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张先平 地大武汉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5 23: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 类 亚 类 实 例 一、克拉通盆地 1、克拉通内简单盆地 2、克拉通内断拗盆地 密执安盆地、伊利诺斯盆地 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 1、裂谷或裂谷系(地堑系) 东非大裂谷、莱茵地堑、汾渭地堑 2、大陆间裂谷(原洋裂谷) 3、拗拉谷(拗拉槽) 4、被动大陆边缘 二、裂陷盆地 5、新生大洋盆地 红海 亚丁湾 尼日尔三角洲 大西洋两岸 大西洋 6、边缘海--弧后盆地 7、弧间盆地 8、弧内盆地 太平洋西岸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1、海沟 2、坡上盆地 3、弧前盆地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巽他弧前盆地、大谷地盆地 三、压陷盆地 4、残留洋盆地 5、周缘前陆盆地 6、弧后前陆盆地 7、再生前陆盆地 8、山间盆地 9、碰撞裂谷 孟加拉湾海底扇、黑海 波斯湾盆地、喜玛拉雅南麓 阿尔伯达盆地、台湾海峡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潘农盆地 青藏高原近南北向张裂系、银川地堑系 1、走滑伸展盆地 四、走滑盆地 2、走滑挤压盆地 3、走滑旋转盆地 里奇盆地、落杉机盆地、伊通盆地、莺歌海盆地 阿尔金断裂带盆地 滇黔贵地区部分盆地 1、叠加盆地 五、叠加、复合 2、复合盆地 与改造盆地 3、改造(残留)盆地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 伊通盆地 题型:

一. 选择题(10x2=20) 三.简答题(四选三,20) 四.论述题(40)

选择题

1.含油气盆地:是指具备成烃要素、有过成烃过程并已发现有工业油气流或者有油气形成过程的盆地。

一个含油气盆地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巨厚的沉积物和丰富的有机物质,这样才能保证含油气盆地有足够的生油母质。

(2)要有一个有机质耐以繁殖、聚集和沉积下来使其避免氧化而向油气转化的古地理环境。实践证明这就是具有一定水体深度的陆内湖泊和陆棚浅海地带。

(3)要有一个稳定持续下降的大地构造条件。这样才能使堆积下来的有机质迅速埋藏,并逐渐向利于转化为油气的物理化学条件(如:压力、温度等)方面发展。

(4)含油气盆地必须经历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油气运移和为油气运移创造必要的构造条件,而且为油气聚集提供圈闭场所。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类型 (1)地球内部的成分分层

根据两个一级成分不连续面,将地球分为三大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指地球最外的一圈,即在地面以下至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陆壳30-50km 洋壳5-12km

地幔: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可分为三层:上地幔、过渡带、下地幔。 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包括外核、过渡层、内核三部分。

(2)地球内部的力学分层

岩石圈:地球的刚性外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厚度20-150Km,大陆地区110-150Km,大洋盆地70—80Km,洋脊裂谷20—50Km。

软流圈(50-250km范围内):岩石圈以下的弱流变区,下界一般认为不超过400Km,顶部约有100Km的地震低速带。具强度小,粘度低,塑性较高的特点,有局部熔融,易于蠕动变形。岩石圈板块因软流圈的存在才能运动。

中间层:地幔的其余部分,厚度大于2000Km,强度大不、易变形。 地核:与成分分界相当,对其力学性质知之甚少。 3.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及其特点

(1)大陆地壳

1、分布在大陆、大陆架和某些岛屿上 2、具有双层结构 3、厚度大(30-50km) 4、时代老、分布时代长 5、地壳成分相当于安山岩类 6、地质构造复杂

(2)大洋地壳

1、分布在大洋盆地、洋中脊和边缘海地区 2、具有单层结构

3、厚度小(5-12km)

4、时代新、分布时代短

5、洋壳成分相当于玄武岩类 6、地质构造简单

4.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说”→ “海底扩张说”→ “板块构造说”) (1)大陆漂移说

提出人物

早期法国学者施纳德提出轮廓;后来美国地质学家泰勒等曾经论证过大陆漂移。一般公认德国气象学家和极地探险家魏格纳是大陆漂移的创始人。(1912) 要点

a.假设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泛大陆(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b.由于大陆原来是一大块,所以以前根本不存在大西洋、印度洋,而只有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泛大洋(古太平洋),以后大陆分离,形成大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收缩形成现今的太平洋。

c.较轻的硅铝质大陆就象大冰山一样沉浮在较重的硅镁质岩浆里,大陆就在硅镁层上漂移,当大陆漂移时,前方的洋底被大陆所掩盖,后方的硅镁层洋底不断增生出来。 d.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天体引潮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证据

a.地形(大陆的拼合) b.古生物的证据

c.地层及地质构造方面的证据 d.古气候证据 e.古冰川证据 f.磁 极 g.同位素年龄 (2)海底扩张学说

提出人物

赫斯--“开普·约翰逊”号军舰指挥官 1960年提出,迪茨1961 要点

a.大洋中脊(或中隆)是地幔对流物质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的地带,洋壳在中脊连

续产生而把大陆向两侧推开。

b.在地球体积基本不变的假设条件下,必须有一部分洋壳在地表的另一地区等速消亡,洋壳就在贝尼奥夫带重新插入地幔。

c.根据有关证据,海底扩张的速度约为2cm/a,这就意味着占地球表面积2/3的大洋壳是在地球历史5%的时间内(2亿年)内形成的, 即大洋是年轻而短命的。另一方面,大陆尽管永远存在,但却只是被动地被拉开、合拢或彼此滑移,各大陆仿佛坐在传送带上,在对流层上慢慢移动。

d.海底扩张的最主要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 证据

a.磁异常条带

b.海岭、火山岛链

c.深海钻探(沉积物、洋壳年龄、热流量)

d.转换断层

地质学界把转换断层、海底磁异常及深海钻探并列为海底扩张的三大证据。 (3)板块构造理论

提出人物

基本原理是1967~1968年由法国的勒皮雄、 英国的麦肯齐确立。

1968年6月法国地质学者勒皮雄根据海沟、扩张脊的分布和转换断层的特征,把整个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1973年,威尔逊把所有这些成果总结成了一个术语--威尔逊旋回。 要点

a.固体地球的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

b.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为数不多的刚性板块组成,彼此镶嵌排列,并以每年若干厘米的速度相对移动,其边界有三种类型,地壳变形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变形性质与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关。

c.板块沿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符合欧拉几何学原理,可以用一选定轴的简单旋转运动来描述,在全球范围内,新板块的增生和旧板块的消亡总体上应该是相互补偿的。

d.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的一种机制是地幔对流。

证据(没找到)

5.劳亚、冈瓦纳古陆,特提斯洋

劳亚古陆在北,冈瓦纳古陆在南

特提斯洋(古地中海) :

古特提斯:晚古生代(D)到早中生代(T),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洋盆。

20世纪中期以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带的地质调查,发现了冈瓦纳大陆和古亚洲大陆之间存在的二叠纪和更早时期的洋盆沉积记录。

新特提斯:古特提斯消减后,在冈瓦纳大陆北侧与欧亚大陆南缘之间发育的洋盆。 新特提斯洋盆的开裂主要从侏罗纪开始,并在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达到鼎盛时期。在中

国境内,该主洋盆残迹见于雅鲁藏布缝合带。新生代时期新特提斯消亡,形成了一条全球规模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6.板块构造大事件(注意人物、国籍、年份)

1912年,魏格纳(德国)提出大陆漂移说;

1962年,赫斯(美国)和迪茨(美国)独立地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1963年,瓦因(英国 )和马修斯(英国 )首次用海底扩张说解释了海底磁异常条带; 1965年,威尔逊提出了转换断层的概念,这个天才般的解释一下子就让海底扩张说在地质学界占据了主流地位。

1967年,海底扩张说已经得到了大量资料的支持和全世界地质学家的广泛承认,因而被普遍认为是地质学研究史上的关键转折性一年。

1968年,勒皮雄(法国)的“板块构造论”便自然而然地应声而出。 1973年,威尔逊把所有这些成果总结成了一个术语--威尔逊旋回。

7.板块与板块边界、大陆边缘

(1)1968年6月法国地质学者勒皮雄根据海沟、扩张脊的分布和转换断层的特征,把整个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板块的边界:离散边界、聚敛边界、转换边界。 (3)两种类型的大陆边缘 A.主动大陆边缘

I西太平洋型(或马里亚纳型):火山岛弧与大陆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弧后边缘海盆或小洋盆,故也称洋内弧沟系。

II安底斯型(或科迪勒拉型):大陆岩浆弧与大陆衔接于一体,故称为陆缘弧沟系。 B.被动大陆边缘

也称稳定边缘、不活动边缘、大西洋型或离散型边缘,位于板内,其两侧的大陆与大洋属于一个统一的板块。

8.威尔逊旋回与盆地演化关系 定义

威尔逊根据古陆的分合演化,把目前见到的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的扩张阶段及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的大洋收缩消亡过程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大洋产生到消亡的洋陆演化模式,称为“威尔逊旋回”。

发展阶段及其性质

1. 萌芽阶段

在陆壳基础上因拉张开裂形成大陆裂谷,当尚未形成海洋环境。如现代的东非裂谷。

2.初始阶段

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经出现洋壳。 如: 红海、亚丁湾

3. 成熟阶段

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张。如大西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nl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