅胶的吸湿量有时会随着吸湿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当环境某时刻的湿度低于前一时刻的湿度时,变色硅胶可能会将贮存的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即变色硅胶在吸湿时伴随着放湿。从图3中的实验点可以看出,

环境的湿度随时间的推移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变色硅胶吸湿量和吸湿时间的图形,通过分析二者关系的特点,建立吸湿量Q 和吸湿时间 t 的函数关系;并依据函数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进而得到函数的各个参数,从而求得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为得到任意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提供了依据。通过函数关系可计算各个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为环境湿度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装备环境工程2010年04月

图3空气相对湿度随时间变化情况Fig.3Relativehumidityofairchangeswith

time

3.2利用恒湿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利用恒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曲线如图2所示,拟合结果见表2。拟合中,各组的Qh分

图2实验结果与分析

Fig.2Experimentalresultsandanalysis

别可调。

由图2可见,恒湿模型基本上可以描述实验结

表2恒湿模型下的拟合结果

Table2Fittingparametersandresultsinconstanthumiditymodel

实验编号300-1300-2300-3300-4

硅胶量m/g11.432020.043829.950640.4666

171.95烧杯口积S/cm2

硅胶离烧杯口的距离L/cm

9.08.78.48.1

Qh/%23.95±0.2124.87±0.3425.37±0.4425.80±0.66

T/h16.99±0.8936.39±2.1250.87±3.0579.45±4.94

标准偏差σ0.9781.1341.1580.980

果的变化趋势。从表2可以看出,变色硅胶的平衡吸湿量Qh平均为24.99%,与实验环境的平均湿度(约67%)所对应的平衡吸湿量相近。各组拟合出的平衡吸湿量Qh有差别,这是因为在拟合的过程中,对各组拟合时调节了各自的参数Qh和T所致。各组拟合合在一起的总体标准偏差见表3。

表3恒湿模型拟合的总体标准偏差

Table3

Overallstandarddeviationoffittingwithconstanthumiditymodel

Qh各组分别可调

总体标准偏差

1.039

Qh各组统一调节

1.139

得出的总体标准偏差比各组Qh分别可调得出的总体标准偏差略大。

表4恒湿模型下Qh取24.75%的拟合结果

Table4

Fittingparametersandresultsinconstanthumiditymodel

实验编号300-1300-2300-3300-4

T/h18.63±0.9837.64±1.4147.71±1.8766.05±2.23

标准偏差σ1.1821.0891.204

1.193

考虑到实验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各实验的平衡吸湿量Qh应该相同;因此,在各组的Qh取同一个值(24.75%)的前提下,统一调节各组的Qh,分别调节各组的T,以使总体标准偏差最小。拟合曲线如图2所示,拟合结果见表3和表4。从表3可看出,统一Qh

3.3利用一般吸湿模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由于实验的环境湿度随时间变化,平衡吸湿量也随时间变化,恒湿模型的前提不能满足。欲更好地描述实验现象,可采用一般吸湿模型,即式(3)。但此种情况下,由于Qh与环境湿度有关且随时间变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变色硅胶吸湿量和吸湿时间的图形,通过分析二者关系的特点,建立吸湿量Q 和吸湿时间 t 的函数关系;并依据函数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进而得到函数的各个参数,从而求得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为得到任意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提供了依据。通过函数关系可计算各个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为环境湿度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杨保义等:变色硅胶干燥剂吸湿性能研究

化,式(3)无法解析求解;因此,采用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差分格式如下:

Q(t+Δt)=Q(t)·(1-β·Δt)+β·Δt·Qh

(5)

文中分析了变色硅胶的吸湿特性,提出了变色硅胶的吸湿模型。当环境的湿度恒定时,恒湿模型可以很好地符合实验结果;当环境的湿度随着时间变化时,一般吸湿模型可以得到更接近实验的结果。因此,利用吸湿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时刻变色硅胶的吸湿量,为环境湿度的控制提供了一个有用

表5一般吸湿模型下的拟合结果

Table5Tandstandarddeviationingeneralabsorptionmodel实验编号300-1300-2300-3300-4

T/h14.6132.8740.0060.71

标准偏差σ0.8591.0191.1031.000

0.974总体标准偏差

4结语

计算中,取Δt=0.1h,初始条件为Q(0)=0。平衡吸湿量Qh按式(2)由空气湿度RH计算得出,空气湿度RH用对实测数据进行样条插值的方法得到(如图3所示)。该模型只有1个参数,计算中,调节参数T(β=1/T),以使总体标准偏差最小。计算结果见图2和表5。

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刘文川,黄红军,李志广,等.我军弹药防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包装工程,2006,27(2):73—75.

[2]冯磊,陈超,王陈栋,等.SiO2气凝胶调湿性能的实验研究

[J].建筑材料学报,2006,9(5):517—520.[3][4][5][6]

冉茂宇.日本对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2,16(11):42—44.

倪鼎元,盛祖安.蒙脱石活性干燥剂性能研究[J].航天工艺,2000,4(2):28—31.

熊德琴,李春晖,林培喜.吸水硅胶的快速再生试验[J].茂名学院学报,2005,15(4):20—21.

刘文川,黄红军,李志广,等.改性聚乙烯醇-氯化钙共混物的吸湿性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6):1169—1171.[7][8][9]

王佑华,邴飞红.海泡石与变色硅胶吸水率的正交实验比较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9):428.

王超,赫鹏,李万芬,等.魔芋超强吸湿剂扩散吸湿特性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86—88.胡建人.微波快速烘干硅胶的生产工艺研究[J].包装工程,1999,20(1):14—17.

由图2可见,一般模型计算的结果能更好地描述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对单层300-1效果更明显。对比表3和表5可见,一般吸湿模型计算的总体标准偏差最小,说明当环境的湿度随时间变化时,一般吸湿模型计算的结果比恒湿模型拟合的结果更接近实验测量值。此外,实验在测量环境湿度时,有些实验点时间间隔较大,对样条插值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影响,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测量频率得到解决。

3.4对T的讨论

从表2、表4和表5可见:时间常数T随硅胶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硅胶层数的增大导致硅胶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吸湿平衡,故时间常数T相应增大。对于影响T的其他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接第31页)

避免其与铜合金的电接触。

[3][4]

李淑华,尹玉军,程金生,等.微弧氧化技术与材料表面陶瓷化[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1,(1):36—38.薛文斌,华铭,施修龄,等.铸造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生长动力学及耐蚀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7,35(6):731—735.

参考文献:

[1][2]

刘建平,旷亚非.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发展[J].材料导报,1998,12(5):27—29.

蒋百灵,白力静,蒋永锋,等.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0,16(2):138—142.

[5]

薛文斌,蒋兴莉,杨卓,等.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生长动力学及性能分析[J].功能材料,2008,39(4):603—606,6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o1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