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试题.doc 2

更新时间:2024-05-11 23:3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人体发育学概论

(一)选择题 [A1型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 )1.E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 2.C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 3.A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 4.D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 5.E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 )6.E

A.20世纪6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前 E.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 7.C A.艾华 B.陈大齐 C.陈鹤琴 D.黄翼 E.朱智贤 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8.E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3年 E.2004年 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 )9.B 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 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 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

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 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

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 10.B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 )11.B 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B.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C.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 D.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 E.面颊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

1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的年龄应是( )12.E A.0~1岁 B.0~2岁 C.0~3岁 D.1~2岁 E.1~3岁 1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完善对沮丧阶段的年龄应是( )13.E A.20~40岁 B.40~60岁 C.青春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14.身高受( )14.E

A.性别的影响最大 B.种族的影响最大 C.地区的影响最大 D.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 E.遗传的影响最大

15.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 )15.C

31.儿童体重的增长为( )31.ACE

A.3个月内最敏感 B.5个月内最敏感 C.半年内最敏感 A.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 B.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 D.9个月内最敏感 E.1年内最敏感

生时体重的3倍

16.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 )16.E

C.2~10岁每年增长约2kg D.2~10岁每年增长约3kg E.非等速

A.1~2岁以前 B.2~3岁以前 C.3~4岁以前 D.4~5岁以前 增长 E.5~6岁以前

32.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 )32.ABC

17.正常婴儿巴宾斯基征可呈现阳性的年龄为( )17.C

A.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系统 B.4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 A.6个月以下 B.1岁以下 C.2岁以下 D.18个月以下 E.3倍

岁以下

C.出生时神经细胞数量已与成人相同 D.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18.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 )18.B

在2岁左右完成

A.0.5~1岁 B.1~1.5岁 C.1.5~2岁 D.2~2.5岁 E.2.5~ E.2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

3岁

33.脑发育的关键期具有以下特点( )33.ABDE

19.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是( )19.E

A.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 B.易于受环境的影响 A.原始反射的发育 B.生理反射的发育 C.立直反射的发 C.不易于受环境的影响 D.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半年内育

最敏感

D.平衡反应的发育 E.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 E.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5~6岁以前 20.拉起时头挺起并稳定的年龄为( )20.D 34.脑的可塑性是指( )34.ABD

A.2周 B.3周 C.5周 D.6周 E.9周 A.经验可改变脑的结构 B.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 C.不可变更性与21.能够直腰坐的年龄为( )21.D 可代偿性

A.4月 B.5月 C.6月 D.7月 E.8月 D.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 E.经验不可影响脑的功能 22.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的年龄为( )22.C 35.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是( )35.CDE

A.2岁 B.3岁 C.4岁 D.4.5岁 E.5岁

A.拥抱反射 B.紧张陛颈反射 C.降落伞反射 D.颈立直反射 E.23.婴儿最早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的年龄为( )23.D 躯干立直反射

A.6~7个月时 B.7~8个月时 C.8~9个月时 36.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是( )36.CDE

D.9~10个月时 E.10~11个月时 A.由脊髓低级中枢控制 B.由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 24.长久记忆又分为( )24.B

C.由脊髓及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 D.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 A.注意和记忆 B.再认和再现 C.再认和记忆 D.理解和记忆 E.E.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再现和记忆 37.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包括( )37.CDE

【X型题】

A.角膜反射 B.吞咽反射 C.腹壁反射 D.肱二头肌反射 E.

25.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是( )25.ABDE 腱反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后运算阶段 38.新生儿早期社会行为的特点是( ) 38.AB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A.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 B.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 26.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部分应包括( )26.ABCD C.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反应 D.较多的注视自己的镜像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记忆 E.思维 E.眼神和发音表示认识父母

27.属于成人期范畴的是( )27.BCDE

39.可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39.AB A.青春期以后 B.18岁以后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A.神经系统损伤 B.运动系统损伤 C.免疫系统损伤 28.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应包含( )28.ABCDE

D.循环系统损伤 E.呼吸系统损伤

A.由上到下 B.由近到远 C.由粗到细 D.由低级到高级 E.40.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 ) 40.AB

由简单到复杂

A.运动障碍 B.姿势异常 C.智力落后 D.行为异常 E.癫痫 29.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应包括( ) 29.BCD

41.属于行为障碍或异常的是( )41.ADE

A.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早于女孩2年 B.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 A.口吃 B.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D.儿童孩2年

擦腿综合征 C.男孩每年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 D.在青春期前的1~2年中生E.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长速度略有减慢

42.构音异常常见有( ) 42.CE

E.在青春期后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 A.音调、响度、音质、共鸣的异常 B.说话中有停顿 C.舌根音30.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应包括( )30.BCDE

A.遗传因素 B.营养因素 C.疾病因素 D.母亲因素 E.社会因 D.说话中有阻塞现象 E.省略音化 素

43.学习障碍儿童 ( )43.BDE

1

A.大部分从外表上看与正常儿不同 B.视觉一空间知觉障碍 C.注意力较集中 D.协调运动障碍 E.情绪不稳定 44.体格发育评定包括( )44.CDE

A.智商 B.发育商 C.发育水平 D.生长速度 E.身体匀称度 45.筛查性测验包括( ) 45.ABE

A.丹佛发育筛查法 B.绘人测试 C.格塞尔发育量表 D.贝利婴儿发育量表 E.图片词汇测试 46.运动发育评定包括( )46.ABE

A.格塞尔发育量表 B.贝利婴儿发育量表 C.康纳斯父母症状问卷 D.瑞文渐进模型测验 E.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二、名词解释 1.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2.生长

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 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4.成熟

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5.生长发育障碍

生长发育障碍在个体生长发育时期,由于内在因素或环境因素,影响正常的成长和发育过程,称为生长发育障碍。生长发育障碍既可以表现为形态结构的生长障碍,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功能障碍。 6.注意

注意是指对一定对象的有意识的指向性,是一种定向反应,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7.记忆

记忆是将所学得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可分为感觉、短暂记忆和 长久记忆3个不同的系统。 8.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一种以感知觉表象语言等为基础的高级认知过程,是智能的核心。 9.想象

想象是指人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并对这些客观事物重新组合加工,创造出新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 10.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媒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 11.依恋

依恋是婴儿情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指婴儿与最亲密的人之间的一种特殊持久的感情联系。 12.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是已经发展和表现出的实际能力,也可以是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13.气质

气质是人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态的心理特征。 14.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某些态度以及与这些态度相适应的比较牢固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的核心。

15.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是指出生前因素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16.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是指出生后因素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17.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18.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属于特殊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有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 19.智力落后

智力落后也可称为精神发育不全,智力损伤发生在发育时期,智力功能明显低于一般水平以及对社会环境日常要求的适应能力有明显损害。 20.智商

智商是智能商数的简称,以智龄为基础。 21.发育商

发育商用以表示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商数,目的是了解被测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所达到的程度,测验结果由发育商表示,发育商以发育龄与实际年龄的百分比表示。 22.智力

智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积累经验、运用以往经验解决当前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是学习能力、概括能力、抽象思维和适应新环境能力的综合。 (三)简答题 1.生理功能发育。

研究人体发育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各种生理功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如运动功能是如何伴随人体的成长不断分化、多样化、复杂化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功能的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对于运动功能的作用等。 2.心理功能发育。

主要研究人类的行为、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分析、判断、言语、操作能力,人格特征以及情绪和情感的形成稳定以及衰退过程与特点。除了生物学意义上的发育与成熟以外,行为变化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不同年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3.社会功能发育。

主要指社会知觉、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相互作用的发育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群体的认识,产生了人际关系。不仅可以相互知觉和认识,而且形成一定的情感联系、信息交流、观点和思想感情,通过言语表达及非言语表达等方式进行表示。社会功能的健康发育,对于积极健康的人生十分重要。

4.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研究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特征,各种影响因素的机制及后果。重点研究运动功能障碍、心理行为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学习障碍、智力低下等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为探讨减少各类发育障碍,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5.发育评定。

发育评定是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对生长发育的水平、趋势、速度、过程、规律和特

点等进行观察与研究并作出评定。重点评定儿童的体格、智力、适应、行为、倍,上肢增长3 人格、神经、心理、运动功能等。通过评定,不仅可以了解个体与群体生长倍,下肢增长4倍。

发育状况,而且可以发现功能障碍之所在,为设计康复治疗目标和方案,正13.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

确实施康复治疗技术,判定康复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原始反射是指小儿出生后即有,随年龄增大在一定的年龄期消失的反6.新生儿期的主要特点。

射,由脊髓及脑干

(1)适应子宫外生活的生理学特征,如肺的换气、循环的重建和肠道的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是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活动;

和随意运动的基

(2)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征及觉醒状态的调节,如注视物体或脸,础。如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当他们应该出现时不出现,应该消失时不消失,对声音的反应,为了得到营养、确保安全等对感觉刺激作出适当地反应并保或两侧持续不

持觉醒。新生儿的行为状态决定了他们的肌张力、自主运动、脑电图形式等,对称,都提示神经系统异常。

但新生儿的运动是非自主性的和不协调的;

14.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

(3)与外界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特征,如他们可以对环境和人保持警觉 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立直反射并能适应,父母积极地调节婴儿的状态,同时也受到婴儿状态的调节,这种及平衡反应。①立直反射的中枢在脑干,多于生后3~4个月逐渐出现,持相互作用可以加快婴儿心理稳定和身体发育,同时也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心理

续终生。②平衡反应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多于出生后6个月逐渐出现,持续

的沟通奠定了基础,建立了新生儿的社会交往, 是人际关系的最初形态。 终生。上述反射出现延迟或不出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到复杂的规律。如胎儿形态发育首先是头部,然后为躯干,最后为四肢;出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由上到下);从臂到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从腿到脚的活动(由近到远);从全手掌抓握到手指抓握(由粗到细);先画直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线后画圈图形(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看、听、感觉事物和认识事物,发展到“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有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由低级到高级)。 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8.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在复杂的环境因素和先天素质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此影响生长发

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育的因素可归纳为两大方面,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为:细胞染16.语言理解的发育。

色体所载的基因是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环境因素为:①营养因素;②疾病婴儿对语言的理解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发展的顺序是:出生时对声音因素;③母亲因素;④社会因素。 产生一定的分辨力→逐渐识别出经常接触的人和物的声音,将声音与某个事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物相联系一8~9个月的婴儿可以理解成人的一些简单语言,作出表示语言 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是不断进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有一行为的手势动作→1岁以后听到某些物体的名称时,能确定所指的对象,理定特点。各年

解事物的名称,用手指出来→开始说出有意义的词。此时婴儿对语言的理解龄阶段按顺序衔接,前一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为后一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奠和词汇的表达能够互相联系,语言的记忆得到稳定发展,语言的理解产生飞定基础。任何

跃性进步。

一个阶段的生长发育都不能跳跃,任何一个阶段的生长发育受到障碍,都会18.内部语言的发育。

影响后一阶段的

内部语言是一种无声简略和压缩的语言,是在对话语言,即外部语言生长发育。一般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出生后以最初6个月生长最快,尤或有声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语言与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具有其是前3个月,

自我调节的作用,一般开始于学前期。当外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内部第1年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2年起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又猛然加快。 语言会自然派生出来。它的原始形式介于有声语言和内部语言之间,即“出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声的自言自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调节。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不是以同一速度生长和停止19.儿童语言处理过程的发育特征。

生长,即有先有

语言发育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小儿在未能自己表达之前,就能理后,快慢不一。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7~8岁时解大人说的话。 8个月到3岁之间,语言的理解能力比语言表达能力提前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皮下脂发育数个月。声音语言的表达个 体差异较大。男孩一般比女孩表达稍晚。肪发育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则要到学龄期才发育加速。其他系统的发育儿童语言的理解与其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只有 认知能力发展了,才会促基本与体格的生长相平行。体格的生长是快慢

进儿童语言理解的发展,进而促进语言表达的发展。 交替的,呈波浪式的速度曲线,男女不同。身体各部位的生长速度不同,所20.注意的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简述其特点。

以在整个生长发

①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长,即集中注意的时间越来越长;②注意的广度不育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增加幅度也不一样。一般头颅增长1倍,躯干增长2

断扩大,即同 一时间内注意对象的数量越来越多;③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

2

增强,即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向更多不同对象;④注意的转移能力不断发展,即能将注意很快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 21.思维的发育。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一种以感知觉表象语言等为基础的高级认知过程,是智能的核心。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各种内部操作活动来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包括概念形成、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等。 22.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是指出生前因素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如:染色体异常、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肢体缺如、脊柱裂、髋关节脱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第二章 胎儿期

【习题】 (一)选择题 [Al型题]

1.胎儿期是指受孕到出生,共多少天( )1.C A.365天 B.300天 C.280天D.259天 E.294天 2.母亲几个月可感觉到胎动( )2.C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D.6个月 E.7个月 3.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已发生了什么记忆( )3.A A.听觉记忆 B.视觉记忆 C.形象记忆 D.抽象记忆,E.模仿记忆 4.胎教中首选的方法( ) 4.D

A.运动胎教 B.光照胎教 C.言语胎教 D.音乐胎教 E.其他 5.中枢系统的髓鞘化的发育规律是( )5.A A.从脊髓向脑干以上中枢发展 B.从脑干向脊髓发展

C.从皮层向脊髓发展 D.髓鞘化最后完成年龄在1岁以内 E.髓鞘化最后完成部位是视神经纤维 6.胎儿的听觉传导途径是( )6.D

A.以空气为介质,通过外耳道-膜-听骨链-迷路外淋巴-内淋巴-Corti氏器,在此产生音感受(也称正常气导途径)

B.头颅骨-鼓室听骨链-内耳(又称骨导途径) C.直接经圆窗内淋巴-基底膜-Corti氏器

D.经过腹壁的肌肉而进人羊水,再经此介质传经头颅骨-鼓室-前庭窗-迷路外淋巴-内淋巴-基底膜-Corti氏器产生声音的感觉

E.以空气为介质,通过外耳道-膜-听骨链-迷路外淋巴-内淋巴-超声听觉感受器,在此产生声音感受

7.多大胎龄的胎儿具有听觉功能,可以接受、听到透过母体的频率为1 000Hz以下的外界声音,可进行胎教( )7.C

A.3个月 B.3~4个月 C.5~6个月 D.7~8个月 E.9~10个月 8.胎儿期( )8.E

A.180天 B.200天 C.230天 D.250天 E.280天 9.正常孕期( )9.C

A.37周 B.>37 N至<42周 C.>37周至≤42周 D.>42周 E.≥37周至<42周 10.胎儿期( )10.A

A.受精后第9~40周 B.受精后第8~40周 C.受精后第1~40周 D.受精后第4~40周 E.受精后第12~40周

11.哪个孕期最容易受放射线、药物、感染及代谢毒性产物或胎内某些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不利胚胎发育成长,可致胎儿畸形( )11.B

A.胚芽期 B.胚胎期(受精后3~8周) C.胎儿期

D.胚胎期(受精后2~8周) E.胚芽期(受精后o~3周)

12.中枢系统的髓鞘化从解剖学上看是系统发生中古老的结构,按照一定顺序发育而成( )

A.从脊髓向脑干 B.从脑干向脊髓 C.从运动向感觉 D.从视觉向听觉 E.从大脑向小脑

13.描述巴宾斯基反射哪项不正确( ) 13.D

A.指触动胎儿足底时,足趾成扇形张开、足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 B.直到出生后第12个月才消失 C.3个月的胎儿已出现

D.直到出生后6个月消失 E.巴宾斯基反射阳性表明锥体束受损或皮层发育不成熟

14.胎儿的记忆描述哪项不正确( )14.E

根据胎儿各感觉功能发育的实际情况对胎儿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训练和教育,旨在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胎教?

就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

手段,积极主动地对胎儿进行训练的教育,以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3.胎儿的运动形式。 胎动和反射。

8.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存在时期为( ) 8.C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9.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其存在时期为( ) 9.D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10.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前屈的反应为( ) 10.A

A.上肢屈曲、下肢伸展 B.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C.上肢伸展、下肢伸展

25.正常儿发育达到四爬的月龄为( ) 25.E

A.5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E.10个月 26.正常儿坐位发育为全前倾,头不稳定的月龄为( ) 26.A A.新生儿期 B.2~3个月 C.4~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27.正常儿坐位时脊柱向前弯曲呈半前倾姿势,头可竖直的月龄为( ) 27.B A.新生儿期 B.2~3个月 C.4~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28.正常儿扶持成坐位时脊柱伸展,为扶腰坐阶段,头部稳定的月龄为 ( ) 28.C A.新生儿期 B.2~3个月 C.4~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29.正常儿可以独坐,但需双手在前支撑,脊柱略弯曲,呈拱背坐的月龄为( ) 29.C A.3个月 B.4~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E.8个月

30.正常儿脊柱伸展与床面呈直角,是坐位的稳定阶段,称为直腰坐阶段的月龄为( ) A.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它是在脑内储存和提取信息,从而使用信息的过程 B.婴儿记忆产生于出生后几个小时内 C.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已发生了听觉记忆 D.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觉记忆能力 E.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视觉记忆能力 15.宫内Apgar评分包括( )15.E

A.胎心监护 B.多普勒测胎血流分布 C.多普勒检测子宫胎盘的灌注情况 D.胎儿肌张力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E.胎盘的血流代替皮肤颜色 16.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Manning评分)包括( )16.E

A.无激惹试验(NsT)试验 B.收缩激惹试验(csT) C.胎儿呼吸运动 D.躯体运动、胎儿张力、羊水量以及胎盘状态 E.宫内Apgar评分 17.胎儿绒毛膜和羊膜腔穿刺取样基因检测可用于( )17.E A.基因检测产前诊断地中海贫血 B.基因检测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 C.羊水甲胎蛋白测定产前诊断神经管缺陷

D.脐血穿刺检测有核红细胞、乳酸脱氢酶了解神经系统损伤等

E.羊水雌三醇含量判断胎盘功能 【X型题】

18.胎儿的最初的动作形式主要是( )18.AB A.胎动 B.反射 C.笑D.吸吮 E.排尿排便 19.正常孕期包括哪些时期( )19.ABC A.胚芽期 B.胚胎期 C.胎儿期D.着床期 E.分娩期 20.宫内胎儿发育的检测指标( ) 20.ABCDE

A.胎动 B.胎儿神经系统检查 C.胎心率检查和胎儿心电图 D.母亲和胎儿实验室检查 E.胎儿宫内评分 (二)名词解释 1.胎儿期

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

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3.畸胎

畸胎是指身体有明显畸形的胚胎或新生儿。 4.早产儿

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 5.胎教

胎教即胎儿教育的简称,就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

4.胎儿期的行为发育主要包括哪些? D.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E.上肢外旋外展、下肢内旋内收 主要包括感知觉、记忆、言语等方面。 11.立直反射中枢位于( ) 11.D

5.早产的定义及不良后果。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间脑 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1 500克的称极1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12.D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 000克的称超低出生体重儿。年龄愈小,体 A.0~1个月 B.O~2个月 C.0~3个月 D.O~4个月 E.0~5个月 重愈轻,死亡率愈高,尤其是1 000克以下的早产儿,其伤残率也较高。我1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13.D

国脑性瘫痪的患儿约半数是早产儿。 A.O~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6.胎儿宫内发育的器官发育最关键时期。

14.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意义同( ) 14.A

胚胎期(受精后3~8周)。 A.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B.侧弯反射 C.紧张性迷路反射

D.交叉伸展反射 E.踏步反射 第三章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15.交叉伸展反射存在时期( ) 15.B

【习题】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一)选择题 16.阳性支持反射存在时期( ) 16.B

[A1型题]

A.O~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1.觅食反射在正常新生儿即可见到,其存在时期为( ) 1.B 17.降落伞反射的意义等同于( ) 17.C

A.2~3个月 B.0~4个月 C.0~6个月 D.4~6个月 E.0~8个 A.平衡反应 B.握持反射 C.立直反射 D.紧张性迷路反射 E.月

上肢移位反射

2.握持反射在生后即出现,以后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其存在的时期18.平衡反应中枢位于( ) 18.C

为( ) 2.C

A.脊髓 B.延髓 C.皮层 D.中脑 E.脑桥 A.2~3个月 B.3~4个月 C.0~4个月 D.4~5个月 E.O~6个19.下列立直反射中不能持续终生的是( ) 19.E 月

A.躯干立直反射 B.视性立直反射 C.迷路性立直反射 3.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拥抱型存在时期为 D.降落伞反射 E.颈立直反射

( ) 3.A

20.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臀、头同高,下肢伸展,下颏和肩部可抬起离开 A.0~3个月 B.4~6个月 C.0~6个月 D.6~8个月 E.2~3个桌面,肘支撑抬头达45°的月龄为( ) 20.B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4.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时期为21.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肘支撑,胸部离开桌面,抬头达45°~90°,十( ) 4.B

分稳定,下肢伸展,头高于臀部,身体的支点在腰部的月龄为( ) 21.C A.0~3个月 B.4~6个月 C.O~6个月 D.6~8个月 E.2~3个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22.正常儿俯卧位时发育达到前臂伸直,手支撑,胸部及上腹部可以离开桌5.放置反射又称跨步反射,其存在时期为( ) 5.B

面,抬头达90°以上,四肢自由伸展,支点在骶尾部,可由俯卧位翻身至仰A.0~1个月 B.O~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卧位的月龄为( )22.E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6.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其存在的时期为( ) 6.C

23.正常儿可用双手或肘部支撑,腹爬,可见下肢交替动作的月龄为( )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23.D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E.8个月 7.上肢移位反射存在时期为( ) 7.C

24.正常儿可以出现熊步或高爬的月龄为( ) 24.E A.0~2周 B.0~4周 C.0~6周 D.0~8周 E.0~10

A.5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9个月 E.11个月

3

30.D

A.3个月 B.4~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E.8个月

31.正常儿直腰坐位稳定,可以左右回旋身体,称为扭身坐阶段。可以在坐位上自由玩,也可以由坐位变换成其他体位的月龄为( ) 31.E

A.3个月 B.4~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E.8~9个月

32.正常儿立位时阳性支持反射逐渐消失,下肢出现半伸展、半屈曲的状态而不能支持体重的月龄为( ) 32.B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33.正常儿立位时膝部与腰部屈曲,可以短暂支持体重的月龄为( ) 33.C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34.正常儿立位时由于伸肌张力较高,下肢伸展并支持体重,多呈足尖支持体重的月龄为( ) 34.D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35.正常儿立位时,出现跳跃动作,此阶段称为立位跳跃阶段的月龄为( ) 35.D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5~6个月 E.7个月

36.扶持正常小儿腋下站立,多数可站立,髋关节多不能充分伸展,称为扶站阶段的月 龄为( ) 36.B

A.6个月 B.7~8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 E.11个月

37.正常小儿可抓物站立或抓住检查者的手后自行站起,脊柱充分伸展,称为抓站阶段的月龄为( ) 37.C

A.6个月 B.7~8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 E.11个月

38.在抓站的基础上,由于立位平衡功能的逐渐完善,小儿可以独自站立,开始时间较短,逐渐延长,称为独站阶段的月龄为( ) 38.D

A.6个月 B.7~8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 E.11个月

39.小儿站立稳定后,可以牵手向前迈步,称为牵手走阶段的月龄为( ) 39.E A.6个月 B.7~8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 E.11个月 40.小儿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的月龄为( ) 40.E A.8个月 B.9个月 C.10个月 D.11个月 E.12个月 【X型题】

41.与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发育包括( ) 41.ABD

A.原始反射 B.踏步反射 C.立直反射 D.平衡反应 E.上肢移动反射 42.原始反射中枢位于( ) 42.ABC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小脑 E.脑干 43.立直反射的主要功能是( ) 43.BCD

A.保持身体正常姿势 B.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 C.头颈和躯干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D.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E.促进对称发育

44.肌张力分为( ) 44.ABC

A.静止性肌张力 B.姿势性肌张力 C.运动性肌张力 D.紧张性肌张力 E.松弛性肌张力 45.感觉输人包括( ) 45.CD

A.光感觉的输入 B.听觉的输入 C.皮肤感觉输入 D.本体感觉输入 E.位置感觉输入

46.前庭系统中的感觉器包括( ) 46.BCE

A.本体感受器 B.半规管内的运动位置感受器 C.椭圆囊斑 D.位置感觉器 E.球囊斑

47.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是( ) 47.ABC

A.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B.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 C.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D.抗重力伸展发育 E.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 48.产伤分为( ) 48.ABD

A.颅外产伤 B.颅骨产伤 C.脑水肿 D.颅内产伤 E.脊柱裂 49.下列影响立直反射建立的原因有( ) 49.ACD

A.肌张力异常 B.身高 C.原始反射残存 D.姿势异常 E.性别 50.平衡功能的作用主要有( ) 50.ABC

A.保持体位 B.调整姿势 C.作出安全有效反应 D.促进原始反射消失 E.促进姿势对称 (二)名词解释 1.粗大运动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2.觅食反射

觅食反射正常足月新生儿脸颊部接触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即可出现“寻找”乳头的动作。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低下、脑瘫可持续存在。检查时用手指触

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存在于0~4个月。 3.握持反射

握持反射将手指或其他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小儿手指屈曲握物。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2~3个月后消失。 4.拥抱反射

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固有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反应分为拥抱型和伸展型,存在时问为拥抱型0~3个月;伸展型4~6个月。 5.放置反射

放置反射又称跨步反射,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桌面边缘。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肢抬到桌面上。存在于0~2月。 6.踏步反射

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类似迈步动作。存在于0~3个月。 7.侧弯反射

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存在于0~3个月。 8.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检查时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存在于0~4个月。

10.立直反射

式、代偿性的异常模异常发育也可表现在:①运动发育与精神发育的不均衡立直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性;②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过程中的分离现象;③各种功能发育不能沿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着正确的轨道平衡发展;④对于外界刺激的异常反应而导致的运动紊乱。 间、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多于出生

后3~4个月出现,持续终生。 15.姿势运动的非对称性。

12.平衡反应

由于ATNR、STNR、TLR等原始反射的残存,小儿姿势运动发育很难实现对称平衡反应 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性和直线化发展。难以实现竖头、将双手向胸前聚拢、手、口、眼动作的协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调、抗重力伸展和体轴的自由回旋。 13.平衡

16.运动障碍的多样性。

平衡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 由于脑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导致运动障碍的特点不同。如锥体系损伤(三)简答题

呈痉挛性瘫痪;锥体外系损伤呈不自主运动、肌阵挛或强直;小脑损伤呈平1.平衡功能中躯体感觉系统的作用。

衡障碍、共济失调、震颤等。 平衡的躯体感觉输入包括皮肤感觉(触、压觉)输入和本体感觉输入。皮肤触17.异常发育的顺应性。

觉、压力觉感受器向大脑皮质传递有关体重分布情况和身体重心位置的信 由于得不到正常运动、姿势、肌张力的感受,不断体会和感受异常的姿息;分布于肌梭、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则向大脑皮质输入随支持面变化如面积、势运动模式,形成异常的感觉神经通路和神经反馈,导致发育向错误的方向硬度、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度等而出现的有关身体各部位的空间定位和运动发展、强化而固定下来,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逐渐明显,症状逐渐加重。 方向的信息。这些感受器在人体支持面受到轻微干扰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18.粗大运动发育评定的内容。 因此,皮肤感觉输入和本体感觉输入及其反馈,对于姿势运动起到重要的作 (1)运动与反应;

用。

(2)对外来刺激的选择性;

2.平衡功能中视觉系统的作用。

(3)探索各种反应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通过视觉,人们能够看见某一物体在特定环境中的位置,判断自身与物体之 (4)异常反应及其连锁状态; 间的距离,同时也知道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视觉信息准确与否影响站 (5)寻找出异常要素; 立时身体的稳定性。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时,视觉系统 (6)判断出小儿的能力;

在维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颈部肌肉收缩使头保持向上直立位和保持 (7)发挥适当功能时的最主要的姿势与运动的构成要素; 水平视线,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直立位,从而获得新的平衡。如果去 (8)小儿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除或阻断视觉输入如闭眼或戴眼罩,姿势的稳定性将较睁眼站立时显著下

(9)家庭环境对小儿的作用; 降。 (10)是否存在感觉障碍等。 8.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遵循的规律。

19.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的要点。

(1)动作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发育;

(1)姿势评定:观察小儿从一个动作转换成另一个动作时,身体各部位 (2)离躯干近的姿势运动先发育,然后是离躯干远的姿势运动的发育; 之间所呈现的位置关系,即机体克服地心引力所呈现的自然姿势。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发育; (2)运动发育评定:主要观察是否遵循小儿运动发育规律,即由上到下、 (4)先学会抓握东西,然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 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连续不断的发育。 (5)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站起,然后才会从立位时坐下; (3)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评定:主要观察是否存在发育落后和发育的分 (6)先学会向前走,然后才会向后倒退着走。 离。

9.脑损伤和发育缺陷的主要特征。 (4)动态观察:要动态观察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状况是否改善或恶化。 (1)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畸形; 21.平衡功能如何评定。

(2)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①平衡反应评定,各类平衡反应及保护性伸展反射的评定;②静态平衡 (3)神经生化的改变; 功能评定,即双腿站立、单腿站立、足尖对足跟站立、睁眼及闭眼站立检查 (4)产伤或外伤所致脑损伤; 或采用平衡测试仪进行测试;③动态平衡功能评定,即稳定极限和体重或重 (5)胆红素脑病; 心转移能力测定;④综合性平衡功能评定,可采用 Berg量表;⑤对平衡障 (6)缺氧缺血性脑病。 碍原因进行分析,即对运动系统的评价以及对平衡感觉组织的检查。 13.运动发育的异常性。

22.协调功能如何评定。

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对于低级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抑制作用减弱,感觉 ①指鼻试验;②指指试验;③跟-膝-胫试验;④轮替动作;⑤闭目难立运动发育延迟,从而释放出原始的运动模式。可表现为:①原始反射亢进和征试验;⑥站立后仰试验等。 残存;②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延迟出现或不出现;③肌力和肌张力异常;④23.运动发育的异常性表现为哪些?

运动的不规律和不协调;⑤病理反射的出现等。 ①原始反射亢进和残存;②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延迟出现或不出现;③14.运动发育的不均衡性。

肌力和肌张力异常;④运动的不规律和不协调;⑤病理反射的出现等。运动运动发育的异常性可表现为运动的原始模式、整体模式、联合反应模

发育的异常性可表现为运动的原始模式、整体模式、联合反应模式、代偿性

4

的异常模式等。

第四章 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

(一)选择题 [A1型题】 【习题】

1.精细抓握不包括( )1.B

A.指尖捏 B.约束 C.三指捏 D.侧捏 E.指腹捏 2.无意识抓握出现的时间约为( )2.C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3.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的阶段是( ) 3.D A.2~3岁 B.2~4岁 C.2~5岁 D.2~6岁 E.2~7岁 4.绘画动作发育阶段不包括( ) 4.D

A.乱涂阶段 B.组合阶段 C.集合阶段 D.乱画阶段 E.图画阶段 5.关于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5.E A.7个月可将积木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上 B.9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葡萄干等) C.10个月可用食指触物

D.12个月可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并拿出另一个 E.24个月搭2块或3块块积木(边长2.5Cm的正方体)

6.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大米花、葡萄干等)的时间为( )6.D A.6个月 B.7个月 C.8个月 D.9个月 E.10个月

7.很熟练用拇指与另一手指准确捏起o.6Cm串珠的时间为( )7.E A.6个月 B.7个月 C.8个月 D.9个月 E.10个月 8.能几页几页翻书的时间为 ( )8.B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0个月 E.36个月 9.能一页一页翻书的时间为 ( )9.C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0个月 E.36个月 10.自发地从瓶中倒出小丸的时间为( ) 10.B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0个月 E.36个月 11.向杯中倒水并能控制流量的时间为( ) 11.E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0个月 E.36个月 12.精细辨认物体阶段发育在生后( ) 12.B

A.6个月以后 B.7个月以后 C.8个月以后 D.9个月以后 E.10个月以后 13.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生后( )13.A

A.6个月 B.7个月 C.8个月 D.9个月 E.10个月 14.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 )14.D

A.视网膜 B.角膜 C.焦点 D.焦距 E.年龄 15.出生后视皮层的功能变化存在一个关键期,为( ) 15.C A.2~3年 B.3~4年 C.4~5年 D.5~6年 E.6~7年 16.小儿视力大致可达到成人水平的时间为( ) 16.B A.5岁 B.6岁 C.7岁 D.8岁 E.9岁 17.3个月小儿双眼追视移动物体范围可达( ) 17.E A.100° B.120° C.140° D.160° E.180° 18.能判断出利手的年龄约为( ) 18.C

A.2~4岁 B.3~5岁 C.4~6岁 D.5~7岁 E.6~8岁 19.倒手动作出现在生后( ) 19.C

A.5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E.9个月

20.开始尝试拿笔在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的时间为( ) 20.B

A.6~12个月 B.12~18个月 C.18~24个月 D.24~30个月 E.30~36个月 [B1型题]

题21~22共用备选答案

A.0~3个月 B.4~6个月 C.7~9个月 D.10~12个月 E.15~12个月 21.手功能开始发育阶段( )21.A 22.手功能多样化发育阶段( )22.C 题23~24共用备选答案

A.7个月 B.9个月 C.15个月 D.24个月 E.30个月 23.开始在大人鼓励下出现翻书动作( )23.B 24.能将纸叠成方块,边角基本整齐( )24.E 题25~26共用备选答案

A.主要是获得绘画所必需的手眼协调能力 B.主要是图形的出现与混合

C.将几个图形、图像组合 D.混合的图形数量增多,内容更为复杂 E.出现最初无目的的涂抹动作

25.绘画动作发育的集合阶段( )25.D 26.绘画动作发育的图画阶段( )26.B [B2型题]

题27~31共用备选答案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0个月 E.36个月 27.能用拇指与食指捏较小的物体( ) 27.C

28.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进大珠子或大扣子孔 ( )28.C 29.全手握笔,自发乱画( ) 29.E

30.能临摹“○”和十字;会穿珠子、系纽扣、向杯中倒水( )30.C 31.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 )31.D 【X型题】

32.抓握动作分为( )32.AB A.力性抓握 B.精细抓握 C.压 D.触 E.勾状抓握 33.连续的抓握动作动作过程包括( ) 33.ABCE

A.视觉搜索物体 B.接近物体 C.抓住物体 D.操作物体 E.放开物体 34.关于抓握动作发育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4.ABCDE

A.尺侧手掌抓握(3个月) B.全手掌抓握(5个月) C.桡侧手掌抓握(6~7个月) D.桡侧手指抓握(8个月) E.拇、食指对指抓握(9~10个月) 35.视觉发育过程包括( )35.ABCD

A.视觉定位 B.注视 C.追视 D.视线转移 E.远视 36.视觉功能评定方法包括( )36.ABCDE

A.单眼遮盖试验 B.光觉反应 C.注视和追视 D.眨眼反射 E.双眼同视功能37.关于生活自理动作发育时间顺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7.ABE

A.稳稳地拿住茶杯18个月 B.穿鞋24个月 C.解开能够到的纽扣36个月 D.穿上衣和外套24个月 E.独立进餐,几乎没有食物外溢24个月 38.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特点包括( )38.ABCDE

A.周边视力比中央视力好 B.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生后6个月 C.8个月到3岁发育最快 D.3~6岁时基本完成视觉功能的发育 E.通常焦距的稳定大约在3~4岁左右

39.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姿势异常包括( )39.ABCDE A.拇指内收 B.手握拳 C.前臂旋前 D.手指关节掌屈 E.肩关节内收

40.常见的婴幼儿精细运动异常发育包括( )40.ABCDE

A.精神发育迟滞 B.脑性瘫痪 C.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阶段。

D.学习障碍 E.发育性协调障碍

5.简述视觉发育过程。

41.15个月小儿精细运动包括( )41.BCDE 视觉发育过程包括:视觉定位、注视、追视、视线转移等。

A.搭3~4块积木(边长2.5Cm的正方体) B.可用匙取物

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0~2个月);物体辨认阶段(3~6个月);精细辨认物 C.全手握笔,自发乱画 D.会打开盒盖(不是螺纹的) 体阶段(7个月以后)

E.能倾斜瓶子倒出小物体,然后用手去捏

6.简述眼球运动控制发育规律。

42.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评定方法包括( )42.ABCD

首先是水平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其次是垂直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最 A.Gesell发育量表 B.Bayley婴儿发育量表 C.丹佛发育筛后是斜向追视功 查量表

能的发育。

D.Peabody量表 E.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7.简述手眼协调能力发育过程。

(二)名词解释 ④手张开及双手抱握阶段(o~3个月);②手功能开始发育阶段(4~6个1.精细运动能力

月);③手功能多样化发育阶段(7~9个月):姿势变换及爬行均对手功能多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群的运动,样化发育有影响;④手功能熟练阶段(10~12个月):手指分离动作发育。 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8.简述上肢与躯干运动分离、眼和手协调运动发育机制。

2.双手协调

①腕关节的不规则运动;②拥抱反射、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使上肢双手协调指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出现强制性伸展反射;③俯卧位时抬头、压低双肩,双肩压低又促使头的上3.触觉识别

抬,这种抗重力状态使身体各部位间产生相互作用。 触觉识别是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而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是手9.简述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特征。

指的精细感觉。 ①整体运动向分离运动发育;②抓握的稳定点由近端逐渐向远端发育;4.手眼协调

③眼和手发育具有共同形式;④从防御向功能发育;⑤从手到眼的发育;⑥手眼协调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利手的发育一般需到动态三指捏阶段(4~6岁)才能判断哪只手为利手。 5.运动功能的特殊发育障碍

10.简述姿势控制不良、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影响手功能发育的途径。 运动功能的特殊发育障碍存在于儿童发育早期,在完成精细与粗大运动时的 (1)躯干及骨盆不稳定导致身体一部分活动时另一部分不能保持稳定。 动作协调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的协调困难。也称发育性协调障 (2)躯干、上肢、手的异常姿势及运动模式影响伸手、抓握、释放以及碍。

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

(三)简答题。 (3)伴随整体异常姿势或上肢受累,手可能呈握拳或半握拳,此外,可1.简述手的基本动作。

能有手部感觉减退。

手的基本动作包括:非抓握动作与抓握动作两大类。非抓握动作包括悬浮、 (4)由于平衡功能不佳,需使用单手或双手支撑体重。 约束、推、

(5)手功能保持在较低水平。 压、触、勾状抓握等;抓握动作又分为力性抓握与精细抓握,前者包括球形 (6)释放动作不成熟或异常。

抓握、柱状抓握及拉,精细抓握包括指尖捏、指腹捏、侧捏及三指捏。 11.简述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异常发育的表现。

2.简述抓握动作发育规律。

(1)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精细运动未按照正常规律发育,达不到同一年 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育;由手掌的尺侧抓握向桡侧抓握发育;由龄段小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

不成熟的抓握模

(2)精细运动发育障碍:常出现上肢姿势异常,主要表现为手指关节掌式(全手掌抓握模式)向成熟的对指抓握模式发育;由抓握物体向放开物体发屈,拇指内收,手握拳,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育。放开较抓握更为精细,更具有目的性。 上肢姿势异常可导致手的抓握动作、手的知觉功能、双手协调动作、手眼协3.简述握笔姿势与动作发育。

调功能等精细运动障碍。 2~6岁是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阶段。

12.简述精细运动评定的目的。

握笔姿势发育包括:手掌向上的握笔动作发育,手掌向下的握笔动作发 ①评定儿童精细运动发育的水平;②及时发现精细运动发育过程中存在育,主要以拇指、

的问题与缺陷;③为确定产生问题与缺陷的原因和环境因素提供客观依据;食指及中指握笔的手指握笔动作发育。

④对实施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握笔动作发育特征:①握笔部位逐渐靠近笔尖;②离躯干中线越近部位13.简述双手精细协调性评定。

的活动越来越

①双手可在体前正中线,将螺丝拧下来;②只能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去少,而躯干远端部位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拧,反过来就不能完成;③在体侧完成拧螺丝动作;④只会双手同时转来转4.简述绘画动作发育阶段。

去,不能将螺丝拧下来。 随着手的动作控制能力的发育以及练习经验的增多,从最初无目的的涂14.简述视觉功能评定方法。

抹到开始有目

包括①单眼遮盖试验;②光觉反应;③注视和追视;④眨眼反射;⑤双眼的地画画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乱涂阶段、组合阶段、集合阶段以及图画

同视功能。

5

第五章 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人类言语活动的两大反映形式是:( )1.B

A.书面言语和口头言语 B.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C.对话言语和独自言语 D.肢体言语和口头言语 E.内部言语和书面言语

2.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__________核心敏感期。( )2.D

A.语义 B.语法 C.语汇 D.语音 E.语用 3.儿童最早获得的是:( ) 3.A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 E.连词

4.处于句法结构发展_________阶段的儿童常常用“球球”表示“这是一个球”、“我要球球”等。( )4.A

A.不完整句 B.完整句 C.双词句 D.电报句 E.简单单句 【X型题】

5.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有:( ) 5.ABCDE

A.遗传学因素 B.语言学因素 C.生理学因素 D.心理学因素 E.社会学因素 (二)名词解释 1.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2.言语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 3.语言发展(语言获得)

语言发展也称语言获得,是指个体对母语的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系统要素以及语言运用技能的理解和产生的发展过程。 4.构音

构音是指通过发声器官的运动即口腔、喉、鼻腔等的协调运动发出组成语言单词的言语声音即语音的过程。 5.“fis”现象

“fis”现象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的发音,并自觉地 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语音意识)。 6.语音

语音是口头言语的物质载体,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内容的声音。 7.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主要表现为开始说话的年龄晚,语言发育进程缓慢,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三)简答题

1.汉族儿童语音发展的顺序。

汉族儿童语音发展的顺序为:辅音部位是由前后两端挤向中间,发音方法的习得顺序是鼻音、擦音、塞音先习得;元音习得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不卷舌元音>卷舌元音,不圆唇元音>圆唇元音,低元音>高元音,前元音>后元音。

2.儿童句型的发展顺序:儿童句型的发展顺序,由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由陈述句到非陈述句,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的发展。亦即句子发展的顺序大致是:不完整句;具有主-谓、谓-宾、主-谓-宾、主-谓-补等结构的无修饰语单句;简单修饰语单句,主-谓-双宾语句,简单连动句;复杂连动句,兼语句;主语或宾语含有主-谓结构的句子。

3.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通过对9~18个月的婴幼儿交流行为的研究,归纳出婴儿早期7种语用功能:工具功能、调节功能、相互作用功能、表达个人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和表现(通讯)功能。并把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0.5~16.5个月。儿童已经掌握了前四种功能。但是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言语并没有“语言”的形式,而是用声音。

第二阶段是过渡阶段,约从16.5~18.0个月开始,到22.5个月结束。这一阶段儿童的词汇、语法和绘画能力有神速发展,同时上述的语言功能类型开始组合:表达个人功能与启发功能综合发展为学习功能,而工具功能与调节功能综合发展为非“学习”的功能。此外还使用语调,降调的言语结构表示学习功能,升调的言语结构表示非言语功能。 第三阶段是成人语用阶段,约从22.5~24.0个月开始。在这一阶段,许多语言功能都 复合化;而且第二阶段的学习功能发展为意念功能,非学习功能发展为相互关系功能;想象。功能与表现功能综合发展为语篇功能。这样儿童就可以像成人那样应用语言了。 4.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

汉语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为:24个月词汇量少于30个,30个月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3个,30个月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可能的筛查标准为:24、个月词汇量少于50个,30个月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30个月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8个。

5.说明脑的几个言语中枢及其相应的言语功能障碍。

运动性言语中枢(额下回BroCa区)-运动性(表达性)失语。 听觉性(感觉性)言语中枢(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感觉性失语。 视觉性言语中枢(阅读中枢,角回)-失读症。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失写症。 6.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阶段?

许政援等根据数十年对3岁前儿童语言发展情况的追踪调查,认为3岁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序的、有规律的过程,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据此将3岁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6个阶段:

简单发音阶段:o~3个月,基本韵母发音较早,声母很少,主要是h音,有时有m音。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发音增加很多,发重复连续音节,开始有近似词的音,半岁时有的音开始有某种意义。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不同连续音节明显增加,近似词的发音增多,一定的音开始与具体事物相联系,但还没有成为“词”。

正式学话、单词句阶段:1.0~1.5岁,开始有指向连续音节和近似词的音节增多,能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以词代句”;但理解并不限于单词。

掌握初步的语言、简单句阶段:1.5~2.0岁,由单词句进入多词的简单句,各类句子数量比例:单词句占37.7%,简单句占55%,复合句占7.3%。

复合句发展,掌握基本语言阶段:2~3岁,单词句明显下降,而复合句上升到30.5%,句子长度也明显增加,言语内容也更加丰富。

第六章 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

(一)选择题 [A1型题】 【习题】

1.一般婴幼儿开始出现有意注意的年龄( )1.C

A.2~3个月 B.3~4个月 C.12个月 D.6~7个月 E.8~9个月 2.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属性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称为( )2.B A.感觉 B.知觉 C.认识 D.认知 E.记忆

3.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将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

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些时,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化了的情况,称之为“调节”

因此多倾向于回答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些,你推测这儿童的年龄是几岁。 C.智能“游戏”可以说是“同化”占优势的状态 ( )3.B

D.“模仿”则是属于“调节”占优势状态 A.1岁 B.3岁 C.5岁 D.8岁 E.10岁 E.上述均不对

4.哪一种心理发育评定量表采用比率商形式( )4.A

12.认知功能发育的顺序( ) 12.A

A.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B.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C.新生儿20项行为 A.动作表象→映象表象→符号表象 B.映象表象→动作表象→符神经学测查

号表象

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E.丹佛发展筛选测验 C.符号表象→映象表象→动作表象 D.映象表象→符号表象→动5.记忆出现的时间规律是( ) 5.A

作表象 E.以上均对

A.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情绪记忆,6个月到12个13.有关神经纤维髓鞘化的描述哪项正确( ) A

月开始出现形象记忆,1岁出现逻辑记忆

A.1岁半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 B.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到12个鞘化

月开始出现形象记忆,1岁出现逻辑记忆

B.出生时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 C.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形象记忆,6个月到12个鞘化

月开始出现情绪记忆,1岁出现逻辑记忆

C.6个月时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 D.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情绪记忆,6个月到12个髓鞘化

月开始出现逻辑记忆,1岁出现形象记忆

D.3岁时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 E.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动作记忆,6个月左右出现形象记忆,6个月到12个鞘化

月开始出现逻辑记忆,1岁出现情绪记忆 E.6岁时所有的脑神经几乎完全髓鞘化,但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才完成髓6.出生后出现条件反射的年龄? ( )6.A

鞘化

A.大约在出生10~20天左右 B.大约在出生5~10天左右 14.对皮质中枢发育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14.C

C.大约在出生20~25天左右 D.大约在出生1~5天左右 A.遵循着头尾原则与近远原则 B.头尾原则指从上到下,近远原则指 E.大约在出生后25~30天

从中央到四周

7.Gesell规定的8个关键年龄是( )7.A

C.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劣势 D.动作发育总是从上到下,即从头到 A.出生后4周、16周、28周、40周、52周、18个月、24个月、36个月 脚逐步发展

B.出生后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28周、32周 E.3岁左右皮质才完全与小脑相连,才能实现对精细动作的控制 C.出生后4周、16周、26周、34周、42周、50周、58周、66周 15.注意的发育哪项是错误( ) 15.E

D.出生后4周、16周、32周、48周、64周、80周、96周、112周 A.新生儿已有无意注意,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产生定向反射,这 E.出生后4周、8周、16周、32周、64周、80周、96周、112周 是注意的萌芽

8.知觉的基本特征除了( ) 8.E

B.3个月出现条件反射的定向反射:5、6个月出现无意注意 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E.相对性 C.1岁出现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的萌芽 9.记忆的基本过程除了:( )9.D

D.3岁以前开始出现有意注意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强化 E.再现 E.以上均错 10.不同的运动表现层次的描述,哪项不对( ) 10.D

[x型题]

A.脊髓和延髓的水平段,运动神经表现为反射或反射运动(感觉反射水平)是16.感觉的处理通路( )16.AB

最低层次的运动表现

A.感觉-知觉-认识-记忆 B.感觉-知觉-认识-情感 C.感觉-知觉-记B.丘脑顶叶的感觉区域,并接受来自皮质的大范围的信息,变换成运动(知忆-认识

觉-自发运动水平)

D.感觉-知觉-情感-认识 E.感觉-知觉-情感-记忆

C.大脑皮层在意志的基础上作出动作或创造性的动作(认识-随意运动水17.皮亚杰认知发育的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包括( )17.ABCDE 平),这是最高层次的运动表现

A.反射练习 B.动作习惯 C.有目的的动作 D.知觉-自发运动水平与脊髓和延髓有关

D.图式的协调 E.感觉动作和智慧综合 E.空腹、疲劳、觉醒等生理原因引起的愉快和不快相当于感觉-反射水平,18.儿童发育的行为要素包括( )18.ABCDE

可以说是一种低水平的感情表露。如果是面对人的感情,这是一种高级水平 A.感觉 B.运动 C.认知 D.情绪 E.人际关系 的感情表露

19.认知的特点包括:( )19.ABCDE

11.下面描述哪项不正确( )11.E

A.认知的多维性 B.认知的相对性 C.认知的联想性 A.将自身行为或思考方法构成图式(sCheme),并能够理解和适应图式的过程 D.认知的发展性 E.认知的先占性和整合性 称之为“同化”

20.游戏在儿童认知发育中的作用( )20.ABCDE

B.原有的图式无法实现时,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对图式进行修正以适应目前变

A.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 B.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的作用

6

C.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育

D.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育,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育 E.对幼儿情感发育和幼儿个性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二)名词解释 1.同化

同化将自身行为或思考方法构成图式,并能够理解和适应图式的过程称之同化。 2.游戏

游戏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综合性的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 3.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及其相互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判断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 4.感觉

感觉一定的物质运动作用于感觉器官并经过外界或身体内部的神经通路传人脑的相应部位引起的意识现象,是物质的刺激向意识的最初转化,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5.知觉

知觉视觉、听觉、皮肤觉、动觉等协同活动的结果,是人对物体的许多感觉的综合。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将感官刺激转化为整体经验。 6.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人对客体的认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群体的知觉。 7.运动

运动指肌收缩活动的总称,包括静止状态、表情和语言。 (三)简答题

1.游戏在儿童发育中的作用。

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认知功能的发育:①游戏对幼儿认知发育的促进作用:促进观察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能力的发育;②游戏对幼儿情感发育的促进作用;③游戏对幼儿个性形成的作用。 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幼儿会逐渐把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则变为自己主动的行动,并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2.什么是游戏?

(1)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 (2)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综合性的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

3.阐述皮杰亚认知发育的阶段理论。

认知发育阶段理论包括: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觉和运动认识对象;②前运算阶段(3~7岁),思维的片面性和自我为中心;③具体运算阶段(8~11岁),儿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下降,他们开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发展了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至成人),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4.什么是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指个体在发育时期内(18岁以前),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缺陷。 5.贝利婴儿发展量表包括哪些内容?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包括:①智能量表(mental scale);②运动量表(motor scale);③婴儿行为记录表(infant behavior record)。评定智能发育水平的是智能发育指数;评定运动发展水平的是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第七章 婴幼儿期情绪及其社会功能发育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伤心的适应性功能为( ) 1.C

A.学习恐吓人 B.回避危险 C.鼓励别人给自己安慰 D.躲避有害物 E.达到目的

2.关于情绪情感的说法错误的是( )2.C A.情绪情感是紧密联系的概念

B.情绪更多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 C.情感带有情景性、不稳定性 D.情绪具有冲动性

E.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 3.新生儿情绪发育的特点错误的是( )3.E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B.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 C.具有先天性

D.能引起情绪的动因往往都是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事物,范围较小 E.婴幼儿情绪外露的特点,不利于成人与儿童间良好的沟通 4.以下哪项属于初级情感( ) 4.C

A.尴尬 B.害羞 C.害怕D.骄傲 E.内疚 5.以下哪项属于次级(复杂)情感( ) 5.B A.愤怒 B.嫉妒 C.悲伤 D.恐惧 E.惊讶 6.婴儿兴趣发展的新异性探索阶段是( ) 6.D

A.0~3个月 B.4~6个月 C.7~9个月 D.9个月以后 E.没有明确时间 7.无选择社会性微笑出现的时间( ) 7.B

A.0~5周 B.5.0周~3.5个月 C.3.5~6. 0个月 D.6个月以后 E.无固定时间

8.婴幼儿表现出开放的、挺直的姿势,面带笑容,有积极语句,这样的表现是复杂情绪中的哪种 ( ) 8.C

A.高兴 B.愤怒 C.骄傲 D.兴趣 E.满足

9.下列哪项不属于鲍比尔提出的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模式( ) 9.E A.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 B.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 C.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24个月) D.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 E.目的协调的亲子关系(30个月以上)

10.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CBCL)可归纳为几个行为症状因子( ) 10.A A.6 B.4 C.3 D.2 E.5

11.婴儿的早期同伴关系在下列哪个时期发展到互补性交往阶段( )11.C A.6个月~1岁 B.1~1.5岁 C.1.5~2.5岁 D.2.5~3岁 E.3~4岁 12.婴幼儿依恋障碍属于( ) 12.E

A.广泛性发育障碍 B.品行障碍 C.学习障碍 D.重复刻板性行为 E.情绪情感障碍

13.童年脱抑制型依恋障碍的典型特征是( ) 13.E

A.依恋父母 B.依恋喂养者 C.依恋小动物 D.依恋动画片 E.无选择性依恋

14.下列不属于儿童恐怖症治疗方法的是( ) 14.C

A.心理治疗 B.系统脱敏 C.感觉统合训练 D.阳性强化法治疗 E.音乐和游戏治疗

【A2型题】

15.一辆送货卡车因为受撞击,发出巨大的响声。小明很好奇,跑去看个究题26~27共用备选答案

竟,而同月龄的佳佳则受到了惊吓,躲在妈妈怀里。不同的情绪反应对婴幼 A.1岁 B.1.5岁 C.1.5~2岁 D.2~3岁 E.3~4岁 儿发育的影响表现为( ) 15.D

26.掌握代名词“我”,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 26.D A.害怕的情绪反应严重阻碍儿童的发展

27.开始用语言称呼自己身体的各部分( ) 27.C B.要控制婴幼儿消极的情绪反应,鼓励积极的情绪反应 【X型题】

C.消极的情绪反应也阻碍儿童生理的发育 28.情绪反应的作用有( ) 28.ABE

D.害怕可以教会儿童回避困难 A.它和反抗、退缩、寻求父母帮助等适应性反应有关 E.害怕不利于儿童达到目的

B.婴幼儿使用情绪反应和信号来告诉别人他们的需要和要求 16.8个月左右的婴儿,随母亲在公园时玩耍,陌生人递给婴儿玩具,婴儿母C.情绪干扰了人们认知活动的效率

亲微笑着向陌生人表示感谢,婴儿此时采取的行动是( ) 16.B D.情绪是人体的原始组成部分,将我们与动物联系的更近 A.拒绝 B.看着母亲的表情,然后高兴地接受 E.婴幼儿情绪反应提醒看护者采取相应的看护措施 C.看着母亲不知所措 D.开始哭闹 E.无法判断

29.下列属于次级情感的3项是( ) 29.BCE

17.婴儿大哭,突然发作,强烈而刺耳,伴有间隔时间较短的号叫,这种啼 A.快乐 B.害羞 C.内疚 D.恐惧 E.骄傲 哭属于( ) 17.C

30.引发婴儿啼哭的原因有( ) 30.ABCDE

A.饥饿的啼哭 B.疼痛的啼哭 C.恐惧或惊吓的啼哭 A.饥饿 B.疼痛 C.发怒 D.恐惧 E.引起别人注意 D.不称心的啼哭 E.招引别人的啼哭

31.儿童的气质分为下述哪几个类型( ) 31.ABCDE

18.4岁患儿,男,至今不会与人交谈,仅能讲很少的几个词和短句,经常自 A.易养型(E型) B.难养型(D型) C.启动缓慢型(S型) 语,讲的话别人听不懂。常重复别人的话。至今不会用“你、我、他”,不 D.中间偏易型(I-E型) E.中间偏难型(I-D型)

爱和小朋友玩,不与人目光对视。关于该患儿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32.以下属于婴幼儿情绪情感障碍的是( ) 32.BCE ( ) 18.E

A.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B.依恋障碍 C.分离性焦虑障碍 A.该患儿的亲子关系发育将受到影响 B.该患儿同伴关系发育将受到 D.精神发育迟滞 E.屏气障碍

影响

33.婴幼儿选择性缄默症常见的性格表现为( ) 33.ABCDE C.该患儿有自我意识发展障碍 D.该患儿有情感发育障碍 A.内向 B.敏感 C.胆怯 D.孤僻 E.依赖性较强而固执 E.该患儿有精神分裂症

(二)名词解释 19.患儿,女,3岁,经常表现为焦虑不安、哭闹,不合群,并拒绝喂养照料、1.情绪

撞头、撕扯、咬伤自己等自伤行为,身体较同龄女孩明显瘦小。父母10个月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前离婚,现由爷爷、奶奶喂养。此患儿最可能患病为( ) 19.B 需要之间的关系。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其产生都是与个体 A.童年脱抑制型依恋障碍 B.反应性依恋障碍 C.分离性焦虑障碍 的动机是否实现、需要是否满足有关。 D.儿童恐怖症 E.屏气发作 2.情感

【B1型题】

情感情感是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是在社会交 题20~21共用备选答案

往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如友谊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这是人类独 A.心跳加速;体温升高;脸红 B.心跳慢;体温低;皮肤发有的一种情绪状态。 紧

3.初级情绪

C.心跳加快;不规则呼吸;皮电提高 D.心跳减慢;呼吸暂停;肌初级情绪是指在出生或在第一年的早期出现的一些情绪,是由生物因素所决肉紧张消失

定的。

E.高而稳定的心跳;体温低;呼吸急促 4.次级(复杂)情绪

20.生气的生理反应为( ) 20.A 次级(复杂)情绪是指2岁时出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这在部分程21.高兴的生理反应为( ) 21.C 度上与认知发展有关。次级情绪有时候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因为它们题22~23共用备选答案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或提高我们对自我的认识。 A.初生 B.5~6周 C.2个月 D.3~4个月 E.1岁 5.情绪的自我调节

22.婴幼儿开始非社会性微笑的时间:( ) 22.A 情绪的自我调节指利用一定的策略调整自身情绪状态,从而达到个体所追求23.婴幼儿开始社会性微笑的时间:( ) 23.B 的目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情绪能力。 题24~25共用备选答案

6.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A.本能恐惧 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C.怕生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即在不确定的D.预测性恐惧 E.无法判断

情境中借助他人表情作出推断,包含了婴儿对他人情绪表情的分辨和如何利

24.将婴儿从高处坠下,导致大声啼哭,这种恐惧属于:( ) 24.A 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25.9个月大的婴儿见到陌生人显得不安,并寻找母亲安慰属于哪种恐惧:7.预测性恐惧

( ) 25.C

预测性恐惧或称“想象性恐惧”,指1.5~2.0岁左右的婴儿,随着其想象和

7

预测、推理能力的发展,开始产生对黑暗、动物等的害怕。如怕黑,怕坏人等。 8.愤怒

愤怒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为受挫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9.依恋

依恋是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持久的情绪联结,表现为婴儿和养护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的依附、身体接触、追随等行为。 10.母婴依恋

母婴依恋指婴儿与母亲间的感情联结,表现为婴儿努力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的密切的身体联系。 11.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指起病于童年早期,已获得了语言功能的儿童,由于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一种情绪和社交功能障碍,而不是言语障碍。 12.屏气发作

屏气发作是指儿童因发脾气或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剧烈哭闹时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13.儿童恐怖症

儿童恐怖症是指对某些物体或某些特殊环境明知不存在对自身具有真实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怖,伴有焦虑情绪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并有回避行为以期达到解除恐怖所致的痛苦,持续至少6个月。 14.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由脑功能发育不良引起的以社会交往、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重复为基本特征的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 (三)简答题

1.简述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

(1)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婴儿从母体一降生到人世间,就要在

适应中求生存。婴儿具有的情绪反应,是其重要的适应方式。

(2)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是婴幼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对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动机作用。情

绪直接指导着婴幼儿的行为,驱动、促使其去做某种行为或不去做某种行为。 (3)情绪情感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作用: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幼儿的认知活动和认知加工过程。不论感知、记忆,还是注意、思维、想象,都受婴儿情绪的很大影响,受其制约、调节。

(4)情绪情感是婴幼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外部表现,即表情,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即是以表情作为交

际的工具。在婴幼儿初步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

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问的社会性交往。

(5)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个性形成: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源和成分。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包括自我认

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等方面,而这几方面的发展都与婴儿关于“自我”的情绪体验及其性质紧密相连。婴幼儿情绪情感对其个性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在一定的、不断重复

的情境中,经常体验着同一情绪状态,这种情绪逐渐稳定成为幼儿的性格特征。 2.简述婴儿的情绪反应的突出特点。

(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婴儿初生情绪反应的产生、出现或消失、转移,

都与其生理需要的是否满足密切相关,随生理需要的出现而出现,并随其减弱、消失而消失、

停止。婴儿身体内部或外部引起不舒适的刺激,如饥渴或尿布潮湿等刺激,会引起哭闹等不

愉快情绪,只有当直接引起这些消极情绪的刺激消除,这些情绪反应才能停止,代之以新的

情绪。如给孩子喂饱或换上干爽尿布后,婴儿就会立即停止哭声,变得愉快、安静。 (2)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基本情绪反应是人类进化和适应的产物,

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无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孟昭兰指出:“人类最基本情绪具有先天性”。新生儿以哭声反映身体痛苦,以微笑反映舒适愉快,这些都是非编码的,不学就会的,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因此,人们常把婴儿初生时的情绪称作“本能的情绪反应”或“原始的情绪反应”。 3.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幼儿情绪的丰富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继续分化,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情绪的深刻化

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 特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有了许多新的需要,继而也就出现了多种

新的情绪体验。在幼儿中、晚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高级社会性情感,如友谊感、集体荣誉感

等;此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并不引起儿童情绪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

长,可不断引起幼儿的各种情绪体验。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随着脑的发育以及言语的发展,幼儿的情绪稳定性逐步提

高。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逐渐减少;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从外露到内隐。 幼儿初期的儿童对自己的情绪体验,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而完全表露于外,喜、怒、哀、乐都清楚地在脸上反映出来。到幼儿晚期,随着言语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外部表现。幼儿还可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情绪。

婴幼儿情绪和情感外露的特点,有利于成人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

助,但同时,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3)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表现在情感在社会交往中越来越起作用。幼儿情绪的社会化主

要表现为: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

会化;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发展表现一定的趋势:从在很大程度上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转为多和社会 性的需要相联系;从容易不随意的外露转向能有意识地控制;从容易变动转向逐渐稳定。 4.简述婴幼儿社会性微笑的发展。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他科学、明确地提出了与自我意识、交往发展有关的情感,部分阐释了婴儿 (1)出生第5周时,婴儿每当听到大人的声音、看到大人的面孔,就特别情绪发展的机制,伊扎德较之前人的研究,在其科学性和可测性上都大大提高兴、愉快、活

高了 跃,发出微笑,出现了最初的社会性微笑。

一步。

(2)到2~3个月时社会性微笑意味着对所有人的微笑都一样,还不能将 (3)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基于其一系列婴人区分出来。

儿情绪发展实验

(3)4个月左右开始对主要抚养者母亲的微笑最多,最频繁。此后,笑进研究和对前人有关研究的概括、总结,提出了其关于婴儿情绪分化的理论。一步分化,婴儿

孟昭兰指出,人

对亲近和熟悉的人笑得更多,更开心,对陌生人笑得越少,越拘谨和严肃。 类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大约有8~10种,称为基本情绪,如愉快、 (4)从1.5岁至3.0岁,儿童非社交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这些情绪在个体发展中随例则不断增长。

着婴儿的成熟、生长而逐步出现。她提出了个体情绪发生的次序、时间,并5.婴幼儿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具体指出引发各种情绪的诱因。 情绪自我调节的发展是从依赖他人帮助的外部调节逐渐转化为内部的8.列举几种婴幼儿的基本情绪。

自我调节的过程。当婴儿会爬或行走时,就会主动远离那些引起他们不愉快 哭、笑、恐惧、兴趣、愤怒、骄傲和羞愧。 的刺激,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9.简述婴儿啼哭的几种类型。

1岁时,婴儿开始使用其他一些策略来减少不愉快的冲动,如摇晃自己 有研究认为,婴儿从出生相继发展起的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的身体、用嘴咬

(1)饥饿的啼哭:婴儿的基本哭声,婴儿出生第1个月时有一半的哭是由东西和避开引起他们不愉快的人或事物。婴儿1岁后,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于饥饿或干渴

成人开始用语

引起的,有节律。这种啼哭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突出。

言表达对婴儿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婴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发怒的啼哭:婴儿初生时就有,被限制活动时会引起激怒而哭。 婴儿也学会用言

(3)疼痛的啼哭:初生时就有,常因肠胃不适、打针等疼痛而引起啼哭。 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成人帮助他们调节情绪。他们还经常能够找到可以 (4)恐惧或惊吓的啼哭:初生时就有,高声的刺激会使婴儿受惊而大哭。 有效引发养护者注意和安抚恐惧的表达方式。

(5)招引别人的啼哭:从出生后第3周开始出现,先是长时间吭吭哧哧, 从2岁起,婴幼儿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断断续续,无人 他们也开始通过

理会则大哭起来。

与同伴对话、玩玩具或是远离让他们不愉快的事物去应对挫折,控制自己的 随年龄增长,引起啼哭的原因和类型有以下两大发展变化趋势,一是引情绪。

起的原因从一开

6.简述社会性参照对婴儿发展的意义。

始完全生理性的,逐步增加社会性的诱因。二是反应类型由应答性的、反射 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其充分显示了情性的哭,到逐步

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讯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情绪的社会出现主动性的、操作性的哭。 性参照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表情作出推断,包含了婴儿对他人情10.简述婴儿笑的3个发展阶段。 绪表情的分辨和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笑的发展经历了下面3个阶段。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0.5 (1)第一阶段(0~5周),自发性的笑:婴儿初生下来就可以开始有笑的岁左右到1.5岁的儿童,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在儿童发反应。婴儿出生

展中起着更为核心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2~12小时中,面部即有像微笑的运动。但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会。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避免消极的社会性参照。 性的笑,这是一

7.简述几种有代表性的婴儿情绪获得的理论模式。

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1)布里奇斯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一 (2)第二阶段(5.0周~3.5个月),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这时人的声百多个婴儿的观

音和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但还不能区分不同人,无论是抚养者,察,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o~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她认还是陌生人,或无论是生气的面孔还是笑的面孔,婴儿均会报以微笑。 为,新生儿在3个月时,初生时的情绪分化为两种矛盾的状态,即痛苦和快 (3)第三阶段(3.5个月之后),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从3.5个月尤其是4乐;6个月后,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12个月后快乐的情个月开始,随

绪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到24个月时,可以在快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婴儿开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乐的热情中区分出较稳定的欢乐来。该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 有选择性的微笑。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的笑,对陌生人则带有警惕性注意, (2)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育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在当代情绪研究中颇有影响。他认为,新生儿具有5种以特定面部表情为标11.阐述恐惧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并简述基本内容。

志的相当独立、具体的情绪。它们包括惊奇、痛苦、厌恶、最初的微笑和兴 (1)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本趣。这些情绪反应对新生儿适应母体外环境和生存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

能的恐惧,是一种本能的、反射性的反应,由听觉、皮肤觉、机体觉等刺激

8

引起,如尖锐刺耳的高声、皮肤受伤、身体位置突然发生急剧变化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由以往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激起恐惧情绪; (3)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8个月时出现,在这一阶段,婴儿不仅害怕陌生人,还害怕许多陌生、怪样的物体和没有经历过的情况;

(4)预测性恐惧,1.5~2.0岁的婴儿,随着其想象和预测、推理能力的发展,开始产生对黑暗、动物等的害怕。如怕黑,怕坏人等。这些是和想象联系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环境影响而形成。

12.简述鲍比尔关于依恋形成和发展的3个阶段模式。

(1)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婴儿有一种有助于依恋发展的内在行为。新生儿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使成人与婴儿的关系更亲近。这时的婴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没有选择,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差别的依恋阶段。

(2)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婴儿能对熟人和陌生人作出不同的反应,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并特别愿意与之接近。这时的婴儿一般仍然能够接受陌生人的注意和关照,同时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这表明依恋尚在形成中。

(3)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24个月):婴儿对于熟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并出现“分离焦虑”一离开养护者时感到不安和“陌生焦虑”一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由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

(4)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由于言语和表征能力的发展,此时的婴幼儿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如他现在能够忍耐父母迟 迟不给予注意,还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将会返回。 通过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婴儿认识到母亲是最值得信赖的,母亲在与不在都是安全 的。长大后,儿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安全感,指导儿童建立各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13.简述婴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的3个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个月~1岁):这个阶段的婴儿建立同伴关系,通常直接用表情 和动作进行交往,如微笑注视对方,而对方常常也模仿这种方式将信息返回。9个月以后,婴儿之间彼此注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微笑、手指动作常常会得到其游戏伙伴适宜的连 续的反应和模仿。这个阶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但为今后合作性的同伴活动奠定基穑。

(2)简单交往阶段(1.0~1.5岁):这时婴幼儿之间的交往行为就是社交指向行为。社交指向行为指婴儿直接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如微笑、发声和说话、给或拿玩具、身体接

触(如抚摸、轻拍、推、拉等)、走或跑到同伴身边等。婴儿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最显著的交往特征就是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交往的目的从最初主要是自己获取玩具到倾向于引起同伴对自己的注意。于是婴幼儿之间就有了直

接的相互影响,简单的社会交往由此产生。

(3)互补性交往阶段(1.5~2.5岁):随着婴幼儿的发展,婴幼儿之间的交往内容和形式更为复杂。2岁以后的婴幼儿逐渐习惯于与抚养者分离,与同伴在一起交往。他们一起玩

耍,也出现了婴幼儿之间的合作游戏、互补行为。研究表明,18~24个月婴幼儿社会性游戏

明显多于单独游戏,与同伴游戏的数量明显多于母亲。在1.5岁至2.0岁期间,只要有机会 就与同伴交往,这个时期将是社会性交往的转折点。

14.简述家庭、心理及社会环境对婴幼儿情感发育的影响。

(1)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

事实证明,贫穷、物质生活条件差、疾病和父母的不良心境如焦虑、抑郁等,会导致家庭内部的社会心理联系失调,婴儿期困难气质较多,各种内外向行为问题的患病率是正常家庭儿童的2~5倍。

(2)亲子关系和养育态度:目前,强调出生后第1小时内的母婴接触,对小儿今后良好的

性格、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早期的母婴接触还会使婴儿增进食欲、体重增加较多,情绪紊乱发生也较少。

亲子关系对幼儿情绪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婴幼儿亲子关系不良如何影响和导致情绪障碍的机制有各种学说。有学者提出养育态度与儿童性格特点有密切关系。此外,家长养育态度不一致,也会使儿童无所适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父母对儿童的过分控制、排斥等态度与儿童情绪障碍有关。但父母与婴幼儿的亲子交流、密切接触和相互游戏能使其体验到父母的关爱,有利于婴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3)家庭、心理环境特点:幼儿期的生活仍以家庭为重心。愉快、和谐的家庭生活,充分的亲情给予对其情绪发展影响极大。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如婚姻不和谐、矛盾冲突多、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必然影响父母的养育技能和亲子安全性依恋关系的形成,容易造成幼儿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乃至形成不良个性。

儿童应对压力的能力首先取决于天生的气质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受到父母提供帮助的

方式的影响。如果缺乏这种支持和帮助,如虐待,儿童就很难发展必要的情绪自控能力。同

样,在一个充满冲突的家庭中,儿童不断目睹消极情绪的爆发,他们就不会有控制自己情绪

的动机。有抑郁等情绪问题的父母,儿童很可能会在情绪发展上出现不正常。

此外,父母的情绪示范作用也很重要。1~3岁幼儿的情绪易受感染、模仿能力强,日常

生活中若成人经常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幼儿等良好情绪,对幼儿今后情绪

的发展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否则将会助长不良情绪的形成。父母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情 绪情感感染儿童,例如当面临危险时父母表现的临危不惧,孩子也会以父母的行为表现为榜

样,变得胆大起来。

另外,依据幼儿身心特点制定的合理生活制度,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

形成,也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一般来讲,单调、枯燥的环境,容易使幼儿疲劳,从而产生厌倦、不愉快的情绪。相反,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会使幼儿产生兴趣,感到快乐和满足。为此在家庭中还应该为孩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让幼儿生活在轻松活泼的多样化生活环境之中。

(4)社会、环境因素:幼儿的情绪发展离不开幼儿的生存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社会化环境主要是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进行社会化交往的丰富机会,让幼儿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学习社会、适应社会。

儿童成长所处的环境能够解释情绪能力的差别。以贫穷环境为例,低收入带来的压力对父母的情绪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这对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构成了明显的威胁。与贫穷相伴的经济担忧、过分拥挤的住所和家人生病会造成父母在教养过程中的反应性较低和情感冷酷,从而导致父母与婴幼儿之间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由于劳累和焦虑、母亲很少

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谈,因而不能与他们讨论在情绪上有意义的事件。当然,表对同伴群体内其他所有成员进行评定,如让儿童回答有关同班内每个同学如果要理解儿童在此背景下情绪能力的差异,还应考虑儿童成长所处的更广的问题:“你在多大程度上喜欢和这位同学一起学习(或一起玩)?并且给出阔的社会环境。

一个“喜欢一不喜欢”的评定量表。此方法比较可靠和有效,而且利用此方15.简述反应性依恋障碍(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及其表现特点。 法获得的结果与从实际同伴交往情况和同伴偏好观察获得的数据有较高的 反应性依恋障碍是指已形成特殊依恋关系的婴幼儿,由于抚养者和抚养相关性。依据以上评定方法进行分类来描述儿童的社会接纳性,一般把儿童方式的突然变动,产生强烈而持续的情绪反应和依恋行为改变,并可伴有生分为受欢迎的儿童、被拒斥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一般的儿长发育的停滞。

童。

其表现特点是:婴幼儿对依恋对象的消失和环境的变动,表现出强烈而第八章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

持续的情绪反应和依恋行为改变,焦虑不安、哭闹不已。此后对于任何人、(一)选择题 甚至包括原来依恋对象所给予的任何形式的安抚,都一概表示拒绝,并伴有[A1型题] 明显的情绪反应,原有的生活节律发生紊乱,并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生长发【习题】

育停滞;以后,在社会人际交往方面可以出现对人的疏远、冷漠和不信任。 1.学龄前期的平均心率( ) 1.B

16.简述婴幼儿孤独症及其主要表现。

A.80~90次/分钟 B.90~110/分钟 C.110~130次/分钟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由脑功能发育不良引起的以社会交往、言语发育 D.60~80次/分钟 E.70~90次/分钟

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重复为基本特征的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2.关于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错误的叙述( ) 2.D 病。

A.7岁儿童脑重达到1 280g B.新生儿期只有脊髓水平与脑干髓鞘化 主要表现为:

C.4~7岁时θ波减少 D.个体大脑各区成熟的路线为枕叶-顶叶- (1)交流障碍:儿童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总是独自玩耍。 额叶-颞叶

(2)言语发育障碍:孩子通常语言发育落后,或表现为自言自语、重复刻 E.3岁儿童踢球或拿东西时可能左右都常用

板的语言。

3.关于学龄前期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不正确的叙述( ) 3.C (3)刻板重复行为:如转圈、撕纸、玩开关、特别依恋某一物件、重复看 A.学龄前期儿童身高每年平均增长5~7cm B.学龄前期儿童体重每年电视广告等。

平均增长7~8kg

(4)智力落后,70%患儿智力低下,但有些儿童可以在记忆力、音乐等方 C.学龄前期儿童骨硬度较大,弹性非常小 D.学龄前期跑、跳十分熟练 面智力超常。

E.学龄前期儿童手的动作笨拙

(5)感觉异常、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行为等。 4.关于学前儿童言语发育,不正确的叙述( ) 4.E

17.简述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功能发育的评定方法。

A.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B.词汇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 (1)自然观察法: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

内容不断丰富

的情绪和社会功能 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婴幼儿发展信息的方法。 C.逐步掌握语法结构 D.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 (2)情景观察法: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 E.从内部语言逐步向外部语言过渡

实生活场景类似 的情景中,由评价者在该特定情景中观察儿童的情绪调节5.3岁学前儿童,简单句与复合句的比例 ( ) 5.A 行为。

A.3倍 B.4倍 C.2倍 D.1倍 E.5倍

(3)谈话法: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谈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运用此方6.学前儿童掌握句子的字数进一步增加,4~5岁以含多少个词的句子占多数法需要对谈话内 容进行记录,然后对谈话记录进行分析。

( ) 6.B

(4)实验法:在实验室中诱发某种情绪,进而测量儿童的情绪调节反应。 A.3个词以下 B.7~10个词 C.4~6个词 D.13~16个词 E.16 (5)问卷调查法: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个词以上

表,广泛搜集幼儿情绪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 7.关于学龄儿童神经精神发育,不正确的叙述( ) 7.D 18.简述测量儿童同伴群体关系的主要方法。

A.脑重接近成人水平 B.6岁儿童的手、足优势在很大程 (1)观察法 即对自然状态下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观察。使用观察技术度上开始定型

的确能发现大多数群体中同伴接纳性的差异,但这种方法比较费时,而且有 C.神经纤维6岁半时几乎都髓鞘化 D.学龄期儿童大脑的抑制强于兴时带有主观性,因此利用较少。

(2)社会测量技术包括同伴提名法(peer nomination)和同伴评定法 E.理解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变得更有意识

(peer rating)。这是测量同伴关系最典型的方法。同伴提名法是指在一个8.学龄期儿童骨的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比例( ) 8.A 社会群体(比如一个班)中,让每个儿童根据所给定的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 A.1:1 B.3:5 C.2:3 D.3:7 E.2:5 定提名,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如“你最喜欢(或9.一般6岁儿童的词汇数量( ) 9.A

最不喜欢)和谁一起玩(或一起学习)”等。根据从每个儿童那里获得的正负 A.3 500~4 000 B.4 000~4 500 C.5 000~6 000 提名的数量多少,对儿童进行分类。该方法可以测量出同伴地位的一些重要 D.2 500~3 500 E.7 000~8 000

差异。但这种测量不能给出关于“最喜欢”和“最不喜欢”中间段的儿童的10.10岁儿童自发性地应用复述比例( ) 10.D 信息。因此,有研究者主张用同伴评定法,即要求每个儿童根据具体化的量

A.10% B.50% C.75% D.85% E.100%

9

11.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为儿童( )11.A A.自我意识 B.自我概念 C.自我评价 D.自我情绪 E.自我体验 12.学龄期儿童,呼吸频率已达到( ) 12.A A.20次/分钟 B.30次/分钟 C.15次/分钟 D.10次/分钟 E.25次/分钟

13.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13.C

A.自我智慧 B.自我概念 C.自我评价能力 D.自我情绪 E.自我体验 1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半数4岁以下起病,男与女比例为( ) 14.C A.2~3:1 B.3~4:1 C.4~6:1 D.6~8:1 E.8~10:1 1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 15.E

A.活动过度 B.注意力集中困难 C.情绪不稳 D.学习困难 E.运动发育落后 16.按照美国DSM-IV(1991)标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中须至少具备注意力项和多动项中的各几种表现( ) 16.B A.2 B.4 C.6 D.5 E.8

17.14岁以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患病率约为( ) 17.A A.7%~9% B.5%~7% C.3%~5% D.1%~3% E.9%~11% 18.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以神经兴奋剂最有效,可首选 ( ) 18.D A.苯丙胺 B.匹莫林 C.丙咪嗪 D.哌甲酯(利他林) E.诺氟沙星(氟哌酸)

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药物治疗目的,不包括下列哪项 ( ) 19.E A.减少烦躁不安 B.改善社会交往的技术 C.改善认知行为 D.改善精细共济运动 E.提高智力水平

20.关于学习障碍,错误的叙述( ) 20.A A.学习障碍的智力测验分数小于70 B.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C.治疗宗旨在于帮助患儿发挥最大潜能 D.儿童认知能力上的缺陷 E.阅读时常出现增字、漏字、跳行等现象 21.个体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 ) 21.A

A.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B.颞叶-枕叶-顶叶-额叶 C.顶叶-枕叶-额叶-颞叶 D.枕叶-顶叶-额叶-颞叶 E.枕叶-额叶-颞叶-顶叶

22.王××,男,操作能力为能用手抓住球,用线穿珠子,握笔熟练,用铅笔模仿画三角形。其年龄( ) 22.B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E.7~8岁

23.学前儿童大运动动作发育为脚跟对脚尖地向前走,其年龄( ) 23.D A.38:1个月 B.40.2个月 C.46.3个月 D.47.0个月 E.51.9个月 [B1型题]

题24~25共用备选答案

A.38.1个月 B.42.2个月 C.46.3个月 D.47.0个月 E.51.9个月 24.学前儿童单脚立10秒钟的年龄( ) 24.A 25.学前儿童单脚跳的年龄( ) 25.B 题26~27共用备选答案

A.3~6周岁 B.1~3周岁 C.6~12周岁 D.12~18周岁 E.出生~1周岁 26.学龄前期的年龄划分( ) 26.A 27.学龄期的年龄划分( ) 27.C 题28~29共用备选答案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E.35分钟 28.7~10岁学龄儿童集中注意的平均时间( ) 28.B 29.10~12岁学龄儿童集中注意的平均时间( ) 29.C 30.B 题30~31共用备选答案

A.1~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E.6~10岁 30.以含4~6个词的句子占多数的年龄( )

31.多数句子含有7~10个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于11~16个词的句子,其年龄( ) 31.D

题32~33共用备选答案

A.专断型家长 B.放纵型家长 C.权威型家长 D.民主型家长 E.忽视型家长

32.对孩子采取高度控制、命令式的教育,缺乏温暖的家长( ) 32.A 33.对孩子缺乏爱心、冷漠、不关心需要的家长( ) 33.E 题34~35共用备选答案

A.6岁 B.7岁 C.8岁 D.9岁 E.10岁

34.自我、人格发展的目标是在游戏和友谊中,性别几乎完全分开,其年龄( ) 34.C 35.躯体发育目标是能学骑两轮自行车,其年龄( ) 35.B [B2型题]

题36~39共用备选答案

A.6~7岁 B.7~8岁 C.9~11岁 D.10~12岁 E.12~13岁 F.11~12岁 G.13~17岁 H.17~22岁 36.上颌第二前磨牙出现的年龄( ) 36.D 37.下颌尖牙出现的年龄( ) 37.C 38.上颌中切牙出现的年龄( ) 38.B 39.下颌第三磨牙出现的年龄( ) 39.H 【X型题】

40.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特性包括观察( ) 40.ABCD A.目的性 B.精确性 C.持续性 D.概括性 E.逻辑性 41.学龄儿童观察能力的发育表现为哪4个阶段( ) 41.ACDE

A.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B.认识时间联系阶段 C.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D.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E.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4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 ) 42.ABCDE A.残疾与慢性躯体性疾病 B.成熟度与智能 C.家庭因素 D.教育方式 E.长时间看电视

43.儿童心脏发育是跳跃式的,下列哪些时期发育最快( ) 43.AC A.7岁前 B.青年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44.学龄儿童不适合进行的活动 ( ) 44.ABD A.举重 B.拔河 C.弹钢琴 D.双杠 E.行走

4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药物治疗目的,包括下列哪4项 ( ) 45. ABCD A.减少烦躁不安 B.改善社会交往的技术 C.改善认知行为 D.改善精细共济运动 E.提高智力水平

4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下列哪3种表现为特点 ( ) 46.ACD

A.多动 B.智力低下 C.注意力不集中 D.参与事件的能力差 E.癫痫 47.学龄前期儿童的个性主要包括( ) 47.ABCDE

A.倾向性 B.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 D.心理过程 E.心理状态 (二)名词解释 1.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指3周岁后(第4年)到人小学前(6~7岁)的时期。 2.学龄期

学龄期学龄期,又称儿童期,指从入学起(约满6~7周岁)到12周岁进入青春期前的时期,也是小学阶段的时期。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婴幼儿期词汇发

推动个 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正育的基础上,学龄前期儿童是词数继续增加较快的一个时期;②词类范围扩是自我意识。 大,学龄前期,

4.具体形象性思维

握的实词和虚词进一步扩大,并仍以名词和动词占最多数,但名词和动词在具体形象性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各类总词汇中所

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③积极词汇增长,学龄前期儿童的积极词汇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儿童的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跟儿童知识随年龄的增加而

经验的贫乏分不开的,是跟随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 不断增加,并使消极词汇不断转化为积极词汇。 5.自我概念

4.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发育。 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 (1)各类句子的变化; 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 (2)句子的字数进一步增加;

6.自我评价

(3)口头表达能力的顺序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发育;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进入小学期以后,小学生 (4)连续性表达能力的发育:学龄前期阶段,随着实际活动的发展,以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这也使小学生的自我能力进及集体生活的展开,儿童的独立性较大增强。 一步发展起来,主要表现为:①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5.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自我意识发育的表现。

评价;②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 在教育影响下: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表现:①从行评价,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③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②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渐加强。

价;③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6.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的发展阶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 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的有意性可以分为4个阶段。

件的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特点。14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约为 第一阶段(3岁):不能接受所给予的观察任务,不随意性起主要作用; 7%~9%,半数患儿4岁以下起病,男:女为4~6:1。 第二阶段(4~5岁):能接受任务,主动进行观察,但深刻性、坚持性差; (三)简答题

第三阶段(4~5岁):接受观察任务后,开始能坚持一段时间,进行观察; 1.简述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第四阶段(6岁):接受任务后,能不断分解目标,能坚持较长时间,反 (1)神经系统重量增加;

复进行观察。

(2)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数量仍继续增加以及“修剪”。神经纤维的7.简述学龄前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表现。

髓鞘化,新生儿期只有脊髓水平与脑干髓鞘化,随着生长逐渐向大脑皮层发 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育;

能性。学前儿童思维发育的表现:①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主 (3)大脑半球的偏侧化也仍在继续,左右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3岁儿要特点;②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③学前儿童思维的发育,也改变着童踢球或拿东

思维中言语与行动的关系。

西时可能左右都常用,6岁时则基本定型;

8.简述学龄前期儿童家庭的教育方式。

(4)学龄前期儿童睡日民时间有一定规律性,平均每Ft睡眠时间随年龄 对于学前儿童,家庭的影响占重要地位。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期就表现增加而逐渐减少;

出明显而长久的影响,根据家长的关爱、期望和一致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可 (5)个体大脑各区成熟的路线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到学龄前期末分为5种类型:专断型、放纵型、权威型、忽视型和民主型。 期,大脑皮层各区都接近成人水平,7岁时连发育最晚的额叶也基本成熟。 (1)专断型:对孩子采取高度控制、命令式的教育,缺乏温暖; 这就为学龄前期智力活动的迅速发育和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 (2)放纵型:对孩子没有什么限制,允许孩子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2.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言语发育的主要表现。

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任性、缺乏规矩,攻击性也可能偏高,行为比同龄儿童幼 此期言语的发育,主要表现:①语音方面,声母、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稚;

的增长逐步提高。

(3)权威型:对孩子既控制又有温暖的关爱,既有明确的限制又允许孩所以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②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子的个人需要,这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恰当;

内容不断丰富,

(4)忽视型:对孩子缺乏爱心、冷漠、不关心孩子的需要;

词类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③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 (5)民主型:对孩子既关心又有温暖、情绪稳定、积极向上,有领导能握语法结构,语

力。

言表达能力有进一步发育;④从外部语言(有声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无声9.简述学龄期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特点。

语言)过渡,并有

神经系统的结构发育基本成熟,接近成人水平,在功能上则继续发育。可能初步掌握手书面语言。

随着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之间轴突和树突间联系更加密集,出现了大量3.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特点。

新的神经环路。大脑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使学龄儿童的运动更加 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①词汇数量的增加,在

协调和准确,大脑皮层的抑制能力也加强了,已能对自己的欲望和情感进行

10

自我控制、分析综合能力加强,能进行复杂的联想、推理、概括、归纳等抽象思维活动;通过系统学习知识,词汇大量增加,理解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变得更有意识。学龄儿童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神经纤维,在6岁末时几乎都已髓鞘化。这时的神经纤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可以按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神经兴奋,极大地提高了神经传导的准确性。在小学阶段,神经纤维还从不同方向越来越多地深入到皮层各层,在长度上较大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学龄儿童的这两种功能都有进一步增强。当然,与成人相比,学龄儿童大脑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性较差,兴奋强于抑制,要求儿童过分的兴奋或抑制都会产生不良后果。皮层抑制功能是大脑功能发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抑制性条件反射系因条件刺激的出现而致使个体反应减弱的现象,对儿童来说有很大意义。 10.简述学龄期儿童运动系统发育。

体格逐渐增大,女孩10岁、男孩12岁前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每年平均体重增长2kg,身高5cm左右。到青春期,生长又加速。

学龄期骨的发育具备两个特点:①是软骨多,骨干又短又细,骨化尚未完成;②是骨的化学成分与成人不同,有机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多,无机成分(钙、磷等无机盐)少,两者比例为1:1,而成人则是3:7,所以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容易骨折容易变形。 长骨远端(四肢和指、趾骨),又称干骺端的骨化在这个时期十分活跃,特别是下肢骨(腿、足)的生长速度又比其他部位要快。长骨远端的骨化中心数量最能代表骨的生长,被称为骨龄,是衡量儿童躯体成熟的最好指标之一。运动能促进骨发育,增加骨密度和促进身高。

11.简述学龄期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那些从小缺乏母爱的儿童,长大后的个性往往孤僻、任性、不合群。

(2)学校因素:儿童进入学龄期后,要在学校中接受规范、系统的教育,因此学校的校风,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风,对学龄儿童性格的形成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态度对学生性格有影响。

(3)社会因素:社会风尚也是儿童个性形成中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电视的影响,学龄期儿童的攻击性程度与暴力影片关系密切。随着接触带有性内容书刊和影片的机会增多,我国学龄儿童的性意识发展也明显提前,甚至出现性行为。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游戏、互联网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儿童容易被电脑游戏所诱惑,因玩电脑游戏而影响学业,说谎、偷窃等违纪和犯罪的行为呈上升趋势。 12.简述学龄期儿童的社会关系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学习,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变得更为广阔,他们知识与经验的丰富也促进其更为有意识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对他们而言,与父母的交往仍然是其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与同学及教师的交往对其生活、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3.简述学龄期儿童动作和运动发育特点。

学龄期儿童运动协调性获得了最快的发育,体能也在稳步增强,随着运动记忆能力的发 育,他们将视觉、听觉信息转化为本体运动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运动对儿童骨与肌的发育、增强体质和社会柙互关系等多方面均有显著的好处,恰当的大运动能增强儿童的体质,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集体运动可以增强伙伴关系。与学前儿童相比,学龄儿童的视觉输入、脑信息加工的本体运动通路的发育更成熟,传人和传出的协调性更好,因而精细运动的反应速度更快、精确性更高。男孩的运动速度和强度优于女孩,女孩的运动灵活性优于男孩,运动中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学龄儿童的运动在速度、强度和协调性上仍未达到青少年和成人的水平,四肢大运动的协调和手眼协调性尚未达到很好的水平,因此与青少年相比,显

得反应速度和运动速度较慢,动作笨拙、投掷不够准确。 14.简述学龄期儿童心理发育的指导。

(1)指导家长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对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 (2)指导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

(3)指导家长学会一些恰当的教养策略。 此外,还需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积极配合。

第九章 青春期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进入青春期最先出现的是( ) 1.B A.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 B.生长突增 C.阴毛、腋毛等毛发改变 D.体型变化 E.阴囊或乳房增大

2.下列哪项不是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 ) 2.C

A.抑郁 B.强迫 C.性早熟 D.癔症 E.焦虑 【X型题】

3.预测身高的指标有( ) 3.ACE

A.脚长 B.头围 C.骨骼年龄(骨龄) D.初潮 E.父母身高 4.青春期性功能发育的重要标志有( ) 4.BC

A.睾丸增大 B.遗精 C.月经初潮 D.卵巢增大 E.出现阴毛、腋毛 5.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最基本的环境因素是( ) 5.ACE A.父母 B.社区 C.伙伴 D.学校 E.家庭其他成员 (二)名词解释 1.青春期

青春期 由儿童发展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年龄范围定为10~20岁,女童的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童早2年左右。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愈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2.骨骼年龄(骨龄)

骨骼年龄(骨龄) 通过骨X线摄片,观察身体某一部位骨钙化的程度与标准骨龄比较,即可确定该儿童的骨龄。一般以手腕部最为理想。 3.矮身材

矮身材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健康儿童身高平均值减2个标准差或正常值第3百分位者。 4.性早熟

性早熟指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呈现性发育征象。 (三)简答题

1.青春期的发青特点。

在青春期,身体的外部形态、生理功能和心理行为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发育特点主要表现为:生长加速,以身高为代表的体格指标出现第2次生长突增;各内脏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功能日臻成熟;内分泌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和性成熟有关的激素分泌大量增加,生殖系统的功能发育骤然增快,迅速成熟,青春后期已具备繁殖后代的能力;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使男女两性的外部形态特征差别更为明显;心理发展过程加快,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出现一些青春期特有的心理-情绪-行为问题。 2.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矛盾。

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独立自主性与被动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社会交往的强烈矛盾;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幼稚的矛盾。

第十章 成人期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青年人的认知发育核心( ) 1.A

E.15%~20%

A.思维 B.记忆 C.观察 D.个性 E.气质

18.关于老年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不正确的叙述( ) 18.A 2.一般认为,30岁以后的个体,其生理功能的衰退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多少的 A.老年人的泌尿量白天高于晚上 B.老年人血中甲状腺素减少 速度递增( ) 2.B

C.随着年龄增长,下丘脑和垂体重量减轻 D.老年人血清醛固酮水平下降 A.5% B.1% C.8% D.10% E.30%

E.老年人血中胰岛素水平降低

3.关于中年期的生理变化特点,不正确的叙述( ) 3.E

19.“老年环”通常指角膜边缘出现多大的灰白色圈( ) 19.B

A.肺活量变小 B.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 C.脂质代谢功能降低 A.0~lmm B.1~2mm C.2~4mm D.4~6mm E.6 8mm D.免疫系统功能整体水平下降 E.视听能力变化不明显 20.关于老年人记忆力,正确的叙述( ) 20.C 4.关于中年期心理变化特征,不正确的叙述( )4.E

A.老年人初级记忆保持较差,次级记忆减退较少 A.智力明显的上升或下降 B.情绪稳定,心理平衡 C.意志坚定,自 B.有意记忆应用很少,无意识记忆处于主导地位 我意识明确

C.老年人的远事记忆较好,近事记忆衰退 D.个性成熟,特点鲜明 E.中年期是一生中价值体验的低谷期 D.回忆能力衰退不明显 5.国内中年男性的性交频率大致以每月多少次较多( ) 5.B E.再认能力衰退明显

A.1~2次 B.3~6次 C.6~8次 D.8~12次 E.12~15次 21.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提出关于划分年龄分期的标准,中年期一般指哪一6.女性更年期,一般持续多少年( ) 6.B

年龄段的( ) 21.C

A.6~8年 B.8~12年 C.12~16年 D.16~20年 E.3~5年 A.25~35岁 B.35~45岁 C.45~60岁 D.18~25岁 E.60岁7.多数女性更年期发生时期( ) 7.C

以上

A.35~40岁 B.40~45岁 C.45~55岁 D.55~60岁 E.60~22.老年期胃酸分泌减少,60岁下降到正常水平( ) 22.A 65岁

A.40%~50% B.30%~40% C.20%~30% D.50%~60% 8.关于女性更年期,不正确的叙述( ) 8.B

E.60%~70%

A.初潮较早的人,更年期来得较晚 B.月经来得迟的人,更年期来得较23.80岁时胰腺重量减至( ) 23.B 晚

A.50g B.40g C.30g D.20g E.10g C.更年期时生殖器官慢慢萎缩 D.更年期与种族、家族、气候有关 24.老年人骨中含无机盐比例( ) 24.C

E.没有生育史的妇女绝经早

A.50% B.62% C.80% D.70% E.40% 9.咽喉淋巴结,多少岁近乎消失 ( ) 9.B

[B1型题]

A.40~50岁 B.50~60岁 C.60~70岁 D.30~40岁 E.终生 题25~26共用备选答案

存在

A.18~25岁 B.25~60岁 C.12~18岁 D.6~12岁 E.60岁10.关于老年期呼吸系统的变化,不正确的叙述( ) 10.E

以上

A.老年人鼻黏膜变薄,萎缩 B.老年人肺萎缩 C.老年人胸廓改

25.青年期是指( ) 25.A 变,肺脏的老化 D.老年人咳嗽无力 E.老年人肺顺应性降低 26.老年期是指( ) 26.E 11.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每日分泌量约为( ) 11.B

题27~28其用备选答案

A.150~300ml B.350~500ml C.500~650ml D.650~800ml A.18~25岁 B.25~35岁 C.35~50岁 D.45~60岁 E.800~1000ml

E.50~60岁

12.关于老年期消化系统的变化,不正确的叙述( ) 12.D 27.中年期是指( ) 27.D A.老年人牙列变松,牙齿松动 B.食管黏膜逐渐萎缩

28.成年早期是指( ) 28.B C.消化能力下降 D.胰淀粉酶和胰蛋白质酶分泌减少 【X型题】

E.肝脏实质细胞减少、变性

29.成人期包括( ) 29.ABE

13.70岁时动脉内膜厚度( ) 13.C

A.青年期 B.成年期 C.青春期 D.学龄期 E.老年期 A.0.125mm B.0.25mm C.0.5mm D.0.75mm E.1mm 30.青年期学习疲劳主要表现( ) 30.ABCDE

14.70~80岁老年人心输出量仅为20~30岁年轻人( ) 14.C A.注意力不集中 B.思维迟钝 C.记忆减退 D.情绪波动 E.学A.20% B.30% C.40% D.50% E.60% 习效率低

15.70岁老年人的平均心率( ) 15.B

31.大学生心目中前十位的道德观( ) 31.ADE A.66次/分钟 B.62次/分钟 C.59次/分钟 D.55次/分钟 E.50 A.正直 B.阴险 C.势利 D.自尊 E.坚强 次/分钟

32.大学生心目中最无价值的道德手段( ) 32.ABC

16.90岁老年人脑的平均重量减轻( ) 16.C

A.以势压人 B.默默无闻 C.谦恭顺从 D.言行一致 E.宽以A.30% B.10% C.20% D.40% E.50% 待人

17.老年人的肌肉占体重( ) 17.A

33.青年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 ) 33.ABCDE

A.24%~26% B.42%~44% C.35%~40%D.20%~24%

A.营养因素 B.锻炼因素 C.环境因素 D.家庭因素 E.社会

11

因素

34.从青春期到青年期,必须解决好下列哪些矛盾( ) 34.ABCDE A.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B.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 C.求知欲强烈与识别力低下的矛盾 D.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E.幻想与现实的矛盾

35.青年期影响职业适应的因素( ) 35.ABCDE A.性别 B.年龄 C.职业训练 D.职业能力 E.工作能否实现主体所希望的角色 36.中年期心理疲劳的表现( ) 36.ABCDE

A.注意力不易集中 B.思维迟缓 C.情绪低落 D.评议功能差 E.体力不支 37.老年人脑萎缩见于( ) 37.ABD

A.小脑Purkinge细胞 B.颞上回 C.外展神经核 D.额上回 E.下橄榄核 38.老年性痴呆的临床主要表现( ) 38.ABCDE

A.记忆力障碍 B.认知障碍 C.言语障碍 D.定向障碍 E.人格和行为改变 39.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主要表现( ) 39.AD

A.腰痛 B.记忆力减退 C.双上肢运动笨拙 D.肌无力 E.定向障碍 40.社会观包括( ) 40.ADE

A.人际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自我观 E.审美观 (三)简答题

2.简述青年期职业适应的主要表现。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年人往往理想崇高、远大,志存高远。而现实生活中存在与理想相背离的情况,阻碍理想实现,因此出现明显自我矛盾,常常使青年在择业理想和现实需要面前感到苦恼。

(2)情感矛盾: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开始寻求职业,一方面,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兴奋;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常产生难以掩饰的焦虑情绪。 (3)意志的摆动:青年择业时,摆动性很大。顺境中,则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自我推销。逆境中,则意志衰退、决心动摇、少有努力,甚至出现“顺其自然”、“自暴自弃”的想法。

8.简述青年期心理发育特征。 (1)认知的发育。

青年人的认知发育核心是思维的发育。具体表现为逻辑性强,产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

性和创造性,对事物有独特见解,喜欢怀疑与争论。

(2)自我意识的确立:①理想与信念初步形成;②第二次心理诞生;③同一感形成。 (3)情绪敏感而不稳定。 (4)人格逐渐形成。 (5)性心理不断成熟。 (6)职业适应问题。

9.简述从青春期到青年期,必须解决的矛盾。

从青春期到青年期,心理发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矛盾突显,所以必须解决好下列矛

盾:①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②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③求知欲强烈与识别力低下的矛盾;④情绪与理智的矛盾;⑤幻想与现实的矛盾;⑥强烈的性意识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3)指导家长学会一些恰当的教养策略。 此外,还需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积极配合。

第九章 青春期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进入青春期最先出现的是( ) 1.B A.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 B.生长突增 C.阴毛、腋毛等毛发改变 D.体型变化 E.阴囊或乳房增大

2.下列哪项不是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 ) 2.C

A.抑郁 B.强迫 C.性早熟 D.癔症 E.焦虑 【X型题】

3.预测身高的指标有( ) 3.ACE

A.脚长 B.头围 C.骨骼年龄(骨龄) D.初潮 E.父母身高 4.青春期性功能发育的重要标志有( ) 4.BC

A.睾丸增大 B.遗精 C.月经初潮 D.卵巢增大 E.出现阴毛、腋毛 5.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最基本的环境因素是( ) 5.ACE A.父母 B.社区 C.伙伴 D.学校 E.家庭其他成员 (二)名词解释 1.青春期

青春期 由儿童发展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年龄范围定为10~20岁,女童的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童早2年左右。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愈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2.骨骼年龄(骨龄)

骨骼年龄(骨龄) 通过骨X线摄片,观察身体某一部位骨钙化的程度与标准骨龄比较,即可确定该儿童的骨龄。一般以手腕部最为理想。 3.矮身材

矮身材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健康儿童身高平均值减2个标准差或正常值第3百分位者。 4.性早熟

性早熟指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呈现性发育征象。 (三)简答题

1.青春期的发青特点。

在青春期,身体的外部形态、生理功能和心理行为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发育特点主要表现为:生长加速,以身高为代表的体格指标出现第2次生长突增;各内脏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功能日臻成熟;内分泌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和性成熟有关的激素分泌大量增加,生殖系统的功能发育骤然增快,迅速成熟,青春后期已具备繁殖后代的能力;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使男女两性的外部形态特征差别更为明显;心理发展过程加快,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出现一些青春期特有的心理-情绪-行为问题。 2.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矛盾。

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独立自主性与被动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社会交往的强烈矛盾;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幼稚的矛盾。

第十章 成人期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青年人的认知发育核心( ) 1.A

E.15%~20%

A.思维 B.记忆 C.观察 D.个性 E.气质

18.关于老年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不正确的叙述( ) 18.A 2.一般认为,30岁以后的个体,其生理功能的衰退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多少的 A.老年人的泌尿量白天高于晚上 B.老年人血中甲状腺素减少 速度递增( ) 2.B

C.随着年龄增长,下丘脑和垂体重量减轻 D.老年人血清醛固酮水平下降 A.5% B.1% C.8% D.10% E.30%

E.老年人血中胰岛素水平降低

3.关于中年期的生理变化特点,不正确的叙述( ) 3.E

19.“老年环”通常指角膜边缘出现多大的灰白色圈( ) 19.B

A.肺活量变小 B.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 C.脂质代谢功能降低 A.0~lmm B.1~2mm C.2~4mm D.4~6mm E.6 8mm D.免疫系统功能整体水平下降 E.视听能力变化不明显 20.关于老年人记忆力,正确的叙述( ) 20.C 4.关于中年期心理变化特征,不正确的叙述( )4.E

A.老年人初级记忆保持较差,次级记忆减退较少 A.智力明显的上升或下降 B.情绪稳定,心理平衡 C.意志坚定,自 B.有意记忆应用很少,无意识记忆处于主导地位 我意识明确

C.老年人的远事记忆较好,近事记忆衰退 D.个性成熟,特点鲜明 E.中年期是一生中价值体验的低谷期 D.回忆能力衰退不明显 5.国内中年男性的性交频率大致以每月多少次较多( ) 5.B E.再认能力衰退明显

A.1~2次 B.3~6次 C.6~8次 D.8~12次 E.12~15次 21.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提出关于划分年龄分期的标准,中年期一般指哪一6.女性更年期,一般持续多少年( ) 6.B

年龄段的( ) 21.C

A.6~8年 B.8~12年 C.12~16年 D.16~20年 E.3~5年 A.25~35岁 B.35~45岁 C.45~60岁 D.18~25岁 E.60岁7.多数女性更年期发生时期( ) 7.C

以上

A.35~40岁 B.40~45岁 C.45~55岁 D.55~60岁 E.60~22.老年期胃酸分泌减少,60岁下降到正常水平( ) 22.A 65岁

A.40%~50% B.30%~40% C.20%~30% D.50%~60% 8.关于女性更年期,不正确的叙述( ) 8.B

E.60%~70%

A.初潮较早的人,更年期来得较晚 B.月经来得迟的人,更年期来得较23.80岁时胰腺重量减至( ) 23.B 晚

A.50g B.40g C.30g D.20g E.10g C.更年期时生殖器官慢慢萎缩 D.更年期与种族、家族、气候有关 24.老年人骨中含无机盐比例( ) 24.C

E.没有生育史的妇女绝经早

A.50% B.62% C.80% D.70% E.40% 9.咽喉淋巴结,多少岁近乎消失 ( ) 9.B

[B1型题]

A.40~50岁 B.50~60岁 C.60~70岁 D.30~40岁 E.终生 题25~26共用备选答案

存在

A.18~25岁 B.25~60岁 C.12~18岁 D.6~12岁 E.60岁10.关于老年期呼吸系统的变化,不正确的叙述( ) 10.E

以上

A.老年人鼻黏膜变薄,萎缩 B.老年人肺萎缩 C.老年人胸廓改

25.青年期是指( ) 25.A 变,肺脏的老化 D.老年人咳嗽无力 E.老年人肺顺应性降低 26.老年期是指( ) 26.E 11.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每日分泌量约为( ) 11.B

题27~28其用备选答案

A.150~300ml B.350~500ml C.500~650ml D.650~800ml A.18~25岁 B.25~35岁 C.35~50岁 D.45~60岁 E.800~1000ml

E.50~60岁

12.关于老年期消化系统的变化,不正确的叙述( ) 12.D 27.中年期是指( ) 27.D A.老年人牙列变松,牙齿松动 B.食管黏膜逐渐萎缩

28.成年早期是指( ) 28.B C.消化能力下降 D.胰淀粉酶和胰蛋白质酶分泌减少 【X型题】

E.肝脏实质细胞减少、变性

29.成人期包括( ) 29.ABE

13.70岁时动脉内膜厚度( ) 13.C

A.青年期 B.成年期 C.青春期 D.学龄期 E.老年期 A.0.125mm B.0.25mm C.0.5mm D.0.75mm E.1mm 30.青年期学习疲劳主要表现( ) 30.ABCDE

14.70~80岁老年人心输出量仅为20~30岁年轻人( ) 14.C A.注意力不集中 B.思维迟钝 C.记忆减退 D.情绪波动 E.学A.20% B.30% C.40% D.50% E.60% 习效率低

15.70岁老年人的平均心率( ) 15.B

31.大学生心目中前十位的道德观( ) 31.ADE A.66次/分钟 B.62次/分钟 C.59次/分钟 D.55次/分钟 E.50 A.正直 B.阴险 C.势利 D.自尊 E.坚强 次/分钟

32.大学生心目中最无价值的道德手段( ) 32.ABC

16.90岁老年人脑的平均重量减轻( ) 16.C

A.以势压人 B.默默无闻 C.谦恭顺从 D.言行一致 E.宽以A.30% B.10% C.20% D.40% E.50% 待人

17.老年人的肌肉占体重( ) 17.A

33.青年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 ) 33.ABCDE

A.24%~26% B.42%~44% C.35%~40%D.20%~24%

A.营养因素 B.锻炼因素 C.环境因素 D.家庭因素 E.社会

11

因素

34.从青春期到青年期,必须解决好下列哪些矛盾( ) 34.ABCDE A.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B.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 C.求知欲强烈与识别力低下的矛盾 D.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E.幻想与现实的矛盾

35.青年期影响职业适应的因素( ) 35.ABCDE A.性别 B.年龄 C.职业训练 D.职业能力 E.工作能否实现主体所希望的角色 36.中年期心理疲劳的表现( ) 36.ABCDE

A.注意力不易集中 B.思维迟缓 C.情绪低落 D.评议功能差 E.体力不支 37.老年人脑萎缩见于( ) 37.ABD

A.小脑Purkinge细胞 B.颞上回 C.外展神经核 D.额上回 E.下橄榄核 38.老年性痴呆的临床主要表现( ) 38.ABCDE

A.记忆力障碍 B.认知障碍 C.言语障碍 D.定向障碍 E.人格和行为改变 39.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主要表现( ) 39.AD

A.腰痛 B.记忆力减退 C.双上肢运动笨拙 D.肌无力 E.定向障碍 40.社会观包括( ) 40.ADE

A.人际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自我观 E.审美观 (三)简答题

2.简述青年期职业适应的主要表现。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年人往往理想崇高、远大,志存高远。而现实生活中存在与理想相背离的情况,阻碍理想实现,因此出现明显自我矛盾,常常使青年在择业理想和现实需要面前感到苦恼。

(2)情感矛盾: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开始寻求职业,一方面,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兴奋;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常产生难以掩饰的焦虑情绪。 (3)意志的摆动:青年择业时,摆动性很大。顺境中,则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自我推销。逆境中,则意志衰退、决心动摇、少有努力,甚至出现“顺其自然”、“自暴自弃”的想法。

8.简述青年期心理发育特征。 (1)认知的发育。

青年人的认知发育核心是思维的发育。具体表现为逻辑性强,产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

性和创造性,对事物有独特见解,喜欢怀疑与争论。

(2)自我意识的确立:①理想与信念初步形成;②第二次心理诞生;③同一感形成。 (3)情绪敏感而不稳定。 (4)人格逐渐形成。 (5)性心理不断成熟。 (6)职业适应问题。

9.简述从青春期到青年期,必须解决的矛盾。

从青春期到青年期,心理发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矛盾突显,所以必须解决好下列矛

盾:①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②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③求知欲强烈与识别力低下的矛盾;④情绪与理智的矛盾;⑤幻想与现实的矛盾;⑥强烈的性意识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n6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