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更新时间:2023-12-01 13: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东百楼小学 蔡艳

音乐,蕴含着多方面的艺术精萃,有着高尚、纯真、飘逸的美,她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那么,音乐是否对人的思想品德有着感染教化的作用呢?其实,这个问题是有目共睹的,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验证而又被先哲们所认可的。

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乐并重,极言“礼乐云者,其关天下之兴衰”,“礼乐教化系天下之根本”,并在实践中获得“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结论。从审美的角度讲,音乐是靠它的旋律和节奏感染人并提高人们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人们通过音乐形象之美,去感受和评价艺术作品之美、自然环境之美、社会生活之美,继而挖掘与寻找人世间的真善美。不是吗?美妙旋律中描绘出的滔滔江河、涓涓细流、辽阔原野、浩瀚沙漠、春风和煦、百鸟鸣啭。怎能不撞击人们感情的心弦,激起人们甜美的回忆,唤醒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从中获得音乐艺术所特有的迂回曲折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正是由于这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有着诗一般的魔力,能够“浸润心灵”,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可以“净化灵魂”,而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伍德则说音乐的功能在于“改进德行”。这“改进德行”一语,我认为是非常恰当的,它对音乐的育人作用、美育功能做出了充分的估量和评价。无可质疑,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培养人们爱祖国、爱人民,为真理而斗争的情操和美德,正如贺绿汀说的:“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因此,音乐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只此,才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爱美愿望和创造美的追求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中的艺术美和德育相融合,并恰到好处的进行渗透呢?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要根据音乐教学的自身规律,循序渐进的,有的放矢的把德育的内容融人教学的环节之中。

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这样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说,这里的德育,不是严厉的说教,不是时空的突变,而是教育中的暗滋潜长,让学生在音乐的陶醉中不知不觉的被感染,被教化,被改变。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在音乐课上选择一些优美健康、催人奋进的音乐来陶冶、鼓舞学生 音乐教育具有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独特性,可以这样说,音乐是一切艺术教学中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它以自己的愉悦性受到人们的青睐。优美轻快的音乐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教育,美的享受,还能使他们在情操上受到熏陶,心灵上受到启迪,逐步形成对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的爱好,培养他们具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例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创造背景、艺术特色及乐曲的艺术效果,再让学生欣赏乐曲,在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的感染和音乐环境的熏陶下,学生仿佛已置身在异国他乡的多瑙河畔,深深感受到曲中流动的爱,强烈的对幸福生活的爱。正是这种爱,在鼓舞着被敌军占领的奥地利人民,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能力和衷心期待的曙光。在欣赏同时,学生感悟到真正美的音乐不只是旋律美,还得心灵美啊!所以,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催人奋进,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音乐中所表现的那种人与命运顽强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精神,对每一位欣赏者来说都有着强烈的震撼力,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去感受贝多芬的英雄性

1

格,从而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去奋斗拼搏。此外,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我还常将一些积极健康的古典艺术歌曲和当今一些消极、无病呻吟的流行歌曲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品味,这样通过对比,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很自然地分清优与劣、好与坏、爱什么、恶什么自然明了。

通过这样持之以恒的音乐熏陶,情感体验,不仅锻炼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染力和理解力,还陶冶了他们的高尚情操以及对人生的不懈追求,对生命价值的认定,对自己的理想航标思索定向。

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个民族的艺术是历经数千年发展而保留下来的,它直接代表着那个民族的文化,如果学生缺少对民族艺术的教育,那将很难正确对待外来艺术,特别是当今社会流行歌曲、西洋乐器盛行,而民族民间音乐受到冷落。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民族民间音乐,然后,要积极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优秀民族音乐的光荣传统和前行轨迹。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从无知到有之,从知之不多到甚多,学生让认识到: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其成就使世界瞩目。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代大音乐家朱载增;我国湖北省出土的编钟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乐声铿锵,清晰有序,使世人惊叹不已;古琴曲《流水》已作为中华优秀的文化代表录制在特殊的唱片上,由太空飞船载人宇宙中,担负起与外星人联络交流的使命在介绍音乐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去欣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通过介绍我国民族音乐方面的光辉成就以及欣赏那一首首动听的乐曲,学生的自豪感、爱国情已悄然渗入心田。

三、学习声乐曲,激发爱国情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

音乐教育也要把爱国主义放在重要位置上。声乐曲具有形象鲜明、易于理解的特点。在教学中选择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作为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反映抗日斗争的《毕业歌》、《太行山上》,还有当代反映爱国之情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等,启发学生充满激情地歌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同学们万分感慨;这首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唱起它,我们仿佛看到了国人的崛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抗日战争的年代,投身于战斗的激流,激发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要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学习。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我的祖国”的专题讨论,以形成朴素的爱国情感,还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聂耳》,进一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和献身精神,了解聂耳创作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观看,同学们了解了祖国母亲曾受的种种苦难,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仇恨。通过教学,让那激奋的歌词、雄壮的旋律打动学生的心灵。唱起雄壮的国歌,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深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他们感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更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浩瀚的歌海里,流行歌曲作为歌曲大家庭中的一员,倍受广大学生喜爱。这是无可非议,不足为奇的。但若任其发展,长此以往国民音乐素养如何提高,祖国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发扬,民族虚无主义必将滋生。进行有革命传统的声乐歌曲赏析,通过纪念伟人诞辰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使学生被那些音乐所感动、感染。体会那些歌曲所具有

2

的魅力,这样祖国的音乐文化就会后继有人。同学们的“殷殷爱国情、拳拳报国心”就会被激发起来。

四、学习音乐家的高尚品质,为祖国而献身

由于商品经济的价值取向及社会负面对孩子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处世冷漠、缺乏爱心、自私自利,甚至仅为一己私利铤而走险。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音乐家的介绍,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激励学生为祖国而献身。“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音乐家都有各自的祖国。”一个伟大的音乐家,通常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近代优秀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法国音乐学院,谢绝了法国音乐界的挽留,抛弃了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为民族呐喊,为抗战怒吼。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聂耳、黄自等为唤醒民众,吹响战斗的号角,倾吐爱国心声。尽管英年早逝,但给祖国、给人民留下了一篇篇一章章珍贵的遗产,永远激励后人。同学们听了这些生动的故事都十分感动,深切感到这些音乐家的爱国精神将与他们的作品长存。学习他们作品的同时,更要像他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勇于为祖而献身。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n2t.html

Top