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析卷&183;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摸底(零诊)考试word版

更新时间:2023-06-09 11: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摸底(零诊)

历 史 试 题

【试卷综述】本套试题比较注重基础,中国古代部分侧重于对必修三及选考内容的考查,近代和现代部分包括了三大模块的重点内容,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试题大多比较平易,强调对基础知识记忆能力、比较能力的考查,同时,试题也注重对史料解读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特点。试题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有儒家思想的发展、理学发展、黄宗羲的思想、抗日战争、经典力学、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抗日战争、冷战、多极化趋势等。试题有利于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一套不错的摸底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椽皮撵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A.恢复周礼 B.严刑峻法 C.儒法并用 D.君臣有别

【知识点】儒家思想

【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材料中“隆礼尊贤”可知重视“礼”,这是儒家思想,“重法”则体现了对法的运用,所以荀子的治国思想是儒法并用,C项正确。A、B都只说明了一个侧面,D项与材料不符。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判断。

2.《战国策》在评论商鞅变法时说:“’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① 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俱。” ② ③ ④

以上评论明显有夸大之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知识点】商鞅变法

【答案解析】C 解析: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赏罚分明,太子犯罪,就惩罚太子的老师,变法使秦国实力壮大,其他诸侯国感到畏惧,后来秦灭六国。所以①②④都符合史实。“道不拾遗,民不妄取”是形容商鞅变法对社会风气的改变,并不是事实如此,有夸大之嫌,所以答案为C。

【思路点拨】掌握基础知识,对选项进行甄别判断。

3.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西晋傅咸作《纸赋》肯定纸的意义

B.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C.蔡伦因造纸有功被汉和帝册封为侯

D.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序

【知识点】造纸术

【答案解析】B 解析:西晋人写的文学作品,不能证明西汉的史实,排除A项;西汉墓葬中出土纸,说明此时已经发明了纸,B项正确;蔡伦是东汉人,所以其封侯不能证明西汉发明纸,C项错;《天工开物》为明代著作,也不能证明纸发明于西汉,D项错。

【思路点拨】最有证明价值的史料是出土文物。

4.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

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 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

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 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

【知识点】孝文帝改革

【答案解析】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官吏贪污导致政府与统治者矛盾,这源于北魏官吏没有俸禄,为此,孝文帝实行俸禄制度,堵住了官吏贪污的途径,所以答案为D项。

【思路点拨】四个选项都是孝文帝改革内容,根据材料中的现象进行针对性选择。

5.表1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论,共同指向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

A.青苗法 B.保甲法 C.均输法

【知识点】王安石变法

【答案解析】A 解析:根据材料中“新陈不接”“破富民以惠贫民”等信息,可知王安石和苏辙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民因歉收陷入的贫困。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即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归还本息。这保证了农民生产,又可免受高利贷盘剥,与材料内容相符,故A项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准确记忆变法内容,并根据材料进行选择。

6.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无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知识点】宋代理学

【答案解析】D 解析:根据材料中“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进行分析,A项说的是理的第一性,与此无关;B项是心学的观点;C项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不体现社会责任感。D项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准确理解选项的含义,与题干材料要求对应,做出选择。

7.1920年,粱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注: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

D.市易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n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