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4-05-18 22: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镇江港新民洲港区新宇国际码头一期工程

强夯施工方案

中交三航兴安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镇江新民洲新宇码头陆域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1.6.1

1.编制依据

1.1《镇江港新民洲港区新宇国际码头一期工程(陆域道路、堆场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院提供的地基处理范围及地基处理要求 1.2《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4《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8施工总承包协议

2.工程概况

江苏金海岸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在镇江新民洲港区兴建新宇国际码头,本次地基处理为一期工程。根据设计的要求,场地强排水加强夯总面积为160万㎡。拟建场地位于镇江港新民洲港区,场地地形较复杂,西侧为陆域,标高在3.20~5.33m之间,东侧为水域,水面高程在2.14~2.40m之间,目前已整体吹填到6.3m的平均标高,拟建场地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地貌类型为长江中下游北岸河漫滩相地貌。 2.1.地基处理要求

根据设计院的要求,地基处理后达到的指标如下: 1)堆场区地基处理后地面承载力达到120KPa; 2)地基处理后残留沉降值不大于30cm。

3.工程地质水文状况

详细参见《镇江港新民洲港区新宇国际码头一期工程(陆域道路、堆场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强夯技术参数

强夯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产生的强大冲击能量使地基产生强烈振动和很高的动应力,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土体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并改善沙土地基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提高土的均匀程度,减少建筑物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

2

本单位强夯前先进行井点降水,地下水位降低至夯锤面2m以下开始强夯。 4.1井点降水技术要求

在强夯区域内插设井点管。外封井点管采用双排@3.5m井点管,深6.5m。强夯区内:排距5m,井距@2.5m,深6m。强夯前抽水5~6d,地下水位降低至夯锤面2米以下后,拔管进行强夯。真空泵降排水,真空泵排气量不小于100L/S,系统真空度65kpa左右。

每区预埋水位观测管2孔,埋深6.0m,滤头长1.5m,并要求水位测管周围灌粗砂,正确掌握井点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编制水位孔的编号,并进行定时测量和记录。 4.2强夯技术要求

目前根据业主指示,现场设立4个强夯试验区域进行试夯,采用不同的夯能和击数,对软土地基进行试夯,分析研究得出最为经济合理的试验参数,指导今后大面积施工。

1#2#区夯能为2500KNm, 夯距5m,第一遍夯击数5~6击,停锤以最后两击夯沉量小于10cm,以梅花形布置。第二遍点夯,在第一遍中间插点,第二遍夯击数在6~7击,以最后两击夯沉量小于5cm为控制,两遍点夯后测量(5*5m方格网)夯后场地标高,计算夯沉量。

3#4#区夯能为2000 KNm, 夯距5m,第一遍夯击数5~6击,停锤以最后两击夯沉量小于12cm,以正方形布置。第二遍点夯,在第一遍中间插点,第二遍夯击数在6~7击,以最后两击夯沉量小于5cm为控制,两遍点夯后测量(5*5m方格网)夯后场地标高,计算夯沉量。

1#2#3#4#区普夯夯能为1000KNm,满夯锤印搭界1/4,满夯锤击数2击。场地平整后碾压后开始普夯。

两遍夯击之间需有一定时间的间隔,具体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以监测信息为准。

普夯完成后推土机推平,20t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最后测量(5*5m方格)场地标高,计算总夯沉量。

5.施工方法

5.1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平整,并对强夯区进行现场定位放样,确定处理范围,报监理业主确认,并进行场地平整,在试夯区域外围设置排水明沟,宽1m,深1.5m的排水明沟,将场地吹填砂内的积水排除,以及确保雨天场地不积水。

进行各项观测点布置和地基处理前的场地标高测量、静力触探测试验、孔隙水压力设置、标贯试验、地下水位观测孔设置。

3

5.2强夯总体施工流程

第一遍铺管→井点降水→第一遍强夯→整平→第二遍铺管→井点降水(具体视情况而定)→第二遍强夯→整平→第三遍满夯→整平碾压 a.平整场地,按设计图测放第一遍夯点。

b.测量地面高程,并形成记录,报请监理业主验收确认。 c.标定落距,将控制落距的脱钩器钢丝绳长度固定。

d.强夯前观测地下水位是否满足要求,符合要求后将强夯区内的井点管拆除,外围不拆继续降水,开始第一遍强夯。 e.夯机就位,夯锤中心对准夯点。 f.测量夯前锤顶标高,作记录。

g.将夯锤起到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落下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并作记录。 h.夯完及时用推土机整平场地。

i. 采用20m×20m方格网测量第一遍夯后地面沉降。并立即进行插管进行井点降水(具体视情况),连续降水3~5天,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地下水位到夯锤面以下2米后,并且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即拆管进行第二遍强夯。 j. 测放第二遍夯点,第二遍夯点为第一遍夯点的中心位置。 k. 夯完及时用推土机整平场地。

l.采用20m×20m方格网测量第二遍夯后地面沉降。

m.第三遍满夯,搭接宽度为1/4的锤径,需把施工小区的外边用灰线测放出来,并作好夯前场地标高和夯后推平之后场地标高的测放和记录。

n.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全部施工完毕后,拆除外围封闭管,整平场地。 o.全部施工完毕后,由业主监理进行质量验收。 5.3井点降水施工流程

准备工作—→铺放总管—→埋设支管—→支管总管连接—→真空泵安装—→调试—→抽水—→水位观测—→拆除—→强夯

a.井位布置:按井点降水技术参数安置抽水机组、总管。 b.成孔:水冲法成孔。

c.下井管: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才能下管,管顶外露约20cm。

d.填滤砂:采取动水投砂,当成孔水逐步澄清,即投砂,在管井周围均匀回填,浅层管用50cm淤泥或粘土封堵,深层管用1m淤泥或粘土封堵。

4

e. 设备安装:井点管与总管、真空泵机组连接后,进行运行调试,检查是否有漏气及死管的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f. 进行24小时水位跟踪观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和抽水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施工区域内井点管和卧管,进行强夯施工。

6.施工技术标准

a. 夯面标高偏差应小于±5cm。 b.夯位放线偏差不得超过5cm。 c.夯锤对中偏差不得超过15cm。 d.夯击数不小于设计要求。

e.夯击时收锤标准应符合设计技术参数。 f.强夯范围符合图纸要求。

g.夯后场地整平标高允许偏差+20~-50mm。

7.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a.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水准点控制桩进行复测并填写复测资料。

b.机组进场就位强夯之前,应标定夯锤重量,丈量夯锤落距,保证夯能符合设计要求。 c.认真做好强夯施工记录,如实记录各夯点锤击数,每击下沉量,夯坑深度及最后两击贯入度差值。

d.强夯施工中,密切注意异常现象,对夯沉量异常、夯锤反弹、偏锤、地表隆起等要加强检测,如实记录,并及时作出相应措施,如周围出现明显隆起,如一击时就出现明显隆起,则要适当降低夯击能量,相邻夯坑内隆起量小于5cm。

e.如遇强夯的能量及其它技术参数不适合局部现场地质状况,强夯参数应作相应调整工作(如发现河浜、暗浜、淤泥需作换土处理),但须征得业主、监理、设计的同意才能实施。 f.夯锤气孔应保持畅通,防止堵塞,应随时将气孔余土清除。

g.井点降水由于土层中有淤泥质粘土存在,该类土质渗透系数很小,可能导致井点降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发生这种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增设浅层和深层井点管,延长抽水时间等)。

h.强夯过程中降水,主要以外围封闭管、排水边沟和水泵抽水降水,若碰到雨季,必须增加排水设备,保证排水畅通,地表无积水,及时排除夯坑及场地积水。

5

8.组织管理机构

详见附图

9.质量保证措施

9.1质量目标

施工质量达到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规定的合格标准。

9.2建立质量检查体系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量员,施工队、工班设兼职质检员,形成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责任明确的质量检查体系。按照合同条款、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工艺,做好工程质量的控制。 9.3建立与质量体系相关的制度 9.3.1设计图纸会审、交底制度

在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核对图纸,做好审核记录,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会。 9.3.2质量例会制度

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商讨工程施工质量及配合情况,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设计和建设单位解决的问题,上报建设、设计单位协商解决。质量讲评是例会的重要议题,总结工地质量动态,指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9.3.3过程检验制度

班组之间、上下道工序之间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做好检查记录并经质量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隐蔽工程,质检工程师验收后,现场监理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9.4强夯施工质量自检 9.4.1强夯雨季施工措施

每天收听天气预报,进行气象观测,在下雨前将已晾晒2~3 天已无积水的夯坑全部用推土机推平;强夯施工碾压后,若场地表面积水,应及时将场地积水用人工外排,以防场地长期被雨水浸泡。

9.4.2预防强夯质量通病的若干措施

强夯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排水,排水是保证强夯质量的关键,每次强夯前都应将积水

6

排除干净;严格控制每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使孔隙水压力充分消散,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严格控制夯锤的起吊高度,认真测量、记录每击的夯沉量,决不允许出现少击多记现象;严禁雨天进行施工,雨后,应将积水排除干净经过适当晾晒,使土中水分基本蒸发后方可进行施工;保证原始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应用数理统计技术,对夯坑的夯沉量、最后两击的贯入度进行统计,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监理、设计联系,提出处理意见。 9.4.3 强夯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a.夯坑排水:排水是保证强夯质量的关键,应特别强调重视,具体要求为,每遍点夯过程中边夯边抽水,保留夯坑1~3天,反复多次强制抽水,将夯坑内的水抽至施工区域外的排水系统内,等待夯坑内的水很少无法用排出时,经监理验收后,方可将夯坑用推土机推平,如遇特殊情况一定要坚持边抽水边推平,严禁不排水而推平夯坑。

b.技术人员在开夯前一定要检查夯锤落距是否正确,以确保单位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测量人员必须精心测量每击的夯沉量和每个夯点的夯击数,以满足设计要求,质检员要严格抽查,决不能出现少击漏夯现象。

c.强夯定位放线,控制点允许位移±20mm;夯点定位允许偏差±50mm;夯击时,夯击点中心位移偏差应小于150mm;夯击时夯锤应起落平稳,当夯坑底倾斜大于30°时,应将坑底填平后再进行夯击。

d.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应夯坑过深而发生拔锤困难。

e.严格控制每遍夯击、推平及碾压等工序的间歇时间,根据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时间或以下间歇时间进行控制,两遍点夯的间歇时间不应少于7天。

f.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工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要求,精心施工;在夯击过程中,当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商讨处理。

g.每遍点夯施工结束时,按20×20m方格网测量推平地面测量高程。

10.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指导思想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高效、优质地建成本工程。安全目标:无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包括专业分包)。

10.1安全保证体系:为实现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部组建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者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10.2设专职的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工作,建立安全管理台帐,接

7

受建设单位及其委派的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和政府安监部门的检查监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 10.3安全防范措施

10.3.1对施工生产易发生危险的场地:电源、基坑、弯道、强夯区等处应进行隔离,并设立警戒告示,对公众会构成危险的场所,交通弯道、用电设备作业场所挂出有说明的警戒标志。

10.3.2坚持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各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应有安全措施。

10.3.3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危险岗位要有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解决。

10.3.4保证现场机械行驶道路畅通,严格控制道路坡度、转弯半径,并平整压实场地,确保机械行走和车辆安全。 10.4.消防安全措施

10.4.1发电机组房及临建符合防火规定,并配备消防器材。

10.4.2不得在工地或工地周围非露天地方使用明火,尤其注意燃油、电源、易燃、易爆处的安全。

10.4.3对于需要使用电焊、乙炔等,属三级动火,需填写书面动火证明,报上级安全部门备案。

10.5施工安全措施

10.5.1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10.5.2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10.5.3酒后三小时内不得操作及上岗工作。

10.5.4.大风天气、大雾及夜间照明不良的情况下,严禁施工作业。

10.5.5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10.5.6施工现场保持平整,夯坑应及时回填。 10.6防洪防汛保证措施

10.6.1建立防洪防汛小组,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

10.6.2雨季到来之前组织大检查,重点检查临建、临时供电等方面的防洪、防涝、防电、防雷击等。

10.6.3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洪器材,如油毡、雨衣、草袋、水泵等。

8

11.施工设备配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名称 真空泵 电动机 PVC管 PVC管 高压泵 潜水泵(污水泵) 潜水泵(污水泵) 挖掘机 推土机 强夯机 20t压路机 水准仪 经纬仪 发电机 规格 FK-15型 7.5KW 6m 6.5m 7.5KW 4寸 2.5寸 神钢200 TD140 QUY50A(B) 217D 苏光 北光J-2 20KW 单位 台 台 根 根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2 12 500 400 5 5 5 2 2 5 1 4 2 4 备注 注:根据目前情况而定

12.劳动力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工种 管理员 监测人员 井点降水 起重指挥 测量工 特种设备驾驶员 电工 机修工

人数 13 6 16 10 8 10 2 5 备 注 9

9 注:根据目前情况而定

普工 10 13.附图表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o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