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卷八《二十四耻》

更新时间:2023-11-02 06: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育課本》三集第三冊

恥篇

一、【士會有恥】

士會奔秦。能賤有恥。成子言之。其智足使。 【原文】

周晉士會亦稱隨會。從先蔑使於秦。迎公子雍。晉復背之。敗秦師於令狐。先蔑奔秦。士會從之。在秦六年。不見先蔑。後晉六卿相見於諸浮。郤成子曰。隨會能賤而有恥。柔而不犯。其智足使也。且無罪。乃計使魏壽餘偽叛歸秦。履士會之足於朝。偕士會復歸於晉。

隨武子因先蔑為正卿而不匡諫。卒致應荀林父之言。俱蒙迎公子雍之罪。其奔秦也。蓋不得已也。非義先蔑而從之也。是以在秦六年之久。始終不見先蔑。郤成子稱其有恥。可謂隨會之知己矣。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晉國的士會。也稱他做隨會。有一次、跟了先蔑到秦國去做使臣。去迎接公子雍。後來晉國

1

又反覆了這箇決議。在令狐地方。把秦國的兵打敗了。先蔑就逃到秦國去。士會也跟了去。在秦國裏有六年。他總不去見先蔑一面。後來晉國的六卿。在諸浮地方相會。郤成子說。隨會的做人。他雖然居在下賤的地方。可是很有羞恥的心。雖然性格好像溫柔。可是人家不能侵犯他。這樣看來。他的智術是很可取的呵。況且他也沒有罪。於是就想了一箇計策。叫魏壽餘假裝着叛了晉國。投降到秦國去。在朝堂上暗地裏把士會的腳踏了一下。大家做着暗號。最後魏壽餘同了士會。仍舊回到晉國來。

二、【啓疆諫王】

啓疆告君。旣締婚姻。務行其禮。不求恥人。 【原文】

周楚子欲辱晉韓起叔向。以問其大夫可否。薳啟疆曰。苟有其備。何故不可。恥匹夫不可以無備。況恥國乎。是以聖王務行禮。不求恥人。晉之事君。臣曰可矣。求諸侯而麇至。求昬而薦女。猶欲恥之。君若無備。奈何。王曰。不榖之過也。大夫無辱。乃厚為韓起叔向禮。

薳啟疆可謂善用其恥矣。當韓起叔向送女如楚。

2

楚若以韓起為閽。以叔向為司宮。非不足以辱晉而報鄢之恥也。然不旋踵。而晉之五卿八大夫。必奮怒以報恥。楚將大敗而蒙大恥矣。可不慎乎。

【白話解釋】

周朝楚國的國君。要想把晉國的韓起叔向羞辱一番。他就問朝堂裏的大夫說。你們以為這件事。究竟可不可以做的呢。薳啓疆說。假使我們預先防備了一切。要羞辱他們。怎麽不可以呢。不過羞辱一箇匹夫。還不能不有防備。況且現在是羞辱晉國的國家嗎。所以聖王只遵行禮法。不去羞辱人家的。晉國的對待你君王。照我看起來。也可說是盡心了。你要諸侯來。他們就一班班的來了。你向他們求婚。他們就進了女子來。你還要羞辱他們。把他們羞辱了以後。你若沒有後備。怎麽辦呢。楚王聽了就說。這原是我的過失呵。國家裏的士大夫。原是不可以羞辱的呵。於是用禮節厚待韓起叔向了。

三、【豫讓行乞】

豫讓行乞。報主情深。漆身吞炭。以愧二心。 【原文】

周晉豫讓欲為智伯報仇。漆身為厲。吞炭為啞。

3

行乞於市。友曰。以子之才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耶。讓曰。旣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君也。吾所為難。將以愧天下後世之懷二心者。襄子出。讓行刺不克。請其衣。拔劍三躍擊之。伏劍而死。

方正學謂豫讓於智伯請地無厭之日。不能諫主革非。至國破身亡之後。始為行刺報仇。非國士事也。然讓固忠義之士。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靦然不知有羞惡之心者。實豫子之罪人也。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晉國有箇義士豫讓。要想替他的舊主人智伯報仇。用漆漆了自己的身子。裝着有癩病的一樣。又吞了炭。把聲音弄啞了。這樣使得人家不認識了他。就在市上行乞。他的朋友看見了。就說。把你的才學。去服事你的仇人趙襄子。趙襄子是一定親近你。寵幸你的。那時候你再去實行你的志願。豈不是很容易的麽。豫讓說。旣然給人家做了臣子。又去殺死人家。這就是有了二心去服事主人了。我所以做着很艱難的事。就是要給天下後世有二心的人看了慚愧。後來正逢着趙襄子到外邊來。豫讓就去行刺。可

4

是刺不着他。就向趙襄子要了他的衣服。拔出劍來跳着連刺了他的衣服三劍。自己就用劍殺死了。

四、【釋之結韈】

釋之忍辱。敬禮王生。跪結其韈。見重公卿。 【原文】

漢張釋之為廷尉時。有王生者。善釋老。隱居不仕。釋之與之善。嘗召公卿。王生立庭中。韈解。顧謂釋之曰。為我結韈。釋之跪而結之。旣退。或曰。奈何庭辱張廷尉。王生曰。吾老且賤。自度無益於廷尉。聊辱結韈。欲以重之耳。諸公卿聞之。皆賢王生而重釋之。

先君曰。張廷尉卑躬敬賢。執法不亂。橋下驚乘輿。法止罰金。高廟盜玉環。罪止棄市。雖帝大怒。堅守不移。至跪結王生之韈。其能忍辱須臾。不啻張良之納履。韓信之袴下焉。尤非大臣所能為爾。

【白話解釋】

漢朝的張釋之。做管理刑獄的廷尉官。這時候。有箇王生的人。善治佛家道家的教。隱居着不肯做官。張釋之同他很要好。有一次、張釋之召集了一班

5

公卿相會。王生立在庭當中。卻巧他的襪子散了。他回轉頭來就對張釋之說。你替我結着襪子吧。張釋之就跪着替他把襪子結好了。後來王生退回了以後。有人對王生說。你為什麽在大庭廣眾的前面羞辱張廷尉呢。王生說道。我年紀已經老了。又生得很貧賤。自己心裏想。沒有什麽可以給廷尉有益的。所以用結襪的那一回事去羞辱廷尉。這就是格外使人家看重他呵。後來朝廷裏的公卿們。得知了這回事。大家都很稱讚王生的賢良。和張釋之的大度。

五、【張磐面對】

張磐下獄。會赦見原。侵辱為恥。面對雪冤。 【原文】

漢張磐為荊州刺史度尚所誣。徵下廷尉。會赦見原。磐不肯出獄。曰、磐為國爪牙。而為尚所誣。事有虛實。法有是非。磐實不辜。赦無所除。如忍以苟免。永受侵辱之恥。乞傳尚詣廷尉。面對曲直。以明真偽。廷尉以其狀聞。上詔徵尚到廷尉。詞窮伏罪。以先有功得原。

張磐生平夙以清白稱。故後為廬江太守。人皆欽之。當其被誣下獄。旣會赦而見原。人亦孰不知其無

6

罪乎。乃以恥故不肯出獄。且更牢持械焉。必傳度尚面對曲直。以雪侵辱之恥。愈足見其操守矣。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箇張磐。被荊州刺史度尚誣害了。皇上就把他下在牢獄裏。後來遇了赦、免了罪。可是張磐不肯走出牢獄。他說。我是國家的防衛四境的臣子。好像獸類裏有快利的爪牙一樣。竟被度尚誣害了。大凡一件事情。總是有虛有實。國家的法律。也一定有是有非。假若磐實在是沒有罪的。那末是不用赦免的了。如若因此忍着苟免了罪。那末永久受着侵害的羞辱了。所以我請求去傳度尚到廷尉裏來。大家對面辯白是非曲直。以求明白這件事的真偽。廷尉就把這番話奏了上去。皇上把度尚叫到廷尉裏來。度尚因為心虛。話都沒得說了。就伏了罪。可是為了以前有功。纔得免了。

六、【嵇康滅燈】

嵇康俊逸。鬼入琴堂。青燈吹滅。恥與爭光。 【原文】

晉嵇康與山濤阮籍阮咸王戎向秀劉伶。為竹林之遊。世號竹林七賢。山濤為吏部尚書。欲舉康自代。

7

康為絕交書以拒之。嘗於燈下彈琴。有一人入其室。初時猶小。須臾轉大。遂長丈餘。顔色甚黑。單衣草帶。不復似人。康熟視良久。乃吹滅燈。曰、恥與鬼魅爭光。

嵇叔夜導氣養性。著有養生篇。拜中散大夫。不就。惟彈琴以自樂。其高尚已可槪見。山濤欲讓以尚書。不惜絕交以拒之。尤為人所難能。至恥與鬼魅爭光。乃其餘事耳。而媚鬼及畏鬼者。當聞之愧矣。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有箇嵇康。和山濤阮籍阮咸王戎向秀劉伶一共七箇人。大家時常在竹林裏遊玩。所以當時候的人。把他們叫做竹林七賢。山濤做了吏部尚書。要想薦舉嵇康來代了自己。可是嵇康不肯做官。就寫了一封絕交書給山濤去拒絕他。有一次、嵇康在燈下彈琴。有一箇人走進他的房閒裏來。起初走進來的時候。還是很小的。過了一忽兒。就大起來了。忽然大到一丈多。顔色又非常的黑。身上穿了一件單衣。衣帶是草做的。於是纔曉得他不是人了。嵇康一些兒也沒有恐懼。看了他很長久的一回。就把燈吹滅了。口裏說道。我很羞恥和鬼物爭着光明呵。

8

七、【沈勁立勳】

沈勁幹蠱。志欲立勳。卒雪先恥。不媿冠軍。 【原文】

晉沈勁父充構逆。為吳儒所殺。勁匿得免。少有節操。哀父死於非義。欲立勳以雪先恥。時陳祐以燕兵逼洛陽。糧絕無援。乃以五百人付勁守之。勁欣曰。吾志欲致命。今得之矣。城陷被執。神氣自若。慕容恪將宥之。慕容虔曰。勁雅奇士。其志度終不為人用。遂遇害。

沈勁欲立勳以雪父恥。徒以刑家不得仕進。年三十餘。尚無所建。幸郡將王胡之異其人。上疏言勁清操著於鄉邦。貞固足以幹事。遂補冠軍長史。助祐禦敵。以寡制眾。卒雪先恥。幹父之蠱。雖死猶生。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沈勁的父親名叫沈充的。預備謀反。給吳儒殺死了。沈勁躱過了。纔得免了性命。沈勁的做人。幼小就有品節操守。他很哀痛父親死在非義的行為上面。因此一定要建立功勳。來雪他父親的羞恥。這時候、陳祐因為了燕軍來攻打洛陽。城裏面的

9

糧食喫完了。外面又沒有救兵來。就把五百箇兵給了沈勁。叫他守着。沈勁很高興地說。我生平立志。要想盡忠報國。現在得能夠成就我的志願了。後來城池攻破。沈勁被他們捉了去。他的神氣很自然。一點也沒有恐慌的樣子。慕容恪要釋放他。慕容虔說。沈勁是一箇奇士。我看他的志向。終是不肯投降人家的呵。於是就給他們殺死了。

八、【麒麟羞劉】

麒麟仁厚。刑罰何堪。以卿應斬。普慶大慙。 【原文】

北魏韓麒麟參慕容白曜軍事。攻升城。將坑之。麒麟諫曰。宜示寬厚。曜從之。皆令復業。齊人大悅。拜齊州刺史。為政尚寬。從事劉普慶曰。明公仗節方夏。無所誅斬。何以示威。麒麟曰。刑罰所以止惡。仁者不得已而用之。若必斷斬立威。當以卿應之。普慶慙懼而退。

麒麟擴充己之惻隱之心。激發人之羞惡之心。故其子孫有才有學。世代友愛顯達。許止淨謂麟性仁厚。故其趾亦仁厚。文王后妃仁厚。故其子亦仁厚。觀麒麟之家風。誠無愧其名義。故天報之亦厚。

10

知。吾不逮遠矣。

許止淨謂聖賢論羞惡之心。如伊尹以不能致君堯舜為恥。顔淵以不及虞舜為恥。若僅以唾面為恥。而必思報復。是所謂不能忍一朝之忿。非聖賢所以教人也。論史者、反疵婁公為無恥。何其悖耶。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婁師德做了宰相。他的弟弟放了代州的刺史官。婁師德就對他說。凡是一家人家。榮耀太過盛的時候。別人家一定是妬忌的。你用怎麽樣的法子。可以避免這般禍患呢。弟弟說。從此以後。雖然有人把口液吐在我的臉上。我也一點不生氣。自己揩掉就完了。婁師德聽了就很憂愁的說。人家所以把口液吐在你的臉面上。這就是對你生了氣的緣故。你若把他的口液揩了。這就是反他的意了。這是加重他們的怒氣了。況且口液不去揩他。也會自己乾的。有人唾你面上。你應當笑着順受了纔好。狄仁傑曾經歎息道。婁公的德行。是很盛大的。我被他包容了。可是連自己也不知道。我是大大的不及他了。

十三、【彥章求死】

16

彥章兵敗。不惜殺身。欲全面目。恥作晉臣。 【原文】

後梁王彥章屯澶州。晉破之。虜其妻子。厚待之。遣使招彥章。彥章斬其使。與晉戰。屢捷。官副招討使。被讒家居。復起為將。傷重被擒。莊宗愛其勇。欲全之。彥章曰。兵敗力窮。不死何待。吾聞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豈有朝事梁而暮事晉。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遂見殺。

五代時、朝秦暮楚。不知羞恥者。何可勝數。乃王彥章初則斬使絕妻。繼則負傷力戰。終且謝絕求死。卒不臣晉。至謂何面目見天下之人。彼貪生畏死。一身兼事五朝者聞之。其亦有動於中否。

【白話解釋】

五代時候。後梁的王彥章。屯兵在澶州地方。晉軍把澶州攻破了。把他的妻子們虜了去。好好的看待他。再差了一箇人來招降王彥章。王彥章把差來的人殺了。和晉兵戰爭。屢次打了勝仗。官做到副招討使。後來人家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於是王彥章就不做官。住在家裏了。再後來又用了他做帶兵官。打仗的時候。受傷得很重。給晉兵捉了去。莊宗很愛惜王彥

17

章的勇敢。要保全他的性命。王彥章不肯。就說道。我現在軍隊敗了。勢力沒有了。除了死以外、還有什麽等候呢。我聞得古人有句俗語說。豹死了要留好皮。人死了要留名譽。那裏有早上事梁朝。到了晚上又去事晉國。還有什麽面孔去見天下的人呢。於是就給他們殺死了。

十四、【伯起志學】

伯起自重。恥售科名。閉門志學。朝野蜚聲。 【原文】

宋王伯起、海陵人。其父綸為太常博士。伯起舉進士不第。歎曰。士不自重。而獻藝求售。可恥也。於是閉門肆志於學。人莫得窺其面。仁宗賜以粟帛。右司諫王覿志其墓。謂伯起不有其道。而道著於朋友。不居其名。而名聞於朝廷。其清高為人所欽仰如此。

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儒重德行不在科名。而庸俗之流。反以文藝為博取科名計。誠不知恥矣。或且明知之而故犯之也。伯起知之而痛切言之。且言之而切實行之。一洗俗尚之恥。是可以為士者訓。

18

【白話解釋】

宋朝有箇王伯起。是海陵地方的人。他的父親名叫王綸。官做到太常博士。王伯起去考進士科。可是沒有考取。於是他就歎着氣說。讀書的人自己不自重。獻了文藝。來求售取。這實在是很可羞恥的事。於是就關了門。一意讀書。沒有一箇人能夠見他的面。仁宗皇帝賜給他穀和綢緞。右司諫王覿給他做了一篇墓誌。說、王伯起的做人。自己不以為有道。可是他的道。卻在他的朋友裏著了名。自己不要名譽。可是他的名譽。滿朝廷裏。沒有不知道的。他做人的清高。竟能夠給人家欽仰到這箇樣子。

十五、【安民免鐫】

安民刊石。恥役陳情。欲加之罪。乞免鐫名。 【原文】

宋安民、長安石工也。崇寧閒、頒蔡京所書元祐黨碑。令郡國皆刻石。時安民被役。辭曰。民愚人。固不知立碑之意。但如司馬相公者。海內稱其正直。今謂之姦邪。民不忍刻也。官怒。欲加之罪。民泣曰。被役不敢辭。乞免鐫安民二字於石末。恐得罪後世。聞者愧之。

19

一石工耳。尚恥刻誣正為姦之碑石。於以見羞惡之心。人固有之。惟或為勢所偪。或為利所乘。乃牿亡其恥德耳。而安民處於勢利交迫之際。尚能以免鐫己名為請。以媿彼之官吏。聞斯者能無汗顔。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箇名叫安民的。是箇長安地方的石匠。在崇寧年閒。朝廷裏頒布了蔡京所寫的元祐黨碑。號令各地方都要立石刻碑。這時候、安民照例是應當作工去的。他不肯去。辭着說。安民是一箇呆笨的人。不曉得立碑是什麽意思。不過像司馬相公的人品。天下的人都箇箇稱讚他的正直。可是現在說他是姦邪的人。這箇、我是不忍心去刻的呵。地方官聽了很生氣。要辦他的罪。安民流着眼淚說。官廳裏叫我工作。這是我不敢辭的。不過我要請求。不要刻安民兩箇字在石碑的後面。恐怕得罪了天下後世的人。那時候、得知這回事的人。都覺得很慚愧。

十六、【士隆裂帛】

宋趙士隆。裂帛示子。謹毒自戕。當為刷恥。 【原文】

宋趙士隆為江南東路鈐轄時。寇圍九江百餘日。

20

二十四、【如雷恥舉】

宋李如雷。貝溪逸士。元號不題。恥學舉子。 【原文】

宋李如雷每愛貝溪山水之奇。結廬於其上。自號貝溪逸士。少與奎龍友善。時衡陽郡建石鼓書院。欲得士。有司以如雷奎龍往。宋祚移。遂隱居力學。平生所為詩文甚富。獨恥學舉子業。嘗曰。予亦宋之遺老也。雖未委質。而忍事異姓乎。凡所作。直紀歲。不題元號。

貝溪逸士之恥德、尚矣。富於詩文。不學舉子業。一也。雖未委質。不忍事異姓。二也。直紀歲建。不題元年號。三也。以視夤緣求售。玷辱斯文。賣國求榮。屈身異族。恬然不知羞恥為何物者。霄壤自判矣。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箇李如雷。他喜歡貝溪地方山水的清奇。就在那兒造了一所草房子。自己取了一箇別號。叫做貝溪逸士。他幼小時候。和奎龍很要好。這時候、衡陽府裏造了一箇石鼓書院。要訪求讀書的人。官廳裏就舉了李如雷和奎龍兩箇人去。後來宋朝

31

亡了。李如雷就隱居了。用力讀書。平生所做的詩文很多很多。可是很怕羞恥去做考試的功課。他常常說。我也是一箇宋朝的遺老。雖然在當時沒有做官。難道忍心去事奉別姓的君主嗎。凡是他所做的詩文。只紀着年歲的甲子。不題元朝的年號。

【緒餘】

孔子曰。知恥近乎勇。王曾曰。知恥者、可以行人之所不能行。任人之所不能任。萬不至冒貢非幾。為奸盜詐偽。自取亡身辱親。敗家亡國者也。夫八德而以恥字終之。是恥居八德之終。實全八德之道。如子不孝於親。弟不恭其兄。可恥之甚也。不忠不信。無禮無義。臨財苟得。臨難苟免。不尤恥之又甚乎。夫士為四民之首。而不知恥自愛以愛人。惡在其為士乎。果能立心堅貞。守身圭璧。暗室不敢欺其心。仰不愧。俯不怍。不難為天地之完人。而聖域賢關。亦不難入也。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

32

守將委去。士隆獨糾合餘民。誓以死守。城陷。神色怡然。眾號呼。言無殺我趙鈐轄。賊義之。授偽安撫使。士隆罵曰。賊耳。欲屈我耶。陰裂帛以書寄示諸子曰。賊不殺我。義不可活。汝輩得出。為我雪恥。遂仰藥而卒。

士隆以賊授安撫使為恥。仰藥而死。可謂死得其所矣。而猶恐諸子蒙恥而生。竟陰裂帛以示之。而其三子不艾不懣不隱。皆能恪遵遺命以就死。尤為可敬。彼忍恥偷生輩。讀此傳其亦知羞也否耶。

【白話解釋】

宋朝的趙士隆。做了江南東路鈐轄官的時候。强盜圍住了九江城。已經有一百多天了。守城的武官。都丟棄了城池逃走了。只有趙士隆獨自集合餘下的百姓。大家發了誓死守着。後來城池給强盜們攻陷了。他的神色是很自然、很快樂的樣子。他手下的許多人哭着喊着。說、不要殺了我們的趙鈐轄。强盜們很佩服他們的義氣。就叫他做安撫使的官。趙士隆罵着說。你們不過是一班强盜吧了。難道想來屈服我嗎。他就在暗地裏裂碎了一塊綢。在上面寫了幾箇字。寄給他的兒子。說、强盜們雖然不殺我。可是在義氣上

21

說。我是不可以再活的了。你們倘若能夠出去。替我報着仇就好了。於是自己喫了毒藥死了。

十七、【張燾修陵】

張燾覆旨。直奏君王。復仇雪恥。萬世莫忘。 【原文】

宋張燾、字子公。為兵部侍郎時。奉詔遣詣河南修奉陵寢。還奏曰。金人之禍。上及山陵。雖殄滅之。未足以雪此恥復此讐也。因極言必不可恃和盟。而忘復仇之大事。帝問諸陵寢何如。燾不對。惟言萬世不可忘此賊。帝黯然。秦檜患之。遂出知成都府。

張浚每奏對。必言讐恥。張燾修陵寢。還奏雪恥。均可謂明恥教戰矣。而張燾之言。人尤稱其直氣吐而星斗寒也。乃秦檜湯思退之流。先後力主和議。粉飾太平。事仇惟恐不及。顔之厚也。蔑以加矣。

【白話解釋】

宋朝的張燾。表字子公。當他做兵部侍郎的時候。奉了皇上的命令。到河南地方去修治先代皇帝的陵墓。他回來對皇上說。金邦人的作禍。上及先皇的陵墓。雖然滅了他們。也不足以昭雪這箇羞恥。報復

22

這箇怨仇呢。他又乘勢說。不可依靠了和金邦人的和約。忘記了報仇的大事。皇上又問所有的陵墓究竟如何。張燾並不回對。祇說道。萬世之後。也不可忘了這箇反賊的仇。皇上聽了。心裏也很悲傷。秦檜很忌他。就把他貶出去。做成都的知府。

十八、【張浚手書】

張浚奏對。每言讐恥。病革手書。以示二子。 【原文】

宋張浚知樞密院。遷右僕射。每奏對。必言讐恥之大。反覆再三。志在恢復。終身不主和議。故先後為秦檜湯思退所中傷。病革時。手書示二子栻枃。其畧曰。吾為國相。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卽殂、不當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足矣。數日卒。贈太師。諡忠獻。

魏國公有補天浴日之功。其所引拔皆人望。一時號小元祐。若虞允文、汪應辰、王十朋等名臣。吳玠、吳璘、劉錡等名將。皆其所薦。孝宗且倚如長城焉。吾錄其終身不主和議。以不恢復中原為恥者。

【白話解釋】

23

宋朝的張浚。先做知樞密院的官。後來又陞了右僕射的官。當他朝着皇帝奏對的時候。一定說、對金國人讐恥的重大。反覆再三的說。他的志願。要想恢復中原。報雪祖宗的羞恥。終身不肯講和議。所以先給秦檜妬忌。後來又被湯思退中傷。當他生病得非常厲害的時候。親筆寫了手書給兩箇兒子。一箇名張栻。一箇名張枃的。手書裏面大畧說。我做了宰相。可是不能恢復中原地方。昭雪祖宗的羞恥。我死了以後。不應當把我葬在祖墳的旁邊。把我葬在衡山就夠了。過了幾天死了。皇上封贈太師官。諡法叫忠獻。

十九、【葉顒赧賞】

葉顒正簡。恥曰羨餘。不增田畝。不益先廬。 【原文】

宋葉顒、紹興初進士。知常州。或勸其獻羨餘。當得美官。顒曰。名為羨餘。非重征。則橫斂也。以利易賞。心實恥之。後官至宰相。識大體。抑僥倖。服食僮妾。不改其舊。服官二十年。臨終僅有地一畝。卒謚正簡。林光朝以詩哭之云。傳家惟儉德。無地着樓臺。人以為實錄。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惟至財色兩大關頭。每靦

24

顔以喪其人格者。不可勝數。而財尤甚於色。此君子三戒。所以終於戒之在得也。況以重征橫斂為羨餘乎。況以羨餘圖僥倖乎。葉顒特抑之。可以風矣。

【白話解釋】

宋朝有箇葉顒。是紹興初年的進士。在常州地方做知州。有人勸他把地方上賦稅的盈餘、獻了上去。得到了上官的歡心。可以做一箇美缺的官了。葉顒說道。名義上說是盈餘。實際上不是重複的征收。那就是横暴的斂取了。用了利去掉換賞格。我的心裏是很羞恥的。後來葉顒的官做到宰相。他的為政識得大體。抑止僥倖求進的人。他做了宰相以後。穿的喫的。和服侍他的僮僕婢妾。一切不改從前的態度。做了二十年的官。到了死的時候。只有一畝的地。這也就可以曉得他生平的廉潔清白了。死了以後。謚法叫做正簡。當時有箇林光朝做了一首詩去哭他。裏面有兩句說。傳家惟儉德。無地着樓臺。人家都以為這是真實的情形。

二十、【處厚取迂】

處厚慷慨。名重儒科。不迂為愧。守正無阿。 【原文】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n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